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茶叶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架,尤其涉及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茶叶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在闲聊时会泡茶,泡茶则需要使用到茶叶,人们则会买大量的茶叶进行放置,通常人们都是将大量的茶叶放置在一个容器内,最下方的茶叶则容易受到挤压成碎屑影响泡茶,并且湿气容易进入容器内导致茶叶发潮影响使用,所以人们会将大量的茶叶用多个容器进行放置,并且定期对容器内的茶叶进行查看,如此容器占用的空间就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大量的茶叶放置在一个容器内,最下方的茶叶则容易受到挤压成碎屑影响泡茶,并且湿气容易进入容器内导致茶叶发潮影响使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茶叶进行分层放置避免压碎,并且还能对茶叶进行干燥避免发潮影响使用的可多层放置茶叶的茶叶架。
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茶叶架,包括有底座、放置盒、壳体、固定杆、卡块、第一活塞、接触块、压缩缸、第二活塞、7型杆、第一弹簧、拉块、滑杆、套管和第二弹簧,底座下部开有内槽,内槽上部左右两侧都设有第一活塞,左右两侧第一活塞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接触块,底座顶部右侧固接有压缩缸,压缩缸位于内槽右侧上方与其连通,内槽右侧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顶部中间固接有7型杆,7型杆尾端贯穿压缩缸顶部中间固接有拉块,第二活塞顶部有压缩缸内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底座上方设有三个放置盒,放置盒外左侧面与右侧面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套管,套管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最上方与中间的套管外底部中间固接有滑杆,滑杆底端位于套管内与第二弹簧尾端连接,三个放置盒上设有壳体,放置盒位于壳体内,壳体内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底端与最上方第二弹簧尾端连接,壳体内左右两侧面下部都固接有卡块,卡块与接触块配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有拉线、缸体、第三活塞、第三弹簧和导向轮,底座左侧开有导线孔,底座外底部左侧固接有两个导向轮,导向轮位于导线孔左右两侧,底座外底部左侧固接有缸体,缸体内设有第三活塞,第三活塞右侧面中部与缸体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活塞左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线,拉线尾端穿过缸体左侧中部,再绕过导向轮穿过导线孔与壳体底部左侧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有热风机、出气管、活动块、旋钮、竖杆、竖管和网板,放置盒底部中间连接有竖管,竖管左右两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出气孔,竖管通过出气孔与放置盒内连通,竖管内上部固接有网板,三个竖管配合,底座内底部左侧固接有热风机,热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尾端与最下方竖管底端连接,出气管与最下方竖管内连通,壳体上部横向开有排气孔,壳体顶部中间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下部开有T型孔,T型孔与排气孔配合,活动块顶部中间固接有竖杆,竖杆顶端固接有旋钮,旋钮位于通孔外。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箱体和网框,出气管上连接有箱体,箱体与出气管和竖管内连通,箱体右侧下部设有网框,网框与箱体配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指针和标识块,旋钮顶部后侧固接有指针,壳体外顶部左侧与后侧都固接有标识块,标识块与指针配合。
初始时,T型孔内有适量的水,首先操作人员将买来的茶叶通过开口放入放置盒内,当三个放置盒内都适量的茶叶后,再拉动拉块向上移动,拉块向上移动带动7型杆向上移动,7型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活塞向上移动,第一弹簧压缩,第二活塞向上移动通过T型孔内的水带动第一活塞向内移动,第一活塞向内移动带动接触块向内移动,当接触块向内移动至T型孔内时,停止拉动拉块,即可推动壳体向下移动,壳体向下移动带动固定杆向下移动,固定杆向下移动带动最上方放置盒向下移动,最上方放置盒向下移动通过上方滑杆带动中间的放置盒向下移动,第二弹簧压缩,同时,壳体向下移动带动卡块向下移动,卡块向下移动至接触块下方时,停止推动壳体,进而三个放置盒叠在一起,即可松开拉块,因第一弹簧的作用,7型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活塞向下移动,第二活塞向下移动通过T型孔内的水推动第二活塞向外移动,第二活塞向外移动带动接触块向外移动,接触块向外移动将卡块挡住,即可松开壳体,进而茶叶被封闭式放置。当需要使用茶叶时,即可再次拉动拉块向上移动,接触块向内移动不将卡块挡住,因第二弹簧的作用,最上方与中间的放置盒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进而带动壳体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操作人员即可用手穿过开口将放置盒内的茶叶取出,茶叶取出后,即可再次推动壳体向下移动使放置盒叠在一起,松开拉块,接触块向外移动将卡块挡住。如此,可防止茶叶散发掉茶香。
初始时,第三弹簧为拉伸状态,当操作人员推动壳体向下移动时,拉线被放松,因第三弹簧的作用,第三活塞向右移动,进而接触块将卡块挡住后,壳体停止移动,第三活塞也就停止移动。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茶叶时,拉动拉块向上移动使接触块向内移动不将卡块挡住,因第二弹簧的作用,最上方与中间的放置盒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同时,壳体也向上移动通过拉线拉动第三活塞向左移动,第三弹簧拉伸,因第三弹簧的作用,壳体缓慢的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防止放置盒向上移动的速度过快导致茶叶迸射出浪费。
当茶叶被放置在放置盒内后,操作人员即可启动热风机,热风机将热风吹入出气管内,出气管内的热风排入最下方的竖管内,最下方的竖管通过网板排入中间与上方的竖管内,竖管内的热风通过出气孔排入放置盒内对茶叶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热风排入T型孔内,T型孔内的热风通过排气孔排出。当茶叶干燥后,即可关闭热风机,再转动旋钮反转,旋钮反转通过竖杆带动活动块反转,活动块反转使T型孔不与排气孔连通,活动块也就将排气孔挡住,茶叶又被封闭式的放置在放置盒内。如此,可防止茶叶发潮导致腐烂。
当热风机启动时,热风通过出气孔排入放置盒内对茶叶进行干燥,热风对茶叶进行干燥时,茶叶的碎屑会通过出气孔掉落至竖管内,当热风机关闭后,竖管内的茶叶碎屑也就掉落至箱体内的网框内,操作人员即可将网框从箱体内取出对茶叶碎屑倒出处理,再将网框放回至箱体内即可。如此,可防止茶叶的碎屑掉落至热风机内,影响热风机运作。
当热风机关闭后,操作人员即可扭动旋钮反转,进而使活动块反转带动T型孔反转不与排气孔连通,同时,旋钮带动指针反转,当指针指向左侧标识块时,即可停止扭动旋钮。当热风机启动时,即可扭动旋钮正转带动指针指向后侧标识块,进而T型孔也就与排气孔内连通。如此,可使操作人员更清楚的转动T型孔是否与排气孔内连通或者脱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三个放置盒,则能对茶叶进行分开放置,避免了大量的茶叶堆积在一起放置导致压碎,通过干燥装置,能定期对放置的茶叶进行干燥,防止茶叶受到湿气影响使用,通过缓冲装置,则能避免放置盒向上移动的速度过快导致茶叶掉落出浪费,通过网框的作用,能对竖管内的掉落的茶叶碎屑进行收集,避免碎屑掉落至热风机内影响其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缓冲装置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底座,2.放置盒,3.壳体,4.固定杆,5.卡块,6.内槽,7.第一活塞,8.接触块,9.压缩缸,10.第二活塞,11.7型杆,12.第一弹簧,13.拉块,14.开口,15.滑杆,16.套管,17.第二弹簧,18.缓冲装置,181.拉线,182.导线孔,183.缸体,184.第三活塞,185.第三弹簧,186.导向轮,19.干燥装置,191.热风机,192.出气管,193.排气孔,194.活动块,195.T型孔,196.旋钮,197.竖杆,198.通孔,199.出气孔,1910.竖管,1911.网板,20.箱体,21.网框,22.指针,23.标识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1
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茶叶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放置盒2、壳体3、固定杆4、卡块5、第一活塞7、接触块8、压缩缸9、第二活塞10、7型杆11、第一弹簧12、拉块13、滑杆15、套管16和第二弹簧17,底座1下部开有内槽6,内槽6上部左右两侧都设有第一活塞7,左右两侧第一活塞7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接触块8,底座1顶部右侧固接有压缩缸9,压缩缸9位于内槽6右侧上方与其连通,内槽6右侧设有第二活塞10,第二活塞10顶部中间固接有7型杆11,7型杆11尾端贯穿压缩缸9顶部中间固接有拉块13,第二活塞10顶部有压缩缸9内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12,底座1上方设有三个放置盒2,放置盒2外左侧面与右侧面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套管16,套管16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17,最上方与中间的套管16外底部中间固接有滑杆15,滑杆15底端位于套管16内与第二弹簧17尾端连接,三个放置盒2上设有壳体3,放置盒2位于壳体3内,壳体3内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底端与最上方第二弹簧17尾端连接,壳体3内左右两侧面下部都固接有卡块5,卡块5与接触块8配合。
实施例2
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茶叶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放置盒2、壳体3、固定杆4、卡块5、第一活塞7、接触块8、压缩缸9、第二活塞10、7型杆11、第一弹簧12、拉块13、滑杆15、套管16和第二弹簧17,底座1下部开有内槽6,内槽6上部左右两侧都设有第一活塞7,左右两侧第一活塞7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接触块8,底座1顶部右侧固接有压缩缸9,压缩缸9位于内槽6右侧上方与其连通,内槽6右侧设有第二活塞10,第二活塞10顶部中间固接有7型杆11,7型杆11尾端贯穿压缩缸9顶部中间固接有拉块13,第二活塞10顶部有压缩缸9内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12,底座1上方设有三个放置盒2,放置盒2外左侧面与右侧面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套管16,套管16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17,最上方与中间的套管16外底部中间固接有滑杆15,滑杆15底端位于套管16内与第二弹簧17尾端连接,三个放置盒2上设有壳体3,放置盒2位于壳体3内,壳体3内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底端与最上方第二弹簧17尾端连接,壳体3内左右两侧面下部都固接有卡块5,卡块5与接触块8配合。
还包括有缓冲装置18,缓冲装置18包括有拉线181、缸体183、第三活塞184、第三弹簧185和导向轮186,底座1左侧开有导线孔182,底座1外底部左侧固接有两个导向轮186,导向轮186位于导线孔182左右两侧,底座1外底部左侧固接有缸体183,缸体183内设有第三活塞184,第三活塞184右侧面中部与缸体183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85,第三活塞184左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线181,拉线181尾端穿过缸体183左侧中部,再绕过导向轮186穿过导线孔182与壳体3底部左侧连接。
实施例3
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茶叶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放置盒2、壳体3、固定杆4、卡块5、第一活塞7、接触块8、压缩缸9、第二活塞10、7型杆11、第一弹簧12、拉块13、滑杆15、套管16和第二弹簧17,底座1下部开有内槽6,内槽6上部左右两侧都设有第一活塞7,左右两侧第一活塞7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接触块8,底座1顶部右侧固接有压缩缸9,压缩缸9位于内槽6右侧上方与其连通,内槽6右侧设有第二活塞10,第二活塞10顶部中间固接有7型杆11,7型杆11尾端贯穿压缩缸9顶部中间固接有拉块13,第二活塞10顶部有压缩缸9内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12,底座1上方设有三个放置盒2,放置盒2外左侧面与右侧面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套管16,套管16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17,最上方与中间的套管16外底部中间固接有滑杆15,滑杆15底端位于套管16内与第二弹簧17尾端连接,三个放置盒2上设有壳体3,放置盒2位于壳体3内,壳体3内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底端与最上方第二弹簧17尾端连接,壳体3内左右两侧面下部都固接有卡块5,卡块5与接触块8配合。
还包括有缓冲装置18,缓冲装置18包括有拉线181、缸体183、第三活塞184、第三弹簧185和导向轮186,底座1左侧开有导线孔182,底座1外底部左侧固接有两个导向轮186,导向轮186位于导线孔182左右两侧,底座1外底部左侧固接有缸体183,缸体183内设有第三活塞184,第三活塞184右侧面中部与缸体183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85,第三活塞184左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线181,拉线181尾端穿过缸体183左侧中部,再绕过导向轮186穿过导线孔182与壳体3底部左侧连接。
还包括有干燥装置19,干燥装置19包括有热风机191、出气管192、活动块194、旋钮196、竖杆197、竖管1910和网板1911,放置盒2底部中间连接有竖管1910,竖管1910左右两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出气孔199,竖管1910通过出气孔199与放置盒2内连通,竖管1910内上部固接有网板1911,三个竖管1910配合,底座1内底部左侧固接有热风机191,热风机191的出风端连接有出气管192,出气管192尾端与最下方竖管1910底端连接,出气管192与最下方竖管1910内连通,壳体3上部横向开有排气孔193,壳体3顶部中间开有通孔198,通孔198内设有活动块194,活动块194下部开有T型孔195,T型孔195与排气孔193配合,活动块194顶部中间固接有竖杆197,竖杆197顶端固接有旋钮196,旋钮196位于通孔198外。
实施例4
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茶叶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放置盒2、壳体3、固定杆4、卡块5、第一活塞7、接触块8、压缩缸9、第二活塞10、7型杆11、第一弹簧12、拉块13、滑杆15、套管16和第二弹簧17,底座1下部开有内槽6,内槽6上部左右两侧都设有第一活塞7,左右两侧第一活塞7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接触块8,底座1顶部右侧固接有压缩缸9,压缩缸9位于内槽6右侧上方与其连通,内槽6右侧设有第二活塞10,第二活塞10顶部中间固接有7型杆11,7型杆11尾端贯穿压缩缸9顶部中间固接有拉块13,第二活塞10顶部有压缩缸9内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12,底座1上方设有三个放置盒2,放置盒2外左侧面与右侧面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套管16,套管16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17,最上方与中间的套管16外底部中间固接有滑杆15,滑杆15底端位于套管16内与第二弹簧17尾端连接,三个放置盒2上设有壳体3,放置盒2位于壳体3内,壳体3内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底端与最上方第二弹簧17尾端连接,壳体3内左右两侧面下部都固接有卡块5,卡块5与接触块8配合。
还包括有缓冲装置18,缓冲装置18包括有拉线181、缸体183、第三活塞184、第三弹簧185和导向轮186,底座1左侧开有导线孔182,底座1外底部左侧固接有两个导向轮186,导向轮186位于导线孔182左右两侧,底座1外底部左侧固接有缸体183,缸体183内设有第三活塞184,第三活塞184右侧面中部与缸体183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85,第三活塞184左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线181,拉线181尾端穿过缸体183左侧中部,再绕过导向轮186穿过导线孔182与壳体3底部左侧连接。
还包括有干燥装置19,干燥装置19包括有热风机191、出气管192、活动块194、旋钮196、竖杆197、竖管1910和网板1911,放置盒2底部中间连接有竖管1910,竖管1910左右两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出气孔199,竖管1910通过出气孔199与放置盒2内连通,竖管1910内上部固接有网板1911,三个竖管1910配合,底座1内底部左侧固接有热风机191,热风机191的出风端连接有出气管192,出气管192尾端与最下方竖管1910底端连接,出气管192与最下方竖管1910内连通,壳体3上部横向开有排气孔193,壳体3顶部中间开有通孔198,通孔198内设有活动块194,活动块194下部开有T型孔195,T型孔195与排气孔193配合,活动块194顶部中间固接有竖杆197,竖杆197顶端固接有旋钮196,旋钮196位于通孔198外。
还包括有箱体20和网框21,出气管192上连接有箱体20,箱体20与出气管192和竖管1910内连通,箱体20右侧下部设有网框21,网框21与箱体20配合。
实施例5
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茶叶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放置盒2、壳体3、固定杆4、卡块5、第一活塞7、接触块8、压缩缸9、第二活塞10、7型杆11、第一弹簧12、拉块13、滑杆15、套管16和第二弹簧17,底座1下部开有内槽6,内槽6上部左右两侧都设有第一活塞7,左右两侧第一活塞7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接触块8,底座1顶部右侧固接有压缩缸9,压缩缸9位于内槽6右侧上方与其连通,内槽6右侧设有第二活塞10,第二活塞10顶部中间固接有7型杆11,7型杆11尾端贯穿压缩缸9顶部中间固接有拉块13,第二活塞10顶部有压缩缸9内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12,底座1上方设有三个放置盒2,放置盒2外左侧面与右侧面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套管16,套管16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17,最上方与中间的套管16外底部中间固接有滑杆15,滑杆15底端位于套管16内与第二弹簧17尾端连接,三个放置盒2上设有壳体3,放置盒2位于壳体3内,壳体3内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底端与最上方第二弹簧17尾端连接,壳体3内左右两侧面下部都固接有卡块5,卡块5与接触块8配合。
还包括有缓冲装置18,缓冲装置18包括有拉线181、缸体183、第三活塞184、第三弹簧185和导向轮186,底座1左侧开有导线孔182,底座1外底部左侧固接有两个导向轮186,导向轮186位于导线孔182左右两侧,底座1外底部左侧固接有缸体183,缸体183内设有第三活塞184,第三活塞184右侧面中部与缸体183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85,第三活塞184左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线181,拉线181尾端穿过缸体183左侧中部,再绕过导向轮186穿过导线孔182与壳体3底部左侧连接。
还包括有干燥装置19,干燥装置19包括有热风机191、出气管192、活动块194、旋钮196、竖杆197、竖管1910和网板1911,放置盒2底部中间连接有竖管1910,竖管1910左右两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出气孔199,竖管1910通过出气孔199与放置盒2内连通,竖管1910内上部固接有网板1911,三个竖管1910配合,底座1内底部左侧固接有热风机191,热风机191的出风端连接有出气管192,出气管192尾端与最下方竖管1910底端连接,出气管192与最下方竖管1910内连通,壳体3上部横向开有排气孔193,壳体3顶部中间开有通孔198,通孔198内设有活动块194,活动块194下部开有T型孔195,T型孔195与排气孔193配合,活动块194顶部中间固接有竖杆197,竖杆197顶端固接有旋钮196,旋钮196位于通孔198外。
还包括有箱体20和网框21,出气管192上连接有箱体20,箱体20与出气管192和竖管1910内连通,箱体20右侧下部设有网框21,网框21与箱体20配合。
还包括有指针22和标识块23,旋钮196顶部后侧固接有指针22,壳体3外顶部左侧与后侧都固接有标识块23,标识块23与指针22配合。
初始时,T型孔195内有适量的水,首先操作人员将买来的茶叶通过开口14放入放置盒2内,当三个放置盒2内都适量的茶叶后,再拉动拉块13向上移动,拉块13向上移动带动7型杆11向上移动,7型杆11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活塞10向上移动,第一弹簧12压缩,第二活塞10向上移动通过T型孔195内的水带动第一活塞7向内移动,第一活塞7向内移动带动接触块8向内移动,当接触块8向内移动至T型孔195内时,停止拉动拉块13,即可推动壳体3向下移动,壳体3向下移动带动固定杆4向下移动,固定杆4向下移动带动最上方放置盒2向下移动,最上方放置盒2向下移动通过上方滑杆15带动中间的放置盒2向下移动,第二弹簧17压缩,同时,壳体3向下移动带动卡块5向下移动,卡块5向下移动至接触块8下方时,停止推动壳体3,进而三个放置盒2叠在一起,即可松开拉块13,因第一弹簧12的作用,7型杆11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活塞10向下移动,第二活塞10向下移动通过T型孔195内的水推动第二活塞10向外移动,第二活塞10向外移动带动接触块8向外移动,接触块8向外移动将卡块5挡住,即可松开壳体3,进而茶叶被封闭式放置。当需要使用茶叶时,即可再次拉动拉块13向上移动,接触块8向内移动不将卡块5挡住,因第二弹簧17的作用,最上方与中间的放置盒2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进而带动壳体3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操作人员即可用手穿过开口14将放置盒2内的茶叶取出,茶叶取出后,即可再次推动壳体3向下移动使放置盒2叠在一起,松开拉块13,接触块8向外移动将卡块5挡住。如此,可防止茶叶散发掉茶香。
初始时,第三弹簧185为拉伸状态,当操作人员推动壳体3向下移动时,拉线181被放松,因第三弹簧185的作用,第三活塞184向右移动,进而接触块8将卡块5挡住后,壳体3停止移动,第三活塞184也就停止移动。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茶叶时,拉动拉块13向上移动使接触块8向内移动不将卡块5挡住,因第二弹簧17的作用,最上方与中间的放置盒2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同时,壳体3也向上移动通过拉线181拉动第三活塞184向左移动,第三弹簧185拉伸,因第三弹簧185的作用,壳体3缓慢的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防止放置盒2向上移动的速度过快导致茶叶迸射出浪费。
当茶叶被放置在放置盒2内后,操作人员即可启动热风机191,热风机191将热风吹入出气管192内,出气管192内的热风排入最下方的竖管1910内,最下方的竖管1910通过网板1911排入中间与上方的竖管1910内,竖管1910内的热风通过出气孔199排入放置盒2内对茶叶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热风排入T型孔195内,T型孔195内的热风通过排气孔193排出。当茶叶干燥后,即可关闭热风机191,再转动旋钮196反转,旋钮196反转通过竖杆197带动活动块194反转,活动块194反转使T型孔195不与排气孔193连通,活动块194也就将排气孔193挡住,茶叶又被封闭式的放置在放置盒2内。如此,可防止茶叶发潮导致腐烂。
当热风机191启动时,热风通过出气孔199排入放置盒2内对茶叶进行干燥,热风对茶叶进行干燥时,茶叶的碎屑会通过出气孔199掉落至竖管1910内,当热风机191关闭后,竖管1910内的茶叶碎屑也就掉落至箱体20内的网框21内,操作人员即可将网框21从箱体20内取出对茶叶碎屑倒出处理,再将网框21放回至箱体20内即可。如此,可防止茶叶的碎屑掉落至热风机191内,影响热风机191运作。
当热风机191关闭后,操作人员即可扭动旋钮196反转,进而使活动块194反转带动T型孔195反转不与排气孔193连通,同时,旋钮196带动指针22反转,当指针22指向左侧标识块23时,即可停止扭动旋钮196。当热风机191启动时,即可扭动旋钮196正转带动指针22指向后侧标识块23,进而T型孔195也就与排气孔193内连通。如此,可使操作人员更清楚的转动T型孔195是否与排气孔193内连通或者脱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