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0067A - 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0067A
CN109380067A CN201811397168.5A CN201811397168A CN109380067A CN 109380067 A CN109380067 A CN 109380067A CN 201811397168 A CN201811397168 A CN 201811397168A CN 109380067 A CN109380067 A CN 109380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ctyophora phalloidea
egg
cylindrical groove
dictyophora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71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俊铭
刘洋
罗凯
邱昌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3971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0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0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0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70Harves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在竹荪蛋的采收环节,种植者将大田里直径在6cm以上的竹荪蛋进行采集;在竹荪蛋的集中运输环节,是将竹荪蛋运到室内,运输过程中控制温度在22‑28℃;在竹荪蛋的出菇管理环节,使用了辅助生长工具,辅助生长工具由若干个柱形槽组成,相邻的柱形槽之间通过连接槽相连通,每个柱形槽包括槽口、槽壁、槽底;柱形槽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以保证能将竹荪蛋从槽口放入,同时竹荪蛋会搁置在柱形槽的某一高度段而不至于接触到槽底上,至少在一个柱形槽的槽壁上接近槽底处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排水口;本发明新技术具有成本低、管理方便、劳动强度小、集中出菇管理、出菇率稳定、产品质量高、简单易上手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
背景技术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蛋白质19.4%、脂肪2.6%,碳水化合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消费人群的扩大及竹荪稳中有升的市场价格,使得竹荪的生产规模逐年提高,大规模,高产量的竹荪也给竹荪种植者的采摘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当前,竹荪的采摘尚停留在靠天吃饭,靠人采摘的局面,即只能去靠人工手动采摘。但在采摘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由于竹荪种植的大棚普遍低矮,竹荪栽培的沟渠中有大量的泥水,采摘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极大;
2.竹荪从竹荪蛋中破壳到子实体发育成熟只有4-6个小时,未及时采收就会发生自溶,同时子实体萎缩倒下,所以需要及时进行采摘;
3.竹荪的生长高峰期集中于夏季5-7月份,其长速快,所以需要配备充足的人手,由于天气的晴雨不一,在雨后初晴的早晨,竹荪会大量出菇,更需要多的人手,人手的增加,会增加种植者的成本。
由于场地及人员的限制,导致了这种采摘方法费时费力,同时给种植户带来了额外支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管理方便、劳动强度小、集中出菇管理、出菇率稳定、产品质量高、简单易上手的竹荪采摘新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包括竹荪蛋的采收、竹荪蛋的集中运输、竹荪蛋的出菇管理、竹荪的采摘和竹荪的干制环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竹荪蛋的采收环节,种植者将大田里直径在6cm以上的竹荪蛋进行采集;在竹荪蛋的集中运输环节,是将步骤一采集到的竹蛋运到室内,运输过程中控制温度在22-28℃;在所述的竹蛋的出菇管理环节,是将竹荪蛋放置在辅助生长工具中,根部放在下方,顶部冒尖的位置朝上,确保竹荪能够直立生长,设置出菇室内的温度为22℃,湿度85%-90%,光照为100~300勒克斯,保持室内通风;在所述的竹荪的采摘环节,是采摘优质、长度在16-25cm的竹荪;
所述的辅助生长工具由若干个柱形槽组成,相邻的所述柱形槽之间通过连接槽相连通,每个所述柱形槽包括槽口、槽壁、槽底;所述柱形槽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以保证能将竹荪蛋从所述槽口放入,同时竹荪蛋会搁置在所述柱形槽的某一高度段而不至于接触到所述槽底上。
优选地,对于所述的辅助生长工具,至少在一个所述柱形槽的槽壁上接近槽底处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排水口。
本发明提供的竹荪采摘新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降低劳动强度:一方面,传统的竹荪的采摘地点是在大棚进行采摘,由于大棚低矮,菇农需要低头弯腰劳动,行动不便,费时费力,本发明新技术改变了固有的采摘地点,将采摘地点由大棚转移至室内,避免了劳动者弯腰劳动和在积水中行动不便的缺点;另一方面,传统方法是竹荪蛋直接在地里成熟,未对竹荪蛋进行分级采收,由于竹蛋的生长情况不一致,无法对出菇情况进行控制,菇农需要每天对长出的竹荪进行采摘,费时费力,不利于管理,而本发明新技术选择将直径6cm以上的竹荪蛋进行采摘,这个直径的竹蛋生长已经完全,采集后的1-2天即可大面积出菇,便于控制出菇情况,而且这个直径的竹蛋还出菇大小均一,品质好。
2.降低成本:通过实地走访得知,每亩地采摘需要的劳动力为1-2人,本发明新技术通过改进,将竹蛋直接转移至室内出菇,可以减少劳动力20%-30%,直接降低成本;
3.集中出菇管理:以往竹荪的出菇是看天气情况,在雨后初晴的早晨,竹荪会大量出菇,这种情况不适合规模化管理,而将竹荪蛋放置在室内,通过人为的控制温度和湿度,可以控制出菇的量;
4.出菇率稳定:通过对本发明新技术进行实际测试,得出竹蛋的出菇率在90%左右,满足预期,生产质量可以保证,可以推广;
5.提升产品质量:传统的方法中,大棚的沟内有积水,故在采摘时,除给菇农行动带来不便之外,泥污还会粘在竹荪菇体上,直接污染竹荪菇体,破坏竹荪形态,影响竹荪的品质和售价,而本发明新技术选择在室内采摘,由于出菇室内地面洁净,没有泥污的污染,可以很好的保持竹荪的外在形态,使其保持洁白如雪的状态,可以很好的保证竹荪的品质,通过本发明新技术采摘的竹荪菌体洁白无泥土沾污,烘制的成品品相好,质量高;并且传统的方法是靠天吃饭,即仅仅是靠菇棚自然的条件来控制竹荪的出菇,天气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出菇的情况和品质,而本发明新技术不仅出菇率能达到90%以上,出菇时间能控制在两天之内,而且竹蛋出菇后菌柄粗壮,菌体高度10cm左右,提升了竹荪品质。
6.过程简单易上手,不需对生产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辅助生长工具未显示排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使用的辅助生长工具显示排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1-柱形槽;2-连接槽;3-槽口;4-槽壁;5-槽底;6-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特别说明外,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实施例1
步骤一:竹荪蛋的采收
将大田里待成熟的竹荪蛋进行采集。该操作全天均可进行,种植者需将直径在6cm以上的竹荪蛋进行采集,具体的采集步骤是用手托住竹荪蛋的底部,稍用力将竹荪蛋提起,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破坏竹荪蛋。将采收的竹荪蛋放置在有隔层的瓦楞纸箱中,避免竹荪蛋挤压。选择直径6cm以上的竹荪蛋的原因是:一是这个直径的竹荪蛋生长已经完全,可以对出菇情况进行控制并保证出菇率;二是通过实验发现,这个直径的竹荪蛋出菇后菌柄粗壮,菌体高度在10cm以上,烘干后能达到二级竹荪以上的标准,品质好,价格高。
步骤二:竹荪蛋的集中运输
将步骤一采集到的竹荪蛋运到室内,准备进行出菇。运输过程中控制温度在22℃,瓦楞箱的堆积层数不超过3层,注意不要过度颠簸,因为此时的竹荪蛋较为柔弱,如不注意保护可能会导致竹荪蛋的损坏,影响出菇。
步骤三:竹荪蛋的出菇管理
本步骤是竹荪出菇的关键,将竹荪蛋放置在辅助生长工具中,并集中放置管理,参见图1~2,所述辅助生长工具,由若干个柱形槽1组成,相邻的所述柱形槽1之间通过连接槽2相连通,每个所述柱形槽1包括槽口3、槽壁4、槽底5;所述柱形槽1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以保证能将竹荪蛋从所述槽3放入,同时竹荪蛋会搁置在所述柱形槽1的某一高度段而不至于接触到所述槽底5上;在其中一个所述柱形槽1的槽壁4上紧挨槽底5处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排水口6。
使用本辅助生长工具时,向所述柱形槽1里注入营养液,由于每个柱形槽之间都是通过所述连接槽2相连通,所以只要往一个柱形槽1注水即可把整个辅助生长工具都注满水,也可以视竹荪蛋的大小控制注入营养液的用量,使营养液刚好没过竹荪蛋底部。由于柱形槽1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当把竹荪蛋从槽口3放入之后,竹荪蛋的直径大小介于柱形槽1的最上部内径和最下部内径之间,竹荪蛋会搁置在柱形槽1内的某个高度段,并与槽底5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而不会完全掉落在槽底5上,槽壁4也起到扶持保护竹荪蛋的作用,放入竹荪蛋时,根部朝下,顶部冒尖的位置朝上,确保竹荪能够直立生长。当竹荪从竹荪蛋长出来之后,因为竹荪的上部比下部重,后期容易出现倒伏,此时所述槽壁4会起到支撑保护作用,防止由于重力原因而出现倒伏的情况。当需要减少营养液的量或者更换营养液则可以打开排水口6排出营养液。出菇室内的温度设置为22℃,湿度85%,光照为100勒克斯,保持室内通风,控制竹荪的出菇。实验证明,此环境条件为竹荪的极佳出菇条件。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了传统竹荪只在早晨出菇的情况,可以人为的控制出菇时间,使竹荪的采摘可以全天进行,节约成本和劳动强度。
步骤四:竹荪的采摘
经上述作业后,竹荪两天之内即可大批出菇,出菇率达到93%,竹荪蛋出菇后菌柄粗壮,菌体高度10cm左右,提升了竹荪品质。此时即可进行采摘。采摘的方法是:采收时,取优质竹荪,长度在 16-25cm,用一只手扶住菌托,另一支手用小刀将将菌托下的菌索切断,轻轻取出,先轻轻取掉菌帽,然后去掉菌托,留有柄和菌裙,用湿纱布揩干净或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垫有白纸的提篮或竹筛里,不可撕破弄断,决不要用手扯,因为用手扯会将裙、菌柄很脆嫩,极易折断,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采收后、将菌盖和菌托及时剥掉,保留菌裙菌柄,进行干制。若裙柄已有少量污染,则应及时用清水或干净湿纱布掺净即可。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新技术,竹荪的采摘方式与传统的方式相比优势在于:①采摘方式在室内进行,出菇时间得到控制,同一间房的竹荪可以做到同一时间出菇,便于规模化采摘,②作业空间较之传统大棚有了较大的改观,可以降低菇农的劳动强度;③由于出菇室内地面洁净,没有泥污的污染,可以很好的保持竹荪的外在形态,使其保持洁白如雪的状态,可以很好的保证竹荪的品质。
步骤五:竹荪的干制
用鼓风式电热箱烘烤竹荪,电热箱上面有通风排气孔、下面用鼓风机吹热风进行烘烤,要做到通风去湿性良好。因为竹荪含水很重,在高温、高湿又不通风时,烤出的竹荪颜色会变黄,严重的还会变黑,这样就会降低竹荪等级。在烘烤过程应经常翻动竹荪,将上下烤筛互相调换,使竹荪上下左右干燥均匀。在菌柄、苗裙半干变韧软时,应摊平竹荪,将收缩的菌裙理直,并用手轻压菌柄进行整型。烘烤的温度应掌握初期低、中期略高、后期低的原则。初期一般为35℃左右,待烘2小时以后再将温度升到45℃,然后再逐渐升为55℃左右,最后再将温度降到35℃左右直至烘干。在烘烤的过程,要小心,严防弄破竹荪,特别不能弄掉菌裙。烘干的竹荪应完整洁白,手拿不会腕断,并也不会有软的感觉为宜。
实施例2
步骤一:竹荪蛋的采收
将大田里待成熟的竹荪蛋进行采集。该操作全天均可进行,种植者需将直径在6cm以上的竹荪蛋进行采集,具体的采集步骤是用手托住竹荪蛋的底部,稍用力将竹蛋提起,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破坏竹荪蛋。将采收的竹荪蛋放置在有隔层的瓦楞纸箱中,避免竹蛋挤压。选择直径6cm以上的竹荪蛋的原因是:一是这个直径的竹荪蛋生长已经完全,可以对出菇情况进行控制并保证出菇率;二是通过实验发现,这个直径的竹荪蛋出菇后菌柄粗壮,菌体高度在10cm以上,烘干后能达到二级竹荪以上的标准,品质好,价格高。
步骤二:竹荪蛋的集中运输
将步骤一采集到的竹荪蛋运到室内,准备进行出菇。运输过程中控制温度在28℃,瓦楞箱的堆积层数不超过3层,注意不要过度颠簸,因为此时的竹荪蛋较为柔弱,如不注意保护可能会导致竹荪蛋的损坏,影响出菇。
步骤三:竹荪蛋的出菇管理
将竹荪蛋放置在辅助生长工具中,并集中放置管理,参见图1~2,所述辅助生长工具,由若干个柱形槽1组成,相邻的所述柱形槽1之间通过连接槽2相连通,每个所述柱形槽1包括槽口3、槽壁4、槽底5;所述柱形槽1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以保证能将竹荪蛋从所述槽3放入,同时竹荪蛋会搁置在所述柱形槽1的某一高度段而不至于接触到所述槽底5上;在其中一个所述柱形槽1的槽壁4上紧挨槽底5处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排水口6。
使用本辅助生长工具时,向所述柱形槽1里注入营养液,由于每个柱形槽之间都是通过所述连接槽2相连通,所以只要往一个柱形槽1注水即可把整个辅助生长工具都注满水,也可以视竹荪蛋的大小控制注入营养液的用量,使营养液刚好没过竹荪蛋底部。由于柱形槽1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当把竹荪蛋从槽口3放入之后,竹荪蛋的直径大小介于柱形槽1的最上部内径和最下部内径之间,竹荪蛋会搁置在柱形槽1内的某个高度段,并与槽底5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而不会完全掉落在槽底5上,槽壁4也起到扶持保护竹荪蛋的作用,放入竹荪蛋时,根部朝下,顶部冒尖的位置朝上,确保竹荪能够直立生长。当竹荪从竹荪蛋长出来之后,因为竹荪的上部比下部重,后期容易出现倒伏,此时所述槽壁4会起到支撑保护作用,防止由于重力原因而出现倒伏的情况。当需要减少营养液的量或者更换营养液则可以打开排水口6排出营养液。出菇室内的温度设置为22℃,湿度90%,光照为300勒克斯,保持室内通风,控制竹荪的出菇。实验证明,此环境条件为竹荪的极佳出菇条件。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了传统竹荪只在早晨出菇的情况,可以人为的控制出菇时间,使竹荪的采摘可以全天进行,节约成本和劳动强度。
步骤四:竹荪的采摘
经上述作业后,竹荪两天之内即可大批出菇,出菇率达到94%,竹荪蛋出菇后菌柄粗壮,菌体高度10cm左右,提升了竹荪品质。此时即可进行采摘。采摘的方法是:采收时,取优质竹荪,长度在 16-25cm,用一只手扶住菌托,另一支手用小刀将将菌托下的菌索切断,轻轻取出,先轻轻取掉菌帽,然后去掉菌托,留有柄和菌裙,用湿纱布揩干净或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垫有白纸的提篮或竹筛里,不可撕破弄断,决不要用手扯,因为用手扯会将裙、菌柄很脆嫩,极易折断,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采收后、将菌盖和菌托及时剥掉,保留菌裙菌柄,进行干制。若裙柄已有少量污染,则应及时用清水或干净湿纱布掺净即可。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新技术,竹荪的采摘方式与传统的方式相比优势在于:①采摘方式在室内进行,出菇时间得到控制,同一间房的竹荪可以做到同一时间出菇,便于规模化采摘,②作业空间较之传统大棚有了较大的改观,可以降低菇农的劳动强度;③由于出菇室内地面洁净,没有泥污的污染,可以很好的保持竹荪的外在形态,使其保持洁白如雪的状态,可以很好的保证竹荪的品质。
步骤五:竹荪的干制
用鼓风式电热箱烘烤竹荪,电热箱上面有通风排气孔、下面用鼓风机吹热风进行烘烤,要做到通风去湿性良好。因为竹荪含水很重,在高温、高湿又不通风时,烤出的竹荪颜色会变黄,严重的还会变黑,这样就会降低竹荪等级。在烘烤过程应经常翻动竹荪,将上下烤筛互相调换,使竹荪上下左右干燥均匀。在菌柄、苗裙半干变韧软时,应摊平竹荪,将收缩的菌裙理直,并用手轻压菌柄进行整型。烘烤的温度应掌握初期低、中期略高、后期低的原则。初期一般为35℃左右,待烘3小时以后再将温度升到45℃,然后再逐渐升为55℃左右,最后再将温度降到35℃左右直至烘干。在烘烤的过程,要小心,严防弄破竹荪,特别不能弄掉菌裙。烘干的竹荪应完整洁白,手拿不会腕断,并也不会有软的感觉为宜。
实施例3
步骤一:竹荪蛋的采收
将大田里待成熟的竹荪蛋进行采集。该操作全天均可进行,种植者需将直径在6cm以上的竹荪蛋进行采集,具体的采集步骤是用手托住竹荪蛋的底部,稍用力将竹荪蛋提起,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破坏竹荪蛋。将采收的竹荪蛋放置在有隔层的瓦楞纸箱中,避免竹荪蛋挤压。选择直径6cm以上的竹荪蛋的原因是:一是这个直径的竹荪蛋生长已经完全,可以对出菇情况进行控制并保证出菇率;二是通过实验发现,这个直径的竹荪蛋出菇后菌柄粗壮,菌体高度在10cm以上,烘干后能达到二级竹荪以上的标准,品质好,价格高。
步骤二:竹荪蛋的集中运输
将步骤一采集到的竹荪蛋运到室内,准备进行出菇。运输过程中控制温度在25℃,瓦楞箱的堆积层数不超过3层,注意不要过度颠簸,因为此时的竹荪蛋较为柔弱,如不注意保护可能会导致竹荪蛋的损坏,影响出菇。
步骤三:竹荪蛋的出菇管理
将竹荪蛋放置在辅助生长工具中,并集中放置管理,参见图1~2,所述辅助生长工具,由若干个柱形槽1组成,相邻的所述柱形槽1之间通过连接槽2相连通,每个所述柱形槽1包括槽口3、槽壁4、槽底5;所述柱形槽1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以保证能将竹荪蛋从所述槽3放入,同时竹荪蛋会搁置在所述柱形槽1的某一高度段而不至于接触到所述槽底5上;在其中一个所述柱形槽1的槽壁4上紧挨槽底5处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排水口6。
使用本辅助生长工具时,向所述柱形槽1里注入营养液,由于每个柱形槽之间都是通过所述连接槽2相连通,所以只要往一个柱形槽1注水即可把整个辅助生长工具都注满水,也可以视竹荪蛋的大小控制注入营养液的用量,使营养液刚好没过竹荪蛋底部。由于柱形槽1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当把竹荪蛋从槽口3放入之后,竹荪蛋的直径大小介于柱形槽1的最上部内径和最下部内径之间,竹荪蛋会搁置在柱形槽1内的某个高度段,并与槽底5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而不会完全掉落在槽底5上,槽壁4也起到扶持保护竹荪蛋的作用,放入竹荪蛋时,根部朝下,顶部冒尖的位置朝上,确保竹荪能够直立生长。当竹荪从竹荪蛋长出来之后,因为竹荪的上部比下部重,后期容易出现倒伏,此时所述槽壁4会起到支撑保护作用,防止由于重力原因而出现倒伏的情况。当需要减少营养液的量或者更换营养液则可以打开排水口6排出营养液。出菇室内的温度设置为22℃,湿度88%,光照为200勒克斯,保持室内通风,控制竹荪的出菇。实验证明,此环境条件为竹荪的最佳出菇条件。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了传统竹荪只在早晨出菇的情况,可以人为的控制出菇时间,使竹荪的采摘可以全天进行,节约成本和劳动强度。
步骤四:竹荪的采摘
经上述作业后,竹荪两天之内即可大批出菇,出菇率达到95%,竹荪蛋出菇后菌柄粗壮,菌体高度10cm左右,提升了竹荪品质。此时即可进行采摘。采摘的方法是:采收时,取优质竹荪,长度在 16-25cm,用一只手扶住菌托,另一支手用小刀将将菌托下的菌索切断,轻轻取出,先轻轻取掉菌帽,然后去掉菌托,留有柄和菌裙,用湿纱布揩干净或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垫有白纸的提篮或竹筛里,不可撕破弄断,决不要用手扯,因为用手扯会将裙、菌柄很脆嫩,极易折断,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采收后、将菌盖和菌托及时剥掉,保留菌裙菌柄,进行干制。若裙柄已有少量污染,则应及时用清水或干净湿纱布掺净即可。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新技术,竹荪的采摘方式与传统的方式相比优势在于:①采摘方式在室内进行,出菇时间得到控制,同一间房的竹荪可以做到同一时间出菇,便于规模化采摘,②作业空间较之传统大棚有了较大的改观,可以降低菇农的劳动强度;③由于出菇室内地面洁净,没有泥污的污染,可以很好的保持竹荪的外在形态,使其保持洁白如雪的状态,可以很好的保证竹荪的品质。
步骤五:竹荪的干制
用鼓风式电热箱烘烤竹荪,电热箱上面有通风排气孔、下面用鼓风机吹热风进行烘烤,要做到通风去湿性良好。因为竹荪含水很重,在高温、高湿又不通风时,烤出的竹荪颜色会变黄,严重的还会变黑,这样就会降低竹荪等级。在烘烤过程应经常翻动竹荪,将上下烤筛互相调换,使竹荪上下左右干燥均匀。在菌柄、苗裙半干变韧软时,应摊平竹荪,将收缩的菌裙理直,并用手轻压菌柄进行整型。烘烤的温度应掌握初期低、中期略高、后期低的原则。初期一般为35℃左右,待烘2.5小时以后再将温度升到45℃,然后再逐渐升为55℃左右,最后再将温度降到35℃左右直至烘干。在烘烤的过程,要小心,严防弄破竹荪,特别不能弄掉菌裙。烘干的竹荪应完整洁白,手拿不会腕断,并也不会有软的感觉为宜。

Claims (2)

1.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包括竹荪蛋的采收、竹荪蛋的集中运输、竹荪蛋的出菇管理、竹荪的采摘和竹荪的干制环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竹荪蛋的采收环节,种植者将大田里直径在6cm以上的竹荪蛋进行采集;在竹荪蛋的集中运输环节,是将步骤一采集到的竹荪蛋运到室内,运输过程中控制温度在22-28℃;在所述的竹荪蛋的出菇管理环节,是将竹荪蛋放置在辅助生长工具中,根部放在下方,顶部冒尖的位置朝上,确保竹荪能够直立生长,设置出菇室内的温度为22℃,湿度85%-90%,光照为100~300勒克斯,保持室内通风;在所述的竹荪的采摘环节,是采摘优质、长度在16-25cm的竹荪;
所述的辅助生长工具由若干个柱形槽(1)组成,相邻的所述柱形槽(1)之间通过连接槽(2)相连通,每个所述柱形槽(1)包括槽口(3)、槽壁(4)、槽底(5);所述柱形槽(1)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以保证能将竹荪蛋从所述槽口(3)放入,同时竹荪蛋会搁置在所述柱形槽(1)的某一高度段而不至于接触到所述槽底(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的辅助生长工具,至少在一个所述柱形槽(1)的槽壁(4)上接近槽底(5)处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的排水口(6)。
CN201811397168.5A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 Pending CN109380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7168.5A CN109380067A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7168.5A CN109380067A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0067A true CN109380067A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8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7168.5A Pending CN109380067A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00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8488A (zh) * 2020-08-04 2020-10-1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一种竹荪竹蛋异位孵化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7124B1 (ko) * 2006-09-04 2007-05-10 최경남 망태버섯 노지 자연재배방법
CN106472109A (zh) * 2016-11-04 2017-03-08 青川翊瑞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青川短裙竹荪种植技术
CN106489523A (zh) * 2016-10-26 2017-03-15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红托竹荪集中出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7124B1 (ko) * 2006-09-04 2007-05-10 최경남 망태버섯 노지 자연재배방법
CN106489523A (zh) * 2016-10-26 2017-03-15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红托竹荪集中出菇方法
CN106472109A (zh) * 2016-11-04 2017-03-08 青川翊瑞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青川短裙竹荪种植技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8488A (zh) * 2020-08-04 2020-10-1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一种竹荪竹蛋异位孵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8551B (zh) 一种菌根化石斛苗茶树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4303939A (zh) 生态梨的种植方法
CN101863704B (zh) 一种杏鲍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3563644B (zh) 一种大朵红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3270886B (zh) 薯藤过冬育种苗方法
CN103319234A (zh) 一种秀珍菇的培养基及其培育方法
CN105660542B (zh)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10972865B (zh) 天麻种植方法
CN105935027A (zh) 白鬼笔菌棒覆土栽培方法
CN104170594B (zh) 一种结缕草种子的采收方法
CN108293702A (zh) 一种草莓露地栽培方法
CN104557244A (zh)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11034538A (zh) 一种利用桑枝条培养黑木耳的方法
CN109380067A (zh) 一种竹荪采摘新技术
CN105052537A (zh) 低产竹林原位轻简化改造方法
CN107455132A (zh) 一种蒜黄无公害软化栽培的方法
CN107624507A (zh)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8323476A (zh) 一种人工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
CN109328685A (zh) 蛋黄果的扦插繁育方法
CN108029464A (zh) 番茄种植方法
CN108370807B (zh) 一种小橱式独立荫棚栽种灵芝的方法
CN110024619A (zh) 一种高产长裙竹荪培养料及其栽培方法
CN103304325A (zh) 金福菇栽培时高养分覆盖土壤的制备方法
CN104412883A (zh) 一种在葡萄树底同时栽培秀珍菇和金福菇的方法
Ragupathi et al. Optimizing the growth conditions and adopting new methods growing oyster and milky mushrooms in same cond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