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杆和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杆和支撑架。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相比传统施工方法,显著减少模板及脚手架的搭设量。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独立支撑的布置较为分散,独立支撑上部的水平叠合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起到模板的作用,需要承担施工荷载,所以独立支撑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独立支撑由可调高度的支撑杆和木制工字梁组成,现有木制工字梁造价高,在施工过程中占用较多资金;转运过程中反复拆装及使用或材料堆放过程中木材反复经历干湿循环容易产生翘曲、变形,周转损耗大;工字梁的安装和拆卸需2名以上工人配合完成,楼层间转运需要与支撑杆分开转运,耗费人工。
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整体受力稳定独立、安装简便、简易可靠,精度高的支撑杆和支撑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受力稳定独立、安装简便、简易可靠,精度高的支撑杆和支撑架。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支撑杆,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分别设有穿接孔,所述第一立杆套设在所述第二立杆内并可相对第二立杆竖向移动,所述支撑杆还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至少包括穿接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穿接杆上的挡块,所述穿接杆水平穿过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穿接孔,所述穿接杆套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可沿所述穿接杆移动并固定在穿接杆的预设位置,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穿接孔分别为圆孔和竖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第二立杆上套设有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与所述第二立杆螺纹连接并可相对第二立杆竖向移动,所述调节套筒设置在所述调整件的下部并支撑所述调整件,所述调节块和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杆的两侧,至少所述调节块或挡块设置在所述条形孔内并顶紧所述第一立杆。
本发明主要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楼板等预制构件的支撑,具体应用过程中,多个支撑杆横向和纵向并列设置并连接成整体,根据支撑高度,调节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相对位置,安装调整件使得穿接杆水平穿过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穿接孔,然后套设调节块,使其固定并将第一立杆夹持在所述挡块和调节块之间,通过调节块和/或挡块顶紧第一立杆,使得第一立杆贴紧第二立杆,减少二者之间的间隙,或者第一立杆夹持在所述调节块和挡块之间,保持第一立杆对中,处于轴线位置,防止安装过程中发生偏转,保证支撑的精度。本发明采用机械调整方式,简易可靠,精度高。
调节套筒与调整件的配合可起到调节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相对位置的作用,调节套筒可支撑调整件,通过转动调节套筒调节其在第二立杆上的位置即可起到调节第一立杆伸入第二立杆中的长度的作用,进而调节本发明的长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调节块和挡块分别位于第二立杆的条形孔内,所述第一立杆夹持在所述调节块和挡块之间。如此,本发明采用机械调整方式,简易可靠,精度高,第一立杆将荷载传递给调整件,通过调整件上的挡块和调节块的对拉,调节块和挡块将第一立杆夹持在二者之间,产生摩擦力,保持第一立杆对中,处于轴线位置,防止安装过程中发生偏转,保证支撑的精度;同时,调节块和挡块均可沿竖向设置的条形孔上下移动,直接转动调节套筒就可对支撑杆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过程无需松动调整件,操作更加简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穿接杆上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锁止销并将调节块固定在所述条形孔内并顶住所述第一立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穿接杆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块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块与所述穿接杆螺纹连接并可紧固在所述条形孔内并顶住所述第一立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穿接杆上设有竖向连接杆。连接杆的设置用于后面安装过程中与纵杆相连,纵杆将纵向设置的一列支撑杆连接成整体,而且,通过调节纵杆的水平度进而保证纵向设置的一列支撑杆上的调整件的整体水平度,进而保证该列支撑杆的第一立杆的整体高度,保证支撑的平整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立杆顶部设有调节支撑板。调节支撑板的设置可扩大本发明与预制楼板的支撑面,提高支撑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调节支撑板的顶面设有柔性垫片。如此设置,可避免压力过大造成预制楼板等预制件底部损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吸收施工过程中预制楼板等预制件产生的振动荷载,减少预制楼板等预制件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破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柔性垫片为橡胶或工程塑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撑架,包括横向和纵向并列设置的多个上述任一所述的支撑杆,横向设置的一排支撑杆通过横杆连接成整体,纵向设置的一列支撑杆通过纵杆连接成整体。
本发明的支撑架整体受力稳定,平整度高,调节简便,支撑效果好,便于拆装。具体安装时,可先架设第一根支撑杆(需要三脚架)并安装此支撑杆的调整件,然后架设此列的最后一根支撑杆(需要三脚架),并安装此支撑杆的调整件,架设纵杆连接上述的两根支撑杆,安装此列的中间的独立支撑杆,并形成一纵列,将纵杆与此列中间的独立支撑杆相连;重复上述操作,安装下一列独立支撑,采用横杆横向设置的独立支撑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穿接杆上设有竖向连接杆,所述纵杆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竖向连接杆穿接所述定位孔。纵杆一方面将纵向设置的一列支撑杆连接成整体,而且,通过调节纵杆的水平度进而保证纵向设置的一列支撑杆上的调整件的整体水平度,进而保证该列支撑杆的第一立杆的整体高度,保证支撑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撑杆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撑杆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连接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撑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涉及的支撑杆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
1第一立杆 2第二立杆 3调整件 4挡块
5调节块 6调节套筒 7销孔 8锁止销
9竖向连接杆 10横杆 11纵杆 12穿接杆
13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3以及图6和图7,一种支撑杆,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所述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分别设有穿接孔,所述第一立杆1套设在所述第二立杆2内并可相对第二立杆2竖向移动,所述支撑杆还包括调整件3,所述调整件3至少包括穿接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穿接杆上的挡块4,所述穿接杆水平穿过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的穿接孔,所述穿接杆套设有调节块5,所述调节块5可沿所述穿接杆移动并固定在穿接杆的预设位置,所述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的穿接孔分别为圆孔和竖向设置的条形孔13,所述第二立杆2上套设有调节套筒6,所述调节套筒6与所述第二立杆2螺纹连接并可相对第二立杆2竖向移动,所述调节套筒6设置在所述调整件3的下部并支撑所述调整件3,所述调节块5和挡块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杆1的两侧,至少所述调节块5或挡块4设置在所述条形孔13内并顶紧所述第一立杆1。
本发明主要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楼板等预制构件的支撑,具体应用过程中,多个支撑杆横向和纵向并列设置并连接成整体,根据支撑高度,调节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的相对位置,安装调整件3使得穿接杆水平穿过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的穿接孔,然后套设调节块5,使其固定并将第一立杆1夹持在所述挡块4和调节块5之间,通过调节块5和/或挡块4顶紧第一立杆1,使得第一立杆1贴紧第二立杆2,减少二者之间的间隙,或者第一立杆1夹持在所述调节块5和挡块4之间,保持第一立杆1对中,处于轴线位置,防止安装过程中发生偏转,保证支撑的精度。本发明采用机械调整方式,简易可靠,精度高。
调节套筒6与调整件3的配合可起到调节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相对位置的作用,调节套筒6可支撑调整件3,通过转动调节套筒6调节其在第二立杆2上的位置即可起到调节第一立杆1伸入第二立杆2中的长度的作用,进而调节本发明的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述调节块5和挡块4分别位于第二立杆2的条形孔13内,所述第一立杆1夹持在所述调节块5和挡块4之间。如此,本发明采用机械调整方式,简易可靠,精度高,第一立杆1将荷载传递给调整件3,通过调整件3上的挡块4和调节块5的对拉,调节块5和挡块4将第一立杆1夹持在二者之间,产生摩擦力,保持第一立杆1对中,处于轴线位置,防止安装过程中发生偏转,保证支撑的精度;同时,调节块5和挡块4均可沿竖向设置的条形孔13上下移动,直接转动调节套筒6就可对支撑杆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过程无需松动调整件3,操作更加简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述穿接杆上设有销孔7,所述销孔7内设有锁止销8并将调节块5固定在所述条形孔13内并顶住所述第一立杆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穿接杆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块5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块5与所述穿接杆螺纹连接并可紧固在所述条形孔13内并顶住所述第一立杆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述穿接杆12上设有竖向连接杆9。连接杆的设置用于后面安装过程中与纵杆11相连,纵杆11将纵向设置的一列支撑杆连接成整体,而且,通过调节纵杆11的水平度进而保证纵向设置的一列支撑杆上的调整件3的整体水平度,进而保证该列支撑杆的第一立杆11的整体高度,保证支撑的平整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杆11顶部设有调节支撑板。调节支撑板的设置可扩大本发明与预制楼板的支撑面,提高支撑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支撑板的顶面设有柔性垫片。如此设置,可避免压力过大造成预制楼板等预制件底部损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吸收施工过程中预制楼板等预制件产生的振动荷载,减少预制楼板等预制件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破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垫片为橡胶或工程塑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撑架,实施例如下,如图5,包括横向和纵向并列设置的多个上述任一所述的支撑杆,横向设置的一排支撑杆通过横杆10连接成整体,纵向设置的一列支撑杆通过纵杆11连接成整体。
本发明的支撑架整体受力稳定,平整度高,调节简便,支撑效果好,便于拆装。具体安装时,可先架设第一根支撑杆(需要三脚架)并安装此支撑杆的调整件3,然后架设此列的最后一根支撑杆(需要三脚架),并安装此支撑杆的调整件3,架设纵杆11连接上述的两根支撑杆,安装此列的中间的独立支撑杆,并形成一纵列,将纵杆11与此列中间的独立支撑杆相连;重复上述操作,安装下一列独立支撑,采用横杆10横向设置的独立支撑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述穿接杆12上设有竖向连接杆9,所述纵杆11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竖向连接杆9穿接所述定位孔。纵杆11一方面将纵向设置的一列支撑杆连接成整体,而且,通过调节纵杆11的水平度进而保证纵向设置的一列支撑杆上的调整件33的整体水平度,进而保证该列支撑杆的第一立杆11的整体高度,保证支撑的平整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