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2944A -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2944A
CN109572944A CN201811612069.4A CN201811612069A CN109572944A CN 109572944 A CN109572944 A CN 109572944A CN 201811612069 A CN201811612069 A CN 201811612069A CN 109572944 A CN109572944 A CN 109572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
propeller
rotating shaft
motor
moun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20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2944B (zh
Inventor
王冠琳
李大伟
曲俊奇
江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filed Critical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8116120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2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2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2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2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2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包括上网笼、下网笼、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前侧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第一连杆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通过第一支架与安装框架连接,第一滑杆的前端与第一支架连接后固定设置有向下的弯折杆,弯折杆的端部转动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连杆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块内,的安装框架后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旋桨,安装框架左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螺旋桨,安装框架上侧安装有电池和控制器,控制器上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电机分别与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简化了回收OBS的工作,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近岸或远海海洋现场观测中,经常需要使用定点式自容设备进行长时间序列观测,如海洋地震仪(OBS)、锚系潜标、反向回声仪等,这些设备在工作完毕后,需要使用声学释放器将其释放到水面上,然后进行回收,以完成数据读取、分析等后续工作。
由于海上现场环境比较复杂,观测设备释放后自由漂浮于海面,受海浪和海面风影响较大,因此对其回收比较复杂。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人为在调查船上甩钩勾住浮体后,拖曳到调查船附近,再利用吊钩将其吊到船上的方式进行。而这种方法对船只操控水平要求非常高,船只需要尽量靠近海表面设备,并需保证不能与设备发生碰撞,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回收,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较大。当海况恶劣时,回收操作将难以完成,安全隐患也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通过远程控制实现OBS的回收工作,简化了回收OBS的工作,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势。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包括上网笼、下网笼、安装框架,所述上网笼与下网笼分别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的前侧,所述安装框架的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电机设置于安装框架的右侧面上,所述上网笼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下网笼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二连杆转动设置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连杆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通过第一支架与安装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设置在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一滑杆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滑杆的后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块内,前端与第一支架连接后固定设置有向下的弯折杆,所述弯折杆的端部转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块内,所述的安装框架后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旋桨,安装框架左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螺旋桨,所述安装框架上侧安装有电池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电机分别与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安装框架上通过第二支架转动设置有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摆杆,所述摆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滚子,所述电机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滑槽块,所述滑槽块的左侧设置有长条的滑槽,所述滚子设置在滑槽块的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网笼的后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浮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螺旋桨与第二螺旋桨均具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分别与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链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链轮的直径。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操作人员的操控,在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的动力作用下使本设备靠近漂浮的OBS,上网笼与下网笼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的前侧,通过电机提供动力,使上网笼与下网笼闭合后将OBS收集在上网笼与下网笼之间,再由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驱动本设备携带OBS返回操作人员身边,通过远程控制实现OBS的回收工作,简化了回收OBS的工作。
2、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连杆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通过第一支架与安装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设置在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一滑杆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滑杆的后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块内,前端与第一支架连接后固定设置有向下的弯折杆,所述弯折杆的端部转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块内,通过本结构的设计,可由一个电机即可实现上网笼与下网笼同时转动完成网笼闭合的动作,相对比使用气缸作为动力源或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上网笼与下网笼,无需携带气泵,减少了成本也减小了设备的负重,相对比结构更加简单,节省了成本。
3、本发明的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安装框架上通过第二支架转动设置有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摆杆,所述摆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滚子,所述电机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滑槽块,所述滑槽块的左侧设置有长条的滑槽,所述滚子设置在滑槽块的滑槽内,通过这种传动结构连接电机与第一转轴,电机匀速转动时,当滚子距离电机主动轴越近摆杆的摆动速度越慢,即第一转轴的转动速度越慢,上网笼与下网笼分离至开口最大时,滚子与电机主动轴的距离最小,此时上网笼与下网笼闭合的速度最慢,防止由于闭合速度过快而导致产生水波使OBS被推向远方,随着电机的转动滚子与电机主动轴的距离逐渐加大,上网笼与下网笼闭合的速度逐渐增大,在OBS已被上网笼与下网笼包围的情况下加快上网笼与下网笼的闭合速度,电机继续转动滚子与电机主动轴的距离又逐渐减小,上网笼与下网笼闭合的速度逐渐减小,由于OBS在水面上浮高度的不确定性,在网笼即将闭合时OBS会与上网笼或下网笼产生接触,通过降低闭合速度,避免上网笼或下网笼对OBS产生破坏。
4、本发明通过下网笼的后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磁铁,在本设备靠近OBS时,在磁铁的磁力作用下将OBS像本设备吸附,避免了本设备动作过程中产生的水波将OBS推走,使OBS的回收可以顺利进行。
5、本发明通过安装框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浮块,利用浮块避免本设备下沉。
6、所述第一链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链轮的直径,在电机转动180度后第二链轮转动的角度为钝角,而通过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的传动,使第一转轴转动的角度为锐角,满足所需转动角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1状态下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II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III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上网笼与下网笼闭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中,上网笼1,第一连杆11,下网笼2,第二连杆21,安装框架3,第一转轴41,第一滑块42,第一滑杆43,第一支架44,弯折杆45,第二滑块46,电机5,第一螺旋桨61,第二螺旋桨62,电池63,控制器64,无线信号接收器65,第一链轮71,第二支架72,第二转轴73,第二链轮74,链条75,摆杆76,滚子77,滑槽块78,磁铁8,浮块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1-8,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包括上网笼1、下网笼2、安装框架3,所述的安装框架由密度小于水的塑料材料制成,所述上网笼1与下网笼2分别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3的前侧,所述安装框架3的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41,所述第一转轴41通过电机5驱动旋转,所述电机5设置于安装框架3的右侧板的内侧面上,所述上网笼1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一连杆11与第一转轴4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上网笼、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下网笼2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二连杆21转动设置于第一转轴41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下网笼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圆环,通过该圆环套于第一转轴上实现第二连杆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1上通过螺栓转动设置有第一滑块42,所述的第一滑块42为设有滑动通孔的矩形块体,所述第一滑块42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43,所述第一滑杆43通过第一支架44与安装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4固定设置在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一滑杆43通过螺栓连接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44上,所述第一滑杆的后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块42内,前端与第一支架44连接后固定设置有向下的弯折杆45,所述弯折杆45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转动设置有第二滑块46,第二滑块46为设有滑动通孔的矩形块体,所述第二连杆21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块46内,本发明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转轴41旋转,第一连杆1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滑块42,所述第一滑块42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43,所述第一滑杆43通过第一支架44与安装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4固定设置在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一滑杆43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44上,所述第一滑杆的后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块42内,前端与第一支架44连接后固定设置有向下的弯折杆45,所述弯折杆45的端部转动设置有第二滑块46,所述第二连杆21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块46内,通过本结构的设计,可由一个电机即可实现上网笼与下网笼同时转动完成网笼闭合的动作,相对比使用气缸作为动力源或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上网笼与下网笼,无需携带气泵,减少了成本也减小了设备的负重,相对比结构更加简单,节省了成本。所述的安装框架3后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旋桨61,安装框架3左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螺旋桨62,通过第一螺旋桨控制本设备前后方向的进退,通过第二螺旋桨控制本设备转向,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螺旋桨与第二螺旋桨的转速即可实现设备位置的控制,所述安装框架3上侧安装有电池63和控制器64,所述控制器64上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65,所述的控制器可采用型号为JMDM-WX32MB工业级无线IO控制器,所述第一螺旋桨61、第二螺旋桨62、电机5分别与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操作人员的操控,在第一螺旋桨61、第二螺旋桨的动力作用下使本设备靠近漂浮的OBS,上网笼1与下网笼2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3的前侧,通过电机提供动力,使上网笼与下网笼闭合后将OBS收集在上网笼与下网笼之间,再由第一螺旋桨61、第二螺旋桨62驱动本设备携带OBS返回操作人员身边,通过远程控制实现OBS的回收工作,简化了回收OBS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4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71,所述安装框架3上通过第二支架72转动设置有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的第二转轴73,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安装框架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电机主动轴的上方,所述第二转轴7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74,所述第一链轮71与第二链轮74通过链条75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3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摆杆76,所述摆杆76的自由端设置有滚子77,所述电机5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滑槽块78,所述滑槽块78的左侧设置有长条的滑槽,所述滚子77设置在滑槽块78的滑槽内,所述第一链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链轮的直径,在电机转动180度后第二链轮转动的角度为钝角,而通过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的传动,使第一转轴转动的角度为锐角,满足所需转动角度的需求。通过这种传动结构连接电机与第一转轴,电机匀速转动时,当滚子距离电机主动轴越近摆杆的摆动速度越慢,即第一转轴的转动速度越慢,上网笼与下网笼分离至开口最大时,滚子与电机主动轴的距离最小,此时上网笼与下网笼闭合的速度最慢,防止由于闭合速度过快而导致产生水波使OBS被推向远方,随着电机的转动滚子与电机主动轴的距离逐渐加大,上网笼与下网笼闭合的速度逐渐增大,在OBS已被上网笼与下网笼包围的情况下加快上网笼与下网笼的闭合速度,电机继续转动滚子与电机主动轴的距离又逐渐减小,上网笼与下网笼闭合的速度逐渐减小,由于OBS在水面上浮高度的不确定性,在网笼即将闭合时OBS会与上网笼或下网笼产生接触,通过降低闭合速度,避免上网笼或下网笼对OBS产生破坏,在上网笼与下网笼闭合式,电机正转180度(左视方向顺时针),回到岸上张开时电机反转180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网笼2的后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磁铁8,在本设备靠近OBS时,在磁铁的磁力作用下将OBS像本设备吸附,避免了本设备动作过程中产生的水波将OBS推走,使OBS的回收可以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浮块9,利用浮块避免本设备下沉。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螺旋桨与第二螺旋桨均具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分别与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6)

1.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网笼(1)、下网笼(2)、安装框架(3),所述上网笼(1)与下网笼(2)分别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3)的前侧,所述安装框架(3)的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41),所述第一转轴(41)通过电机(5)驱动旋转,所述电机(5)设置于安装框架(3)的右侧面上,所述上网笼(1)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一连杆(11)与第一转轴(41)固定连接,所述下网笼(2)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二连杆(21)转动设置于第一转轴(41)上,所述第一连杆(1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滑块(42),所述第一滑块(42)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43),所述第一滑杆(43)通过第一支架(44)与安装框架(3)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4)固定设置在安装框架(3)上,所述第一滑杆(43)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44)上,所述第一滑杆的后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块(42)内,前端与第一支架(44)连接后固定设置有向下的弯折杆(45),所述弯折杆(45)的端部转动设置有第二滑块(46),所述第二连杆(21)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块(46)内,所述的安装框架(3)后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旋桨(61),安装框架(3)左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螺旋桨(62),所述安装框架(3)上侧安装有电池(63)和控制器(64),所述控制器(64)上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65),所述第一螺旋桨(61)、第二螺旋桨(62)、电机(5)分别与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4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71),所述安装框架(3)上通过第二支架(72)转动设置有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的第二转轴(73),所述第二转轴(7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74),所述第一链轮(71)与第二链轮(74)通过链条(75)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3)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摆杆(76),所述摆杆(76)的自由端设置有滚子(77),所述电机(5)的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滑槽块(78),所述滑槽块(78)的左侧设置有长条的滑槽,所述滚子(77)设置在滑槽块(78)的滑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网笼(2)的后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磁铁(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浮块(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旋桨与第二螺旋桨均具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分别与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链轮的直径。
CN201811612069.4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Active CN109572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2069.4A CN109572944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2069.4A CN109572944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2944A true CN109572944A (zh) 2019-04-05
CN109572944B CN109572944B (zh) 2024-04-09

Family

ID=65933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2069.4A Active CN109572944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294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1931Y (zh) * 2003-06-23 2004-08-11 徐述铎 水上垃圾回收船
CN205770035U (zh) * 2016-05-20 2016-12-07 青岛黄海学院 一种用于水上漂浮垃圾的清理船
CN106968250A (zh) * 2017-05-26 2017-07-21 大鹏高科(武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打桩装置及打桩方法
CN209208992U (zh) * 2018-12-27 2019-08-06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1931Y (zh) * 2003-06-23 2004-08-11 徐述铎 水上垃圾回收船
CN205770035U (zh) * 2016-05-20 2016-12-07 青岛黄海学院 一种用于水上漂浮垃圾的清理船
CN106968250A (zh) * 2017-05-26 2017-07-21 大鹏高科(武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打桩装置及打桩方法
CN209208992U (zh) * 2018-12-27 2019-08-06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2944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4319B (zh) 一种波浪能最大波能跟踪控制系统
US4748338A (en) Ocean wave energy extracting erosion reversal a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8639267B (zh) 一种带减摇鳍的浮船坞
CN207060333U (zh) 一种新型浮标
CN109733544A (zh) 一种自然能驱动的翼舵联动长航时双体无人艇
CN110758707A (zh) 一种适用于船舶的发电推进减摇一体化装置
CN208310949U (zh) 一种鱼尾形水翼潮流能发电装置
KR20060015898A (ko) 수력발전장치
CN109387352A (zh) 一种用于波浪驱动无人水面机器人的实验平台
CN109572944A (zh)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CN104989588A (zh) 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
CN109110081A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浮船坞
CN114056520A (zh) 一种自供能漂浮式仿生海洋探测龟
CN2755302Y (zh) 海浪发电设备
CN209208992U (zh) 一种obs水面回收装置
CN110242487A (zh) 一种航标灯发电设备
CN202023684U (zh) 一种水轮式海浪发电装置
CN112726547A (zh) 一种节能型打捞驱动一体装置
CN111947090A (zh) 一种节能型海上防触礁警示灯
CN1924614A (zh) 海洋拖曳线阵双翼自平衡展开装置
CN104567984A (zh) 一种新型水下检测平台
CN107351983A (zh) 一种适用于任意流速任何方向的自发电海洋监测浮标
CN209639712U (zh) 一种用于海洋观测用浅标
CN102536609A (zh) 一种海洋能发电装置
CN107746093A (zh) 一种风能悬浮式超声波生态除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6 Xianxia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TH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Qingdao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Address before: No.6 xianxia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H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