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0322A - 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80322A CN109780322A CN201910051219.7A CN201910051219A CN109780322A CN 109780322 A CN109780322 A CN 109780322A CN 201910051219 A CN201910051219 A CN 201910051219A CN 109780322 A CN109780322 A CN 1097803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pipe
- side template
- muscle
- reinforcement means
- cali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包括大口径钢管,钢管通过支座支撑,钢管两侧分别设置竖直的侧模板,钢管外壁套设多个环向筋,每个环向筋沿钢管长度方向连接有多个纵筋,每个环向筋的两侧分别与相对的侧模板通过第一拉杆固定连接;在钢管下方沿钢管轴线方向预埋多个地锚,每个地锚分别与两个侧模板之间通过第二拉杆固定连接;钢管顶端抵压多个第一对拉螺栓,每个第一对拉螺栓两端分别与其相对的侧模板固接;相对的两侧模板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水平的第二对拉螺栓固连。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侧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侧模板在浇筑过程中的移位,保证了施工质量,节约了施工工期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跨流域长距离调水的大型工程,需要在沿线建设调蓄工程,在总干渠及配套工程正常检修维护或发生突发事件时,保障受水城市供水安全,提升受水能力。
调蓄工程中需要大口径钢管作为输水管道, 在管道敷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管道敷设在在混凝土中,用混凝土包裹管道的四周,形成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由于钢管口径大,钢管两侧的侧模板的固定成为保证包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加固方法是在相对的侧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固定连接,但由于钢管在两侧模板之间,所以给侧模板的加固带来诸多不便,进而导致侧模板移位,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解决侧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以实现大口径钢管的一次性整体浇筑,避免因质量问题出现的返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包括大口径钢管,所述钢管通过支座支撑,钢管两侧分别设置竖直的侧模板,包括步骤:
1)钢管外壁套设多个闭合的环向筋,每个所述环向筋沿钢管长度方向连接有多个纵筋,每个环向筋的两侧分别与相对的侧模板通过第一拉杆固定连接;
2)预埋地锚,在钢管下方沿钢管轴线方向预埋多个地锚;
每个所述地锚分别与两个侧模板之间通过第二拉杆固定连接;
3)钢管顶端沿钢管的轴线垂直方向抵压多个第一对拉螺栓,每个所述第一对拉螺栓两端分别与其相对的侧模板固接;
4)相对的两侧模板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平行的第二对拉螺栓固连。
上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对拉螺栓和第二对拉螺栓的直径均为16mm钢筋。
上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中,所述环向筋围成的圆环与钢管同轴,相邻所述环向筋的间距为0.8-1.2m。
上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中,所述环向筋围成的圆环直径大于钢管的直径1-3cm。
上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中,在套装环向筋之前,钢管顶部和两侧加装与所述钢管轴线平行的防护筋。
上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中,所述纵筋均匀设置有30-40根。
上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中,所述侧模板外侧与护坡之间固设有钢支撑。
上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中,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对拉螺栓间距为60-100cm。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的大口径钢管混凝土包封施工中侧模板的加固,通过在钢管上增设多个环向筋,环向筋两侧分别与侧模板通过第一拉杆固连;通过预埋地锚,地锚分别与侧模板通过第二拉杆固连;以及在钢管顶端设置第一对拉螺栓,第一对拉螺栓两端分别与其相对的侧模板固接;相对的两侧模板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水平的第二对拉螺栓固连;上述加固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在大口径钢管混凝土包封施工中侧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侧模板在浇筑过程中的移位,保证了施工质量,节约了施工工期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钢管套设环向筋和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管;2、支座;3、侧模板;4、环向筋;5、纵筋;6、第一拉杆;7、地锚;8、第二拉杆;9、第一对拉螺栓;10、第二对拉螺栓;11、护坡;12、钢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包括大口径钢管1,钢管1通过支座2支撑,钢管1两侧分别设置竖直的侧模板3,包括步骤:
1)钢管1外壁套设多个闭合的环向筋4,每个环向筋4沿钢管长度方向连接有多个纵筋5,每个环向筋4的两侧分别与相对的侧模板3通过第一拉杆6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拉杆6将环向筋4与侧模板3固定连接,一方面可以加固相对的两侧模板3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限制钢管1的上浮,有效控制钢管1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位移,保证施工的质量。
2)预埋地锚7,在钢管1下方沿钢管1轴线方向预埋多个地锚7;每个地锚7分别与两个侧模板3之间通过第二拉杆8固定连接。
3)钢管1顶端沿钢管1的轴线垂直方向抵压多个第一对拉螺栓9,每个第一对拉螺栓9两端分别与其相对的侧模板3固接;相邻第一对拉螺栓9间距为60-100cm,本实施例中相邻第一对拉螺栓9间距优选75cm。
4)相对的两侧模板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多个平行的第二对拉螺栓10固连;本实施例中第一对拉螺栓9和第二对拉螺栓10的直径均为16mm钢筋。
环向筋4围成的圆环直径与钢管1同轴,相邻环向筋4的间距为0.8-1.2m,本实施例环向筋4的间距优选1m。
环向筋4围成的圆环直径大于钢管1的直径1-3cm,本实施例优选环向筋4围成的圆环直径大于钢管1的直径2cm。
在套装环向筋4之前,钢管1顶部和两侧加装与钢管1轴线平行的防护筋(图中未画出)。加装防护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钢管1外壁涂覆的防护层,避免环向筋4刮擦防护层。
纵筋5均匀设置有30-40根,本实施例中的大口径钢管的直径为36m,纵筋5优选38根。
为了提高侧模板3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在侧模板3外侧与护坡11之间固设有钢支撑1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包括大口径钢管,所述钢管通过支座支撑,钢管两侧分别设置竖直的侧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钢管外壁套设多个闭合的环向筋,每个所述环向筋沿钢管长度方向连接有多个纵筋,每个环向筋的两侧分别与相对的侧模板通过第一拉杆固定连接;
2)预埋地锚,在钢管下方沿钢管轴线方向预埋多个地锚,每个所述地锚分别与两个侧模板之间通过第二拉杆固定连接;
3)钢管顶端沿钢管的轴线垂直方向抵压多个第一对拉螺栓,每个所述第一对拉螺栓两端分别与其相对的侧模板固接;
4)相对的两侧模板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水平的第二对拉螺栓固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拉螺栓和第二对拉螺栓的直径均为16mm钢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筋围成的圆环与钢管同轴,相邻所述环向筋的间距为0.8-1.2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筋围成的圆环直径大于钢管的直径1-3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套装环向筋之前,钢管顶部和两侧加装与所述钢管轴线平行的防护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均匀设置有30-40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外侧与护坡之间固设有钢支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对拉螺栓间距为60-10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51219.7A CN109780322B (zh) | 2019-01-21 | 2019-01-21 | 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51219.7A CN109780322B (zh) | 2019-01-21 | 2019-01-21 | 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80322A true CN109780322A (zh) | 2019-05-21 |
CN109780322B CN109780322B (zh) | 2020-11-03 |
Family
ID=66501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51219.7A Active CN109780322B (zh) | 2019-01-21 | 2019-01-21 | 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8032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4722A (zh) * | 2021-06-24 | 2021-10-01 | 北京碧鑫水务有限公司 | 一种大口径管道混凝土包封方法 |
CN113756342A (zh) * | 2021-09-08 | 2021-12-07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有限密闭空间水下模板以及封模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13189A (ja) * | 2000-06-30 | 2002-01-18 | Sekisui Chem Co Ltd | 下水管渠の内面更生工法 |
CN2496969Y (zh) * | 2001-03-28 | 2002-06-26 | 中原石油勘探局建筑集团公司 | 管肩砼浇筑装置 |
CN202117320U (zh) * | 2011-06-27 | 2012-01-18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循环水管沟内圆模抗浮装置 |
CN204139593U (zh) * | 2014-10-13 | 2015-02-04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一种组合式圆柱钢模板 |
CN204266590U (zh) * | 2014-11-19 | 2015-04-15 | 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 集水坑、电梯井模板底模抗浮装置 |
CN204959933U (zh) * | 2015-09-01 | 2016-01-13 |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 一种上下双孔混凝土循环水管沟模板 |
CN107859058A (zh) * | 2017-12-17 | 2018-03-30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现浇混凝土挡土墙抗倾抗浮大钢模板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207176735U (zh) * | 2017-09-04 | 2018-04-03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管廊浇筑模板支固装置 |
-
2019
- 2019-01-21 CN CN201910051219.7A patent/CN1097803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13189A (ja) * | 2000-06-30 | 2002-01-18 | Sekisui Chem Co Ltd | 下水管渠の内面更生工法 |
CN2496969Y (zh) * | 2001-03-28 | 2002-06-26 | 中原石油勘探局建筑集团公司 | 管肩砼浇筑装置 |
CN202117320U (zh) * | 2011-06-27 | 2012-01-18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循环水管沟内圆模抗浮装置 |
CN204139593U (zh) * | 2014-10-13 | 2015-02-04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一种组合式圆柱钢模板 |
CN204266590U (zh) * | 2014-11-19 | 2015-04-15 | 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 集水坑、电梯井模板底模抗浮装置 |
CN204959933U (zh) * | 2015-09-01 | 2016-01-13 |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 一种上下双孔混凝土循环水管沟模板 |
CN207176735U (zh) * | 2017-09-04 | 2018-04-03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管廊浇筑模板支固装置 |
CN107859058A (zh) * | 2017-12-17 | 2018-03-30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现浇混凝土挡土墙抗倾抗浮大钢模板装置及安装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4722A (zh) * | 2021-06-24 | 2021-10-01 | 北京碧鑫水务有限公司 | 一种大口径管道混凝土包封方法 |
CN113756342A (zh) * | 2021-09-08 | 2021-12-07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有限密闭空间水下模板以及封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80322B (zh) | 2020-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20568B (zh) | 跨河大桥主桥墩二次锁定临时固结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9780322A (zh) | 一种浇筑大口径钢管侧模板的加固方法 | |
CN102121233A (zh) | 一种桥梁现浇箱梁施工方法 | |
CN109812620A (zh) | 一次性浇筑大口径钢管混凝土包封方法 | |
CN206408611U (zh) | 一种自适应可回收锚索体系 | |
CN206830382U (zh) | 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基础 | |
CN202117320U (zh) | 循环水管沟内圆模抗浮装置 | |
CN109914780A (zh) | 一种用于建筑外脚手架的斜拉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件 | |
CN206052565U (zh) | 一种梁柱式支架 | |
CN209620300U (zh) | 叠合剪力墙板及叠合剪力墙 | |
CN107700494A (zh) | 一种深基坑钢管内支撑预应力施加装置 | |
CN209799529U (zh) | 一种方便布线的通信塔预制底座 | |
CN210217750U (zh) | 钢混组合管片 | |
CN209620299U (zh) | 叠合剪力墙板及叠合剪力墙 | |
CN207863441U (zh) | 一种装配式悬挑脚手架基座 | |
CN207079813U (zh) | 一种钢骨‑钢管混凝土柱 | |
CN214116493U (zh) | 一种可预制的水池池壁外挑水渠 | |
CN205688455U (zh) | 一种水电站厂房定子基础结构 | |
CN206396764U (zh) | 一种深基坑的支承桩立柱 | |
CN205276632U (zh) |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分段式抗浮拉杆 | |
CN205534591U (zh) | 一种悬托管线的保护结构 | |
CN208604494U (zh) | 大跨度现浇连续梁支托组合架 | |
CN216789419U (zh) | 一种输水架空管道支墩 | |
CN110863953A (zh) | 圆环形钢管混凝土组合风电机组塔架结构 | |
CN217713886U (zh) | 一种超长距离小直径隧道内综合利用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