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转运输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号CN108273934A该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装置,其包括安装架,还包括设于安装架上的放料台机构、翻转机构、滑座和固定板,第一电机带动滑板在第一滑轨上左右移动,将产品放入放料台,第一电机带动滑板移动至指定位置,翻转机构张开或缩短产品所需要的距离,同时气缸推动滑板上升并带动放料台和其上的产品上升,顶到校正吸盘上吸住产品,气缸带动放料台下降,翻转机构翻转底座上的第三滑轨左右移动,张开或缩短下一模具所需要的距离,翻转支座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翻转,翻转后第三电机通过皮带带动校正吸盘旋转,旋转所需要的角度,其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且翻转平稳,无冲击,安全可靠;但翻转时不能实现运输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可以翻转板材的同时还能运输板材,并且能够自动送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包括基座、翻转运输机构、给料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基座包括底板、电机基座、铰接座、轴承座支撑柱Ⅰ、滑轨支撑柱、滑轨和固定柱,电机基座固定连接在底板右端的前侧,铰接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中端的右侧,轴承座支撑柱Ⅰ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右端,轴承座支撑柱Ⅰ位于电机基座后端的右侧,滑轨支撑柱固定连接在底板中端的左侧,滑轨的上端向右侧倾斜,滑轨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滑轨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柱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左端;
所述翻转运输机构包括电机、缺齿齿轮、传动轴、齿轮Ⅰ、连杆Ⅰ、连杆Ⅱ、凸轮、连杆Ⅲ、滑块、连杆Ⅳ和载料体,缺齿齿轮上设置有上端缺齿槽和下端缺齿槽,缺齿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的后端,上端缺齿槽开口朝上,传动轴转动连接在轴承座支撑柱Ⅰ上端的左侧,齿轮Ⅰ固定连接在传动轴的前端,连杆Ⅰ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传动轴的后端,连杆Ⅰ的下端和连杆Ⅱ的下端铰接连接,凸轮固定连接在传动轴的中端,凸轮位于齿轮Ⅰ和连杆Ⅰ之间,连杆Ⅲ的中端铰接连接在铰接座上,连杆Ⅲ的右端与凸轮接触,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内,连杆Ⅲ的左端与滑块接触,连杆Ⅳ的左端铰接连接在滑块后端的中心,连杆Ⅳ的中端与连杆Ⅱ的上端铰接连接,载料体的左端固定连接在连杆Ⅳ的右端。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输送机构、挡板、输送带、升降轴、升降齿轮、输送机构固定板和升降管,输送机构包括输送主体和辊子,辊子设置有两个,两个辊子分别转动连接在输送主体的左右两端,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挡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输送主体上端的前后两侧,输送带与两个辊子带传动连接,升降轴固定连接在左端的辊子的前端,升降齿轮固定连接在升降轴的中端,输送机构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机构固定板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输送主体下端的前后两侧,升降管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输送机构固定板下端的内侧,升降管的内端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固定柱上;
所述载料体包括载料体主体板、压动滑块凹槽、压动滑块滑槽、压动滑块导轨、导轨挡板Ⅰ、压动滑块、压动滑块上推板和压动滑块下压板,压动滑块凹槽设置在载料体主体板的中间位置,压动滑块滑槽有两个,两个压动滑块滑槽均设置在载料体主体板的中间位置并与压动滑块凹槽连通,压动滑块导轨固定在压动滑块凹槽内,压动滑块导轨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导轨挡板Ⅰ,压动滑块滑动连接在压动滑块凹槽内,并且压动滑块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压动滑块滑槽内,压动滑块与压动滑块导轨滑动配合连接,压动滑块导轨上套有压缩弹簧Ⅰ,压缩弹簧Ⅰ位于载料体主体板和压动滑块之间,压动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动滑块上推板,压动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动滑块下压板;
所述的给料机构包括给料主体、限位板、阻挡滑板、板料挡板、载料体凹槽和阻挡滑板导轨,阻挡滑板包括凸板、圆形滑孔Ⅱ、阻挡板和立柱,凸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贯穿的圆形滑孔Ⅱ,阻挡板和立柱均设置在凸板的上端;板料挡板上设置有限位板滑槽和出料口,限位板滑槽与出料口连通,出料口位于板料挡板的下端;载料体凹槽上设置有圆形滑孔Ⅰ;阻挡滑板导轨上设置有导轨挡板Ⅱ;给料主体的左端设置有载料体凹槽,限位板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板均固定连接在给料主体上端的右侧,板料挡板固定连接在给料主体的中间位置并于两个限位板固定连接形成门字型空间;阻挡滑板导轨设置有两个,两个阻挡滑板导轨均固定连接在给料主体的下端并位于板料挡板下方;凸板通过两个圆形滑孔Ⅱ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阻挡滑板导轨上,两个阻挡滑板导轨上各套有一个压缩弹簧Ⅱ,压缩弹簧Ⅱ均位于导轨挡板Ⅱ和凸板之间;阻挡板滑动连接在限位板滑槽内,立柱滑动连接在圆形滑孔Ⅰ内;给料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给料固定板的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所述基座还包括轴承座支撑柱Ⅱ、支撑板Ⅰ、给料固定板、支撑板Ⅱ、顶板和轴承座支撑柱Ⅲ,顶板上设置有槽Ⅰ和槽Ⅱ,轴承座支撑柱Ⅱ固定连接在底板左端的前侧,支撑板Ⅰ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右端,给料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右端的上侧,支撑板Ⅱ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左端,顶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上端的内侧,轴承座支撑柱Ⅲ位于固定柱左端的前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还包括带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带轮Ⅰ、带轮轴Ⅰ、带轮Ⅱ、带轮轴Ⅱ、带轮Ⅲ、齿轮Ⅱ和传动带,带轮Ⅰ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的前端,带轮轴Ⅰ转动连接在轴承座支撑柱Ⅱ的上端,带轮Ⅱ固定连接在带轮轴Ⅰ的后端,带轮轴Ⅱ的后端转动连接在轴承座支撑柱Ⅲ的上端,带轮Ⅲ固定连接在带轮轴Ⅱ的前端,齿轮Ⅱ固定连接在带轮轴Ⅱ的中端,传动带与带轮Ⅰ、带轮轴Ⅰ和带轮Ⅲ均为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的弹簧套在固定柱上,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升降管的下端,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顶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所述的电机为低速电机,转速为6r/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所述的电机具有电磁抱闸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当载料体位于载料体凹槽内时,压动滑块下压板顶着立柱并使得立柱向下滑动,从而带动阻挡滑板滑出限位板滑槽,以使得出料口完全露出。
本发明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可以通过缺齿齿轮、凸轮、连杆Ⅰ、连杆Ⅱ、连杆Ⅲ和连杆Ⅳ实现板材翻转的同时还进行板材的运输。
2、可以自动送料,每次可以保证只送入一块板料进入载料体中,通过纯机械结构实现了装置的稳定可靠,同时又实现了高度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去轴承座支撑柱Ⅰ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去轴承座支撑柱Ⅰ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整体去轴承座支撑柱Ⅰ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滑轨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翻转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翻转运输机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缺齿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连杆Ⅲ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载料体和给料机构配合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
图15是14的左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载料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载料体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给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给料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给料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给料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阻挡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带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的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升降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1;底板1-1;电机基座1-2;铰接座1-3;轴承座支撑柱Ⅰ1-4;滑轨支撑柱1-5;滑轨1-6;轴承座支撑柱Ⅱ1-7;支撑板Ⅰ1-8;给料固定板1-9;支撑板Ⅱ1-10;顶板1-11;槽Ⅰ1-11-1;槽Ⅱ1-11-2;固定柱1-12;轴承座支撑柱Ⅲ1-13;翻转运输机构2;电机2-1;缺齿齿轮2-2;上端缺齿槽2-2-1;下端缺齿槽2-2-2;传动轴2-3;齿轮Ⅰ2-4;连杆Ⅰ2-5;连杆Ⅱ2-6;凸轮2-7;连杆Ⅲ2-8;滑块2-9;连杆Ⅳ2-10;载料体2-11;载料体主体板2-11-1;压动滑块凹槽2-11-2;压动滑块滑槽2-11-3;压动滑块导轨2-11-4;导轨挡板Ⅰ2-11-5;压动滑块2-11-6;压动滑块上推板2-11-7;压动滑块下压板2-11-8;给料机构3;给料主体3-1;限位板3-2;阻挡滑板3-3;凸板3-3-1;圆形滑孔Ⅱ3-3-2;阻挡板3-3-3;立柱3-3-4;板料挡板3-4;限位板滑槽3-4-1;出料口3-4-2;载料体凹槽3-5;圆形滑孔Ⅰ3-5-1;阻挡滑板导轨3-6;导轨挡板Ⅱ3-6-1;带传动机构4;带轮Ⅰ4-1;带轮轴Ⅰ4-2;带轮Ⅱ4-3;带轮轴Ⅱ4-4;带轮Ⅲ4-5;齿轮Ⅱ4-6;传动带4-7;送料机构5;输送机构5-1;输送主体5-1-1;辊子5-1-2;挡板5-2;输送带5-3;升降轴5-4;升降齿轮5-5;输送机构固定板5-6;升降管5-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阐述具体实施方式前,为避免重复性语言,解释说明以下所述“齿轮通过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轴上”:齿轮通过键周向固定连接在轴上,轴上设置有卡簧槽,齿轮通过两个卡簧轴向固定连接在轴上,该解释说明在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一种将齿轮固定连接在轴上的普遍的安装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7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包括基座1、翻转运输机构2、给料机构3和送料机构5,所述基座1包括底板1-1、电机基座1-2、铰接座1-3、轴承座支撑柱Ⅰ1-4、滑轨支撑柱1-5、滑轨1-6和固定柱1-12,电机基座1-2固定连接在底板1-1右端的前侧,铰接座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中端的右侧,轴承座支撑柱Ⅰ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1-1的右端,轴承座支撑柱Ⅰ1-4位于电机基座1-2后端的右侧,滑轨支撑柱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中端的左侧,滑轨1-6的上端向右侧倾斜,滑轨1-6的右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滑轨支撑柱1-5的上端,固定柱1-12固定连接在顶板1-11的左端可以通过缺齿齿轮2-2、凸轮2-7、连杆Ⅰ2-5、连杆Ⅱ2-6、连杆Ⅲ2-8和连杆Ⅳ2-10实现板材翻转的同时还进行板材的运输。
所述翻转运输机构2包括电机2-1、缺齿齿轮2-2、传动轴2-3、齿轮Ⅰ2-4、连杆Ⅰ2-5、连杆Ⅱ2-6、凸轮2-7、连杆Ⅲ2-8、滑块2-9、连杆Ⅳ2-10和载料体2-11,缺齿齿轮2-2上设置有上端缺齿槽2-2-1和下端缺齿槽2-2-2,缺齿齿轮2-2通过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电机2-1的输出轴的后端,上端缺齿槽2-2-1朝上,传动轴2-3通过带座外球面轴承转动连接在轴承座支撑柱Ⅰ1-4上端的左侧,齿轮Ⅰ2-4通过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传动轴2-3的前端,连杆Ⅰ2-5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传动轴2-3的后端,连杆Ⅰ2-5和连杆Ⅱ2-6的下端通过铰接螺栓铰接连接1,凸轮2-7通过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传动轴2-3的中端,凸轮2-7位于齿轮Ⅰ2-4和连杆Ⅰ2-5之间,连杆Ⅲ2-8的中端通过铰接螺栓铰接连接在铰接座1-3上,连杆Ⅲ2-8的右端与凸轮2-7通过圆柱滚子接触,滑块2-9滑动连接在滑轨1-6内,连杆Ⅲ2-8的左端与滑块2-9通过圆柱滚子接触,连杆Ⅳ2-10的左端通过铰接螺栓铰接连接在滑块2-9后端的中心,连杆Ⅳ2-10的中端与连杆Ⅱ2-6的上端通过铰接螺栓铰接连接,载料体2-1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连杆Ⅳ2-10的右端,滑轨1-6的长度要保证足够长,以免滑块2-9从其中滑出,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对滑块2-9作限位处理,否则翻转运输机构2会在滑块2-9到达限位处时停止作业,严重时翻转运输机构2会被损坏,载料体2-11用于实现板材运输的同时还可实现板材的翻转。
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输送机构5-1、挡板5-2、输送带5-3、升降轴5-4、升降齿轮5-5、输送机构固定板5-6和升降管5-7,输送机构5-1包括输送主体5-1-1和辊子5-1-2,辊子5-1-2设置有两个,两个辊子5-1-2分别转动连接在输送主体5-1-1的左右两端,挡板5-2设置有两个,两个挡板5-2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输送主体5-1-1上端的前后两侧,输送带5-3与两个辊子5-1-2带传动连接,升降轴5-4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左端的辊子5-1-2的前端,升降齿轮5-5通过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升降轴5-4的中端,输送机构固定板5-6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机构固定板5-6的上端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输送主体5-1-1下端的前后两侧,升降管5-7上端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两个输送机构固定板5-6下端的内侧,升降管5-7的内端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固定柱1-12上。
所述载料体2-11包括载料体主体板2-11-1、压动滑块凹槽2-11-2、压动滑块滑槽2-11-3、压动滑块导轨2-11-4、导轨挡板Ⅰ2-11-5、压动滑块2-11-6、压动滑块上推板2-11-7和压动滑块下压板2-11-8,压动滑块凹槽2-11-2设置在载料体主体板2-11-1的中间位置,压动滑块滑槽2-11-3有两个,两个压动滑块滑槽2-11-3均设置在载料体主体板2-11-1的中间位置并与压动滑块凹槽2-11-2连通,压动滑块导轨2-11-4固定在压动滑块凹槽2-11-2内,压动滑块导轨2-11-4用于限制压动滑块2-11-6的运动轨迹,使得压动滑块2-11-6只能在压动滑块凹槽2-11-2内沿着压动滑块导轨2-11-4来回滑动。压动滑块导轨2-11-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导轨挡板Ⅰ2-11-5,导轨挡板Ⅰ2-11-5用于限制压动滑块2-11-6滑动的距离,防止压动滑块2-11-6滑出压动滑块凹槽2-11-2。压动滑块2-11-6滑动连接在压动滑块凹槽2-11-2内,并且压动滑块2-11-6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压动滑块滑槽2-11-3内,压动滑块2-11-6与压动滑块导轨2-11-4滑动配合连接,压动滑块导轨2-11-4上套有压缩弹簧Ⅰ,压缩弹簧Ⅰ位于载料体主体板2-11-1和压动滑块2-11-6之间。压缩弹簧Ⅰ用于推动压动滑块2-11-6,当压动滑块2-11-6不受板材作用力时,压缩弹簧Ⅰ使得动压动滑块2-11-6的外侧定在导轨挡板Ⅰ2-11-5的内侧;当载料体主体板2-11-1装有板料时,板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推动压动滑块上推板2-11-7向下滑动,从而通过压动滑块上推板2-11-7带动压动滑块2-11-6压缩压缩弹簧Ⅰ并向下滑动,也既向压动滑块导轨2-11-4的内侧滑动。载料体2-11在装板料的时候是处于向下倾斜的角度的,所以板材能够通过自身的重力沿着载料体主体板2-11-1内向下滑动。压动滑块2-1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动滑块上推板2-11-7,压动滑块2-1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动滑块下压板2-11-8;压动滑块上推板2-11-7用于承受板材的推力,从而带动压动滑块2-11-6向下滑动,压动滑块下压板2-11-8用于压动立柱3-3-4,使得立柱3-3-4向下滑动。
所述的给料机构3包括给料主体3-1、限位板3-2、阻挡滑板3-3、板料挡板3-4、载料体凹槽3-5和阻挡滑板导轨3-6,阻挡滑板3-3包括凸板3-3-1、圆形滑孔Ⅱ3-3-2、阻挡板3-3-3和立柱3-3-4,凸板3-3-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贯穿的圆形滑孔Ⅱ3-3-2,阻挡板3-3-3和立柱3-3-4均设置在凸板3-3-1的上端;板料挡板3-4上设置有限位板滑槽3-4-1和出料口3-4-2,限位板滑槽3-4-1与出料口3-4-2连通,出料口3-4-2位于板料挡板3-4的下端;限位板滑槽3-4-1用于容纳阻挡板3-3-3,出料口3-4-2用于让板材滑出。载料体凹槽3-5上设置有圆形滑孔Ⅰ3-5-1,圆形滑孔Ⅰ3-5-1用于滑动连接立柱3-3-4,载料体凹槽3-5用于容纳载料体2-11;当载料体2-11处于接料状态时,载料体2-11的下表面是与载料体凹槽3-5贴合的,并且载料体2-11的内侧的上表面是略低于出料口3-4-2的,以使得板材可以顺利从出料口3-4-2滑入到载料体主体板2-11-1内。阻挡滑板导轨3-6上设置有导轨挡板Ⅱ3-6-1,导轨挡板Ⅱ3-6-1用于限制阻挡板3-3-3从阻挡滑板导轨3-6上滑出,阻挡滑板导轨3-6用于限制阻挡板3-3-3的滑动轨迹;给料主体3-1的左端设置有载料体凹槽3-5,限位板3-2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板3-2均固定连接在给料主体3-1上端的右侧,板料挡板3-4固定连接在给料主体3-1的中间位置并于两个限位板3-2固定连接形成门字型空间,门字型空间用于放置待翻转运输的板料;阻挡滑板导轨3-6设置有两个,两个阻挡滑板导轨3-6均固定连接在给料主体3-1的下端并位于板料挡板3-4下方;凸板3-3-1通过两个圆形滑孔Ⅱ3-3-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阻挡滑板导轨3-6上,两个阻挡滑板导轨3-6上各套有一个压缩弹簧Ⅱ,压缩弹簧Ⅱ均位于导轨挡板Ⅱ3-6-1和凸板3-3-1之间;压缩弹簧Ⅱ用于将阻挡板3-3-3顶入限位板滑槽3-4-1内从而将出料口3-4-2封住,防止板料滑出出料口3-4-2。同时也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前面的板料通过出料口3-4-2滑入到载料体主体板2-11-1内时,后面的板料会立刻滑入出料口3-4-2,但是由于载料体主体板2-11-1内已经有一块板料了,因此后面的板料无法继续滑入载料体主体板2-11-1内,会造成后面的板料一部分了滑出了出料口3-4-2,另一部分还在门字型空间内。这种情况下,压缩弹簧Ⅱ将阻挡板3-3-3向上顶,会使得阻挡板3-3-3的上端顶在板料的下表上,依然可以防止板料滑出出料口3-4-2。当载料体2-11位于载料体凹槽3-5内时,压动滑块下压板2-11-8会向下压动立柱3-3-4,使得立柱3-3-4向下滑动,立柱3-3-4会带动阻挡板3-3-3向下滑动从而将出料口3-4-2露出,便于板料滑入载料体主体板2-11-1内。一旦载料体2-11离开载料体凹槽3-5,压动滑块下压板2-11-8便不再向下压动立柱3-3-4,在压缩弹簧Ⅱ的作用下,阻挡板3-3-3会向上滑动,从而密封住出料口3-4-2或者顶着出料口3-4-2里面的板料,防止板料滑出。阻挡板3-3-3滑动连接在限位板滑槽3-4-1内,立柱3-3-4滑动连接在圆形滑孔Ⅰ3-5-1内;给料主体3-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给料固定板1-9的上端。给料机构3整体也是向下倾斜的,这样重力才能发挥作用,使得板材沿着出料口3-4-2自动滑出。通过载料体2-11与给料机构3的配合便实现了自动送料,该过程只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板料放入门字型空间内。每次载料体2-11与给料机构3配合在一起时,便会有一块板料自动滑入载料体2-11内。当载料体2-11离开时,板料又会被自动限制在门字型空间内。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所述基座1还包括轴承座支撑柱Ⅱ1-7、支撑板Ⅰ1-8、给料固定板1-9、支撑板Ⅱ1-10、顶板1-11和轴承座支撑柱Ⅲ1-13,顶板1-11上设置有槽Ⅰ1-11-1和槽Ⅱ1-11-2,轴承座支撑柱Ⅱ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1-1左端的前侧,支撑板Ⅰ1-8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板1-1的右端,给料固定板1-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1-8右端的上侧,支撑板Ⅱ1-1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板1-1的左端,顶板1-1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1-8和支撑板Ⅱ1-10上端的内侧,固定柱1-12和轴承座支撑柱Ⅲ1-13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顶板1-11的左端,轴承座支撑柱Ⅲ1-13位于固定柱1-12左端的前侧,槽Ⅰ1-11-1的设置用于传动带4-7通过顶板1-11,槽Ⅱ1-11-2的设置用于使顶板1-11不影响连杆Ⅳ2-10和载料体2-11的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二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带传动机构4包括带轮Ⅰ4-1、带轮轴Ⅰ4-2、带轮Ⅱ4-3、带轮轴Ⅱ4-4、带轮Ⅲ4-5、齿轮Ⅱ4-6和传动带4-7,带轮Ⅰ4-1通过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电机2-1输出轴的前端,带轮轴Ⅰ4-2通过带座外球面轴承转动连接在轴承座支撑柱Ⅱ1-7的上端,带轮Ⅱ4-3通过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带轮轴Ⅰ4-2的后端,带轮轴Ⅱ4-4的后端通过带座外球面轴承转动连接在轴承座支撑柱Ⅲ1-13的上端,带轮Ⅲ4-5通过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带轮轴Ⅱ4-4的前端,齿轮Ⅱ4-6通过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带轮轴Ⅱ4-4的中端,传动带4-7与带轮Ⅰ4-1、带轮轴Ⅰ4-2和带轮Ⅲ4-5均为带传动连接,带轮Ⅱ4-3起到对传动带4-7的张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弹簧套在固定柱1-12上,弹簧的上端通过垫片和螺栓固定连接在升降管5-7的下端,弹簧的下端通过垫片和螺栓固定连接在顶板1-11上。弹簧的作用是对板材落在送料机构上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2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四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电机2-1为低速电机,转速为6r/min。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2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五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电机2-1具有电磁抱闸功能,以使得电机断电时能够立刻停止转动,防止电机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旋转。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下面结合图1-2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六作进一步说明,当载料体2-11位于载料体凹槽3-5内时,压动滑块下压板2-11-8顶着立柱3-3-4并使得立柱3-3-4向下滑动,从而带动阻挡滑板3-3滑出限位板滑槽3-4-1,以使得出料口3-4-2完全露出,从而板料可以从出料口3-4-2滑入到载料体2-11内。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全自动板材翻转运输装置,其工作原理为:
当操作人员启动电机2-1前,要保证端缺齿槽2-2-1处于上方位置,可以同过操作人员调整,每次使用装置后当缺齿槽2-2-1处于上方位置时,关闭电机2-1,由于电机2-1具有电磁抱闸,所以整个装置会立即停止运作;整个装置的运动分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方面:电机2-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缺齿齿轮2-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由于上端缺齿槽2-2-1处于上方位置,上端缺齿槽2-2-1与齿轮Ⅰ2-4配合,齿轮Ⅰ2-4不会转动,在这个期间内,等待板材从给料机构3中滑入载料体2-11中,此时载料体2-11的位置记为初始位置,当上端缺齿槽2-2-1的位置从上侧转至右侧,缺齿齿轮2-2的转动带动齿轮Ⅰ2-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齿轮Ⅰ2-4带动传动轴2-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传动轴2-3带动连杆Ⅰ2-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连杆Ⅰ2-5推动连杆Ⅱ2-6向左上方移动,连杆Ⅱ2-6推动连杆Ⅳ2-10向左上方移动,连杆Ⅳ2-10带动载料体2-11向左上方移动,此时整个装置的运动情况见说明书附图,装置的运动状态从图1变到图2,当上端缺齿槽2-2-1的位置从右方转至下方,此时整个装置的运动状态从说明书附图的图2变到图3,此时由于下端缺齿槽2-2-2的位置位于上方,下端缺齿槽2-2-2与齿轮Ⅰ2-4相配合,齿轮Ⅰ2-4不会转动,在这个期间内,等待板材从载料体2-11中脱离,此时载料体2-11的位置记为结束位置,当上端缺齿槽2-2-1的位置从下方转至左方,再从左方转回上方,缺齿齿轮2-2的转动带动齿轮Ⅰ2-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齿轮Ⅰ2-4带动传动轴2-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传动轴2-3带动连杆Ⅰ2-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连杆Ⅰ2-5拉动连杆Ⅱ2-6向右下方移动,连杆Ⅱ2-6拉动连杆Ⅳ2-10向右下方移动,连杆Ⅳ2-10带动载料体2-11向右下方移动,直到载料体2-11回到初始位置,这个过程是载料体2-11的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即从右下方的位置移动至左上方的位置,再从左上方的位置回到右下方的位置,记为一个运动周期,在这个运动周期里传动轴2-3、齿轮Ⅰ2-4、连杆Ⅰ2-5、和凸轮2-7均转了一圈,需要注意的是缺齿齿轮2-2与齿轮Ⅰ2-4的传动比要设计成满足缺齿齿轮2-2在一个运动周期里也转一圈,用于在一个运动周期内保证在大体上缺齿齿轮2-2转了多少度,齿轮Ⅰ2-4也跟着转了多少度;第二方面:当载料体2-11即将位于初始位置时,凸轮2-7是最大行程,连杆Ⅲ2-8的右端被凸轮2-7推至最低位置,从而连杆Ⅲ2-8的左端升至最高位置,用于推动滑块2-9向右上方移动,滑块2-9带动连杆Ⅳ2-10向右上方移动,从而载料体2-11向右上方移动,此时载料体2-11会有个类似铲的动作,此时载料体2-11正好位于给料机构3的正下方,使得载料体2-11成功接到板材,见说明书附图图1,当载料体2-11即将处于结束位置时,凸轮2-7是最小行程,由于滑块2-9的重力作用,加上整个翻转运输机构2的中心偏左,连杆Ⅲ2-8的左端将至最低位置,连杆Ⅲ2-8的右端通过滚子与凸轮2-7接触,连杆Ⅲ2-8的右端处于最高位置,所以运动过程是滑块2-9向左下方移动,滑块2-9带动连杆Ⅳ2-10向左下方移动,从而载料体2-11处于结束位置时会有向下移动的动作,确保板材会从载料体2-11中落出,见说明书附图图3;第三方面:带传动机构4所有的零件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电机2-1的输出轴顺时针方向转动,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带轮Ⅰ4-1转动,带轮Ⅰ4-1带动传动带4-7转动,传动带4-7带动带轮Ⅱ4-3和带轮Ⅲ4-5转动,带轮Ⅲ4-5带动带轮轴Ⅱ4-4转动,带轮轴Ⅱ4-4带动齿轮Ⅱ4-6转动,当载料体2-11即将处于结束位置时,板材落在输送带5-3上,由于送料机构5的整体重量变重,送料机构5向下运动,套在固定柱1-12上的弹簧被压缩,当送料机构5由于受到弹簧高度的限制不能再继续下降时,升降齿轮5-5与齿轮Ⅱ4-6啮合,齿轮Ⅱ4-6带动升降齿轮5-5转动,升降齿轮5-5带动升降轴5-4转动,升降轴5-4带动左端的辊子5-1-2转动,左端的辊子5-1-2使输送带5-3运作,输送带将板材送出。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