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9415A - 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9415A
CN109449415A CN201811296249.6A CN201811296249A CN109449415A CN 109449415 A CN109449415 A CN 109449415A CN 201811296249 A CN201811296249 A CN 201811296249A CN 109449415 A CN109449415 A CN 109449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f
mangano
manganese dioxide
manganic oxide
deri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62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49415B (zh
Inventor
高发明
宋丹丹
姜欣宇
李艳山
李岩
卢雄
杨兵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2962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9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9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9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49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9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6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organic compounds
    • H01M4/602Poly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以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作为前驱体,将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获得混合溶液A;S2、混合溶液A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安装不锈钢反应釜;S3、将安装好的不锈钢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加热15~24小时,加热结束后,取出产物B;S4、将产物B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离心洗涤,过滤,真空干燥箱中50℃~70℃下真空干燥12~24小时,得到混合物C;S5、将混合物在惰性气体氮气氛围中。本发明可避免去除表面活性剂的后续的除杂处理步骤,操作步骤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以及日益高涨的能源需求,都使得新能源领域的科研人员必须寻找性能优异的储能装置。锂离子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高的循环性能)、比能量高、体积小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综合性能最为优越的电池。新型储锂材料的开发和制备成为了全世界人们的研究重点。近年来,二维类石墨烯层状材料(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过渡金属硫化物)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储能领域引起了广泛研究,尤其是锂离子电池。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是将金属离子或者金属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构成的一种晶体材料,它具有骨架结构多样性、孔隙率高、表面可进行修饰等特点,被气体分离、传感器、工业催化、能量存储等多种领域广泛研究和应用。MOF材料具有高度可调控性,改变中心原子或有机配体均能实现对MOF结构的调控。因此,结合二维层状材料和MOF材料的优点,制备新颖的具有层状结构的MOF材料,并提高MOF衍生的金属氧化物的导电性,将极大地发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储锂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结合二维层状材料和MOF衍生材料的优点,同时解决了二维材料不稳定、易堆叠的问题和MOF材料导电性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合成工艺简单、重复性高、具有超高导电性的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物的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以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作为前驱体,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3:1,将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磁力搅拌10~30分钟,获得混合溶液A,其中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以及水的体积比为15:1:1;
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A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安装不锈钢反应釜,密封;
S3、将安装好的不锈钢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20-135℃加热15~24小时,加热结束后,待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B;
S4、将得到的产物B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离心洗涤,共洗涤3~6次,过滤,真空干燥箱中50℃~70℃下真空干燥12~24小时,得到混合物C;
S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C在惰性气体氮气氛围中,在600~800℃下,继续加热2~4小时,以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MOF衍生的MnO2/Mn3O4层状复合材料。
优选地,步骤S1中的金属锰源为四水合氯化锰或硫酸锰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步骤S1中金属锰源为16~17.8毫克,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59.4毫克,步骤S2中的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容积为75ml。
优选地,步骤S3中将安装好的不锈钢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35℃加热15~24小时。
优选地,所述MOF衍生物MnO2/Mn3O4复合材料为垂直方向堆叠的片层结构。
优选地,所述MOF衍生物MnO2/Mn3O4复合材料的界面阻抗小于10Ω。
有益效果:
①本发明在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因此可避免去除表面活性剂的后续的除杂处理步骤,操作步骤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②本发明在制备的MOF衍生的MnO2/Mn3O4层状复合材料具有均匀堆叠的层状形貌,层间空隙均匀。
③本发明通过碳化制备的MOF衍生的MnO2/Mn3O4的复合物质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可大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MOF衍生的MnO2/Mn3O4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MOF衍生的MnO2/Mn3O4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MOF衍生的MnO2/Mn3O4的X射线衍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MOF衍生的MnO2/Mn3O4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交流阻抗测试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得的MOF衍生的MnO2/Mn3O4的倍率性能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得的MOF衍生的MnO2/Mn3O4的循环稳定性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得的MOF衍生的MnO2/Mn3O4的循环伏安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以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作为前驱体,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3:1,将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磁力搅拌10~30分钟,获得混合溶液A,其中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以及水的体积比为15:1:1;
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A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安装不锈钢反应釜,密封;
S3、将安装好的不锈钢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20-130℃加热15~24小时,加热结束后,待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B;
S4、将得到的产物B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离心洗涤,共洗涤3~6次,过滤,真空干燥箱中50℃~70℃下真空干燥12~24小时,得到混合物C;
S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在惰性气体氮气氛围中,在600~800℃下,继续加热2~4小时,以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MOF衍生的MnO2/Mn3O4层状复合材料。
优选地,步骤S1中的金属锰源为四水合氯化锰或硫酸锰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步骤S1中锰源为16~17.8毫克,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59.4毫克,步骤S2中的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容积为75ml。
优选地,步骤S3中将安装好的不锈钢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35℃加热15~24小时。
优选地,MOF衍生物MnO2/Mn3O4复合材料为垂直方向堆叠的片层结构。
优选地,MOF衍生物MnO2/Mn3O4复合材料的界面阻抗小于10Ω。
实施例1
以四水合氯化锰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前驱体溶液,取17.8毫克四水合氯化锰和59.4毫克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总体积30毫升,体积比为15:1:1)的溶液中。
然后将上述溶液倒入容积为75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安装不锈钢反应釜,密封,再把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35℃下加热24小时。
等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产物。将得到的混合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离心洗涤6次,过滤,然后在50℃下真空干燥12小时。
最后,将得到的沉淀物在700℃氮气氛围中,继续加热2小时,以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MOF衍生的MnO2/Mn3O4复合材料。
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MOF衍生的MnO2/Mn3O4复合材料的形貌为类似长方体的块体结构,并且由均匀堆叠的片层结构组成每个块体,每个片层厚度约为150nm,层间空隙明显且均匀。可以提供更大的活性表面积以及丰富的活性位点。
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制备的MOF衍生物MnO2/Mn3O4复合材料为垂直方向堆叠的片层结构,形成了均匀的层间空隙。
实施例2
以硫酸锰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前驱体溶液,取16毫克硫酸锰和59.4毫克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总体积30毫升,体积比为15:1:1)的溶液中。
然后将上述溶液倒入容积为75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安装不锈钢反应釜,密封,再把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35℃下加热18小时。等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产物。
将得到的混合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离心洗涤3次,过滤,然后在70℃下真空干燥24小时。
最后,将得到的沉淀物在600℃氮气氛围中,继续加热4小时,以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MOF衍生的MnO2/Mn3O4复合材料。
如图4所示,可以清楚的看出复合材料中含有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锰。
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MOF衍生的MnO2/Mn3O4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奈奎斯特曲线中,半圆直径远远小于裸玻碳电极,材料的界面阻抗小于10Ω,表明制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金属导电率和电化学活性。
实施例3
以四水合氯化锰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前驱体溶液,取17.8毫克四水合氯化锰和59.4毫克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总体积40毫升,体积比为15:1:1)的溶液中。
然后将上述溶液倒入容积为75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安装不锈钢反应釜,密封,再把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35℃下加热15小时。等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产物。
将得到的混合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离心洗涤6次,过滤,然后在70℃下真空干燥12小时。最后,将得到的沉淀物在800℃氮气氛围中,继续加热2小时,以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MOF衍生的MnO2/Mn3O4复合材料。
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MOF衍生的MnO2/Mn3O4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比较优异。
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MOF衍生的MnO2/Mn3O4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比较优异。
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MOF衍生的MnO2/Mn3O4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反应的高度可逆性。
实施例4
以四水合氯化锰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前驱体溶液,取17.8毫克四水合氯化锰和59.4毫克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总体积40毫升,体积比为15:1:1)的溶液中。
然后将上述溶液倒入容积为75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安装不锈钢反应釜,密封,再把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30℃下加热15小时。等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产物。
将得到的混合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离心洗涤6次,过滤,然后在70℃下真空干燥12小时。最后,将得到的沉淀物在800℃氮气氛围中,继续加热2小时,以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MOF衍生的MnO2/Mn3O4复合材料。
实施例5
以四水合氯化锰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前驱体溶液,取17.8毫克四水合氯化锰和59.4毫克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总体积40毫升,体积比为15:1:1)的溶液中。
然后将上述溶液倒入容积为75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安装不锈钢反应釜,密封,再把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20℃下加热15小时。等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产物。
将得到的混合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离心洗涤6次,过滤,然后在70℃下真空干燥12小时。最后,将得到的沉淀物在800℃氮气氛围中,继续加热2小时,以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MOF衍生的MnO2/Mn3O4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①本发明在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因此可避免去除表面活性剂的后续的除杂处理步骤,操作步骤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②本发明在制备的MOF衍生的MnO2/Mn3O4层状复合材料具有均匀堆叠的层状形貌,层间空隙均匀。
③本发明通过碳化制备的MOF衍生的MnO2/Mn3O4的复合物质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可大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以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作为前驱体,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3:1,将金属锰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磁力搅拌10~30分钟,获得混合溶液A,其中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以及水的体积比为15:1:1;
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A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安装不锈钢反应釜,密封;
S3、将安装好的不锈钢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20-135℃加热15~24小时,加热结束后,待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B;
S4、将得到的产物B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离心洗涤,共洗涤3~6次,过滤,真空干燥箱中50℃~70℃下真空干燥12~24小时,得到混合物C;
S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C在惰性气体氮气氛围中,在600~800℃下,继续加热2~4小时,以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层状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金属锰源为四水合氯化锰或硫酸锰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容积为75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将安装好的不锈钢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135℃加热15~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F衍生物MnO2/Mn3O4复合材料为垂直方向堆叠的片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F衍生物MnO2/Mn3O4复合材料的界面阻抗小于10Ω。
CN201811296249.6A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449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6249.6A CN109449415B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6249.6A CN109449415B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9415A true CN109449415A (zh) 2019-03-08
CN109449415B CN109449415B (zh) 2021-03-19

Family

ID=6554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6249.6A Active CN109449415B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941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7998A (zh) * 2019-11-22 2020-04-17 湖北大学 一种MOFs衍生的多孔Mn3O4@碳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79390A (zh) * 2019-06-12 2020-12-15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边形层状四氧化三锰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42448A (zh) * 2021-11-18 2022-02-15 浙江大学 基于Mn-MOF的二维片状氧化锰/介孔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433073A (zh) * 2021-12-29 2022-05-06 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 锰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50409A (zh) * 2022-05-10 2022-08-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锰基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03783A (zh) * 2022-10-31 2022-11-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9560A1 (en) * 2010-12-08 2012-06-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orous metal oxide
CN106334552A (zh) * 2016-09-30 2017-01-18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MnOx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环境污染中的应用
CN108666544A (zh) * 2018-04-18 2018-10-16 燕山大学 一种以MOF衍生制备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9560A1 (en) * 2010-12-08 2012-06-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orous metal oxide
CN106334552A (zh) * 2016-09-30 2017-01-18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MnOx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环境污染中的应用
CN108666544A (zh) * 2018-04-18 2018-10-16 燕山大学 一种以MOF衍生制备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的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SHI HU等: ""Green and Rational Design of 3D Layer-by-Layer MnOx Hierarchically Mesoporous Microcuboids from MOF Templates for High-Rate and Long-Life Li-Ion Batterie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9390A (zh) * 2019-06-12 2020-12-15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边形层状四氧化三锰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7998A (zh) * 2019-11-22 2020-04-17 湖北大学 一种MOFs衍生的多孔Mn3O4@碳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42448A (zh) * 2021-11-18 2022-02-15 浙江大学 基于Mn-MOF的二维片状氧化锰/介孔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433073A (zh) * 2021-12-29 2022-05-06 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 锰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50409A (zh) * 2022-05-10 2022-08-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锰基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03783A (zh) * 2022-10-31 2022-11-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03783B (zh) * 2022-10-31 2023-03-1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9415B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9415A (zh) 一种mof衍生的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11634332B2 (en) Selenium-doped MXene composite nano-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8461306B (zh) 一种多层级n掺杂碳纳米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9163B (zh) 一种钴、氮共掺杂超薄纳米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99729A (zh) 一种双金属MOFs的含氮石墨化碳材料
CN106129377B (zh) 一种三氧化二铁/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
CN105140046B (zh) 一种纳米γ-MnO2/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229503B (zh) 一种氧化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
CN105923629A (zh) 浸渍重结晶碳化生物质制备过渡金属复合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方法
CN108315758B (zh) 一种电解水产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2722B (zh) 一种以Ce-MOF为前驱体的二氧化铈/氮化钛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82827A (zh) 一种碳复合钠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5178B (zh) 一种以mof为模板制备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及其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CN109546162A (zh) 一种微孔化铁-氮掺杂碳催化剂材料的可循环制备方法
CN113802145B (zh) 一种富勒烯/四苯基铁卟啉自组装结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876682A (zh) 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氧化锰/镍微米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450288A (zh) 一种多孔状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165204A (zh)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包覆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7572A (zh) 一种锑‑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99392A (zh) 一种具有锰缺陷的纳米Mn3O4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CN108598448A (zh) 一种三维结构碳包覆钴酸锰纳米线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8989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64712A (zh) 一种多孔碳@氮掺杂多孔碳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Yuan et al. Collaboratively boosting charge transfer and CO 2 chemisorption of SnO 2 to selectively reduce CO 2 to HCOOH
CN109920992A (zh) 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硒碳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