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9228A - 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89228A CN110089228A CN201910206494.1A CN201910206494A CN110089228A CN 110089228 A CN110089228 A CN 110089228A CN 201910206494 A CN201910206494 A CN 201910206494A CN 110089228 A CN110089228 A CN 1100892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il
- water
- vegetation
- plant
- damag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滨海湿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修复区域,进行生境调查;S2、抽水改形;S3、定形放水;S4、修复区域土壤翻耕;S5、土壤铺设;S6、植物种植。构建水下生态系统,沉水植被及水下森林的吸收、吸附、促沉降、光合作用产生原生氧的生理代谢活动达到有效去除水中氮、磷及其他营养污染物、增加水体内溶氧度以净化水质的目的;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天然肥料,即避免了农村的秸秆焚烧污染环境,也提高了受损土壤的有机物和营养成分,更环保,成本也低,农作物秸秆被埋到受损土壤里面以后,进行发酵腐烂,也使土壤更松软,单位面积含盐量下降,更有利于种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滨海湿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海陆两大系统生态交错带,滨海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包含涵养水源、减缓供水、控制侵蚀、提供后备土地资源、容纳营养盐和分解污染物,以及作为水生和沼生生物的栖息地、繁殖区和候鸟迁徙越冬地等。近年来由于河流上游和海岸地区人类活动的加剧,河口区的泥沙含量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河口地区的冲淤环境,从而导致河口湿地面积的减少和功能的退化。同时,也随着近岸工程尤其是大规模的围填海项目的实施,很多滨海湿地直接被围垦,自然岸线不断减少,滨海湿地退化,海岸环境承载力下降。此外,围填海等重大改变海岸自然属性的项目造成近岸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有些局部岸段演变成侵蚀岸段,原有的滨海湿地进一步退化。中国海岸侵蚀较为严重,岸线所占比例较大,侵蚀海岸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有70%的沙质海滩和大部分开阔水域的泥质潮滩受到侵蚀,侵蚀岸线长度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度的1/3。而海岸侵蚀所带来的水中泥沙含量减少,随着潮侵时间的延长,原有的湿地植被开始退回,因此植被生长的底质的修复是滨海湿地的恢复与重建中的基础。
茳芏是一种生长在河口海岸潮间带、盐碱地、咸水池塘等生境中的盐沼植物。茳芏盐沼群落具有保护滩涂堤岸、提高初级生产力、改良盐碱地、缓解污染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作用。茳芏喜温好湿,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沿海,国外见于印度、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等地。茳芏干条的韧性和柔软性较好,是编织各种日用品和工艺品的优良材料,也用于扎粽和捆绑大型蟹类,是非常环保的捆绑材料。种植茳芏不局限于收获编织和捆绑材料。因为茳芏是莎草科茳芏属中植株较高、地上茎较长且厚实的物种之一,根系发达,抗风浪效果更佳。发挥茳芏这种滨海盐沼植物特殊的综合生态作用,建设新型的滨海防护体系,扩展碳减排空间,构建生物净化污染的人工湿地系统,更是今后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植物被侵蚀以后,土壤含盐量增大,造成土壤受损,要想继续种植植物,首先修复被侵蚀的土壤,市场上也有很多修复滨海湿地的方法,但很多不够环保,而农村的农作物秸秆,以及家畜粪便,能够被利用,会降更环保,也降低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修复区域,进行生境调查:对对象湿地受损前的状态、受损原因、恢复过程中受人为干扰的程度进行全面了解,从而选定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第二是进行生境调查,包括对对象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水资源、植被和动植物资源方面的全面调查;
S2、抽水改形:确定好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在该区域范围的周向设置截止挡板,利用抽水泵抽出该区域范围内的水,沿该区域范围的水流方向的两侧边坡改造形成多个不同高度的阶梯,组成多级湿地生态系统单元,在每个阶梯上的湿地生态系统单元上种植适应不同深度的生活型湿地植被,按阶梯的从下到上依次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
S3、定形放水:按照步骤S2构建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定形后,缓慢将截止挡板拆卸,使之与未受损区域流通;
S4、修复区域土壤翻耕:对修复区域水流方向的两侧岸边受损的土壤铲起30-50cm,在铲起后的土坑中铺设一层农作物秸秆,然后在铲起的土壤中掺入家畜粪便,家畜粪便与铲起的土壤按照质量为1:(120-150)的比例混合而成;
S5、土壤铺设:将步骤S4中与家畜粪便混合的土壤均匀铺设在铺设秸秆的土坑中,放置10-15天进行腐化,且每隔3天对土壤进行洒水灌溉;
S6、植物种植:在步骤S5腐化好后的土壤中种植茳芏。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每个边坡的阶梯设置有三段,按照水深从深到浅依次种植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沉水植物为轮叶黑藻和穗状狐尾藻按照1:1的比例混合种植;浮叶植物为睡莲、芡实和野菱中的任意一种;挺水植物为芦苇与慈姑按照3:1的比例混合种植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每个湿地生态系统单元阶梯的横向宽度为2-3m。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农作物铺设前需进行切碎处理,切碎后的秸秆长度小于5cm,铺设厚度为5-10cm。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家畜粪便在使用前先晒干,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粪便粒径不大于2cm。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种植的茳芏之间的株距为60cm×60cm,深度在20-25cm。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种植的茳芏选择带土幼苗,尺寸选择在20cm×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构建水下生态系统,沉水植被及水下森林的吸收、吸附、促沉降、光合作用产生原生氧的生理代谢活动达到有效去除水中氮、磷及其他营养污染物、增加水体内溶氧度以净化水质的目的;
2、合理利用了小麦、大豆和玉米秸秆,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天然肥料,即避免了农村的秸秆焚烧污染环境,也提高了受损土壤的有机物和营养成分,更环保,成本也低,农作物秸秆被埋到受损土壤里面以后,进行发酵腐烂,也使土壤更松软,单位面积含盐量下降,更有利于种植;
3、采用家畜粪便,更环保健康,提高受损土壤的有机物含量;
4、种植茳芏,茳芏能被用来编制,也可以用来扎粽子和大闸蟹,生长周期相对于乔木类更短,带来的经济价值也更高更直观,一年就可以收成,随着茳芏的种植,受损土壤慢慢被带活,以便于以后能种植更多的植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修复区域,进行生境调查:对对象湿地受损前的状态、受损原因、恢复过程中受人为干扰的程度进行全面了解,从而选定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第二是进行生境调查,包括对对象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水资源、植被和动植物资源方面的全面调查;
S2、抽水改形:确定好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在该区域范围的周向设置截止挡板,利用抽水泵抽出该区域范围内的水,沿该区域范围的水流方向的两侧边坡改造形成多个不同高度的阶梯,组成多级湿地生态系统单元,在每个阶梯上的湿地生态系统单元上种植适应不同深度的生活型湿地植被,按阶梯的从下到上依次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
S3、定形放水:按照步骤S2构建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定形后,缓慢将截止挡板拆卸,使之与未受损区域流通;
S4、修复区域土壤翻耕:对修复区域水流方向的两侧岸边受损的土壤铲起30cm,在铲起后的土坑中铺设一层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可以为小麦、大豆和玉米等的秸秆,然后在铲起的土壤中掺入家畜粪便,家畜粪便与铲起的土壤按照质量为1:120的比例混合而成;
S5、土壤铺设:将步骤S4中与家畜粪便混合的土壤均匀铺设在铺设秸秆的土坑中,放置10天进行腐化,且每隔3天对土壤进行洒水灌溉;
S6、植物种植:在步骤S5腐化好后的土壤中种植茳芏。
步骤S2中的每个边坡的阶梯设置有三段,按照水深从深到浅依次种植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步骤S2中的沉水植物为轮叶黑藻和穗状狐尾藻按照1:1的比例混合种植;浮叶植物为睡莲、芡实和野菱中的任意一种;挺水植物为芦苇与慈姑按照3:1的比例混合种植而成;步骤S2中每个湿地生态系统单元阶梯的横向宽度为2m;步骤S4中的农作物铺设前需进行切碎处理,切碎后的秸秆长度小于5cm,铺设厚度为5cm;步骤S4中的家畜粪便在使用前先晒干,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粪便粒径不大于2cm;步骤S6中种植的茳芏之间的株距为60cm×60cm,深度在20cm;步骤S6中种植的茳芏选择带土幼苗,尺寸选择在20cm×20cm。
实施例2
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修复区域,进行生境调查:对对象湿地受损前的状态、受损原因、恢复过程中受人为干扰的程度进行全面了解,从而选定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第二是进行生境调查,包括对对象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水资源、植被和动植物资源方面的全面调查;
S2、抽水改形:确定好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在该区域范围的周向设置截止挡板,利用抽水泵抽出该区域范围内的水,沿该区域范围的水流方向的两侧边坡改造形成多个不同高度的阶梯,组成多级湿地生态系统单元,在每个阶梯上的湿地生态系统单元上种植适应不同深度的生活型湿地植被,按阶梯的从下到上依次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
S3、定形放水:按照步骤S2构建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定形后,缓慢将截止挡板拆卸,使之与未受损区域流通;
S4、修复区域土壤翻耕:对修复区域水流方向的两侧岸边受损的土壤铲起40cm,在铲起后的土坑中铺设一层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可以为小麦、大豆和玉米等的秸秆,然后在铲起的土壤中掺入家畜粪便,家畜粪便与铲起的土壤按照质量为1:135的比例混合而成;
S5、土壤铺设:将步骤S4中与家畜粪便混合的土壤均匀铺设在铺设秸秆的土坑中,放置13天进行腐化,且每隔3天对土壤进行洒水灌溉;
S6、植物种植:在步骤S5腐化好后的土壤中种植茳芏。
步骤S2中的每个边坡的阶梯设置有三段,按照水深从深到浅依次种植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步骤S2中的沉水植物为轮叶黑藻和穗状狐尾藻按照1:1的比例混合种植;浮叶植物为睡莲、芡实和野菱中的任意一种;挺水植物为芦苇与慈姑按照3:1的比例混合种植而成;步骤S2中每个湿地生态系统单元阶梯的横向宽度为2.5m;步骤S4中的农作物铺设前需进行切碎处理,切碎后的秸秆长度小于5cm,铺设厚度为7cm;步骤S4中的家畜粪便在使用前先晒干,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粪便粒径不大于2cm;步骤S6中种植的茳芏之间的株距为60cm×60cm,深度在23cm;步骤S6中种植的茳芏选择带土幼苗,尺寸选择在20cm×20cm。
实施例3
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修复区域,进行生境调查:对对象湿地受损前的状态、受损原因、恢复过程中受人为干扰的程度进行全面了解,从而选定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第二是进行生境调查,包括对对象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水资源、植被和动植物资源方面的全面调查;
S2、抽水改形:确定好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在该区域范围的周向设置截止挡板,利用抽水泵抽出该区域范围内的水,沿该区域范围的水流方向的两侧边坡改造形成多个不同高度的阶梯,组成多级湿地生态系统单元,在每个阶梯上的湿地生态系统单元上种植适应不同深度的生活型湿地植被,按阶梯的从下到上依次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
S3、定形放水:按照步骤S2构建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定形后,缓慢将截止挡板拆卸,使之与未受损区域流通;
S4、修复区域土壤翻耕:对修复区域水流方向的两侧岸边受损的土壤铲起50cm,在铲起后的土坑中铺设一层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可以为小麦、大豆和玉米等的秸秆,然后在铲起的土壤中掺入家畜粪便,家畜粪便与铲起的土壤按照质量为1:150的比例混合而成;
S5、土壤铺设:将步骤S4中与家畜粪便混合的土壤均匀铺设在铺设秸秆的土坑中,放置15天进行腐化,且每隔3天对土壤进行洒水灌溉;
S6、植物种植:在步骤S5腐化好后的土壤中种植茳芏。
步骤S2中的每个边坡的阶梯设置有三段,按照水深从深到浅依次种植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步骤S2中的沉水植物为轮叶黑藻和穗状狐尾藻按照1:1的比例混合种植;浮叶植物为睡莲、芡实和野菱中的任意一种;挺水植物为芦苇与慈姑按照3:1的比例混合种植而成;步骤S2中每个湿地生态系统单元阶梯的横向宽度为3m;步骤S4中的农作物铺设前需进行切碎处理,切碎后的秸秆长度小于5cm,铺设厚度为10cm;步骤S4中的家畜粪便在使用前先晒干,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粪便粒径不大于2cm;步骤S6中种植的茳芏之间的株距为60cm×60cm,深度在25cm;步骤S6中种植的茳芏选择带土幼苗,尺寸选择在20cm×20cm。
为体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做出如下实验:
根据三个实施例选取三个试验区进行生态修复,按照三个实施例的修复方法修复三个月,分别对修复前与修复三个月后水体内TP、TN以及COD含量的减少量,得到如下表1所示结果:
表1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
TP去除率(%) | 52.11 | 68.76 | 69.18 |
TN去除率(%) | 47.24 | 61.38 | 61.39 |
COD去除率(%) | 36.56 | 48.65 | 49.12 |
由表1可知,根据水质检测结果,三个试验区中TP去除率、TN去除率、COD去除率均有较好的表现,有效减轻了污染物含量,其中,按照实施例3的修复方法,该段试验区的修复效果更佳。
对于本发明,构建水下生态系统,沉水植被及水下森林的吸收、吸附、促沉降、光合作用产生原生氧的生理代谢活动达到有效去除水中氮、磷及其他营养污染物、增加水体内溶氧度以净化水质的目的;合理利用了小麦、大豆和玉米秸秆,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天然肥料,即避免了农村的秸秆焚烧污染环境,也提高了受损土壤的有机物和营养成分,更环保,成本也低,农作物秸秆被埋到受损土壤里面以后,进行发酵腐烂,也使土壤更松软,单位面积含盐量下降,更有利于种植;采用家畜粪便,更环保健康,提高受损土壤的有机物含量;种植茳芏,茳芏能被用来编制,也可以用来扎粽子和大闸蟹,生长周期相对于乔木类更短,带来的经济价值也更高更直观,一年就可以收成,随着茳芏的种植,受损土壤慢慢被带活,以便于以后能种植更多的植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修复区域,进行生境调查:对对象湿地受损前的状态、受损原因、恢复过程中受人为干扰的程度进行全面了解,从而选定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第二是进行生境调查,包括对对象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水资源、植被和动植物资源方面的全面调查;
S2、抽水改形:确定好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范围,在该区域范围的周向设置截止挡板,利用抽水泵抽出该区域范围内的水,沿该区域范围的水流方向的两侧边坡改造形成多个不同高度的阶梯,组成多级湿地生态系统单元,在每个阶梯上的湿地生态系统单元上种植适应不同深度的生活型湿地植被,按阶梯的从下到上依次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
S3、定形放水:按照步骤S2构建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定形后,缓慢将截止挡板拆卸,使之与未受损区域流通;
S4、修复区域土壤翻耕:对修复区域水流方向的两侧岸边受损的土壤铲起30-50cm,在铲起后的土坑中铺设一层农作物秸秆,然后在铲起的土壤中掺入家畜粪便,家畜粪便与铲起的土壤按照质量为1:(120-150)的比例混合而成;
S5、土壤铺设:将步骤S4中与家畜粪便混合的土壤均匀铺设在铺设秸秆的土坑中,放置10-15天进行腐化,且每隔3天对土壤进行洒水灌溉;
S6、植物种植:在步骤S5腐化好后的土壤中种植茳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每个边坡的阶梯设置有三段,按照水深从深到浅依次种植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沉水植物为轮叶黑藻和穗状狐尾藻按照1:1的比例混合种植;浮叶植物为睡莲、芡实和野菱中的任意一种;挺水植物为芦苇与慈姑按照3:1的比例混合种植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每个湿地生态系统单元阶梯的横向宽度为2-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农作物铺设前需进行切碎处理,切碎后的秸秆长度小于5cm,铺设厚度为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家畜粪便在使用前先晒干,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粪便粒径不大于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种植的茳芏之间的株距为60cm×60cm,深度在20-2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种植的茳芏选择带土幼苗,尺寸选择在20cm×2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6494.1A CN110089228A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6494.1A CN110089228A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89228A true CN110089228A (zh) | 2019-08-06 |
Family
ID=67443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06494.1A Pending CN110089228A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89228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54159A (zh) * | 2019-10-21 | 2020-02-07 | 青岛农业大学 | 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的多手段修复方法 |
CN113174898A (zh) * | 2021-04-14 | 2021-07-27 | 河北冀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深松机 |
CN113261463A (zh) * | 2021-05-21 | 2021-08-17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滨海生态修复的方法 |
CN113597911A (zh) * | 2021-07-30 | 2021-11-05 | 苏州润泽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退化湿地植被恢复方法 |
CN114158413A (zh) * | 2021-07-06 | 2022-03-11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方法 |
CN114710990A (zh) * | 2022-04-27 | 2022-07-08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一种盐碱池塘池埂生态坡的构建方法 |
CN116098042A (zh) * | 2023-02-09 | 2023-05-12 | 广东筑奥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园林土壤养护节水滴灌系统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42092A (ja) * | 1999-06-09 | 2000-12-12 | Marsima Aqua System Corp | 水生植物栽培マウント |
JP2003239240A (ja) * | 2002-02-14 | 2003-08-27 | Kajima Corp | 自然分解性植物材料利用の沿岸湿地育成方法及び沿岸湿地 |
CN103214099A (zh) * | 2013-05-07 | 2013-07-24 | 吕健 | 一种湖塘湿地的水体生态修复与净化方法 |
CN104094693A (zh) * | 2014-06-24 | 2014-10-15 | 天津泰达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滨海盐碱地阶梯式控排盐的绿化方法 |
CN106922344A (zh) * | 2017-01-24 | 2017-07-07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 | 在潮汐湿地应用短叶茳芏开展生态修复的方法 |
CN107114101A (zh) * | 2017-06-06 | 2017-09-01 | 合肥助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蔬菜大棚的土壤改良方法 |
CN107459138A (zh) * | 2017-08-15 | 2017-12-12 | 广东筑奥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受损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方法 |
CN107996058A (zh) * | 2017-12-07 | 2018-05-08 | 合肥郑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恢复圩垸沟塘系统生态经济植被的方法 |
CN108043868A (zh) * | 2017-12-08 | 2018-05-18 | 常州大学 | 重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床 |
-
2019
- 2019-03-19 CN CN201910206494.1A patent/CN1100892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42092A (ja) * | 1999-06-09 | 2000-12-12 | Marsima Aqua System Corp | 水生植物栽培マウント |
JP2003239240A (ja) * | 2002-02-14 | 2003-08-27 | Kajima Corp | 自然分解性植物材料利用の沿岸湿地育成方法及び沿岸湿地 |
CN103214099A (zh) * | 2013-05-07 | 2013-07-24 | 吕健 | 一种湖塘湿地的水体生态修复与净化方法 |
CN104094693A (zh) * | 2014-06-24 | 2014-10-15 | 天津泰达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滨海盐碱地阶梯式控排盐的绿化方法 |
CN106922344A (zh) * | 2017-01-24 | 2017-07-07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 | 在潮汐湿地应用短叶茳芏开展生态修复的方法 |
CN107114101A (zh) * | 2017-06-06 | 2017-09-01 | 合肥助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蔬菜大棚的土壤改良方法 |
CN107459138A (zh) * | 2017-08-15 | 2017-12-12 | 广东筑奥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受损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方法 |
CN107996058A (zh) * | 2017-12-07 | 2018-05-08 | 合肥郑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恢复圩垸沟塘系统生态经济植被的方法 |
CN108043868A (zh) * | 2017-12-08 | 2018-05-18 | 常州大学 | 重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床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于世龙等: "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54159A (zh) * | 2019-10-21 | 2020-02-07 | 青岛农业大学 | 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的多手段修复方法 |
CN113174898A (zh) * | 2021-04-14 | 2021-07-27 | 河北冀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深松机 |
CN113261463A (zh) * | 2021-05-21 | 2021-08-17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滨海生态修复的方法 |
CN114158413A (zh) * | 2021-07-06 | 2022-03-11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方法 |
CN113597911A (zh) * | 2021-07-30 | 2021-11-05 | 苏州润泽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退化湿地植被恢复方法 |
CN114710990A (zh) * | 2022-04-27 | 2022-07-08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一种盐碱池塘池埂生态坡的构建方法 |
CN116098042A (zh) * | 2023-02-09 | 2023-05-12 | 广东筑奥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园林土壤养护节水滴灌系统 |
CN116098042B (zh) * | 2023-02-09 | 2023-08-25 | 广东筑奥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园林土壤养护节水滴灌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89228A (zh) | 一种滨海湿地受损植被恢复方法 | |
Chung | Forty year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with Spartina plantations in China | |
Brix et al. | Large-scale management of common reed, Phragmites australis, for paper production: A case study from the Liaohe Delta, China | |
Sharma et al. | Salinity research in India-achievement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 | |
CN107251724B (zh) | 发展新气候经济实现全球净零碳排放的方法 | |
CN110915336A (zh) | 一种生态系统治理的方法 | |
CN104289509B (zh) | 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 |
CN105130001A (zh) | 一种拟自然的生态农田构建方法 | |
CN103155776A (zh) | 通过速生草本植物的种植、收割和填埋实现固碳的方法 | |
CN104289504A (zh) |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综合修复方法 | |
CN104307856A (zh)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动植物综合利用修复方法 | |
US20240010534A1 (en) | Target Based Unit Form Tidal Flat Wetland Restoration Method | |
CN107159694A (zh) |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 |
CN108455787A (zh) | 一种基于生态沟渠塘农业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5900635A (zh) | 丘陵有机复合生态的种养殖系统 | |
CN105917903A (zh) | 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 | |
CN209914686U (zh) | 用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的复合种养殖系统 | |
CN104289508A (zh)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 |
CN106070029A (zh) | 一种白鹅高效生态养殖系统 | |
CN101263794A (zh) | 一种生态化养殖螃蟹技术 | |
CN108293929A (zh) | 一种利用滨海对虾养殖塘冬歇期种植蔬菜改良土壤的方法 | |
CN104386896B (zh) | 一种养殖污水净化处理方法 | |
Singh | The role of Prosopis in reclaiming high-pH soils and in meeting firewood and forage needs of small farmers | |
CN113243155A (zh) | 丘陵山区水资源与营养元素循环利用管控方法 | |
CN108163987A (zh) | 一种农业生产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人工湿地建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