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4950A - 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84950A CN110184950A CN201910422729.0A CN201910422729A CN110184950A CN 110184950 A CN110184950 A CN 110184950A CN 201910422729 A CN201910422729 A CN 201910422729A CN 110184950 A CN110184950 A CN 1101849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dge
- construction
- old
- installation
- old bri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2633 protec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40000007419 Hura crepitan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4279 Orbi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068 loa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138 T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7 Arteri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3497 Asphy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9128 Bambu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067 Flatfoo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1159 Foot deform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1133 Hypoventil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00 Pharynx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56 Skelet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85 b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0 bottlenec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1004 fissur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20 ply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13 prestress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6 shut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5 star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or strengthening existing bridges ;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mantling brid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涉及高架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新建桥梁包括公轨共线高架桥和地面桥两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拆除部分旧桥,旧桥拆除部分作为施工区域,旧桥剩余部分作为保通通道;新建地面桥或临时桥;对水中墩、承台、下立柱、中横梁、斜立柱、轨道梁、大盖梁和预制梁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旧桥保通通道部分转变为施工通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本方法中只拆除旧桥阻挡新桥施工的部分,然后利用旧桥剩余部分作为保通通道和施工通道在改扩建的同时保证道路的通行以及加强整体施工效率,解决了在复杂外部环境下保通要求和进度要求的统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架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中心与城市郊区的交通连接成为大多数城市的发展瓶颈之一,现在主流的解决方案大力新建城市快速路或轨道交通,如果轨道交通为地面线则还可以让轨道交通与城市快速路统筹铺设在复合高架上以减少成本和建造难度。现在城市快速路主要分为高架-地面复合模式和纯高架模式,纯高架模式适合穿越非聚集区,高架-地面复合模式适合城市主干道。在市区内对主干道进行高架-地面复合模式改造时有时必须达到保通(保障通行)的要求,尤其是一些交通要道,但这极大的增加了建造的难度,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控制节点,如桥梁等咽喉位置拆改建的保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在本方法中只拆除旧桥阻挡新桥施工的部分,然后利用旧桥剩余部分作为保通通道和施工通道在改扩建的同时保证道路的通行以及加强整体施工效率,解决了在复杂外部环境下保通要求和进度要求的统一。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新建桥梁包括公轨共线高架桥和地面桥两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对旧桥就行改造,如果新桥高架段中心线和旧桥中心线对齐且旧桥为桩柱式柱子根数大于3根的预制梁桥,则拆除旧桥中间区域,旧桥中间区域大小满足新桥高架段水中承台基坑支护的作业空间,旧桥剩余两侧作为保通通道,对保通通道靠近高架段施工空间的一侧建立临时重型防撞墙;步骤二:如果新桥地面段宽度大于老桥宽度,则首先施工新桥地面段两侧的人非桥部分,如果新桥地面段宽度小于老桥宽度则在老桥两侧建造临时桥;步骤三:在施工空间中依次进行水中墩、承台和下立柱的施工,由于水中墩、承台和墩柱皆为竖直方向,施工过程中不会对两侧的保通通道进行侵入;步骤四:施工承接轨道交通的中横梁,中横梁完成后施工斜立柱,斜立柱施工时斜立柱支架不得水平方向侵入防撞墙内,且底部与老桥需要至少5m的安全距离;步骤五:斜立柱施工结束后,两条保通通道的至少一条转为施工通道,如果人非桥或临时桥完成,则可将保通转移到人非桥或临时桥,旧桥的两条保通通道都转为施工通道,如果人非桥或临时桥未完成或只能单向通行,则旧桥的两条保通通道其中一条转为施工通道;步骤六:利用施工通道浇筑立柱,依次浇筑下立柱、中横梁、斜立柱和大盖梁;步骤七:在中横梁上现浇轨道交通用的轨道梁;步骤八:大盖梁施工完成后评估施工通道承压状况,如果符合重型车通行要求,则通过底部吊装预制梁的方式向大盖梁上吊装预制梁,如果不符合重型车通行要求则采用现浇预制梁或梁上运梁方式放置预制梁;步骤九:预制梁放置完成后,拆除旧桥剩余部分,在旧桥区域修建地面段,同时在高架段上铺设路面;步骤十:对轨道交通部分进行轨通、电通,道路交通通车后如果具有临时桥则拆除临时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一中,将旧桥中间区域设为施工区域,首先将新桥水中墩上方施工区域拆除,其余施工区域在水中墩施工时作为施工便道,承台建造完成后即可将其余施工区域拆除。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七中,为保证安全,在对大盖梁进行施工时,旧桥的两条保通通道都要转为施工通道。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一中,如果新桥中心线和旧桥中心线不对齐,则拆除新桥承台部分映射到的旧桥区域,旧桥剩余部分作为保通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如果旧桥剩余部分不足以作为保通通道,则旧桥全部拆除或者作为施工通道,直接进入步骤二。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四中中横梁和斜立柱按以下步骤施工:中横梁支架搭设-中横梁底模板安装-中横梁钢筋整体吊装-中横梁侧模安装-斜立柱钢筋吊装对拉固定-中横梁混凝土浇筑-拆除中横梁脚手架、保留承重支架-安装斜立柱底模支架-安装斜立柱模板并进行对拉-斜立柱浇筑;其中中横梁混凝土浇筑时,同时浇筑斜立柱部分不超过1m。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七中大盖梁按以下步骤施工:安装顶部沙箱及鹰架-安装盖梁底模-盖梁钢筋安装-盖梁侧模安装-盖梁混凝土浇筑-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第一次张拉压浆后拆除盖梁底模板及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六中轨道梁按以下步骤施工:支架搭设-底模安装、支架预压、腹板模板安装-安装底、腹板钢筋-安装内侧模板-第一次硂浇筑-安装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第二次硂浇筑-养生-预应力张拉-模板、支架拆除。
本申请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高架桥梁修造方法,本方法是在老桥原址上修建新桥,在修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老桥的作用,在前期让老桥起到保通,后期让老桥起到方便施工的作用。既有线改造往往都是交通流量巨大的线路,而在改造的过程中除非完全必要进行全封闭建造外,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通,以缓解其他线路的通行压力,部分线路还是唯一通行线,则必须做到保通。桥梁是道路交通的节点,保通的关键则是桥梁的保通,在既有线改造中新线和旧线往往是重合的,在修建新线桥梁时,需要将旧桥拆除,否则旧桥就会阻挡住新桥的修建,此时保通主要依靠修建临时钢桥。本申请则是在旧桥和新桥重合的情况下利用旧桥部分区域进行保通,同时在保通要求结束后利用旧桥对新桥进行施工建造。既有线改造的新桥基本都是复杂的大型立交桥,有时甚至是道路-轨道交通复合桥,这类桥分为地上层、轨道层、地面层,建造复杂,施工程序多,保通条件也复杂。
新桥建造时,首先需要确定新桥和旧桥的重合区域,如果新桥和旧桥中心线重合,则可拆除旧桥桥面阻挡新桥墩柱的部分既旧桥中间区域,如果旧桥墩柱不妨碍新桥施工,则旧桥墩柱可暂不拆除。此时旧桥两侧剩余部分可以作为保通通道。如果新桥和旧桥中心线不重合,则拆除旧桥阻挡新桥施工的部分,并结合实际配置临时桥,让旧桥发挥保通的作用。在旧桥进行保通的同时,需要建造第二通道,保证新桥建造的深入时旧桥改为施工通道时线路的保通。对于复杂的公轨共线高架,相比普通高架桥直立式的立柱,公轨共线高架往往具有斜立柱,在斜立柱的施工中要确保不能影响到旧桥的保通,本申请中的建造难点是轨道交通用的轨道梁的浇筑,由于地形因素,基本无法采用预制梁的方式,只能进行现浇,现浇的话需要一定的施工空间,此时就可以将旧桥的保通通道改为施工通道,这样极大的增加了轨道梁的浇筑效率。轨道梁浇筑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盖梁的浇筑,由于盖梁向两侧延伸,肯定会侵入到旧桥部分,为了确保安全以及增加工作效率可以将旧桥全部改为施工通道进行盖梁的浇筑,同时也方便后期预制梁的运输和吊装。当高架段修建完后,旧桥就没有剩余的利用价值,可以自接拆除,旧桥拆除后既可修建地面段其余部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本方法中只拆除旧桥阻挡新桥施工的部分,然后利用旧桥剩余部分作为保通通道和施工通道在改扩建的同时保证道路的通行以及加强整体施工效率,解决了在复杂外部环境下保通要求和进度要求的统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新建桥梁包括公轨共线高架桥和地面桥两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对旧桥就行改造,如果新桥高架段中心线和旧桥中心线对齐,则拆除旧桥中间区域,预留出新桥高架段的施工空间,旧桥剩余两侧作为保通通道,对保通通道靠近高架段施工空间的一侧建立防撞墙。在具体操作时可将旧桥中间区域设为施工区域,首先将新桥水中墩上方施工区域拆除,其余施工区域在水中墩施工时作为施工便道,承台建造完成后即可将其余施工区域拆除。如果新桥中心线和旧桥中心线不对齐,则拆除新桥承台部分映射到的旧桥区域,旧桥剩余部分作为保通通道。如果旧桥剩余部分不足以作为保通通道,则旧桥全部拆除或者作为施工通道。在旧桥拆除中,先拆除旧桥面板,如果剩余的墩柱不影响施工,则可先不拆除。
步骤二:如果新桥地面段宽度大于老桥宽度,则首先施工新桥地面段两侧的人非桥部分,如果新桥地面段宽度小于老桥宽度或者人非桥与旧桥重叠则在老桥两侧建造临时桥。临时桥最好双边同时动工,如果条件有限,则可单边动工。
步骤三:在施工空间中依次进行水中墩、承台和下立柱的施工,施工前需要勘测工程地质以及水文条件。由于水中墩、承台和墩柱皆为竖直方向,施工过程中不会对两侧的保通通道进行侵入。先施工2个水中墩,随后建立承台,再施工两个边墩。最后从亲水平台往水中墩方向填筑塘渣便道,压路机振动碾压直至密实,保证机械作业安全。该便道在钻孔桩施工时己经填筑。本申请的墩柱包括边墩和中墩。
步骤四:施工承接轨道交通的中横梁,中横梁完成后施工斜立柱,斜立柱施工时斜立柱支架不得水平方向侵入防撞墙内,且底部与老桥需要至少5m的安全距离;在步骤四中,中横梁和斜立柱按以下步骤施工:中横梁碗扣支架搭设-中横梁底模板安装-中横梁钢筋整体吊装-中横梁侧模安装-斜立柱钢筋吊装对拉固定-中横梁混凝土浇筑-拆除中横梁脚手架、保留承重支架-安装斜立柱底模支架-安装斜立柱模板并进行对拉-斜立柱浇筑。其中在中横梁混凝土浇筑时,同时浇筑斜立柱部分不超过1m。斜立柱底模平台采用630大钢管+中横梁上的双拼32#工字钢挑梁作为支撑。首先在承台上安装4根630大钢管,在大钢管内侧焊接钢牛腿作为32#工字钢大梁支撑点。中横梁完成后在其顶面对称布置2组双拼32#工字钢挑梁,然后横向铺设32#工字钢大梁;纵向铺设32#工字钢分布梁,最后安装三脚架底模系统。两根斜立柱浇硷时应对称均匀浇筑防止倾覆,设置对拉措施。
步骤五:斜立柱施工结束后,两条保通通道的至少一条转为施工通道,如果人非桥或临时桥完成,则可将保通转移到人非桥或临时桥,旧桥的两条保通通道都转为施工通道,如果人非桥或临时桥未完成或只能单向通行,则旧桥的两条保通通道其中一条转为施工通道。如果旧桥施工区域没被完全拆除,则进行拆除,拆除包括施工区域的面板和立柱,使得施工区域空出。
步骤六:利用施工通道在中横梁上现浇轨道交通用的轨道梁。在步骤六中轨道梁按以下步骤施工:支架搭设-底模安装、支架预压、腹板模板安装-安装底、腹板钢筋-安装内侧模板-第一次硂浇筑-安装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第二次硂浇筑-养生-预应力张拉-模板、支架拆除。在本申请中轨道梁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支架搭设时,首先进行地基处理,边跨顺桥向支撑架落在水中或亲水平台上,同一跨内尽量采用同一种地基处理方式,避免支架不均匀沉降。边跨采用塘渣回填压实,边跨地基处理在钻孔桩施工阶段己填筑完成作为施工便道,压实度质量能保证。
支架为:中跨插打钢管桩,不进行地基处理。中跨支撑架标准段为6m一跨,630*1Omm钢管桩基础,横断面布置3根,桩间采用16#槽钢连接系,焊接固定;桩顶设置双拼40b#工字钢主梁,与桩顶封头板焊接固定;主梁上布设321型贝雷梁纵梁,横断面布置5组共12片,箱室空心下1组2片,腹板实芯下1组3片,翼缘板下1组2片,在贝雷梁上横桥向铺设20a#工字钢以满足碗扣支架搭设需求。边跨支撑架全部为6m跨径,构造与中跨相同。
支架安装:1、首先将箱梁的中心线及边线放在基础上。依据施工方案设计的位置,在基础上用墨线弹出纵横向每排立杆的位置线。2、在基础上墨线交叉点摆放底座,将立杆插于底座上,采用不同立杆相互交错布置。3、安装扫地杆,将水平杆件接头插入立杆最底端碗扣内,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将上碗扣沿限位销扣下并顺时针旋转将其锁紧。4、采用长立杆向上接长,顶部再用立杆找齐。或同一层用同一种规格的立杆,最后找齐,避免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立杆接长时,将上部立杆底端连接孔同下部立杆顶端连接孔对齐,插入立杆连接削并锁定。5、进行水平杆安装,安装方法同安装扫地杆。6、安装剪刀撑。支撑架四周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横、顺桥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同时,当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4.8m时,顶部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不大于8m。7、安装可调顶托。8、安装横桥向10#槽钢和顺桥向方木,铺设底模。
支架预压采用砂袋、碎石或土袋等散状材料袋装进行预压,每袋按标准重分包准备好,逐袋称量,设专人称量、专人记录;称量好的袋一旦到位就采用防水措施,准备好防雨布。预压袋按现浇U型梁重量分布堆放,加载时对称等载预压布置,模拟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防止支架偏压失稳,所有的砂袋用平板车运到预压现场,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吊装。选取中跨支架进行预压,以确定后续支架预抛值。预压荷载按箱梁自重及模重量之和的110%进行,加载分三级进行,3次加载依次为预压荷载的60%,80%,100%,加载过程要求平衡对称进行。由于基础受压后有一定沉降量;碗扣与碗扣间隙,方管与方木间存在缝隙,方木与竹胶板间有未紧贴部分。为消除以上非弹性变形及弹性变形,得到实际的施工预留拱度,保证成桥后线型,要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区域支架应与相邻的支架断开连接,避免因荷载分散而无法真实反映预压的效果。
外模为:底模板采用厚15mm竹胶板。为确保底板线形圆滑优美,底模背肋方木顺桥向布置,满足底板线形变化需求,主梁采用10#槽钢横桥向布置。箱室顶板、腹板芯模箱梁顶板内模用钢管支架竖向支撑,内模采用12mm的竹胶板,底模下次楞为5XlOcm方木@,主楞采用10XlOcm方木。腹板芯采用12mm厚竹胶板,次楞采用5XlOcm方木。外侧设置两道钢管支撑,一道位于腹板底八字脚顶,采用双钢管;一道位于摸板顶施工缝位置,采用单钢管。支撑采用在箱室内两道腹板间设置钢管对撑和剪刀撑。腹板侧模,箱梁斜腹板外侧模板采用厚815mm的覆膜竹胶板,顺桥向次楞采用lOXlOcm方木,竖向主楞采用小48X3.5mm双钢管,根据箱梁支架立杆位置进行布置。钢管外侧采用斜撑钢管+顶托支撑进行支撑,顺桥向根据箱梁支架立杆进行布置。斜撑钢管与支架立杆相连,连接节点不少于3个,配双扣件。内模为:梁肋内模板的面板选用1.20cm厚的优质竹胶板配制,选用10X5cm的方木做竖肋,间距为30cm,内模在加工厂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待箱梁底部钢筋绑扎完成后,吊装至设计位置加以固定,这样既缩短了工期又保证了质量;在内模安装完后,使用48mm的钢管,在箱室内部进一步进行对撑加固,箱梁顶板底模采用竹胶板。在模板的底部仅设置顺桥向的方木,其规格不小于lOcmXlOcm,布置间距与立杆间距一致,其通过支架上拖直接控制模板的高度与位置。在施工中为了保证模板制作的准确,在变截面箱梁模板的制作过程中,首先在地面上放出模板的尺寸线,在确认无误后,再依据施放的尺寸线进行箱梁内模的制作,在完成几段模板后,进行整体的预拼装,进一步检验制作精度。内模板的固定采用钢筋支架的形式(内撑),钢筋支架采用16mm的钢筋,其纵桥向间距不大于0.5m,并考虑内模木骨架的位置,钢筋支架底部加设保护层垫块。由于箱梁箱室有大有小,因为拆除时,通气不足可能造成人员窒息伤害,故在箱室较小的箱室内模可能不予以拆除,在硷浇筑完成后直接放在箱室内。
施工中选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的优质竹胶板或钢模板,对于箱梁外露面的模板,严格控制其表面质量,对于起鼓、掉皮的模板坚决不予采用。内模板木骨架的各个连接点保证牢固,其尺寸严格按照图纸中的数据进行,其安装与钢筋安装要协调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部分模板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再安装模板,内模骨架各个节点连接牢固,以防止运输、安装过程中发生变形。箱梁底部模板的长边按桥纵向铺设,铺设时将板面各交叉处的拼缝对齐,模板的拼缝布置应以桥梁的中心线对称布置,确保板拆模后整座桥梁的拼缝整齐。侧模钢模与底板接缝布置见钢木结合处模板控制原则。保证模板拼缝严密,在模板间拼缝处粘置lcm的海绵条或马尼拉纸板,各板块间的拼缝用玻璃胶填平,确保模板拼缝的严密,严禁出现错台的现象,竹胶板在铺设前先进行刨边处理。在本工程中,为了防止在硷浇筑过程中的模板上浮,将模板底部与底板钢筋加以固定。
混凝土浇筑,本工程中,现浇箱梁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硷强度为C55。为保证混凝土浇筑速度与连续性,浇筑施工采用泵车进行;为了提高硷浇筑质量,本工程中的箱梁采用二次浇筑的方式进行,第一次浇筑箱梁底板和腹板,再浇筑顶板。两次硷浇筑间隔不得大于7天。筑混凝土是按照从低向高、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的原则。每次浇筑硷时先浇筑箱梁底部硷,用插入式振动器拖振及插振,再浇腹板硷两边对称分层浇筑,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在浇筑新混凝土前,施工缝的表面凿毛,洒水养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5Mpa,在人工凿毛时须达到2.5Mpa,用空压机机凿毛时应达到lOMpa,同时应加水使混凝土保持潮湿状态直到浇筑新混凝土。根据箱梁的施工特点,浇筑顺序由每联箱梁的低端向高端进行。对于硷方量较大的箱梁,为减小浇筑时间,在施工环境允许的情况下由低向高进行浇筑。即硷浇筑时,先浇筑墩柱所在处的箱梁,逐层浇筑至两步硷分界线。第二步硷浇筑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浇筑。在浇筑时,首先从腹板处下灰,浇筑箱梁底腹板,先浇筑腹板,再浇筑底板封底。此处浇筑时要注意控制硷的塌落度,使塌落度控制在箱梁硷浇筑的最小塌落度;之后安装顶板模板,绑扎钢筋等后浇筑硷,此次硷浇筑为第二次浇筑,先浇筑3个翼板,再浇筑顶底板硷,该浇筑过程应沿箱梁的长度方向分段进行。
浇筑前,所有预埋件需要到位。
混凝土收桨和养护。箱梁顶底板处存在预埋钢筋,预埋钢筋范围内浇筑后进行拉毛处理,收浆(共两次收浆)时沿横桥向进行拉毛处理,以保证与桥面找平层混凝土的结合质量,注意控制好箱梁顶面的坡度以及顶面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同时在进行箱室内底板抹面时,保证其表面的平整度。养护是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使其表面维持适当温度和湿度,保证内部充分水化,促进强度不断增长的重要环节,本工程中采用洒水养护的方法。在收浆后尽快用无纺布将箱梁表面加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并沿纵桥向设置养护水管,洒水养护的周期为7天,洒水过程要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避免出现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使其承受任何荷载,混凝土捣实后1.5~24h之内,不受到任何震动。
模板拆除:本工程中的箱梁侧模与内模的拆除依据承重模板的要求进行,当硷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方可拆除,其强度通过试验决定(现场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在箱梁模板的拆除过程中注意对模板进行保护,防止人为损伤,以确保其周转使用率。为满足预应力钢束张拉和拆除内模的要求,在箱梁顶板距梁端1/4边跨处及中跨跨中处预留人孔,尺寸不大于600}600mm,且应避开预应力管道。由于人孔尺寸较小,内模在箱室内分块切割成小尺寸后,方能拆除干净,确保箱室内整洁。内模拆除完成且张拉压浆完成后,人孔的钢筋补强恢复,采用吊模的方式二次浇筑人孔处混凝土。箱梁完成全部预应力张拉注浆后,当孔道内的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可拆除箱梁底模。拆除时要依次松开支撑架上托,逐片拆除箱梁底模,其拆除顺序应从跨中向两侧进行,严禁在拆除过程中抛投竹胶板。
支架拆除:预应力箱梁应待张拉压浆完成并且在浆液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支架。支架拆除时,需划定安全区,设置警戒标识,并派专人看管。模板、支撑架卸落时,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进行。先卸悬臂部分,再从跨中向两边卸架。拆除时要依次松开支撑架上托,逐片拆除箱梁底模,严禁在拆除过程中抛投钢管及竹胶板,拆除后的构件运至制定地点分类堆放,以便运输、保管。支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支架拆除程序及方法,架体的拆除从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立体交叉作业,拆除时由跨中向两侧墩位逐段下降顶托支撑,拆除纵横向方木并逐块拆除模板。拆除顶托,自上而下拆除每根构件,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步骤七:轨道梁施工结束后,利用施工通道浇筑大盖梁;为保证安全,在对大盖梁进行施工时,旧桥的两条保通通道都要转为施工通道。大盖梁按以下步骤施工:安装顶部沙箱及鹰架-安装盖梁底模-盖梁钢筋安装-盖梁侧模安装-盖梁混凝土浇筑-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第一次张拉压浆后拆除盖梁底模板及支撑。
盖梁支模架构造包括边墩和中墩。对于边墩:纵向布设2排大钢管,横向布设4根大钢管,中间两根支撑在现浇箱梁腹板上,外侧两根支撑在承台上。钢管桩顶放置沙箱作为落架装置,沙箱与钢管通过电焊连接固定。沙箱顶安装定制鹰架,采用双拼40b#工字钢,下梁采用双拼32b#工字钢,斜梁采用双拼32b#工字钢,竖杆斜杆和连杆均采用钢管。鹰架上顺桥向放置40b#工字钢,然后铺设方木竹胶板底模板。大钢管之间采用16#槽钢进行连接,并与直立柱用20#槽钢抱结牢固。承台上、箱梁顶板上预埋钢板,与钢管柱底部进行焊接固定。箱梁直腹板上预埋钢板,与大钢管用20#工字钢焊接固定。在现浇箱梁完成后,支架暂不拆除,把盖梁外侧两排大钢管与箱梁支架相连接,提高整体稳定性。对于中墩:与边墩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墩盖梁一侧为现浇箱梁,两根钢管支撑在承台上,2根钢管支撑在箱梁上;另一侧为简支U梁,4根钢管个部支幢在承台上。纵向布设2排大钢管,现浇箱梁侧横向布设4根大钢管,中间两根支撑在现浇箱梁腹板上,外侧两根支撑在承台上,简支U梁侧:横向布设4根大钢管,全部支撑在承台上。钢管桩顶放置沙箱作为落架装置,沙箱与钢管通过电焊连接固定。沙箱顶安装定制鹰架,上梁采用双拼40b#工字钢,下梁采用双拼32b#工字钢,斜梁采用双拼32b#工字钢,竖杆斜杆和连杆均采用钢管。鹰架上顺桥向放置40b#工字钢,然后铺设方木竹胶板底模板。大钢管之间采用16#槽钢进行连接,并与直立柱用20#槽钢抱结牢固。承台上、箱梁顶板上预埋钢板,与钢管柱底部进行焊接固定。箱梁直腹板上预埋钢板,与大钢管用20#工字钢焊接固定。在现浇箱梁完成后,支架暂不拆除,把盖梁外侧两排大钢管与箱梁支架相连接,提高整体稳定性。
DN630钢管首先根据桥墩盖梁的标高尺寸在地面上进行拼接及气割,确保其长度满足盖梁施工标高的要求。钢管对接焊接为全断面焊接,焊缝连续饱满。DN630钢管顶部焊接700}700mm钢板,钢板与钢管焊接为全断面焊接,焊缝连续饱满,钢板放置应水平。大钢管的吊装由吊机配合人工进行安装,安装的平面位置根据方案事先测量放样,安装过程中采用挂垂线法需控制钢管的垂直度。钢管就位后安装连接系焊接的作业平台,在中横梁上安装型钢搭设焊接平台。高空焊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承台上方的3根大钢管可在拆除中横梁脚手架的阶段进行安装,可利用中横梁的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吊机配合安装大钢管顶部沙箱,沙箱的灌沙量应事先根据标高进行控制,并检查漏沙孔关闭是否牢固可靠。吊机配合安装顶部的型钢平台及模板,先安装横桥向双棍40b#工字钢,再安装顺桥向32b#工字钢,顺桥向32b#工字钢的安装间距根据方案实施。采用钢管扣件安装临边围护,挂设安全网。大钢管支架的拆除在盖梁第一批预应力完成后进行,首先打开沙箱漏沙孔放沙,待漏沙完成后进行底模的拆除,然后吊机配合抽吊型钢,吊除沙箱。再利
用大钢管安装阶段的连接系焊接作业平台进行连接系的气割,当每根钢管独立进行大钢管的吊除,完成大钢管支架的拆除。
步骤八:大盖梁施工完成后评估施工通道承压状况,如果符合重型车通行要求,则通过底部吊装预制梁的方式向大盖梁上吊装预制梁,如果不符合重型车通行要求则采用现浇预制梁或梁上运梁方式放置预制梁。为了保证质量以及施工进度,此时原则上不选则现浇预制梁的方式,则是采用预制梁的方式,如果起吊预制梁困难,要么加固施工通道要么采用梁上运梁法进行安装。
步骤九:预制梁放置完成后,拆除旧桥剩余部分,在旧桥区域修建地面段,同时在高架段上铺设路面;此时的保通通道为人非桥,如果地面段没有建成则还由临时桥进行保通。步骤十:对轨道交通部分进行轨通、电通,道路交通通车后如果具有临时桥则拆除临时桥。
Claims (8)
1.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新建桥梁包括公轨共线高架桥和地面桥两部分,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对旧桥就行改造,如果新桥高架段中心线和旧桥中心线对齐且旧桥为桩柱式柱子根数大于3根的预制梁桥,则拆除旧桥中间区域,旧桥中间区域大小满足新桥高架段水中承台基坑支护的作业空间,旧桥剩余两侧作为保通通道,对保通通道靠近高架段施工空间的一侧建立临时重型防撞墙;
步骤二:如果新桥地面段宽度大于老桥宽度,则首先施工新桥地面段两侧的人非桥部分,如果新桥地面段宽度小于老桥宽度则在老桥两侧建造临时桥;
步骤三:在施工空间中依次进行水中墩、承台和下立柱的施工,由于水中墩、承台和墩柱皆为竖直方向,施工过程中不会对两侧的保通通道进行侵入;
步骤四:施工承接轨道交通的中横梁,中横梁完成后施工斜立柱,斜立柱施工时斜立柱支架不得水平方向侵入防撞墙内,且底部与老桥需要至少5m的安全距离;
步骤五:斜立柱施工结束后,两条保通通道的至少一条转为施工通道,如果人非桥或临时桥完成,则可将保通转移到人非桥或临时桥,旧桥的两条保通通道都转为施工通道,如果人非桥或临时桥未完成或只能单向通行,则旧桥的两条保通通道其中一条转为施工通道;
步骤六:利用施工通道浇筑立柱,依次浇筑下立柱、中横梁、斜立柱和大盖梁;
步骤七:在中横梁上现浇轨道交通用的轨道梁;
步骤八:大盖梁施工完成后评估施工通道承压状况,如果符合重型车通行要求,则通过底部吊装预制梁的方式向大盖梁上吊装预制梁,如果不符合重型车通行要求则采用现浇预制梁或梁上运梁方式放置预制梁;
步骤九:预制梁放置完成后,拆除旧桥剩余部分,在旧桥区域修建地面段,同时在高架段上铺设路面;
步骤十:对轨道交通部分进行轨通、电通,道路交通通车后如果具有临时桥则拆除临时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一中,将旧桥中间区域设为施工区域,首先将新桥水中墩上方施工区域拆除,其余施工区域在水中墩施工时作为施工便道,承台建造完成后即可将其余施工区域拆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七中,为保证安全,在对大盖梁进行施工时,旧桥的两条保通通道都要转为施工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一中,如果新桥中心线和旧桥中心线不对齐,则拆除新桥承台部分映射到的旧桥区域,旧桥剩余部分作为保通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为,如果旧桥剩余部分不足以作为保通通道,则旧桥全部拆除或者作为施工通道,直接进入步骤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四中中横梁和斜立柱按以下步骤施工:中横梁支架搭设-中横梁底模板安装-中横梁钢筋整体吊装-中横梁侧模安装-斜立柱钢筋吊装对拉固定-中横梁混凝土浇筑-拆除中横梁脚手架、保留承重支架-安装斜立柱底模支架-安装斜立柱模板并进行对拉-斜立柱浇筑;其中中横梁混凝土浇筑时,同时浇筑斜立柱部分不超过1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七中大盖梁按以下步骤施工:安装顶部沙箱及鹰架-安装盖梁底模-盖梁钢筋安装-盖梁侧模安装-盖梁混凝土浇筑-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第一次张拉压浆后拆除盖梁底模板及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为,在步骤六中轨道梁按以下步骤施工:支架搭设-底模安装、支架预压、腹板模板安装-安装底、腹板钢筋-安装内侧模板-第一次硂浇筑-安装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第二次硂浇筑-养生-预应力张拉-模板、支架拆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22729.0A CN110184950B (zh) | 2019-05-21 | 2019-05-21 | 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22729.0A CN110184950B (zh) | 2019-05-21 | 2019-05-21 | 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84950A true CN110184950A (zh) | 2019-08-30 |
CN110184950B CN110184950B (zh) | 2021-02-09 |
Family
ID=67717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22729.0A Active CN110184950B (zh) | 2019-05-21 | 2019-05-21 | 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84950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8386A (zh) * | 2020-01-13 | 2020-04-24 |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上跨既有地面桥的高架桥施工方法 |
CN111270618A (zh) * | 2020-02-27 | 2020-06-12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半幅保通的桥梁改建施工方法 |
CN111593665A (zh) * | 2020-05-09 | 2020-08-28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拆建合一的桥梁施工方法 |
CN111691450A (zh) * | 2020-06-17 | 2020-09-22 | 无锡市航道工程有限公司 | 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 |
CN112211112A (zh) * | 2020-09-03 | 2021-01-12 |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既有桥梁上采用双导梁架桥机的钢箱梁安装方法 |
CN112695652A (zh) * | 2020-12-17 | 2021-04-23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网状吊杆拱桥分幅建造方法 |
CN113123248A (zh) * | 2021-04-24 | 2021-07-16 |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先半后整的预制小箱梁桥施工工艺 |
CN113215965A (zh) * | 2021-05-07 | 2021-08-06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既有桥位建新桥的桥墩盖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237125C1 (ru) * | 2004-01-29 | 2004-09-27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УСК МОСТ" | Способ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и моста через водную преграду |
JP2004285795A (ja) * | 2003-03-25 | 2004-10-14 | Kawada Industries Inc | 立体交差橋の架け替え工法 |
CN101892632A (zh) * | 2009-05-19 | 2010-11-24 |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 河道在不断流工况条件下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
CN105019347A (zh) * | 2015-08-04 | 2015-11-04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降低层间高差的双层桥梁 |
CN107245960A (zh) * | 2017-07-25 | 2017-10-13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城市高架桥更新的分段式施工系统及方法 |
CN107268462A (zh) * | 2017-06-27 | 2017-10-20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线桥静力拆除原位重建的施工方法及其专用防护网 |
CN108457205A (zh) * | 2018-03-09 | 2018-08-28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跨河桥改扩建施工方法 |
CN108487089A (zh) * | 2018-04-03 | 2018-09-04 | 锦州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在山坡上拆除及架设铁路桥梁的方法 |
CN109629455A (zh) * | 2019-02-27 | 2019-04-16 |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高速公路改建桥梁的施工方法 |
-
2019
- 2019-05-21 CN CN201910422729.0A patent/CN1101849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85795A (ja) * | 2003-03-25 | 2004-10-14 | Kawada Industries Inc | 立体交差橋の架け替え工法 |
RU2237125C1 (ru) * | 2004-01-29 | 2004-09-27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УСК МОСТ" | Способ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и моста через водную преграду |
CN101892632A (zh) * | 2009-05-19 | 2010-11-24 |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 河道在不断流工况条件下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
CN105019347A (zh) * | 2015-08-04 | 2015-11-04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降低层间高差的双层桥梁 |
CN107268462A (zh) * | 2017-06-27 | 2017-10-20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线桥静力拆除原位重建的施工方法及其专用防护网 |
CN107245960A (zh) * | 2017-07-25 | 2017-10-13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城市高架桥更新的分段式施工系统及方法 |
CN108457205A (zh) * | 2018-03-09 | 2018-08-28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跨河桥改扩建施工方法 |
CN108487089A (zh) * | 2018-04-03 | 2018-09-04 | 锦州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在山坡上拆除及架设铁路桥梁的方法 |
CN109629455A (zh) * | 2019-02-27 | 2019-04-16 |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高速公路改建桥梁的施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娄晓东: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一体化桥墩施工技术研究", 《工程建设与设计》 * |
谢剑彬等: "城市轨道立交施工中周边环境的保护与交通组织", 《建筑施工》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8386A (zh) * | 2020-01-13 | 2020-04-24 |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上跨既有地面桥的高架桥施工方法 |
CN111058386B (zh) * | 2020-01-13 | 2021-08-06 |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上跨既有地面桥的高架桥施工方法 |
CN111270618A (zh) * | 2020-02-27 | 2020-06-12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半幅保通的桥梁改建施工方法 |
CN111270618B (zh) * | 2020-02-27 | 2021-06-25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半幅保通的桥梁改建施工方法 |
CN111593665A (zh) * | 2020-05-09 | 2020-08-28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拆建合一的桥梁施工方法 |
CN111593665B (zh) * | 2020-05-09 | 2022-03-18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拆建合一的桥梁施工方法 |
CN111691450A (zh) * | 2020-06-17 | 2020-09-22 | 无锡市航道工程有限公司 | 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 |
CN112211112A (zh) * | 2020-09-03 | 2021-01-12 |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既有桥梁上采用双导梁架桥机的钢箱梁安装方法 |
CN112695652A (zh) * | 2020-12-17 | 2021-04-23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网状吊杆拱桥分幅建造方法 |
CN113123248A (zh) * | 2021-04-24 | 2021-07-16 |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先半后整的预制小箱梁桥施工工艺 |
CN113215965A (zh) * | 2021-05-07 | 2021-08-06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既有桥位建新桥的桥墩盖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84950B (zh) | 2021-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84950A (zh) | 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 | |
CN101838968B (zh) | 跨越既有铁路运营线的双线桥施工工艺 | |
CN108951425A (zh) |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 |
CN102864737B (zh) | 门式刚架天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004928B (zh) | 一种非对称式刚构连续梁施工工艺 | |
CN106702910A (zh) | 一种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的主梁施工工艺 | |
CN107905114B (zh) | 一种特大跨径连续刚构拱桥的施工方法 | |
CN107574762A (zh) | 一种加强现浇梁0#块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 |
CN106012791B (zh) | 三跨波腹工梁‑横波‑三钢砼组合t型连续梁 | |
CN107974942B (zh) | 一种陡坡侧刚构连续梁边跨施工方法 | |
CN106087746A (zh) | 一种现浇箱梁膺架施工方法以及桥梁 | |
CN106835992B (zh) | 一种弧形结构清水混凝土现浇箱梁施工方法 | |
CN110387822A (zh) | 现浇盖梁装配式钢管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195413A (zh) | 一种基于移动式内模台车的箱涵施工方法 | |
CN112227416A (zh) | 装配式钢管支柱+分配梁组合支架施工方法 | |
CN113005908B (zh) | 一种跨线天桥的安装方法 | |
CN110184928A (zh) | 一种采用膺架的公轨共建高架的墩柱施工方法 | |
CN205242278U (zh) | 用于跨线桥施工的三角挂篮法悬浇装置 | |
CN208472543U (zh) | 钢管混凝土拱桥 | |
CN110184929A (zh) | 一种公轨共建桥梁主副线综合施工方法 | |
CN109594581A (zh) | 跨河段管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4457682A (zh) | 一种现浇混凝土桥梁的现浇施工方法 | |
CN205501840U (zh) | 用于立交桥现浇箱梁施工的支撑系统 | |
CN113106833A (zh) | 一种异形人行景观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726517A (zh) | 桥梁上方渡槽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