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4396A - 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04396A CN110104396A CN201910471671.9A CN201910471671A CN110104396A CN 110104396 A CN110104396 A CN 110104396A CN 201910471671 A CN201910471671 A CN 201910471671A CN 110104396 A CN110104396 A CN 1101043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ading
- unloading
- lifting
- roller table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47/00—Loading or unload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vehicles, e.g. loading platforms, doors convertible into loading and unloading ram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1/00—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 B65G41/001—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 B65G41/003—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mounted for linear movement on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02—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包括转运轨道、轨道装卸车、升降过渡装置和车内输送系统,轨道装卸车包括装卸车体、车轮和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装卸车体上设置有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车内输送系统包括机架及车内输送辊道,机架上设置有车内输送系统对位装置;升降过渡装置包括升降缸、支撑座和升降过渡辊道,支撑座在靠近所述转运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配合的第一对位装置,支撑座在靠近车内输送系统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车内输送系统对位装置配合的第二对位装置。本发明能保障在列车有限的停靠时间内尽可能的将货物运输至车厢内部,实现货物装卸过程中的平稳过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铁物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作为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始尝试高铁快递产品,其运输模式是利用高铁列车提供包裹快运服务。高铁进军物流业优势得天独厚,高铁物流有着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的不可替代性的优势,高铁物流有时效快、品质优、标准高、全天候等特点。高铁物流不受时间天气的影响,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并且货物破损率低且运输安全性高。
现有高铁物流货物装卸方案是需要工作人员将货物人工搬运至车厢内部,在列车到达目的地后,也需要工作人员将货物搬运下来。人工搬运的过程不仅人力成本高,而且工作效率低,在列车停靠的有限时间内无法大量作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能够保障在列车有限的停靠时间内尽可能的将货物运输至车厢内部,实现在货物装卸过程中的平稳过渡,避免装卸车碰撞装卸车体造成损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轨道、轨道装卸车、升降过渡装置和车内输送系统,所述转运轨道安装在高铁站台上,并且转运轨道的纵向与高铁列车的纵向一致,所述轨道装卸车设置在所述转运轨道上,所述车内输送系统安装在高铁列车内,所述升降过渡装置设置于站台上并且位于高铁列车与该转运轨道之间,其中,
该轨道装卸车包括装卸车体及设置在所述装卸车体上的车轮和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该车轮设置在转运轨道上并且由控制器通过动力驱动机构控制车轮转动,该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安装在所述装卸车体的顶部,所述装卸车体在靠近升降过渡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
所述车内输送系统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的车内输送辊道,该机架在靠近升降过渡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车内输送系统对位装置;
该升降过渡装置包括升降缸、支撑座和升降过渡辊道,所述升降缸安装在站台上并且升降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所述支撑座,以用于带动所述支撑座上下移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所述升降过渡辊道,所述支撑座在靠近所述转运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配合的第一对位装置,以让控制器通过车轮控制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的位置和通过升降缸控制升降过渡辊道的高度,从而让货物在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和升降过渡辊道之间进行转运;此外,所述支撑座在靠近所述车内输送系统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车内输送系统对位装置配合的第二对位装置,以让控制器通过升降缸控制升降过渡辊道的高度,从而让货物在升降过渡辊道和车内输送辊道之间进行转运。
优选地,该轨道装卸车布置有多个。
优选地,所述升降缸采用液压驱动。
优选地,所述升降缸设置有多个。
优选地,所述转运轨道设置在高铁站台的地面沟槽内。
优选地,所述转运轨道呈环形。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高铁站台上的货物缓存区,并且所述转运轨道通过货物缓存区。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一对位装置与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进行配合,第二对位装置与车内输送系统对位装置进行配合,检测轨道装卸车与升降过渡装置的相对位置,计算升降过渡辊道与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升降过渡辊道与车内输送辊道的高度差,实现轨道装卸车的定位及升降过渡辊道的高度调节,从而使货物能在轨道装卸车、升降过渡装置和车内输送系统之间进行转运,实现装卸货物的功能。
2)本发明通过轨道装卸车与车内货物运输系统相结合,组成一种基于升降过渡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避免了人工搬运,可以保障货物在装车、卸车过程中自动化运行,实现在货物装卸过程中的平稳过渡,并且本发明的升降过渡辊道能作为过渡装置实现轨道装卸车与高铁列车车厢的无接触输送,避免轨道装卸车碰撞高铁列车车厢造成损伤,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高铁列车转运货物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对其中一节高铁列车车厢转运货物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对其中一节高铁列车车厢转运货物时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包括转运轨道2、轨道装卸车3、升降过渡装置4、车内输送系统5和货物缓存区7,所述转运轨道2安装在高铁站台上,优选设置在高铁站台的地面沟槽内,并且转运轨道2的纵向与高铁列车1的纵向一致,所述轨道装卸车3设置在所述转运轨道2上,所述车内输送系统5安装在高铁列车1内,所述升降过渡装置4设置于站台上并且位于高铁列车1与该转运轨道2之间;
该轨道装卸车3包括装卸车体300及设置在所述装卸车体300上的车轮301和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303,该车轮301设置在转运轨道2上并且由控制器通过动力驱动机构控制车轮301转动,该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303安装在所述装卸车体300的顶部,所述装卸车体300在靠近升降过渡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302;优选地,该轨道装卸车3布置有多个,以便同时对多个高铁列车1的车厢进行货物6的转运,用来自动化装卸货物6;
所述车内输送系统5包括机架500及设置在所述机架500顶部的车内输送辊道502,该机架500在靠近升降过渡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车内输送系统对位装置501;
该升降过渡装置4用来保证货物6在装卸过程中的平稳过渡,防止装卸车和列车装卸车体300之间接触造成损坏,其包括升降缸401、支撑座400和升降过渡辊道404,所述升降缸401安装在站台上并且升降缸401的活塞杆上安装所述支撑座400,以用于带动所述支撑座400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升降缸401采用液压驱动并且设置有多个,以便于保持支撑座400升降的平稳;所述支撑座400的顶部安装所述升降过渡辊道404,所述支撑座400在靠近所述转运轨道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302配合的第一对位装置402,以让控制器通过车轮301控制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303的位置和通过升降缸401控制升降过渡辊道404的高度,从而让货物6在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303和升降过渡辊道404之间进行转运;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302能够检测第一对位装置402的位置,从而实现与升降过渡装置4的对位(最主要是让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303和升降过渡辊道404之间进行对位),并且第一对位装置402也能通过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302获得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303的高度,传送给控制器后,可以让控制器来控制升降过渡辊道404的高度,如果货物6从轨道装卸车3上转运到升降过渡装置4上,则升降过渡辊道404的高度低于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303,反之则要高于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303,以便于货物6进行转运。此外,所述支撑座400在靠近所述车内输送系统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车内输送系统对位装置501配合的第二对位装置403,第二对位装置403可以通过车内输送系统对位装置501获得车内输送辊道502的高度,传送给控制器后,则可以让控制器来控制升降过渡辊道404的高度,从而让货物6在升降过渡辊道404和车内输送辊道502之间进行转运,如果货物6从升降过渡装置4上转运到车内输送系统5上,升降过渡辊道404的高度高于车内输送辊道502,反之则要低于车内输送辊道502,以便于货物6进行转运;
所述货物缓存区6设置在高铁站台上,优选位于高铁站台的一端,所述转运轨道4为环形并且通过货物缓存区6,在轨道装卸车3通过货物缓存区6时进行装卸货物。
装车过程中,首先是装卸车与升降过渡装置4对位,然后升降过渡装置4调整高度,使其略微低于装卸车,平稳接收装卸车传输过来的货物6;然后升降过渡装置4与车内输送系统5对位,调整高度使其略高于车内输送系统5,将货物6平稳传输进车厢内。卸车过程与装车过程相反。本发明可以保障货物6在装车、卸车过程中自动化运行,能够保障在列车有限的停靠时间内尽可能的将货物6运输至车厢内部,实现在货物6装卸过程中的平稳过渡,避免装卸车碰撞高铁列车车厢造成损伤,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轨道、轨道装卸车、升降过渡装置和车内输送系统,所述转运轨道安装在高铁站台上,并且转运轨道的纵向与高铁列车的纵向一致,所述轨道装卸车设置在所述转运轨道上,所述车内输送系统安装在高铁列车内,所述升降过渡装置设置于站台上并且位于高铁列车与该转运轨道之间,其中,
该轨道装卸车包括装卸车体及设置在所述装卸车体上的车轮和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该车轮设置在转运轨道上并且由控制器通过动力驱动机构控制车轮转动,该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安装在所述装卸车体的顶部,所述装卸车体在靠近升降过渡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
所述车内输送系统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的车内输送辊道,该机架在靠近升降过渡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车内输送系统对位装置;
该升降过渡装置包括升降缸、支撑座和升降过渡辊道,所述升降缸安装在站台上并且升降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所述支撑座,以用于带动所述支撑座上下移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所述升降过渡辊道,所述支撑座在靠近所述转运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轨道装卸车对位装置配合的第一对位装置,以让控制器通过车轮控制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的位置和通过升降缸控制升降过渡辊道的高度,从而让货物在轨道装卸车输送辊道和升降过渡辊道之间进行转运;此外,所述支撑座在靠近所述车内输送系统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车内输送系统对位装置配合的第二对位装置,以让控制器通过升降缸控制升降过渡辊道的高度,从而让货物在升降过渡辊道和车内输送辊道之间进行转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轨道装卸车布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缸采用液压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缸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轨道设置在高铁站台的地面沟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轨道呈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高铁站台上的货物缓存区,并且所述转运轨道通过货物缓存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1671.9A CN110104396A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1671.9A CN110104396A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04396A true CN110104396A (zh) | 2019-08-09 |
Family
ID=6749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71671.9A Pending CN110104396A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04396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89548A (zh) * | 2019-11-29 | 2020-02-14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及其集装箱运输系统 |
CN111038984A (zh) * | 2019-11-27 | 2020-04-21 | 太仓市源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辊筒输送设备 |
CN111453449A (zh) * | 2020-04-30 | 2020-07-28 | 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货物运输的地铁车厢系统 |
CN112249732A (zh) * | 2020-10-13 | 2021-01-22 | 河南九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卸车用链板式水平卸料方法 |
CN113565352A (zh) * | 2021-07-16 | 2021-10-29 | 青岛德盛利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停车设备用同步机构 |
CN114162626A (zh) * | 2021-12-27 | 2022-03-11 | 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行李集装箱装卸车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802159U (zh) * | 2016-07-05 | 2016-12-14 | 福建信邦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仓库输送线配套自动升降平台 |
CN107572267A (zh) * | 2017-09-25 | 2018-01-12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智能装卸系统及方法 |
CN207565599U (zh) * | 2017-12-04 | 2018-07-03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地铁值机行李运输的列车车厢传输系统 |
CN207565584U (zh) * | 2017-12-04 | 2018-07-03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与列车行李运输车厢配套使用的对位系统 |
CN109650077A (zh) * | 2019-01-17 | 2019-04-19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库站一体式铁路冷链物流系统 |
-
2019
- 2019-05-31 CN CN201910471671.9A patent/CN11010439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802159U (zh) * | 2016-07-05 | 2016-12-14 | 福建信邦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仓库输送线配套自动升降平台 |
CN107572267A (zh) * | 2017-09-25 | 2018-01-12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智能装卸系统及方法 |
CN207565599U (zh) * | 2017-12-04 | 2018-07-03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地铁值机行李运输的列车车厢传输系统 |
CN207565584U (zh) * | 2017-12-04 | 2018-07-03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与列车行李运输车厢配套使用的对位系统 |
CN109650077A (zh) * | 2019-01-17 | 2019-04-19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库站一体式铁路冷链物流系统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8984A (zh) * | 2019-11-27 | 2020-04-21 | 太仓市源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辊筒输送设备 |
CN110789548A (zh) * | 2019-11-29 | 2020-02-14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及其集装箱运输系统 |
CN111453449A (zh) * | 2020-04-30 | 2020-07-28 | 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货物运输的地铁车厢系统 |
CN112249732A (zh) * | 2020-10-13 | 2021-01-22 | 河南九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卸车用链板式水平卸料方法 |
CN113565352A (zh) * | 2021-07-16 | 2021-10-29 | 青岛德盛利立体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停车设备用同步机构 |
CN114162626A (zh) * | 2021-12-27 | 2022-03-11 | 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行李集装箱装卸车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04396A (zh) | 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 | |
CN110116889A (zh) | 一种高铁物流轨道式自动感应站台自动装卸系统 | |
JP2013544729A (ja) | コンテナ輸送システム | |
CN109911786B (zh) | 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及方法 | |
EA012685B1 (ru) | Мобильное перевал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110091886A (zh) | 一种基于agv叉车的高铁物流站台货物装卸系统 | |
CN110104404A (zh) | 一种高铁物流装卸系统 | |
CN105314413A (zh) | 可进行公铁联运的站台及公铁联运装卸货方法 | |
JPH10101231A (ja) | 荷を水平に積み替えるための装置 | |
CN110239977A (zh) | 一种循环装卸式高铁物流站台及装卸方法 | |
CN204586616U (zh) | 移动货运厢 | |
KR20170002934A (ko) | 철도 화차 | |
CN102491102B (zh) | 一种铁路港口转运散货装卸作业方法和系统 | |
CN210285704U (zh) | 一种基于过渡式升降辊道的高铁物流站台装卸系统 | |
KR101202461B1 (ko) | 시설물 구동형 컨테이너 수평 이송 시스템 | |
Široký | The trends of road trailers systems for railways | |
CN210083221U (zh) | 一种基于agv叉车的高铁物流站台货物装卸系统 | |
CN210285705U (zh) | 一种高铁物流轨道式自动感应站台自动装卸系统 | |
CN209797331U (zh) | 一种物流节点站的集装器快速转运系统 | |
CN103313901A (zh) | 用于操作联运方式的运输单元的设备 | |
CN202827007U (zh) | 一种公路铁路两用挂车 | |
CN104527670A (zh) | 铁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 | |
JP2000085574A (ja) | 車両運搬用貨車 | |
CN204341039U (zh) | 铁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 | |
KR101339155B1 (ko) | 시설물 구동형 컨테이너 수평 이송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컨테이너 수평 이송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