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4913A - 层叠膜及偏振片 - Google Patents

层叠膜及偏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4913A
CN109414913A CN201780041461.5A CN201780041461A CN109414913A CN 109414913 A CN109414913 A CN 109414913A CN 201780041461 A CN201780041461 A CN 201780041461A CN 109414913 A CN109414913 A CN 109414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film
thickness
stacked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14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恭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Ze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Ze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Ze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14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4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being manufactur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before reaching its stable state, e.g. in which a layer is extruded and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 B32B37/15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being manufactur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before reaching its stable state, e.g. in which a layer is extruded and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at least one layer is extrud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2Mechan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7Therm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32B2307/7246Water vapor b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层叠膜,其依次具有由第1树脂形成的第1层、由第2树脂形成的第2层、以及由第3树脂形成的第3层;第2树脂具有比第1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第3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第1树脂和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第1树脂和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 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第1层的厚度与第3层的厚度之和相对于第2层的厚度的比在1以上且4以下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层叠膜及偏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膜及具有该层叠膜的偏振片。
背景技术
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和用于保护该起偏器的光学膜。作为光学膜,提出了在中间层的两侧层叠有表面层的呈3层结构的层叠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通过光学膜为呈3层结构的层叠膜,从而能够使构成表面层的材料难以包含的添加剂(在专利文献1和2的示例中为紫外线吸收剂)包含在构成中间层的材料中。
近年来,对于呈3层结构的层叠膜,需求通过增加中间层的添加剂的量从而提高添加剂发挥的功能。但是,中间层的添加剂的浓度的上限有限,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通常认识。因此,近年来,为了增加添加剂的量而使中间层变厚成为技术常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317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034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存在这样的倾向,即,越是在构成中间层的材料中增加添加剂的量,则中间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会下降。因此,在层叠膜中,即使在中间层和表面层由包含相同聚合物的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中间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比表面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
作为结果,如果要在中间层中确保一定程度的添加剂的量,则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中间层变厚,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表面层变薄,作为层叠膜整体的耐热性变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耐热性优异的层叠膜、以及具有该层叠膜的偏振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研究,特别对于如下的层叠膜进行了研究,该层叠膜具有由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低的树脂形成的第2层、以及设置在其两面的由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高的树脂形成的第1层和第3层。具体而言,对于作为层叠膜的上述第1层和第3层而应采用的树脂、以及上述的第1层和第3层与上述第2层的厚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作为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在这样的层叠膜中,通过作为构成上述第1层和第3层的树脂而采用具有特定的物性的树脂,并且使上述第1层的厚度与上述第3层的厚度之和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厚度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由此能够解决第2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所引起的问题,提供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的层叠膜。本发明基于该见解而完成。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层叠膜,依次具有由第1树脂形成的第1层、由第2树脂形成的第2层、以及由第3树脂形成的第3层,
上述第2树脂具有比上述第1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上述第3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上述第1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
上述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
上述第1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
上述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并且
上述层叠膜中,上述第1层的厚度与上述第3层的厚度之和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厚度的比在1以上且4以下的范围内。
[2]根据[1]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1树脂和上述第3树脂中的一者或两者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冲击强度为3×10-2J以上。
[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1树脂和上述第3树脂中的一者或两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0℃以上。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上述层叠膜的厚度为50μm以下。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1树脂和上述第3树脂中的一者或两者包含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2树脂包含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波长380nm的光线透射率为3%以下。
[8]一种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耐热性优异的层叠膜、以及具有该层叠膜的偏振片。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剖视图。
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剖视图。
图3为说明本申请的膜的冲击强度的测定方法的立体图。
图4为说明本申请的膜的冲击强度的测定方法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实施方式及示例物而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和例示物,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请求的范围以及与其同等的范围的范围内可任意地变更实施。
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延迟表示面内延迟。此外,只要没有另外说明,某个膜的面内延迟为Re=(nx-ny)×d所示的值。在此,nx表示与上述膜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面内方向)中提供最大的折射率的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上述膜的面内方向中与nx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d表示上述膜的厚度。只要没有另外说明,测定波长为550nm。
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膜的慢轴表示该膜的面内的慢轴。
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1/4波片”和“偏振片”不仅为刚直的部件,也包含例如树脂制的膜这样具有可挠性的部件。
在以下的说明中,“长条”的膜是指相对于宽度具有通常为5倍以上、优选为10倍以上的长度的膜,具体是指具有可卷绕成辊状而保管或运输的程度的长度的膜。长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相对于宽度为10万倍以下。
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紫外线”表示波长为10nm以上且小于400nm的光,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可见光”表示波长为400nm以上且700nm以下的光。
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具有多个膜的部件中的各膜的光学轴(偏振光透射轴、慢轴)与膜面内的规定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度表示从厚度方向观察上述膜时的角度。
[1.层叠膜的内容]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膜10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层叠膜10依次具有第1层11、第2层12、第3层13。由此,第2层12设置于第1层11与第3层13之间。
在层叠膜10中,通常,第1层11与第2层12之间不隔着其它层而直接接触,第2层12与第3层13之间不隔着其它层而直接接触。由此,第2层12在层叠膜10中是以第1层11和第3层13为外侧层的中间层。由此,层叠膜10成为包含3层以上的层的结构。因此,构成第2层12的材料中能够包含构成第1层11的材料和构成第3层13的材料难以包含的添加剂。这是因为,作为外侧层的第1层11和第3层13能够抑制第2层12的材料包含的添加剂的渗出。
例如,构成第2层12的材料可包含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添加剂。而且,在使用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添加剂的情况下,层叠膜10能够抑制紫外线的透射。如此,层叠膜10能够根据第2层12的材料包含的添加剂的种类而发挥该添加剂具有的功能。
层叠膜10由树脂形成。具体而言,第1层11由第1树脂(A)形成,第2层12由第2树脂(B)形成,并且,第3层13由第3树脂(C)形成。第2树脂(B)具有比第1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第3树脂(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此处所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构成各层的树脂包含多个成分的情况下是指作为树脂整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此,第2层12通常倾向于比第1层11耐热性差,倾向于比第3层13耐热性差。第2层12的材料包含的添加剂的量越多,这些倾向越显著。在此,通常而言,在呈3层结构的层叠膜中,即使耐热性相对差的中间层位于耐热性相对优异的外侧层之间,有时也很难说层叠膜作为整体而耐热性优异,进而存在第2层12的厚度越大则耐热性越下降的倾向。但是,根据本发明,如实施例中所例证,能够使层叠膜10耐热性优异。
层叠膜10通常具有高透明度、即低雾度,并且具有高全光线透射率、即高可见光透射率。因此,层叠膜10可用作光学膜。而且,这样的光学膜可用作起偏器的保护膜。即,层叠膜10可用作偏振片的一个部件。因此,层叠膜10优选低透湿性优异。而且,具有层叠膜10的偏振片可用作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部件。
以下,对层叠膜10的各构成详细进行说明。
[2.第1层]
第1层11如上所述,由第1树脂(A)形成。第1树脂(A)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由此,能够使层叠膜10的刚性优异。第1树脂(A)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 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由此,能够使层叠膜10的低透湿性优异。通过采用满足这些特性的树脂作为第1树脂(A),从而即使层叠膜10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低的第2树脂(B),其耐热性也能够优异。对于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除按照JIS K7129 B(1992)进行以外,在确认了测定结果的等效性的前提下,也可以代之以按照JIS K 7129(2008)、ISO 15106-1(2003)、或ISO 15106-2(2003)进行。
第1层11的厚度(图1所示的T11)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8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0μm以上,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8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5μm以下。通过第1层11的厚度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有效抑制第2层12可包含的添加剂的渗出。此外,通过第1层11的厚度为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从而第2层12变厚,因此能够使构成第2层12的材料中的添加剂的量变多,在层叠膜10中提高添加剂发挥的功能。厚度可如实施例中的评价项目的栏目中所述而进行测定或算出。也可以代之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厚度。使用环氧树脂包埋层叠膜10,准备试样片。使用超薄切片机将该试样片切片成厚度0.05μm。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因切片而出现的截面。
从抑制渗出的观点出发,第1树脂(A)优选不包含添加剂。即,第1树脂(A)优选由不含添加剂的树脂形成。此外,第1树脂(A)通常为热塑性树脂。由此,第1树脂(A)通常包含热塑性的聚合物。
作为热塑性的聚合物,可使用满足上述的特性的聚合物。构成第1树脂(A)的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此外,聚合物可以为均聚物,也可以为共聚物。
作为构成第1树脂(A)的聚合物,从机械特性、耐热性、透明性、低吸湿性、低透湿性、尺寸稳定性及轻质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含有脂环式结构(也称为脂环式环状结构)的聚合物(A1)。在此,机械特性是指包含刚性(压痕弹性)、耐冲击性及拉伸特性的力学特性的总称。
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为该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通常耐湿热性优异。因此,通过使用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从而能够使层叠膜10的耐湿热性良好。
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可以在主链具有脂环式结构,也可以在侧链具有脂环式结构,还可以在主链和侧链两者具有脂环式结构。其中,从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至少在主链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作为脂环式结构,可举出例如,饱和脂环式烃(环烷烃)结构,不饱和脂环式烃(环烯烃、环炔烃)结构等。其中,从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环烷烃结构和环烯烃结构,其中特别优选环烷烃结构。
关于构成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每一个脂环式结构优选为4个以上,更优选为5个以上,优选为30个以下,更优选为20个以下,特别优选为15个以下的范围。通过将构成脂环式结构的碳原子数设为该范围,从而使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的树脂的机械强度、耐热性及成型性高度平衡。
在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中,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比例可根据使用目的适当选择。含有脂环结构的聚合物(A1)中的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优选为5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0质量%以上。如果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中的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比例在该范围,则第1树脂(A)的透明性和耐热性良好。
作为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可举出例如降冰片烯系聚合物、单环的环状烯烃系聚合物、环状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乙烯基脂环式烃聚合物及这些的氢化物。在这些中,由于透明性和成型性良好,因此更优选降冰片烯系聚合物。
作为降冰片烯聚合物的例子,可举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及其氢化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加成聚合物及其氢化物。此外,作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的例子,可举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1种单体的开环均聚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2种以上单体的开环共聚物、以及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和可与其共聚的任意单体的开环共聚物。进而,作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的例子,可举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1种单体的加成均聚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2种以上单体的加成共聚物、以及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与可与其共聚的任意单体的加成共聚物。在这些中,从成形性、耐热性、低吸湿性、低透湿性、尺寸稳定性及轻质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的氢化物。
作为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能够举出例如:双环[2.2.1]庚-2-烯(常用名:降冰片烯)、三环[4.3.0.12,5]癸-3,7-二烯(常用名:二环戊二烯)、7,8-苯并三环[4.3.0.12,5]癸-3-烯(常用名:桥亚甲基四氢芴)、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常用名:四环十二碳烯)、以及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例如,在环上有取代基的衍生物)等。在此,作为取代基,能够举出例如烷基、烯基、极性基团等。这些取代基相同或相异,可以多个结合成环状。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
作为极性基团的种类,可举出例如杂原子或具有杂原子的原子团等。作为杂原子,可举出例如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硅原子、卤原子等。作为极性基团的具体例子,可举出:羧基、羰氧基羰基、环氧基、羟基、氧基、酯基、硅烷醇基、甲硅烷基、氨基、腈基、磺酸基等。
作为能够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开环共聚的单体,可举出例如:环己烯、环庚烯、环辛烯等单环状烯烃类及其衍生物;环己二烯、环庚二烯等环状共轭二烯及其衍生物等。能够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开环共聚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
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可通过例如将单体在开环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或共聚从而进行制造。
作为能够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加成共聚的单体,可举出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等碳原子数2~20的α-烯烃及其衍生物;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等环烯烃及其衍生物;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等非共轭二烯等。在这些中,优选α-烯烃,更优选乙烯。此外,能够与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加成共聚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
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可通过例如将单体在加成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或共聚从而进行制造。
上述开环聚合物和加成聚合物的氢化物可通过例如以下方式进行制造:在开环聚合物和加成聚合物的溶液中,在包含镍、钯等过渡金属的氢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优选90%以上的碳-碳不饱和键氢化。
在降冰片烯系聚合物中优选如下的聚合物:作为结构单元,具有X:双环[3.3.0]辛烷-2,4-二基-亚乙基结构和Y:三环[4.3.0.12,5]癸-7,9-二基-亚乙基结构的结构单元,这些结构单元的量相对于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的全部结构单元为90重量%以上,并且表示X与Y的质量比的X∶Y为100∶0~40∶60。通过使用这样的聚合物,能够使包含该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的第1层11长期不会发生尺寸变化、光学特性的稳定性优异。
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0以上,更优选为15000以上,特别优选为20000以上,优选为100000以下,更优选为8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50000以下。在重均分子量位于这样的范围时,第1层11的机械强度和成型性高度平衡。
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特别优选为1.8以上,优选为3.5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特别优选为2.7以下。在此,Mn表示数均分子量。通过将分子量分布设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提高聚合物的生产率,抑制制造成本。此外,通过设为上限值以下从而低分子成分的量变小,因此能够抑制高温暴露时的弛豫,提高第1层11的稳定性。
上述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可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测定。作为GPC所使用的溶剂,可举出环己烷、甲苯、四氢呋喃。在使用GPC的情况下,重均分子量可作为例如聚异戊二烯换算或聚苯乙烯换算的相对分子量进行测定。
第1树脂(A)中的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的量,优选为84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6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0质量%以上,优选为9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3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2质量%以下。其余部分可由选自其它聚合物和任意的添加剂的成分构成。通过将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的量控制在上述范围,从而能够使层叠膜10的耐湿热性和机械特性有效地提高。由此,在使用层叠膜10作为起偏器的保护膜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偏振片在加湿条件下的耐久性。
接着,说明对第1树脂(A)可要求的物性等。
第1树脂(A)的压痕弹性模量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的测定值计,为2200MPa以上,更优选为2350MPa以上,特别优选为2500MPa以上,优选为4500MPa以下,更优选为3500MPa以下,特别优选为3000MPa以下。通过该压痕弹性模量为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使第1层11的刚性乃至层叠膜10的刚性充分优异,通过为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确保第1层11的可挠性。压痕弹性模量能够使用市售的压痕弹性模量试验机进行测定,具体可如实施例中的评价项目的栏目所述进行测定。
第1树脂(A)的水蒸气透过率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K7129B(1992)进行测定时的测定值计,为5g/m2·day以下,特别优选为1g/m2·day以下,此外,其下限值理想为零,可以为0.1g/m2·day。通过该水蒸气透过率为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使第1层11的低透湿性乃至层叠膜10的低透湿性充分优异。水蒸气透过率能够使用市售的水蒸气透过度测定装置进行测定,具体可如实施例中的评价项目的栏目所述进行测定。考虑到层叠膜10的用途,作为测定条件,优选至少采用温度40℃和湿度90%RH的加湿条件。
第1树脂(A)的冲击强度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的测定值计,优选为3×10-2J以上,更优选为5×10-2J以上,特别优选为8×10-2J以上。通过该冲击强度为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使第1层11的刚性乃至层叠膜10的刚性优异。冲击强度的上限没有限制,可为例如20×10-2J以下。冲击强度能够通过对夹具所固定的膜进行使用了规定的冲击器(striker)的冲击试验进行测定。考虑到膜的厚度小,优选不使用市售的冲击试验机而如实施例中的评价项目的栏目所述测定冲击强度。
第1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50℃以上,更优选为160℃以上,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180℃以下,特别优选为170℃以下。通过第1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提高高温环境下的层叠膜10的耐久性,通过设为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从而易于进行层叠膜10的拉伸处理。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使用例如市售的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测定。
第1树脂(A)的拉伸弹性模量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的测定值计,优选为2000MPa以上,更优选为2300MPa以上,特别优选为2500MPa以上,优选为4500MPa以下,更优选为3500MPa以下,特别优选为3000MPa以下。通过该拉伸弹性模量为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使第1层11的刚性乃至层叠膜10的拉伸弹性充分优异,通过为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确保第1层11的可挠性。拉伸弹性模量能够使用市售的拉伸试验机进行测定,具体可如实施例中的评价项目的栏目所述进行测定。
第1树脂(A)的折射率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的测定值计,优选为1.45以上,更优选为1.48以上,特别优选为1.50以上,优选为1.60以下,更优选为1.58以下,特别优选为1.54以下。通过将第1树脂(A)的折射率控制在上述的范围,从而在使用层叠膜10作为起偏器的保护膜的情况下,易于减小层叠膜10与起偏器的折射率差,能够提高偏振片的透射率。
第1树脂(A)的饱和吸水率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K7129B(1992)进行测定时的测定值计,优选为0.03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0.02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1质量%以下。如果饱和吸水率为上述范围,则能够减小第1层11的延迟等光学特性的经时变化。此外,在使用层叠膜10作为起偏器的保护膜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劣化,能够长期地稳定且良好地保持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
饱和吸水率为将试样在固定温度的水中浸渍固定时间而增加的质量表示为相对于浸渍前的试验片的质量的百分率的值。通常在23℃的水中浸渍24小时而测定。第1树脂(A)的饱和吸水率能够通过例如使构成的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团的量减少从而调节至上述的范围。由此,从进一步降低饱和吸水率的观点出发,构成第1树脂(A)的聚合物优选不具有极性基团。
第1树脂(A)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优选为10×10-12Pa-1以下,更优选为7×10- 12Pa-1以下,特别优选为4×10-12Pa-1以下。通过将第1树脂(A)的光弹性系数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从而能够容易地制造光学高性能的层叠膜10。此外,在层叠膜10为拉伸膜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其面内延迟Re的偏差。光弹性系数C由双折射Δn与应力σ之比的值表示(即,C=Δn/σ)。
[3.第2层]
第2层12如上所述,由第2树脂(B)形成。第2树脂(B)通常为包含任意的添加剂的热塑性树脂。由此,第2树脂(B)通常包含热塑性的聚合物和任意的添加剂。在此,添加剂是指为了规定的目的而添加的材料,优选是指在层叠膜10中以发挥功能为目的而添加的材料。
第2层12的厚度(图1所示的T12)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8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0μm以上,优选为40μm以下,更优选为3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30μm以下。通过第2层12的厚度在该范围内,从而可包含对于确保层叠膜10的耐热性并在层叠膜10中发挥功能而言充分的量的添加剂。
第2树脂(B)如上所述,具有比第1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第3树脂(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即,作为第2树脂(B),能够使用具有比对第1树脂(A)要求的耐热性低的耐热性的树脂。其理由是因为,如果第1层11的耐热性和第3层13的耐热性充分优异,则就位于两者间的第2层12的耐热性而言,不需要如对第1层11和第3层13要求的程度那样高的耐热性。换言之,第2层12的耐热性的低下通过使第1层11的耐热性和第3层13的耐热性充分优异从而得以补偿。因此,在对层叠膜10要求的耐热性的大小确定的情况下,第2层12的耐热性的低下,即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下限值根据第1层11的耐热性的大小和第3层13的耐热性的大小而确定。
此外,对于第2层12的除耐热性以外的特性也是,如果能够通过第1层11的特性和第3层13的特性而得以补偿,则作为构成第2层12的第2树脂(B),能够使用与第1树脂(A)和第3树脂(C)相比具有较差特性的树脂。作为这样的特性,能够举出刚性(压痕弹性)和冲击强度。
作为第2树脂(B),优选使用包含与构成第1树脂(A)的聚合物相同种类的聚合物、以及任意的添加剂的树脂。此外,作为第2树脂(B),也优选使用包含拉伸弹性模量与构成第1树脂(A)的聚合物为相同程度的另外的种类的聚合物、以及任意的添加剂的树脂。通过第2树脂(B)含有添加剂,从而通常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第1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此外,通过第2树脂(B)包含添加剂,从而在层叠膜10中也能够发挥该添加剂具有的功能。
第2树脂(B)所包含的聚合物可使用满足上述特性的聚合物。可构成第2树脂(B)的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此外,聚合物可以为均聚物,也可以为共聚物。
作为第2树脂(B)所包含的聚合物,优选使用属于上述的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的聚合物(B1)。但是,聚合物(B1)和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由于是聚合物,因此通常不是完全相同的化合物,因而聚合度、氢化率及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比例等可以不同。由此,能够得到与第1树脂(A)的聚合物的说明中记载的相同的优点。此外,易于提高第2层12与第1层11的粘接强度、抑制在第2层12与第1层11的界面的光的反射。
除此以外,作为构成第2树脂(B)的聚合物,也优选使用具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氢化物单元(a)和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氢化物单元(b)的聚合物(B2)。
具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氢化物单元(a)和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氢化物单元(b)的聚合物(B2)通过将具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和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的聚合物进行氢化而得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是指具有将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结构的结构单元。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是指具有将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结构的结构单元。
作为具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氢化物单元(a)和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氢化物单元(b)的聚合物(B2),优选将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进行氢化的氢化物(B2b)。
上述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具有相对于1分子该共聚物为2个以上的聚合物嵌段[I]、相对于1分子共聚物为1个以上的聚合物嵌段[II]。
上述聚合物嵌段[I]以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为主成分。此外,上述聚合物嵌段[II]以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为主成分。
而且,在该共聚物(B2a)被氢化的情况下,上述聚合物嵌段[I]所包含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相当于聚合物(B2)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氢化物单元(a)。同样地,在该共聚物(B2a)被氢化的情况下,上述聚合物嵌段[II]所包含的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相当于聚合物(B2)的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氢化物单元(b)。
这些嵌段共聚物(B2a)及其氢化物(B2ba)均可以被例如烷氧基硅烷、羧酸、羧酸酐等改性。
以下,对该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及其氢化物(B2b)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
如上所述,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具有的聚合物嵌段[I]具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作为该聚合物嵌段[I]具有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对应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3-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2,4-二异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4-叔丁基苯乙烯、5-叔丁基-2-甲基苯乙烯、4-单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4-单氟苯乙烯、4-苯基苯乙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其中,在低吸湿性的方面上优选不含有极性基团。进而,从工业的获得容易度、高冲击强度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苯乙烯。
聚合物嵌段[I]中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9重量%以上。通过使聚合物嵌段[I]中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的量如上述这样多,从而能够提高第2树脂(B)的耐热性。
聚合物嵌段[I]除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以外还可以包含任意的结构单元。作为任意的结构单元的例子,可举出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具有除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以外的乙烯基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结构的结构单元等。
作为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对应的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与作为聚合物嵌段[II]具有的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对应的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的例子而举出的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相同的例子。此外,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
作为除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以外的乙烯基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链状乙烯基化合物;环状乙烯基化合物;具有腈基、烷氧基羰基、羟基羰基或卤基的乙烯基化合物;不饱和的环状酸酐;不饱和酰亚胺化合物等。其中,在低吸湿性的方面上优选: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二碳烯、1-二十碳烯、4-甲基-1-戊烯、4,6-二甲基-1-庚烯等链状烯烃;乙烯基环己烷等环状烯烃等不含有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化合物。其中,更优选链状烯烃,特别优选乙烯和丙烯。此外,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
聚合物嵌段[I]中的任意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
1分子嵌段共聚物中的聚合物嵌段[I]的数量优选为2个以上,优选为5个以下,更优选为4个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3个以下。1分子中多个存在的聚合物嵌段[I]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1分子的嵌段共聚物中存在多个不同聚合物嵌段[I]的情况下,在聚合物嵌段[I]中,将重均分子量最大的聚合物嵌段的重均分子量设为Mw([I]max),将重均分子量最小的聚合物嵌段的重均分子量设为Mw([I]min)。此时,Mw([I]max)相对于Mw([I]min)的比“Mw([I]max)/Mw([I]min)”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特别优选为1.2以下。由此,能够将各种物性值的偏差控制得小。
另一方面,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具有的聚合物嵌段[II]具有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作为该聚合物嵌段[II]具有的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对应的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1,3-丁二烯、异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其中,在低吸湿性的方面优选不含有极性基团,特别优选1,3-丁二烯和异戊二烯。
聚合物嵌段[II]中的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9重量%以上。通过使聚合物嵌段[II]中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的量如上述这样多,从而能够使第2树脂(B)在低温的冲击强度提高。
聚合物嵌段[II]除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以外还可以包含任意的结构单元。作为任意的结构单元的例子,可举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以及具有将除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以外的乙烯基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结构的结构单元等。作为这些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以及具有将除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以外的乙烯基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结构的结构单元的例子,可举出作为聚合物嵌段[I]可以包含的结构单元而例示的例子。
聚合物嵌段[II]中的任意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特别地,通过使聚合物嵌段[II]中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有率降低,从而能够使第2树脂(B)在低温的柔软性提高,使第2树脂(B)在低温的冲击强度提高。
1分子嵌段共聚物中的聚合物嵌段[II]的数量通常为1个以上,可以是2个。在嵌段共聚物中的聚合物嵌段[II]的数量为2个以上的情况下,聚合物嵌段[II]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在1分子的嵌段共聚物中存在多个不同聚合物嵌段[II]的情况下,在聚合物嵌段[II]中,将重均分子量最大的聚合物嵌段的重均分子量设为Mw([II]max),将重均分子量最小的聚合物嵌段的重均分子量设为Mw([II]min)。此时,Mw([II]max)相对于Mw([II]min)的比“Mw([II]max)/Mw([II]min)”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特别优选为1.2以下。由此,能够将各种物性值的偏差控制得小。
嵌段共聚物的嵌段的方式可以是线性嵌段,也可以是径向嵌段。其中,线性嵌段机械强度优异而优选。
在嵌段共聚物具有线性嵌段的方式的情况下,其两端为聚合物嵌段[I]能够降低第2树脂(B)的发粘,因此优选。
嵌段共聚物的特别优选的嵌段的方式为:在聚合物嵌段[II]的两端结合了聚合物嵌段[I]的三嵌段共聚物;在聚合物嵌段[I]的两端结合了聚合物嵌段[II],进而在该两个聚合物嵌段[II]的另一端分别结合了聚合物嵌段[I]的五嵌段共聚物。特别地,为[I]-[II]-[I]的三嵌段共聚物,能够使制造容易且粘度等物性为期望的范围,因此特别优选。
在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中,全部聚合物嵌段[I]在嵌段共聚物整体中所占的重量比率wI与全部重合体嵌段[II]在嵌段共聚物中体中所占的重量比率wII之比(wI/wII)优选为50/50以上,更优选为70/30以上,优选为95/5以下,更优选为90/10以下。通过将上述的比wI/wII设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使第2树脂(B)的耐热性提高。此外,通过设为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提高第2树脂(B)的柔软性,得到良好的物性的层叠膜10。
所述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30000以上,更优选为4000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50000以上,优选为200000以下,更优选为1500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00000以下。上述嵌段共聚物(B2a)的重均分子量可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测定。作为GPC中使用的溶剂,可举出例如四氢呋喃。在使用GPC的情况下,重均分子量可作为例如聚苯乙烯换算的相对分子量进行测定。
此外,嵌段共聚物(B2a)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2以下,特别优选为1.5以下,优选为1.0以上。在此,Mn表示数均分子量。
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通过例如国际公开第2015/099079号所记载的方法从而进行制造。
[特定的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
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为将上述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的不饱和键氢化而得到的产物。在此,嵌段共聚物(B2a)的不饱和键包含嵌段共聚物(B2a)的主链和侧链的芳香族性和非芳香族性的碳-碳不饱和键中的任一者。氢化率为嵌段共聚物(B2a)的全部不饱和键的优选90%以上、更优选97%以上。进一步优选99%以上。氢化率越高,越能够使第2树脂(B)的耐热性和耐光性良好。在此,氢化物(B2b)的氢化率可通过使用1H-NMR的测定从而求出。
特别地,非芳香族性的不饱和键的氢化率优选为95%以上,更优选为99%以上。通过提高非芳香族性的碳-碳不饱和键的氢化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2树脂(B)的耐光性和耐氧化性。
此外,芳香族性的碳-碳不饱和键的氢化率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3%以上,特别优选为95%以上。通过提高芳香族环的碳-碳不饱和键的氢化率,从而将聚合物嵌段[I]氢化而得到的聚合物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高,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第2树脂(B)的耐热性。进而,能够降低第2树脂(B)的光弹性系数,能够降低延迟的体现。
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30000以上,更优选为4000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45000以上,优选为200000以下,更优选为15000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00000以下。上述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的重均分子量可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测定。作为GPC中使用的溶剂,可举出四氢呋喃。在使用GPC的情况下,重均分子量可作为例如聚苯乙烯换算的相对分子量进行测定。此外,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2以下,特别优选为1.8以下,优选为1.0以上。通过将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的重均分子量Mw和分子量分布Mw/Mn控制在上述的范围,从而能够使第2树脂(B)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提高。
在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中,全部聚合物嵌段[I]在嵌段共聚物整体中所占的重量比率wI与全部重合体嵌段[II]在嵌段共聚物整体中所占的重量比率wII之比(wI/wII)通常与氢化前的嵌段共聚物中的比wI/wII为相同的值。
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可在其分子结构中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该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可通过例如使烷氧基甲硅烷基结合于不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从而得到。此时,对于嵌段共聚物(B2a)的氢化物,可以使烷氧基甲硅烷基直接结合,也可以使其经由例如亚烷基等2价的有机基团而结合。
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的制造方法通常包含将上述的特定的嵌段共聚物(B2a)进行氢化。具体的氢化的方法和根据需要进行的导入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具体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通过例如国际公开第2015/099079号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得到的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可制成颗粒形状等任意形状,用于其后的操作。
在构成第2树脂(B)的聚合物为上述的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B2b)等具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氢化物单元(a)和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氢化物单元(b)的聚合物(B2)的情况下,在该聚合物(B2)中,优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氢化物单元(a)与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氢化物单元(b)的质量比(a)/(b)为特定的范围内。(a)/(b)优选为50/50以上,更优选为70/30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95/5以下,更优选为90/10以下。通过(a)/(b)为该范围内,从而能够容易地得到上述各种特性优异的层叠膜10。
第2树脂(B)中的“属于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的聚合物(B1)”或“具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氢化物单元(a)和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氢化物单元(b)的聚合物(B2)”的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0质量%以上,优选为99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7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5质量%以下。其余部分可由其它聚合物或任意的添加剂等构成。通过将聚合物(B1)或聚合物(B2)的量控制在上述范围,从而能够使层叠膜10的耐湿热性有效地提高。由此,在使用层叠膜10作为起偏器的保护膜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偏振片在加湿条件下的耐久性。
作为第2树脂(B)可包含的任意的添加剂,可举出:紫外线吸收剂;颜料、染料等着色剂;增塑剂;荧光增白剂;分散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防静电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等配合剂。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
紫外线吸收剂为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的成分。通常,使用有机化合物作为这样的紫外线吸收剂。通过使用作为有机化合物的紫外线吸收剂,从而与使用作为无机化合物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相比,通常能够提高层叠膜10的可见光波长的光线透射率、减小层叠膜10的雾度。因此,能够使具有层叠膜10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良好。
就作为有机化合物的紫外线吸收剂而言,可举出例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丙烯腈系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偶氮甲碱系紫外线吸收剂、吲哚系紫外线吸收剂、萘酰亚胺系紫外线吸收剂、酞菁系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使用例如具有1,3,5-三嗪环的化合物。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子,可举出: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2,4-双(2-羟基-4-丁氧基苯基)-6-(2,4-二丁氧基苯基)-1,3,5-三嗪等。作为这样的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市售品,可举出例如:C 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TINUVIN 1577”、ADEKA公司制“LA-F70”、“LA-46”等。
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例如: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H-苯并三唑-2-基)-对甲酚、2-(2H-苯并三唑-2-基)-4,6-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2-苯并三唑-2-基-4,6-二叔丁基苯酚、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丁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甲基)苯酚、3-(3-(2H-苯并三唑-2-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聚乙二醇300的反应生成物、2-(2H-苯并三唑-2-基)-6-(直链和侧链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等。作为这样的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市售品,可举出例如ADEKA公司制“ADE KA STAB LA-31”、CibaSpecialty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TINUVIN326”等。
作为偶氮甲碱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能够例示日本特许第3366697号公报所记载的材料,作为市售品,可举出例如Orient Chemical corporation制“BONASORB UA-3701”等。
作为吲哚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能够例示日本特许第2846091号公报所记载的材料,作为市售品,可举出例如Orient Chemical corporation制“BONASORB UA-3911”、“BONASORB UA-3912”等。
作为酞菁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能够例示日本特许第4403257号、日本特许第3286905号公报所记载的材料,作为市售品,可举出例如山田化学工业公司制“FDB001”、“FDB002”等。
作为特别优选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的ASDEKA公司制“LA-F70”、作为偶氮甲碱系紫外线吸收剂的Orient Che mical Corporation制“BONASORB UA-3701”、以及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BASF公司制“Tinuvin326”。这些在波长380nm附近的紫外线吸收能力特别优异,因此即使量少也特别能够降低层叠膜10在波长380nm的光线透射率。
第2树脂(B)中的添加剂的量优选为3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7质量%以上,优选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3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1质量%以下。通过添加剂的量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在层叠膜10中有效发挥该添加剂具有的功能。此外,通过设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避免第2层12的厚度变大,对于第1层11和第3层13确保充分的厚度。而且,通过第1层11和第3层13具有充分的厚度,从而能够使层叠膜10的耐热性、其它特性优异。通过将添加剂的量设为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抑制第2树脂(B)的凝胶化。此外,通过设为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稳定地混炼添加剂。
接着,说明对第2树脂(B)可要求的物性等。
第2树脂(B)的压痕弹性模量比第1树脂(A)的压痕弹性模量低。这是因为,如上所述,第2层12设置在第1层11和第3层13之间。通常,包含添加剂的第2树脂(B)的压痕弹性模量比第1树脂(A)的压痕弹性模量低。第2树脂(B)的压痕弹性模量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的测定值计,优选为1000MPa以上,更优选为1250MPa以上,特别优选为1500MPa以上。通过该压痕弹性模量为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通过第1层11和第3层13的优异的刚性补偿该第2层12的刚性的低下。第2树脂(B)的压痕弹性模量的上限值通常设定为与第1树脂(A)相同。
第2树脂(B)的水蒸气透过率比第1树脂(A)的水蒸气透过率高。这是因为,如上所述,第2层12设置在第1层11和第3层13之间。第2树脂(B)的水蒸气透过率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B(1992)进行测定时的测定值计,优选为20g/m2·day以下,更优选为10g/m2·day以下,特别优选为3g/m2·day以下,此外,其下限值理想为零,可以为0.1g/m2·day。通过该水蒸气透过率为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使第2层12的低透湿性对于确保层叠膜10所要求的低透湿性而言是充分的。
第2树脂(B)的冲击强度比第1树脂(A)的冲击强度低。这是因为,如上所述,第2层12设置在第1层11和第3层13之间。第2树脂(B)的冲击强度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的测定值计,优选为0.5×10-2J以上,更优选为0.7×10-2J以上,特别优选为1.0×10-2J以上。通过该冲击强度为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使第2层12的刚性对于层叠膜10所要求的刚性而言是充分的。第2树脂(B)的冲击强度的上限值通常设定为与第1树脂(A)相同。
第2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特别优选为120℃以上,优选为160℃以下。通过第2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确保对于高温环境下的层叠膜10的要求而言为充分的耐久性。第2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上限值如上所述,设定在比第1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第3树脂(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范围。
在此,表示第2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1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差的ΔTg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特别优选为30℃以下。通过该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ΔTg在上述范围内,从而能够通过第1层11乃至层叠膜10整体而补偿第2层12的耐热性的低下。
第2树脂(B)的折射率可取的值的范围通常根据层叠膜10所要求的折射率而与第1树脂(A)相同地设定。此外,第2树脂(B)的饱和吸水率可取的值的范围也通常根据层叠膜10所要求的饱和吸水率而与第1树脂(A)相同地设定。
第2树脂(B)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可设为选自第1树脂(A)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的说明所记载的范围中的任意的值。由此,能够得到与第1树脂(A)的光弹性系数的说明中记载的相同的优点。其中,第2树脂(B)的光弹性系数优选为与第1树脂(A)的光弹性系数相同。
第2树脂(B)的波长380nm的光线透射率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的测定值计,优选为8%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特别优选为3%以下。这样的光线透射率能够通过使用紫外线吸收剂作为第2树脂(B)所包含的添加剂从而实现。通过该光线透射率为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抑制第1层11因紫外线而产生的劣化乃至层叠膜10因紫外线而产生的劣化。进而,在使用层叠膜10作为起偏器的保护膜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紫外线而产生的起偏器的劣化。光线透射率能够按照JIS K0115(吸光光度分析通则)而使用市售的分光光度计从而进行测定。
第2树脂(B)的拉伸弹性模量以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的测定值计,优选为1000MPa以上,更优选为1250MPa以上,特别优选为1500MPa以上,优选为4500MPa以下,更优选为3500MPa以下,特别优选为3000MPa以下。通过该拉伸弹性模量为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使第2层12的刚性乃至层叠膜10的拉伸弹性充分优异,通过为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确保第2层12的可挠性。
第2树脂(B)的制造方法可在能够将添加剂分散在该第2树脂(B)中的方法中进行选择。例如,可通过混合聚合物和添加剂从而进行制造。通常,通过将聚合物和添加剂在聚合物可熔融的温度进行混炼,从而制造第2树脂(B)。混炼可使用例如双轴挤出机。
[4.第3层]
第3层13如上所述,由第3树脂(C)形成。第3树脂(C)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由此,能够使层叠膜10的刚性优异。第3树脂(C)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 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由此,能够使层叠膜10的低透湿性优异。通过采用满足这些特性的树脂作为第3树脂(C),从而即使层叠膜10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低的第2树脂(B),也能够使其耐热性优异。
第3层13的厚度(图1所示的T13)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8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0μm以上,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8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5μm以下。通过第3层13的厚度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有效抑制第2层12可包含的添加剂的渗出。此外,通过第3层13的厚度为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从而第2层12变厚,因此能够使构成第2层12的材料中的添加剂的量变多,在层叠膜10中提高添加剂发挥的功能。此外,第3层13的厚度优选与第1层11的厚度实质性相同,由此,能够抑制层叠膜10的卷曲。
从抑制渗出的观点出发,第3树脂(C)优选不包含添加剂。即,第3树脂(C)优选由不含添加剂的树脂形成。此外,第3树脂(C)通常为热塑性树脂。由此,第3树脂(C)通常包含热塑性的聚合物。
作为热塑性的聚合物,可使用满足上述的特性的聚合物。构成第3树脂(C)的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意比率组合使用。此外,聚合物可以为均聚物,也可以为共聚物。
作为构成第3树脂(C)的聚合物,可使用选自可构成第1树脂(A)的聚合物的范围的任意的聚合物。第3树脂(C)的含有成分和特性可从作为第1树脂(A)的含有成分和特性而说明的范围选择应用。由此,第3层13和第3树脂(C)能够得到与对于第1层11和第1树脂(A)说明的相同的优点。但是,第3树脂(C)可以是与第1树脂(A)不同的树脂,也可以是与第1树脂(A)相同的树脂。
作为第3树脂(C)所包含的聚合物,优选使用属于作为可构成第1树脂(A)的聚合物而说明的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的聚合物(C1)。但是,聚合物(C1)和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A1)由于是聚合物,因此通常不是完全相同的化合物,因而聚合度、氢化率及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比例等可以不同。由此,能够得到与第1树脂(A)的聚合物的说明中记载的相同的优点。
[4.任意的层]
层叠膜10可根据需要具有任意的层而与上述的第1层11、第2层12及第3层13组合。例如,可以在第1层11与第2层12之间、第2层12与第3层13之间、第1层11的与第2层12的相反侧、第3层13的与第2层12的相反侧等位置具有任意的树脂层。作为任意的树脂层,可举出例如:硬涂层、低折射率层、防静电层、折射率匹配层等。
但是,从使层叠膜10变薄的观点出发,层叠膜10优选为不具有任意层的3层结构的膜。
[5.层叠膜中的厚度的设定]
在层叠膜10中,设定为厚度比控制在1以上且4以下的范围内。在此,厚度比是指第1层11的厚度与第3层13的厚度之和(T11+T13)相对于第2层12的厚度(T12)的比的值“(T11+T13)/T12”。上述的厚度比为1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特别优选为2.0以上。通过上述厚度比为上述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充分确保第1层11的厚度和第3层13的厚度,由此,能够使层叠膜10的耐热性和刚性优异。此外,上述厚度比优选为4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通过上述厚度比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够使第2层12变厚,使第2层可包含的添加剂的功能充分发挥。此外,在构成第2层12的第2树脂(B)中包含有添加剂的情况下,通过将厚度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从而能够抑制添加剂的渗出并在层叠膜10中充分发挥添加剂具有的功能。
此外,层叠膜10的总厚度通常为20μm以上,优选为25μm以上,更优选为30μm以上,优选为50μm以下,更优选为47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μm以下。在此,层叠膜10的总厚度是指第1层11的厚度、第2层12的厚度、第3层13的厚度以及任意的层的厚度之和,在不存在任意的层的情况下将任意的层的厚度作为零处理。通过上述总厚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确保在光学膜用途等中要求的耐热性和刚性,通过设为上述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确保在光学膜用途等中要求的轻质性和节约空间性。
[6.层叠膜的特性]
层叠膜10的压痕弹性模量优选为2200MPa以上,更优选为2300MPa以上,优选为2400MPa以下,更优选为4000MPa以下,特别优选为3000MPa以下。由此,能够发挥优异的刚性和可挠性。
层叠膜10的水蒸气透过率优选为11g/m2·day以下,更优选为9g/m2·day以下,特别优选为7g/m2·day以下,此外,其下限值理想为零,可以为0.1g/m2·day。由此,能够发挥优异的低透水性。低透水性如此优异的层叠膜10能够通过施加如下约束而实现:对于构成层叠膜10的各层的树脂,从可构成该树脂的多种聚合物中,选择如上所述低吸湿性或低透湿性优异的种类的聚合物。
层叠膜10的冲击强度优选为1×10-2J以上,更优选为3×10-2J以上,优选为5×10- 2J以下。由此,能够发挥优异的可挠性。
层叠膜10的波长380nm的光线透射率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2%以下,特别优选为1%以下,此外,其下限值理想为零,可以为0.0001%。由此,能够抑制紫外线导致的劣化,特别是长波长的紫外线导致的劣化。层叠膜10的波长380nm的光线透射率能够通过例如下述方式而降低:适当选择在第2层12中用作添加剂的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调节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和调节第2层12的厚度。通常,有机EL元件所包含的有机成分特别容易因长波长的紫外线而劣化。因此,在将该层叠膜10用于有机EL元件的情况下,在劣化抑制的方面可实现特别优异的效果。
层叠膜10在光学膜的用途等中优选具有高的全光线透射率。层叠膜10的具体的全光线透射率优选为85%~100%,更优选为87%~100%,特别优选为90%~100%。全光线透射率可使用市售的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00nm以上且700nm以下的范围进行测定。
从提高组装了层叠膜10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鲜明性的观点出发,层叠膜10优选雾度小。层叠膜10的雾度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特别优选为0.5%以下。雾度可按照JIS K7361-1997而使用浊度计进行测定。
层叠膜10可以是实质上不具有面内延迟Re的光学各向同性的膜,也可以是具有与用途相应大小的面内延迟Re的光学各向异性的膜。例如,在层叠膜10为光学各向同性的膜的情况下,层叠膜10的具体的面内延迟优选为0nm~15nm,更优选为0nm~10nm,特别优选为0nm~5nm。此外,例如在层叠膜10为可作为1/4波片而发挥功能的光学各向异性的膜的情况下,层叠膜10的具体的面内延迟可优选设为85nm以上,更优选设为90nm以上,特别优选设为95nm以上,优选设为150nm以下,更优选设为140nm以下,特别优选设为120nm以下。
层叠膜10包含的挥发性成分的量优选为0.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2质量%以下。通过将挥发性成分的量在上述范围,从而层叠膜10的尺寸稳定性提高,能够减小延迟等光学特性的经时变化。进而,能够抑制具有层叠膜10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劣化,能够长期地稳定且良好地确保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在此,挥发性成分为分子量200以下的物质。作为挥发性成分,可举出例如残留单体和溶剂等。挥发性成分的量可作为分子量200以下的物质的合计,通过使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从而定量。
层叠膜10的饱和吸水率优选为0.05%以下,更优选为0.03%以下,特别优选为0.01%以下,理想为0%。通过层叠膜10的饱和吸水率如此低,从而能够抑制层叠膜10的尺寸和光学特性的经时变化。
[7.层叠膜10的制造方法]
层叠膜10的制造方法没有限制。层叠膜10可通过例如包含将第1树脂(A)、第2树脂(B)及第3树脂(C)成型为膜状的工序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作为第1树脂(A)、第2树脂(B)及第3树脂(C)的成型方法,可举出例如共挤出法和共流延法等。在这些成型方法中,共挤出法由于制造效率优异、难以使挥发性成分残留在层叠膜10中残留,因此优选。
使用了共挤出法的层叠膜10的制造方法包含将第1树脂(A)、第2树脂(B)和第3树脂(C)进行共挤出的工序。在共挤出法中,第1树脂(A)、第2树脂(B)及第3树脂(C)分别以熔融状态被层状地挤出,形成第1层11、第2层12及第3层13。此时,作为各树脂的挤出方法,可举出例如共挤出T模头法,共挤出吹胀法,共挤出层压法等。其中,优选共挤出T模头法。共挤出T模头法中存在进料块方式和多歧管方式,从能够减少厚度的偏差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多歧管方式。
在共挤出法中,挤出的第1树脂(A)、第2树脂(B)及第3树脂(C)的熔融温度优选为Tg(p)+80℃以上,更优选为Tg(p)+100℃以上,优选为Tg(p)+180℃以下,更优选为Tg(p)+150℃以下。在此“Tg(p)”表示第1树脂(A)、第2树脂(B)及第3树脂(C)所包含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中最高的温度。此外,上述的熔融温度例如在共挤出T模头法中,表示具有T模头的挤出机中的第1树脂(A)、第2树脂(B)及第3树脂(C)的熔融温度。通过将挤出的第1树脂(A)、第2树脂(B)及第3树脂(C)的熔融温度设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充分提高树脂的流动性而使成型性良好,此外,通过设为上限值以下,从而能够抑制树脂的劣化。
挤出温度可根据第1树脂(A)、第2树脂(B)及第3树脂(C)而适当选择。例如,挤出机内的树脂的温度在树脂投入口可设为Tg(p)~(Tg(p)+100℃),在挤出机出口可设为(Tg(p)+50℃)~(Tg(p)+170℃),模头温度可设为(Tg(p)+50℃)~(Tg(p)+170℃)。
进而,模头的模唇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μm~1.0μm,更优选为0μm~0.7μm,特别优选为0μm~0.5μm。通过将模唇的算术平均粗糙度控制在上述范围,从而易于抑制层叠膜10的条纹状的缺陷。
就共挤出法而言,通常使从模唇挤出的膜状的熔融树脂密合于冷却辊而进行冷却,使其固化。此时,作为使熔融树脂密合于冷却辊的方法,可举出例如气刀方式、真空箱方式、静电密合方式等。
通过如上所述将第1树脂(A)、第2树脂(B)及第3树脂(C)成型为膜状,从而可得到依次具有由第1树脂(A)形成的第1层11、由第2树脂(B)形成的第2层12、由第3树脂(C)形成的第3层13的层叠膜10。
此外,层叠膜10的制造方法可以包含拉伸工序。通过对如上所述将各树脂成型而得到的层叠膜10实施拉伸处理,能够使该层叠膜10体现延迟等期望的光学特性。在以下的说明中,“拉伸前层叠体”是指实施拉伸处理前的层叠膜10,“拉伸层叠体”是指实施了拉伸处理的层叠膜10。
关于拉伸,可以进行仅沿一个方向进行拉伸处理的单轴拉伸处理,也可以进行沿不同的2个方向进行拉伸处理的双轴拉伸处理。此外,在双轴拉伸处理中,可以进行沿2个方向同时进行拉伸处理的同时双轴拉伸处理,也可以进行在沿某个方向进行拉伸处理后再沿别的方向进行拉伸处理的逐次双轴拉伸处理。进而,关于拉伸,可以进行沿拉伸前层叠体的长度方向进行拉伸处理的纵向拉伸处理、沿拉伸前层叠体的宽度方向进行拉伸处理的横向拉伸处理、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拉伸前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的倾斜方向进行拉伸处理的斜向拉伸处理中的任一者,也可以将它们组合进行。这些拉伸处理中,优选斜向拉伸处理。
拉伸温度和拉伸倍率可根据欲通过拉伸而体现的层叠膜10的光学特性,任意进行设定。作为具体的范围,可举出:拉伸温度优选为Tg-30℃以上,更优选为Tg-10℃以上,优选为Tg+60℃以下,更优选为Tg+50℃以下。此外,拉伸倍率优选为1.01倍~30倍,优选为1.01倍~10倍,更优选为1.01倍~5倍。
此外,层叠膜10的制造方法除上述工序以外,还可以包含任意的工序。
[8.偏振片]
上述层叠膜10可作为相位差膜、起偏器的保护膜、偏光补偿膜等光学膜而用于广泛的用途。其中,层叠膜10优选用作起偏器的保护膜。使用层叠膜10作为起偏器的保护膜的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和层叠膜10。
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20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偏振片20具有起偏器21、设置在该起偏器21的至少单侧的层叠膜10。就这样的偏振片20而言,层叠膜10能够遮蔽紫外线而保护起偏器21,因此耐久性优异。
作为起偏器21,可使用可使相交成直角的二束直线偏振光之一透过而将另一者吸收或反射的膜。作为起偏器21的具体例,可举出:对聚乙烯醇、部分缩醛化聚乙烯醇等乙烯醇系聚合物的膜,以适当的顺序和方式实施了利用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的染色处理、拉伸处理、交联处理等适当的处理的起偏器。特别优选包含聚乙烯醇的起偏器21。此外,起偏器21的厚度通常为5μm~80μm。
进而,在层叠膜10可作为1/4波片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优选对于偏振片20,在从厚度方向观察偏振片20时,起偏器21的偏振光透射轴与层叠膜10的慢轴成45°±5°的角度。由此,能够将透过起偏器21的直线偏振光通过层叠膜10转换为圆偏振光。
偏振片20能够通过将层叠膜10贴合于起偏器21从而进行制造。贴合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粘接剂。
偏振片20还可以具有任意的层(未图示。)与上述的起偏器21和层叠膜10组合。例如,偏振片20可以具有除层叠膜10以外的任意的保护膜层(未图示。)用于保护起偏器21。这样的保护膜层通常设置在起偏器21的与层叠膜10相反侧的面。进而,作为任意的层,可举出例如:硬涂层、低折射率层、防静电层、折射率匹配层。
如上所述进行而得到的偏振片20可用于图像显示装置。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请求的范围及其同等的范围的范围,可任意地变更实施。
在以下说明中,表示量的“%”和“份”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则为质量基准。此外,以下说明的操作只要没有另外说明则均以常温和常压的条件进行。“试验片”是指将以下所述的实施例、比较例及参考例的膜切成规定的尺寸的膜。
[评价项目]
(厚度)
由第1层、第2层及第3层形成的3层结构的层叠膜的总厚度通过卡规进行测定。
此外,关于层叠膜所包含的第2层的厚度,可使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公司制“V-7200”)测定波长390nm的层叠膜的光线透射率,根据得到的光线透射率进行计算。进而,在后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第1层和第3层形成为相同厚度的层,因此第1层和第3层的厚度可通过从层叠膜的总厚度减去第2层的厚度再除以2,从而进行计算。
(玻璃化转变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Seiko Instruments Inc.制差示扫描量热仪DSC-6100)进行测定。
(厚度比)
根据如上所述得到的各层的厚度,算出第1层的厚度与第3层的厚度之和相对于第2层的厚度的比。
(耐热性)
以不对作为耐热试验用的试验片的膜施加张力的状态,将该膜在140℃的环境下放置10分钟。然后,目视确认膜的表面状况。
在能够在膜的至少一个表面确认至少1个凹凸的情况下,作为耐热温度小于140℃而判定为表示耐热性差的“不良”。此外,在未能在膜的两个表面确认凹凸的情况下,作为耐热温度为140℃以上而判定为表示耐热性优异的“良”。在此,在耐热试验后在膜的表面确认的凹凸是指因热而膨胀或收缩从而导致在膜上局部产生的微小凹凸。
(压痕弹性模量)
对试验片的膜,使用压痕弹性模量试验机(FISCHER INSTRUMENTS corporation制、商品名“PICO METER Hm-500”)测定压痕弹性模量(单位:MPa)。在测定时,压头使用了相对面夹角136°的正四棱锥钻石压头。以负载速度固定在2.5mF/sec、dF/dt固定的条件实施。最大负载为50mN,负载时间为20sec,蠕变时间为60sec。
(水蒸气透过率)
水蒸气透过率使用水蒸气透过度测定装置(MOCON公司制“PERMAT RAN-W”),按照JIS K 7129 B法,以温度40℃、湿度90%RH的条件进行测定。
(冲击强度)
使用图3~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装置进行测定。通过呈中空圆筒形的具有上部压环201和下部压环202的夹具,将作为试验片的膜10a水平固定。上部压环201和下部压环202的内径(由箭头A3示出)为4cm。在被夹具固定的膜10a的上表面10U的夹具内的中心轴上的位置15P,使作为落锤的钢球211(钢珠、重5g、直径11mm)从各种高度h(钢球211的最下部的水平面H1与膜10a的上表面10U的距离;箭头A2所示的高度)沿箭头A1方向自由下落,将膜10a未被破坏的情况与膜10a被破坏的情况的边界的高度h时的钢球211的势能(×10-2J)作为冲击强度。
(光线透射率)
光线透射率可按照JIS K0115(吸光光度分析通则),使用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公司制造、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V-570”)进行测定。根据作为测定的结果而得到的各波长对应的光线透射率的值,选出波长380nm的光线透射率的值示于表中。
(拉伸弹性模量)
基于JIS K7113,使用带恒温恒湿槽的拉伸试验机(INSTRON CORPO RATION制的5564型数字材料试验机),以温度23℃、湿度60±5%RH、夹具间距115mm、拉伸速度100mm/min的条件,测定将试验片(宽度10mm×长度250mm)沿其长边方向拉伸而使其形变时的应力。进行3次这样的测定。然后,根据测定的应力和该应力对应的形变的测定数据,在试验片的形变为0.6%~1.2%范围每隔0.2%选择测定数据(即,形变0.6%、0.8%、1.0%及1.2%时的测定数据),根据该选择的3次的测定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拉伸弹性模量。
(含UVA树脂的制造)
在实施例1~3和比较例1~5的层叠膜的制造前,先制造构成第2层的树脂(制造例1~3)。
<制造例1:树脂B+UVA>
使用双轴挤出机混合91质量份的干燥了的降冰片烯系聚合物(“ZEON OR 1600”、玻璃化转变温度163℃、日本瑞翁公司制;以下也称为“树脂B”)以及9质量份的作为紫外线吸收剂(UVA)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LA-31”、ADEKA公司制),接着,将该混合物投入连接于挤出机的料斗,供给至单轴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得到含UVA树脂B(表中“树脂B+UVA”)。含UVA树脂B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9质量%。含UVA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39℃。
<制造例2:树脂A+UVA>
使用双轴挤出机混合91质量份的干燥了的树脂A(由后述的聚合物X的氢化物形成的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142℃)以及9质量份的作为紫外线吸收剂(UVA)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LA-31”、ADEKA公司制),接着,将该混合物投入连接于挤出机的料斗,供给至单轴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得到含UVA树脂A(表中“树脂A+UVA”)。含UVA树脂A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9质量%。含UVA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1℃。
在此,说明聚合物X的氢化物的制造方法。
(聚合物X的氢化物的制造的第1阶段:基于聚合反应的第1嵌段St的伸长)
在充分干燥而氮置换了的具有搅拌装置的不锈钢制反应器中,加入320份的脱水环己烷、75份的苯乙烯以及0.38份的二丁醚,在60℃进行搅拌并添加0.41份的正丁基锂溶液(含15重量%的己烷溶液),引发聚合反应,进行第1段聚合反应。在反应开始后1小时的时刻,从反应混合物取样出试样,通过气相色谱(GC)进行分析,结果聚合转化率为99.5%。
(聚合物X的氢化物的制造的第2阶段:基于聚合反应的第2嵌段Ip的伸长)
在上述第1阶段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15份的异戊二烯,继续引发第2段聚合反应。在第2段聚合物反应开始后1小时的时刻,从反应混合物取样出试样,通过GC进行分析,结果聚合转化率为99.5%。
(聚合物X的氢化物的制造的第3阶段:基于聚合反应的第3嵌段St的伸长)
在上述第2阶段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10份的苯乙烯,继续引发第3段聚合反应。在第3段的聚合物反应开始后1小时的时刻,从反应混合物取样出试样,测定聚合物X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此外,在该时刻通过GC对取样的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聚合转化率为大致100%。然后立即在反应混合物中添加0.2份的异丙醇而使反应终止。由此,得到包含聚合物X的混合物。
已知得到的聚合物X为第1嵌段St-第2嵌段Ip-第3嵌段St=75-15-10的具有三嵌段分子结构的聚合物。聚合物X的重均分子量(Mw)为70900,分子量分布(Mw/Mn)为1.5。
(聚合物X的氢化物的制造的第4阶段:聚合物X的氢化)
接着,将上述包含聚合物X的混合物移送至具有搅拌装置的耐压反应器中,添加作为氢化催化剂的8.0份的硅藻土担载型镍催化剂(产品名“E22U”、镍担载量60%、日晖催化剂化成公司制)、以及100份的脱水环己烷,进行混合。将反应器内部用氢气置换,进而搅拌溶液并供给氢,以温度190℃、压力4.5MPa进行8小时氢化反应。通过氢化反应而得到的反应溶液所包含的聚合物X的氢化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63300,分子量分布(Mw/Mn)为1.5。
(聚合物X的氢化物的制造的第5阶段:挥发成分的除去)
在氢化反应终止后,过滤反应溶液而除去氢化催化剂后,添加溶解了0.1份的作为酚系抗氧化剂的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产品名“Songnox1010”、松原产业公司制)的2.0份的二甲苯溶液,使其溶解。接着,对于上述溶液,使用圆筒型浓缩干燥器(产品名称“Contro”、日立制作所公司制),在温度260℃、压力0.001MPa以下,从溶液除去作为溶剂的环己烷、二甲苯及其它挥发成分。将熔融聚合物从模头股状地挤出,冷却后,使用造粒机制作聚合物X的氢化物的颗粒。得到的颗粒状的聚合物X的氢化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62200,分子量分布(Mw/Mn)为1.5,氢化率为大致100%。
使用如此进行而得到的聚合物X的氢化物作为树脂A。
<制造例3:树脂C+UVA>
使用双轴挤出机混合91质量份的干燥了的降冰片烯系聚合物(“ZEON OR 1430”、玻璃化转变温度135℃、日本瑞翁公司制;以下也称为“树脂C”)以及9质量份的作为紫外线吸收剂(UVA)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LA-31”、ADEKA公司制),接着,将该混合物投入连接于挤出机的料斗,供给至单轴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得到含UVA树脂C(表中“树脂C+UVA”)。含UVA树脂C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9质量%。含UVA树脂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14℃。
(层叠膜的制造)
接着,使用制造例的含UVA树脂,如下所示制造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层叠膜(实施例1~3和比较例1~5)。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层叠膜通过共挤出成型而得到。该层叠膜由如下的2种3层构成:由树脂B形成的第1层-由制造例1的含UVA树脂B形成的第2层-由树脂B形成的第3层。
具体而言,如下所示进行共挤出成型。首先,将制造例1的含UVA树脂B投入到设置有孔径10μm的叶片形状的聚合物过滤器的双螺棱型50mm单轴挤出机(螺杆有效长度L与螺杆直径D之比L/D=32)所装填的料斗,以挤出机出口温度280℃、挤出机的齿轮泵的转速10rpm将熔融树脂供给至模唇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μm的多歧管模头的规定的歧管。另外,将与制造例1的含UVA树脂B所使用的相同的降冰片烯系聚合物(树脂B)投入到设置有孔径10μm的叶片形状的聚合物过滤器的50mm单轴挤出机(L/D=32)所装填的料斗,以挤出机出口温度280℃、挤出机的齿轮泵的转速10rpm将熔融树脂供给至上述多歧管模头的另外2个歧管。接着,使熔融状态的树脂B、熔融状态的含UVA树脂B及熔融状态的树脂B分别从多歧管模头以280℃吐出,浇铸于温度调节至150℃的冷却辊,得到宽度600mm的层叠膜。此外,将气隙量设为50mm,采用压边定位作为将熔融状态的树脂浇铸于冷却辊的方法。
将该层叠膜的两端各修剪100mm而使宽度成为400mm。该层叠膜的总厚度为40μm,第2层的厚度为20μm。因此,第1层的厚度和第3层的厚度为10μm。因此,厚度比为1.0。在此,厚度比表示第1层的厚度与第3层的厚度之和相对于第2层的厚度的比。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为“良”。这些结果以及其它的实施例1的层叠膜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此外,表1中也示出了关于实施例2和3的评价结果。
在表1中,简称的含义如下所述。后述的表2中的简称的含义也相同。
Tg: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总厚度:第1层的厚度、第2层的厚度及第3层的厚度之和
厚度比:第1层的厚度与第3层的厚度之和相对于第2层的厚度的比
耐热性:耐热性的判定结果
光线透射率:波长380nm的光的透射率
<实施例2>
对于实施例1的层叠膜中的第2层的材料,代替制造例1的含UVA树脂B而变更为制造例2的含UVA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造实施例2的层叠膜。该层叠膜的总厚度为40μm,第2层的厚度为20μm。因此,第1层的厚度和第3层的厚度为10μm。因此,厚度比为1.0。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为“良”。
<实施例3>
变更实施例2的层叠膜的厚度比,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制造实施例3的层叠膜。该层叠膜的总厚度为40μm,第2层的厚度为10μm。因此,第1层的厚度和第3层的厚度为15μm。因此,厚度比为3.0。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为“良”。
<比较例1>
变更实施例1的层叠膜的厚度比,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造比较例1的层叠膜。该层叠膜的总厚度为40μm,第2层的厚度为30μm。因此,第1层的厚度和第3层的厚度为5μm。因此,厚度比为0.3。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为“不良”。这些结果以及其它的比较例1的层叠膜的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此外,表2中也示出了关于比较例2~5的评价结果。
<比较例2>
对于比较例1的层叠膜中的第2层的材料,代替制造例1的含UVA树脂B而变更为制造例1的含UVA树脂A,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进行,制造比较例2的层叠膜。该层叠膜的总厚度为40μm,第2层的厚度为30μm。因此,第1层的厚度和第3层的厚度为5μm。因此,厚度比为0.3。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为“不良”。
<比较例3>
对于实施例1的层叠膜中的第1层的材料,代替树脂B而变更为树脂A,并且对于第3层的材料,代替树脂B而变更为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造比较例3的层叠膜。该层叠膜的总厚度为40μm,第2层的厚度为20μm。因此,第1层的厚度和第3层的厚度为10μm。因此,厚度比为1.0,与实施例1相同。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为“不良”。
<比较例4>
对于实施例1的层叠膜中的第1层的材料,代替树脂B而变更为树脂C,并且对于第3层的材料,代替树脂B而变更为树脂C,并且对于第2层的材料,代替制造例1的含UVA树脂B而变更为制造例3的含UVA树脂C,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造比较例4的层叠膜。该层叠膜的总厚度为40μm,第2层的厚度为20μm。因此,第1层的厚度和第3层的厚度为10μm。因此,厚度比为1.0,与实施例1相同。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为“不良”。
<比较例5>
对于实施例2的层叠膜中的第1层的材料,代替树脂B而变更为树脂A,并且对于第3层的材料,代替树脂B而变更为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制造比较例5的层叠膜。该层叠膜的总厚度为40μm,第2层的厚度为20μm。因此,第1层的厚度和第3层的厚度为10μm。因此,厚度比为1.0,与实施例2相同。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为“不良”。
[表1]
[表1]
[表2]
[表2]
(讨论)
可知在将相同的聚合物用于第1层的材料、第2层的材料及第3层的材料的情况下,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第2层的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第1层的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第3层的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
根据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比较可知,存在厚度比大的一方的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优异、厚度比小的一方耐热性的判定结果差的倾向。与此相同的结果也可根据实施例2和比较例2的比较获知。
根据实施例1、2和比较例3~5的比较可知,根据构成层叠膜的树脂的材料的种类,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也会不同。
<参考例1~4>
对于根据树脂的材料的种类而耐热性的判定结果不同的情况,准备了厚度100μm的树脂A、树脂B及树脂C的膜,比较了耐热性的判定结果、压痕弹性模量、水蒸气透过率、冲击强度及拉伸弹性模量。其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此外,为了参照,表3也示出了对于厚度100μm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膜的评价结果。
在表3中,简称的含义如下所述。
Tg: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耐热性:耐热性的判定结果
光线透射率:波长380nm的光的透射率
[表3]
[表3]
参考例1 参考例2 参考例3 参考例4
树脂 PET 树脂B 树脂C 树脂A
厚度(μm) 100 100 100 100
Tg(℃) - 163 135 142
耐热性 - 不良 不良
压痕弹性模量(MPa) - 2600 2000 1600
水蒸气透过率(g/m<sup>2</sup>·day) 5.3 0.8 0.9 3
冲击强度(x10<sup>-2</sup>J) - 超过9.6 超过9.6 1.1
拉伸弹性模量(MPa) - 2500 2100 1800
根据表3可知,树脂A、树脂B及树脂C(分别为参考例2~4)与用于参照的PET(参考例1)相比具有优异的水蒸气透过率。此外,判明了在树脂A、树脂B及树脂C中,耐热性的判定结果、压痕弹性模量、冲击强度及拉伸弹性模量优异的树脂为树脂B。因此,将对于实施例1~3的结果也考虑在内,可知作为保护第2层的第1层和第3层的材料,特别优选使用树脂B。另一方面,判明了在树脂A、树脂B及树脂C中,树脂A虽然与树脂B相比耐热性的判定结果差,但如果考虑到对于实施例2和3的结果,则其能够用于第2层的材料。
附图标记说明
10:多层膜
10a:膜
10U:膜的上表面
11:第1层
12:第2层
13:第3层
15P:中心轴上的位置
20:偏振片
21:起偏器
201:上部压环
202:下部压环
211:钢球

Claims (8)

1.一种层叠膜,依次具有由第1树脂形成的第1层、由第2树脂形成的第2层、以及由第3树脂形成的第3层,
所述第2树脂具有比所述第1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并且比所述第3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所述第1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
所述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压痕弹性模量为2200MPa以上,
所述第1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 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
所述第3树脂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按照JIS K7129 B(1992)测定的水蒸气透过率为5g/m2·day以下,并且
所述层叠膜中,所述第1层的厚度与所述第3层的厚度之和相对于所述第2层的厚度的比在1以上且4以下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第1树脂和所述第3树脂中的一者或两者在形成厚度100μm的膜的情况下测定的冲击强度为3×10-2J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第1树脂和所述第3树脂中的一者或两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层叠膜的厚度为50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第1树脂和所述第3树脂中的一者或两者包含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第2树脂包含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波长380nm的光线透射率为3%以下。
8.一种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
CN201780041461.5A 2016-07-07 2017-06-28 层叠膜及偏振片 Pending CN1094149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5491 2016-07-07
JP2016-135491 2016-07-07
PCT/JP2017/023793 WO2018008493A1 (ja) 2016-07-07 2017-06-28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4913A true CN109414913A (zh) 2019-03-01

Family

ID=6091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1461.5A Pending CN109414913A (zh) 2016-07-07 2017-06-28 层叠膜及偏振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52204A1 (zh)
JP (1) JP7031587B2 (zh)
KR (1) KR20190026733A (zh)
CN (1) CN109414913A (zh)
TW (1) TW201802505A (zh)
WO (1) WO20180084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90706B2 (en) * 2018-02-02 2022-07-19 Zeon Corporation Laminated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polarizing plate
JP7397683B2 (ja) * 2019-01-25 2023-12-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用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円偏光板
KR20210132004A (ko) * 2019-02-26 2021-11-03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 필름
US20220350064A1 (en) * 2021-04-28 2022-11-03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Thin film laminates having controlled strain
WO2024024581A1 (ja) * 2022-07-28 2024-02-0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4341A (ja) * 2008-03-07 2009-09-24 Nippon Zeon Co Ltd 延伸積層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11394A (ja) * 2009-06-30 2011-01-20 Nippon Zeon Co Ltd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偏光板
JP2011137954A (ja) * 2009-12-28 2011-07-14 Nippon Zeon Co Ltd 積層フィルム、円偏光板、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203400A (ja) * 2010-03-25 2011-10-13 Nippon Zeon Co Ltd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
TW201221361A (en) * 2010-09-10 2012-06-01 Zeon Corp Multilayer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5031753A (ja) * 2013-07-31 2015-02-16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607754A (zh) * 2014-07-18 2016-03-01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積層膜及液晶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4341A (ja) * 2008-03-07 2009-09-24 Nippon Zeon Co Ltd 延伸積層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11394A (ja) * 2009-06-30 2011-01-20 Nippon Zeon Co Ltd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偏光板
JP2011137954A (ja) * 2009-12-28 2011-07-14 Nippon Zeon Co Ltd 積層フィルム、円偏光板、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203400A (ja) * 2010-03-25 2011-10-13 Nippon Zeon Co Ltd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
TW201221361A (en) * 2010-09-10 2012-06-01 Zeon Corp Multilayer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5031753A (ja) * 2013-07-31 2015-02-16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607754A (zh) * 2014-07-18 2016-03-01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積層膜及液晶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26733A (ko) 2019-03-13
TW201802505A (zh) 2018-01-16
JPWO2018008493A1 (ja) 2019-04-25
WO2018008493A1 (ja) 2018-01-11
JP7031587B2 (ja) 2022-03-08
US20190152204A1 (en) 2019-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4913A (zh) 层叠膜及偏振片
CN102533135B (zh) 光固化性粘合剂组合物、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光学部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471652B (zh) Phase difference film, laminated polariz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467652A (zh) 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05705968B (zh) 光学层叠体
TW201137001A (en) Polarizing plate
CN101023381A (zh) 相位差膜
CN105467493A (zh) 偏振性层叠膜和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TW200804880A (en) Laminated polarizing film, retardation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395502B (zh) 层叠偏光膜、相位差膜和液晶显示装置
TW200844506A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6959477A (zh)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9073806A (zh) 圆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EP3583160B1 (en) Transparent films based on resin components having a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CN108473752A (zh) 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0073248A (zh) 光学层叠体
CN108351457A (zh) 光学膜和偏振片
JP2017068227A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JP7416066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923448A (zh) 光学膜和偏振片
JP7435440B2 (ja)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390706B2 (en) Laminated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polarizing plate
EP3603964B1 (en) Stretched multilayer thermoplastic resin film
CN108602328B (zh) 热塑性树脂叠层拉伸膜
CN108431653B (zh)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偏振片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