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3554A - 拼合螺母开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拼合螺母开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3554A
CN108883554A CN201780020104.0A CN201780020104A CN108883554A CN 108883554 A CN108883554 A CN 108883554A CN 201780020104 A CN201780020104 A CN 201780020104A CN 108883554 A CN108883554 A CN 108883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nut
rod
tie
nut pie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01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及能敬晓
久我和义
桥本功
苅谷俊彦
加藤直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 Ling Alwayseal Technology Ltd
U MHI Pla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 Ling Alwaysea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247734 external-priority
Application filed by Yu Ling Alwayseal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Yu Ling Alwayseal Technolog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3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3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41Clamping devices using means for straddling or interconnecting the mould halves, e.g. jaws, straps, la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6Mechanisms or devices for locking or opening dies
    • B22D17/263Mechanisms or devices for locking or opening dies mecha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20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 B29C33/22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by rectilinear movement
    • B29C33/24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by rectilinear movement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7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 B29C45/6707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without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piston and the cylinder of the clamping device during the mould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 B29C45/671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without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piston and the cylinder of the clamping device during the mould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using a separate element transmitting the mould clamping force from the clamping cylinder to the mould
    • B29C45/6728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without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piston and the cylinder of the clamping device during the mould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using a separate element transmitting the mould clamping force from the clamping cylinder to the mould the separate element consisting of coupling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8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o-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41Clamping devices using means for straddling or interconnecting the mould halves, e.g. jaws, straps, latches
    • B29C2045/642Clamping devices using means for straddling or interconnecting the mould halves, e.g. jaws, straps, latches using coupling rods for clam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8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o-mechanical
    • B29C2045/688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o-mechanical using tie rods as separate elements for clam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7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作为啮合的对象的系杆挠曲,也能够容易地确保系杆与拼合螺母的啮合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本发明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拼合螺母(21),其具有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在关闭位置处与系杆(15)啮合的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1B);及调心滚子(40),其设置于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1B)中的一方或双方,将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1B)的向关闭位置的移动力转换成铅垂方向的向上的力而将系杆(15)抬起进行调心。

Description

拼合螺母开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注塑成形机、压铸机等的合模装置中应用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形机、压铸机具备由固定模具和可动模具构成的一对模具的合模装置。在通过合模装置向一对模具之间施加了合模力的状态下,在注塑成形机中注塑熔融树脂,在压铸机中压入熔融金属。合模力经由架设在固定模具与可动模具之间的系杆来施加,但是该合模力通过使形成在系杆的外周面上的啮合螺纹与设置在可动模盘上的由一对拼合螺母片构成的拼合螺母啮合来传递。关于拼合螺母的开闭装置,以开闭时间的缩短及低成本化为目的,提出了通过连杆机构使左右一对的拼合螺母片进行开闭动作的方案(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5258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构成合模装置的系杆呈悬臂结构,因自重而有时会向下方挠曲(下垂)。特别是在使系杆与拼合螺母啮合时,拼合螺母位于系杆的悬臂的自由端部。系杆的自由端部是悬臂梁状态的成为最大挠曲量的位置,该自由端部的中心位置相对于系杆的支承中心位置而向下方偏心。相对于此,拼合螺母的中心位置与系杆的支承中心位置为同心,即设置成与没有下垂的沿水平方向笔直的系杆啮合,因此当系杆的挠曲增大时,存在系杆与拼合螺母的啮合的位置偏离而无法啮合的情况。
存在有在可动模盘的嵌插部设置对系杆轴心进行保持的嵌插构件的情况,该嵌插构件以为了防止系杆的下垂而即使可动模盘移动到距固定模盘最远的位置时也能避免系杆从可动模盘脱落的方式嵌插。这种情况下,为了抑制嵌插构件内径与系杆外径之间的摩擦而嵌插构件使用摩擦系数小的滑动件。然而当该嵌插构件的滑动磨损过度进展时,在嵌插构件与系杆之间产生空隙,无法保持系杆的轴心,无法防止向下方的挠曲,因此会助长啮合位置的偏离。
根据以上所述内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作为啮合的对象的系杆挠曲也能够确保系杆与拼合螺母的啮合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拼合螺母,其具有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沿水平方向移动且在关闭位置处与系杆啮合的第一拼合螺母片及第二拼合螺母片;以及调心机构,其设置于第一拼合螺母片和第二拼合螺母片中的一方或双方,且将第一拼合螺母片和第二拼合螺母片的向关闭位置的移动力转换成铅垂方向的向上的力而将系杆抬起并进行调心。
本发明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由于具备将系杆抬起进行调心的调心机构,因此即使系杆产生挠曲,也能够使系杆与拼合螺母啮合。而且,本发明的调心机构使第一拼合螺母片和第二拼合螺母片成为动力源而将其向关闭位置的移动力转换成铅垂方向的向上的力来将系杆抬起并进行调心,因此能够不用为了抬起系杆而设置新的动力源地进行系杆的调心。
作为本发明的调心机构,可以使用能够旋转地设置于第一拼合螺母片和第二拼合螺母片中的一方或双方的滚动体。根据该调心机构,仅通过设置滚动体这样简易的构件就能够进行系杆的调心。
本发明的滚动体与系杆的啮合螺纹的螺纹牙及螺纹根中的一方或双方接触而能够将系杆抬起。滚动体是与啮合螺纹的螺纹牙对应的方式时,滚动体与螺纹牙容易接触。而且,滚动体是与啮合螺纹的螺纹根对应的方式时,能够增大滚动体的直径,因此滚动体与系杆的接触面压下降,其结果是能够减少磨损、陷落。
另外,本发明的滚动体可以具备第一滚动体和与第一滚动体同轴设置且直径比第一滚动体的直径大的第二滚动体,第一滚动体与啮合螺纹的螺纹牙接触,第二滚动体与啮合螺纹的螺纹根接触。如果使用该滚动体,则滚动体与系杆的啮合螺纹的螺纹牙及螺纹根这双方相接,因此滚动体作为整体而接受的载荷分散,能够抑制滚动体的磨损。
作为本发明的调心机构,可以具备:连杆机构,其伴随着第一拼合螺母片和第二拼合螺母片的开闭动作而进行升降运动;以及支承体,其支承于连杆机构,且将系杆抬起。在使用连杆机构的调心机构中,也能够不用为了抬起系杆而设置新的动力源地进行系杆的调心。
作为本发明的连杆机构,优选具备:第一链节板及第二链节板,其一端侧能够摆动地固定于第一拼合螺母片,另一端侧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支承体;以及第三链节板,其一端侧能够摆动地固定于第二拼合螺母片,另一端侧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支承体。
根据该连杆机构,与链节板交叉设置的连杆机构相比,能够缩短第一链节板~第三链节板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因此容易确保第一链节板~第三链节板的刚性。而且,该连杆机构通过具备第二链节板而能够防止支承体的倾斜。
另外,通过将支承体的与系杆接触的接触面形成为与系杆的圆筒形状相同程度的大小或这以上的大小,能够增大接触面积,且支承体相对于系杆不滑动地接触。因此,能够防止支承体与系杆的接触面的磨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作为啮合的对象的系杆挠曲也能够确保系杆与拼合螺母的啮合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而且,根据本发明的调心机构,使第一拼合螺母片和第二拼合螺母片成为动力源而将其向关闭位置的移动力转换成铅垂方向的向上的力来将系杆抬起并进行调心,因此不需要为了抬起系杆而设置新的动力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图2(a)是表示整体的立体图,图2(b)是处于打开位置的拼合螺母的俯视图,图2(c)是到达关闭位置时的拼合螺母的俯视图。
图3从正面示出图2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中的系杆和拼合螺母的概要结构,图3(a)示出拼合螺母处于打开位置的情况,图3(b)示出拼合螺母到达关闭位置的情况,图3(c)示出左右对称地设有调心滚子的例子。
图4示出图2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中的系杆与拼合螺母的啮合的情况,图4(a)示出拼合螺母处于打开位置时的图3的A-A剖面,图4(b)示出拼合螺母到达关闭位置时的图3的B-B剖面。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6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图6(a)是主视图,图6(b)是表示系杆与拼合螺母的啮合的情况的图。
图7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图7(a)是主视图,图7(b)是表示系杆与拼合螺母的啮合的情况的图。
图8示出图7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的结构,图8(a)是纵向剖视图,图8(b)是分解立体图。
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图9(a)是拼合螺母开闭装置打开时的主视图,图9(b)是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关闭时的主视图,图9(c)是图9(b)的9c-9c线的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具备基台10、固定模盘11、可动模盘12、系杆15、可动模盘移动机构17以及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
在基台10的一端侧设置固定模盘11,可动模盘12相对于基台10能够滑动并与固定模盘11对置配置。
在固定模盘11能够安装固定模具13,在可动模盘12能够安装可动模具14,固定模具13和可动模具14形成内部能注塑熔融树脂的模腔。
固定模盘11与可动模盘12通过在水平方向H及铅垂方向V上彼此相邻的4根系杆15连接。
4根系杆15贯通可动模盘12的4个角而配置,可动模盘12与系杆15之间能够滑动。在系杆15与可动模盘12之间可以夹设用于抑制两者间的摩擦的滑动件(嵌插构件)。而且此时,在可动模盘12移动到距固定模盘11最远的位置时,可以是系杆15从可动模盘12脱出,也可以是系杆15不从可动模盘12脱离而系杆15与可动模盘12维持嵌插状态。
系杆15在固定模盘11侧设有合模力产生用的活塞16,在固定模盘11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沿周向相连的啮合螺纹15A。该啮合螺纹15A可以是相邻的螺纹槽或螺纹牙分别连在一起的螺旋形状,也可以是螺纹槽或螺纹牙仅相邻而未相连的环形状沿轴向连接的形状。
另外,在基台10设有例如电动式或液压式的可动模盘移动机构17,能够使可动模盘12相对于固定模盘11往复移动。图1示出通过可动模盘移动机构17使可动模盘12向固定模盘11的方向移动,并使可动模具14与固定模具13接触的合模状态。
如图1及图2(a)所示,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具备拼合螺母21、拼合螺母22、引导箱23、链节板25以及连结杆26。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在可动模盘12的设置可动模具14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将4根系杆15以上侧的两根系杆15、15与下侧的两根系杆15、15对应的方式设置上下两段。
如图2(a)~(c)所示,拼合螺母21具备拼合螺母片(第一拼合螺母片)21A和拼合螺母片(第二拼合螺母片)21B。拼合螺母21将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1B各自的啮合螺纹21D、21D(图1)与系杆15的啮合螺纹15A啮合来把持系杆15。
另外,如图2(a)~(c)所示,拼合螺母22具备拼合螺母片22A和拼合螺母片22B。拼合螺母22也将拼合螺母片22A及拼合螺母片22B各自的啮合螺纹21D、21D(图1)与系杆15的啮合螺纹15A啮合来把持系杆15。
需要说明的是,拼合螺母21及拼合螺母22具有大致上下对称的结构,图2(b)、(c)示出其平面及底面这两者。而且,拼合螺母21及拼合螺母22也可以是上下非对称的结构。
如图1及图2(a)、(b)所示,拼合螺母片21A和拼合螺母片21B能够沿水平方向H滑动地配置于在可动模盘12设置的引导箱23内。而且,拼合螺母片21A和拼合螺母片21B分别在引导箱23的外侧,经由在图中的上下表面被支承的链节板25而被连结。并且,链节板25绕支点销24摆动,支点销24分别在系杆15的中心轴线C(图1)的位置处向上及向下分别突出。链节板25分别设置在拼合螺母21的上表面侧和下表面侧。而且,在拼合螺母21的上表面侧,支点销24向上突出,在拼合螺母21的下表面侧,支点销24向下突出。
如图2(a)、(b)所示,关于由拼合螺母片22A和拼合螺母片22B构成的拼合螺母22也设置同样的结构。
其结果是,拼合螺母片21A与拼合螺母片21B、及拼合螺母片22A与拼合螺母片22B相对于系杆15的开闭动作同步。
如图2(a)、(b)、(c)所示,在拼合螺母片21A和拼合螺母片21B的上下表面分别向上及向下地突出设置有支承销21C。
另外,在拼合螺母片22A和拼合螺母片22B的上下表面分别向上及向下地突出设置有支承销22C。
需要说明的是,在拼合螺母片21A、拼合螺母片21B的上表面中,支承销21C向上突出设置,在拼合螺母片21A、拼合螺母片21B的下表面中,支承销21C向下突出设置。同样,在拼合螺母片22A、拼合螺母片22B的上表面中,支承销22C向上突出设置,在拼合螺母片22A、拼合螺母片22B的下表面中,支承销22C向下突出设置。
链节板25在中心形成有圆孔25A,并在相对于圆孔25A对称的两端部形成有2个长孔25B。在链节板25的圆孔25A插通有从引导箱23向外侧突出的支点销24。
另外,在两端部的长孔25B分别插通有拼合螺母片21A和拼合螺母片21B的上下的支承销21C、及拼合螺母片22A和拼合螺母片22B的上下的支承销22C。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图中,示出了链节板25设置在引导箱23的外部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链节板25设置在引导箱23与拼合螺母之间。
如图2(a)所示,连结杆26具备2根第一连结杆26A和2根第二连结杆26B。第一连结杆26A分别能够滑动地贯通拼合螺母片21B而将拼合螺母片21A与拼合螺母片22A连结。第二连结杆26B分别能够滑动地贯通拼合螺母片22A而以将拼合螺母片21B与拼合螺母片22B连结的方式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将拼合螺母片21A、拼合螺母片22A、拼合螺母片21A和拼合螺母片22A连结的2根第一连结杆26A使拼合螺母片21A与拼合螺母片22A一体地动作。
另外,将拼合螺母片21B、拼合螺母片22B、拼合螺母片21B和拼合螺母片22B连结的2根第二连结杆26B使拼合螺母片21B与拼合螺母片22B一体地动作。
另外,如图1所示,在连结杆26的拼合螺母片21B与拼合螺母片22A之间设有托架27。在托架27安装有作为致动器的液压缸30。而且,托架27被固定于2根第一连结杆26A。
液压缸30的活塞杆31经由具有铅垂方向V的摆动轴的U形夹32而连结于拼合螺母片21B。即使在拼合螺母片21B产生倾斜的情况下,倾斜也由U形夹32的旋转来吸收,从而抑制在活塞杆31产生弯曲力的情况。也可以利用电动马达驱动的致动器来代替该液压缸30。
另外,在拼合螺母21与拼合螺母22之间没有配置连结杆26的空间时,或者想要使拼合螺母を21、22的开闭分别动作时等,可以将拼合螺母21和拼合螺母22不通过连结杆26连结,在拼合螺母21和拼合螺母22分别设置独立的拼合螺母的开闭机构来使其进行开闭动作。
如图2(a)、图3所示,拼合螺母21的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22的拼合螺母片22B具备调心滚子40作为调心机构。调心滚子40为了即使在系杆15产生下方的挠曲也能确保系杆15与拼合螺母21、拼合螺母22的啮合而设置。以下,以在拼合螺母21的拼合螺母片21A设置的调心滚子40为例,对调心滚子40进行说明。
如图2~图4所示,调心滚子40设置在拼合螺母片21A的一端面的内径的下端附近。如图4所示,调心滚子40具备:作为滚动体的滚子主体41;以及设置在与滚子主体41同轴上的圆柱状的支承轴43。滚子主体41与支承轴43相互能够旋转。作为该调心滚子40,可以使用凸轮随动件。凸轮随动件是装入有指滚针轴承的、带有高刚性的支承轴43的轴承。但是,凸轮随动件是调心滚子40的一例,也可以是例如使用一体地形成有滚子主体41和支承轴43的调心滚子40,经由滚动轴承、径向轴承等将支承轴43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拼合螺母片21A。
调心滚子40通过将支承轴43埋入而固定于拼合螺母片21A。因此,如图3(a)、(b)所示,当拼合螺母片21A进行开闭动作时,调心滚子40与拼合螺母片21A一体地动作而沿水平方向H移动。特别是在拼合螺母片21A进行关闭动作时,调心滚子40通过从铅垂方向V的下侧与向铅垂方向V的下方挠曲的系杆15接触而将系杆15抬起。滚子主体41由支承轴43支承为能够旋转,因此与系杆15相接的滚子主体41与系杆15不滑动或者一边微小地滑动一边滚动地将系杆15抬起。
系杆15理想的情况是与铅垂方向V一致地被抬起。然而,由于拼合螺母片21A沿水平方向H移动,因此虽然从水平方向H的两侧对称地利用拼合螺母片21A、21B按压系杆15,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向从铅垂方向V偏离微小量的斜上方地抬起系杆15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并未改变向铅垂方向V的上方被抬起的事实。
接下来,参照图2~图4,说明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的作用。
首先,当通过可动模盘移动机构17合模时,系杆15的啮合螺纹15A配置在处于打开位置的拼合螺母21(拼合螺母片21A、21B)及拼合螺母22(拼合螺母片22A、22B)之间。
接下来,当使液压缸30的活塞杆31前进时,在图2(a)中,拼合螺母片21B向图中左侧移动,并且由于反力,经由固定有液压缸30的托架27及2根第一连结杆26A而使拼合螺母片21A向图中右侧移动。此时,拼合螺母片22A与拼合螺母片21A由2根第一连结杆26A连结,拼合螺母片22B与拼合螺母片21B由2根第二连结杆26B连结,因此拼合螺母片22A、22B分别向与拼合螺母片21A、21B相同的方向移动,接近系杆15、15。
此时,如图2(b)所示,与拼合螺母21、22连接的链节板25绕支点销24向箭头R方向旋转。并且,拼合螺母片21A、22A与拼合螺母片21B、22B同步地同时接近系杆15。
拼合螺母片21A与拼合螺母片21B、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1B分别与系杆15一体地动作而进一步接近,由此拼合螺母21、22与系杆15啮合而把持系杆15。
另一方面,拼合螺母片21A、21B开始关闭动作。在该时点,如图3(a)所示,系杆15比单点划线所示的正规的位置向下方挠曲,而且,如图4(a)所示,调心滚子40从系杆15的对应的螺纹牙15B分离。当关闭动作进展时,调心滚子40与挠曲的系杆15开始接触。在该时点,当系杆15的挠曲大时,存在拼合螺母片21A、21B的啮合螺纹的螺纹牙未到达充分进入系杆15的啮合螺纹15A的螺纹根15C的位置而拼合螺母片21A、21B与系杆15未成为充分的啮合状态的情况。然而,随着拼合螺母片21A、21B的关闭动作进展而系杆15被调心滚子40抬起。当拼合螺母片21A、21B到达关闭位置时,如图3(b)、图4(b)所示,拼合螺母片21A将系杆15抬起而调心到正规的位置。该正规的位置是指未产生挠曲的系杆15的位置。
调心滚子40为了发挥以上的调心功能,可考虑其规格及向拼合螺母片21A的安装位置等。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将调心滚子40仅设置于单方的拼合螺母片21A,但是如图3(c)所示,除了拼合螺母片21A之外,优选在与拼合螺母片21A对置的拼合螺母片21B的线对称的位置也设置调心滚子40。由此,系杆15被从水平方向H的两侧按压而向铅垂方向V的上方抬起。因此,系杆15能够沿水平方向H摆动且不产生碰撞音或偏磨损等而稳定地动作。
如以上所述,调心滚子40作为将第一拼合螺母片21A和第二拼合螺母片21B的向关闭位置的移动力转换成铅垂方向V的向上的力而将系杆15抬起的调心机构而发挥功能。
接下来,说明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发挥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所述,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在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2B具备调心滚子40,当拼合螺母21及拼合螺母22到达关闭位置时,能够将挠曲的系杆15调心到正规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拼合螺母21、22与系杆15的啮合。
另外,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将调心滚子40设置于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2B,调心滚子40与拼合螺母21及拼合螺母22的关闭动作一体地移动。即,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由于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2B成为动力源,因此不用设置新的动力源而能够将挠曲的系杆15调心到正规的位置。
另外,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由于将系杆15抬起的调心滚子40的滚子主体41与系杆15接触时不滑动或者一边微小地滑动一边滚动,因此能够抑制滚子主体41与系杆15之间的磨损。
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由于在拼合螺母片21A的下侧设置调心滚子40,因此不仅使系杆15向铅垂方向V的上方位移,而且使系杆15沿水平方向H,在图3的例子中向右位移。因此,如图5(a)、(b)所示,在与拼合螺母片21A对置的拼合螺母片21B能够设置调心滚子45。例如图5(a)所示,调心滚子45设置在与调心滚子40呈点对称的位置。由此,与调心滚子40相接时受到向上且向右的力的系杆15当与调心滚子45相接时受到向下且向左的力,因此两方的力相抵,并将系杆15在上下夹入进行定位,由此能够实现更准确的调心。关于拼合螺母片22A和拼合螺母片22B也同样。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20中,调心滚子40与系杆15的啮合螺纹15A的螺纹牙15B的部分相接,但是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
例如图6所示,调心滚子40可以与系杆15的啮合螺纹15A的螺纹根15C的部分相接。调心滚子40与系杆15的螺纹牙15B相接的情况下,和与螺纹根15C相接的情况相比,螺纹牙15B位于系杆15的最外周,因此调心滚子40的相接容易。另一方面,如果设为与螺纹根15C相接,则能够增大调心滚子40的直径,因此调心滚子40与系杆15的接触面压下降,其结果是具有能够减少磨损或陷落的优点。
另外,例如图7所示,也可以使用与系杆15的啮合螺纹15A的相邻的螺纹牙15B及螺纹根15C这两方相接的调心滚子50。
如图7及图8所示,该调心滚子50具备第一滚子(第一滚动体)51和直径比第一滚子51大的第二滚子(第二滚动体)55。第一滚子51与第二滚子55设置在同轴上,第一滚子51与啮合螺纹15A的螺纹牙15B接触,第二滚子55与啮合螺纹15A的螺纹根15C接触。
第一滚子51及第二滚子55分别与调心滚子40同样地由凸轮随动件构成。
第一滚子51具备滚子主体52、与滚子主体52同轴设置的圆柱状的第一支承体53、与滚子主体52同轴设置的四棱柱状的第二支承体54。第一滚子51的滚子主体52与第一支承体53支承为能够旋转,但是第一支承体53与第二支承体54连结成不能旋转。
另外,第二滚子55具备滚子主体56、与滚子主体56同轴设置的圆柱状的第一支承体57、与滚子主体56同轴设置的四棱柱状的第二支承体58。第二滚子55的滚子主体56与第一支承体57支承为能够旋转,但是第一支承体57与第二支承体58连结成不能旋转。
第二滚子55在第一支承体57形成有对第一滚子51的第二支承体54进行收容保持的保持孔59。
调心滚子50将第二滚子55的第二支承体58保持于在拼合螺母片21A形成的保持孔21H,将第一滚子51的第二支承体54保持于第二滚子55的保持孔59。在保持孔21H的内部,第二支承体58经由弹性体E被支承,在保持孔59中,第二支承体54经由弹性体E被支承。此时,可以是第一支承体57或第二支承体54、或者第一支承体57和第二支承体54这两方通过对高弹性材料进行加工而成,从而具有弹性体E的功能。
调心滚子50中,第一滚子51与啮合螺纹15A的螺纹牙15B接触,而且第二滚子55与啮合螺纹15A的螺纹根15C接触。因此,与仅通过螺纹牙15B或螺纹根15C接触的情况相比,承受从系杆15受到的载荷的面由第一滚子51和第二滚子55分担,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滚子51和第二滚子55各自的与系杆15的接触产生的磨损。
另外,调心滚子50由弹性体E支承,因此能够使第一滚子51与螺纹牙15B可靠地接触,使第二滚子55与螺纹根15C可靠地接触。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心滚子50的支承构件以第一滚子51及第二滚子55来表示,第一滚子51及第二滚子55分别具备将滚子主体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支承体和将第一支承体连结成不能旋转的第二支承体,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于此。调心滚子50的支承构件只要是将滚子主体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为了将各个滚子主体同时地以与系杆15的啮合螺纹同时抵接、支承的方式进行位置调整而能够相互独立地沿半径方向进行微小移动的结构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省略图示,但可以使一个滚子与多个例如两个螺纹牙15B相接地构成调心滚子,也可以使独立的滚子与多个例如两个螺纹牙15B分别相接地构成调心滚子。或者,可以与多个例如两个螺纹根15C相接地构成两个调心滚子,也可以与多个例如两个螺纹根15C分别独立相接地构成调心滚子。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60。
第二实施方式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60通过设置在拼合螺母片21A与拼合螺母片21B之间的连杆升降机构70抬起系杆15。在此,对于在一方的拼合螺母21设置的连杆升降机构70进行说明,但是关于另一方的拼合螺母21及拼合螺母22也同样地设置连杆升降机构70。
如图9所示,连杆升降机构70具备支承体71、使支承体71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一链节板73、第二链节板74以及第三链节板75。连杆升降机构70伴随着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1B的关闭动作而将系杆15抬起。
如图9(a)、(b)所示,支承体71虽然主视观察下的形状呈大致矩形,但是与系杆15相接的部分具备与系杆15的外周的曲率一致的圆弧状的支承面72。伴随着拼合螺母21的关闭动作而支承体71上升时,支承面72与挠曲的系杆15接触,伴随着关闭动作的进展而将系杆15抬起。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没有挠曲的正规的位置的系杆15由单点划线表示,挠曲的15由双点划线表示。
在拼合螺母片21A和拼合螺母片21B设有收容支承体71的可动空间21S、21S。可动空间21S、21S通过对于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1B的相互对置的部分进行切口而形成。支承体71遍及可动空间21S、21S地配置。
接下来,第一链节板73及第二链节板74的上端的一端侧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支承体71,下端的另一端侧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拼合螺母片21A。如图9(a)所示,在拼合螺母21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链节板73及第二链节板74以上端比下端接近系杆15的中心轴线C的方式倾斜。第三链节板75的倾斜的朝向相反。即使在拼合螺母21到达关闭位置时,也维持该倾斜的朝向。
第三链节板75的上端侧的一端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支承体71,下端侧的一端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拼合螺母片21A。如图9(a)所示,在拼合螺母21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三链节板75以上端比下端接近系杆15的中心轴线C的方式倾斜。即使在拼合螺母21到达关闭位置时,也维持该倾斜的朝向。
连杆升降机构70具备防止支承体71向系杆15的中心轴线C的方向倾斜的倾倒防止构件77。倾倒防止构件77的基端部埋入于拼合螺母片21A及拼合螺母片21B。在拼合螺母21的关闭动作时,从拼合螺母片21A和拼合螺母片21B突出的部分卡止于支承体71。在图9(c)中,倾倒防止构件77与支承体71的背面抵接而防止支承体71的倾倒。然而,也可以在支承体71上设置能够供倾倒防止构件77嵌插的未图示的支承孔,在拼合螺母21的关闭动作时,倾倒防止构件77嵌插于该支承孔,由此防止支承体71的倾倒。
连杆升降机构70如下进行动作。
从图9(a)所示的拼合螺母21的打开位置进入关闭动作而拼合螺母片21A与拼合螺母片21B相互接近时,第一链节板73、第二链节板74及第三链节板75相对于水平方向H的倾斜角增大。伴随该动作而支承体71在仍维持水平的状态下从当初的位置上升,支承面72与挠曲的系杆15接触。而且当关闭动作进展而如图9(b)所示拼合螺母21到达关闭位置时,系杆15被调心到正规的位置。
如以上说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60在拼合螺母21、22具备连杆升降机构70,当拼合螺母片21A、21B、22A、22B到达关闭位置时,能够将挠曲的系杆15调心到正规的位置。因此,拼合螺母开闭装置60能够使拼合螺母21、22与系杆15可靠地啮合。
另外,拼合螺母开闭装置60的连杆升降机构70设置在拼合螺母片21A与拼合螺母片21B之间,伴随着拼合螺母21的关闭动作而移动。因此,拼合螺母开闭装置60不需要新的动力源,能够将挠曲的系杆15调心到正规的位置。
在此,在连杆升降机构70中,只要仅使支承体71升降即可,只要具备第一链节板73和第三链节板75这两个连杆构件即可。然而,仅是两个连杆构件的话,无法将支承体71与水平方向H平行地支承而存在倾斜的可能性。相对于此,连杆升降机构70由于具备第二链节板74,因此能够将支承体71与水平方向H平行地支承。
另外,连杆升降机构70具备倾倒防止构件77,能够防止支承体71向系杆15的轴线方向的倾斜,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确保系杆15与拼合螺母21、22的啮合。
以上,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而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列举的结构进行取舍选择,或者适当变更为其他的结构。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滚动体的调心滚子40的滚子主体41的外周的形状呈圆形,但是本发明未必限定于此。例如,在具有多边形形状的外周形状的滚动体、具有椭圆形的外周形状的滚动体中,或者将支承轴43设置在从滚子主体41的中心偏心的位置的结构中,也能够享有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作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连杆升降机构,也可以采用两个链节板交叉的机构。根据该连杆机构,即便不设置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链节板74的链节板,也能够将支承体71的姿势保持为水平。但是,两个链节板交叉的连杆机构由于两个链节板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变大,因此需要确保为了抬起系杆15所需的刚性。这种情况暗示了使用第一链节板73~第三链节板75这三个链节板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节板73~第三链节板75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小,容易确保刚性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 合模装置;
10 基台;
11 固定模盘;
12 可动模盘;
13 固定模具;
14 可动模具;
15 系杆;
15A 啮合螺纹;
20 拼合螺母开闭装置;
21 拼合螺母;
21A、21B 拼合螺母片;
22 拼合螺母;
22A、22B 拼合螺母片;
40 调心滚子;
41 滚子主体;
43 支承轴;
50 调心滚子;
51 第一滚子;
52 滚子主体;
53 第一支承体;
54 第二支承体;
55 第二滚子;
56 滚子主体;
57 第一支承体;
58 第二支承体;
59 保持孔;
60 拼合螺母开闭装置;
70 连杆升降机构;
71 支承体;
72 支承面;
73 第一链节板;
74 第二链节板;
75 第三链节板;
77 倾倒防止构件。

Claims (7)

1.一种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具备:
拼合螺母,其具有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沿水平方向移动且在关闭位置处与系杆啮合的第一拼合螺母片及第二拼合螺母片;以及
调心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拼合螺母片和所述第二拼合螺母片中的一方或双方,且将所述第一拼合螺母片和所述第二拼合螺母片的向所述关闭位置的移动力转换成铅垂方向的向上的力而将所述系杆抬起并进行调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调心机构由在所述第一拼合螺母片和所述第二拼合螺母片中的一方或双方设置成能够旋转的滚动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滚动体与所述系杆的啮合螺纹的螺纹牙及螺纹根中的一方或双方接触而将所述系杆抬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滚动体具备第一滚动体和与所述第一滚动体同轴设置且直径比所述第一滚动体的直径大的第二滚动体,
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啮合螺纹的螺纹牙接触,所述第二滚动体与所述啮合螺纹的螺纹根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滚动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拼合螺母片及所述第二拼合螺母片这双方,且以各个所述滚动体成为点对称的方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调心机构具备:
连杆机构,其伴随着所述第一拼合螺母片和所述第二拼合螺母片的开闭动作而进行升降运动;以及
支承体,其支承于所述连杆机构,且将所述系杆抬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合螺母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连杆机构具备:
第一链节板及第二链节板,其一端侧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拼合螺母片,另一端侧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所述支承体;以及
第三链节板,其一端侧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拼合螺母片,另一端侧能够摆动地固定于所述支承体。
CN201780020104.0A 2016-12-21 2017-09-26 拼合螺母开闭装置 Pending CN1088835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7734 2016-12-21
JP2016247734A JP6805405B2 (ja) 2016-12-21 2016-12-21 割ナット開閉装置
PCT/JP2017/034724 WO2018116566A1 (ja) 2016-12-21 2017-09-26 割ナット開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3554A true CN108883554A (zh) 2018-11-23

Family

ID=62627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0104.0A Pending CN108883554A (zh) 2016-12-21 2017-09-26 拼合螺母开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60721A1 (zh)
JP (1) JP6805405B2 (zh)
CN (1) CN108883554A (zh)
WO (1) WO20181165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2426A (zh) * 2019-12-25 2020-05-15 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杆油缸剪叉式同步抱合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80514U (zh) * 2012-04-26 2013-03-13 深圳市神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调轴心浮动夹紧夹具
CN103341778A (zh) * 2013-06-26 2013-10-09 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找正夹持装置和包括它的机械手
CN104023935A (zh) * 2012-01-31 2014-09-03 三菱重工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模装置及注塑成型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62238A (en) * 1955-05-12 1958-12-02 Cuzzi Alberto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CH418535A (de) * 1965-01-29 1966-08-15 Buehler Ag Geb Druckgiessmaschine
CA920311A (en) * 1969-02-28 1973-02-06 Aoki Katashi Mold clamping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H521837A (de) * 1970-03-20 1972-04-30 Buehler Ag Geb Schliess-, Verriegelungs- und Vorspann-Vorrichtung für Giessformen
US3669599A (en) * 1970-12-08 1972-06-13 Nat Automatic Tool Co Hydromechanical clamp
US3801256A (en) * 1972-04-21 1974-04-02 Improved Machinery Inc Breech mechanism including self-aligning breech blocks
US4504208A (en) * 1982-07-14 1985-03-12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Mold clamping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DE3866209D1 (de) * 1987-09-11 1991-12-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Druckguss-formschliessvorrichtung.
JP2525885B2 (ja) * 1988-11-25 1996-08-2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型締用割ナット開閉装置
JP3843158B2 (ja) * 1997-01-23 2006-11-08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型締装置の倒れ防止装置
JPH11129303A (ja) * 1997-10-31 1999-05-18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複合直圧式型締装置のタイバーロック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6261085B1 (en) * 1998-06-22 2001-07-17 Reena Corporation Tandem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and press therefor
JP3380750B2 (ja) * 1998-08-25 2003-02-24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装置
US6231329B1 (en) * 1999-06-04 2001-05-15 Milacron Inc. Locking apparatus for a movable platen
JP4164980B2 (ja) * 2000-02-21 2008-10-15 宇部興産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JP2002154146A (ja) * 2000-11-20 2002-05-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動型開閉装置
JP3881850B2 (ja) * 2001-03-09 2007-02-14 三菱重工プラスチッ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における電動割ナット開閉装置
DE10308118A1 (de) * 2003-02-26 2004-09-09 Forberg, Hans-Jürgen Rollenklemme zum Einstellen des REgulierquerschnittes eines Schlauches
JP2005053022A (ja) * 2003-08-01 2005-03-03 Meiki Co Ltd 型締装置および型締方法
JP3792220B2 (ja) * 2003-09-08 2006-07-05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タイバー抜き時のタイバー位置追尾方法
JP4126656B2 (ja) * 2003-11-13 2008-07-30 宇部興産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およびタイバー抜き方法
JP4489509B2 (ja) * 2004-06-17 2010-06-23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US7404920B2 (en) * 2006-03-06 2008-07-29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Molding-system clamp assembly
CN101332662B (zh) * 2007-06-26 2010-12-22 震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注塑机
JP4976995B2 (ja) * 2007-11-30 2012-07-18 三菱重工プラスチッ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CN201346836Y (zh) * 2009-01-08 2009-11-18 浙江大学 一种二板注塑机抱闸装置
IT1402095B1 (it) * 2010-10-18 2013-08-28 Italtech Spa Dispositivo di bloccaggio per colonne di presse di stampaggio
KR101509911B1 (ko) * 2012-09-03 2015-04-07 엥글 오스트리아 게엠베하 사출성형기의 폐쇄유니트
AT513131B1 (de) * 2013-01-28 2014-02-15 Engel Austria Gmbh Schließeinheit für eine Spritzgießmaschine
US9259865B2 (en) * 2013-03-17 2016-02-16 The Boeing Company Seal molding system and method
US9138926B2 (en) * 2013-11-21 2015-09-22 Milacron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jection molding
US9358711B2 (en) * 2014-05-29 2016-06-07 Milacron Llc Apparatus for injection molding
JP6450172B2 (ja) * 2014-12-08 2019-01-09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及び成形装置
CN107428054B (zh) * 2015-05-11 2020-05-01 宇菱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模开闭装置
AT516849B1 (de) * 2015-06-08 2016-09-15 Engel Austria Gmbh Schließeinheit einer Formgebungsmaschine
JP6298024B2 (ja) * 2015-08-27 2018-03-20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HUE051405T2 (hu) * 2017-11-17 2021-03-01 Nemak Sab De Cv Öntõberendezés öntvények fémolvadékból történõ elõállítására
AT521382B1 (de) * 2018-11-14 2020-01-15 Engel Austria Gmbh Schließeinheit für eine Formgebungs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3935A (zh) * 2012-01-31 2014-09-03 三菱重工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模装置及注塑成型机
CN202780514U (zh) * 2012-04-26 2013-03-13 深圳市神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调轴心浮动夹紧夹具
CN103341778A (zh) * 2013-06-26 2013-10-09 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找正夹持装置和包括它的机械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2426A (zh) * 2019-12-25 2020-05-15 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杆油缸剪叉式同步抱合装置
CN111152426B (zh) * 2019-12-25 2022-07-08 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杆油缸剪叉式同步抱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05405B2 (ja) 2020-12-23
JP2018099717A (ja) 2018-06-28
WO2018116566A1 (ja) 2018-06-28
US20190160721A1 (en) 2019-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9354B (zh) 升降式病床
CN102582045A (zh) 注塑成型机的合模装置
KR100952435B1 (ko) 금속플레이트의 양방향 컬링장치
CN101209596B (zh) 冲压机械
JP2006192469A (ja) ダイクッション装置を備えたプレス機械
CN108883554A (zh) 拼合螺母开闭装置
JP5931485B2 (ja) ベンディングロール
JP4704047B2 (ja) ダイクッション装置
JP2016016325A (ja) 手術台のための手術台基部
CN107692961A (zh) 一种眼科仪器用旋转台
CN103568205B (zh) 立式注射成型机
CN104439007B (zh) 可多工位顶料模具
JP5531878B2 (ja) プレス機械
JP4519491B2 (ja) 粉末成形プレス装置
CN207394249U (zh) 一种移动脚架
KR101918258B1 (ko) 내측 코어 유닛
JP4133973B2 (ja) 竪型型締機構
CN208132935U (zh) 一种铜牌货架
KR970020358A (ko) 플런저 지지 메카니즘
JP6793795B1 (ja) ベンディングロール
CN210754845U (zh) 一种钢筋调直机用固定装置
CN206425876U (zh) 一种可移动式长丝杠支撑机构
JP2015188906A (ja) ノックアウト装置
CN108068049B (zh) 一种自动回位的平面三自由度浮动支撑机构
CN206333550U (zh) 电脑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