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3269B - 一种智能tft仪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tft仪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73269B CN108773269B CN201810601841.6A CN201810601841A CN108773269B CN 108773269 B CN108773269 B CN 108773269B CN 201810601841 A CN201810601841 A CN 201810601841A CN 108773269 B CN108773269 B CN 1087732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capacitor
- heat
- notch
- lower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678 scratch resista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44708 Moroccan pepper vi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64 aero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111792 sd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5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cycl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B62J1/00 - B62J45/00
- B62J50/20—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 B62J50/21—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intend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o rider or passenger
- B62J50/225—Moun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54—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TFT仪表,包括下盖(2‑1),在下盖(2‑1)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线束的线束进出口,在线束进出口上设置有用于密封下盖和线束的密封圈(2‑2),以及在下盖外边缘上设置有与上盖(2‑9)内边缘设置的卡扣相适应的卡槽,散热片(2‑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下盖内,PCB板(2‑4)和TFT液晶屏(2‑7)分别通过双面胶(2‑6)粘贴在支架(2‑5)的正反面,PCB板(2‑4)散热处与散热片(2‑3)贴合后固定安装在下盖中,TFT液晶屏(2‑7)的正面通过双面胶与面板(2‑8)粘合,将上盖与下盖卡合在一起。本发明通过增大基板的散热面积,能够快速的将热量传导消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仅限于用在纯电动车,包括汽车(汽油车、柴油车)SUV、MPV、卡车,还包括摩托车的TFT仪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TFT仪表。
背景技术
TFT(Thin Film Transistor)液晶显示数字组合仪表主要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或摩托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纯电动微车组合仪表采用TFT液晶显示屏,引入CAN总线接口,不仅能显示传统微车组合仪表显示的各种指示灯界面内容,还能显示故障代码信号、电池管理等信息内容。仪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从而存在仪器仪表在使用过程由于过热而导致容易损坏的问题,如何能够更好的散热,是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智能TFT仪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TFT仪表,包括下盖(2-1),在所述下盖(2-1)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线束的线束进出口,在线束进出口上设置有用于密封下盖和线束的密封圈(2-2),以及在下盖外边缘上设置有与上盖(2-9)内边缘设置的卡扣相适应的卡槽,散热片(2-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下盖内,PCB板(2-4)和TFT液晶屏(2-7)分别通过双面胶(2-6)粘贴在支架(2-5)的正反面,PCB板(2-4)散热处与散热片(2-3)贴合后固定安装在下盖中,TFT液晶屏(2-7)的正面通过双面胶与面板(2-8)粘合,将上盖与下盖卡合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散热片(2-3)包括散热基板(1-4),在所述散热基板(1-4)中心区域开设有贯穿散热基板(1-4)的进出线口(1-5),在进出线口(1-5)边缘套设防刮圈(1-6),在散热基板(1-4)左端设置有两个向上凸起、形状为圆柱状的螺钉座(1-3),在螺钉座(1-2)顶端中心区域设置有螺钉槽(1-2),在散热基板(1-4)右端边缘设置有向上凸起、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散热底座(1-9),在散热底座(1-9)顶部中心区域设置有贯穿散热基板(1-4)的圆孔(1-8),在圆孔(1-8)的周围设置有大小不等的多个凹陷槽(1-7),在圆孔(1-8)和凹陷槽(1-7)上贴合有与散热底座(1-9)横截面相同的导热胶垫,在散热基板(1-4)的两侧边缘设置有连接螺钉座(1-2)和散热底座(1-9)的散热挡板(1-11),还包括在散热基板(1-4)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板,在延伸板上开设有螺栓孔(1-10)。在散热基板开设有进出线口以及在进出线口边缘套设防刮圈,便于线束通过散热基板,并且防止线束被刮坏,使用时间更长,在基板上设置散热底座以及在散热底座设置圆孔和凹陷槽有利于尽大可能的传递热量,在散热基板上设置螺钉槽和螺栓孔有利于固定牢靠。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螺钉座(1-3)是关于散热基板(1-4)所在平面宽的平分线对称。这样的位置相对更加牢靠。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防刮圈(1-6)为不导热材料制成,在螺钉槽(1-2)和螺栓孔(1-10)内设置有不导热涂层。防止传导热量将线束热化,损坏线束。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螺钉座(1-3)的高度和直径与散热底座(1-9)的高度相同,且为0.5~1.0cm,散热挡板(1-11)的高度低于散热底座(1-9)的高度。增大散热基板的散热面积,防止热量积存。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散热基板(1-4)、螺钉座(1-3)、散热底座(1-9)和散热挡板(1-6)的材料为铝或铜。有利于散热基板更好的散发热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架(2-5)包括基板(11),在所述基板(11)正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平面(4),在第一凹槽平面(4)上开设有多个并排贯穿基板(11)的散热孔(6),在第一凹槽平面(4)上还设置有定位槽(2),在基板(11)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栓第一固定座和螺栓第二固定座,螺栓第一固定座包括在基板(11)边缘开设有第一缺口平台(19)以及在所述第一缺口平台(19)中心区域开设有螺纹槽(20),螺栓第二固定座包括在基板(11)边缘开设有第二缺口平台(23)、在所述第二缺口平台(23)正对立面开设有第三缺口平台(21)以及连通第二缺口平台(23)和第三缺口平台(21)的螺栓孔(22)。使用时,将PCB板放置在第一凹槽平面上,并将PCB板上凸起与定位槽相卡合,PCB板稳固的安置在第一凹槽平面上,并且在第一凹槽平面上设置散热孔,促进空气流动,防止PCB板发热过大,设置螺栓第一固定座和螺栓第二固定座,有利于节约空间,减轻基板的重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缺口平台(19)的深度大于第三缺口平台(21)的深度,第三缺口平台(21)的深度大于第二缺口平台(23)的深度,且第二缺口平台(23)所在平面与第一凹槽平面(4)齐平,第二缺口平台(23)与第一凹槽平面(4)连通。用螺钉将PCB板上的螺栓孔与螺纹槽相固定,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基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凹槽平面(4)上还开设有第二凹槽平面,所述第一凹槽平面(4)的长宽大于第二凹槽平面的长宽;或将第一凹槽平面(4)镂空,镂空的长宽小于第一凹槽平面(4)的长宽。加快空气流动,降低PCB发热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四缺口平台(17),在第四缺口平台(17)上两端设置螺纹槽(18),所述第四缺口平台(17)所在平面与第一凹槽平面(4)齐平。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基板(11)正面的向外凸起的第一定位柱(8)和第二定位柱(3),第一定位柱(8)位于在第一螺栓第一固定座与第一螺栓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二定位柱(3)位于第二螺栓第一固定座与第二螺栓第二固定座之间。便于其它部件定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增大基板的散热面积,能够快速的将热量传导消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散热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唤醒电路连接示意框图。
图7是本发明LCD背光电源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蓝牙电源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TFT仪表,如图1所示,包括下盖2-1,在下盖2-1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线束的线束进出口,在线束进出口上设置有用于密封下盖和线束的密封圈2-2,以及在下盖外边缘上设置有与上盖2-9内边缘设置的卡扣相适应的卡槽,散热片2-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下盖内,PCB板2-4和TFT液晶屏2-7分别通过双面胶2-6粘贴在支架2-5的正反面,PCB板2-4散热处与散热片2-3贴合后固定安装在下盖中,TFT液晶屏2-7的正面通过双面胶与面板2-8粘合,将上盖与下盖卡合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散热片2-3包括散热基板1-4,在散热基板1-4中心区域开设有贯穿散热基板1-4的进出线口1-5,在进出线口1-5边缘套设防刮圈1-6,在散热基板1-4左端设置有两个向上凸起、形状为圆柱状的螺钉座1-3,在螺钉座1-2顶端中心区域设置有螺钉槽1-2,在散热基板1-4右端边缘设置有向上凸起、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散热底座1-9,在散热底座1-9顶部中心区域设置有贯穿散热基板1-4的圆孔1-8,在圆孔1-8的周围设置有大小不等的多个凹陷槽1-7,其中凹陷槽的个数为20,凹陷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增大散热面积,在圆孔1-8和凹陷槽1-7上贴合有与散热底座1-9横截面相同的导热胶垫,在散热基板1-4的两侧边缘设置有连接螺钉座1-2和散热底座1-9的散热挡板1-11,还包括在散热基板1-4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板,在延伸板上开设有螺栓孔1-10。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2方向的左作为散热基板的左,以图2方向的右作散热基板的右,以图2方向的上作为散热基板的上,以图2方向的下作为散热基板的下,以图2方向的正面作为散热基板的正面,以图2方向的反面作为散热基板的反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螺钉座1-3是关于散热基板1-4所在平面宽的平分线对称。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防刮圈1-6为不导热材料制成,在螺钉槽1-2和螺栓孔1-10内设置有不导热涂层。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螺钉座1-3的高度和直径与散热底座1-9的高度相同,且为0.5~1.0cm,散热挡板1-11的高度低于散热底座1-9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散热基板1-4、螺钉座1-3、散热底座1-9和散热挡板1-6的材料为铝或铜。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支架2-5包括基板11,其基板的厚度为0.5~2.5cm,优选的1.5cm,在基板11正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平面4被挖去的厚度、长度和宽度与PCB板的厚度、长度和宽度一致,一般的,PCB的长宽厚分别为10.5cm、5cm和0.8cm,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在第一凹槽平面4上开设有多个并排贯穿基板11的散热孔6,散热孔为5行12列共计60个散热孔,其散热孔的直径、间距大小可以互不相同,在第一凹槽平面4上还设置有定位槽2,定位槽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L型,优选L型,稳固性更好,且定位槽2位于第一凹槽4的边缘,在第一凹槽平面4上还可以设置贯穿基板11的进出线口,便于PCB板上的线束连接到TFT液晶屏,在基板11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栓第一固定座和螺栓第二固定座,螺栓第一固定座包括在基板11边缘开设有第一缺口平台19以及在第一缺口平台19中心区域开设有螺纹槽20,螺栓第二固定座包括在基板11边缘开设有第二缺口平台23、在第二缺口平台23正对立面开设有第三缺口平台21以及连通第二缺口平台23和第三缺口平台21的螺栓孔22。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3方向的左作为基板的左,以图3方向的右作为基板的右,以图3方向的上作为基板的上,以图3方向的下作为基板的下,以图3方向的正面作为基板的正面,以图3方向的反面作为基板的反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缺口平台19的深度大于第三缺口平台21的深度,第三缺口平台21的深度大于第二缺口平台23的深度,且第二缺口平台23所在平面与第一凹槽平面4齐平,第二缺口平台23与第一凹槽平面4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凹槽平面4上还开设有第二凹槽平面,第一凹槽平面4的长宽大于第二凹槽平面的长宽;或将第一凹槽平面4镂空,镂空的长宽小于第一凹槽平面4的长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四缺口平台17,在第四缺口平台17上两端设置螺纹槽18,第四缺口平台17所在平面与第一凹槽平面4齐平。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基板11下侧设置有2个螺栓第一固定座和2个螺栓第二固定座,分别为第一螺栓第一固定座14、第二螺栓第一固定座、第一螺栓第二固定座13和第二螺栓第二固定座,第一螺栓第一固定座14位于第一螺栓第二固定座13左侧且相邻,第一螺栓第一固定座14位于第四缺口平台的左侧,第二螺栓第一固定座和第二螺栓第二固定座对应与第一螺栓第一固定座14和第一螺栓第二固定座13关于第四缺口平台所在平面的长的平分线对称;在基板11上侧设置有2个螺栓第一固定座和1个螺栓第二固定座,分别为第三螺栓第一固定座5、第四螺栓第一固定座9和第三螺栓第二固定座7,第三螺栓第一固定座5与第四螺栓第一固定座9关于第三螺栓第二固定座7所在平面的长的平分线对称,且第三螺栓第二固定座7处于第四缺口平台17所处平面的长的平分线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基板11正面的向外凸起的第一定位柱8和第二定位柱3,第一定位柱8位于在第一螺栓第一固定座与第一螺栓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二定位柱3位于第二螺栓第一固定座与第二螺栓第二固定座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平面4和第四缺口平台17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一~三缺口平台的横截面为圆心角为90~180°的圆弧,优选,180°,且第二缺口平台与第三缺口平台的横截面尺寸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平面4的长为基板长的1/2~2/3,优选第一凹槽平面的长是基板长的一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基板11的两侧还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孔1、10,左端有4个第一散热孔,右侧有5个第一散热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螺纹槽20为螺栓孔,在螺栓孔中设置有螺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如图4和5所示,包括设置于下盖2-1中的隔热密闭腔体4a,其围成密闭腔体的材料为气凝胶毡或真空板,在密闭腔体上设置有制冷板,制冷板的电源回路上串联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NTC),其中,制冷板冷面2b处于密闭腔体外表面,热敏电阻Rt和制冷板冷面2b与预散热组件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预散热组件为发热量最大或/和较大的散热单元(元器件,例如电源芯片U3),或为与发热量最大或/和较大的散热单元相连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为散热片,制冷板热面3b处于密闭腔体内表面,制冷板热面上连接有翅片管散热器,有利于传导制冷板热面上的热量,在密闭腔体上还设置有与外界空气交换的进气口6b和排气口7b,其中,进气口和排气口为独立的两个口,也可以为同一个口,但不利于气体流动。以及设置在密闭腔体内用于热量交换的至少一个风扇1。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的个数不限于图中给出的2个,也可以是其其它个数,并且风扇的位置优先的设置在进气口和排气口处。制冷板工作时,制冷板冷面产生冷量将预散热组件传递的热量带走,降低预散热组件的温度,同时热敏电阻感知预散热组件的温度,热敏电阻阻值发生变化,此时热敏电阻阻值变大,输入制冷板的电流变小,制冷板冷面冷量产生量降低,相应的,预散热组件的温度升高,敏电阻阻值变小,输入制冷板的电流变大,制冷板冷面冷量产生量增大。并且通过风扇将制冷板热面产生的热量排到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密闭腔体与下盖共用部分面8b。优选的,在共用面上设置有长方体凸台7b,有利于形成U型气流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进气口6b和排气口9b的防水门,防水门由防水透气面料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透气面料为PTFE膜与布料复合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测量预散热组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在制冷板电源回路上设置有用于闭合和断开制冷板电源回路的开关电路,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的基极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三极管Q的集电极串联继电器K输入回路后与电源的第一端相连,三极管Q的发射极串联限流电阻R后与电源的第二端相连,继电器K输出回路串联在制冷板的电源回路上。同样的,也可以设置开关电路在风扇电源回路上,闭合和断开风扇电源回路。
如图5所示,具体连接为: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三极管Q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该继电器K为常开触点继电器,继电器K输入回路的第二端与电源正极相连,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限流电阻R的第一端相连,限流电阻R的第二端与电源负极相连,制冷板正极与热敏电阻Rt的第一端相连,热敏电阻Rt的第二端与电源正极相连,制冷板负极与继电器K输出回路的第一端相连,继电器K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电源负极相连。
在PCB板2-4包括设置有仪表屏幕亮度唤醒电路,如图6所示,该唤醒电路包括:用于检测仪表屏幕周围环境光的环境光传感器模块,环境光传感器模块的环境光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环境光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LCD背光电源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LCD背光电源模块的LED灯组正极端与LED灯组的正极LED+相连,LCD背光电源模块的LED灯组负极端与LED灯组的负极LED-相连。控制器根据环境光传感器模块采集的屏幕周围环境光的强度,发送信号给LCD背光电源模块,LED灯组的亮度唤醒。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的型号为MB96F696。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LCD背光电源模块包括:LCD背光芯片U4的稳压输出端VCC和LCD背光芯片U4的电源输入端VIN分别与电感L3的第一端、电容C34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相连,电感L3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19的正极、LCD背光芯片U4的电源开关输出端LX和LCD背光芯片U4的电源开关输出端LX相连,二极管D19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35的第一端、电阻R13的第一端、电容C276的第一端和LED灯组的正极LED+相连,电阻R1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一端和LCD背光芯片U4的过电压保护输入端OVP相连,电容C34的第二端、电容C35的第二端、电容C276的第二端和电阻R1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4串联电阻R91后分别与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1、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2、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3、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5、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6和LED灯组的负极LED-相连,LCD背光芯片U4的使能端EN分别与电阻R15的第一端和电阻R2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5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使能端BG_EN相连,LCD背光芯片U4的PWM信号输入端PWMI分别与电阻R88的第一端和电阻R8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88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PWM信号输出端BG_PWM相连,电阻R20的第二端和电阻R8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将6路并联在一起,电流更大,相应的光照越强。控制器向LCD背光芯片U4的PWM信号输入端PWMI发送PWM信号,LED灯组光照强度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LED灯组为多个LED灯的串并联;例如有5个LED灯,分别为LED1、LED2、LED3、LED4和LED6,其连接方式可以是:LED1的正极分别与LED3的正极和LED5的正极相连,LED1的负极与LED2的正极相连,LED3的负极与LED4的正极相连,LED2的负极分别与LED4的负极和LED5的负极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电容C34并联的第一电容。为LED灯组提供缓冲电容,防止LED灯组瞬间供电损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时,分别为电容C265、电容C266、电容C267、电容C268、电容C269、电容C270、电容C271、电容C272、电容C33和电容C4,电容C265、电容C266、电容C267、电容C268、电容C269、电容C270、电容C271、电容C272、电容C33和电容C4分别与电容C34并联。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C265~272的型号为1uF/50V,电容C34的型号为4.7uF/50V/X5R,电感L3的型号为MS62-470MT(47uH),二极管D19的型号为SK16,电容C35的型号为2.2uF/50V/X5R,电阻R13的阻值为324K(1%),电阻R14的阻值为10K(1%),电容C276的型号为1uF/50V,电容C4的型号为0.1uF/50V,电容C33的型号为0.47uF/50V,电容C5的型号为0.068uF/50V,电阻R129的阻值为3K,电阻R19的阻值为100K(1%),电阻R15的阻值为2K,电阻R20的阻值为20K,电阻R88的阻值为2K,电阻R89的阻值为20K,电阻R91的阻值为60.4K(1%),LCD背光芯片U4的型号为MPQ3387L。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环境光传感器模块包括:环境光传感器芯片U14的电源输入端VDD与电容C209的第一端、电容C279的第一端、电阻R159的第一端、电阻R160的第一端、电平转换芯片U8的低压参考端VREF1和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出端相连,电阻R159的第二端分别与环境光传感器芯片U14的数据端SDA和电平转换芯片U8的数据端SDA1相连,电阻R160的第二端分别与环境光传感器芯片U14的时钟端SCL和电平转换芯片U8的时钟端SCL1相连,电容C209的第二端、电容C279的第二端、电容C110的第二端、环境光传感器芯片U14的接地端VSS和电平转换芯片U8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110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56的第一端、电平转换芯片U8的高压参考端VREF2和电平转换芯片U8的使能端EN相连,电阻R15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09的第一端、电阻R158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三电源输出端相连,电阻R10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平转换芯片U8的时序端SCL2和控制器的时序端C_SCL_1305相连,电阻R15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平转换芯片U8的数据端SDA2和控制器的环境光信号输入端相连。将环境光传感器芯片U14采集的电平信号通过电平转换芯片U8转换为控制器识别的电平信号,电路稳定,防外界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C209的型号为0.1uF/50V,电容C110的型号为
0.1uF/50V,电容C279的型号为1uF/50V,电阻R156的阻值为200K,电阻R109的阻值为10K,电阻R158的阻值为10K,电阻R160的阻值为4.7K,电阻R159的阻值为4.7K,环境光传感器芯片U14的型号为NOA1305CUTAG,电平转换芯片U8的型号为NLV9306USG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电源输出模块包括:电源芯片U3的电源输入端VIN分别与电阻R22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6的第一端、电容C82的第一端、电容C43的第一端、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275的第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和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极性电容EC6的第二端、电容C82的第二端、电容C43的第二端、电容C8的第二端、电容C7的第二端、电容C275的第二端、电阻R23的第一端和电阻R87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和电阻R2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3的使能端EN相连,电阻R87的第二端与电源芯片U3的时序端RT/CLK相连,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与电池BAT相连,二极管D6的正极和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点火输出端IGN相连;电源芯片U3的自举电容端BOOT与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18的负极、电感L2的第一端、电阻R12的第一端和电源芯片U3的开关节点端SW相连,二极管D18的正极分别与电源芯片U3的接地端GND、极性电容EC1的第一端、电容C57的第一端、电容C11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8的第一端、电容C14的第一端、电容C15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与极性电容EC1的第二端、极性电容EC8的第二端、电容C14的第二端、电容C15的第二端、电阻R17的第一端和电阻R1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容C3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57的第二端与电阻R1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6的第二端和电源芯片U3的比较端COMP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7的第二端、电源芯片U3的误差输入端FB和电阻R18的第二端相连,电源芯片U3的焊盘端PAD与电源地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还与电感L3的第一端、电阻R133的第一端和三级管Q6的发射极相连,三级管Q6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35的第一端和电阻R133的第二端相连,电阻R135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使能端VCC5_ON相连,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116的第一端、电容C262的第一端、电容C263的第一端、电容C280的第一端、电容C281的第一端和电阻R156的第二端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还与极性电容EC4的第一端、电容C31的第一端、电容C30的第一端、电阻R130的第一端和电源芯片U10的电源输入端IN相连,极性电容EC4的第二端、电容C31的第二端和电容C3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30的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源芯片U10的使能端EN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82的第一端和电阻R8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8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使能端EN_3.3相连,电阻R84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源芯片U10的电源输出端OUT分别与电阻R126的第一端、电容C90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7的第一端、电容C6的第一端、电容C89的第一端、电容C282的第一端、电容C272的第一端、电容C278的第一端和电阻R16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2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8的第一端、电源芯片U10的反馈端FB和电容C90的第二端相连,电阻R128的第二端、极性电容EC7的第一端、电容C6的第一端、电容C89的第一端、电容C282的第一端、电容C272的第一端和电容C278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将车载电池或点火输出端输出的电压(2.5~42V,其中车载电池或点火输出端的电压为12V、18V或24V)通过电源芯片U3转换为+5V,给控制器、环境光传感器模块和LCD背光电源模块供电。当电池电量过低时,可以直接通过点火输出端为电源芯片U3供电,防止电池损坏。通过电源芯片U10将输入的+5V电压转换为+3.3V,为环境光传感器模块供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的型号为1N4007,极性电容EC6的型号为22uF/50V,电容C82的型号为4.7uF/50V/X5R,电容C43的型号为2.2uF/50V,电容C8的型号为0.1uF/50V,电容C7的型号为0.01uF/50V,电容C275的型号为1uF/50V,电阻R22的阻值为365K,电阻R23的阻值为86.6K,电阻R87的阻值为60.4K(1%),电容C3的型号为0.1uF/50V,电阻R12的阻值为3K,电容C32的型号为0.068uF/50V,电感L2的型号为MS104R(100uH),二极管D18的型号为B560C,极性电容EC1的型号为100uF/16V,极性电容EC8的型号为100uF/16V,电容C14的型号为0.01uF/50V,电容C15的型号为0.01uF/50V,电阻R11的阻值为10K(1%),电阻R17的阻值为105K(1%),电阻R18的阻值为105K(1%),电阻R16的阻值为14.3K(1%),电容C11的型号为47pF/50V,电容C57的型号为6800pF/50V;极性电容EC4的型号为100uF/16V,电容C31的型号为1uF/50V,电容C30的型号为0.1uF/50V,电阻R130的阻值为100K(6%),三极管Q2的型号为MMBT5551,电阻R82的阻值为30K,电阻R84的阻值为30K,电阻R126的阻值为56K(1%),电阻R128的阻值为10K(1%),电容C90的型号为0.01uF/50V,极性电容EC7的型号为100uF/16V,电容C6的型号为0.1uF/50V,电容C89的型号为0.01uF/50V,电容C282的型号为100pF/50V,电容C277的型号为1uF/50V,电容C278的型号为1uF/50V;电阻R133的阻值为2K,电阻R135的阻值为2K,三极管Q5的型号为2SA1037,电容C116的型号为1uF/50V,电容C262的型号为4.7uF/50V,电容C263的型号为1uF/50V,电容C280的型号为1uF/50V,电容C281的型号为0.1uF/50V,电源芯片U3的型号为TPS54340-Q1,电源芯片U10的型号为MPQ8904。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出端与GPU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显示输出端与GPU驱动模块的显示输入端相连,GPU驱动模块的显示输出端与显示屏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GPU驱动模块的型号为YGV642。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出端为GPU驱动模块供电,控制器通过GPU驱动模块将需要显示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出端与蓝牙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蓝牙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蓝牙模块的电源输入端VBAT相连,蓝牙模块的音频正信号输出端AU_HPR与音频模块的音频正信号输入端相连,蓝牙模块的音频负信号输出端AU_HPL与音频模块的音频负信号输入端相连,音频模块的音频正信号输出端与音响的音频正信号输入端AP_OUT+相连,音频模块的音频负信号输出端与音响的音频负信号输入端AP_OUT-相连,音频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音频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如图8所示,蓝牙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芯片U18的稳压输出端OUT分别与电阻R210的第一端、电容C239的第一端、电容C240的第一端、电容C241的第一端、电容C242的第一端、电容C244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244的第一端、蓝牙模块的软开机端PWRKEY_INT和蓝牙模块的电源输入端VBAT相连,电阻R2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11的第一端、电源芯片U18的反馈端FB和电容C239的第二端相连,电阻R211的第二端、电容C240的第二端、电容C241的第二端、电容C242的第二端、电容C244的第二端、极性电容EC18的第二端和电源芯片U18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源芯片U18的电源输入端IN分别与电容C235的第一端、电容C236的第一端、电容C237的第一端和电感L2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235的第二端、电容C236的第二端和电容C23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源芯片U18的使能端EN与电阻R21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13的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218的第一端和电容C23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18的第二端和电容C23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当输入到电源芯片U18的使能端EN为高电平时,电源芯片U18工作,将+5V的输入电压转换为+4V的输出电压;相应的,当输入到降压芯片U18的使能端EN为低电平时,电源芯片U18不工作,该蓝牙电源模块电路稳定可靠。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C235的型号为0.47uF/50V/X5R,电容C236的型号为1uF/50V,电容C237的型号为0.1uF/50V,电容C238的型号为2.2uF/50V,电阻R213的阻值为100K(1%),电阻R218的阻值为4.7K,电阻R210的阻值为69.8K(1%),电阻R211的阻值为10K(1%),电容C239的型号为0.1uF/50V,电容C240的型号为4.7uF/50V,电容C241的型号为0.1uF/50V,电容C242的型号为0.1uF/50V,电源芯片U18的MPQ8904。
音频模块包括:音频芯片U5的音频负信号输出端OUT-分别与电阻R29的第一端和音响的音频负信号输入端AP_OUT-相连,电阻R2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3的第一端和音频芯片U5的音频负信号输入端IN-相连,电阻R33的第二端与电容C5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53的第二端与电阻R3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1的第一端、电阻R34的第一端和电阻R3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9的第一端、电容C60的第一端和蓝牙模块的音频负信号输出端AU_HPL相连,电容C60的第二端与电阻R3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0的第一端、电容C59的第一端和蓝牙模块的音频正信号输出端AU_HPR相连,电容C59的第二端与电阻R4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5的第二端、电阻R38的第二端、电阻R39的第二端、电阻R40的第二端和电阻R4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音频芯片U5的音频正信号输入端IN+和音频芯片U5的耦合端SVR分别与极性电容EC16的第一端相连,极性电容EC1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7的第一端、电源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音频芯片U5的接地端GND相连,三极管Q5的基极与电阻R4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模式选择端AP_EN相连,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7的第二端、电阻R113的第一端和音频芯片U5的选择端MODE相连,电阻R11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54的第一端、音频芯片U5的电源输入端VCC和音频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电容C5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音频芯片U5的音频正信号输出端OUT+与音响的音频正信号输入端AP_OUT+相连。将蓝牙模块输入到音频模块中的音频,通过音响/扬声器播放出来,并通过控制器向音频驱动模块输入信号,调节音频模块的播放模式,该音频模块电路的信号稳定,具有防干扰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C60的型号为0.1uF/50V,电阻R38的型号为20R,电阻R39的阻值为100K,电阻R40的阻值为100K,电阻R41的型号为20R,电容C59的型号为0.1uF/50V,电阻R31的阻值为1K,电阻R34的阻值为1K,电阻R35的阻值为1K,电阻R32的阻值为1K,电容C53的型号为1uF/50V,电阻R33的阻值为11K(1%),电阻R29的阻值为56K(1%),电容C54的型号为0.1uF/50V,极性电容EC16的型号为100uF/16V,电阻R113的阻值为100K,电阻R37的阻值为30K,电阻R44的阻值为2K,三极管Q5的型号为MMBT5551,音频芯片U5的型号为SA58631。
音频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芯片U9的电源输出端Vout分别与电容C84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9的第一端和音频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电容C84的第二端和极性电容EC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9的接地端GND、电容C13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5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容C13的第二端和极性电容EC5的第二端和电源芯片U9的电源输入端Vin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相连,二极管D2正极分别与点火输出端IGN和电容C18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极性电容EC5的型号为22uF/50V,电容C13的型号为0.1uF/50V,电容C84的型号为0.1uF/50V,极性电容EC9的型号为100uF/16V,二极管D2的型号为1N4007,电容C18的型号为0.01uF/250V。当输入到电源芯片U9的使能端EN为高电平时,电源芯片U9工作,将+5V的输入电压转换为+4V的输出电压;相应的,当输入到电源芯片U9的使能端EN为低电平时,电源芯片U9不工作,,该音频电源模块电路稳定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在控制器和蓝牙模块之间的电平转换模块;
电平转换模块包括:三极管Q2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14的第一端和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C_BTRX相连,电阻R11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2的第一端、电容C260的第一端、电容C261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2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42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20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20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1的第一端和电阻R2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1的第二端与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出端BT_TX相连,电容C260的第二端、电容C261的第二端、三极管Q20的发射极、三极管Q21的发射极和电阻R2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24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C_BTTX相连,电阻R2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6的第一端和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入端BT_RX相连,电阻R2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蓝牙模块的接地端GND和电感L5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43的第一端和蓝牙模块的蓝牙信号端BT_ANT相连,电容C243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器ANT相连。将控制器发送给蓝牙模块的电平信号转化为蓝牙模块相适应的电平信号,相应的,将蓝牙模块发送给控制器的电平信号转化为控制器相适应的电平信号;该电平转换模块简单,成本低廉。在本实施方式中,电阻R26的阻值为2K,电阻R24的阻值为510Ω,电阻R114的阻值为10K,电阻R42的阻值为10K,电阻R25的阻值为10K,电阻R21的阻值为4.7K,电容C260的型号为1uF/50V,电容C261的型号为0.1uF/50V,三极管Q20和三极管Q21的型号为MMBT5551,电感L5的感值为3nH,电容C243的型号为2pF/50V,蓝牙模块的型号为CPR9851S。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器唤醒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输出模块的电源第一输出端相连,控制器唤醒模块的唤醒输出端与控制器的唤醒输入端IGN_ON相连;
控制器唤醒模块包括: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8的第一端、电容C42的第一端和控制器的唤醒输入端IGN_ON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7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5的第一端和电阻R4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00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2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电阻R48的第二端与电感L2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200的第二端、极性电容EC2的第二端、电阻R46的第二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容C4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点火后,三极管Q1导通,输入控制器的电平被拉低,控制器唤醒。
或/和还包括:点火输出端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输入端与电源输出模块的电源第四输出端相连,点火输出端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点火电压检测端VOL_IN相连;
点火输出端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52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电阻R5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5的第一端、电阻R86的第一端和电容C4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85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点火电压检测端VOL_IN相连,电阻R86的第二端和电容C4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检测点火输出端输出的点火输出电压,防止发动机不正常,发出报警。
在本实施方式中,极性电容EC2的型号为22uF/50V,电容C200的型号为0.01uF/250V,电阻R45的阻值为30K,电阻R46的阻值为46K(1%),电阻R47的阻值为4.7K,电阻R48的阻值为4.7K,电容C42的型号为0.068uF/50V,三极管Q1的型号为MMBT5551;电阻R52的阻值为30K(1%),电阻R85的阻值为30K,电阻R86的阻值为10K(1%),电容C44的型号为0.01uF/50V。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TFT仪表屏幕亮度唤醒电路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钥匙插入点火孔时,电池BAT输出的电压为电源芯片U3提供电源,电源芯片U3将输入的电源转换为+5V的电压输出,分别为各个单元模块供电,例如为控制器、LCD背光电源芯片、电源芯片U10供电,以及为二极管Q6提供电源和导通电压,
当钥匙插入点火孔并启动车辆时,三极管Q1的基极得电,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输入控制器的电平信号拉低,控制器被唤醒,开始工作;
若电池BAT输出的电压小于点火输出端IGN输出的电压,则自动切换为点火输出端供电;
S2,控制器向三极管Q2发送电平信号,使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电源芯片U10开始工作,将输入的+5V电源电压转换为+3.3V的电压信号,例如为电平转换芯片U8提供低电压参考,控制器向三极管Q6发送电平信号,使三极管Q6处于导通状态,三极管Q6的集电极输出电压信号;例如为电平转换芯片U8提供高电压参考,电源芯片U18提供工作电压信号;
S3,当环境光传感器模块采集的屏幕周围环境光强度与灯组发出的光强度不相同时,控制器控制LCD背光电源模块调节灯组的亮度,直至屏幕周围环境光强度与灯组发出的光强度合适为止:
若环境光传感器模块采集的屏幕周围环境光强度大于灯组发出的光强度时,控制器向电阻R15发出电平信号,使其LCD背光电源芯片U4开始工作,控制器并持续向电阻R88发送PWM信号,此时发送的PWM信号频率逐渐增大,即通过LED灯组的电流逐渐增大,LED灯组发出的光强度逐渐变亮,直至环境光传感器模块采集的屏幕周围环境光强度与灯组发出的光强度相同,或者发送的PWM信号频率为预设的最大PWM信号频率,则按照该PWM频率信号持续发送给电阻R88;若环境光传感器模块采集的屏幕周围环境光强度小于灯组发出的光强度时,控制器向电阻R15发出电平信号,使其LCD背光电源芯片U4开始工作,控制器并持续向电阻R88发送PWM信号,此时发送的PWM信号频率逐渐降低,即通过LED灯组的电流逐渐减小,LED灯组发出的光强度逐渐变暗,直至环境光传感器模块采集的屏幕周围环境光强度与灯组发出的光强度相同,或者发送的PWM信号频率为预设的最小PWM信号频率,则按照该PWM频率信号持续发送给电阻R88;
控制器检测到有增强屏幕亮度趋势时,控制器向电阻R15发出电平信号,使其LCD背光电源芯片U4开始工作,控制器并持续向电阻R88发送PWM信号,此时发送的PWM信号频率逐渐增大,即通过LED灯组的电流逐渐增大,LED灯组发出的光强度逐渐变亮,直至控制器未检测到有增强屏幕亮度趋势时,或者发送的PWM信号频率为预设的最大PWM信号频率,则控制器按照该PWM频率信号持续发送给电阻R88,保持该亮度;
控制器检测到有降低屏幕亮度趋势时,控制器向电阻R15发出电平信号,使其LCD背光电源芯片U4开始工作,控制器并持续向电阻R88发送PWM信号,此时发送的PWM信号频率逐渐变小,即通过LED灯组的电流逐渐变小,LED灯组发出的光强度逐渐变暗,直至控制器未检测到有降低屏幕亮度趋势时,或者发送的PWM信号频率为预设的最小PWM信号频率,则控制器按照该PWM频率信号持续发送给电阻R88,保持该亮度;
S4,当移动设备与蓝牙模块建立数据时,音响播放选中的音频:
蓝牙模块搜索附近的移动设备,若搜索到多个移动设备,则分别将移动设备的名称和各自配对密码显示在车载屏幕上,若移动设备输入的验证密码与车载屏幕上显示的配对密码一致,则移动设备与蓝牙模块建立数据访问,若移动设备输入的验证密码与车载屏幕上显示的配对密码不一致,则蓝牙模块无法与移动设备建立数据访问,重新输入验证密码,若多次输入的验证密码与配对密码均不一致,则蓝牙模块向移动设备发出提醒信息,该提醒信息为重启蓝牙;
在移动设备中选中预播放的音频数据,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数据信息,查询车载存储器上是否存在与预播放的音频数据音频名称一致的音频数据,若车载存储器上存在与预播放的音频数据音频名称一致的音频数据,则将车载存储器上的音频发送给音频模块,通过音响播放出来,若车载存储器上不存在与预播放的音频数据音频名称一致的音频数据,则将该音频缓存到车载存储器上,将音频数据发送给音频模块,通过音响播放出来,若车载存储器存储的音频数据占用空间大于或等于预设存储空间,则控制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删除不经常播放的音频数据,直至车载存储器存储的音频数据占用空间为预设存储空间的2/3~4/5,或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且不经常播放的音频数据排列,供手动删除音频数据,若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出的暂停播放命令,则音响暂停播放,若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出的停止播放命令,则音响停止播放。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有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智能TFT仪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2-1),在所述下盖(2-1)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线束的线束进出口,在线束进出口上设置有用于密封下盖和线束的密封圈(2-2),以及在下盖外边缘上设置有与上盖(2-9)内边缘设置的卡扣相适应的卡槽,散热片(2-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下盖内,PCB板(2-4)和TFT液晶屏(2-7)分别通过双面胶(2-6)粘贴在支架(2-5)的正反面,PCB板(2-4)散热处与散热片(2-3)贴合后固定安装在下盖中,TFT液晶屏(2-7)的正面通过双面胶与面板(2-8)粘合,将上盖与下盖卡合在一起;
散热片(2-3)包括散热基板(1-4),在所述散热基板(1-4)中心区域开设有贯穿散热基板(1-4)的进出线口(1-5),在进出线口(1-5)边缘套设防刮圈(1-6),在散热基板(1-4)左端设置有两个向上凸起、形状为圆柱状的螺钉座(1-3),在螺钉座(1-2)顶端中心区域设置有螺钉槽(1-2),在散热基板(1-4)右端边缘设置有向上凸起、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散热底座(1-9),在散热底座(1-9)顶部中心区域设置有贯穿散热基板(1-4)的圆孔(1-8),在圆孔(1-8)的周围设置有大小不等的多个凹陷槽(1-7),在圆孔(1-8)和凹陷槽(1-7)上贴合有与散热底座(1-9)横截面相同的导热胶垫,在散热基板(1-4)的两侧边缘设置有连接螺钉座(1-2)和散热底座(1-9)的散热挡板(1-11),还包括在散热基板(1-4)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板,在延伸板上开设有螺栓孔(1-10);
防刮圈(1-6)为不导热材料制成,在螺钉槽(1-2)和螺栓孔(1-10)内设置有不导热涂层;
螺钉座(1-3)的高度和直径与散热底座(1-9)的高度相同,且为0.5~1.0cm,散热挡板(1-11)的高度低于散热底座(1-9)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TFT仪表,其特征在于,散热基板(1-4)、螺钉座(1-3)、散热底座(1-9)和散热挡板(1-6)的材料为铝或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TFT仪表,其特征在于,支架(2-5)包括基板(11),在所述基板(11)正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平面(4),在第一凹槽平面(4)上开设有多个并排贯穿基板(11)的散热孔(6),在第一凹槽平面(4)上还设置有定位槽(2),在基板(11)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栓第一固定座和螺栓第二固定座,螺栓第一固定座包括在基板(11)边缘开设有第一缺口平台(19)以及在所述第一缺口平台(19)中心区域开设有螺纹槽(20),螺栓第二固定座包括在基板(11)边缘开设有第二缺口平台(23)、在所述第二缺口平台(23)正对立面开设有第三缺口平台(21)以及连通第二缺口平台(23)和第三缺口平台(21)的螺栓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TFT仪表,其特征在于,第一缺口平台(19)的深度大于第三缺口平台(21)的深度,第三缺口平台(21)的深度大于第二缺口平台(23)的深度,且第二缺口平台(23)所在平面与第一凹槽平面(4)齐平,第二缺口平台(23)与第一凹槽平面(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TFT仪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凹槽平面(4)上还开设有第二凹槽平面,所述第一凹槽平面(4)的长宽大于第二凹槽平面的长宽;或将第一凹槽平面(4)镂空,镂空的长宽小于第一凹槽平面(4)的长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TFT仪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缺口平台(17),在第四缺口平台(17)上两端设置螺纹槽(18),所述第四缺口平台(17)所在平面与第一凹槽平面(4)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TFT仪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基板(11)正面的向外凸起的第一定位柱(8)和第二定位柱(3),第一定位柱(8)位于在第一螺栓第一固定座与第一螺栓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二定位柱(3)位于第二螺栓第一固定座与第二螺栓第二固定座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01841.6A CN108773269B (zh) | 2018-06-10 | 2018-06-10 | 一种智能tft仪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01841.6A CN108773269B (zh) | 2018-06-10 | 2018-06-10 | 一种智能tft仪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73269A CN108773269A (zh) | 2018-11-09 |
CN108773269B true CN108773269B (zh) | 2023-06-23 |
Family
ID=64024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01841.6A Active CN108773269B (zh) | 2018-06-10 | 2018-06-10 | 一种智能tft仪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732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2393A (zh) * | 2018-12-03 | 2020-06-26 | 南京懂玫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 电动自行车用仪表 |
EP3898307B1 (en) | 2018-12-18 | 2024-04-03 | Stoneridge Electronics AB | Vehicle display carrier with heat sink |
CN111532129B (zh) * | 2020-05-14 | 2021-05-07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
CN111532131B (zh) * | 2020-05-14 | 2021-12-17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汽车仪表中控组合装置及汽车 |
CN212046890U (zh) * | 2020-05-14 | 2020-12-01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一体式汽车仪表中控装置及汽车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97259A (ja) * | 2011-11-02 | 2013-05-20 | Yazaki Corp | Lcdユニットとこれを用いたメータ |
CN105555612A (zh) * | 2013-09-24 | 2016-05-04 | 金泰克斯公司 | 显示镜组件 |
CN206339897U (zh) * | 2016-08-22 | 2017-07-18 | 太仓市微贯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散热的笔记本电脑主机下盖 |
JP2018028503A (ja) * | 2016-08-19 | 2018-02-22 |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CN208324893U (zh) * | 2018-06-10 | 2019-01-04 | 重庆三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tft仪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55154B2 (ja) * | 2015-01-08 | 2019-01-2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電子機器 |
-
2018
- 2018-06-10 CN CN201810601841.6A patent/CN1087732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97259A (ja) * | 2011-11-02 | 2013-05-20 | Yazaki Corp | Lcdユニットとこれを用いたメータ |
CN105555612A (zh) * | 2013-09-24 | 2016-05-04 | 金泰克斯公司 | 显示镜组件 |
JP2018028503A (ja) * | 2016-08-19 | 2018-02-22 |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CN206339897U (zh) * | 2016-08-22 | 2017-07-18 | 太仓市微贯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散热的笔记本电脑主机下盖 |
CN208324893U (zh) * | 2018-06-10 | 2019-01-04 | 重庆三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tft仪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73269A (zh) | 2018-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73269B (zh) | 一种智能tft仪表 | |
US20100295688A1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US20100188848A1 (en) | Electro-thermal sepa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engine module | |
CN210805459U (zh) | 一种变换器 | |
CN202738001U (zh) |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摄像机 | |
CN210319741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监控路灯 | |
CN209527052U (zh) | 一种执法记录仪散热结构 | |
CN213934872U (zh) | 一种串口转fdcan总线转换记录装置 | |
CN209991280U (zh) | 一种船舶灯光遥控装置 | |
CN212435977U (zh) | 一种带有显示屏的led路灯 | |
CN218095166U (zh) | 一种防爆型显示屏安装装置 | |
WO2021013161A1 (zh) | 一种背光组件及电视机 | |
CN107134262A (zh) | 低功耗显示装置 | |
CN208425043U (zh) | 一种便于理线的网络机柜 | |
CN218388420U (zh) | 一种led显示屏散热装置 | |
CN210868329U (zh) | 主转接电路板、箱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213847043U (zh) | 一种小型化oled显示驱动装置 | |
CN216480340U (zh) | 一种带有透镜功能的铝基板 | |
CN213342770U (zh) | 驱动电路和摄影灯 | |
CN218041549U (zh) | 一种翻盖结构的音视频一体机 | |
CN216901218U (zh) | 一种带有散热夹层的液晶显示模组 | |
CN110831366A (zh) | 一种智能电力载波装置 | |
CN220690986U (zh) | 一种舞台灯模组集成化测试架装置 | |
CN210662512U (zh) | 一种便于收纳的旋转式前照灯座 | |
CN214676135U (zh) | 一种信息集成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