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2988A - 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62988A CN108862988A CN201810695608.9A CN201810695608A CN108862988A CN 108862988 A CN108862988 A CN 108862988A CN 201810695608 A CN201810695608 A CN 201810695608A CN 108862988 A CN108862988 A CN 1088629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compression roller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 water chamber
- m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08 domestic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6 hydro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02F11/12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using filter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工作腔,工作腔是圆柱腔,工作腔是倾斜设置,作腔的内腔左侧设有颗粒成型板,颗粒成型板把工作腔分隔成出料腔和出水腔,出料腔的左侧端底端贯通连接出料管,出水腔的内腔设有挤压辊,挤压辊的外圆面套设有与出水腔相配合的挤压凸板,机体的顶端设有油箱;本发明淤泥通过加料斗添加,直接进入出水腔,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挤压辊转动,挤压淤泥,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被挤压出来,并通过排水管排出,然后在挤压头和成型孔的共同作用下,挤压成型颗粒状,并通过出料管排出,从而实现对淤泥进行处理,成型颗粒状,便于后期播撒在农田里,使得淤泥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河道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河道、二级河道、三级河道、四级河道、五级河道。
根据河道等级划分办法,一、二级河道大多是跨越两省或数省的大江大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这类河道要由水利部认定;三级河道大部分影响一省或邻近省份,其重要程度略逊于一、二级河道,但对地区性国民经济也具有相当的影响,为了使省际之间的标准掌握大体一致,并便于跨省河道的定级,这类河道应由水利部委托所在流域机构会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协商,报水利部认定;四、五级河道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认定。河道等级可以分期分批认定,其等级也可因情况变化而升降,变更程序则同认定程序。考虑到在等级划分中不可能规定得很全面,特殊情况可由水利部直接指定河道的等级。跨国或国际边界河道的管理涉及到国家间的双边或多边关系,不能完全沿用国内办法,可暂不分级。
淤泥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未固结的软弱细粒或极细粒土,属现代新近沉积物,淤泥按粒度组成可以是粉土质的或粘土质的,细砂质或极细砂质的极少,淤泥长时间累积在河道中会使得河床升高,蓄水量降低,导致农用水量减少,定期的淤泥清理,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河道的清淤方式:一、导流围堰法清淤。
河道常用的清淤方法,即在河道内进行分期围堰导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条件,依据谢才公式推算出围堰断面形式、尺寸。一侧导水,另一侧进行干场清淤。或者在上游截流,将水通过管道,或其他排水渠排出施工区,施工区内进行干场作业。施工时主要以机械为主,一般采用挖掘机挖甩,装自卸汽车外弃于弃土场。
二、挖泥船清淤。主要适用水库周边的渠道,四周空旷、常年流水、泥沙松软、交通不便、不利干场作业的渠道。它利用机械疏浚方法清除江河湖库污染底泥。在挖泥、输送过程中和疏浚工程完成后对环境及周围水体的影响都较小。2003年2月18日,我国最大的水下清淤工程——天津海河河道综合开发河道清淤工程启动。这也是很典型的利用挖泥船的疏浚工程。
三、河道土方平整法。适用于淤积严重,多年干涸、植被破坏严重、风沙大、河道断面宽且起伏变化大的河道。河道土方平整法在北京的永定河、潮白河的河道疏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工程完工后效果也很好。
淤泥中不仅仅含有各种杂物,而且淤泥中含有相当多的营养物质,一种天然的肥料,可作为农田肥料使用,当前的淤泥多为露天堆置,或者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农田,不仅浪费了资源,还破坏了环境,这些处理方式并没有充分利用淤泥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体,机体是圆筒结构,机体内设有工作腔,工作腔是圆柱腔,工作腔是倾斜设置,工作腔的内腔左侧设有颗粒成型板,颗粒成型板把工作腔分隔成出料腔和出水腔,出水腔设在出料腔的右侧,颗粒成型板靠近出水腔的一侧端设有成型腔,成型腔是球面腔,成型腔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成型孔,成型孔贯通连接颗粒成型板的左侧端,出料腔的左侧端底端贯通连接出料管,出料管的另一端套设有密封盖,出水腔的内腔设有挤压辊,挤压辊是倾斜设置,挤压辊靠近颗粒成型板的一侧端设有与成型腔相配合的挤压头,挤压辊的外圆面套设有与出水腔相配合的挤压凸板,挤压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轴,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出水腔的右侧端且固定连接在电机的电机轴上,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体上,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机体的右侧端,出水腔的右侧端底端贯通连接排水管,排水管的另一端内设有密封塞,机体的顶端设有油箱,油箱的左侧端底端贯通连接出油管,油箱的右侧端底端贯通连接进油管,机体的内部边缘设有工作腔相配的加热腔,加热腔是环形腔,加热腔套设在出水腔的外圆面左侧,出油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加热腔的顶端,进油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加热腔的底端,机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出水腔的顶端面右侧贯通连接加料斗。
进一步的,油箱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油管,加油管的顶端套设有密封门,油箱的内腔底壁设有基座,基座的顶端面中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外圆面套设有加热电阻。
进一步的,挤压辊的轴线与工作腔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挤压凸板是空间螺旋结构。
进一步的,挤压辊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机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四个支腿。
进一步的,出料腔的内腔底壁设有与出料管相配合的导流板,导流板的顶端是倾斜设置,导流板的最低端与出料管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淤泥通过加料斗添加,直接进入出水腔,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挤压辊转动,挤压淤泥,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被挤压出来,并通过排水管排出,然后在挤压头和成型孔的共同作用下,挤压成型颗粒状,并通过出料管排出,从而实现对淤泥进行处理,成型颗粒状,便于后期播撒在农田里,使得淤泥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的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的颗粒成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工作腔,3-颗粒成型板,4-出料腔,5-出水腔,6-成型腔,61-成型孔,7-出料管,8-密封盖,9-导流板,10-挤压辊,11-挤压凸板,12-挤压头,13-转轴,14-轴承,15-电机,16-支撑板,17-排水管,18-密封塞,19-加热腔,20-油箱,201-基座,202-支撑杆,203-加热电阻,204-加油管,205-密封门,21-出油管,22-进油管,23-循环泵,24-支腿,25-加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是圆筒结构,机体1内设有工作腔2,所述工作腔2是圆柱腔,工作腔2是倾斜设置,工作腔2的内腔左侧设有颗粒成型板3,所述颗粒成型板3把工作腔2分隔成出料腔4和出水腔5,所述出水腔5设在出料腔4的右侧,所述颗粒成型板3靠近出水腔5的一侧端设有成型腔6,所述成型腔6是球面腔,成型腔6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成型孔61,所述成型孔61贯通连接颗粒成型板3的左侧端,所述出料腔4的左侧端底端贯通连接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的另一端套设有密封盖8,所述出水腔5的内腔设有挤压辊10,所述挤压辊10是倾斜设置,挤压辊10的轴线与工作腔2的轴线重合,挤压辊10靠近颗粒成型板3的一侧端设有与成型腔6相配合的挤压头12,挤压辊10的外圆面套设有与出水腔5相配合的挤压凸板11,所述挤压凸板11是空间螺旋结构,挤压辊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轴13,挤压辊10的轴线与转轴13的轴线重合,转轴13的另一端贯穿出水腔5的右侧端且固定连接在电机15的电机轴上,转轴13通过轴承14转动连接在机体1上,所述电机15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6上,所述支撑板16固定连接在机体1的右侧端,所述出水腔5的右侧端底端贯通连接排水管17,所述排水管17的另一端内设有密封塞18,所述机体1的顶端设有油箱20,所述油箱2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油管204,所述加油管204的顶端套设有密封门205,所述油箱2的内腔底壁设有基座201,所述基座201的顶端面中部设有支撑杆202,所述支撑杆202的外圆面套设有加热电阻203,所述油箱20的左侧端底端贯通连接出油管21,油箱20的右侧端底端贯通连接进油管22,所述机体1的内部边缘设有工作腔2相配的加热腔19,所述加热腔19是环形腔,加热腔19套设在出水腔5的外圆面左侧,所述出油管21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加热腔19的顶端,所述进油管22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加热腔19的底端,所述机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24,所述出水腔5的顶端面右侧贯通连接加料斗25。
本发明使用时,淤泥通过加料斗25添加,直接进入出水腔5,电机15通过转轴13带动挤压辊10转动,挤压淤泥,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被挤压出来,并通过排水管17排出,然后在挤压头12和成型孔61的共同作用下,挤压成型颗粒状,并通过出料管7排出,从而实现对淤泥进行处理,成型颗粒状,便于后期播撒在农田里,使得淤泥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实施例1,通过加料斗25添加淤泥,直接进入出水腔5内,电机15带动转轴13转动,转轴13带动挤压辊10转动,挤压淤泥,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被挤压出来,然后通过排水管17排出,同时,淤泥在挤压凸板11的作用下缓缓向左流动,经加热腔19时,高温热油加热淤泥,使得淤泥进一步脱水,然后进入成型腔6,在挤压头12和成型孔61的共同作用下,挤压成型颗粒状,颗粒淤泥进入出料腔4,然后通过出料管7排出。
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所述出料腔4的内腔底壁设有与出料管7相配合的导流板9,所述导流板9的顶端是倾斜设置,导流板9的最低端与出料管7相对应,通过设置导流板9,便于物流沿着导流板9进入出料管7,能有效的防止出料腔4的底部存在物料积累。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是圆筒结构,机体(1)内设有工作腔(2),工作腔(2)是圆柱腔,工作腔(2)是倾斜设置,工作腔(2)的内腔左侧设有颗粒成型板(3),颗粒成型板(3)把工作腔(2)分隔成出料腔(4)和出水腔(5),出水腔(5)设在出料腔(4)的右侧,颗粒成型板(3)靠近出水腔(5)的一侧端设有成型腔(6),成型腔(6)是球面腔,成型腔(6)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成型孔(61),成型孔(61)贯通连接颗粒成型板(3)的左侧端,出料腔(4)的左侧端底端贯通连接出料管(7),出料管(7)的另一端套设有密封盖(8),其特征在于,出水腔(5)的内腔设有挤压辊(10),挤压辊(10)是倾斜设置,挤压辊(10)靠近颗粒成型板(3)的一侧端设有与成型腔(6)相配合的挤压头(12),挤压辊(10)的外圆面套设有与出水腔(5)相配合的挤压凸板(11),挤压辊(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轴(13),转轴(13)的另一端贯穿出水腔(5)的右侧端且固定连接在电机(15)的电机轴上,转轴(13)通过轴承(14)转动连接在机体(1)上,电机(15)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6)上,支撑板(16)固定连接在机体(1)的右侧端,出水腔(5)的右侧端底端贯通连接排水管(17),排水管(17)的另一端内设有密封塞(18),机体(1)的顶端设有油箱(20),油箱(20)的左侧端底端贯通连接出油管(21),油箱(20)的右侧端底端贯通连接进油管(22),机体(1)的内部边缘设有工作腔(2)相配的加热腔(19),加热腔(19)是环形腔,加热腔(19)套设在出水腔(5)的外圆面左侧,出油管(21)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加热腔(19)的顶端,进油管(22)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加热腔(19)的底端,机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24),出水腔(5)的顶端面右侧贯通连接加料斗(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箱(2)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油管(204),加油管(204)的顶端套设有密封门(205),油箱(2)的内腔底壁设有基座(201),基座(201)的顶端面中部设有支撑杆(202),支撑杆(202)的外圆面套设有加热电阻(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辊(10)的轴线与工作腔(2)的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凸板(11)是空间螺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辊(10)的轴线与转轴(13)的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机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四个支腿(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腔(4)的内腔底壁设有与出料管(7)相配合的导流板(9),导流板(9)的顶端是倾斜设置,导流板(9)的最低端与出料管(7)相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95608.9A CN108862988A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95608.9A CN108862988A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62988A true CN108862988A (zh) | 2018-11-23 |
Family
ID=64297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95608.9A Pending CN108862988A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6298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4724A (zh) * | 2019-11-20 | 2020-04-24 | 湖南工业大学 | 一种微型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
CN112323898A (zh) * | 2020-11-09 | 2021-02-05 | 宋新鲜 | 一种河道清理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09268U (zh) * | 2010-09-20 | 2011-04-27 |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 斜置式叠螺污泥脱水机 |
CN107721113A (zh) * | 2017-10-11 | 2018-02-23 | 百奥森(江苏)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 |
-
2018
- 2018-06-29 CN CN201810695608.9A patent/CN10886298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09268U (zh) * | 2010-09-20 | 2011-04-27 |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 斜置式叠螺污泥脱水机 |
CN107721113A (zh) * | 2017-10-11 | 2018-02-23 | 百奥森(江苏)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河道淤泥环保治理回收再利用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4724A (zh) * | 2019-11-20 | 2020-04-24 | 湖南工业大学 | 一种微型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
CN112323898A (zh) * | 2020-11-09 | 2021-02-05 | 宋新鲜 | 一种河道清理装置 |
CN112323898B (zh) * | 2020-11-09 | 2022-01-04 | 浙江信铠水利有限公司 | 一种河道清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342842U (zh) | 一种钻探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循环系统 | |
CN206861146U (zh) | 一种水利用防堵管道结构 | |
CN208844656U (zh) | 雨水收集与恒压自渗植被补水网 | |
CN108862988A (zh) | 一种基于环保治理技术的河道淤泥二次回收利用装置 | |
CN107101144A (zh) | 一种具有集水灌溉功能的路灯 | |
CN109487849A (zh) | 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 |
CN211112989U (zh) |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智能集水和排水的系统 | |
CN214115307U (zh) | 一种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用淤泥处理设备 | |
CN211340936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灌溉渠道垃圾清理装置 | |
CN206917627U (zh) | 泥浆循环处理装置 | |
CN106121005A (zh) | 一种北方地区的城市雨水收集与净化系统 | |
CN207421641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 | |
CN104895019B (zh) | 一种水库清淤系统 | |
CN213014130U (zh) | 一种应用于排涝泵站前池清淤的组合装置 | |
CN107690861A (zh) | 一种秸秆槽及其埋设方法 | |
CN207452970U (zh) | 一种水利排淤装置 | |
CN106476331A (zh) | 盐碱地改良排水暗管和集水管埋设布局 | |
KR100313036B1 (ko) | 조립식 사이펀 장치 | |
CN205557701U (zh) | 用于存储回收水的立体水箱 | |
CN207582640U (zh) | 一种带有重力进水结构的在线处理调蓄池 | |
CN207228054U (zh) | 一种水利工程保护坡 | |
CN222614285U (zh) | 一种积水引流装置 | |
CN212561681U (zh) | 一种用于河道清淤的挖泥装置 | |
CN222869569U (zh) | 一种旱区农业适水灌溉一体化装置 | |
CN113026862B (zh) | 加强陡峭石质山体水源涵养能力的雨水集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