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2758A - 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2758A
CN110112758A CN201910387144.XA CN201910387144A CN110112758A CN 110112758 A CN110112758 A CN 110112758A CN 201910387144 A CN201910387144 A CN 201910387144A CN 110112758 A CN110112758 A CN 110112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transformer
tractive
same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71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波
李群湛
李子晗
李书谦
张伟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anghu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anghu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anghu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anghu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71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27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2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2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1821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using shunt compens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6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50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该同相供电构造包括第一牵引变压器、第二牵引变压器、三相补偿变压器和同相补偿装置;第一牵引变压器和第二牵引变压器的原边为与三相高压母线连接的单相绕组,其次边均分别包括与牵引母线连接的牵引绕组和补偿绕组;三相补偿变压器的原边与三相高压母线连接,其次边与同相补偿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牵引变压器和第二牵引变压器的次边的补偿绕组两两并接构成补偿母线;补偿母线分别与同相补偿装置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因此,本发明不仅能有效地实现同相牵引供电及取消电分相,而且拥有使同相补偿装置容量为最小的补偿绕组,有效消除电压不平衡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相多绕组变压器与三相变压器的组合式同相供变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电气化铁道普遍采用单相工频交流制,为使单相的牵引负荷在三相电力系统中尽可能平衡,电气化铁道往往采用轮换相序、分相分区供电的方案,分相分区处的相邻供电区间设置分相绝缘器,称为电分相或分相。为防止电力机车带电通过电分相造成燃弧而烧坏接触网悬挂部件,甚至导致相间短路等事故,同时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升高,在司机无法手动进行退级、关辅助机组、断主断路器、靠列车惯性驶过中性段、再合主断路器、合辅助机组、进级恢复牵引功率来完成过分相的情况下,现有牵引供电系统中引入了自动过分相技术,主要有地面开关自动切换过分相、车载自动过分相以及柱上自动过分相等几种,但仍存在开关切换中列车通过电分相的暂态电气过程,易产生较大的操作过电压或过电流,造成牵引网与车载设备烧损等事故,影响供电可靠性和列车安全运行。因此,电分相环节是整个牵引供电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列车过分相成为了高速铁路乃至整个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的瓶颈。
高速和重载铁路已广泛采用基于IGBT全控性器件的大功率交-直-交型电力机车或动车组,其核心是多组四象限PWM控制和多重化控制的牵引变流器,在实际运行中谐波含量小,功率因数接近1,但交-直-交型电力机车或动车组牵引功率大,如大编组运行的单车高速动车组其额定功率达25MW(相当普速铁路5列车),这些大量开行的大功率单相负荷对三相电网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以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不能不受到重视。
理论和实践表明,采用同相供电技术可以在取消牵引变电所出口处电分相、消除供电瓶颈的同时,还能有效治理负序电流、达到以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负序)限值为主的电能质量要求,有利于促进电力与铁路的和谐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实现电气化铁路同相牵引供电,取消变电所出口的电分相,还能有效消除电气化铁路单相负荷造成的三相系统的电压不平衡问题,同时有关绕组具有高度集成性,占地少,易于安装。
鉴于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其中,包括第一牵引变压器、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互为备用的第二牵引变压器、三相补偿变压器和同相补偿装置;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和第二牵引变压器的原边为与三相高压母线连接的单相绕组,其次边均分别包括与牵引母线连接的牵引绕组和补偿绕组;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的原边与三相高压母线连接,其次边一相引出端口与同相补偿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和所述第二牵引变压器的次边的补偿绕组两两并接构成补偿母线;所述补偿母线与同相补偿装置的输出端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同相补偿装置设置多个,每个同相补偿装置的输入端的并接端口与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的次边一相引出端口连接,且每个同相补偿装置互为并联;或每个同相补偿装置的输入端的串接端口与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的次边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和第二牵引变压器的牵引绕组及补偿绕组端口电压同相位,且均与三相高压母线中一线电压同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次边一相引出端口电压与三相高压母线中一相电压同相,且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和第二牵引变压器的牵引绕组或补偿绕组的电压相位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的次边的补偿绕组的数量、所述第二牵引变压器的次边的补偿绕组的数量、同相补偿装置的数量和补偿母线的数量均相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或第二牵引变压器的每个补偿绕组的容量不大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或第二牵引变压器的牵引绕组的容量。
优选地,同相补偿装置可采用背靠背结构的H桥级联或低压H桥。
优选地,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可采用YNd11接线。
鉴于此,本发明采用如下又一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上述所述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的补偿方法,其中,该补偿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当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或第二牵引变压器的牵引绕组供给牵引功率时,补偿绕组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输出端输出负的补偿负荷,三相补偿变压器次边引出端口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输入端输出正的补偿负荷,所述负的补偿负荷的量值等于所述正的补偿负荷的量值;
当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或第二牵引变压器的牵引绕组供给再生功率时,补偿绕组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输出端输出正的补偿负荷,三相补偿变压器次边引出端口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输入端输出负的补偿负荷,所述正的补偿负荷的量值等于所述负的补偿负荷的量值。
优选地,当正常工作时,第一牵引变压器、同相补偿装置以及三相补偿变压器工作,第二牵引变压器不工作;当第一牵引变压器退出时,第二牵引变压器投入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发明可以提高牵引变电所运行的灵活性及可靠性。三相补偿变压器或同相补偿装置退出运行时,第一牵引变压器可以继续单独工作,第一牵引变压器退出运行时,第二牵引变压器投入运行。补偿支路适当增加冗余备用,单个同相补偿装置退出运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同相供变电构造,取消牵引网侧的匹配变压器,其功能由第一牵引变压器的补偿绕组替代,能节省牵引所的设备占地面积,减少设备的安装及维护的数量;
三、本发明的三相补偿变压器采用YNd11标准接线,便于制造,同时原边可以实施大电流接地,次边三相绕组还可提供三相对称动力用电;
四、本发明采用同相补偿装置在补偿绕组和三相补偿变压器中产生等量的、方向相同的负序功率,该负序功率与第一牵引变压器或第二牵引变压器的牵引绕组中的牵引负荷功率方向相反,从而实现有效消除电气化铁路单相负荷造成的三相系统的电压不平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所述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创造思想,在此将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
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补偿绕组Wc、同相补偿装置CPD以及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共同构成补偿支路。同相补偿装置CPD在补偿绕组Wc和三相补偿变压器CPT中产生等量的、方向相同的负序功率,该负序功率与第一牵引变压器TT1或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中的牵引负荷功率方向相反。合理设计和控制补偿支路的功率容量,可以使得牵引负荷的剩余负序电流引起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被限制在国标范围之内,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满足国标要求。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该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包括第一牵引变压器TT1、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互为备用的第二牵引变压器TT2、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和n个同相补偿装置CPD,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原边为与三相高压母线连接的单相绕组,其次边均分别包括与牵引母线BT连接的牵引绕组Wt和n个补偿绕组Wc;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的原边与三相高压母线的A相、B相、C相连接,其次边一相引出端口与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所述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次边的补偿绕组Wc两两并接构成n个补偿母线Bc;所述每个补偿母线Bc分别与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一端与牵引母线BT连接,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的补偿绕组Wc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补偿绕组Wc相互对应连接形成n个补偿母线Bc
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及补偿绕组Wc端口电压同相位,且均与三相高压母线中一线电压同相。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次边一相引出端口电压相位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和补偿绕组Wc的电压相位垂直。
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的次边的补偿绕组Wc的数量、所述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次边的补偿绕组Wc的数量、同相补偿装置CPD的数量和补偿母线Bc的数量均相等。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或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每个补偿绕组Wc的容量不大于所述牵引绕组Wt的容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可采用背靠背结构的H桥级联或低压H桥。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可采用YNd11的三相标准接线。
如图2所示,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同相补偿装置CPD采用背靠背结构的H桥级联和三相补偿变压器CPT采用YNd11接线为例来具体说明:该组合式同相供变电构造包括一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一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一个或多个背靠背结构的同相补偿装置CPD以及一台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第一牵引变压器TT1、三相补偿变压器CPT以及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原边接三相高压母线,三相高压母线各相标为A、B、C;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次边分别由一个牵引绕组Wt和多个补偿绕组Wc构成,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分别接牵引母线BT,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补偿绕组Wc数量相等,两两并接形成多个补偿母线Bc,每个补偿母线Bc分别与相对应的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入端并接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的次边一相引出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补偿绕组Wc数量以及同相补偿装置CPD的数量根据工程需要适当增加冗余备份,当其中某台同相补偿装置CPD停止运行时,能继续工作。
另外,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所有补偿绕组Wc与其牵引绕组Wt对应的端口电压相同,且对应三相系统的线电压与三相补偿变压器CPD次边一相引出端口输出相电压之间二者的相位垂直;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的交流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等于其交流输入端的输入功率,二者相位也相差90°;同相补偿装置CPD在所有补偿绕组Wc和三相补偿变压器CPT次边绕组产生的负序大小相等、相位相同,且与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相位相反,实现负序补偿。三相补偿变压器CPT采用YNd11的三相标准接线拓扑,原边提供大电流接地点,其次边三相绕组的功率容量按需设置为一重两轻,次边重绕组连接到到所有彼此相互并联的同相补偿装置CPD的并接端口,其功率容量及电压大小与同相补偿装置CPD的功率容量及端口电压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补偿绕组Wc、同相补偿装置CPD以及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共同构成补偿支路;合理设计和控制补偿支路的功率容量,可以使得牵引负荷的剩余负序电流引起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被限制在国标范围之内,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满足国标要求。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该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包括第一牵引变压器TT1、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互为备用的第二牵引变压器TT2、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和n个同相补偿装置CPD,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原边为与三相高压母线连接的单相绕组,其次边均分别包括与牵引母线BT连接的牵引绕组Wt和n个补偿绕组Wc;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的原边与三相高压母线的A相、B相、C相连接,其次边与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所述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次边的补偿绕组Wc两两并接构成n个补偿母线Bc;所述n个补偿母线Bc分别与n个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一端与牵引母线BT连接,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的补偿绕组Wc一端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补偿绕组Wc相互对应连接形成n个补偿母线Bc。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同相供电的可靠性,所述相邻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入端的之间并接一开关K,从而能根据工况需要适当增减冗余备份以及保证在单个同相补偿装置退出运行的情况下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及补偿绕组Wc端口电压同相位,且均与三相高压母线中一线电压同相。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次边一相引出端口的电压相位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或补偿绕组Wc的电压相位垂直。
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的次边的补偿绕组Wc的数量、所述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次边的补偿绕组Wc的数量、同相补偿装置CPD的数量和补偿母线Bc的数量均相等。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或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每个补偿绕组Wc的容量不大于所述牵引绕组Wt的容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可采用背靠背结构的H桥级联或低压H桥。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可采用YNd11的三相标准接线。
如图4所示,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同相补偿装置CPD采用背靠背结构的H桥级联和三相补偿变压器CPT采用YNd11接线为例来具体说明:该组合式同相供变电构造包括一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一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n个背靠背结构的同相补偿装置CPD以及一台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第一牵引变压器TT1、三相补偿变压器CPT以及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原边接三相高压母线,三相高压母线各相标为A、B、C;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次边分别由一个牵引绕组Wt和n个补偿绕组Wc构成,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分别接牵引母线BT,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补偿绕组Wc数量相等,两两并接形成n个补偿母线Bc,每个补偿母线Bc分别与相对应的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入端并接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的次边一相引出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补偿绕组Wc数量以及同相补偿装置CPD的数量根据工程需要适当增加冗余备份,当其中某台同相补偿装置CPD停止运行时,能继续工作。
另外,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所有补偿绕组Wc与其牵引绕组Wt对应端的极性相同,且对应三相系统的线电压与三相补偿变压器CPD次边绕组输出相电压之间二者的相量垂直;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的交流输出端的输出功率等于其交流输入端的输入功率,二者相位也相差90°;同相补偿装置CPD在所有补偿绕组Wc和三相补偿变压器CPT次边绕组产生的负序大小相等、相位相同,且与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相位相反,实现负序补偿。三相补偿变压器CPT采用YNd11的三相标准接线拓扑,原边提供大电流接地点,其次边三相绕组的功率容量按需设置为一重两轻,次边重绕组连接到到所有同相补偿装置CPD的串接端口,其功率容量及电压大小与同相补偿装置CPD的功率容量及端口电压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补偿绕组Wc、同相补偿装置CPD以及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共同构成补偿支路;合理设计和控制补偿支路的功率容量,可以使得牵引负荷的剩余负序电流引起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被限制在国标范围之内,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满足国标要求。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所述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的补偿方法,当正常工作时,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同相补偿装置CPD以及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工作,第二牵引变压器TT2不工作;或当第一牵引变压器TT1退出时,第二牵引变压器TT2投入工作;该补偿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当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或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供给牵引功率时,补偿绕组Wc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CPD输出端输出负的补偿负荷,三相补偿变压器CPT次边一相引出端口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CPD输入端输出正的补偿负荷,所述负的补偿负荷的量值等于所述正的补偿负荷的量值;
当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或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供给再生功率时,补偿绕组Wc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CPD输出端输出正的补偿负荷,三相补偿变压器CPT次边一相引出端口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CPD输入端输出负的补偿负荷,所述正的补偿负荷的量值等于所述负的补偿负荷的量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同相补偿装置CPD以及三相补偿变压器CPT退出运行时,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单独工作,第二牵引变压器TT2也可以替代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单独工作。在这种情况,该组合式同相供变电构造不能进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补偿方法,仅供给牵引功率。但有利于提高牵引变电所运行的灵活性及可靠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所有补偿绕组Wc与其牵引绕组Wt对应端的极性相同,且对应三相系统的线电压与三相补偿变压器CPD次边一相引出端口输出相电压之间二者的相位垂直;所有同相补偿装置CPD的一个交流端口的输出功率等于其另一个交流端口的输入功率,二者相位也相差90°;同相补偿装置CPD在所有补偿绕组Wc和三相补偿变压器CPT次边引出端口产生的负序大小相等、相位相同,且与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相位相反,实现负序补偿。三相补偿变压器CPT采用YNd11的三相标准接线拓扑,原边提供大电流接地点,其次边三相绕组的功率容量按需设置为一重两轻,次边重绕组连接到所有彼此相互并联的同相补偿装置CPD的并接端口或连接到所有同相补偿装置CPD的串接端口,其功率容量及电压大小与同相补偿装置CPD的功率容量及端口电压匹配。
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所有补偿绕组Wc,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以及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共同构成补偿支路;当正常工作时,牵引负载的功率由第一牵引变压器TT1的原边绕组及补偿支路共同提供;当牵引负载的功率等于或小于补偿支路功率容量的2倍时,第一牵引变压器TT1的原边绕组及补偿支路各提供1/2牵引负载的功率,此时牵引负载引起的负序电流得到完全补偿;当牵引负载的功率大于补偿支路功率容量的2倍时,补偿支路满负荷工作,此时三相电网有剩余负序电流;合理设计补偿支路的功率容量,可以使得牵引负载的剩余负序电流引起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被限制在国标范围之内,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满足国标要求。
另外,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补偿绕组Wc数量以及同相补偿装置CPD的数量根据工程需要适当增加冗余备份,当其中某台同相补偿装置CPD停止运行时,能继续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同相供变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是以单相多绕组的牵引变压器和三相补偿变压器为基础,配以适当容量的同相补偿装置(交直交补偿装置),达到取消牵引变电所出口处电分相以消除供电瓶颈的目的,以及治理负序,满足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负序)限值的电能质量要求,实现牵引变电所接线方式和供电装置容量的良好匹配。另外,本发明还可提高系统灵活性及可靠性,降低牵引所设备安装占地面积,减少设备安装及维护数量,同时YNd11结构的三相补偿变压器为三相高压侧提供了大电流接地点。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牵引变压器(TT1)、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互为备用的第二牵引变压器(TT2)、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和同相补偿装置(CPD);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原边为与三相高压母线连接的单相绕组,其次边均分别包括与牵引母线(BT)连接的牵引绕组(Wt)和补偿绕组(Wc);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的原边与三相高压母线连接,其次边一相引出端口与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所述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次边的补偿绕组(Wc)两两并接构成补偿母线(Bc);所述补偿母线(Bc)与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出端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补偿装置(CPD)设置多个,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入端的并接端口与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的次边一相引出端口连接,且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互为并联;或每个同相补偿装置(CPD)的输入端的串接端口与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的次边一相引出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及补偿绕组(Wc)端口电压同相位,且均与三相高压母线中一线电压同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次边一相引出端口的电压相位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和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或补偿绕组(Wc)的电压相位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的次边的补偿绕组(Wc)的数量、所述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次边的补偿绕组(Wc)的数量、同相补偿装置(CPD)的数量和补偿母线(Bc)的数量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或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每个补偿绕组(Wc)的容量不大于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或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的容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补偿装置(CPD)可采用背靠背结构的H桥级联或低压H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可采用YNd11接线。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补偿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当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或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供给牵引功率时,补偿绕组(Wc)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CPD)输出端输出负的补偿负荷,三相补偿变压器(CPT)次边一相引出端口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CPD)输入端输出正的补偿负荷,所述负的补偿负荷的量值等于所述正的补偿负荷的量值;
当所述第一牵引变压器(TT1)或第二牵引变压器(TT2)的牵引绕组(Wt)供给再生功率时,补偿绕组(Wc)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CPD)输出端输出正的补偿负荷,三相补偿变压器(CPT)次边一相引出端口向其所连接的同相补偿装置(CPD)输入端输出负的补偿负荷,所述正的补偿负荷的量值等于所述负的补偿负荷的量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其特征在于,当正常工作时,第一牵引变压器(TT1)、同相补偿装置(CPD)以及三相补偿变压器(CPT)工作,第二牵引变压器(TT2)不工作;当第一牵引变压器(TT1)退出时,第二牵引变压器(TT2)投入工作。
CN201910387144.XA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Pending CN1101127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7144.XA CN110112758A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7144.XA CN110112758A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2758A true CN110112758A (zh) 2019-08-09

Family

ID=67489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7144.XA Pending CN110112758A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27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5290A (zh) * 2020-06-15 2020-08-2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牵引-补偿变压器的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5290A (zh) * 2020-06-15 2020-08-2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牵引-补偿变压器的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CN111585290B (zh) * 2020-06-15 2022-06-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牵引-补偿变压器的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8315B (zh) 一种单相三相组合式同相供变电装置
CN103311924B (zh) 一种单相组合式同相供变电构造
CN103419679B (zh) 一种Vv接线同相供变电构造
CN109617044A (zh) 一种基于v/v接线的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系统
WO2022194292A1 (zh) 实现贯通同相的柔性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5470958B (zh)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交直交牵引供电系统
CN103427415A (zh) 一种三相组合式同相供变电构造
CN108859872A (zh) 一种虚拟贯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
CN202986865U (zh) 单相三相组合式同相供变电系统
CN110112754A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同相牵引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52488B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双边供电系统
CN101856979A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装置
CN110112758A (zh) 一种组合式同相供电构造及其补偿方法
CN109215977A (zh) 一种牵引-补偿变压器
CN103259259B (zh) 一种抑制750kV多FACTS线路电磁暂态问题的高抗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10126682B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双边供电方法
CN109065338A (zh) 一种同相牵引变压器
CN109066737A (zh) 一种牵引-补偿变压器的负序补偿装置及其方法
CN203352187U (zh) 一种单相组合式同相供变电装置
CN106130020A (zh) 一种适用于双回线路的串联补偿装置
CN203611784U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双边供电系统
CN104617583A (zh) 基于多功能平衡变压器的混合型铁路电能质量控制系统
CN108725262A (zh) 一种基于Vv联结牵引变压器的供电系统
CN109347099A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系统
CN208796792U (zh) 一种牵引-补偿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