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1251B - 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61251B CN108761251B CN201810843426.1A CN201810843426A CN108761251B CN 108761251 B CN108761251 B CN 108761251B CN 201810843426 A CN201810843426 A CN 201810843426A CN 108761251 B CN108761251 B CN 1087612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ed
- plate
- tray
- positioning plate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包括主控制柜、负载机柜和测试柜,测试柜内设置有多个待测试模块,负载机柜内设置有多路负载,多路负载与待测试模块一一对应电连接,主控制柜内设有工控机、继电器控制电路和CAN通讯模块,工控机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所有待测试模块电连接,所有待测试模块均通过CAN通讯模块与工控机电连接。本发明的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可以有效检测待测试模块在带负载时的工作状态信息,并通过CAN总线将待测试模块采集的自身工作电流等参数信息反馈至工控机,便于工控机实时精准监控待测试模块在老化过程中的工作电流等参数信息,并作为提升质量管控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模块类产品的老化多是将待老化产品放置在高温箱内直接进行加热烘烤,而需要经过高温验证的驱动芯片没有带负载高温工作,因此老化的意义大打折扣;并且,现有的模块类老化设备多为实现单一产品老化,更换产品时需要重新采购或制作老化设备。且带载老化设备占用体积较大,在经济性和场地利用率上都造成比较大的浪费,同时,现有的模块类老化设备无法实现老化过程中的待测试模块实时监控,无高温对器件的影响精确的数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包括主控制柜、负载机柜和测试柜,所述测试柜内设置有多个待测试模块,所述负载机柜内设置有多路负载,所述多路负载与待测试模块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柜内设有工控机、继电器控制电路和CAN通讯模块,所述工控机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所有待测试模块电连接,所有待测试模块均通过所述CAN通讯模块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并将待测试模块的工作电流反馈至所述工控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动老化检测设备,通过负载机柜为测试柜内的每个待测试模块配备合适的负载,可以有效检测待测试模块在带负载时的工作状态信息,并通过CAN总线将待测试模块采集的自身工作电流等参数信息反馈至工控机,便于工控机实时精准监控待测试模块在老化过程中的工作电流等参数信息,并作为提升质量管控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测试柜包括上端开口的测试箱、固定板、连接板和顶板,所述固定板盖设在所述测试箱上端,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顶针基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转接板,所述固定板的四周边角处分别设有导向杆,所述连接板的四周边角处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杆的中部,并在沿着所述导向杆上下运动,待测试模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顶板通过所述导向杆支撑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且所述顶板的四周边角处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待测试模块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所述顶针基板与所述第一转接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板分别与所述工控机和所述多路负载电连接,且当所述连接板向下运动至最底端时,所有待测试模块均与所述顶针基板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连接板在所述导向杆上上下运动,可以使得当所述连接板向下运动至最底端时,所有待测试模块同时与所述顶针基板自动电连接,方便面批量操作,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老化效率,并且老化结束后,通过所述连接板向上运动即可实现所有待测试模块与对应的负载和主控制柜自动断开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包括定位板和插接板,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插接板的上方,且二者的四周边角处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杆的中部,并均可沿着所述导向杆上下运动,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与待测试模块相匹配的卡口,待测试模块一一对应卡接在所述卡口内,所述定位板上与所述卡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供待测试模块向下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插接板的上表面设有与待测试模块相匹配的多个插接座,所述插接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转接板,所有所述插接座均与所述第二转接板电连接,当所述定位板向下运动并驱动所述插接板运动至最底端时,待测试模块的连接座恰好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座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恰好与所述顶针基板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定位板可以将待测试模块固定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卡口内,并在所述定位板向下运动并驱动所述插接板运动至最底端时,待测试模块恰好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座电连接,方便面批量操作,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老化效率,并且针对不同的待测试模块在老化开始前或结束后,可以通过将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插接板分离,方便更换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插接座和插接板,从而实现对不同产品老化,增强了整个设备的通用性。
进一步: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托盘以及与所述第一托盘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上的卡接板,所述第一托盘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并可与对应的所述卡接板一同从所述定位板的一侧抽出,每个第一托盘上设有多个所述卡口,且所述卡接板上与所述卡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供所述待测试模块向下插入对应卡口的第二开口,当所述第一托盘从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完全推入时,所述定位板恰好通过待测试模块上的连接座将待测试模块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卡口内。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卡口可以将待测试模块卡接在第一托盘上,通过所述卡接板和第一托盘相互配合,可以将待测试模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托盘的卡口内,提高待测试模块对插接座的插接稳定性,避免所述定位板向下运动时,待测试模块从对应的所述卡扣内向上脱出,导致待测试模块无法与对应的插接座插接,进而无法正常老化;另外,通过所述第一托盘还可以将对应的多个待测试模块一并从所述定位板的一侧抽出,方便在老化前和老化结束后对待测试产品批量操作,大大提高老化效率。
进一步:所述定位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托盘,所述第二托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定位板之间,且每个所述第二托盘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托盘,所述第二托盘第一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并可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第一托盘一同从所述定位板的一侧或另一侧抽出,所述第二托盘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第三开口。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二托盘可以将所述设置在其上的所述第一托盘一同从所述定位板的一侧或另一侧抽出,方便更换不同的第一托盘连同设置在第一托盘上的卡接板,从而方便对不同的待测试模块进行老化测试,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进一步: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设有偶数个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向下穿过所述定位板后伸长至与所述插接板抵接,以驱动所述定位板沿着所述导向杆上下运动,且当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定位板向下运动至与最底端时,待测试模块依次穿过第二开口、卡口、第三开口和第一开口后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座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顶针基板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可以驱动所述定位板升降运动以实现待测试模块与对应的插接座的自动插接或自动分离,非常方便,并且插接精度较高,连接稳定性好。
进一步:所述插接板(108)上设有多个插接盘(113)和至少一个第三托盘(114),每个所述插接盘(113)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插接座,每个所述第三托盘(114)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插接盘(113),所述第三托盘(114)滑动设置在所述插接板(108)上,并可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插接盘(113)一同从所述插接板(108)的一侧或另一侧抽出。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三托盘可以将设置在其上的所述差接盘一同从所述插接板的一侧或另一侧抽出,方便批量更换所述插接座和第二转接板,以满足不同待测试模块的测试需求,操作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和第三托盘的一侧和/或另一侧均设有拉手。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拉手方便将所述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和第三托盘抽出,并更换设置在其上的待测试模块或插接座。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偶数个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后伸长至与所述插接板抵接,以驱动所述插接板沿着所述导向杆上下运动,且当所述插接板从最底端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顶针基板随着插接板与所述固定板分离而断开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可以驱动所述转接板沿着所述导向杆上下运动,且当所述转接板从最底端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顶针基板随着转接板与所述固定板分离而断开连接,便于在老化结束后更换对应的插接座和第二转接板。
进一步:所述负载机柜相对两侧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对散热风扇,且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散热风扇可以将所述负载机柜内的负载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避免负载机柜内温度过高影响负载的正常工作,延长负载机柜的寿命。
进一步:所述主控制柜包括控制箱,所述工控机、继电器控制电路和CAN通讯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向上延伸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显示器和照明灯,所述显示器和照明灯分别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CAN通讯模块将待测试模块采集的自身工作电流等参数信息反馈至工控机,便于工控机实时监控待测试模块老化过程中的实时工作电流等参数信息。
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报警器可以在待测试模块在老化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发出报警信息,并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具体的异常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控制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测试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测试柜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负载机柜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1、测试箱,102、固定板,103、顶板,104、顶针基板,105、滚轮,106、导向杆,107、定位板,108、插接板,109、卡接板,110、第一托盘,111、第二托盘,112、第一驱动气缸,113、插接盘,114、第三托盘,115、第二驱动气缸,116、加热防护罩,117、开关,118、光栅传感器,119、拉手,201、控制箱,202、支架,203、显示器,204、照明灯,205、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包括主控制柜、负载机柜和测试柜,所述测试柜内设置有多个待测试模块,所述负载机柜内设置有多路负载,所述多路负载与待测试模块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柜内设有工控机、继电器控制电路和CAN通讯模块,所述工控机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所有待测试模块电连接,所有待测试模块均通过所述CAN通讯模块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并将待测试模块的工作电流反馈至所述工控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采用型号为TNKG2R-1E-K1224的继电器控制模块,其包括12路通道,每一路通道对应一个待测试模块,实际中,当每次老化的待测试模块大于12个时,可以设置多个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来满足测试需求。所述CAN通讯模块采用型号为PI SO-CAN800U的CAN通讯卡。
本发明的自动老化检测设备,通过负载机柜为测试柜内的每个待测试模块配备合适的负载,可以有效检测待测试模块在带负载时的工作状态信息,并通过CAN总线将待测试模块采集的自身工作电流等参数信息反馈至工控机,便于工控机实时精准监控待测试模块在老化过程中的工作电流等参数信息,并作为提升质量管控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柜包括上端开口的测试箱101、固定板102、连接板和顶板103,所述固定板102盖设在所述测试箱101上端,所述固定板102的上表面设有顶针基板104,所述固定板10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转接板,所述固定板102的四周边角处分别设有导向杆106,所述连接板的四周边角处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杆106的中部,并在沿着所述导向杆106上下运动,待测试模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顶板103通过所述导向杆106支撑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且所述顶板103的四周边角处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杆106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待测试模块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顶针基板104与所述第一转接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板分别与所述工控机和所述多路负载电连接,且当所述连接板向下运动至最底端时,所有待测试模块均与所述顶针基板104电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板在所述导向杆106上上下运动,可以使得当所述连接板向下运动至最底端时,所有待测试模块同时与所述顶针基板104自动电连接,方便面批量操作,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老化效率,并且老化结束后,通过所述连接板向上运动即可实现所有待测试模块与对应的负载和主控制柜自动断开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定位板107和插接板108,所述定位板107位于所述插接板108的上方,且二者的四周边角处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杆106的中部,并均可沿着所述导向杆106上下运动,所述定位板107上设有多个与待测试模块相匹配的卡口,待测试模块一一对应卡接在所述卡口内,所述定位板107上与所述卡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供待测试模块向下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插接板108的上表面设有与待测试模块相匹配的多个插接座,所述插接板108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转接板,所有所述插接座均与所述第二转接板电连接,当所述定位板107向下运动并驱动所述插接板108运动至最底端时,待测试模块的连接座恰好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座插接,且二者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恰好与所述顶针基板104电连接。
通过所述定位板107可以将待测试模块固定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卡口内,并在所述定位板107向下运动并驱动所述插接板108运动至最底端时,待测试模块恰好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座电连接,方便面批量操作,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老化效率,并且针对不同的待测试模块在老化开始前或结束后,可以通过将所述定位板107与所述插接板108分离,方便更换对应的待测试产品、插接座和转接板,从而实现对不同产品老化,增强了整个设备的通用性。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定位板107上设有多个第一托盘110以及与所述第一托盘110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110上的卡接板,所述第一托盘110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07上,并可与对应的所述卡接板109一同从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抽出,每个第一托盘110上设有多个所述卡口,且所述卡接板109上与所述卡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供所述待测试模块向下插入对应卡口的第二开口,当所述第一托盘110从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完全推入时,所述定位板107恰好通过待测试模块上的连接座将待测试模块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卡口内。
通过所述卡口可以将待测试模块卡接在第一托盘110上,通过所述卡接板109和第一托盘110相互配合,可以将待测试模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托盘110的卡口内,提高待测试模块对插接座的插接稳定性,避免所述定位板107向下运动时,待测试模块从对应的所述卡扣内向上脱出,导致待测试模块无法与对应的插接座插接,进而无法正常老化;另外,通过所述第一托盘110还可以将对应的多个待测试模块一并从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抽出,方便在老化前和老化结束后对待测试产品批量操作,大大提高老化效率。
优选地,多个所述卡口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110上,并呈阵列分布,这样使得待测试模块插入所述第一托盘110上时也呈阵列分布,保证每个待测试模块之间互不干扰,并且留出足够的散热空间。
更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定位板107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托盘111,所述第二托盘111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110与所述定位板107之间,且每个所述第二托盘111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托盘110,所述第二托盘111第一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07上,并可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第一托盘110一同从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或另一侧抽出,所述第二托盘11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第三开口。
通过所述第二托盘111可以将所述设置在其上的所述第一托盘110一同从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或另一侧抽出,方便更换不同的第一托盘110连同设置在第一托盘110上的卡接板109,从而方便对不同的待测试模块进行老化测试,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一批待测试模块老化完成后,需要老化同一种待测试模块时,此时,仅需要将所述第一托盘110连同多个设置在其上的待测试模块一并从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抽出,然后更换上新的待测试模块,无需更换卡接板109和第一托盘110。如果一批待测试模块老化完成后,需要老化另一种待测试模块时,此时,需要将所述第二托盘111、设置在第二托盘111上的第一托盘110以及设置在第一托盘110上的待测试模块一并从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抽出,先更换卡接板109和第一托盘110,然后再更换上新的待测试模块。
另外,每个所述第一托盘110的两侧边均通过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托盘111上,每个所述第二托盘111的两侧边均通过滑轨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07上,这是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部在详细介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107的上表面设有偶数个第一驱动气缸112,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07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的输出端向下穿过所述定位板107后伸长至与所述插接板108抵接,以驱动所述定位板107沿着所述导向杆106上下运动,且当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驱动所述定位板107向下运动至与最底端时,待测试模块依次穿过第二开口、卡口、第三开口和第一开口卡接板109、(分别对应与第一托盘110、第二托盘111和定位板107)后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座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顶针基板104电连接。
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可以驱动所述定位板107升降运动以实现待测试模块与对应的插接座的自动插接或自动分离,非常方便,并且插接精度较高,连接稳定性好。
实际中,为了提高定位板107板面利用率,将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07的侧边边缘处,并将定位板107的中间位置留出供所述第二托盘111使用,这样可以在所述第二托盘111上设置更多的待测试模块,不仅结构美观,并且每次老化测试的待测试模块数量相对较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板108上设有多个插接盘113和至少一个第三托盘114,每个所述插接盘113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插接座,每个所述第三托盘114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插接盘113,所述第三托盘114滑动设置在所述插接板108上,并可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插接盘113一同从所述插接板108的一侧或另一侧抽出。
通过所述第三托盘114可以将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插接盘113一同从所述插接板108的一侧或另一侧抽出,方便批量更换所述插接座和第二转接板,以满足不同待测试模块的测试需求,操作效率高。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一批待测试模块老化完成后,需要老化同一种待测试模块时,此时,无需对所述插接盘113和第三托盘114进行更换,只需在换上新的待测试模块后驱动所述定位板107向下运动,直至所述待测试模块与所述插接座电连接即可。如果一批待测试模块老化完成后,需要老化另一种待测试模块时,此时,在定位板107上的卡接板109和第一托盘110更换完毕后,再将所述接板113、第三托盘114和第二转接板一并更换,最后更换上新的待测试模块即可。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托盘114上位于所述插接盘113的位置处对应设有用于检测该插接盘113处是否插接有待测试模块的开关117,且所述开关117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通过所述开关117可以实时检测每个卡口是否插接有待测试模块,便于工控机控制对应的负载启动,以便完成老化,自动化识别,安全高效,节约能源。这里,所述开关117选用型号为KG-300K的测试探针。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托盘110、第二托盘111和第三托盘114的一侧和/或另一侧均设有拉手119。通过设置所述拉手119方便将所述第一托盘110、第二托盘111和第三托盘114抽出,并更换设置在其上的待测试模块或插接座。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加热防护罩116,所述加热防护罩116可转动至完全罩住所述定位板107上的待测试模块,具体的说,所述加热防护罩116可转动至罩住所述第二托盘111、设置在所述第二托盘111上的第一托盘11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110上的待测试模块,外部的加热泵输出的热空气通过管道通入所述加热防护罩116内,并配合温度传感器将加热防护罩116内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此过程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其具体实现方式。
优选地,所述测试箱101的底部四周还分别设有滚轮105。通过设置所述滚轮105可以方便整个测试柜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02的下表面设有偶数个第二驱动气缸115,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15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15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2上,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15的输出端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102后伸长至与所述插接板108抵接,以驱动所述插接板108沿着所述导向杆106上下运动,且当所述插接板108从最底端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顶针基板104随着插接板108与所述固定板102分离而断开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15可以驱动所述插接板108沿着所述导向杆106上下运动,且当所述插接板108从最底端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顶针基板104随着插接板108与所述固定板102分离而断开连接,便于在老化结束后更换对应的插接座和第二转接板。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板108向下运动至最底端时,需要借助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5向下驱动所述插接板108的力来使得所述插接板108上的第二转接板与所述顶针基板104接触,直至所述顶针基板104上的顶针完全插入所述第二转接板的焊盘,即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顶针基板104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转接板将顶针基板104输出的信号输出给工控机,第二转接板将插接板108输出的信号出输给顶针基板104,所述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均为现有技术,针对不同的待测试模块,选择待测试模块接口相匹配的转接板即可,这里不做任何限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102的上表面四周边角处分别设有光栅传感器118,所述光栅传感器118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通过所述光栅传感器118形成光幕,当有物体(手或其他障碍物)挡住光幕时,所述光栅传感器118将输出信号反馈至工控机,工控机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和第二驱动气缸115的升降来实现防夹功能。图2中仅示出了所述固定板102其中一侧边的两个的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光栅传感器118的情况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负载机柜相对两侧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对散热风扇,且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通过所述散热风扇可以在负载机柜内加快空气对流,将所述负载机柜内的负载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避免负载机柜内温度过高影响负载的正常工作,延长负载机柜的寿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柜包括控制箱201,所述工控机、继电器控制电路和CAN通讯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控制箱201内,所述控制箱201的一侧向上延伸设置有支架202,所述支架202上设有显示器203和照明灯204,所述显示器203和照明灯204分别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
通过所述CAN通讯模块将待测试模块采集的自身工作电流等参数信息反馈至工控机,便于工控机实时监控待测试模块老化过程中的实时工作电流等参数信息。通过所述显示器203可以实时显示待测试模块的参数信息,方便直观,通过所述可以照明灯204可以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
可选地,当老化完成后,所述工控机根据老化过程中的参数信息自动声场检测报告,便于进行故障件分析以及售后问题追溯。所述检测报告包括操作员信息、参数信息、设备故障信息、检测时间、物料流水号、测试内容等信息。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支架202上还设有报警器205,所述报警器205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这里,所述报警器包括扬声器、和不同颜色的LED指示灯。具体的报警方式可以设置为如下:
老化检测完成时,绿色LED灯点亮,且蜂鸣器间断鸣响。
检测故障时,红色LED点亮,且蜂鸣器长鸣。
更换待测试模块或设备检修时,黄色LED点亮,蜂鸣器关闭。通过设置所述报警器205可以在待测试模块在老化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发出报警信息,并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具体的异常信息和整个老化设备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控制箱201的上表面还设有鼠标和键盘,所述出表和键盘分别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柜、负载机柜和测试柜,所述测试柜内设置有多个待测试模块,所述负载机柜内设置有多路负载,所述多路负载与待测试模块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柜内设有工控机、继电器控制电路和CAN通讯模块,所述工控机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所有待测试模块电连接,所有待测试模块均通过所述CAN通讯模块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并将待测试模块的工作电流反馈至所述工控机;
所述测试柜包括上端开口的测试箱(101)、固定板(102)、连接板和顶板(103),所述固定板(102)盖设在所述测试箱(101)上端,所述固定板(102)的上表面设有顶针基板(104),所述固定板(10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转接板,所述固定板(102)的四周边角处分别设有导向杆(106),所述连接板的四周边角处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杆(106)的中部,并在沿着所述导向杆(106)上下运动,待测试模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顶板(103)通过所述导向杆(106)支撑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且所述顶板(103)的四周边角处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杆(106)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待测试模块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所述顶针基板(104)与所述第一转接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板分别与所述工控机和所述多路负载电连接,且当所述连接板向下运动至最底端时,所有待测试模块均与所述顶针基板(104)电连接;
所述连接板包括定位板(107)和插接板(108),所述定位板(107)位于所述插接板(108)的上方,且二者的四周边角处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杆(106)的中部,并均可沿着所述导向杆(106)上下运动,所述定位板(107)上设有多个与待测试模块相匹配的卡口,待测试模块一一对应卡接在所述卡口内,所述定位板(107)上与所述卡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供待测试模块向下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插接板(108)的上表面设有与待测试模块相匹配的多个插接座,所述插接板(108)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转接板,所有所述插接座均与所述第二转接板电连接,当所述定位板(107)向下运动并驱动所述插接板(108)运动至最底端时,待测试模块的连接座恰好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座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恰好与所述顶针基板(104)电连接;
所述定位板(107)上设有多个第一托盘(110)以及与所述第一托盘(110)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110)上的卡接板,所述第一托盘(110)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07)上,并可与对应的所述卡接板(109)一同从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抽出,每个第一托盘(110)上设有多个所述卡口,且所述卡接板(109)上与所述卡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供所述待测试模块向下插入对应卡口的第二开口,当所述第一托盘(110)从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完全推入时,所述定位板(107)恰好通过待测试模块上的连接座将待测试模块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卡口内;
所述固定板(102)的下表面设有偶数个第二驱动气缸(115),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15)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15)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2)上,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15)的输出端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102)后伸长至与所述插接板(108)抵接,以驱动所述插接板(108)沿着所述导向杆(106)上下运动,且当所述插接板(108)从最底端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顶针基板(104)随着插接板(108)与所述固定板(102)分离而断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07)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托盘(111),所述第二托盘(111)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110)与所述定位板(107)之间,且每个所述第二托盘(111)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托盘(110),所述第二托盘(111)第一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07)上,并可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第一托盘(110)一同从所述定位板(107)的一侧或另一侧抽出,所述第二托盘(11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第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07)的上表面设有偶数个第一驱动气缸(112),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07)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的输出端向下穿过所述定位板(107)后伸长至与所述插接板(108)抵接,以驱动所述定位板(107)沿着所述导向杆(106)上下运动,且当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12)驱动所述定位板(107)向下运动至与最底端时,待测试模块依次穿过第二开口、卡口、第三开口和第一开口后与对应的所述插接座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顶针基板(10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108)上设有多个插接盘(113)和至少一个第三托盘(114),每个所述插接盘(113)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插接座,每个所述第三托盘(114)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插接盘(113),所述第三托盘(114)滑动设置在所述插接板(108)上,并可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插接盘(113)一同从所述插接板(108)的一侧或另一侧抽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110)、第二托盘(111)和第三托盘(114)的一侧和/或另一侧均设有拉手(119)。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机柜相对两侧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对散热风扇,且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柜包括控制箱(201),所述工控机、继电器控制电路和CAN通讯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控制箱(201)内,所述控制箱(201)的一侧向上延伸设置有支架(202),所述支架(202)上设有显示器(203)和照明灯(204),所述显示器(203)和照明灯(204)分别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2)上还设有报警器(205),所述报警器(205)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43426.1A CN108761251B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43426.1A CN108761251B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61251A CN108761251A (zh) | 2018-11-06 |
CN108761251B true CN108761251B (zh) | 2024-10-29 |
Family
ID=6397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43426.1A Active CN108761251B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612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71514B (zh) * | 2018-12-26 | 2022-06-07 |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基站射频通道老化测试的负载装置及系统 |
CN112589770A (zh) * | 2020-12-01 | 2021-04-02 | 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 一种示教器测试台架及示教器测试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33217A (zh) * | 2017-04-05 | 2017-07-07 | 武汉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中央控制单元的自动检测设备 |
CN207164092U (zh) * | 2017-08-25 | 2018-03-30 | 深圳市智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老化测试柜 |
CN207198255U (zh) * | 2017-08-23 | 2018-04-06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源转换器批量老化测试装置 |
CN108761256A (zh) * | 2018-07-27 | 2018-11-06 |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机柜 |
CN209387746U (zh) * | 2018-07-27 | 2019-09-13 |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956194A0 (fi) * | 1995-12-21 | 1995-12-21 | Icl Personal Systems Oy | Anordning foer att funktionellt testa en elektronisk modul |
KR100541546B1 (ko) * | 2003-07-14 | 2006-01-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도체 디바이스 테스트장치 |
KR101111482B1 (ko) * | 2009-05-15 | 2012-02-21 | (주)아테코 | 모듈 번-인 테스트 시스템 |
CN201449444U (zh) * | 2009-06-22 | 2010-05-05 |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老化设备 |
CN102854340B (zh) * | 2012-03-22 | 2015-05-06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 电子产品老化载具及老化测试方法 |
CN203037817U (zh) * | 2012-12-21 | 2013-07-03 | 彩虹集团公司 | 一种大功率led点亮测试装置 |
CN206930749U (zh) * | 2017-07-04 | 2018-01-26 | 厦门亿加凌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pcba自动化检测设备 |
-
2018
- 2018-07-27 CN CN201810843426.1A patent/CN1087612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33217A (zh) * | 2017-04-05 | 2017-07-07 | 武汉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中央控制单元的自动检测设备 |
CN207198255U (zh) * | 2017-08-23 | 2018-04-06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源转换器批量老化测试装置 |
CN207164092U (zh) * | 2017-08-25 | 2018-03-30 | 深圳市智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老化测试柜 |
CN108761256A (zh) * | 2018-07-27 | 2018-11-06 |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机柜 |
CN209387746U (zh) * | 2018-07-27 | 2019-09-13 |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61251A (zh) | 2018-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30954U (zh) | Pcba功能自动化检测设备 | |
CN105353324A (zh) | 一种led灯珠检测装置 | |
CN109828152B (zh) | 电池加热片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 |
CN108761251B (zh) | 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 |
CN206804845U (zh) | 一种开关电源老化试验和性能检测系统 | |
CN102879686B (zh) | 一种电源适配器自动测试装置 | |
CN201152889Y (zh) | 一种电缆检测装置 | |
CN206945907U (zh) | 一种pcba自动测试设备 | |
CN210294468U (zh) | 一种印刷电路板老化测试柜 | |
CN207937593U (zh) | 电能表整机功能自动检测装置 | |
CN209387746U (zh) | 一种自动老化检测设备 | |
CN207164092U (zh) | 老化测试柜 | |
CN206757004U (zh) | 一种自动测试装置 | |
CN108828278B (zh) | 一种电池测试系统 | |
CN211180800U (zh) | 一种能够检测并烧录程序的传感器模块检测工装 | |
CN105467297B (zh) | 一种自动测试机 | |
CN104237825A (zh) |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多板测试台 | |
CN102508175B (zh) | 一种气动单板光纤led指示灯测试仪 | |
CN208399645U (zh) | 一种屏蔽式电路板自动测试平台 | |
CN202275155U (zh) | 气动双板光纤led指示灯测试仪 | |
CN219575579U (zh) | 用于整板电子元件的测试装置 | |
CN219369932U (zh) | 印刷电路板测试工装 | |
CN218380844U (zh) | 微动开关op值检测电路 | |
CN212341339U (zh) | 自动点按测试设备 | |
CN218272572U (zh) | 新能源汽车ptc发热模组极间耐压自动测试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