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5201B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5201B
CN109795201B CN201910152150.7A CN201910152150A CN109795201B CN 109795201 B CN109795201 B CN 109795201B CN 201910152150 A CN201910152150 A CN 201910152150A CN 109795201 B CN109795201 B CN 109795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arrying
magnetic field
stage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21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95201A (zh
Inventor
齐雪辉
张云亮
李勇衡
李文轩
高广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21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5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5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5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95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5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贴合装置包括第一载台、第二载台及驱动组件,第一载台用于承载第一部件;第二载台用于承载第二部件,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面对面设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载台与第二载台磁性相吸而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互贴合。本发明的贴合装置通过载台分别承载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再通过磁性吸附作用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互贴合,可以有效提高贴合效率,且操作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对电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设备例如显示设备、通信设备等等。
以显示设备为例,近年来,新出现了三种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阴极射线管和液晶显示器的不足。
其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简称OLED)具有自主发光、低电压直流驱动、全固化、视角宽、颜色丰富等一系列的优点,与液晶显示器相比,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视角大,功率低,其响应速度可达液晶显示器的1000倍,其制造成本却低于同等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因此,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看作极赋竞争力的未来平板显示技术之一。
无论是何种显示器,都需要进行多个部件之间的贴合,例如进行屏体与盖板的贴合,目前,传统的贴合方式是先将光学胶采用软贴硬的工艺贴敷在屏体或者盖板上,然后再将盖板和屏体采用真空贴敷方式贴合在一起。
但是,这种贴合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操作过程繁琐,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贴合效率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包括:
第一载台,其用于承载第一部件,所述第一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承载面;
第二载台,其用于承载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二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承载面;
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磁性相吸而使得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贴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载台且沿所述第二承载面延伸的第二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台且沿所述第一承载面延伸的第一磁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磁层产生第一磁场和控制所述第二磁层产生第二磁场而使得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磁性相吸;当所述贴合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部件均呈平面状态;当所述贴合装置处于贴合过程中时,所述第二载台与所述第二磁层同步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面方向变形而使得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相互贴合;
其中,所述第一磁层包括间隔分布且相互平行的若干第一磁场发生器,所述第二磁层包括间隔分布且相互平行的若干第二磁场发生器,若干第一磁场发生器与若干第二磁场发生器对应形成若干磁场发生器组,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若干磁场发生器组依次从中间向两侧产生相吸磁场。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部件为盖板,所述第二部件为屏体,所述盖板为曲面盖板,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曲面盖板相互适配。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贴合装置处于贴合过程中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磁层及所述第二磁层分别产生方向相反的第一磁场及第二磁场,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屏体同步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面方向变形而使得所述曲面盖板与所述屏体相互贴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每一第一磁场发生器包括第一导磁体及环绕所述第一导磁体设置的第一线圈,每一第二磁场发生器包括第二导磁体及环绕所述第二导磁体设置的第二线圈,所述控制器通过为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通电而使得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分别产生方向相反的第一磁场及第二磁场。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同一磁场发生器组的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流方向不同或线圈螺旋方向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处均设置有磁性绝缘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第一载台,并将第一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台,所述第一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承载面;
提供第二载台,并将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载台,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二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载台设有沿所述第二承载面延伸的第二磁层;
驱动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磁性相吸而使得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贴合;
其中,所述第一载台设有沿所述第一承载面延伸的第一磁层,所述第一磁层在驱动作用下产生第一磁场,所述第二磁层在驱动作用下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方向相反而产生相吸磁场,步骤“驱动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磁性相吸而使得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贴合”具体包括:
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开启所述相吸磁场,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同步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面方向变形而使得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相互贴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部件为盖板,所述第二部件为屏体,步骤“提供第一载台,并将第一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台,所述第一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承载面;提供第二载台,并将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载台,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二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载台设有沿所述第二承载面延伸的第二磁层”具体包括:
提供第一载台,其具有第一承载面;
提供曲面盖板,并将所述曲面盖板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曲面盖板相互适配;
提供第二载台,其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为平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一承载面面对面设置;
提供呈平面的屏体,并将屏体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面;
步骤“驱动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磁性相吸而使得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贴合”具体包括:
驱动所述第一载台产生第一磁场和/或驱动所述第二载台产生第二磁场而使得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磁性相吸,所述盖板与所述屏体相互贴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开启所述相吸磁场”具体包括:
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开启所述相吸磁场,且在开启当前相吸磁场的同时关闭前一相吸磁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通过载台分别承载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再通过磁性吸附作用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互贴合,可以有效提高贴合效率,且操作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带有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载台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磁场发生器/第二磁场发生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贴合方法步骤图;
图5至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贴合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发明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
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参图1,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100包括第一载台10、第二载台20及驱动组件30。
第一载台10用于承载第一部件40。
第二载台20用于承载第二部件50,第二部件50与第一部件40面对面设置。
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第一载台10与第二载台20磁性相吸而使得第一部件40与第二部件50相互贴合。
本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100通过载台分别承载第二部件50及第一部件40,再通过磁性吸附作用实现第二部件50与第一部件40的相互贴合,可以有效提高贴合效率,且操作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的,第一载台10具有承载第一部件40的第一承载面11。
这里,第一承载面11为第一载台10的下表面,第一部件40可以粘贴于第一承载面11,例如,第一部件40通过UV(Ultraviolet)导向膜结合至第一承载面11,此时,第一部件40与第一承载面11之间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当然,第一部件40与第一承载面11之间也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一部件40可以覆盖全部第一承载面11,当然,第一部件40也可仅覆盖部分第一承载面11。
第二载台20具有承载第二部件50的第二承载面21。
这里,第二承载面21为第二载台20的上表面。
同样的,第二部件50可以粘贴于第二承载面21,例如,第二部件50通过UV导向膜结合至第二承载面21,此时,第二部件50与第二承载面21之间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当然,第二部件50与第二承载面21之间也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二部件50可以覆盖全部第二承载面21,当然,第二部件50也可仅覆盖部分第二承载面21。
驱动组件30包括控制器、设置于第一载台10且沿第一承载面11延伸的第一磁层31和/或设置于第二载台20且沿第二承载面21延伸的第二磁层32,控制器控制第一磁层31产生第一磁场和/或控制第二磁层32产生第二磁场而使得第一承载面11与第二承载面21磁性相吸。
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第一载台10的第一磁层31和/或第二载台20的第二磁层32产生磁场而实现第一承载面11与第二承载面21的磁性相吸,此时,第一载台10带动第一部件40同步运动,第二载台20带动第二部件50同步运动,第二部件50与第一部件40相互靠近并贴合。
当然,第一载台10及第二载台20可以相对运动,也可以是第一载台10及第二载台20的其中之一静止不动,其中另一靠近运动。
本实施方式通过控制器给第一磁层31和/或第二磁层32通电而产生第一磁场和/或第二磁场,通过电磁效应实第二部件50与第一部件40的贴合,操作简单便捷,提高贴合效率,且可控性高,可以实时控制第二部件50与第一部件40之间的间距、贴合区域等,进而有效控制贴合区域气泡的产生,而且,贴合过程辅助材料少、贴合装置100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载台10及第二载台20可以是其中之一设置有磁层,其中另一由磁性吸附材料制成,例如为金属结构,当磁层产生磁场时,金属结构在磁场作用下靠近磁层运动而使得第二部件50与第一部件40相互靠近并贴合,当然,第一载台10及第二载台20可以均设置有磁层,即第一载台10设有第一磁层31,且第二载台20设有第二磁层32,在控制器作用下,第一磁层31及第二磁层32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而使得第二部件50与第一部件40相互靠近并贴合。
另外,第一部件40可以是盖板40,第二部件50可以是屏体50,屏体5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OLED显示屏、触摸屏等等,盖板40可以是平面盖板、曲面盖板等等,本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100可以适用于平面与平面之间的贴合,或者是平面与曲面之间的贴合,又或者是曲面与曲面之间的贴合等等。
可以理解的,贴合装置100不限于屏体50与盖板40的贴合,例如,也可实现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的贴合等等。
继续结合图1,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盖板40为曲面盖板40,屏体50为柔性OLED显示屏50,将柔性OLED显示屏50贴附于曲面盖板40上可实现产品正面和侧面显示,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00可以实现柔性OLED显示屏50与曲面盖板40之间的3D全贴合。
第一载台10的第一承载面11与曲面盖板40相互适配,也就是说,第一承载面11为曲面,第一承载面11围设形成一呈拱桥状的腔体S,腔体S延伸方向的两端为开口。
驱动组件30包括沿第一承载面11延伸的第一磁层31及沿第二承载面21延伸的第二磁层32。
这里,“沿第一承载面11延伸的第一磁层31”是指第一磁层31靠近第一承载面11设置,且第一磁层31布满第一承载面11覆盖区域,从而使得设置于第一承载面11的曲面盖板40可以得到磁场的有效控制。
第二承载面21与第二磁层32的说明可以参考第一承载面11与第一磁层31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当贴合装置100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承载面21与屏体50均呈平面状态。
也就是说,屏体50初始状态下为平面结构,便于屏体50与第二承载面21的结合,且避免人为弯曲屏体50而使得屏体50破裂。
当贴合装置100处于贴合过程中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磁层31及第二磁层32分别产生方向相反的第一磁场及第二磁场,第二承载面21与屏体50同步朝向第一承载面11方向变形而使得曲面盖板40与屏体50相互贴合。
这里,第二载台20可为柔性薄膜,在磁场作用下,第二承载面21与屏体50同步变形,而且,当屏体50进入第一承载面11围成的腔体S内时,在第一承载面11(或者是曲面盖板40)的限位作用下,屏体50会适应曲面盖板40的形状弯曲变形,进而实现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的全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磁场作用不仅可以实现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的全贴合,还可实现屏体50的完全变形,在提高贴合效率的同时也可提高良品率,且可有效避免屏体50破裂等现象发生。
另外,由于屏体50可以适应曲面盖板40实现各种弧度的弯曲,本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00可以适应各种曲率的柔性OLED显示屏的贴合,大大提高了贴合装置100的通共性,而且,当更换其他曲率或尺寸的曲面盖板40时,仅需更换第一载台10或者是更换第一承载面11(在第一承载面11与第一载台10为可拆卸配合的情况下)即可,无需更换第二载台20,进一步提高了贴合装置100的通共性,大大降低了成本。
具体的,结合图2及图3,第一磁层31包括间隔分布且相互平行的若干第一磁场发生器311。
这里,每一第一磁场发生器311沿着腔体S延伸方向延伸,且若干第一磁场发生器311的长度相等,第一载台10具有容纳若干第一磁场发生器311的若干第一通孔101。
每一第一磁场发生器311包括第一导磁体3111及环绕第一导磁体3111设置的第一线圈3112。
第一导磁体3111可为金属柱,第一导磁体3111用于提高第一线圈3112产生的第一磁场的强度,在实际操作中,也可省略第一导磁体3111。
第二磁层32包括间隔分布且相互平行的若干第二磁场发生器321。
这里,每一第二磁场发生器321的延伸方向与每一第一磁场发生器31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若干第二磁场发生器321的长度相等,第二载台20具有容纳若干第二磁场发生器321的若干第二通孔201。
每一第二磁场发生器321包括第二导磁体3211及环绕第二导磁体3211设置的第二线圈3212。
第二导磁体3211可为金属柱,第二导磁体3211用于提高第二线圈3212产生的第二磁场的强度,在实际操作中,也可省略第二导磁体3211。
若干第一磁场发生器311与若干第二磁场发生器321对应形成若干磁场发生器组33。
这里,以若干第一磁场发生器311与若干第二磁场发生器321一一对应为例,每一磁场发生器组33包括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一磁场发生器311及一个第二磁场发生器321。
控制器通过为第一线圈3112及第二线圈3212通电而使得第一线圈3112及第二线圈3212分别产生方向相反的第一磁场及第二磁场,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配合形成相吸磁场,且控制器用于控制若干磁场发生器组33依次从中间向两侧产生相吸磁场。
也就是说,此时先给位于中间的磁场发生器组33通电而实现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的中间区域先实现预贴合,而后依次向两侧开启磁场发生器组33而实现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两端区域的贴合。
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1)屏体50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变形,避免屏体50突然受力弯曲而破裂;(2)屏体50变形过程中均匀受力,避免屏体50因受力不均而破裂;(3)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由中间向两侧逐渐贴合,可避免贴合区域产生气泡,特别是弯曲部位的气泡;(4)在贴合过程中如出现位置偏差或贴合问题时可及时调整。
这里,为了提高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边缘弯曲处的贴合效果,可以提高边缘处的磁场发生器组33的磁场强度,以提高边缘处的吸附力。
可以理解的,提高磁场强度的方式可以是控制电流强度、控制磁场发生器密度等等。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开启当前磁场发生器组33的同时关闭前一磁场发生器组33,如此,可避免多个磁场发生器组33产生的相吸磁场之间相互干扰。
另外,为了避免相邻的磁场发生器之间产生互感现象,可在第一线圈3112与第二线圈3212处均设置有磁性绝缘层。
具体的,可以在第一线圈3112与第二线圈3212的外表面涂覆二氧化钒,根据二氧化钒的特性,在室温条件下,二氧化钒可以起到绝缘效果,如此,在给中间的磁场发生器组33通电时,中间区域产生磁场,而两侧的磁场发生器组33不会产生互感现象,即不会影响到中间区域的贴合,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贴合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启当前磁场发生器组33的同时,前一磁场发生器组33也可不关闭,此时可借助磁性绝缘层避免相吸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磁场发生器组33的第一线圈3112与第二线圈3212的电流方向不同或线圈螺旋方向不同。
具体的,当第一线圈3112与第二线圈3212的线圈螺旋方向相同时,可以为第一线圈3112及第二线圈3212提供方向相反的电流,如此,产生的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方向相反;当第一线圈3112与第二线圈3212的线圈螺旋方向相反时,可以为第一线圈3112及第二线圈3212提供方向相同的电流,如此,产生的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方向相反。
结合图4至图10,以及前述贴合装置100的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第一载台10,并将第一部件40设置于第一载台10;
提供第二载台20,并将第二部件50设置于第二载台20,第二部件50与第一部件40面对面设置;
驱动第一载台10与第二载台20磁性相吸而使得第一部件40与第二部件50相互贴合。
本实施方式通过载台分别承载第二部件50及第一部件40,再通过磁性吸附作用实现第二部件50与第一部件40的相互贴合,可以有效提高贴合效率,且操作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里,以第一部件40为盖板40、第二部件50为屏体50为例做说明,步骤“驱动第一载台10与第二载台20磁性相吸而使得第一部件40与第二部件50相互贴合”具体包括:
驱动第一载台10产生第一磁场和/或驱动第二载台20产生第二磁场而使得第一载台10与第二载台20磁性相吸,盖板40与屏体50相互贴合。
本实施方式通过电磁效应实屏体50与盖板40的贴合,操作简单便捷,提高贴合效率,且可控性高,可以实时控制屏体50与盖板40之间的间距、贴合区域等,进而有效控制贴合区域气泡的产生,而且,贴合过程辅助材料少、贴合装置100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载台10及第二载台20可以是其中之一设置有磁层,其中另一由磁性吸附材料制成,例如为金属结构,当磁层产生磁场时,金属结构在磁场作用下靠近磁层运动而使得屏体50与盖板40相互靠近并贴合,当然,第一载台10及第二载台20可以均设置有磁层,在驱动作用下,第一载台10及第二载台20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而使得屏体50与盖板40相互靠近并贴合。
另外,屏体5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OLED显示屏、触摸屏等等,盖板40可以是平面盖板、曲面盖板等等,本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100可以适用于平面与平面之间的贴合,或者是平面与曲面之间的贴合,又或者是曲面与曲面之间的贴合等等。
可以理解的,贴合装置100不限于屏体50与盖板40的贴合,例如,也可实现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的贴合等等。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盖板40为曲面盖板40,屏体50为柔性OLED显示屏50,将柔性OLED显示屏50贴附于曲面盖板40上可实现产品正面和侧面显示,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贴合方法还可以实现柔性OLED显示屏50与曲面盖板40之间的3D全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第一载台10设有沿第一承载面11延伸的第一磁层31,第一磁层31在驱动作用下产生第一磁场,第二载台20设有沿第二承载面21延伸的第二磁层32,第二磁层32在驱动作用下产生第二磁场,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方向相反而产生相吸磁场。
此时,柔性OLED显示屏50与曲面盖板40之间的3D全贴合工艺具体包括:
结合图5及图6,提供第一载台10,其具有第一承载面11;
提供曲面盖板40,并将曲面盖板40放置于第一承载面11,第一承载面11与曲面盖板40相互适配;
提供第二载台20,其具有第二承载面21,第二承载面21为平面,第二承载面21与第一承载面11面对面设置;
提供呈平面的屏体50,并将屏体50放置于第二承载面21;
结合图7至图9,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开启相吸磁场,第二承载面21与屏体50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同步朝向第一承载面11方向变形而使得曲面盖板40与屏体50相互贴合。
其中,步骤“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开启相吸磁场”具体包括:
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开启相吸磁场,且在开启当前相吸磁场的同时关闭前一相吸磁场。
如此,可避免多个磁场发生器组33产生的相吸磁场之间相互干扰。
本实施例的贴合过程具体如下:
结合图7,开启第一承载面11及第二承载面21的中间区域的相吸磁场(即同时开启中间区域的第一磁场及中间区域的第二磁场),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的中间区域预贴合;
结合图8,开启靠近中间区域的两侧区域的相吸磁场,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靠近中间区域的两侧区域相互贴合;
结合图9,开启两侧边缘区域的相吸磁场,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的两侧边缘区域相互贴合;
结合图10,取下贴合完成的屏体50及曲面盖板40。
本实施例由中间向两侧逐步贴合,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1)屏体50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变形,避免屏体50突然受力弯曲而破裂;(2)屏体50变形过程中均匀受力,避免屏体50因受力不均而破裂;(3)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由中间向两侧逐渐贴合,可避免贴合区域产生气泡,特别是弯曲部位的气泡;(4)在贴合过程中如出现位置偏差或贴合问题时可及时调整。
本实施例的贴合方法的其他说明可以参考前述贴合装置100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的屏体与盖板贴合装置100及贴合方法通过载台分别承载屏体50及盖板40,再通过磁性吸附作用实现屏体50与盖板40的相互贴合,可以有效提高贴合效率,且操作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控制器给第一磁层31和/或第二磁层32通电而产生第一磁场和/或第二磁场,通过电磁效应实屏体50与盖板40的贴合,操作简单便捷,提高贴合效率,且可控性高,可以实时控制屏体50与盖板40之间的间距、贴合区域等,进而有效控制贴合区域气泡的产生,而且,贴合过程辅助材料少、贴合装置100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降低成本。
当本发明的贴合装置100及贴合方法运用至柔性OLED显示屏50与曲面盖板40之间的3D全贴合过程时,本发明通过磁场作用不仅可以实现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的全贴合,还可实现屏体50的完全变形,在提高贴合效率的同时也可提高良品率,且可有效避免屏体50破裂等现象发生,另外,由于屏体50可以适应曲面盖板40实现各种弧度的弯曲,本发明的贴合装置100可以适应各种曲率的柔性OLED显示屏的贴合,大大提高了贴合装置100的通共性,而且,当更换其他曲率或尺寸的曲面盖板40时,仅需更换第一载台10或者是更换第一承载面11即可,无需更换第二载台20,进一步提高了贴合装置100的通共性,大大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本发明由中间向两侧逐步实现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的贴合,可以达到如下效果:(1)屏体50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变形,避免屏体50突然受力弯曲而破裂;(2)屏体50变形过程中均匀受力,避免屏体50因受力不均而破裂;(3)屏体50与曲面盖板40由中间向两侧逐渐贴合,可避免贴合区域产生气泡,特别是弯曲部位的气泡;(4)在贴合过程中如出现位置偏差或贴合问题时可及时调整。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载台,其用于承载第一部件,所述第一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承载面;
第二载台,其用于承载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二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承载面;
驱动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磁性相吸而使得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贴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载台且沿所述第二承载面延伸的第二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台且沿所述第一承载面延伸的第一磁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磁层产生第一磁场和控制所述第二磁层产生第二磁场而使得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磁性相吸;当所述贴合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部件均呈平面状态;当所述贴合装置处于贴合过程中时,所述第二载台与所述第二磁层同步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面方向变形而使得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相互贴合;
其中,所述第一磁层包括间隔分布且相互平行的若干第一磁场发生器,所述第二磁层包括间隔分布且相互平行的若干第二磁场发生器,若干第一磁场发生器与若干第二磁场发生器对应形成若干磁场发生器组,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若干磁场发生器组依次从中间向两侧产生相吸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盖板,所述第二部件为屏体,所述盖板为曲面盖板,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曲面盖板相互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贴合装置处于贴合过程中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磁层及所述第二磁层分别产生方向相反的第一磁场及第二磁场,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屏体同步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面方向变形而使得所述曲面盖板与所述屏体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磁场发生器包括第一导磁体及环绕所述第一导磁体设置的第一线圈,每一第二磁场发生器包括第二导磁体及环绕所述第二导磁体设置的第二线圈,所述控制器通过为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通电而使得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分别产生方向相反的第一磁场及第二磁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磁场发生器组的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流方向不同或线圈螺旋方向不同,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处均设置有磁性绝缘层。
6.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提供第一载台,并将第一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台,所述第一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承载面;
提供第二载台,并将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载台,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二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载台设有沿所述第二承载面延伸的第二磁层;
驱动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磁性相吸而使得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贴合;
其中,所述第一载台设有沿所述第一承载面延伸的第一磁层,所述第一磁层在驱动作用下产生第一磁场,所述第二磁层在驱动作用下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方向相反而产生相吸磁场,步骤“驱动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磁性相吸而使得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贴合”包括:
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开启所述相吸磁场,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同步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面方向变形而使得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相互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盖板,所述第二部件为屏体,步骤“提供第一载台,并将第一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台,所述第一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承载面;提供第二载台,并将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载台,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二载台具有承载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载台设有沿所述第二承载面延伸的第二磁层”包括:
提供第一载台,其具有第一承载面;
提供曲面盖板,并将所述曲面盖板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曲面盖板相互适配;
提供第二载台,其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为平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一承载面面对面设置;
提供呈平面的屏体,并将屏体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面;
步骤“驱动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磁性相吸而使得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互贴合”包括:
驱动所述第一载台产生第一磁场和驱动所述第二载台产生第二磁场而使得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二载台磁性相吸,所述盖板与所述屏体相互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开启所述相吸磁场”包括:
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开启所述相吸磁场,且在开启当前相吸磁场的同时关闭前一相吸磁场。
CN201910152150.7A 2019-02-28 2019-02-28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ctive CN109795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2150.7A CN109795201B (zh) 2019-02-28 2019-02-28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2150.7A CN109795201B (zh) 2019-02-28 2019-02-28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5201A CN109795201A (zh) 2019-05-24
CN109795201B true CN109795201B (zh) 2021-06-08

Family

ID=6656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2150.7A Active CN109795201B (zh) 2019-02-28 2019-02-28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52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120B (zh) * 2019-05-31 2021-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设备和贴合方法
CN110211503A (zh) * 2019-06-28 2019-09-0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设备和贴合方法
CN110185681B (zh) * 2019-06-28 2021-06-2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111439016B (zh) * 2020-03-26 2021-09-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异形玻璃盖板的贴合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459630B (zh) 2020-03-31 2023-07-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面板的贴合方法及贴合装置
CN111899642A (zh) * 2020-07-15 2020-11-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2382196B (zh) * 2020-10-30 2022-03-0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屏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5320084A (zh) * 2022-06-28 2022-11-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116533619B (zh) * 2023-07-05 2023-09-05 苏州镓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制面层的蜂窝板材的制造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68226B2 (en) * 2009-07-07 2012-09-18 The Boeing Company Cu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electromagnetic force and conductive heat transfer
CN102529284A (zh) * 2010-12-23 2012-07-04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压合装置及使用该压合装置的电路板压合方法
CN206541819U (zh) * 2017-03-29 2017-10-0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设备
CN106920830B (zh) * 2017-03-30 2018-09-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屏贴合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CN207481391U (zh) * 2017-09-20 2018-06-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贴合机
CN207800030U (zh) * 2017-12-28 2018-08-31 阳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贴合曲面物件的贴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5201A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5201B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US11130313B2 (en) Attach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rved display panel
KR10193698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0164467A1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244998B2 (en) Display device, til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10032704A1 (en) Ligh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70072989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18018911A1 (zh) 膜材以及撕膜装置
US11552058B2 (en) Method of transferring 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s and display panel
TWI245460B (en) Double-side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KR101947805B1 (ko) 라미네이팅 장치
KR20170029707A (ko)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US2023024010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iling display device
TW201500784A (zh) 發光裝置及使用其製造顯示裝置之方法
CN113920875A (zh) 贴合治具
CN109473462A (zh) 柔性基板、该柔性基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09599477B (zh) 网孔的制作方法
JP2007035514A (ja) 有機el素子の封止方法及び封止装置
US9638400B2 (en) OLED lighting module
JP5112749B2 (ja) 合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界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11246616B (zh) 电致发光片生产工艺
WO2020194739A1 (ja) 蒸着マスクおよび該蒸着マスク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1439016B (zh) 异形玻璃盖板的贴合方法及显示装置
JP2015090464A (ja) 発光表示装置
US11497149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n air gen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Kun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Assignor: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99000015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Laminating apparatus and laminating method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030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