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32276A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32276A CN109132276A CN201811056735.0A CN201811056735A CN109132276A CN 109132276 A CN109132276 A CN 109132276A CN 201811056735 A CN201811056735 A CN 201811056735A CN 109132276 A CN109132276 A CN 1091322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ycling
- terminal
- rubbish
- information
- recyc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2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5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4—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emovable inserts
- B65F1/06—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emovable inserts with flexible inserts, e.g. bags or sack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根据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收取并将待回收垃圾送至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接收目标回收站点接收待回收垃圾并核实回收信息后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反馈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与参与度,给予用户方便的垃圾回收体验、利于垃圾回收再利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还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回收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过去的十多年间,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垃圾分类回收领域,却始终达不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够,即使在居民区设置分类垃圾箱,居民还是会随意投放,使垃圾分类回收得不到有效实施;其二:垃圾分类回收模式落后,缺乏社会参与度高、运作便捷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进而对后期进行垃圾分选回收利用造成严重阻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案,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与参与度,以及提高垃圾回收站点与社会就业人员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垃圾回收再利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垃圾回收再利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
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
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的,还包括:
检索回收站点,并将检索到的各所述回收站点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用户从各所述回收站点中选择所述目标回收站点。
可选的,还包括:
根据各所述用户的所述反馈数据对各所述用户进行排序。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并分别将对应的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分析所述评估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垃圾收集员和/或对所述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所述回收站点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发布的站点信息,其中,所述站点信息包括:回收优惠信息、回收服务信息、回收标准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
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用于将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以及接收所述管理平台返回的反馈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
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回收数据;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及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回收信息,并将对应的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的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管理平台;
第三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回收信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目标回收站点。
可选的,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分析所述评估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垃圾收集员和/或对所述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用户首先对待回收垃圾进行预分类,以确定待回收垃圾的种类,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确定垃圾回收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等,进而将包含待回收垃圾的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回收方式等的回收数据通过第一终端上传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目标回收站点对应的第二终端,建立用户与目标回收站点间的回收关系。另外,当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管理平台还会将待回收垃圾的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在所述回收时间到所述回收地点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进一步将待回收垃圾送至目标回收站点。由于垃圾回收前,用户对待回收垃圾进行了预分类,从而更加有利用于垃圾回收后的进一步分选、利用。且由于用户可自主确定垃圾回收的时间、方式等,从而给予了用户方便、智能的垃圾回收体验,可有效提高用户的垃圾分类回收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垃圾回收再利用。另外,垃圾收集员参与垃圾回收过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就业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社会化程度高、市场参与有效推动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垃圾回收再利用;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1可知,该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可以包括:
S100: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
具体的,用户对待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大致确定待回收垃圾的垃圾种类。以及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确定待会垃圾的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回收方式等后即可将包含上述信息的回收数据通过第一终端,例如,用户的手机、电脑等,上传至管理平台。具体而言,用户可以借助第一终端,登录管理平台,并在管理平台选择待回收垃圾的垃圾种类、垃圾重量以及对应于本次垃圾回收的回收时间、回收方式等,完成回收数据的上传。
其中,用户可以在垃圾分类后,将待回收垃圾装入具有单独编号或代码的垃圾袋。从而后续目标回收站点可以通过扫码识别等方式确定用户身份,区别不同用户,便于目标回收站点将待回收垃圾与用户一一对应。此外,用户还可以只对待回收垃圾进行包装,而由垃圾收集员或垃圾回收站点代为进行有偿分类。
另外,管理平台可以对回收时间进行设置,提供给用户有限的可供选择的回收时间,用户从管理平台设置的各可选择的回收时间中确定本次垃圾回收的回收时间,有利于用户养成定时定点投放的习惯。
S200:根据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回收信息收取待回收垃圾并将待回收垃圾送至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
具体的,所谓第二终端,即回收站点使用的终端设备,所谓第三终端,即垃圾收集员所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垃圾回收员以及回收站点首先在管理平台上进行注册,并当管理平台审核通过后,即可进行后续操作。管理平台接收用户通过第一终端上传的回收数据后,即可根据该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目标回收站点对应的第二终端,以使目标回收站点接收用户的待回收垃圾。其中,上述回收信息的形式可以具体为回收订单。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适应的设置即可。此外,对于上述目标回收站点的确定方式,本发明不做唯一限定,例如可以为管理平台默认,或者还可以为用户选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另外,管理平台根据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确定本次垃圾回收的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即垃圾收取员自取的方式;还是第二回收方式,即用户自送的方式;若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管理平台除了将待回收垃圾的回收信息发送至目标回收站点外,还将该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回收信息收取待回收垃圾并将待回收垃圾送至目标回收站点。若回收方式为第二回收方式,管理平台则无需将待回收垃圾的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此时,目标回收站点接收用户送达的待回收垃圾。
进一步,管理平台可以根据各垃圾收集员的位置信息,确定此次收取待回收垃圾的具体人员;还可以预先为各垃圾收集员分配垃圾收集区域,从而当垃圾收集员接收到回收信息后,判断用户是否在其负责区域,若在,则由其在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时间到待回收垃圾的回收地点收取该待回收垃圾。或者将待回收垃圾的回收信息发送给各垃圾收集员,从而各垃圾收集员接收回收信息后进行“抢单”,“抢单”成功的垃圾收集员负责此次的垃圾收取操作。
另外,针对上述通过“抢单”确定垃圾收集员的方式,若没有垃圾收集员“抢单”,即没有垃圾收集员去收取待回收垃圾。管理平台可以将该信息反馈给第一终端,使用户获知该情况。同时可以在间隔预设时长后再次向第二终端发送回收信息。其中,对于上述预设时长的具体数值,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差异性设置。另外,在没有垃圾收集员“抢单”的期间若用户对回收方式进行更改,将回收方式更改为第二回收方式,管理平台则可以在预设时长到达时,不再重新向第二终端发送回收信息。
S300:接收目标回收站点根据接收待回收垃圾并核实回收信息后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反馈数据发送至第一终端。
具体的,目标回收站点接收到待回收垃圾后,可对回收信息进行核实,确定待回收垃圾的重量、种类等信息。进而将待回收垃圾的反馈数据,例如,回收积分、回收报酬等上传至管理平台,进一步经由管理平台将反馈数据发送至第一终端,完成此次垃圾回收。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用户首先对待回收垃圾进行预分类,以确定待回收垃圾的种类,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确定垃圾回收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等,进而将包含待回收垃圾的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回收方式等的回收数据通过第一终端上传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目标回收站点,建立用户与目标回收站点间的回收关系。另外,当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管理平台还会将待回收垃圾的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在所述回收时间到所述回收地点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进一步将待回收垃圾送至目标回收站点。由于垃圾回收前,用户对待回收垃圾进行了预分类,从而更加有利用于垃圾回收后的进一步分选、利用。且由于用户可自主确定垃圾回收的时间、方式等,从而给予了用户方便、智能的垃圾回收体验,可有效提高用户的垃圾分类回收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垃圾回收再利用。另外,垃圾收集员参与垃圾回收过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就业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检索回收站点,并将检索到的各回收站点的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供用户从各回收站点中选择目标回收站点。
具体的,为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垃圾回收体验,管理平台还可以进行回收站点检索,并将检索到的各回收站点发送至用户的第一终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用户根据第一终端接收到的各回收站点的信息,根据自身需求从各回收站点中选择接收本次待回收垃圾的目标回收站点。
其中,管理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检索附近的垃圾回收站点;或者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数据分析后,根据用户的偏好检索垃圾回收站点;再或者根据其他因素进行检索,具体可以结合实际进行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根据各用户的反馈数据对各用户进行排序。
具体的,为进一步促进用户的分类积极性以及分类精准度,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还可以根据各用户的接收数据,例如回收积分,对各用户进行排序。回收积分越高,其垃圾分类更活跃、分类精准度更高,自然,其排序越靠前。用户通过第一用户终端即可获知自身在众多用户中的排序先后,从而激励用户提高分类积极性与精准度以提高排名。进一步,用户自身在接收到排序情况后也可以将其分享至第三方平台,例如,微信等平台,与好友共享垃圾分类情况,在好友间进行积分排名等,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分类积极性。或者管理平台还可以将用户的积分分享至社会信用平台,以记入社会信用体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包括: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并分别将对应的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
具体的,为使用户与目标回收站点可以及时获知垃圾回收情况,垃圾回收员可以借助第三终端,将垃圾回收过程中相关的确认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以进一步通过管理平台将确认信息分别发送至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其中,针对不同终端,第三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存在差异。第三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可以包括“已收取”,“已送达”等;第三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可以包括“已接单”,“已提取”等,从而使对应用户以及目标回收站点及时了解垃圾回收进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分析评估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垃圾收集员和/或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还可以接收用户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并对评估信息进行,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管理平台中的注册垃圾回收员和/或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例如,注销回收站点,删除垃圾回收员等。具体而言,为确保垃圾分类回收高效进行,优化垃圾回收环境,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垃圾回收体验,用户可以在每次垃圾回收过程中,通过第一终端上传负责本次垃圾回收的垃圾收集员和/或目标回收站点的评估信息,例如,评分、评语、投诉等。管理平台分析接收到的评估信息,例如,将关于目标回收站点的评分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当该评分低于基准值时,则表明目标回收站点存在垃圾回收信用差等情况,此时,可以注销该目标回收站点的注册资格。
进一步,管理平台可以综合针对同一目标回收站点或垃圾收集员的多个用户的评价信息,对该目标回收站点或垃圾回收员的回收行为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对其采取注销手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包括:接收回收站点通过第二终端发布的站点信息,其中,站点信息包括:回收优惠信息、回收服务信息、回收标准信息。
具体的,管理平台上注册的各回收站点均可以通过对应的第二终端将自身的站点信息发布于管理平台,其中,上述站点信息可以包括回收优惠信息、回收服务信息、回收标准信息等,回收标准信息可以包括各类垃圾的回收价格、运送报酬等。一方面,提供给用户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便于各回收站点形成竞争机制,利于垃圾分类用户得到更多的实惠,提高用户的垃圾分类回收积极性,促进本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的实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的示意图;结合图2可知,该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
生成模块20,用于根据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回收信息收取待回收垃圾并将待回收垃圾送至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
发送模块30,用于接收目标回收站点接收待回收垃圾并核实回收信息后通过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反馈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包括:
检索模块,用于检索回收站点,并将检索到的各回收站点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供用户从各回收站点中选择目标回收站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包括:
排序模块,用于根据各用户的反馈数据对各用户进行排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并分别将对应的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分析评估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垃圾收集员或对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回收站点通过第二终端发布的站点信息,其中,站点信息包括:回收优惠信息、回收服务信息、回收标准信息。
对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的实施例,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下文描述的该系统可以与上文描述方法相互对应参照。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的示意图,由图3知,该系统可以包括:
第一终端11,用于将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以及接收管理平台返回的反馈数据;其中,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
管理平台12,用于接收回收数据;根据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及接收目标回收站点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反馈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第二终端13,用于接收回收信息,并将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接收待回收垃圾并核实回收信息后的反馈数据返回至管理平台;
第三终端14,用于接收回收信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回收信息收取待回收垃圾并将待回收垃圾送至目标回收站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管理平台12还用于:
检索回收站点,并将检索到的各回收站点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用户从各回收站点中选择目标回收站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管理平台12还用于:
根据各用户的反馈数据对各用户进行排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管理平台12还用于: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并分别将对应的确认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管理平台12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分析评估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垃圾收集员或对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管理平台12还用于:接收回收站点通过第二终端发布的站点信息,其中,站点信息包括:回收优惠信息、回收服务信息、回收标准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的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根据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回收信息收取待回收垃圾并将待回收垃圾送至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接收目标回收站点接收待回收垃圾并核实回收信息后通过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反馈数据返回至第一终端。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对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
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
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索回收站点,并将检索到的各所述回收站点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用户从各所述回收站点中选择所述目标回收站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各所述用户的所述反馈数据对各所述用户进行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并分别将对应的所述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分析所述评估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垃圾收集员和/或对所述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回收站点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发布的站点信息,其中,所述站点信息包括:回收优惠信息、回收服务信息、回收标准信息。
7.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上传的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目标回收站点;
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8.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用于将待回收垃圾的回收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以及接收所述管理平台返回的反馈数据;其中,所述回收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回收时间、回收地点及回收方式;
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回收数据;根据所述回收数据生成对应的回收信息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且当所述回收方式为第一回收方式时,将所述回收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以及接收所述目标回收站点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所述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终端;
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回收信息,并将对应的所述目标回收站点接收所述待回收垃圾并核实所述回收信息后的反馈数据返回至所述管理平台;
第三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回收信息,以使垃圾收集员根据所述回收信息收取所述待回收垃圾并将所述待回收垃圾送至所述目标回收站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评估信息,分析所述评估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垃圾收集员和/或对所述目标回收站点进行管理。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56735.0A CN109132276B (zh) | 2018-09-11 | 2018-09-11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56735.0A CN109132276B (zh) | 2018-09-11 | 2018-09-11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32276A true CN109132276A (zh) | 2019-01-04 |
CN109132276B CN109132276B (zh) | 2021-01-26 |
Family
ID=6482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56735.0A Active CN109132276B (zh) | 2018-09-11 | 2018-09-11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32276B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63948A (zh) * | 2019-06-18 | 2019-09-20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物品上门回收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0712900A (zh) * | 2019-11-28 | 2020-01-21 | 中晟泽邦(北京)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回收系统及垃圾回收方法 |
CN112132632A (zh) * | 2020-10-06 | 2020-12-25 | 广州威诺林科技研究院(普通合伙) | 一种引导式垃圾分类推广方法及系统 |
CN112478488A (zh) * | 2020-11-27 | 2021-03-12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垃圾自动分类收集系统及方法 |
CN112839313A (zh) * | 2019-11-22 | 2021-05-25 |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目标对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垃圾代收系统、介质、设备 |
CN113065676A (zh) * | 2021-04-22 | 2021-07-02 | 广州雷猴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线上闲置物品回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13360798A (zh) * | 2021-06-02 | 2021-09-07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泛滥数据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14399187A (zh) * | 2022-01-07 | 2022-04-26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基于区块链的建筑垃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912931A (zh) * | 2021-02-07 | 2022-08-16 | 上海净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提高垃圾分类参与度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0688A (zh) * | 2010-10-12 | 2011-04-06 | 贺俊 |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与系统 |
CN102750622A (zh) * | 2012-06-08 | 2012-10-24 | 北京青龙河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物质回收复合系统 |
CN105205921A (zh) * | 2015-09-15 | 2015-12-30 | 山东点服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废品回收机装置及方法 |
CN204979922U (zh) * | 2015-06-15 | 2016-01-20 | 深圳市德立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垃圾分类操作管理系统 |
CN105740978A (zh) * | 2016-01-29 | 2016-07-06 | 深圳好东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预约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
CN105989567A (zh) * | 2016-04-21 | 2016-10-05 | 李震 | 一种精细化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法 |
CN107247999A (zh) * | 2017-06-20 | 2017-10-13 | 广东沫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模式及其方法 |
CN107392823A (zh) * | 2017-07-10 | 2017-11-24 | 珠海市云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
-
2018
- 2018-09-11 CN CN201811056735.0A patent/CN1091322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0688A (zh) * | 2010-10-12 | 2011-04-06 | 贺俊 |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与系统 |
CN102750622A (zh) * | 2012-06-08 | 2012-10-24 | 北京青龙河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物质回收复合系统 |
CN204979922U (zh) * | 2015-06-15 | 2016-01-20 | 深圳市德立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垃圾分类操作管理系统 |
CN105205921A (zh) * | 2015-09-15 | 2015-12-30 | 山东点服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废品回收机装置及方法 |
CN105740978A (zh) * | 2016-01-29 | 2016-07-06 | 深圳好东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预约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
CN105989567A (zh) * | 2016-04-21 | 2016-10-05 | 李震 | 一种精细化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法 |
CN107247999A (zh) * | 2017-06-20 | 2017-10-13 | 广东沫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模式及其方法 |
CN107392823A (zh) * | 2017-07-10 | 2017-11-24 | 珠海市云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63948A (zh) * | 2019-06-18 | 2019-09-20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物品上门回收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2839313A (zh) * | 2019-11-22 | 2021-05-25 |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目标对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垃圾代收系统、介质、设备 |
CN110712900A (zh) * | 2019-11-28 | 2020-01-21 | 中晟泽邦(北京)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回收系统及垃圾回收方法 |
CN112132632A (zh) * | 2020-10-06 | 2020-12-25 | 广州威诺林科技研究院(普通合伙) | 一种引导式垃圾分类推广方法及系统 |
CN112478488A (zh) * | 2020-11-27 | 2021-03-12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垃圾自动分类收集系统及方法 |
CN112478488B (zh) * | 2020-11-27 | 2022-06-03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垃圾自动分类收集系统及方法 |
CN114912931A (zh) * | 2021-02-07 | 2022-08-16 | 上海净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提高垃圾分类参与度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3065676A (zh) * | 2021-04-22 | 2021-07-02 | 广州雷猴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线上闲置物品回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13360798A (zh) * | 2021-06-02 | 2021-09-07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泛滥数据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13360798B (zh) * | 2021-06-02 | 2024-02-27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泛滥数据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14399187A (zh) * | 2022-01-07 | 2022-04-26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基于区块链的建筑垃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32276B (zh) | 2021-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32276A (zh)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0294236A (zh) | 一种垃圾分类监督装置、方法及服务器系统 | |
CN101359995B (zh) | 提供在线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035600A (zh) | 垃圾分类操作管理系统和方法 | |
CN102880949A (zh) | 与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对接的物流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6408117A (zh) | 垃圾车路线的制定方法和装置 | |
CN110119824B (zh) | 一种充电桩适配调度系统及方法 | |
CN103785621A (zh) | 卡片分拣装置及系统 | |
CN113003031B (zh) | 垃圾回收方法、垃圾回收机器人及垃圾回收系统 | |
CN104462303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9063851A (zh) | 一种基于智能柜的物品智能分类回收方法及智能柜 | |
CN107341907A (zh) | 一种城市垃圾智能回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6429130A (zh) | 垃圾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9102093A (zh) | 一种网约车下单热点区域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06195831U (zh) | 地沟油调度通信系统 | |
CN107609655A (zh) | 对象回收方法和装置 | |
CN110288443A (zh) |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598814A (zh) | 一种实物资产与二维码绑定系统 | |
CN112478488B (zh) | 垃圾自动分类收集系统及方法 | |
CN1742286A (zh) | 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10263948A (zh) | 一种物品上门回收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1696254B (zh) | 一种物品的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6156246A (zh) | 一种公众号的查询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657302A (zh) | 充电桩的通信系统和充电桩 | |
CN103208141A (zh) | 闸口中的查验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