CN110186074A - 一种新型节能炉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节能炉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86074A CN110186074A CN201910370606.7A CN201910370606A CN110186074A CN 110186074 A CN110186074 A CN 110186074A CN 201910370606 A CN201910370606 A CN 201910370606A CN 110186074 A CN110186074 A CN 1101860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transfer
- transfer part
- burner
- stove
- novel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01—Details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ing combustion ga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08—Rang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3/1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炉灶,所述炉灶至少包括:锅体、燃烧器和传热部,所述传热部位于所述锅体与燃烧器之间;所述传热部为圆盘状结构,所述传热部顶部设置为与所述锅体底部弧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并与所述锅体底端相接,所述传热部中心处设有与燃烧器形状匹配的通孔,所述燃烧器设置于通孔下端并完成对通孔底端的密封从而使得通孔形成为燃烧腔;其中,所述传热部包括热力管道、合金体以及设置于合金体外侧的壳体,所述合金体填充于壳体内,且在所述合金体内设有至少一条由燃烧腔向传热部外侧呈弧形分布的热力管道。从而通过弧形的热力管道设置,增加了火焰与传热部间的作用区域,提高了燃烧过程的热转化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灶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节能炉灶。
背景技术
国家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在空调、冰箱等行业掀起了一场节能风暴。在燃气价格节节攀升的背景下,这场节约风也蔓延到燃气灶市场。国内燃气灶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节能环保技术方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燃气灶的节能效果以热效率为衡量指标,即所烧的燃气和产生的热量之比。一些品牌的优质产品热效率确实能达到60%,高于国标规定的55%,而有些产品的节能宣传则显然有些离谱。同时,有些产品在提高热效率的时候,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随之加大。
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宾馆、饭店及食堂等大型餐饮行业纷纷采用节能燃气炉灶。市场上也有各种型号的节能炉:如公告号为CN102374556,名称为一种安全节能燃气灶的中国专利;包括有引射器、多孔板、托盘及放置于灶座台面上的灶锅本体,引射器头部外侧制有凸边缘体,凸边缘体与所述的灶锅本体内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引射器中间穿配有小火通道,引射器内腔位于小火通道外侧的空间设为主火通道;所述的引射器下部一侧面配装有主火混气室,且主火混气室与所述的主火通道连通;所述的小火通道下部伸出于引射器的底端,且小火通道下部配装有小火混气室;所述的灶锅本体上边沿配装有锅护圈体,锅护圈体的外周边上制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与灶锅本体内腔连通;所述的小火通道中间穿插有电子打火针,所述的引射器顶面配装有带火孔的燃烧板,所述的燃烧板中间配装有点火装置,且点火装置与所述的电子打火针连接;所述的托盘为薄壁锥环体,托盘上口沿与所述的锅护圈体内壁面搭接配合,托盘下部制有圆孔,且所述的燃烧板嵌于该圆孔内;所述的托盘内表面铺设有热辐射网层体,所述的多孔板配置于该热辐射网层体的内表面;所述的灶锅本体位于托盘下方的内腔填充有胶泥,且胶泥还覆盖于引射器凸边缘体的外表面;所述的凸边缘体与灶锅本体之间配装有连接螺钉体;点火装置为安装在燃气引射器轴心位置的隐形装置;气体从小火混气室出来之后通过管道变细折弯的措施进入小火通道;所述的主火混气室包括有主火混合管、主火空气管及主燃气管,所述的主火混合管为三通结构体,各端口分别与主火空气管、主燃气管、主火通道连通;所述的主燃气管上设置主火燃气阀门,主火空气管上设置主火进风阀门;所述的小火混气室包括有小火混合管、小火空气管及小火燃气管,所述的小火混合管为三通结构体,各端口分别与小火空气管、小火燃气管、小火通道连通;所述的小火燃气管上设置小火燃气阀门,小火空气管上设置小火进风阀门;所述的灶座前面板上配置大火操纵阀和小火操纵阀;且小火操纵阀与所述的小火燃气阀门联动配合、大火操纵阀与所述的主火燃气阀门联动配合。但是经过该燃气灶对锅体进行加热过程中会出现锅体烧红以及受热不均的问题,从而使得在使用该燃气灶进行加热时只能对液体类进行加热,若用于炒菜时则会出现受热不均从而造成菜品糊锅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炉灶,所述炉灶至少包括:锅体、燃烧器和传热部,所述传热部位于所述锅体与燃烧器之间;所述传热部为圆盘状结构,所述传热部顶部设置为与所述锅体底部弧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并与所述锅体底端相接,所述传热部中心处设有与燃烧器形状匹配的通孔,所述燃烧器设置于通孔下端并完成对通孔底端的密封从而使得通孔形成为燃烧腔;其中,所述传热部包括热力管道、合金体以及设置于合金体外侧的壳体,所述合金体填充于壳体内,且在所述合金体内设有至少一条由燃烧腔向传热部外侧呈弧形分布的热力管道。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炉灶内还设有置料腔,所述置料腔置于炉灶的灶台下方并经管体与传热部内合金体导通。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环绕与所述传热部外侧还设有用于收集烟气的烟气排放腔,所述热力管道与所述烟气排放腔相连通,且所述烟气排放腔经排烟管与外部环境导通。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烟管上设有排风机。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炉灶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连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炉灶箱体表部,所述控制箱经控制线与燃烧器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炉灶内设有进风管、进风机和燃气进气管,所述进风管一端与燃烧器相连一端与设置于箱体上的进风机相连;且所述燃气进气管也连接于燃烧器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炉灶内还设有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置于传热部内,并经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灶台上设有环锅体外侧设置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发明装置中热力管道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对燃烧腔内燃烧火焰的导引,使得火焰或热力烟气经热力管道将热力传递至合金体,由合金体经热力传递至锅体底部。从而通过弧形的热力管道设置,增加了火焰与传热部间的作用区域,提高了燃烧过程的热转化效率。同时,采用在温度区间为50℃即为熔融态的合金体作为传热介质,有助于对锅体进行均匀加热,使得在加热过程中使得锅体能够均匀受热,不红锅,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装置中传热部的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中,101-箱体,102-灶台,103-锅体,104-燃烧器,105-隔热层,106-传热部,106a-热力管道,106b-合金体,106c-燃烧腔,107-温度探测器,108-烟气排放腔,109-排烟管,110-排风机,111-进风管,112-进风机,113-燃气进气管,114-控制器,115-控制面板,116-置料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
一种新型节能炉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炉灶至少包括:箱体101、灶台102、锅体103、燃烧器104、隔热层105、传热部106、温度探测器107、烟气排放腔108、排烟管109、排风机110、进风管111、进风机112、燃气进气管113、控制器114、控制面板115、置料腔116。其中,箱体101用于完成炉灶的结构支撑。灶台102用于实现锅体103的支撑。锅体103用于实现对待加热物料的加热处理。燃烧器104用于实现燃气的燃烧,完成对传热部106的加热。隔热层105用于实现对传热部106外侧的热隔离,以避免传热部106内热量散失。温度探测器107用于实现对传热部106内传热介质的温度监控。烟气排放腔108用于收集经传热部106释放出的烟气。排烟管109用于实现烟气的外排。排风机110用于辅助烟气至排烟管109排出。进风管111用于导入燃烧器104燃烧过程需要的氧气。进风机112用于辅助进风管进气。燃气进气管113用于实现燃气的导入。控制器114用于完成燃烧器104的燃烧状态控制,并完成传热部106的温度监控。控制面板115用于完成控制的操作控制。置料腔116用于完成对传热部106内在受热膨胀时热介质的收集。
优选地,所述箱体101顶端设置有灶台102。所述灶台102上设有环锅体103外侧设置的凹槽。通过向凹槽内加入冷水可以实现对灶台102的降温,以避免烫伤灶体操作人员。
优选地,所述锅体103设置于灶台102的中心处。进一步地,传热部106位于所述锅体103与燃烧器104之间,通过燃烧器104完成对传热部106的加热,以实现对锅体103的加热。
优选地,所述传热部106为圆盘状结构,所述传热部106顶部设置为与所述锅体103底部弧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并与所述锅体103底端相接。以实现将传热部106吸收的热量传递至锅体103底部。
优选地,传热部106中心处设有与燃烧器104形状匹配的通孔,所述燃烧器104设置于通孔下端并完成对通孔底端的密封从而使得通孔形成为燃烧腔106c。从而通过燃烧腔106c的结构设置,使得燃烧器104还可以对锅体103进行部分直接加热,节省了传热部106内导热介质的使用。
进一步地,传热部106包括热力管道106a、合金体106b以及设置于合金体106b外侧的壳体。所述合金体106b用作本传热部106的传热介质,该合金体106b在温度达到50℃时即开始液化,该合金材料在50°至1200°为熔融状态,有助于吸收热力管道106b内的热量。熔融状态的传热层介质有助于对锅体103进行均匀加热。所述合金体106b填充于壳体内,且在所述合金体106b内设有至少一条由燃烧腔106c向传热部106外侧呈弧形分布的热力管道106a。通过热力管道106a实现了对燃烧腔106c内燃烧火焰的导引,使得火焰或热力烟气经热力管道106a将热力传递至合金体106b,由合金体106b经热力传递至锅体103底部。从而通过弧形的热力管道106a设置,增加了火焰与传热部106间的作用区域,提高了燃烧过程的热转化效率。即是,采用本传热部106的结构设计,使得锅体103吸收相同热量值时,所需要的燃气量更少比采用传统燃烧器直接加热锅体103时更少。
进一步地,所述传热部106外侧还设有隔热层105,通过所述隔热层105的结构设置有利于传热部106的热量保存,避免传热部106中热量无意义的浪费。
优选地,所述炉灶内还设有置料腔116,所述置料腔116置于炉灶的灶台102下方并经管体与传热部106内合金体106b导通。当传热部106内合金体106b在体积膨胀时,可以将多余合金体106b排出至置料腔116中进行存放。
优选地,环绕于所述传热部106外侧还设有用于收集烟气的烟气排放腔108,所述热力管道106a与所述烟气排放腔108相连通,且所述烟气排放腔108经排烟管109与外部环境导通。进一步地,所述排烟管109上还可以设有排风机110。用于辅助烟体排放。
优选地,炉灶还包括控制器114以及与控制器114相连的控制面板115,所述控制面板115设置于炉灶箱体101表部,所述控制箱经控制线与燃烧器104相连。所述温度探测器107置于传热部106内,并经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器114相连。从而用户可以基于控制面板115完成燃烧器104的控制。
优选地,炉灶内设有进风管111、进风机112和燃气进气管113,所述进风管111一端与燃烧器104相连一端与设置于箱体101上的进风机112相连。所述燃气进气管113也连接于燃烧器104上,且所述燃气进气管113上设有增压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灶至少包括:锅体(103)、燃烧器(104)和传热部(106),所述传热部(106)位于所述锅体(103)与燃烧器(104)之间;
所述传热部(106)为圆盘状结构,所述传热部(106)顶部设置为与所述锅体(103)底部弧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并与所述锅体(103)底端相接,所述传热部(106)中心处设有与燃烧器(104)形状匹配的通孔,所述燃烧器(104)设置于通孔下端并完成对通孔底端的密封从而使得通孔形成为燃烧腔(106c);
其中,所述传热部(106)包括热力管道(106a)、合金体(106b)以及设置于合金体(106b)外侧的壳体,所述合金体(106b)填充于壳体内,且在所述合金体(106b)内设有至少一条由燃烧腔(106c)向传热部(106)外侧呈弧形分布的热力管道(106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灶内还设有置料腔(116),所述置料腔(116)置于炉灶的灶台(102)下方并经管体与传热部(106)内合金体(106b)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环绕与所述传热部(106)外侧还设有用于收集烟气的烟气排放腔(108),所述热力管道(106a)与所述烟气排放腔(108)相连通,且所述烟气排放腔(108)经排烟管(109)与外部环境导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109)上设有排风机(1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灶还包括控制器(114)以及与控制器(114)相连的控制面板(115),所述控制面板(115)设置于炉灶箱体(101)表部,所述控制箱(114)经控制线与燃烧器(104)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灶内设有进风管(111)、进风机(112)和燃气进气管(113),
所述进风管(111)一端与燃烧器(104)相连一端与设置于箱体(101)上的进风机(112)相连;且所述燃气进气管(113)也连接于燃烧器(104)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灶内还设有温度探测器(107),所述温度探测器(107)置于传热部(106)内,并经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器(114)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70606.7A CN110186074A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一种新型节能炉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70606.7A CN110186074A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一种新型节能炉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86074A true CN110186074A (zh) | 2019-08-30 |
Family
ID=67715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70606.7A Pending CN110186074A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一种新型节能炉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86074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7501A (zh) * | 2019-10-26 | 2019-12-27 | 汪亚东 | 一种防止干烧的天然气燃气灶 |
CN111964145A (zh) * | 2020-08-12 | 2020-11-20 | 广州国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供暖节能设备 |
CN113357673A (zh) * | 2021-04-29 | 2021-09-07 | 孙华伟 | 一种燃油环保智能灶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95827Y (zh) * | 2004-04-21 | 2005-04-27 | 李少平 | 电热锅灶 |
CN204329092U (zh) * | 2014-11-19 | 2015-05-13 | 王斌 | 燃烧用具的节能壳体 |
CN206131080U (zh) * | 2016-09-08 | 2017-04-26 | 南京工业大学 | 全预混节能环保燃气灶 |
CN207214137U (zh) * | 2017-06-20 | 2018-04-10 | 舒永富 | 一种节能燃气灶 |
CN208595566U (zh) * | 2018-06-20 | 2019-03-12 | 广东炬鼎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商用厨房节能供热设备 |
-
2019
- 2019-05-06 CN CN201910370606.7A patent/CN11018607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95827Y (zh) * | 2004-04-21 | 2005-04-27 | 李少平 | 电热锅灶 |
CN204329092U (zh) * | 2014-11-19 | 2015-05-13 | 王斌 | 燃烧用具的节能壳体 |
CN206131080U (zh) * | 2016-09-08 | 2017-04-26 | 南京工业大学 | 全预混节能环保燃气灶 |
CN207214137U (zh) * | 2017-06-20 | 2018-04-10 | 舒永富 | 一种节能燃气灶 |
CN208595566U (zh) * | 2018-06-20 | 2019-03-12 | 广东炬鼎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商用厨房节能供热设备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7501A (zh) * | 2019-10-26 | 2019-12-27 | 汪亚东 | 一种防止干烧的天然气燃气灶 |
CN111964145A (zh) * | 2020-08-12 | 2020-11-20 | 广州国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供暖节能设备 |
CN111964145B (zh) * | 2020-08-12 | 2021-09-07 | 唐山市丰南区鑫丰热力有限公司 | 一种供暖节能设备 |
CN113357673A (zh) * | 2021-04-29 | 2021-09-07 | 孙华伟 | 一种燃油环保智能灶 |
CN113357673B (zh) * | 2021-04-29 | 2023-12-29 | 中山市莱普帝斯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燃油环保智能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86074A (zh) | 一种新型节能炉灶 | |
CN201740068U (zh) | 预混式燃烧节能灶 | |
CN202253785U (zh) | 商用节能灶 | |
CN206369246U (zh) |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带汤锅广式燃气炒灶 | |
CN208253582U (zh) |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 |
CN208170388U (zh) | 通用型双重净化无焰节能燃烧器 | |
CN202109534U (zh) | 一种高效低污染中餐燃气炒菜灶 | |
CN207214137U (zh) | 一种节能燃气灶 | |
CN103343969A (zh) |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预热型内焰式燃烧器 | |
CN203718858U (zh) | 余热回收利用炒炉 | |
CN108224489A (zh) | 一种高效环保燃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6514297U (zh) | 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 | |
CN106594729A (zh) | 一种节能型燃气灶的燃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7279697U (zh) | 一种颗粒型煤民用清洁燃烧炉 | |
CN202630127U (zh) | 尾气余热回收燃煤灶 | |
CN207581659U (zh) | 一种环保的燃气式玻璃退火炉 | |
CN206361724U (zh) |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燃气大锅灶 | |
CN202581310U (zh) | 醇基高温气化控火盖 | |
CN206488277U (zh) | 一种节能型燃气灶的燃烧装置 | |
CN203454220U (zh) | 一种全自动碳氢油节能环保炉具 | |
CN205909523U (zh) | 一种内置空气预热箱的民用热水锅炉 | |
CN204227420U (zh) | 一种燃气炉具 | |
CN203421731U (zh)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机 | |
CN110068029A (zh) | 产储一体式自保温余热回收型燃具 | |
CN219607163U (zh) | 一种广式节能中餐燃气炒菜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