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2690B -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2690B
CN109112690B CN201811177589.7A CN201811177589A CN109112690B CN 109112690 B CN109112690 B CN 109112690B CN 201811177589 A CN201811177589 A CN 201811177589A CN 109112690 B CN109112690 B CN 1091126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fiber bundles
fiber
long fibers
fl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75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12690A (zh
Inventor
杨佳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hufeng l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hufeng L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hufeng L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hufeng L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75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26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12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2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12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26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3/00Feeding fibres to machines; Conveying fibres between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1Natural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4Lin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亚麻纱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包括前处理部分、栉梳部分、分束部分、搓捻部分、并条部分及混纱部分,将亚麻原料分束呈若干原料束后,经栉梳机对原料束梳理,得到长纤维和短纤维,将长纤维转移时对长纤维分束处理后将纤维束依次推送至输出组件内,通过输出组件将处于其内的前一组纤维束与后一组纤维束首尾重叠后输出过程中交错缠绕;通过分束机构以导向分离方式对定向转移过程中长纤维进行分束处理后,将相邻两组纤维束以首尾重叠方式定向输出的同时进行自动缠绕,实现亚麻分束及搭接的高质量自动生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分束不均导致的纱线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麻纱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长纤维具有卫生性、舒适性、凉爽性、吸湿性、抗菌性等诸多特性,因而其织物备受现代人的推崇;由于天然亚麻长度的局限性从而使长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将梳理后的长纤维以规定的纤维束规格进行搭接,从而形成纤维条,再将纤维条进行并条、粗砂及细纱等多个工艺进行处理,形成高质量的纱线;
中国专利:2013100641203公开了一种湿纺纯亚麻针织纱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分束;②配麻;③粗纱;④粗纱脱胶漂白;⑤湿纺细纱;⑥络筒。其中,采用对原料进行多品种、多产地进行搭配,使原料的优点和缺点互补。煮漂工艺上使用生物酶将纤维中的粘连物质进行破坏,再采用二次双氧水漂白,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漂白中采用无硅稳定剂减少硅诟沉淀到纱线中造成纱线发硬发涩,后整理中采用软滑共用的方法来改变亚麻本身的刚性。
上述技术方案未公开其分束-配麻-粗纱之间的工序衔接,特别对于将纤维束叠加呈纤维条的过程;而纤维条成型过程中,通过人工将栉梳后的长纤维通过人工分成多个纤维束后,再将纤维束首尾重叠搭接后放置于并条机上进行后续生产,而由于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及不稳定性,导致所形成的纱线的粗细以及加捻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通过分束机构以导向分离方式对定向转移过程中长纤维进行分束处理后,将相邻两组纤维束以首尾重叠方式定向输出的同时进行自动缠绕,实现亚麻分束及搭接的高质量自动生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分束不均导致的纱线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a)前处理部分,呈卷状的亚麻原料经原料前处理装置以滚动传输方式展开,在展开过程中自动分束成若干均匀的原料束;
(b)栉梳部分,将步骤(a)中的原料束置于栉梳机上,经栉梳机对原料束进行梳理,分别得到长纤维和短纤维,长纤维经栉梳机转移至下一工位,短纤维经人工收集;
(c)分束部分,经步骤(b)后,通过牵引机构将长纤维以夹持方式定向牵引过程中,通过分束机构以斜面导向方式使相邻两组夹持组件远离,实现长纤维的自动分束,形成多组均为的纤维束;将并排且间隔排布的纤维束依次推送至输出组件内,通过输出组件将处于其内的前一组纤维束输出的同时与后一组纤维束首尾重叠后输出;
(d)搓捻部分,经步骤(c)后,纤维束经推送组件依次推送至输出组件上的摆槽内后,经其将纤维束定向输出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推板上的摩擦块以间断摩擦驱动方式带动摆槽定向转动,通过摆槽以摆动方式使处于其内纤维束交错缠绕;
(e)并条部分,经所述步骤(d)后,通过并条机以加载挤压方式使首尾搭接的纤维束相粘结,形成纤维条;
(f)混纱部分,经步骤(e)后,通过混纱机将多个纤维条进行合并加捻以及牵引拉伸,形成粗纱。
其中,所述原料前处理装置通过其上的转棍以转动方式对亚麻卷展开处理过程中,通过设置于转棍上的分离块对展开的亚麻原料以弹性伸长方式使前段的亚麻原料与后端的亚麻原料分离,实现原料束的自动分束处理。
另外,所述分束机构通过其上的多个分隔组件将呈并排接触状态的夹持组件以弧面导向方式使相邻两个夹持组件分离,实现夹持于夹持组件上的长纤维自动分束处理。
作为改进,所述输出组件通过设置于其上传输带以摩擦传动方式驱动若干设置于摆槽内的滚珠转动,通过滚珠将处于摆槽内的纤维束定向输出。
具体的,所述摆槽经摩擦块驱动摆槽定向摆动后与其分离,摆槽经其重力作用复位,实现摆槽的往复摆动的同时带动处于其内的纤维束缠绕。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c)还包括二次栉梳部分,长纤维经夹持组件定向牵引转移过程中,通过梳理机构以反向梳理方式将夹杂于长纤维内的短纤维清除后输出。
其中,所述梳理机构通过设置于其上的传输带带动若干梳理齿移动过程中对落于其上的长纤维进行梳理,且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与长纤维的移动方向相反。
另外,所述传输带通过牵引机构移动过程中以齿条齿轮啮合传动方式驱动传输带运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根据栉梳机对长纤维的输出特点通过驱动机构以转动方式驱动牵引机构对长纤维进行定向牵引,在其牵引过程中通过分束机构以隔离导向方式将长纤维进行等分处理,在通过推送组件依次将多个纤维束依次推送至输出组件内的同时由输出组件将处于其内的纤维束以首尾搭接方式定向转移至并条机内;通过推板上的摩擦块以间断摩擦驱动方式带动摆槽摆动,从而使处于其内的纤维束摆动交错,实现相邻两组纤维束首尾搭接后相互缠绕;实现栉梳工序与并条工序的自动化连接的同时提高纤维束搭接后转移过程中的可靠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分束不均导致的纱线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2)在本发明中通过推送组件以往复运动方式将纤维束依次推送至摆槽内,结合摆槽与推板的间断传动方式,实现纤维束依次进入摆槽内且以首尾搭接方式连接后经摆槽摆动进行交错缠绕,实现相邻两组纤维束的交织连接,提高纤维束后续的加捻性的同时避免,纤维束在转移过程中发生断裂分离;
(3)在本发明中通过梳理机构与牵引机构以齿轮齿轮传动方式连接,使牵引机构将长纤维牵引经梳理机构的过程中带动传输带转动,经梳理齿以反向移动方式将夹杂于长纤维内的短纤维清除后输出,进而降低长纤维中的杂质的同时提高后续分数过程中所形成的的纤维束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后续粗麻的质量及加捻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机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稳定及纱线质量高等优点;尤其涉及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三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长纤维自动续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长纤维自动续料装置正视图;
图5为长纤维自动续料装置俯视图;
图6为原料前处理装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A-A方向剖视图;
图8为输出组件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9为输出组件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10为输出组件俯视状态示意图之三;
图11为输出组件侧剖状态示意图之四;
图12为叠加段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梳理机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夹持组件局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夹持组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夹持组件俯视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说明书附图图1描述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a)前处理部分,呈卷状的亚麻原料经原料前处理装置4以滚动传输方式展开,在展开过程中自动分束成若干均匀的原料束41;
(b)栉梳部分,将步骤(a)中的原料束41置于栉梳机1上,经栉梳机1对原料束41进行梳理,分别得到长纤维10和短纤维,长纤维经栉梳机1转移至下一工位,短纤维经人工收集;
(c)分束部分,经步骤(b)后,通过牵引机构51将长纤维10以夹持方式定向牵引过程中,通过分束机构53以斜面导向方式使相邻两组夹持组件512远离,实现长纤维10的自动分束,形成多组均为的纤维束20;将并排且间隔排布的纤维束20依次推送至输出组件542内,通过输出组件542将处于其内的前一组纤维束20输出的同时与后一组纤维束20首尾重叠后输出;
(d)搓捻部分,经步骤(c)后,纤维束20经推送组件541依次推送至输出组件542上的摆槽5422内后,经其将纤维束20定向输出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推板5411上的摩擦块5413以间断摩擦驱动方式带动摆槽5422定向转动,通过摆槽5422以摆动方式使处于其内纤维束20交错缠绕;
(e)并条部分,经所述步骤(d)后,通过并条机2以加载挤压方式使首尾搭接的纤维束20相粘结,形成纤维条;
(f)混纱部分,经步骤(e)后,通过混纱机3将多个纤维条进行合并加捻以及牵引拉伸,形成粗纱。
其中,所述原料前处理装置4通过其上的转棍432以转动方式对亚麻卷展开处理过程中,通过设置于转棍432上的分离块433对展开的亚麻原料以弹性伸长方式使前段的亚麻原料与后端的亚麻原料分离,实现原料束41的自动分束处理。
另外,所述分束机构53通过其上的多个分隔组件531将呈并排接触状态的夹持组件512以弧面导向方式使相邻两个夹持组件512分离,实现夹持于夹持组件512上的长纤维10自动分束处理。
实施例二
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输出组件542通过设置于其上传输带5421以摩擦传动方式驱动若干设置于摆槽5422内的滚珠5424转动,通过滚珠5424将处于摆槽5422内的纤维束20定向输出。
具体的,所述摆槽5422经摩擦块5413驱动摆槽5422定向摆动后与其分离,摆槽5422经其重力作用复位,实现摆槽5422的往复摆动的同时带动处于其内的纤维束20缠绕。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c)还包括二次栉梳部分,长纤维10经夹持组件512定向牵引转移过程中,通过梳理机构52以反向梳理方式将夹杂于长纤维10内的短纤维清除后输出。
其中,所述梳理机构52通过设置于其上的传输带521带动若干梳理齿522移动过程中对落于其上的长纤维10进行梳理,且传输带521的传输方向与长纤维10的移动方向相反。
另外,所述传输带521通过牵引机构51移动过程中以齿条齿轮啮合传动方式驱动传输带521运转;实现牵引机构51复位过程中同步带动传输带521复位。
实施例三
根据说明书附图2-16描述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线。
如图2至5所示,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线,包括栉梳机1、并条机2及混纱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原料前处理装置4,所述原料前处理装置4位于所述栉梳机1的前工段,其用于将呈卷状的亚麻原料分束成若干均匀的原料束41;该原料束41经所述栉梳机1梳理分别形成长纤维10和短纤维,长纤维10经栉梳机1转移至下一工位;
长纤维自动续料装置5,所述长纤维自动续料装置5包括机架50、牵引机构51、分束机构53以及续料机构54;所述长纤维10通过所述牵引机构51牵引与所述栉梳机1分离后,经所述分束机构53将所述长纤维10隔离成多个间隔分布的纤维束20,再通过所述续料机构54将相邻的纤维束20以首尾搭接方式转移至并条机2内;所述续料机构54包括推送组件541及输出组件542,该推送组件541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长纤维10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输出组件542的输出方向与所述长纤维10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推送组件541将处于其内的纤维束20依次推送至输出组件542内的过程中带动输出组件542摆动,通过输出组件542将处于其内的前一组纤维束20输出的同时与后一组纤维束20在输出组件542内首尾重叠后相互缠绕,通过并条机2上的传输机构21与输出组件542配合将重叠缠绕后的纤维束20转移至进入并条机2内,形成纤维条,再经混纱机3将纤维条制成粗纱。
进一步的,如图2和6所示,所述原料前处理装置4包括用于放置亚麻卷的放置组件42以及位于该放置组件42的一侧将展开的亚麻进行定向输出的平铺组件43;所述放置组件42包括转动设置的主动支承辊421和从动支承辊422,其两者上方形成亚麻卷的放置空间423;所述平铺组件43包括倾斜向上设置的传输部431、设置于该传输部431的进料端的上方的转棍432以及多个可伸缩设置于该转棍432圆周面上的分离块433,该分离块433与所述转棍432弹性设置,所述转棍432与所述主动支承辊421传动连接设置且两者转动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传输部431为皮带传输机构,分离块433的数量优选为六个,通过转棍432在转动过程中将分离块433进行压缩后,分离块433远离传输部431过程中,通过其弹性力,将原料束41沿传输部431的传输方向推送,使其与亚麻卷分离,从而形成间断分布于传输部431上的原料束41,从而实现原料束41的一致性,提高后续粗纱的粗细一致性,提高本发明的麻线质量。
进一步的,如图3、7和8所示,所述续料机构54还包括水平设置于该机架50上的放置台543,所述推送组件541水平设置于该放置台543上且与其接触,该推送组件541包括多个沿其推送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的推板5411、驱动该推板5411往复运动的传动组件5412以及多个间断驱动所述输出组件542摆动的摩擦块5413,所述传动组件5412设置于所述机架50的外侧且与所述推板5411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5413沿所述推板5411的移动方向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推板5411的端部且位于所述输出组件542的输出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推板5411之间固定连接且相邻两者相互平行,传动组件5412为丝杠滚珠丝杠设置,通过驱动机构55上的丝杠551转动过程中带动套设于传动组件5412上的滚珠螺母驱动传动组件5412定向移动,驱动推板5411移动。
其中,如图3、7、8、9和10所示,所述输出组件542包括:
输送带5421,该输送带5421间断运转;
摆槽5422,该摆槽5422沿所述输送带5421的传输方向转动设置且呈半圆形结构;
摩擦轮5423,该摩擦轮5423设置于该摆槽5422的外侧且处于其轴线上,所述摩擦轮5423经所述摩擦块5413移动过程以间断接触摩擦传动方式驱动摩擦轮5423间断转动,经该摩擦轮5423带动摆槽5422摆动;以及
滚珠5424,若干滚珠5424自由转动设置于所述摆槽5422上且与位于其下方的输送带5421接触设置;处于所述摆槽5422内的纤维束20经滚珠5424转动定向输出,所述输送带5421的运转方向与所述滚珠5424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推板5411将纤维束20推送至摆槽5422内的过程中由摩擦块5413驱动摩擦轮5423旋转同步带动摆槽5422定向摆动;摩擦块5413与摩擦轮5423分离后,摆槽5422经其自身重力作用复位摆动,从而实现搭接后的纤维束20的缠绕。
进一步的,如图11和12所示,所述输送带5421与所述摆槽5422相对倾斜设置,且该输送带5421位于靠近所述并条机2的一端向下倾斜,使得摆槽5422输出段处的滚珠5424相对该输送带5421分离,该摆槽5422输入段处的滚珠5424与该输送带5421始终接触设置;处于所述摆槽5422的输出端上的滚珠5424经所述传输机构21带动纤维束20传输的同时带动其旋转,其转速V1与输送带5421的转速V2之间,1.05V1≥V2≥V1;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5421倾斜设置,且其倾斜角度为3-5°,摆槽5422为水平设置,处于摆槽5422的输出端的滚珠5424与输送带5421分离,其通过并条机2上的传输机构21带动纤维束20移动过程中带动滚珠5424旋转,以处于摆槽5422后端且远离并条机2的滚珠5424的传输速度略快于传输机构21的转移速度,使摆槽摆动过程中通过摆槽5422后端的滚珠5424对后一个纤维束20的重叠距离L1的补偿,实现相邻两组纤维束20之间重叠距离的统一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至12所示,通过续料机构54与驱动机构55的传动连接设置,使牵引机构51在复位过程中通过传动组件5412驱动推板5411将处于放置台543上的纤维束20依次推送至摆槽5422内,结合摆槽5422与推板5411的间断传动设置,实现纤维束20依次进入摆槽5422内且以首尾搭接方式连接后经摆槽5422摆动进行交错缠绕,实现相邻两组纤维束20的交织连接,提高纤维束后续的加捻性的同时避免,纤维束20在转移过程中发生断裂分离;结合摆槽5422与输送带5421的倾斜设置,且处于摆槽5422的输出端的滚珠5424的转速略小于摆槽5422前段的滚珠5424的转速,从而实现进入摆槽5422内的后一组纤维束20与前一组纤维束20的进给,避免摆槽5422摆动过程中对前一组纤维束20的牵扯而造成与后一组纤维束20分离的同时,通过不同位置的滚珠5424对纤维束20的传输控制,确保前后两组纤维束的重叠距离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本发明生产纱线的均匀性。
如图3和13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三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三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三的区别点;该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梳理机构52,该梳理机构52用于对亚麻长纤维经分束机构53自动分隔形成若干等份的纤维束20之前进行二次栉梳处理;所述梳理机构52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50上且位于所述并条机2与推送组件541之间且其传送方向与纤维束20的移动方向相反;
所述梳理机构52包括沿长纤维10的传输方向设置且呈回转结构的传输带521、若干固定设置于该传输带521的上表面且向上延伸的梳理齿522以及设置于所述传输带521的外侧且位于其上方带动所述传输带521运转的传动齿轮523,所述传动齿轮523经牵引机构51驱动转动且其转动方向与牵引机构51的移动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梳理齿522的移动方向与长纤维10的移动方向相反,通过梳理齿522对沿传输带521移动的长纤维10进行梳理;由于长纤维10经栉梳机1梳理过程中,其分别以两端夹持方式进行梳理,因此,其在梳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纤维断裂,通过梳理齿522将后依次夹持位置的短纤维清理后,经传输带521将梳理齿522转移至朝下位置,短纤维自动掉了;牵引机构51复位过程中,再经齿条5133驱动传动齿轮523使梳理齿522移动至传输带521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3所示,通过梳理机构52与牵引机构51的传动连接设置,使牵引机构51将长纤维10牵引经梳理机构52的过程中带动传输带521转动,经梳理齿522将夹杂于长纤维10内的短纤维清除后输出,进而降低长纤维10中的杂质的同时提高后续分数过程中所形成的的纤维束20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后续粗麻的质量及加捻性能。
进一步的,如图3和4所示,所述长纤维自动续料装置5还包括驱动机构55,该驱动机构55用于驱动所述牵引机构51和推送组件541往复运动;所述驱动机构55设置于所述续料机构54的上方,其包括丝杠551、导向杆552及驱动部553,所述丝杠551与导向杆552均沿长纤维10的牵引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杆552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丝杠551的两侧,所述牵引机构51经所述丝杠551驱动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如图13和14所示,所述牵引机构51设置于所述机架50的顶部,其包括夹持组件512及顶紧组件513,通过顶紧组件513对定向移动中的夹持组件512进行阻挡加压,由夹持组件512对处于其内的长纤维10夹紧;所述牵引机构51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导向杆552上且与所述丝杠551传动连接的安装座511以及设置于相邻两组夹持组件512之间用于使其两者接触的拉伸弹簧514,所述夹持组件512经所述顶紧组件513以阻止方式使其对长纤维10进行夹持;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512的数量优选为三个,且其中件一个固定设置于安装座511上;牵引机构51向梳理机构52方向移动进行复位过程中,牵引机构51与分束机构53分离后,通过拉伸弹簧514使处于外侧的夹持组件512复位,从而使夹持组件512彼此接触,使其夹持过程中对长纤维10的完全夹持。
其中,如图13和14所示,所述夹持组件512为多个并排设置且其排布方向与所述牵引机构51的移动方向垂直,该夹持组件512呈水平结构沿其排布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511上,其包括连杆5121、转动设置于该连杆5121的端部且呈上下对称设置的夹板5122以及设置于该夹板5122之间驱动其两者分离的压簧5123,所述夹板5122远离所述安装座511;在本实施例中,连杆5121优选为条状圆柱体设置,夹持组件夹板5122经顶紧组件513的阻尼作用对连接夹板5122与连杆5121的摆臂进行加压,实现夹板5122对长纤维10的加紧;反之夹持组件512向梳理机构52方向移动时,通过压簧5123的弹性力作用使顶紧组件513远离连接夹板5122与连杆5121的摆臂,实现夹板5122的打开。
另外,如图14和15所示,所述顶紧组件513包括与所述导向杆552阻尼滑动套合设置的滑座5131,沿所述夹持组件512的排布方向滑动设置于该滑座5131上且与所述连杆5121套合设置的顶紧套5132以及固定设置于该滑座5131一端且呈水平设置的齿条5133,该齿条5133位于所述滑座5131的下方驱动所述梳理机构52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如图3、5和16所示,所述分束机构53所述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夹持组件512两者之间的分隔组件531,该分隔组件531沿所述牵引机构51的移动方向延伸至所述续料机构54的上方,该分隔组件531的端部为弧形尖角设置,相邻两组夹持组件512移动过程中经位于其之间的分隔组件531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分隔组件531为条形板设置,其端部为弧形倒角,牵引机构51带动长纤维10移动过程中,通过分隔组件531进行隔离导向,使相邻两个夹持组件512远离,进而实现长纤维10的分束处理;分隔组件531眼设置续料机构54的上方在于,夹持组件512与纤维束20分离后,通过分隔组件531对其进行两侧纤维,防止其落于放置台543的过程中分散。
在本发明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如通过分束机构以导向分离方式对定向转移过程中长纤维进行分束处理后,将相邻两组纤维束以首尾重叠方式定向输出的同时进行自动缠绕,实现亚麻分束及搭接的高质量自动生产的设计构思,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
(a)前处理部分,呈卷状的亚麻原料经原料前处理装置以滚动传输方式展开,在展开过程中自动分束成若干均匀的原料束;
(b)栉梳部分,将步骤(a)中的原料束置于栉梳机上,经栉梳机对原料束进行梳理,分别得到长纤维和短纤维,长纤维经栉梳机转移至下一工位,短纤维经人工收集;
(c)分束部分,经步骤(b)后,通过牵引机构将长纤维以夹持方式定向牵引过程中,通过分束机构以斜面导向方式使相邻两组夹持组件远离,实现长纤维的自动分束,形成多组均为的纤维束;将并排且间隔排布的纤维束依次推送至输出组件内,通过输出组件将处于其内的前一组纤维束输出的同时与后一组纤维束首尾重叠后输出;
(d)搓捻部分,经步骤(c)后,纤维束经推送组件依次推送至输出组件上的摆槽内后,经其将纤维束定向输出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推板上的摩擦块以间断摩擦驱动方式带动摆槽定向转动,通过摆槽以摆动方式使处于其内纤维束交错缠绕;
(e)并条部分,经所述步骤(d)后,通过并条机以加载挤压方式使首尾搭接的纤维束相粘结,形成纤维条;
(f)混纱部分,经步骤(e)后,通过混纱机将多个纤维条进行合并加捻以及牵引拉伸,形成粗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前处理装置通过其上的转棍以转动方式对亚麻卷展开处理过程中,通过设置于转棍上的分离块对展开的亚麻原料以弹性伸长方式使前段的亚麻原料与后端的亚麻原料分离,实现原料束的自动分束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机构通过其上的多个分隔组件将呈并排接触状态的夹持组件以弧面导向方式使相邻两个夹持组件分离,实现夹持于夹持组件上的长纤维自动分束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通过设置于其上传输带以摩擦传动方式驱动若干设置于摆槽内的滚珠转动,通过滚珠将处于摆槽内的纤维束定向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槽经摩擦块驱动摆槽定向摆动后与其分离,摆槽经其重力作用复位,实现摆槽的往复摆动的同时带动处于其内的纤维束缠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二次栉梳部分,长纤维经夹持组件定向牵引转移过程中,通过梳理机构以反向梳理方式将夹杂于长纤维内的短纤维清除后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构通过设置于其上的传输带带动若干梳理齿移动过程中对落于其上的长纤维进行梳理,且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与长纤维的移动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通过牵引机构移动过程中以齿条齿轮啮合传动方式驱动传输带运转。
CN201811177589.7A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Active CN109112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7589.7A CN109112690B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7589.7A CN109112690B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2690A CN109112690A (zh) 2019-01-01
CN109112690B true CN109112690B (zh) 2020-07-03

Family

ID=64857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7589.7A Active CN109112690B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26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3850A (zh) * 2018-08-16 2018-11-27 宁波元元之傲针织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变色的环保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
CN110777530A (zh) * 2019-10-30 2020-02-11 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 以浸渍工艺制备载银亚麻纤维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05603A3 (nl) * 1992-02-19 1993-11-16 Depoortere Rik Richard Achiel Inrichting voor het torsen van handvollen vlas.
DE4342561C2 (de) * 1993-12-14 1996-05-15 Staedtler & Uhl Speisekammanordnung
BE1008507A3 (nl) * 1994-07-19 1996-05-07 Jacques En Eric Douchy Naamloz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aanvoeren van gezwingeld vlas aan een hekelinrichting.
CN1661143A (zh) * 2004-03-03 2005-08-31 齐齐哈尔亚麻纺织厂 一种能释放远红外线的亚麻混纺纱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54997Y (zh) * 2008-01-23 2008-11-26 哈尔滨金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直列式亚麻联合栉梳机
CN107557917B (zh) * 2017-09-27 2020-05-15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梳理纺纱设备及纺纱方法
CN207498530U (zh) * 2017-11-23 2018-06-15 武汉汉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磨损栉梳机夹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2690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2690B (zh)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CN111453533B (zh) 一种纺织纱线精纺加工方法
CN113403714B (zh) 一种全自动并条机
KR101760905B1 (ko) 로프 제조기
CN108950750A (zh)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线
EP2674379A2 (en) Winding tube, packages wound on a tub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ackages
CN110644103A (zh) 一种纺织纱线快速梳理处理方法
CN214782677U (zh) 一种纺织面料快速梳理设备
CN217651368U (zh) 一种用于棉纱生产用的快速卷捻装置
CN101177809B (zh) 用于牵伸机构的导条器
CN201021463Y (zh) 条并卷机
CN111455504B (zh) 一种基于双向丝杆传动原理的捻线收线辊固定装置
CN214612905U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纱线并线机
CN209114039U (zh) 一种亚麻纱线生产自动分束设备
CN113581922A (zh) 一种纺织机用进线夹持装置
CN218951637U (zh) 一种张力均匀的针织机
CN109178386A (zh) 一种亚麻远离分束处理机构
CN219991809U (zh) 一种棉条并卷联合机的导棉辊
CN105155056A (zh) 一种牵伸捻线机
CN209210986U (zh)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线
CN108946256A (zh) 一种亚麻纱线生产自动续料装置
CN219218266U (zh) 一种包芯纱线生产用并条装置
CN208562649U (zh) 一种双纱退纱倒毛牵伸装置
CN220977268U (zh) 一种导纱机构及细纱机
CN220375966U (zh) 一种包覆纱收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8

Address after: 431600 Makou Industrial Park, Hanchuan City,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bei Shufeng l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100 Zhejiang city of Huzhou province Changxing County small town small Pu Cun Changxin Hepalink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HANGXING HAIP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ntinuous automatic production method for linen yar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Pledgee: Hanchuan Sub branch of Bank of Hubei Co.,Ltd.

Pledgor: Hubei Shufeng l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2074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