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5055A - 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35055A CN108935055A CN201810736058.0A CN201810736058A CN108935055A CN 108935055 A CN108935055 A CN 108935055A CN 201810736058 A CN201810736058 A CN 201810736058A CN 108935055 A CN108935055 A CN 1089350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utrient solution
- main
- wall
- solution pipeline
- socke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树幼苗培养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套接有培育箱体,所述培育箱体的顶面螺纹固定在主箱体的内顶壁,所述培育箱体的底面螺纹固定在主箱体的内底面,所述主箱体的顶面设有通孔,所述培育箱体的顶面螺纹固定连接两根垂直交叉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交接处套接有圆环的外壁,所述圆环的内部套接主营养液管道的外壁,所述主营养液管道是设置在培育箱体的中心轴上,所述圆环的内部套接在主营养液管道的外壁一端,所述主营养液管道在圆环的一端对接主输送管道的一端。本发明通过省去人工的看守,方便快捷的进行幼苗的培养工作,同时成活率翻倍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幼苗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休闲娱乐变得尤为重要,所以喝茶也是很常见的事,对于茶叶的制作最关键的一点当然是茶树的种植,对于茶树的种植最开始就是茶树幼苗的移栽,传统的茶树幼苗成活率低并且费时费力的进行养护,此款茶树幼苗培养可以省去人工的看守,方便快捷的进行幼苗的培养工作,同时成活率翻倍操作简单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套接有培育箱体,所述培育箱体的顶面螺纹固定在主箱体的内顶壁,所述培育箱体的底面螺纹固定在主箱体的内底面,所述主箱体的顶面设有通孔,所述培育箱体的顶面螺纹固定连接两根垂直交叉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交接处套接有圆环的外壁,所述圆环的内部套接主营养液管道的外壁,所述主营养液管道是设置在培育箱体的中心轴上,所述圆环的内部套接在主营养液管道的外壁一端,所述主营养液管道在圆环的一端对接主输送管道的一端,所述主输送管道在远离主营养液管道的一端套接在增压水泵的输出端,所述增压水泵螺纹固定连接在营养液池的一侧,所述主营养液管道的外壁一侧垂直均匀焊接多个输出管道一的一端,所述输出管道一在远离主营养液管道的一端套接高压喷头一,所述主营养液管道在远离输出管道一的外壁一侧垂直均匀焊接多个输出管道二的一端,所述输出管道二在远离主营养液管道的一端套接高压喷头二。
优选的,所述培育孔的内壁套接载物海绵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主营养液管道在远离圆环的一端套接堵头。
优选的,所述培育箱体为中空圆柱形箱体。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为透明软质材料制成且侧壁可以进行手动卷取。
优选的,所述主营养液体管道的外壁螺纹固定有温湿度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营养池中进行添加茶树幼苗需要的营养液,然后在高压水泵的作用下将营养池中的营养液进行输送,由输送管道输送到培育箱中,营养液的调配是根据茶树苗的需要进行添加或减少微量元素的,对于茶树苗的生长起到直接性的作用,不同于土地种植,微量元素比较固定,茶树苗不能够多元素吸收,所以不能生长快速和旺盛,此方式加快了茶树苗的生长,增加了茶树苗的成活率。
2、通过对营养液的输送使得营养液进入到培育箱体中的主营养液管道中,然后再在高压的基础上,使得营养液进入到输出管道一和输出管道二中,最终从高压喷头一和高压喷头二的喷口进行喷射出来,是营养液能够均匀的洒落到培育箱体的内侧壁上,在载物海绵的卡接这茶树苗的作用下,将载物海绵安放到培育孔中,使得茶树苗的根部朝培育箱体的内部,同时培育孔为倾斜设置所以不会有营养液流出造成危害,营养液直接性的到达茶树苗的根部,使得茶树苗生长快速成活率高。
3、通过设置在主营养液管道上的温湿度感应器实时的对培育箱体内部进行监控,智能化的操作方便快捷,同时效果翻倍,且在外部的主箱体的保护下使得茶树苗不受危害,同时还可以进行卷取收起,让茶树苗进行光合作用,更快的进行新陈代谢,加速茶树苗的生长。
本发明中,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通过对营养池中进行添加茶树幼苗需要的营养液,然后在高压水泵的作用下将营养池中的营养液进行输送,由输送管道输送到培育箱中,营养液的调配是根据茶树苗的需要进行添加或减少微量元素的,对于茶树苗的生长起到直接性的作用,不同于土地种植,微量元素比较固定,茶树苗不能够多元素吸收,所以不能生长快速和旺盛,此方式加快了茶树苗的生长,增加了茶树苗的成活率。
通过对营养液的输送使得营养液进入到培育箱体中的主营养液管道中,然后再在高压的基础上,使得营养液进入到输出管道一和输出管道二中,最终从高压喷头一和高压喷头二的喷口进行喷射出来,是营养液能够均匀的洒落到培育箱体的内侧壁上,在载物海绵的卡接这茶树苗的作用下,将载物海绵安放到培育孔中,使得茶树苗的根部朝培育箱体的内部,同时培育孔为倾斜设置所以不会有营养液流出造成危害,营养液直接性的到达茶树苗的根部,使得茶树苗生长快速成活率高。
通过设置在主营养液管道上的温湿度感应器实时的对培育箱体内部进行监控,智能化的操作方便快捷,同时效果翻倍,且在外部的主箱体的保护下使得茶树苗不受危害,同时还可以进行卷取收起,让茶树苗进行光合作用,更快的进行新陈代谢,加速茶树苗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的载物海绵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箱体、2培育箱体、3通孔、4支撑杆、5圆环、6主营养液管道、7主输送管道、8增压水泵、9营养液池、10输出管道一、11高压喷头一、12输出管道二、13高压喷头二、14培育孔、15载物海绵、16堵头、17温湿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1-4,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包括主箱体1,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套接有培育箱体2,所述培育箱体2的顶面螺纹固定在主箱体1的内顶壁,所述培育箱体2的底面螺纹固定在主箱体1的内底面,所述主箱体1的顶面设有通孔3,所述培育箱体2的顶面螺纹固定连接两根垂直交叉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交接处套接有圆环5的外壁,所述圆环5的内部套接主营养液管道6的外壁,所述主营养液管道6是设置在培育箱体2的中心轴上,所述圆环5的内部套接在主营养液管道6的外壁一端,所述主营养液管道6在圆环5的一端对接主输送管道7的一端,所述主输送管道7在远离主营养液管道6的一端套接在增压水泵8的输出端,所述增压水泵8螺纹固定连接在营养液池9的一侧,所述主营养液管道6的外壁一侧垂直均匀焊接多个输出管道一10的一端,所述输出管道一10在远离主营养液管道6的一端套接高压喷头一11,所述主营养液管道6在远离输出管道一10的外壁一侧垂直均匀焊接多个输出管道二12的一端,所述输出管道二12在远离主营养液管道6的一端套接高压喷头二13。
所述培育箱体2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培育孔14且由外向内为倾斜设置。
所述培育孔14的内壁套接载物海绵15的外壁。
所述主营养液管道6在远离圆环5的一端套接堵头16。
所述培育箱体2为中空圆柱形箱体。
所述主箱体1为透明软质材料制成且侧壁可以进行手动卷取。
所述主营养液体管道6的外壁螺纹固定有温湿度感应器17。
通过对营养池9中进行添加茶树幼苗需要的营养液,然后在高压水泵8的作用下将营养池9中的营养液进行输送,由输送管道7输送到培育箱2中,营养液的调配是根据茶树苗的需要进行添加或减少微量元素的,对于茶树苗的生长起到直接性的作用,不同于土地种植,微量元素比较固定,茶树苗不能够多元素吸收,所以不能生长快速和旺盛,此方式加快了茶树苗的生长,增加了茶树苗的成活率。
通过对营养液的输送使得营养液进入到培育箱体2中的主营养液管道6中,然后再在高压的基础上,使得营养液进入到输出管道一10和输出管道二12中,最终从高压喷头一11和高压喷头二13的喷口进行喷射出来,是营养液能够均匀的洒落到培育箱体2的内侧壁上,在载物海绵15的卡接这茶树苗的作用下,将载物海绵15安放到培育孔14中,使得茶树苗的根部朝培育箱体的内部,同时培育孔14为倾斜设置所以不会有营养液流出造成危害,营养液直接性的到达茶树苗的根部,使得茶树苗生长快速成活率高。
通过设置在主营养液管道6上的温湿度感应器17实时的对培育箱体2内部进行监控,智能化的操作方便快捷,同时效果翻倍,且在外部的主箱体1的保护下使得茶树苗不受危害,同时还可以进行卷取收起,让茶树苗进行光合作用,更快的进行新陈代谢,加速茶树苗的生长。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通过对营养池9中进行添加茶树幼苗需要的营养液,然后在高压水泵8的作用下将营养池9中的营养液进行输送,由输送管道7输送到培育箱2中,营养液的调配是根据茶树苗的需要进行添加或减少微量元素的,对于茶树苗的生长起到直接性的作用,不同于土地种植,微量元素比较固定,茶树苗不能够多元素吸收,所以不能生长快速和旺盛,此方式加快了茶树苗的生长,增加了茶树苗的成活率。
通过对营养液的输送使得营养液进入到培育箱体2中的主营养液管道6中,然后再在高压的基础上,使得营养液进入到输出管道一10和输出管道二12中,最终从高压喷头一11和高压喷头二13的喷口进行喷射出来,是营养液能够均匀的洒落到培育箱体2的内侧壁上,在载物海绵15的卡接这茶树苗的作用下,将载物海绵15安放到培育孔14中,使得茶树苗的根部朝培育箱体的内部,同时培育孔14为倾斜设置所以不会有营养液流出造成危害,营养液直接性的到达茶树苗的根部,使得茶树苗生长快速成活率高。
通过设置在主营养液管道6上的温湿度感应器17实时的对培育箱体2内部进行监控,智能化的操作方便快捷,同时效果翻倍,且在外部的主箱体1的保护下使得茶树苗不受危害,同时还可以进行卷取收起,让茶树苗进行光合作用,更快的进行新陈代谢,加速茶树苗的生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包括主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套接有培育箱体(2),所述培育箱体(2)的顶面螺纹固定在主箱体(1)的内顶壁,所述培育箱体(2)的底面螺纹固定在主箱体(1)的内底面,所述主箱体(1)的顶面设有通孔(3),所述培育箱体(2)的顶面螺纹固定连接两根垂直交叉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交接处套接有圆环(5)的外壁,所述圆环(5)的内部套接主营养液管道(6)的外壁,所述主营养液管道(6)是设置在培育箱体(2)的中心轴上,所述圆环(5)的内部套接在主营养液管道(6)的外壁一端,所述主营养液管道(6)在圆环(5)的一端对接主输送管道(7)的一端,所述主输送管道(7)在远离主营养液管道(6)的一端套接在增压水泵(8)的输出端,所述增压水泵(8)螺纹固定连接在营养液池(9)的一侧,所述主营养液管道(6)的外壁一侧垂直均匀焊接多个输出管道一(10)的一端,所述输出管道一(10)在远离主营养液管道(6)的一端套接高压喷头一(11),所述主营养液管道(6)在远离输出管道一(10)的外壁一侧垂直均匀焊接多个输出管道二(12)的一端,所述输出管道二(12)在远离主营养液管道(6)的一端套接高压喷头二(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体(2)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培育孔(14)且由外向内为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孔(14)的内壁套接载物海绵(15)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营养液管道(6)在远离圆环(5)的一端套接堵头(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体(2)为中空圆柱形箱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为透明软质材料制成且侧壁可以进行手动卷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营养液体管道(6)的外壁螺纹固定有温湿度感应器(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36058.0A CN108935055A (zh) | 2018-07-06 | 2018-07-06 | 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36058.0A CN108935055A (zh) | 2018-07-06 | 2018-07-06 | 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35055A true CN108935055A (zh) | 2018-12-07 |
Family
ID=64484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36058.0A Pending CN108935055A (zh) | 2018-07-06 | 2018-07-06 | 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35055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09479U (zh) * | 2009-07-06 | 2010-06-23 | 上海赋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圆柱形立体种植体的喷雾式立体栽培系统 |
US20120297678A1 (en) * | 2011-05-25 | 2012-11-29 | Terry Luebbers | Vertical aeroponic plant growing system |
CN202663912U (zh) * | 2012-08-14 | 2013-01-16 | 靳微伟 | 一种无土栽培装置 |
CN205052416U (zh) * | 2015-10-23 | 2016-03-02 | 湖北大学 | 一种无土植物种植器 |
US20170055473A1 (en) * | 2015-09-01 | 2017-03-02 | Keith Baker | Vertical hydroponic system |
CN206791284U (zh) * | 2017-03-02 | 2017-12-26 | 北京鑫福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立式雾化种植机 |
CN207235578U (zh) * | 2017-09-01 | 2018-04-17 | 深圳市科仙生物能源研究所 | 全自动封闭式雾状种植器 |
-
2018
- 2018-07-06 CN CN201810736058.0A patent/CN10893505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09479U (zh) * | 2009-07-06 | 2010-06-23 | 上海赋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圆柱形立体种植体的喷雾式立体栽培系统 |
US20120297678A1 (en) * | 2011-05-25 | 2012-11-29 | Terry Luebbers | Vertical aeroponic plant growing system |
CN202663912U (zh) * | 2012-08-14 | 2013-01-16 | 靳微伟 | 一种无土栽培装置 |
US20170055473A1 (en) * | 2015-09-01 | 2017-03-02 | Keith Baker | Vertical hydroponic system |
CN205052416U (zh) * | 2015-10-23 | 2016-03-02 | 湖北大学 | 一种无土植物种植器 |
CN206791284U (zh) * | 2017-03-02 | 2017-12-26 | 北京鑫福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立式雾化种植机 |
CN207235578U (zh) * | 2017-09-01 | 2018-04-17 | 深圳市科仙生物能源研究所 | 全自动封闭式雾状种植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85701B (zh) | 一种立柱式栽培装置 | |
CN206043027U (zh) | 一种用于园林上的育苗箱 | |
CN108935055A (zh) | 一种茶树幼苗培养装置 | |
CN108713426A (zh) | 一种大棚灌溉系统用灌溉装置 | |
CN204968697U (zh) | 自动化立体栽培装置 | |
CN205596800U (zh) | 草莓组培苗漂浮育苗喷雾装置 | |
CN105075908A (zh) | 圆形飘浮养殖棚 | |
CN214709257U (zh) | 一种高效率的转动式食用菌种植装置 | |
CN205694829U (zh) | 一种花卉自动化培养机 | |
CN204499005U (zh) | 水生药用植物育养水池 | |
CN104957074B (zh) |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用养殖装置 | |
CN205546666U (zh) | 一种可控式草莓养植盆 | |
CN103621334A (zh) | 植物灌注器 | |
CN204272863U (zh) | 一种音乐农场 | |
CN211887494U (zh) | 一种农渔牧用喷水管 | |
CN204598909U (zh) | 一种塔式自监控无土栽培装置 | |
CN205249944U (zh) | 一种蔬菜种植大棚 | |
CN202819208U (zh) | 一种柱式栽培架 | |
CN205408752U (zh) | 一种智能浇灌并节约用水的花卉培养装置 | |
CN203872818U (zh) | 圆形飘浮养殖棚 | |
CN203872679U (zh) | 水上立体养殖棚 | |
CN203661577U (zh) | 烤烟大棚漂浮育苗施肥装置 | |
CN105075727A (zh) | 水上立体养殖棚 | |
CN203912816U (zh) | A字架管式栽培装置 | |
CN203884301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培育盆系统的培苗床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