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5675A - 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45675A CN109345675A CN201811390408.9A CN201811390408A CN109345675A CN 109345675 A CN109345675 A CN 109345675A CN 201811390408 A CN201811390408 A CN 201811390408A CN 109345675 A CN109345675 A CN 1093456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e
- lock
- electronic lock
- front panel
- control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02—Striking-plates; Keepers; Bolt staples; Escutche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智能门锁,提供一种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锁体由前面板、电子锁主体、后面板组成;前面板包括前面板主体、触控显示屏、人脸采集摄像头、前执手、人体感应装置、主控模块;电子锁主体包括主锁体、锁芯、外方芯、内方芯;后面板包括后面板主体、后面板盖板、电池组。用户只需要将手放在前面板执手上,将拇指放在指纹采集传感器,站在门前,门锁主控模块就可同时采集人脸和指纹图像进行信息比对,只有当人脸信息和指纹信息都通过验证方可开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提高门锁安全验证等级,同时亦保证了日常开锁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智能门锁,尤其是可以支持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市场上目前主售的电子智能门锁,其识别开门身份的方法一般是通过RFID卡片、密码、指纹等其中之一的验证模式,当验证通过后门锁的控制电路即发送开锁指令给离合器,执行开锁动作。这钟验证身份的方法是单一验证,只要其中卡片、密码、指纹任何一种开门方式的密钥信息被盗取或者被破译复制了,那么这道门锁就可以被不法分子打开。亦有一些智能门锁采用双重验证方式,即卡片+密码、卡片+指纹、密码+指纹的方式,但这种方法不能够保证这双重信息是同一个人录入的,而且这种方式存在先后两次让门锁采集验证信息的过程,开门验证的等待时间过长,用户体验感不够良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该种电子锁保留了指纹采集模块,还同时加装人脸识别模块,开门及注册用户时需同时采集用户指纹+人脸的生物信息进行组合验证,保证了开门生物信息同属一人的同时亦不会让开门验证的时间变长,用户不需要记住复杂的密码,也避免漏带卡片不能开门的情况,而且因为生物人脸信息和生物指纹几乎很难被同时窃取复制,所以该发明极大提高了门锁的安全等级和用户体验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锁体由前面板、电子锁主体、后面板组成;前面板包括前面板主体、触控显示屏、人脸采集摄像头、前执手、前后板连接线、人体感应装置、主控模块;所述触控显示屏和人脸采集摄像头固定在前面板上部,所述前执手安装在前面板中部,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安装在前面板下部,所述主控模块安装在前面板内侧;所述前执手上装有指纹采集传感器;电子锁主体包括主锁体、锁芯、外方芯、内方芯、锁体连接线;后面板包括后面板主体、后面板盖板、电池组、电池盒盖、后控板。
整套电子锁系统采用干电池供电,当整锁接上电池后前面板的主控模块通过前后板连接线获得电源从而系统启动。启动后主控模块会初始化各个系统组件模块,同时控制电子锁主体上锁,此时按压前面板的执手无法开门,初始化完成后系统会进入休眠待机模式。在休眠待机模式下,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有人体靠近门锁时,会立即唤醒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打开所述人脸采集摄像头和所述前执手上的指纹采集传感器,同时采集人脸和指纹图像进行信息比对,人脸信息和指纹信息是合法用户并且是同属一个用户时,所述主控模块驱动电子锁主体内部离合器闭合,下压所述前面板上的前执手即可开锁。
所述主控模块采集人脸时,会把人脸图像信息显示在触控显示屏上;所述主控模块驱动电子锁主体内部离合器闭合时,触控显示屏上显示开门提示信息,用户根据开门提示信息指引顺势压下前面板上的前执手即可开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智能门锁能有效提高门锁安全验证等级,同时亦保证了日常开锁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锁体装配示意图;
图2 本发明前面板立体示意图;
图3 本发明前面板正面示意图;
图4 本发明产品设计框图;
图5 本发明的程序控制流程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
1-前面板、11-前后板连接线、12-开机唤醒键、13-触控显示屏、14-人脸采集摄像头、15-前执手、151-指纹采集传感器、16-红外人体感应装置;
2-电子锁主体、21-锁芯、22-外方芯、23-内方芯、24-锁体连接线;
3-后面板、31-后面板盖板、32-电池组、33-电池盒盖、34-后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由前面板1、电子锁主体2、后面板3三部分组成;前面板1包括前后板连接线11、触控显示屏13、人脸采集摄像头14、前执手15、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6、主控模块;所述触控显示屏13和人脸采集摄像头14固定在前面板1上部,所述前执手15安装在前面板1中部,所述人体感应装置16安装在前面板1下部,所述主控模块安装在前面板1内侧;所述前执手15上装有指纹采集传感器151;所述电子锁主体2包括锁体主体2、锁芯21、外方芯22、内方芯23、锁体连接线24;所述后面板3包括后面板盖板31、电池组32、电池盒盖33、后控板34。
如图1至图5所示,当有用户靠近门锁时,红外人体感应装置16会检测到有人靠近从而唤醒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打开人脸采集摄像头14和指纹采集传感器151、人脸采集摄像头14将站在锁前用户人脸图像获取传输到主控系统,并由主控系统输出至触控显示屏13显示,指纹采集传感器151此时将用户放在前执手15上的手指指纹图像获取并传输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进行算法比对甄选判定是否为合法用户,如果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为合法用户并且是同一人注册的,则主控模块通过前后板连接线11、后控板34、锁体连接线24输出信号驱动电子锁主体2里面的离合装置闭合,同时触控显示屏13提示开门成功画面,用户根据开门提示压下前执手15带动外方芯22旋转扭动电子锁主体2收回锁体锁舌,即可开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本发明案例里面的人脸识别模块可以扩展成虹膜识别,指纹采集模块可以扩展成指静脉识别,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包括前面板、电子锁主体、后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前面板包括前面板主体、触控显示屏、人脸采集摄像头、前执手、前后板连接线、人体感应装置、主控模块;所述触控显示屏和人脸采集摄像头固定在前面板上部,所述前执手安装在前面板中部,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安装在前面板下部,所述主控模块安装在前面板内侧;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有人体靠近门锁时会立即唤醒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打开所述人脸采集摄像头和所述前执手上的指纹采集传感器,同时采集人脸和指纹图像进行信息比对,人脸信息和指纹信息是合法用户并且是同属一个用户时,所述主控模块驱动所述电子锁主体内部离合器闭合,下压所述前面板上的前执手即可开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主控模块在采集人脸的同时也把人脸图像信息显示在所述触控显示屏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主控模块驱动电子锁主体内部离合器闭合时,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显示开门提示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电子锁主体包括主锁体、锁芯、外方芯、内方芯、锁体连接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其特征是:所述后面板包括后面板主体、后面板盖板、电池组、电池盒盖、后控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90408.9A CN109345675A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90408.9A CN109345675A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45675A true CN109345675A (zh) | 2019-02-15 |
Family
ID=65316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90408.9A Pending CN109345675A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4567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93871A (zh) * | 2019-04-15 | 2019-07-09 | 深圳市家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智能锁开锁控制方法及智能装置 |
CN110751773A (zh) * | 2019-10-23 | 2020-02-04 | 傅勇 | 一种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实现智能门自动开关的方法 |
CN111723621A (zh) * | 2019-03-21 | 2020-09-29 |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113841A (zh) * | 2021-11-21 | 2022-03-01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一种确定门锁状态的智能系统 |
CN114412292A (zh) * | 2021-12-15 | 2022-04-29 |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 智能锁具及开锁/关锁方法 |
-
2018
- 2018-11-21 CN CN201811390408.9A patent/CN10934567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3621A (zh) * | 2019-03-21 | 2020-09-29 |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723621B (zh) * | 2019-03-21 | 2023-11-03 |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993871A (zh) * | 2019-04-15 | 2019-07-09 | 深圳市家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智能锁开锁控制方法及智能装置 |
CN110751773A (zh) * | 2019-10-23 | 2020-02-04 | 傅勇 | 一种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实现智能门自动开关的方法 |
CN114113841A (zh) * | 2021-11-21 | 2022-03-01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一种确定门锁状态的智能系统 |
CN114412292A (zh) * | 2021-12-15 | 2022-04-29 |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 智能锁具及开锁/关锁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45675A (zh) | 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 | |
CN104217480B (zh) | 一种基于指纹和指静脉联合识别的智能门禁系统 | |
CN106296897A (zh) | 指纹认证的智能有源电子钥匙和无源智能锁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6837058A (zh) | 一种高安全性指静脉保密柜系统及解锁方法 | |
WO2021082361A1 (zh) | 汽车b柱上的车辆生物识别进入与启动系统 | |
CN107575137A (zh) | 具有指纹和虹膜识别的需要手机软件验证的智能防盗门 | |
CN107542387A (zh) | 智能防盗门 | |
CN108104685A (zh) | 一种通过多种方式解锁的防盗门 | |
CN110043129A (zh) | 智能门锁及智能门锁系统 | |
CN101858168A (zh) | 消防通道锁 | |
CN107424254A (zh) | 一种智能锁的组合验证系统 | |
CN206205606U (zh) | 一种防指纹膜智能门锁 | |
CN208954179U (zh) | 人脸识别与指纹组合验证的电子锁 | |
CN208752701U (zh) | 一种人脸识别与密码双重认证的门禁系统 | |
CN109345662A (zh) | 一种多功能解锁方式的智能锁及解锁方法 | |
CN209785094U (zh) |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 |
JP5315091B2 (ja) | ロッカー装置 | |
CN208705961U (zh) |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 | |
CN205910746U (zh) | 一种非接触式掌纹静脉电动锁 | |
CN210888401U (zh) | 智能门锁 | |
CN210377499U (zh) |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充电的type-C接口的保险锁 | |
CN109118675A (zh) | 一种银行金融设备读卡口防盗刷装置 | |
KR101161088B1 (ko) | 디지털 키가 구비된 소형 사물함 | |
CN207813418U (zh) | 一种通过多种方式解锁的防盗门 | |
CN208654882U (zh) | 一种指纹识别门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