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5273A - 一种控制电路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电路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45273A CN109245273A CN201811023735.0A CN201811023735A CN109245273A CN 109245273 A CN109245273 A CN 109245273A CN 201811023735 A CN201811023735 A CN 201811023735A CN 109245273 A CN109245273 A CN 1092452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switch circuit
- electric equipment
- controller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0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using a power saving mod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及用电设备,该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用电设备的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进行变压,以供所述用电设备待机时使用;开关电路,用于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并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用电设备的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进行变压,用于用电设备待机时使用,不仅实现了对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的有效利用,还降低了用电设备的待机功耗,能够保证用电设备长时间待机,用户体验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产业开发及经济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如何节能成为全球最关心的议题。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节能,国家对出厂的电器都制定有严格的能源消耗标准,如空调技术领域,对待机功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像空调这种常年不拔电源插头的电器,对待机功耗的要求更加严格。但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降低空调待机功耗的有效方案。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控制电路及用电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器待机功耗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包括:
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用电设备的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进行变压,以供所述用电设备待机时使用;
开关电路,用于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并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连通。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
手动开关电路、电控开关电路、声控开关电路、光控开关电路。
优选地,若所述开关电路为非手动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所述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用于断开或连通用电设备的负载与用电设备的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
第二开关电路,用于断开或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且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时,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优选地,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皆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或者,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相连。
优选地,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皆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则,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优选地,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相连,则,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并向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发送触发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优选地,若所述用电设备为空调和/或新风机,所述控制器包括:室内机控制器及与所述室内机控制器相连的室外机控制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或第二开关电路相连,所述室内机控制器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或者,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并向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发送触发信号,以使第二开关电路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优选地,
所述负载包括:压缩机,和/或,风机;
所述储能器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直流母线上的高电压电解电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控制电路。
优选地,所述用电设备,包括:
空调,和/或,新风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用电设备的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进行变压,用于用电设备待机时使用,不仅实现了对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的有效利用,还降低了用电设备的待机功耗,能够保证用电设备长时间待机,用户体验度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和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电路100的示意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控制电路100包括:
电压转换电路101,用于对用电设备的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进行变压,以供所述用电设备待机时使用;
开关电路102,用于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并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用电设备来说,为了驱动负载,一般都会在用电设备的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接一个储能器件。例如,在变频空调等家电中,往往会用到几百甚至几千微法的大容量电解电容,作为储能器件。该储能器件,主要作用是滤波和储能,使前端整流桥输出直流电压平滑,为后端逆变模块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供驱动压缩机用。当空调断开负载连接,进入待机模式时,该大容量电解电容存储的电量为空调待机使用提供了保障。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控制电路,通过对用电设备的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进行变压,用于用电设备待机时使用,不仅实现了对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的有效利用,还降低了用电设备的待机功耗,能够保证用电设备长时间待机,用户体验度高。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102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
手动开关电路、电控开关电路、声控开关电路、光控开关电路。
优选地,所述电控开关电路包括但不限于:继电器开关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等。
所述手动开关电路包括但不限于:按键开关电路、触摸开关电路,用户通过按动或触摸按键,实现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控制电路,提供多种类型的开关电路,可以适应不同的用电设备,扩宽了使用场景,兼容性强,用户体验度高。例如,声控开关电路,可以适用于具有声控功能的用电设备中,例如:声控灯、声控冰箱、声控空调等。光控开光电路,可以适用于具有光控的用电设备中,例如:光控灯、光控冰箱、光控空调等。
优选地,若所述开关电路102为非手动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102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所述开关电路102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用电设备的控制器控制开关电路的断开或连通,省时省力,用电设备的控制器接收到关闭负载的控制指令后(例如,用户通过遥控器向用电设备的控制器发送关机指令),自动控制开关电路断开或连通,自动实现对用电设备的待机用电管理,无需用户人工参与,用户体验度更高。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102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用于断开或连通用电设备的负载与用电设备的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
第二开关电路,用于断开或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且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101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时,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可以皆为手动开关电路,也可以皆为非手动开关电路,也可以为一个是手动开关电路,另一个是非手动开关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类型,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置。
优选地,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皆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或者,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皆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的情况下,控制器直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工作状态;若第一开关电路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相连,控制器直接控制第一开关电路的工作状态,第一开关电路断开后,可以给第二开关电路一个触发信号,第二开关电路在该触发信号的作用下,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时,将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优选地,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皆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则,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优选地,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相连,则,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并向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发送触发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开关电路有多种结构,用户选择多,适用场景广,用户体验度高。
优选地,若所述用电设备为空调和/或新风机,所述控制器包括:室内机控制器及与所述室内机控制器相连的室外机控制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或第二开关电路相连,所述室内机控制器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空调和/或新风机来说,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通过继电器与室外机相连,当用户关掉室外机时,电源只给室内机控制器供电,即可让空调和/或新风机切入待机模式。
优选地,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或者,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并向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发送触发信号,以使第二开关电路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优选地,
所述负载包括:压缩机,和/或,风机;
所述储能器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直流母线上的高电压电解电容。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变频空调和/或新风机来说,压缩机的直流母线上的高电压电解电容,关机后仍然存储着大量的电量,为室内机控制器提供待机电源提供了保障。
图3和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电路200的示意框图,如图3和图4所示,该控制电路200包括:
电压转换电路201,输出端与用电设备的室内机控制器相连,用于对用电设备的高电压电解电容缓存的电量进行变压,以供所述用电设备待机时使用;所述高电压电解电容设置在用电设备的压缩机的直流母线上,并联在用电设备的电源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第一开关电路202,用于断开或连通用电设备的压缩机与用电设备的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2连接在所述电源电路和压缩机之间;
第二开关电路203,用于断开或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1与高电压电解电容所在的回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203连接在所述高电压电解电容与电压转换电路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2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203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1与所述储能器件,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或者,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2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并向所述第二开关电路203发送触发信号,以使第二开关电路203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优选地,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空调,和/或,新风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控制电路,通过对用电设备的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进行变压,用于用电设备待机时使用,不仅实现了对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的有效利用,还降低了用电设备的待机功耗,能够保证用电设备长时间待机,用户体验度高。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控制电路。
优选地,所述用电设备,包括:
空调,和/或,新风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用电设备,通过对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进行变压,用于用电设备待机时使用,不仅实现了对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的有效利用,还降低了用电设备的待机功耗,能够保证用电设备长时间待机,用户体验度高。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用电设备的储能器件缓存的电量进行变压,以供所述用电设备待机时使用;
开关电路,用于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并将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
手动开关电路、电控开关电路、声控开关电路、光控开关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开关电路为非手动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所述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用于断开或连通用电设备的负载与用电设备的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
第二开关电路,用于断开或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且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时,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皆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或者,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皆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则,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用电设备的控制器相连,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相连,则,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在的回路,并向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发送触发信号,以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所在的回路,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电设备为空调和/或新风机,所述控制器包括:室内机控制器及与所述室内机控制器相连的室外机控制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或第二开关电路相连,所述室内机控制器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或者,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在所述室外机控制器的控制下,断开所述负载与电源电路,并向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发送触发信号,以使第二开关电路连通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器件,从而将所述用电设备切入待机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包括:压缩机,和/或,风机;
所述储能器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直流母线上的高电压电解电容。
11.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和/或,新风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23735.0A CN109245273A (zh) | 2018-09-04 | 2018-09-04 | 一种控制电路及用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23735.0A CN109245273A (zh) | 2018-09-04 | 2018-09-04 | 一种控制电路及用电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45273A true CN109245273A (zh) | 2019-01-18 |
Family
ID=65060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23735.0A Pending CN109245273A (zh) | 2018-09-04 | 2018-09-04 | 一种控制电路及用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4527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96711A (zh) * | 2022-01-11 | 2022-04-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的待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70884A (ja) * | 1998-03-24 | 1999-10-05 | Sharp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101749835A (zh) * | 2008-12-20 | 2010-06-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辅助控制芯片的利用太阳能电池的空调控制器及其空调系统 |
CN106440217A (zh) * | 2016-09-30 | 2017-0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
2018
- 2018-09-04 CN CN201811023735.0A patent/CN1092452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70884A (ja) * | 1998-03-24 | 1999-10-05 | Sharp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101749835A (zh) * | 2008-12-20 | 2010-06-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辅助控制芯片的利用太阳能电池的空调控制器及其空调系统 |
CN106440217A (zh) * | 2016-09-30 | 2017-0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96711A (zh) * | 2022-01-11 | 2022-04-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的待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93421B1 (en) | Low-power consumption standby circuit device,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 |
CN105135594B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待机控制系统和空调 | |
CN104315672A (zh) | 空调机组及其功耗控制系统 | |
CN112762525A (zh) | 空调室外机控制电路、电控组件及空调器 | |
CN109780688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402853A (zh) |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9323374B (zh) | 一种空调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 |
CN109245273A (zh) | 一种控制电路及用电设备 | |
CN106787644B (zh) | 电源管理系统及其电力供应方法 | |
CN103940060A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8278743B (zh) | 变频空调的通讯电路及通讯方法 | |
CN106440220B (zh) | 空调待机电路和空调器 | |
CN105444351B (zh) | 变频外机安全掉电电路和方法 | |
CN115962556B (zh) | 空调控制电路、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14234307B (zh) | 太阳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205017095U (zh) | 空调显示器rtc电路的供电电路和空调控制系统 | |
CN114061124B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控制电路、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134251B (zh) | 电路系统、电路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0829817B (zh) |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
CN106482264B (zh) |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太阳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23087675A1 (zh) | 太阳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204063282U (zh) | 空调系统 | |
CN106440264B (zh) |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121349A (zh) | 分歧控制装置、控制膨胀阀的方法及空调系统 | |
CN223065671U (zh) | 一种低待机功耗控制电路及空调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