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6095A -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6095A
CN109006095A CN201810552891.XA CN201810552891A CN109006095A CN 109006095 A CN109006095 A CN 109006095A CN 201810552891 A CN201810552891 A CN 201810552891A CN 109006095 A CN109006095 A CN 109006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oil tea
year
fertilizer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28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务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ibo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uibo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uibo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uibo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528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06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6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60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包括造林地选择、高标准整地、施足基肥;(2)造林,包括种苗选择、油茶林密度、栽植时期、栽植方法;(3)幼林管理,包括松土除草、施肥、幼树修剪、林地间作、排水抗旱;(4)成林管理,包括土壤垦复和改良、合理施肥、水分灌溉、整形修剪、油茶林放蜂;(5)病虫害防治。本发明通过油茶各个生产周期的合理施肥、幼树林地间作、成林林间放蜂以及浅锄、深挖以及深翻改土,促进了油茶的营养生长并提高了油茶的产油量,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定植后第4年后平均亩产茶油在82.1kg以上,与传统林亩产茶油10~15kg相比,产量提高5~8倍,是油茶丰产高效的重要技术。

Description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其主要产品——茶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堪称“液体黄金”。茶油不仅是重要的食用油,经加工后,可作为工业和医药原料,还有许多副产品,可进行综合利用。油茶树具适应性强、有寿命长、不与粮棉种植争地的特点,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农药;油茶树为常绿树种,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同时也是优良的防火林带树种。
因茶油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故茶油树的种植量也逐年增加,但是由于茶油树的发展不像其他的树种发展的那么早,且能够有一套系统全面的种植技术,故在现今的种植技术中茶油树的种植还只是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而且种植的成活率也比较低,树木长势不均匀,结的果实大小不一,存在着挂果晚、产量低、效益慢等问题,不能较好的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使新造的油茶林早期丰产,促进油茶产业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
1a、造林地选择:选择红壤、黄壤土,土层深厚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下水位1m以下,PH值为5-6.5;选择海拨高度为200-600米的丘陵、岗地和低山地区,坡向以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为好,坡度在25°以下;
1b、高标准整地:对于平坦或林地坡度小于15°的低山、缓坡地,对林地全面深翻20cm以上;对于林地坡度在15°-25°的地方,采用带状整地,沿等高线开成外高内低的水平带,带宽根据坡度而定,一般在2m以上;对整地后的林地行距定点挖穴,并保证种植穴规格为60cm×60cm×60cm;
1c、施足基肥:每穴施入农家肥15-20kg或饼肥1kg,再加上复合肥0.3-0.5kg作为基肥,基肥和土壤充分拌匀,深施在距苗根底部20厘米以下,回填表土时,覆土要高出地表15-20cm;
(2)造林;
种苗选择:采用一年生营养钵嫁接苗造林,一年生容器苗苗木规格:一级苗高11cm以上,地径0.25cm以上;二级苗高7cm-11cm,地径0.20cm-0.25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油茶林密度:采用农茶间种的油茶林密度45-56株/亩;
栽植时期:油茶栽植在10月下旬到次年春季的3月下旬;
栽植方法:在事先标好的定植点,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然后在根部周围填入细肥土分层压实,栽植嫁接苗时可使嫁接口与地面平齐,浇透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做到根舒、苗正、土实为宜,栽植后浇透定根水;
(3)幼林管理;
幼林期是指从定植后到进入盛果前期的阶段,油茶嫁接苗一般为6-8年;幼林期的管理特点是促使树冠迅速扩展,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包括以下步骤:
3a松土除草:造林当年除草松土1次,以后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间,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间;松土深度一般以3-5cm;采用草甘膦除草剂,施用量1.5-2.0kg/亩,兑水30-60kg,于杂草生长旺盛季节施用;
3b施肥;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主要施以氮肥,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梢萌发,随树龄大小使施肥量从小到多,逐年提高;
3c幼树修剪: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3d林地间作:油茶林地间种绿肥、花生或豆类作物;
3e排水抗旱:雨季注意排水,夏秋干旱时及时灌水,夏季旱季来临前、中耕除草一次,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复;
(4)成林管理;
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8-10年,经济收益期限长达30-50年;在盛果期内,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包括以下步骤:
4a土壤垦复和改良:每年至少浅锄一次,深度在10cm左右;3年深挖一次,深度在15cm-20cm;浅锄的时间一般在每年雨季过后和旱季到来之前进行,深挖应在来年采果后至翌年树液流动前;
4b合理施肥:为了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的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6:8;
4c水分灌溉:夏秋干旱且降水量大多不足300mm时,及时补充水分,合理增加灌水;
4d整形修剪: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
4e油茶林放蜂:在油茶林以7-8框/亩的蜂箱密度放养野生土蜜蜂;
(5)病虫害防治;
在幼林管理中要防治油茶根腐病:发病后首先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50%退菌特、50%多菌灵浇灌根茎处;
在成林管理中要防治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早期可用50%的多菌灵的内吸性杀菌剂防治;软腐病的防治:以1%波尔多液防治、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防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幼林管理中施肥的具体方法为:6-7月茶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g的尿素或油茶幼树专用肥;从第二年起,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幼林管理中,幼树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林管理中的土壤垦复和改良还包括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具体方法为:在3-4月或秋冬11月份时,结合施肥在树冠投影外侧进行深翻,深度为30-60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林管理中施肥的具体方法为: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1-2kg,有机肥15-20kg;每年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对叶面进行喷施茶树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尿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复硝酚钠、DA-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绿肥包括冬季绿肥和夏季绿肥,所述冬季绿肥包括满园花、紫花苕子、紫云英、萝卜;所述夏季绿肥包括印度豇豆、日本菁、三叶猪屎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野生土蜜蜂为大分舌蜂、油茶地蜂、纹地蜂或湖南地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整地时施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苗木生长;幼林管理时主施氮肥,提供幼树营养生长;成林管理时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不但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长化肥肥效,适应树体营养生长,而且还能大量结实的需要,提高果实含油量。本发明通过茶油不同时期的针对性施肥,促进了幼树的营养生长以及提高了幼树的产油量。
(2)幼树采用林地间作,实行以耕代抚,还能增加绿肥、花生或豆类作物等收入;
(3)成林采用了林间放蜂,不但增加茶油产量31%以上,而且每亩每年可产蜂蜜10-12kg。
(4)成林通过浅锄、深挖以及深翻改土,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满足油茶树体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改善油茶根系环境,扩大根系分布和吸收范围,提高其抗旱、抗冻能力,保持丰产稳产。同时,成林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保持油茶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5)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定植后第4年后平均亩产茶油在82.1kg以上,与传统林亩产茶油10~15kg相比,产量提高5~8倍,是油茶丰产高效的重要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是如何实施的。
实施例1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
1a、造林地选择:选择红壤、黄壤土,土层深厚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下水位1m以下,PH值为5-6.5;选择海拨高度为200-600米的丘陵、岗地和低山地区,坡向以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为好,坡度在25°以下;
1b、高标准整地:对于平坦或林地坡度小于15°的低山、缓坡地,对林地全面深翻20cm以上;对于林地坡度在15°-25°的地方,采用带状整地,沿等高线开成外高内低的水平带,带宽根据坡度而定,一般在2m以上;对整地后的林地行距定点挖穴,并保证种植穴规格为60cm×60cm×60cm;
1c、施足基肥:每穴施入农家肥15-20kg或饼肥1kg,再加上复合肥0.3-0.5kg作为基肥,基肥和土壤充分拌匀,深施在距苗根底部在20厘米以下,回填表土时,覆土要高出地表15-20cm;
(2)造林;
种苗选择:采用一年生营养钵嫁接苗造林,一年生容器苗苗木规格:一级苗高11cm以上,地径0.25cm以上;二级苗高7cm-11cm,地径0.20cm-0.25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油茶林密度:采用农茶间种的油茶林密度45-56株/亩;
栽植时期:油茶栽植在10月下旬到次年春季的3月下旬;
栽植方法:在事先标好的定植点,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然后在根部周围填入细肥土分层压实,栽植嫁接苗时可使嫁接口与地面齐平,浇透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做到根舒、苗正、土实为宜,栽植后浇透定根水;
(3)幼林管理;
幼林期是指从定植后到进入盛果前期的阶段,油茶嫁接苗一般为6-8年;幼林期的管理特点是促使树冠迅速扩展,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包括以下步骤:
3a松土除草:造林当年除草松土1次,以后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间,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间;松土深度一般以3-5cm;采用草甘膦除草剂,施用量1.5-2.0kg/亩,对水30-60kg,于杂草生长旺盛季节施用;
3b施肥;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主要施以氮肥,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梢萌发,随树龄大小使施肥量从小到多,逐年提高;
3c幼树修剪: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3d林地间作:油茶林地间种绿肥、花生或豆类作物;
3e排水抗旱:雨季注意排水,夏秋干旱时及时灌水,夏季旱季来临前中耕除草一次,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复;
(4)成林管理;
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8-10年,经济收益期限长达30-50年;在盛果期内,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包括以下步骤:
4a土壤垦复和改良:每年至少浅锄一次,深度在10cm左右;3年深挖一次,深度在15cm-20cm;浅锄的时间一般在每年雨季过后和旱季到来之前进行,深挖应在来年采果后至翌年树液流动前;
4b合理施肥:为了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的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6:8;
4c水分灌溉:夏秋干旱且降水量大多不足300mm时,及时补充水分,合理增加灌水;
4d整形修剪: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
4e油茶林放蜂:在油茶林以7-8框/亩的蜂箱密度放养野生土蜜蜂;
(5)病虫害防治;
在幼林管理中要防治油茶根腐病:发病后首先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50%退菌特、50%多菌灵浇灌根茎处;
在成林管理中要防治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早期可用50%的多菌灵内吸性杀菌剂防治;软腐病的防治:以1%波尔多液防治、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防治。
本实施例中,所述幼林管理中施肥的具体方法为:6-7月茶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g的尿素或油茶幼树专用肥;从第二年起,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增。
本实施例中,所述幼林管理中,幼树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林管理中的土壤垦复和改良还包括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具体方法为:在3-4月或秋冬11月份时,结合施肥在树冠投影外侧进行深翻,深度为30-6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林管理中施肥的具体方法为: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1-2kg,有机肥15-20kg;每年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对叶面进行喷施茶树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尿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复硝酚钠、DA-6。
本实施例中,所述绿肥包括冬季绿肥和夏季绿肥,所述冬季绿肥包括满园花、紫花苕子、紫云英、萝卜;所述夏季绿肥包括印度豇豆、日本菁、三叶猪屎豆。
本实施例中,所述野生土蜜蜂为大分舌蜂、油茶地蜂、纹地蜂或湖南地蜂。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3)幼林管理中,没有步骤3d林地间作:油茶林地间种绿肥、花生或豆类作物;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4)成林管理中,没有步骤4e油茶林放蜂:在油茶林以7-8框/亩的蜂箱密度放养野生土蜜蜂;
某油茶林区按照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各种植3亩茶林,对油茶定值后第4、6、8、10年的平均亩产茶油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油茶平均亩产茶油统计表
根据表1可知,实施例1的平均亩产茶油高于对比例1的平均亩产茶油,说明幼树采用林地间作,实行以耕代抚,在增加绿肥、花生或豆类作物等收入的同时,还可增大茶油产量23%以上;实施例1的平均亩产茶油高于对比例2的平均亩产茶油,说明成林采用了林间放蜂,增加茶油产量31%以上,同时每亩每年可产蜂蜜10-12kg。
本发明中,通过油茶各个生产周期的合理施肥、幼树林地间作、成林林间放蜂以及浅锄、深挖以及深翻改土,促进了油茶的营养生长并提高了油茶的产油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
1a、造林地选择:选择红壤、黄壤土,土层深厚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下水位1m以下,PH值为5-6.5;选择海拨高度为200-600米的丘陵、岗地和低山地区,坡向以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为好,坡度在25°以下;
1b、高标准整地:对于平坦或林地坡度小于15°的低山、缓坡地,对林地全面深翻20cm以上;对于林地坡度在15°-25°的地方,采用带状整地,沿等高线开成外高内低的水平带,带宽根据坡度而定,一般在2m以上;对整地后的林地行距定点挖穴,并保证种植穴规格为60cm×60cm×60cm;
1c、施足基肥:每穴施入农家肥15-20kg或饼肥1kg,再加上复合肥0.3-0.5kg作为基肥,基肥和土壤充分拌匀,深施在距苗根底部20厘米以下,回填表土时,覆土要高出地表15-20cm;
(2)造林;
种苗选择:采用一年生营养钵嫁接苗造林,一年生容器苗苗木规格:一级苗高11cm以上,地径0.25cm以上;二级苗高7cm-11cm,地径0.20cm-0.25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油茶林密度:采用农茶间种的油茶林密度45-56株/亩;
栽植时期:油茶栽植在10月下旬到次年春季的3月下旬;
栽植方法:在事先标好的定植点,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然后在根部周围填入细肥土分层压实,栽植嫁接苗时可使嫁接口与地面齐平,浇透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做到根舒、苗正、土实为宜,栽植后浇透定根水;
(3)幼林管理;
幼林期是指从定植后到进入盛果前期的阶段,油茶嫁接苗一般为6-8年;幼林期的管理特点是促使树冠迅速扩展,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包括以下步骤:
3a松土除草:造林当年除草松土1次,以后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间,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间;松土深度一般以3-5cm;采用草甘膦除草剂,施用量1.5-2.0kg/亩,兑水30-60kg,于杂草生长旺盛季节施用;
3b施肥;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主要施以氮肥,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梢萌发,随树龄大小使施肥量从小到多,逐年提高;
3c幼树修剪: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3d林地间作:油茶林地间种绿肥、花生或豆类作物;
3e排水抗旱:雨季注意排水,夏秋干旱时及时灌水,夏季旱季来临前、中耕除草一次,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复;
(4)成林管理;
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8-10年,经济收益期限长达30-50年;在盛果期内,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包括以下步骤:
4a土壤垦复和改良:每年至少浅锄一次,深度在10cm左右;3年深挖一次,深度在15cm-20cm;浅锄的时间一般在每年雨季过后和旱季到来之前进行,深挖的时间应在来年采果后至翌年树液流动前;
4b合理施肥:为了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的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6:8;
4c水分灌溉:夏秋干旱且降水量大多不足300mm时,及时补充水分,合理增加灌水;
4d整形修剪: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
4e油茶林放蜂:在油茶林以7-8框/亩的蜂箱密度放养野生土蜜蜂;
(5)病虫害防治;
在幼林管理中要防治油茶根腐病:发病后首先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50%退菌特、50%多菌灵浇灌根茎处;
在成林管理中要防治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早期可用50%的多菌灵的内吸性杀菌剂防治;软腐病的防治:以1%波尔多液防治、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林管理中施肥的具体方法为:6-7月茶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g的尿素或油茶幼树专用肥;从第二年起,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林管理中,幼树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林管理中的土壤垦复和改良还包括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具体方法为:在3-4月或秋冬11月份时,结合施肥在树冠投影外侧进行深翻,深度为30-6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林管理中施肥的具体方法为: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1-2kg,有机肥15-20kg;每年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对叶面进行喷施茶树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尿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复硝酚钠、DA-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包括冬季绿肥和夏季绿肥,所述冬季绿肥包括满园花、紫花苕子、紫云英、萝卜;所述夏季绿肥包括印度豇豆、日本菁、三叶猪屎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生土蜜蜂为大分舌蜂、油茶地蜂、纹地蜂或湖南地蜂。
CN201810552891.XA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9006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2891.XA CN109006095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2891.XA CN109006095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6095A true CN109006095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12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2891.XA Pending CN109006095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0609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564A (zh) * 2019-01-31 2019-05-21 铜仁学院 一种油茶生态栽培方法
CN110169303A (zh) * 2019-07-05 2019-08-27 桂阳县天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10506551A (zh) * 2019-08-12 2019-11-29 河池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一种广西河池凤山野生茶的扩繁方法
CN111386949A (zh) * 2020-03-04 2020-07-10 株洲市地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茶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法
CN111466249A (zh) * 2020-04-01 2020-07-31 刘勇林 一种油茶种植方法
CN111758470A (zh) * 2020-06-19 2020-10-13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 一种成活率高的油茶抗旱造林方法
CN114731884A (zh) * 2021-04-26 2022-07-12 余建雄 一种桂北地区油茶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15226560A (zh) * 2022-08-30 2022-10-25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油茶树自动落果的栽培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0999A (zh) * 2014-11-12 2015-02-18 袁昌选 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
CN105494002A (zh) * 2015-12-10 2016-04-20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油茶早实丰产的栽培方法
CN106105998A (zh) * 2016-08-04 2016-11-16 岳西县光圣茶油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0999A (zh) * 2014-11-12 2015-02-18 袁昌选 一种早实丰产的油茶幼林培育方法
CN105494002A (zh) * 2015-12-10 2016-04-20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油茶早实丰产的栽培方法
CN106105998A (zh) * 2016-08-04 2016-11-16 岳西县光圣茶油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席华 等: "《油茶种植新技术》", 31 July 2011,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564A (zh) * 2019-01-31 2019-05-21 铜仁学院 一种油茶生态栽培方法
CN110169303A (zh) * 2019-07-05 2019-08-27 桂阳县天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10506551A (zh) * 2019-08-12 2019-11-29 河池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一种广西河池凤山野生茶的扩繁方法
CN111386949A (zh) * 2020-03-04 2020-07-10 株洲市地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茶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法
CN111466249A (zh) * 2020-04-01 2020-07-31 刘勇林 一种油茶种植方法
CN111758470A (zh) * 2020-06-19 2020-10-13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 一种成活率高的油茶抗旱造林方法
CN114731884A (zh) * 2021-04-26 2022-07-12 余建雄 一种桂北地区油茶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15226560A (zh) * 2022-08-30 2022-10-25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油茶树自动落果的栽培方法
CN115226560B (zh) * 2022-08-30 2023-07-25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油茶树自动落果的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6095A (zh) 一种油茶丰产栽培方法
CN102067773B (zh) 一种鄂东1号山药的栽培方法
CN102293106B (zh) 一种适合北纬26~30度气候的耐寒桉树林的栽培方法
CN105494002B (zh) 一种油茶早实丰产的栽培方法
CN104838954A (zh) 一种核桃的种植技术
CN107711244A (zh) 一种枇杷的种植方法
CN103718802B (zh) 一种枣棉间作条件下的棉花高产栽培方法
CN104488523A (zh) 高山茄子栽培方法
CN106613261A (zh) 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5794584A (zh) 大棚种植盆景果树、软籽石榴、菊花三茬交叉套种方法
CN106718624A (zh) 克伦生无核葡萄的栽培方法
CN108575584A (zh) 一种瓜蒌的种植方法
CN107258457A (zh) 一种枇杷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6508586B (zh) 一种幼龄大樱桃套种甘蓝型春油菜的栽培技术
CN108718859A (zh) 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
CN104322251A (zh) 一种黄柏的种植方法
CN108012749A (zh) 油用牡丹高产种植方法
CN109588222A (zh) 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
CN103947449A (zh) 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
CN105993787A (zh) 无刺美国皂角的快繁、速生培育方法
CN108739025A (zh) 一种油茶的栽培方法
CN105265161A (zh) 一种紫外线低温下茶叶的种植方法
CN108157074A (zh) 一种促进仙茅开花结果的种植方法
CN106550736A (zh) 南方贫地种植黄芪技术
CN107494157A (zh) 一种茶油树的高产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