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0666A - 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10666A CN109210666A CN201810736492.9A CN201810736492A CN109210666A CN 109210666 A CN109210666 A CN 109210666A CN 201810736492 A CN201810736492 A CN 201810736492A CN 109210666 A CN109210666 A CN 1092106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supply
- exhaust apparatus
- indoor
- air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9530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6
- 230000035943 smel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516 radical scaveng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519 venti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872 defe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如下的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厨房或卫生间的空气受污染而运行排气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判断供气必要性来实现供气,从而既防止污染源向其他室内空间扩散,还能够提高排气效率而使污染源迅速地排出到外部。用于实行该目的的本发明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步骤,根据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向室外排出室内空气;b)步骤,判断是否需要向室内供应空气;c)步骤,在判断为需要所述供应的情况下,产生供气信息,以从供气装置向室内进行供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将室内的污染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的室内排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针对在运行所述排气装置时向室内供应空气的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厨房设备中的一种的厨房抽烟机设置于厨房,用于将在烹饪食物时产生的燃烧气体和食物的气味、水蒸气等排出到外部,从而防止厨房的空气污染。
这种厨房抽烟机设置于包括燃气灶、电磁炉等的厨房设备的上侧,并利用排气风扇将从烹饪设备产生的气体和在烹饪食物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到外部。
另外,卫生间配备排气风扇,用于将在使用卫生间时产生的气味和水蒸气(湿气)更迅速地排放到外部。
然而存在如下的问题:即使运行厨房排烟机,在烹饪时产生的燃烧气体和食物气味中的一部分不会通过排气风扇排放到外部而是扩散到客厅等室内;并且即使为了将在使用卫生间时产生的气味和水蒸气(湿气)排放到外部而运行排气风扇,一部分气味和水蒸气仍不会被排放到外部而扩散到室内。
并且,还具有如的问题:为了将污染的空气排放到外部而持续地运行排气风扇,则室内会形成负压,从而无法顺利地形成排气,并且如果在该状态下持续地运行排气风扇,则噪声和振动逐渐增加。
另外,为了将从厨房和卫生间产生的气味和水蒸气(湿气)更迅速地排放到外部,可以想出增加排气风扇的容量的方法。但是如果排气风扇的容量变大,则排气风扇的大小也会变大,因此具有需要较多的设置空间和费用的问题。
此外,还具有如下的问题:如果排气风扇的大小变大,则在运行排气风扇时,消耗的电能较大,因此会增加电费,并且在运行排气风扇时振动和噪声变大,从而无法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作为提到现有的厨房排烟机的现有技术,曾公开了韩国授权实用新型第20-265992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所有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厨房或卫生间的空气受污染而运行排气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判断供气必要性来实现供气,从而既防止污染源向其他室内空间扩散,还能够提高排气效率,进而使污染源迅速地排出到外部。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若通过适当的供气而提高排气效率,则即使使用容量较小的排气装置也能够发挥出与以往的排气装置相同的性能,从而能够减少设置排气装置时需要的空间和费用,并且能够减少运行排气装置时需要的电费,而且能够减少运行排气装置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从而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测量室内的污染程度而使排气装置自动地进行操作,从而能够迅速而顺利地排放受污染的空气。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利用排气装置排放室内的受污染的空气的同时利用供气装置向室内供气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与排气装置相隔适当的距离的排气口进行供气,从而能够防止受污染的空气扩散到室内的其他空间。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步骤,根据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向室外排出室内空气;b)步骤,判断是否需要向室内供应空气;c)步骤,在判断为需要所述供应的情况下,产生供气信息,以从供气装置向室内进行供气。
在此情况下,还可以包括如下的过程:d)步骤,在因所述供气信息的产生而执行预定时间的借助所述供气装置的供气之后,判断是否需要改变供气量;e)步骤,在判断为需要改变所述供气量的情况下,产生供气量调节信号来调节所述供气量。
所述a)步骤中的排气装置运行信息为:由用户输入的信号;或者关于执行所述排气的室内的环境信息的信号。
所述室内的环境信息构成为由室内环境感测部感测的室内污染程度,并且在感测到的所述室内污染程度为设定的污染程度以上的情况下,从所述室内环境感测部接收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信息。
可以对应于所述室内环境感测部感测的室内污染程度来确定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运行强度。
如果从所述室内环境感测部接收到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则可以将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运行强度运行为预设值。
所述供气信息可以构成为向用户通知需要供气的警报,或者构成为向所述供气装置发送的供气信号。
在所述b)步骤中,可以感测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旋转数来判断供气的必要性。
在所述d)步骤中,可以感测室内排气装置的旋转数(rpm)来判断改变所述供气量的必要性。
如果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感测到的旋转数比预设定的旋转数高,则可以判断为存在所述供气的必要性或者改变供气量的必要性。
在所述d)步骤中,如果所述排气装置的感测到的旋转数为预设定的旋转数以下,则可以保持所述供气量,或者判断为需要减少所述供气量;如果所述排气装置的感测到的旋转数比预设定的旋转数高,则可以判断为需要增加所述供气量。
所述供气量调节信息可以构成为向用户通知需要调节供气量的警报,或者构成为为了调节所述供气量而向所述供气装置发送的供气量调节信号。
可以在所述b)步骤中通过测量连接于所述排气装置的排气管内部和所述室内之间的差异来判断所述供气的必要性,并且在上述d)步骤中通过测量连接于所述排气装置的排气管内部和所述室内之间的差异来判断改变所述供气量的必要性。
可以将所述排气管内部的压力和室内的压力分别进行测量,并求出在执行所述测量的第一时间点的所述排气管内部的压力与所述室内压力之差作为第一压力差,求出在上述第一时间点以后的第二时间点的所述排气管内部的压力与所述室内压力之差作为第二压力差,并且如果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之间的差异比设定值大,则判断为存在改变所述供气的必要性或者改变供气量的必要性。
如果在所述c)步骤中产生供气信息,则可以以使通过所述供气装置供应的供气量为通过所述排气装置向室外排出的排气量以下的方式产生所述供气信息。
在所述a)步骤之前,如果在需要所述供气的室内空间以外的其他室内空间运行除了实现所述c)步骤的供气的模式以外的另一控制模式,则控制为在中断所述另一控制模式的运行之后实现所述c)步骤。
可以控制为直接向所述室内实现所述供气。
当所述室内为卫生间时,在通过所述c)步骤的供气信息的产生而执行预定时间的供气之后,即使用户停止使用卫生间,也可以继续维持所述排气装置的运行和室内供气,之后再停止运行所述排气装置和室内供气。
在执行所述c)步骤的供气时,在除了第一室内空间以外的另一个第二室内空间已经进行供气的情况下,可以在保持所述第二室内空间的供气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一室内空间执行供气。
根据本发明的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a)步骤,与设置于室内的排气装置的运行信息一同接收需要供应空气的供气信息;b)根据所述供气信息向室内进行供气。
在此情况下,还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c)步骤,接收需要改变供应的所述空气的供气量的供气量调节信息;d)步骤,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供气量调节信息调节向所述室内供应的供气量。
所述供气信息可以是从配备于供气装置的输入部接收的信号或者从所述排气装置接收的信号。
在所述b)步骤中,可以通过用于向所述室内供气的多个排放口中的除了离所述排气装置最近的排放口以外的其他排放口中的一个以上的排放口实现供气。
可以通过离所述排气装置最远的排放口实现供气。
可以在通过离所述排气装置最远的排放口实现供气的同时,通过离所述排气装置最近的排放口同时实现供气。
通过离所述排气装置最远的排放口的供气量比通过离所述排气装置最仅的排放口的供气量多。
可以通过位于与所述排气装置所处的室内空间彼此连通的室内空间的多个排放口中的离所述排气装置最近的排放口以外的其他排放口中的一个以上的排放口实现供气。
供气量可以设定为,从所述排气装置到实现所述供气的排放口之间的距离越远,供气量越大。
如果接收到运行所述排气装置的排气装置运行信号,则可以控制为通过所述排放口执行供气。
关于所述多个排放口和排气装置的位置信息被输入到控制部,并且可以由所述位置信息实现用于进行所述供气的排放口的选择。
在执行所述供气之前,如果在需要所述供气的室内空间以外的其他室内空间运行除了实现所述供气的模式以外的另一控制模式,则控制为在中断所述另一控制模式的运行之后实现所述供气。
本发明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装置运行信息接收部,接收用于运行排气装置的排气装置运行信息;供气必要性判断部,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供气信息产生部,在判断为需要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的情况下,产生用于实现供气的供气信息。
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可以是由用户通过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或者是由用于感测实现所述排气的室内的环境信息的室内环境感测部感测到的信号。
所述供气必要性判断部可以基于从测量所述排气装置的旋转数的旋转数测量部接收的信息来判断所述供气的必要性,或者基于用于测量连接于所述排气装置的排气管内部与室内之间的压力差的差压测量部接收的信息来判断所述供气的必要性。
所述供气信息产生部可以包括用于向用户通知供气的警报,或者包括为了实现供气而向所述供气装置发送的供气信号。
本发明的供气装置包括:供气信息接收部,接收室内需要供气的供气信息;供气送风机,用于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供气驱动部,如果所述供气信息接收部接收到所述供气信息,则为了向室内供应所述室外空气而驱动所述供气风扇。
所述供气信息接收部可以接收需要改变供应的所述空气的供气量的供气量调节信息,所述供气驱动部根据改变的所述供气量而驱动所述供气送风机。
根据本发明,为了将在厨房或卫生间等室内发生的受污染的空气排放到室外,在运行排气装置的同时判断供气必要性来实现供气,从而既能够防止污染源扩散到其他室内空间,还能够提高排气效率,从而能够迅速地向外部排放污染源。
并且,在向所述室内进行供气的情况下,以最适合的供气量实现供气,从而使不会以需要的供气量以上的量实现供气,据此能够防止污染源扩散,也能够防止实现为过少的供气,从而能够防止排气效率降低且实现迅速的排气。
并且,通过适当的供气来防止在室内空间形成过量的负压,以提高排气效率,据此,即使使用容量小的排气装置也能够发挥出与以往相同的性能,从而能够减少排气装置的设置所需要的空间和费用,并且能够减少运行排气装置所需要的电费,还能够减少由排气装置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并且,通过测量室内的污染程度来使排气装置自动运行,从而能够迅速而顺利地排放受污染的空气。
并且,向通过排气装置进行排气的室内空间进行供气的情况下,如果在除了要供气的室内空间以外的其他室内空间运行为换气模式,则终止所述换气模式,并且转换为向需要供气的室内空间进行供气的供气模式,这样可以确保充分的供气量,从而能够提高排气效率。
并且,如果将外部空气直接供应到卫生间内部,则在用户关闭卫生间门的状态下也能够将气味和水蒸气顺利地排放到外部。
并且,在室外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加热而进行供气,从而防止在冬天因室外的冷空气供应至室内而用户在使用卫生间时感到不适,也能够防止卫生间内的水分结冰,因此能够预防安全事故。
并且,在利用排气装置排放室内的受污染的空气的同时利用供气装置向室内排放空气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与排气装置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的排放口来实现供气,从而能够防止受污染的空气向室内的其他空间扩散,因此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的控制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10:第一排气装置 120:第二排气装置
111、121:控制部 112、122:排气装置运行信息接收部
113、123:供气必要性判断部 114、124:供气信息产生部
115:通信部 116:显示部
117:输入部 200:供气装置
201:导管 202:分配器
203、204、205、206、207、208:排放口
210:供气送风机 220:排气送风机
230:通信部 240:控制部
241:供气信息接收部 242:供气驱动部
310:第一室内环境感测部 311:第一旋转数测量部
312:第一差压测量部 320:第二室内环境感测部
321:第二旋转数测量部 322:第二差压测量部
118、128: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对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的控制结构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排气装置110、120包括:排气装置运行信息接收部112、122,接收用于运行设置于室内的排气装置110、120的排气装置运行信息;供气必要性判断部113、123,判断是否需要将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供气信息产生部114、124,如果判断为需要将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则产生用于实现供气的供气信息。
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信息接收部112、122和供气必要性判断部113、123以及供气信息产生部114、124构成排气装置110、120的控制部111、121。
所述排气装置110、120可以包括:第一排气装置(厨房抽烟机)110,配备于厨房而在烹饪食物时运行;第二排气装置120,设置于卫生间而在使用卫生间时运行。
在此情况下,设置排气装置110、120的室内包括厨房、卫生间以及产生气体或气味等受污染的空气的所有场所,并且排气装置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而追加地设置。
所述第一排气装置110和第二排气装置120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而手动运行,还可以构成为基于室内环境信息来自动运行。所述室内环境信息例如可以是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
在所述排气装置110、120手动运行的情况下,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可以由用户通过输入部117、127输入的信号构成,并且如果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信息通过用户输入并通过排气装置运行信息接收部112、122接收,则所述排气装置110、120开始运行。
在所述排气装置110、120自动运行的情况下,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可以包括由用于感测实现排气的室内的环境信息的室内环境感测部310、320感测的信号,若排气装置运行信息接收部112、122通过所述室内环境感测部310、320接收到这种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则所述排气装置110、120开始运行。
所述室内环境感测部310、320可以包括:第一室内环境感测部310,为了运行所述第一排气装置110的运行而感测室内环境;第二室内环境感测部320,为了运行所述第二排气装置120而感测室内环境。
作为使所述排气装置110、120自动运行的方法的一例,可以构成为第一室内环境感测部310或者第二室内环境感测部320感测气味或者湿度,并根据该感测信号使排气装置110、120自动运行。
所述供气必要性判断部113、123可以基于从用于测量所述排气装置110、120的旋转数的旋转数测量部311、321接收的信息来判断所述供气必要性,或者可以基于从用于测量连接到所述排气装置110、120的排气管内部和室内之间的压力差的差压测量部312、322接收的信息来判断所述供气必要性。
所述旋转数测量部311、321可以由用于测量第一排气装置110的旋转数的第一旋转数测量部311和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排气装置120的旋转数的第二旋转数测量部321构成,用于判断是否有如下的需求:因室内空气由于所述第一排气装置110和第二排气装置120的运行而向室外排出,室内空间形成预设值以上的负压,因此需要供气。
所述第一旋转数测量部311和第二旋转数测量部321分别测量第一排气装置110和第二排气装置120的风扇(fan)旋转的旋转数(rpm)。如果室内空气的排气实现预定程度,从而形成较严重的室内空间的负压,则排气装置110、120的旋转数会增加。如上所述,如果风扇(fan)旋转数增加至预设值以上,则形成较严重的室内空间的负压,从而无法顺利地实现排气,因此可以判断为需要供气的状态。
所述差压测量部312、322可以由第一差压测量部312和第二差压测量部322构成。所述第一差压测量部312在第一排气装置110的风扇旋转的情况下测量连接到第一排气装置110的排气管118内部与室内空间之间的差压(pressure difference)。并且所述第二差压测量部322在第二排气装置120的风扇(fan)旋转的情况下测量连接到第二排气装置120的排气管128内部与室内空间之间的差压(pressure difference)。如果差压大于设定的值,从而判断为形成比较严重的室内空间的负压,则由于不能顺利地实现排气,因此可以判断为需要供气的状态。
并且,可以通过预定时间内的压力的变化来判断负压状态。即,在预定时间期间对所述排气管118、128内部的压力和室内的压力分别进行测量。首先求出实现所述测量的初期(即第一时间点)的所述排气管118、128内部的压力和所述室内压力之差,即第一压力差。之后,求出从所述第一时间点经过预定时间后的第二时间点的所述排气管118、128内部的压力与所述室内的压力之差,即第二压力差。如果所述第一压力差和所述第二压力差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值,则随时间的经过,负压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不能顺利地进行排气,因此可以判断为需要供气的状态。如果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之间的差异小于预设值,则会顺利地进行排气,因此不会形成负压,从而可以判断为不需要供气的状态。
所述供气信息产生部114、124可以由实现如下功能的要素构成:在供气必要性判断部113、123判断为需要供气的情况下产生向用户通知需要供气的警报,或者向所述供气装置200发送用于实现供气的供气信号。在此情况下,所述供气信息可以构成为警报或者供气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由所述供气信息产生部114、124产生的警报可以由用于通知需要供气的警报声音或者用于向显示部116、126显示需要供气的文字信息构成。
当从所述供气信息产生部114、124产生警报时,用户可以运行供气装置200,从而能够对需要供气的室内实现供气。
在从所述供气信息产生部114、124向供气装置200发送供气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排气装置110和第二排气装置120可以分别配备有与所述供气装置200进行通信的通信部115、125。实现所述排气装置110、120的通信部115、125和所述供气装置200的通信部230之间的通信,从而向供气装置200发送所述供气信息。
所述供气装置200可以构成为配备于空气调节机的供气模块,并包括:控制部240,根据所述供气信息以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的供气模式进行控制;供气送风机210,用于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
所述控制部240包括:供气信息接收部,接收需要向室内供气的供气信息;供气驱动部242,若所述供气信息接收部241接收到所述供气信息,则为了将所述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而驱动所述供气送风机210。
在所述供气装置200由诸如空调、制冷制热设备、换气装置之类的空气调节机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具备包括供气模式在内的各种功能,即换气、空气净化、除湿、加湿、制冷和供暖模式功能,为此,可以配备用于向室外排放室内空气的排气送风机220。
并且,所述供气装置200可以与排气装置110、120一体地配备。例如,在厨房抽烟机的一侧可以配备有用于向室外排放室内空气的排气风扇,在厨房抽烟机的另一侧可以配备有用于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的供气风扇。
从所述供气装置200的供气送风机210吸入的室外空气通过导管201而流动到分配器202,并且所述分配器202向客厅、厨房、房间、卫生间等各个室内空间分配空气而供应,而且由所述分配器202分配的空气通过排放口203、204、205、206、207、208供应至各个所述室内空间。
为了将通过导管201流动的空气分配到各个室内空间,在所述分配器202的内部可以配备多个风门(damper,未示出)。因此,如果开放与欲要供气的室内空间对应的风门,则通过与此连接的排放口203、204、205、206、207、208供应空气。
所述排放口203、204、205、206、207、208可以配备于天花板,也可以配备于地板。尤其,对于厨房而言,可以构成为:在与第一排气装置110相邻的位置的地板配备排放口,从而向上方排出空气。并且,在排放口配备于天花板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卫生间或者厨房地面实现供气,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受污染的空气向其他室内空间扩散。此外,只要是能够将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的位置,则不受限于天花板和地面,还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
并且,在上文中举例说明了供气装置200和导管201连接的情况,但是导管201还可以不连接于供气装置200,此时供气装置200可以配备于室内,从而通过与供气装置200一体地配备的排放口进行供气。
此外,在图1中对从供气装置200供应的空气通过分配器202分配到各个室内空间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还可以通过配备供气导管(未示出),使得将从供气装置200供应的空气不经过分配器202而直接供应到卫生间或试衣间等需要供气的场所。
并且,可以构成为,使被供应的空气供应到卫生间和与此相邻的室内空间(客厅、房间)之间的空间,还可以构成为在卫生间的天花板连接供气导管,从而向卫生间的内部空间直接进行供气。如上所述,在向卫生间的内部空间直接进行供气的情况下,即使在使用卫生间时,卫生间的门处于关闭状态,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卫生间内部的排气。
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感测部31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厨房空气的污染与否的第一污染感测部,所述第二室内环境感测部32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卫生间空气的污染与否的第二污染感测部。所述第一室内环境感测部310和第二室内环境感测部320可以感测空气所包含的气体等污染物质,在此情况下,可以向排气装置110、120发送感测到的室内环境信息即污染物质的信息。所述排气装置11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污染物质的信息来判断空气的污染程度,并且可以根据所述空气的污染程度确定排气装置110、120的运行与否以及运行强度。
作为所述第二室内环境感测部320的一例,可以配备能够感测用户排便时产生的气味的气味传感器(未示出)以及能够为了将洗澡之后的卫生间内部的湿气排放到外部而感测卫生间内部的湿度的卫生间湿度传感器(未示出)。
在此情况下,气味传感器和卫生间湿度传感器是独立于第二排气装置120和供气装置200的部件,因此用户可以任意地设置在卫生间里的适当的位置。
若将所述气味传感器独立地设置在卫生间,则每当感测到的气味变成设定的值以上时,可以使第二排气装置120自动运行而进行排气。
参照图3对构成为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第一排气装置110和第二排气装置120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运行。
在步骤S10中,用于运行排气装置110、120的排气装置运行信息被排气装置运行信息接收部112接收。
在此情况下,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可以由用户输入的信号构成。即,如果用户为了运行排气装置110、120而按压输入部117、127的开关,则可以根据该开关信号而运行排气装置110、120。
并且,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可以由从所述室内环境感测部310、320接收的信号构成,从而在从室内环境感测部310、320感测的室内污染程度为设定的污染程度以上的情况下运行排气装置110、120。
即,在用户排便时,如果通过从气味传感器感测到的气味来感测为用户正在排便,则发送控制信号以根据该感测到的信号自动确定第二排气装置120的运行与否以及运行强度。
此外,在用户洗完澡之后,卫生间内部为湿度较高的状态,因此需要将湿气排出到室外。因此,如果通过卫生间湿度传感器感测到设定的湿度以上的湿度,则控制部发送控制信号以根据所述感测信号自动确定第二排气装置120的运行与否以及运行强度。
在步骤S20中,若排气装置运行信息被排气装置运行信息接收部112、122接收到,则运行排气装置110、120。
在此情况下,可以对应于室内环境感测部310、320感测的室内污染程度而确定排气装置110、120。即,在室内环境感测部310、320感测的室内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情况下(即,通过气味传感器感测的值较高或者通过卫生间湿度传感器感测的湿度较高的情况下),以较高的旋转数(rpm)运行风扇(fan),并且在室内污染程度不严重的情况下(即,通过气味传感器感测的值较低或者通过卫生间湿度传感器感测的湿度较低的情况下),以较低的旋转数(rpm)运行风扇(fan)。
并且,可以与室内污染程度无关地,在室内环境感测部310、320感测的室内污染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使风扇(fan)以预定的旋转数旋转。
通过如上所述地测量室内的污染程度,并使排气装置110、120自动地运行,从而能够迅速、顺利地排放受污染的空气。
并且,根据用户的选择,还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设定风扇(fan)的旋转数。可以从一开始就设定为以较高的旋转数旋转,也可以从一开始就设定为以较低的旋转数旋转。
在步骤S30中,供气必要性判断部113、123判断是否需要向室内空间供应空气。
若运行排气装置110、120,则室内空气被排放到室外,从而室内空间成为负压状态。如果持续地进行排气,则室内空间的负压较严重地形成,从而无法顺利地实现排气。如上所述,如果感测到负压比较严重,则可以判断为需要向室内供应空气。
可以由旋转数测量部311、321感测排气装置110、120的旋转数(rpm),或者由差压测量部312、322感测排气管118、128内部和室内空间的差压(pressure difference),并根据感测到的旋转数或者差压来判断所述室内空间是否发生了负压。
根据判断结果,如果需要供气,则进行步骤S40,若否,则将排气装置110、120的运行状态一直保持到判断为需要向室内空间供应空气为止。
另外,可以构成为:在开始运行排气装置110、120时,若供气装置(空气调节机)200已经以换气模式运行,则中断换气模式的运行,并转换为用于向需要供气的室内空间(即厨房或卫生间)进行供气的供气模式。如果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进行控制,则能够确保充分的供气量,因此能够提高排气效率。
并且,还可以构成为:如果在运行第一排气装置110而向第一室内空间(即厨房)进行供气的过程中运行第二排气装置120,则在保持向厨房进行供气的状态下,并向第二室内空间(即卫生间)进行供气。并且还可以与此相反地构成为:如果在向卫生间进行供气的过程中运行第一排气装置110,则在保持向卫生间进行供气的状态下向厨房进行供气。
在步骤S40中,判断为需要向室内空间进行供气,因此排气装置110、120的供气信息产生部114、124产生供气信息。
所述供气信息产生部114、124产生需要供气的警报,或者通过通信部115、125向供气装置200发送供气信号。
在步骤S50中运行供气装置200。
随着所述供气信息的产生,如果根据用户通过配备于供气装置200的输入部(未示出)输入的信号运行供气装置,或者供气信息接收部241接收到从所述供气信息产生部114发送的供气信息,则运行供气装置200。
所述供气装置200的供气驱动部242通过驱动供气送风机210而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
在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的情况下,正在运行排气装置110、120的室内空间为了防止受污染的空气的扩散而优选形成较弱的负压。
例如,如果在厨房做饭,则在运行第一排气装置110的同时,从供气装置200供应的室外空气通过配备于厨房的排放口204而供应到厨房。在此情况下,如果供气量比排气量多,则厨房空间内的受污染的空气不会全部通过第一排气装置110而排出到室外,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扩散到客厅。因此,以使通过供气装置200供应的供气量成为通过第一排气装置110向室外排出的排气量以下的方式产生供气信息,从而能够防止受污染的空气的扩散。
在向室内供应空气的情况下,如果以需求量以上的供应量进行供气,则受污染的空气可能会扩散,并且如果以过于小的供气量进行供气,则排气效率会降低,从而无法实现迅速的排气。
因此,如果以最合适的供气量进行供气而形成适当的负压,则不会形成需求量以上的供气,因此能够防止污染源扩散,与此同时,不会形成过于小量的供气,因此能够防止排气效率降低,且能够实现顺利的排气。
并且,由于能够通过适当的供气来提高排气效率,因此能够减少排气装置110、120的容量,从而可以减少设置排气装置110、120所需要的空间和费用、运行时需要的电费、运行排气装置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如果排放口207位于作为卫生间外部的室内空间的客厅,则当用户在关闭卫生间门的状态下使用卫生间时,即使向客厅供气,卫生间内部空间不会流入供应的空气。因此,在此情况下,构成为通过连接于卫生间天花板的排放口207向卫生间内部空间直接进行供气,从而即使卫生间门处于关闭的状态,在运行第二排气装置120时也能够顺利地实现排气。当然,也可以构成为:根据卫生间门关闭或开启的情形,选择向卫生间内部的供气和从卫生间外部向室内空间的供气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同时进行上述两种。
并且,如果配备供气风门,以使从供气装置200供应的空气不通过分配器202而直接供应到卫生间或试衣间等只需要供气的场所,则能够实现为:在室内的其他空间保持换气模式或者其他运行模式的运行状态,并且向需要供气的卫生间或者试衣间独立地进行供气。
并且,在冬天,如果在供气模式下运行加热部(未示出)而对供应到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则能够防止因向室内供应冷空气而降低室内温度,从而能够维持温暖的室内环境。为此,还可以配备用于感测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并且可以构成为,如果从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变成设定温度以下,则在供气模式下运行加热部。尤其,在冬天,如果室外的冷空气直接供应到卫生间,则在使用卫生间时可能会感觉到不适,或者发送卫生间的水分结冰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发生上述的现象,优选地供应通过加热部加热的空气。所述供应空气的加热可以构成为利用配备于供气装置200内部的加热部进行,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在配备于供气装置200外部的供气导管配备加热器而对供应空气进行加热。
在步骤S60中,在通过供气装置200实现预定时间的供气以后,判断是否需要改变针对室内空间的供气量。
在此情况下,供气量改变必要性的判断可以在排气装置110、120中实现。
可以通过旋转数测量部311、321判断所述排气装置110、120的旋转数,或者可以通过差压测量部312、322感测排气管111内部和室内空间的差压(pressure difference),并根据该感测到的旋转数或者差压来判断供气量改变必要性。
在利用所述旋转数测量部311、312判断供气量改变必要性的情况下,若感测到的所述旋转数为第一旋转数以下,则能够控制为保持当前的供气量。并且,根据情况,如果感测到的旋转数比第一旋转数低很多,则供气量为必要量以上而非常多,因此可以判断为需要减少所述供气量。如果感测到的旋转数比预设定的第二旋转数高,则无法顺利地进行排气,因此需要比在步骤S50中实现的供气量更多的供气量,因此可以判断为需要增加供气量。
所述供气量的改变必要性的判断还可以基于从旋转数测量部311、321和差压测量部312、322接收的信息而在供气装置200的控制部240执行。
在步骤S70中,根据判断的所述供气量的改变必要性来产生供气量调节信息。
所述供气量调节信息可以由用于向用户通知需要调节供气量的信息的警报构成,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向供气装置200发送供气量调节信号而调节供气量。
所述供气装置200可以基于用户通过所述警报识别出需要调节供气量而利用通过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来调节供气量,也可以基于从排气装置110、120向供气信息接收部241发送的供气量调节信息来调节供气量。
供气驱动部242通过调节供气送风机210而根据所述供气量调节信息来改变供气量。
在步骤S80中,判断是否满足供气终止条件。如果满足供气终止条件,则终止供气模式,若否,则继续进行供气模式。
在此情况下,供气终止条件被设定为如下:如果室内环境检测部310、320感测的室内污染程度成为设定值以下而去除了污染源,或者空气污染程度变得低于设定水平以下,则停止排气装置110、120的操作。
如上所述,在第二排气装置120自动运行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在用户停止使用卫生间之后,会在持续预定时间的排气和供气之后终止排气和供气。所述预定时间可以构成为预先设定的时间,也可以构成为在气味传感器感测的气味降低至预定水平以下或者卫生间湿度传感器感测的湿度降低至预定水平以下时终止排气和供气。在此情况下,用户是否终止了使用卫生间可以通过卫生间出入感测传感器(未示出)判断用户是否离开了卫生间而感测。所述卫生间出入传感器可以包括用于感测用户的人体热的红外线传感器。
在上文中,构成为第一室内环境感测部310、第二室内环境感测部320、第一旋转数测量部311、第二旋转数测量部321、第一差压测量部312和第二差压测量部322连接于排气装置110、120,然而上述构成要素还可以构成为:连接于供气装置200,从而控制部240通过排气装置200的通信部230而接收测量的室内环境信息。在此情况下,可以在供气装置200判断改变供气量的必要性。针对其他的控制方法,可以同样地采用上文中说明的控制方法。
另外如果判断为存在进行所述供气的必要性或者改变供气量的必要性,则向用户提供需要进行供气或改变供气量的信号或警报。在此情况下,所述信号或者警报通过显示于显示屏或者发声而引起用户的注意,此时,所述信号或警报由排气装置110、120产生,或者也可以由供气装置200产生。
用户在看到或听到需要所述供气或需要改变供气量的信号时,可以直接对供气装置200进行操作而进行供气,还可以通过打开窗户而实现供气或改变供气量。
如果通过用户实现供气或者改变供气量,则通过旋转数测量部311、312感测排气装置110、120的旋转数,或者通过差压测量部312、322测量排气管和室内之间的差压。
通过感测到的所述旋转数或者差压,重新判断改变供气量的必要性,如果判断为需要再次改变供气量,则可以重新给用户产生需要改变供气量的信号或警报。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如果在为了将从厨房或卫生间等室内产生的空气排出到室外而进行排气装置110、120的操作的同时向室内进行供气,则既能够防止污染源扩散到其他室内空间,也能够提高排气效率而将污染源迅速地排放到外部。
参照图4,对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在对图4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过程中,仅对与参照图3进行说明的控制方法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其余的相同的部分则省略说明。
在步骤S110中,在用户做饭或者使用卫生间的情况下运行排气装置110、120。
在步骤S120中,判断为需要向室内空间供应空气,从而排气装置110、120的供气信息产生部113产生供气信息。
在步骤S130中,选择多个排放口203、204、205、206、207、208中的用于进行供气的排放口,并为了通过该选择的排放口供应空气而开放对应的风门。
在运行第一排气装置110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为通过多个排放口203、204、205、206、207、208中的除了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近的排放口205以外的其余的排放口203、204、206、207、208中的一个以上的排放口实现供气。
如果通过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近的排放口205实现供气,则受污染的空气中的一部分不会通过排气管118排放到室外,而可以扩散到作为离厨房最近的室内空间的客厅。因此,不会通过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近的排放口205进行供气,而是通过位于比所述排放口205更远处的排放口进行供气,从而能够防止受污染的空气扩散到作为相邻的室内空间的客厅。
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除了最近的排放口205以外的其他排放口203、204、206、207、208中的配备在作为与第一排气装置110所处的室内空间即厨房连通的空间的客厅的多个排放口203、204中的一个以上的排放口实现供气。
在所述控制部240输入有排气装置110、120的位置信息和排放口203、204、205、206、207、208的位置信息。通过上述的位置信息,可以运算排气装置110、120与各个排放口203、204、205、206、207、208之间的相对距离。并且,针对排气装置110、120与各个排放口203、204、205、206、207、208之间的相对距离的信息可以按距离的顺序预先设定。并且,在多个排放口配备于彼此连通的空间的情况下,可以预先输入有与各个室内空间和排放口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关的信息。
通过上述的位置信息,可以实现为通过配备于与厨房连通的客厅的排放口203、204中的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远的排放口204实现供气。如上所述,如果通过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远的排放口204进行供气,则从排放口204排放的空气的气流包围连接厨房和客厅的空间周围,从而能够防止位于厨房空间的受污染的空气扩散到客厅。
并且,如果运行第一排气装置110,则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从而室内空间变成负压状态,并且如果持续地进行排气而导致室内空间的负压变得严重,则无法顺利地实现空气的排放,在此状态下,如果第一排气装置110持续地运行,则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因此,如果在运行第一排气装置110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排出口204实现供气,则能够防止在厨房产生严重的负压,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排气,因此能够提高排气效率并防止产生噪声和振动。
并且,还可以构成为在通过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远的排放口实现供气的同时通过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近的排放口205实现供气。如上所述,如果在两个排放口204、205实现供气,则能够防止通过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近的排放口205的供气导致在厨房空间产生严重的负压,从而能够提高排气效率。并且,由于通过位于离第一排气装置110较远的位置的排放口204进行供气,从而能够防止受污染的空气从厨房空间扩散到客厅。
另外,通过构成为从连接于卫生间天花板的排放口208直接向卫生间内部空间进行供气,从而即使卫生间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运行第二排气装置120时也能够顺利地实现排气。在此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根据卫生间门关闭或开启的状态,选择向卫生间内部的供气和从卫生间外部的室内空间进行供气中的一种,或者将上述两种同时进行。
在步骤S140中确定通过排放口供气的供气量。
优选地,为了防止受污染的空气扩散,可以构成为从第一排气装置110到实现供气的排放口203、204之间的距离越远,供气量越大。因此可以构成为:通过位于从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远的位置的排放口204的供气量最多,其次为通过位于中间的排放口203的供气量,而通过位于最接近第一排气装置110的排放口205的供气量最少。
如果通过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远的排放口204和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近的排放口205同时进行供气,则优选地,通过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远的排放口204的供气量比通过离第一排气装置110最近的排放口205的供气量多。如果通过最近的排放口205的供气量较多,则受污染的空气扩散到客厅的可能性较高,因此,优选地,将通过所述排放口205的供气量确定为能够顺利地进行排气的程度。并且,优选地,通过最远的排放口204的供气量大于通过所述排放口205的供气量,以防止受污染的空气的扩散。在此情况下,通过两个排放口204、205的供气量可以通过调节用于向各个排放口供应空气的风门的开度而进行调节。
在步骤S150中,通过上述确定的供气量来运行供气送风机210。若所述供气送风机210的运行持续预定时间,则进行步骤S160。
在步骤S160中判断是否满足供气终止条件。在此,供气终止条件可以构成为接收到排气装置110、120的运行停止的信号的情形。根据判断结果,如果满足停止供气的供气停止条件,则终止供气模式,若否,则继续维持供气状态。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厨房或卫生间的空气受污染而进行借助排气装置110、120的排气和借助供气装置200的供气的情况下,使得通过与排气装置110、120相隔预定距离的位置的排放口进行供气,从而能够使在防止受污染的空气向室内的其他空间扩散的同时提高排气效率,进而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如在上文中描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超过权利要求书中所请求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被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实现显而易见的变形实施,而这种变形实施也将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步骤,根据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向室外排出室内空气;
b)步骤,判断是否需要向室内供应空气;
c)步骤,在判断为需要所述供应的情况下,产生供气信息,以从供气装置向室内进行供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的步骤:
d)步骤,在因所述供气信息的产生而执行预定时间的借助所述供气装置的供气之后,判断是否需要改变供气量;
e)步骤,在判断为需要改变所述供气量的情况下,产生供气量调节信号来调节所述供气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步骤中的排气装置运行信息为:
由用户输入的信号;或者
关于执行所述排气的室内的环境信息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的环境信息构成为由室内环境感测部感测的室内污染程度,并且在感测到的所述室内污染程度为设定的污染程度以上的情况下,从所述室内环境感测部接收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所述室内环境感测部感测的室内污染程度来确定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运行强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从所述室内环境感测部接收到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信息,则将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运行强度运行为预设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气信息构成为向用户通知需要供气的警报,或者构成为向所述供气装置发送的供气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b)步骤中,感测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旋转数来判断供气的必要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d)步骤中,感测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旋转数来判断改变所述供气量的必要性。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感测到的旋转数比预设定的旋转数高,则判断为存在所述供气的必要性或者改变供气量的必要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d)步骤中,
如果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感测到的旋转数为预设定的旋转数以下,则保持所述供气量,或者判断为需要减少所述供气量;
如果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感测到的旋转数比预设定的旋转数高,则判断为需要增加所述供气量。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气量调节信息构成为向用户通知需要调节供气量的警报,或者构成为为了调节所述供气量而向所述供气装置发送的供气量调节信号。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b)步骤中通过测量连接于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排气管内部和所述室内之间的差异,来判断所述供气的必要性,并且在上述d)步骤中通过测量连接于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排气管内部和所述室内之间的差异,来判断改变所述供气量的必要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排气管内部的压力和室内的压力分别进行测量,并求出在执行所述测量的第一时间点的所述排气管内部的压力与所述室内压力之差作为第一压力差,求出在上述第一时间点以后的第二时间点的所述排气管内部的压力与所述室内压力之差作为第二压力差,并且如果第一压力差和第二压力差之间的差异比设定值大,则判断为存在所述供气的必要性或者改变供气量的必要性。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在所述c)步骤中产生供气信息,则以使通过所述供气装置供应的供气量为通过所述室内排气装置向室外排出的排气量以下的方式产生所述供气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为直接向所述室内实现所述供气。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室内为卫生间时,在通过所述c)步骤的供气信息的产生而执行预定时间的供气之后,即使用户停止使用卫生间,也继续维持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运行和室内供气,之后停止运行所述室内排气装置和室内供气。
18.一种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a)步骤,与设置于室内的排气装置的运行信息一同接收需要供应空气的供气信息;
b)根据所述供气信息而向室内进行供气。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的步骤:
c)步骤,接收需要改变供应的所述空气的供气量的供气量调节信息;
d)步骤,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供气量调节信息调节向所述室内供应的供气量。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气信息是从配备于供气装置的输入部接收的信号或者从所述排气装置接收的信号。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离所述排气装置最远的排放口实现供气。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离所述排气装置最远的排放口实现供气的同时,通过离所述排气装置最近的排放口实现供气。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远处的排放口的供气量比所述最近处的排放口的供气量多。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所述供气之前,如果在需要所述供气的室内空间以外的其他室内空间运行除了实现上述供气的模式以外的另一控制模式,则控制为在中断所述另一控制模式的运行之后实现所述供气。
25.一种室内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气装置运行信息接收部,接收用于运行室内排气装置的排气装置运行信息;
供气必要性判断部,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
供气信息产生部,在判断无需要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的情况下,产生用于实现供气的供气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信息是由用户通过输入部输入的信号,
或者是由用于感测实现所述排气的室内的环境信息的室内环境感测部感测到的信号。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气必要性判断部基于从测量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旋转数的旋转数测量部接收的信息来判断所述供气的必要性,或者基于用于测量连接于所述室内排气装置的排气管内部与室内之间的压力差的差压测量部接收的信息来判断所述供气的必要性。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室内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气信息产生部包括用于向用户通知需要供气的警报,或者包括为了实现供气而向所述供气装置发送的供气信号。
29.一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气信息接收部,接收室内需要供气的供气信息;
供气送风机,用于向室内供应室外空气;以及
供气驱动部,如果所述供气信息接收部接收到所述供气信息,则为了向室内供应所述室外空气而驱动供气风扇。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气信息接收部接收需要改变供应的所述空气的供气量的供气量调节信息,
所述供气驱动部根据改变的所述供气量驱动所述供气送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170086163 | 2017-07-06 | ||
KR10-2017-0086163 | 2017-07-06 | ||
KR1020170134461A KR20190005694A (ko) | 2017-07-06 | 2017-10-17 | 실내 배기장치 및 이에 연동된 급기장치의 제어방법 |
KR10-2017-0134461 | 2017-10-17 | ||
KR10-2018-0073174 | 2018-06-26 | ||
KR1020180073174A KR102320358B1 (ko) | 2017-07-06 | 2018-06-26 | 실내 배기장치의 제어방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10666A true CN109210666A (zh) | 2019-01-15 |
Family
ID=64989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36492.9A Pending CN109210666A (zh) | 2017-07-06 | 2018-07-06 | 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10666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20037211A (ko) * | 2000-11-13 | 2002-05-18 | 김강돈 | 주방 환기 시스템 |
JP2006097959A (ja) * | 2004-09-29 | 2006-04-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換気装置および室内の換気方法 |
CN1776311A (zh) * | 2004-11-17 | 2006-05-24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 |
KR20130001025A (ko) * | 2011-06-24 | 2013-01-03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욕실 통합형 환기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CN204902122U (zh) * | 2015-08-28 | 2015-12-23 | 张�雄 | 普通送风机控制系统 |
CN205561153U (zh) * | 2016-03-31 | 2016-09-07 | 陈建勋 | 一种自动调节室内空气的换气系统 |
-
2018
- 2018-07-06 CN CN201810736492.9A patent/CN1092106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20037211A (ko) * | 2000-11-13 | 2002-05-18 | 김강돈 | 주방 환기 시스템 |
JP2006097959A (ja) * | 2004-09-29 | 2006-04-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換気装置および室内の換気方法 |
CN1776311A (zh) * | 2004-11-17 | 2006-05-24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 |
KR20130001025A (ko) * | 2011-06-24 | 2013-01-03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욕실 통합형 환기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CN204902122U (zh) * | 2015-08-28 | 2015-12-23 | 张�雄 | 普通送风机控制系统 |
CN205561153U (zh) * | 2016-03-31 | 2016-09-07 | 陈建勋 | 一种自动调节室内空气的换气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中国建设执业网著: "《建筑构图与详图(作图)(第二版)》", 31 January 200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孟根宝力高: "《现代建筑外皮——走向"智慧皮肤"》", 31 January 2015,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59747B2 (en) | Controlling device, controlling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indoor apparatus | |
CN102171517B (zh) | 空调机 | |
US7832465B2 (en) | Affordable and easy to install multi-zone HVAC system | |
CN106152374B (zh) |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 |
CN105570172A (zh) | 通风机控制系统 | |
CN109140714B (zh) |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 |
CN110030624A (zh) | 空调出风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出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12325384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08644834A (zh) | 基于烟道止逆阀来自动控制厨房空调的方法及空调系统 | |
CN206522901U (zh) | 微正压除霾新风机与风口 | |
CN109210666A (zh) | 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EP1450106A2 (en) | System for continuously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f a kitchen extractor fan | |
CN209840288U (zh) | 一种空调加湿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系统 | |
KR102320358B1 (ko) | 실내 배기장치의 제어방법 | |
JP2002039599A (ja) | 換気システム及び換気用制御装置及び換気方法 | |
CN213931188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7162871U (zh) | 换气系统和新风机 | |
CN103712814B (zh) | 空调凝露测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122989U (zh) | 壁挂式空调内机 | |
JP6361667B2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
CN109210728A (zh) | 室内排气装置和供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2301358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및 공기조화기 | |
EP2169320A3 (en) | Air conditioner | |
KR102335409B1 (ko) | 급기장치의 제어방법 | |
KR102260499B1 (ko) | 급기장치 및 이에 연동된 실내 배기장치의 제어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