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9432A - 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9432A
CN109879432A CN201910133281.0A CN201910133281A CN109879432A CN 109879432 A CN109879432 A CN 109879432A CN 201910133281 A CN201910133281 A CN 201910133281A CN 109879432 A CN109879432 A CN 109879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utrophic
hyper
submerged plant
biological floating
floating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32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友德
周洁茹
周善武
张军
张艳
程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inyu Ecolog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inyu Ecolog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inyu Ecolog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inyu Ecolog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32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94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9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943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富营养湖泊中的氮、磷含量,根据富营养湖泊的信息选择沉水植物;S2:在富营养湖泊上方设置生态浮床;S3:检测水底光照强度,当达到所述沉水植物的生长要求时,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在相邻生态浮床之间种植沉水植物;S4:检测富营养湖泊中的氮、磷含量,随着氮、磷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提高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本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能够提高对湖泊中沉水植物的修复。

Description

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湖泊生态系统具有较低的污染负荷能力,其中的富氧化问题早已有迹可循,出现较早。在生态系统中,容易出现多稳态现象,即在相同的外界环境下出现了两种或多种稳定状态。在湖泊的生态功能中,拥有一个稳定的状态对于总体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它的功能主要有调节何川径流、繁衍水生物、发展灌溉、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在近现代之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对大气层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全球变暖,湖泊面积缩小,生态系统失衡的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成为当今最主要的治理,湖泊的生态修复已经成为时下治理难度最大的地理单元。
沉水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进行湖泊的生态修复时,对沉水植物的修复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能够提高对湖泊中沉水植物的修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富营养湖泊中的氮、磷含量,根据富营养湖泊的信息选择沉水植物;
S2:在富营养湖泊上方设置生态浮床;
S3:检测水底光照强度,当达到所述沉水植物的生长要求时,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在相邻生态浮床之间种植沉水植物;
S4:检测富营养湖泊中的氮、磷含量,随着氮、磷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提高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
优选的,所述生态浮床包括床体和挺水植物,所述床体填充有凹土陶粒复合填料。
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优选的,在所述S1之前,还包括:
机械除藻。
优选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生态浮床投放微生物修复剂,所述微生物修复剂包括硝酸菌、亚硝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聚磷微生物和光合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生态浮床底部设置有微生物修复剂输送管,所述微生物修复剂输送管设置有多个排料孔。
优选的,所述沉水植物的生长要求包括:
光照强度大于沉水植物的光补偿点,且氮、磷含量满足沉水植物的生长要求。
优选的,相邻所述生态浮床之间设置有隔离网,所述沉水植物种植于相邻生态浮床的隔离网围合成的水域内。
优选的,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黑藻、狐尾藻、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
放养鲢鱼和鳙鱼。
本发明提出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检测富营养湖泊的光照强度和氮、磷含量,可以选择适合的沉水植物进行栽种,通过生态浮床可以高效的降低湖泊的氮、磷含量;随着氮、磷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提高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从而可以快速有效的对沉水植物进行重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检测富营养湖泊中的氮、磷含量,根据富营养湖泊的信息选择沉水植物;
S102:在富营养湖泊上方设置生态浮床;
S103:检测水底光照强度,当达到所述沉水植物的生长要求时,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在相邻生态浮床之间种植沉水植物;
S104:检测富营养湖泊中的氮、磷含量,随着氮、磷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提高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检测富营养湖泊的光照强度和氮、磷含量,可以选择适合的沉水植物进行栽种,通过生态浮床可以高效的降低湖泊的氮、磷含量;随着氮、磷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提高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从而可以快速有效的对沉水植物进行重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生态浮床包括床体和挺水植物,所述床体填充有凹土陶粒复合填料。
挺水植物可以有效的对富营养湖泊中的氮、磷进行吸收,由于在低光照强度下,高营养物质会对部分沉水植物的成长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可以通过生态浮床降低富营养湖泊中的氮、磷含量,保证沉水植物的生长环境。
床体填充有凹土陶粒复合填料,可以提高对含磷污染物的去除,提高生态浮床的净化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床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具体的,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内含氧量低,影响沉水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可以在前期使用曝气装置对水体增氧,保证沉水植物的正常生长。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
机械除藻。
由于蓝藻等生物会对沉水植物造成化感效应,影响沉水植物叶绿素的产生,且蓝藻等藻类会造成水体的能见度降低,影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预先进行机械除藻,降低藻类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威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生态浮床投放微生物修复剂,所述微生物修复剂包括硝酸菌、亚硝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聚磷微生物和光合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生态浮床底部设置有微生物修复剂输送管,所述微生物修复剂输送管设置有多个排料孔。
本实施例中,通过生态浮床进行微生物修复剂的投放,可以多个角度对富营养湖泊进行修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沉水植物的生长要求包括:
光照强度大于沉水植物的光补偿点,且氮、磷含量满足沉水植物的生长要求。
具体的,光照强度大于沉水植物的光补偿点时,沉水植物才能正常生长。申请人研究了氮、磷含量对沉水植物的影响,发现在低光照强度下,高营养提高了沉水植物的生长;但是在高光照强度下,高营养对沉水植物的生产起到抑制作用。
一般富营养湖泊初期光照强度较低,当光照强度满足沉水植物的要求时,就可以进行沉水植物的种植,此时营养较高,沉水植物生长加快;随着光照强度提高,沉水植物和生态浮床对湖泊的氮、磷吸收变高,湖泊氮、磷含量降低,沉水植物生长加快。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生态浮床之间设置有隔离网,所述沉水植物种植于相邻生态浮床的隔离网围合成的水域内。
本实施例中,相邻生态浮床之间设置有隔离网,隔离网用于隔离出藻类,从而为沉水植物创造出无藻区域或低藻区域,便于其生长。
其中,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黑藻、狐尾藻、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
放养鲢鱼和鳙鱼。
鲢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可以降低水体内的浮游生物,提高沉水植物的光照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富营养湖泊的光照强度和氮、磷含量,可以选择适合的沉水植物进行栽种,通过生态浮床可以高效的降低湖泊的氮、磷含量;随着氮、磷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提高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从而可以快速有效的对沉水植物进行重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富营养湖泊中的氮、磷含量,根据富营养湖泊的信息选择沉水植物;
S2:在富营养湖泊上方设置生态浮床;
S3:检测水底光照强度,当达到所述沉水植物的生长要求时,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在相邻生态浮床之间种植沉水植物;
S4:检测富营养湖泊中的氮、磷含量,随着氮、磷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所述生态浮床的覆盖率,提高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包括床体和挺水植物,所述床体填充有凹土陶粒复合填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之前,还包括:
机械除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还包括:
在所述生态浮床投放微生物修复剂,所述微生物修复剂包括硝酸菌、亚硝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聚磷微生物和光合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生态浮床底部设置有微生物修复剂输送管,所述微生物修复剂输送管设置有多个排料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的生长要求包括:
光照强度大于沉水植物的光补偿点,且氮、磷含量满足沉水植物的生长要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生态浮床之间设置有隔离网,所述沉水植物种植于相邻生态浮床的隔离网围合成的水域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黑藻、狐尾藻、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之后,还包括:
放养鲢鱼和鳙鱼。
CN201910133281.0A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 Withdrawn CN1098794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3281.0A CN109879432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3281.0A CN109879432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9432A true CN109879432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28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3281.0A Withdrawn CN109879432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94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854A (zh) * 2020-05-21 2020-07-28 湖北红杏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修复的模块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854A (zh) * 2020-05-21 2020-07-28 湖北红杏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修复的模块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Ulva prolifera green-tide outbreak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the Yellow Sea, China
Luo et al. Recovery dynamics of growth, photosynthesis and carbohydrate accumulation after de-submergence: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wetland plants showing escape and quiescence strategies
Luzhen et al. Photosynthetic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Kandelia candel L. Druce seedlings to duration of tidal immersion in artificial seawater
CN105347491B (zh) 一种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组合系统
CN101624236B (zh) 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系统
CN102491522A (zh) 一种基于水生植物收割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CN103214151B (zh) 一种生态组合处理龟鳖温室养殖废水的方法
CN202099120U (zh)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净化装置
CN102092857A (zh) 生物链构造技术修复河湖水系的方法
CN107052041A (zh) 一种利用人工生态系统高效修复受污染湿地的方法
CN106613735A (zh) 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
CN102513338A (zh) 利用植物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8439608A (zh) 一种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水环境净化方法
CN205653234U (zh) 一种漂浮湿地
CN203683234U (zh) 沉水植物模块化生长床
CN202190559U (zh) 一种沉水植物水下规模建植装置
CN104150604A (zh) 一种利用苦草为主的沉水植物与光合菌联合构建水下景观生态系统的方法
CN109879432A (zh) 一种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方法
CN101999289B (zh) 一种基于植被措施下的喀斯特地区水污染防治的方法
CN1693236A (zh) 用于大型水体污染治理的微生物挂膜生物浮岛水体修复方法
CN107651754B (zh) 一种修复富营养水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及人工礁石
CN211470937U (zh) 一种生态净水杀菌型人工生态浮岛系统
Jaikumar A review on water hyacinth (Eichhornia crassipes) and phytoremediation to treat aqua pollution in Velachery lake, Chennai-Tamilnadu
CN204529465U (zh) 一种沉水植物种植包
CN108101220A (zh) 一种容器化组装式水生植物恢复水质净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