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7315B - 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07315B CN110107315B CN201910428106.4A CN201910428106A CN110107315B CN 110107315 B CN110107315 B CN 110107315B CN 201910428106 A CN201910428106 A CN 201910428106A CN 110107315 B CN110107315 B CN 1101073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frame body
- tunnel
- gantry frame
- retrac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2—Removable shuttering; Bear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包括有龙门架体,龙门架体左侧经可调固定支撑与左侧模板连接,龙门架体顶部经横向支撑与顶部模板连接,龙门架体右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可伸缩液压支撑,可伸缩液压支撑的另一端与可伸缩斜撑杆连接,可伸缩斜撑杆的头端与龙门架体的右侧顶端活动连接,可伸缩斜撑杆经多根可拆卸支撑杆与右侧模板连接。本发明对相对应渐变段位置的台车右侧和上部,分别采用了安装可伸缩液压支撑、可伸缩斜撑杆和可水平、竖向移动的横向支撑,该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小了由于隧道尺寸变化而引起的衬砌钢模不容易支护和支护耗费施工成本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保证了整个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属于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方参与的其中一个隧道工程在100m 段中隧道开挖尺寸由13.5m 渐变为14.5m,普通的二衬台车只适合标准段隧道的砌衬,而在渐变段,现有的二衬台车则无法适用。如果在原来的二衬台车基础上搭设支架,则会耗费人力和时间,影响施工的进度。而目前在渐变隧道段的二衬台车有很少的涉及,与之相近的加宽隧道的二衬台车,则是在标准断面隧道一侧外模上通过加宽支撑架设有加宽模板。而这种方法拆卸比较麻烦,不适合隧道施工尺寸不断变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该台车在弥补现有加宽隧道二衬台车频繁拆卸模板的基础上,在标准断面隧道二衬台车上装配可伸缩的液压支撑,实现了标准断面和渐变断面同时衬砌,大大减少了模板的拆卸,同时模板也可以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包括有龙门架体,龙门架体左侧经可调固定支撑与左侧模板连接,龙门架体顶部经横向支撑与顶部模板连接,龙门架体右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可伸缩液压支撑,可伸缩液压支撑的另一端与可伸缩斜撑杆连接,可伸缩斜撑杆的头端与龙门架体的右侧顶端活动连接,可伸缩斜撑杆经多根可拆卸支撑杆与右侧模板连接。
前述的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中,所述龙门架体的右侧顶端活动设置有1根模板支撑杆,模板支撑杆另一端与右侧模板的顶端连接。
前述的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中,所述可伸缩液压支撑设置为3根,在最下方2根可伸缩液压支撑之间设置有2根钢支撑杆,2根钢支撑杆其中一端与龙门架体的右侧活动连接,另外一端各与1根可伸缩液压支撑连接。
前述的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中,所述横向支撑底部经竖向升降装置与龙门架体顶部连接,龙门架体顶部设有水平滑槽,竖向升降装置底部设置在水平滑槽中。
前述的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中,所述可伸缩斜撑杆为螺纹套管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与传统的二衬台车相比,通过在龙门架体右侧安装可伸缩液压支撑可以减少模板的使用,同时减少模板的频繁更换,提高了渐变隧道的施工速度, 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浪费,具有很强的效益。
2、与传统的二衬台车相比,本发明台车右侧的可伸缩斜撑杆可以减少由于液压装置伸得过长而引起台车的失稳,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靠。
3、与传统的二衬台车相比,本发明台车上部的可横向和竖向移动的竖向升降装置可以使横向支撑的支撑更加稳定,同时减少了横向支撑的更换,提高了二衬台车对隧道钢模的支护效果,减少了材料的浪费,缩短了隧道施工的工期。
综合而言,本发明在原标准面台车的基础上,对相对应渐变段位置的台车右侧和上部,分别采用了安装可伸缩液压支撑、可伸缩斜撑杆和可水平、竖向移动的横向支撑,该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小了由于隧道尺寸变化而引起的衬砌钢模不容易支护和支护耗费施工成本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保证了整个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可伸缩液压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可伸缩斜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龙门架体与横向支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渐变段隧道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1-龙门架体,2-可调固定支撑,3-左侧模板,4-横向支撑,5-顶部模板,6-可伸缩液压支撑,7-可伸缩斜撑杆,8-可拆卸支撑杆,9-右侧模板,10-模板支撑杆,11-钢支撑,12-竖向升降装置,13-水平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如附图1-5所示,包括有1个龙门架体1,该龙门架体1与标准断面的二衬台车的龙门架体相同,龙门架体1左侧经几个可调固定支撑2与左侧模板3连接,由于该渐变隧道段左侧保持尺寸不变,渐变右侧尺寸,所以保持原有标准断面二衬台车左边的支撑,设计和更换右侧及上部的装置。具体的设计和更换包括:龙门架体1顶部经横向支撑4与顶部模板5连接,横向支撑4包括1根横杆,其两端均与顶部模板5两端连接,其顶部经多根钢支撑杆与顶部模板5连接。龙门架体1右侧由上至下依次活动铰接有多个可伸缩液压支撑6,可伸缩液压支撑6的另一端与可伸缩斜撑杆7活动连接,可伸缩斜撑杆7的头端与龙门架体1的右侧顶端活动铰接连接,可伸缩斜撑杆7经多根可拆卸支撑杆8与右侧模板9连接。从附图1中仅能看到台车的正面结构,而台车的侧面,沿台车长度方向,亦均匀间隔设置有上述多组装置,每组装置均为1个独立的单元。
使用过程中,推动龙门架体1到需要衬砌的位置,固定好台车,通过可调固定支撑2将左侧模板3支护左侧隧道。再启动台车右侧的多个可伸缩液压支撑6,可伸缩液压支撑6推动可伸缩斜撑杆7绕其与龙门架体1的铰接点转动,可伸缩斜撑杆7转动的时候带动右侧模板9向外移动,直到支护住右侧隧道。同时调整可伸缩斜撑杆7的长度,使其下部固定在隧道的右下角,保证龙门架体1右侧结构的稳定。然后再通过调整横向支撑4,使得顶部模板5支护住顶部隧道即可。对于隧道渐变段,只需要沿台车长度方向,通过不同位置的可伸缩液压支撑6将右侧模板9推送至需要支护的位置即可。该结构不仅可以用于右侧渐变的隧道,亦可以用于左侧渐变的隧道,对于左侧渐变的隧道,将本发明的台车结构进行左、右互换即可。当进行下一步衬砌的时候,只要先将可拆卸支撑杆8拆除,缩短可伸缩斜撑杆7的长度,保证二衬台车可以在原轨道上移动。
所述龙门架体1的右侧顶端活动设置有1根模板支撑杆10,模板支撑杆10另一端与右侧模板9的顶端连接,随着隧道渐变的增大,右侧模板9不断向外平移,通过模板支撑杆10与右侧模板9连接,可以起到稳定右侧模板9的作用。
所述可伸缩液压支撑6设置为3根,在最下方2根可伸缩液压支撑6之间设置有2根钢支撑杆11,2根钢支撑杆11其中一端与龙门架体1的右侧活动铰接连接,另外一端各与1根可伸缩液压支撑6活动连接。钢支撑杆11避免了由于可伸缩液压支撑6伸得过长而引起的结构不稳定。该处设计保证了台车的整体稳定性。
所述横向支撑4底部经竖向升降装置12与龙门架体1顶部连接,龙门架体1顶部设有水平滑槽13,竖向升降装置12底部设置在水平滑槽13中。该装置可以避免频繁的拆除横向支撑4,当隧道尺寸较上一次更换横向支撑4时隧道的尺寸相差不大时,可在台车移动时通过竖向升降装置12降低横向支撑4高度,当移至下一个的位置的时候,只需将高度再提高些,此设计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避免了浪费,同时也加快了施工的速度,保证了隧道的顺利施工。隧道尺寸渐变时,顶部模板5亦会随着隧道顶部中心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通过调整竖向升降装置12在水平滑槽13上的位置即可快速调整顶部模板5的位置,保证竖向升降装置12更好的支撑顶部模板5。
随着隧道渐变尺寸的增加,右侧模板9不断向外平移,虽然顶部模板5会随着隧道顶部中心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但是其平移量小于右侧模板9的平移量,此时两个模板之间会出现间隙,该间隙可通过接长右侧模板9或顶部模板5来弥补。顶部模板5右侧水平移动时候,其与左侧模板3之间也会出现间隙,此时也可采用接长模板的方式进行处理。
所述可伸缩斜撑杆7为螺纹套管结构,通过旋转套管结构的下部结构即可调整可伸缩斜撑杆7的长度。可伸缩液压支撑6均与套管结构的上部结构连接,避免旋转套管的下部结构时发生干涉。
Claims (3)
1.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龙门架体(1),龙门架体(1)左侧经可调固定支撑(2)与左侧模板(3)连接,龙门架体(1)顶部经横向支撑(4)与顶部模板(5)连接,龙门架体(1)右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可伸缩液压支撑(6),可伸缩液压支撑(6)的另一端与可伸缩斜撑杆(7)连接,可伸缩斜撑杆(7)的头端与龙门架体(1)的右侧顶端活动连接,可伸缩斜撑杆(7)的下部固定在隧道的右下角,保证龙门架体(1)右侧结构的稳定,可伸缩斜撑杆(7)经多根可拆卸支撑杆(8)与右侧模板(9)连接;
所述龙门架体(1)的右侧顶端活动设置有1根模板支撑杆(10),模板支撑杆(10)另一端与右侧模板(9)的顶端连接;
所述横向支撑(4)底部经竖向升降装置(12)与龙门架体(1)顶部连接,龙门架体(1)顶部设有水平滑槽(13),竖向升降装置(12)底部设置在水平滑槽(1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液压支撑(6)设置为3根,在最下方2根可伸缩液压支撑(6)之间设置有2根钢支撑杆(11),2根钢支撑杆(11)其中一端与龙门架体(1)的右侧活动连接,另外一端各与1根可伸缩液压支撑(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斜撑杆(7)为螺纹套管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28106.4A CN110107315B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28106.4A CN110107315B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07315A CN110107315A (zh) | 2019-08-09 |
CN110107315B true CN110107315B (zh) | 2021-05-14 |
Family
ID=67491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28106.4A Active CN110107315B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07315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30923B1 (ko) * | 2009-08-01 | 2012-03-28 | 동우건설(주) | 자주식 대차 장치를 가지는 연속 구조물 시공용 거푸집 및 그 거푸집을 이용한 연속 구조물의 시공 방법 |
CN102383810A (zh) * | 2011-11-30 | 2012-03-21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连续变截面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CN103206226B (zh) * | 2013-01-04 | 2014-12-31 | 贵阳鼎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多功能变截面衬砌台车 |
CN205063968U (zh) * | 2015-10-23 | 2016-03-02 | 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隧道加宽段施工的衬砌台车 |
CN109630160B (zh) * | 2019-02-13 | 2024-09-06 | 山东博远重工有限公司 | 新型的变断面衬砌台车 |
-
2019
- 2019-05-22 CN CN201910428106.4A patent/CN11010731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07315A (zh) | 2019-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93472B (zh) | 一种适用于并列隧道中主洞和支洞施工的衬砌台车 | |
CN206801592U (zh) | 用于隧道明洞混凝土浇筑的液压衬砌台车 | |
CN111364516B (zh) | 一种管廊墙板流水施工撑拆走行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2177157U (zh) | 一种廊道简易台车模板 | |
CN203081466U (zh) | 隧道整体式仰拱移动模架 | |
CN202544854U (zh) | 地铁车站衬砌台车 | |
CN214464238U (zh) |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可调模板 | |
CN106593469A (zh) | 一种用于仰拱施工的台车 | |
CN208152546U (zh) | 铝合金模板高大支模系统 | |
CN211775740U (zh) | 一种建筑模板快拆卡具 | |
CN208844612U (zh) | 一种直墙拱顶式明挖隧道主体施工移动模架 | |
CN204278196U (zh) | 一种顶升油缸下置式预制节段箱梁内模 | |
CN110107315B (zh) | 一种隧道渐变段二衬台车 | |
CN208057132U (zh) | 隧道中心水沟自行式移动模架 | |
CN202946193U (zh) | 一种隧道中心水沟模板 | |
CN211030511U (zh) | 一种伸缩延长式节段箱梁内模 | |
CN211549703U (zh) | 一种分体式隧道施工台车 | |
CN209907432U (zh) | 一种现浇混凝土箱涵钢结构组合式整体模板支架系统 | |
CN108150197B (zh) | 弧形模板径向翻转仰拱栈桥及其安装定位脱膜方法 | |
CN205223861U (zh) | 高效支架现浇简支箱梁内模走行系统 | |
CN206220973U (zh) | 用于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顶板浇筑的自行式液压模板台车 | |
CN212295680U (zh) | 一种钢筋骨架支撑装置 | |
CN204899939U (zh) | 一种曲墙式中隔墙模板台车 | |
CN209742366U (zh) | 一种用于筒体内整体提升的支撑系统 | |
CN211597706U (zh) | 单侧墙模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