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57027A - 落座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落座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57027A
CN108657027A CN201710821600.8A CN201710821600A CN108657027A CN 108657027 A CN108657027 A CN 108657027A CN 201710821600 A CN201710821600 A CN 201710821600A CN 108657027 A CN108657027 A CN 108657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sheet
holder
bearing part
seat
provided projecting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216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鬼头孝辅
中山孝市
青山睦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57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7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94Upholstery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 B60N2/0021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or measurement
    • B60N2/003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or measur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sensor mounting location in or on the seat
    • B60N2/0031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or measur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sensor mounting location in or on the seat mounted on th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10/00Sensor types, e.g. for 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or for controlling seats
    • B60N2210/40Force or pressure sensors
    • B60N2210/46Electric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损害组装性并抑制安装片折断的落座传感器。具备:支架(31),其在夹设于车辆的座椅坐垫的坐垫部件与支承该坐垫部件的支承部件之间的状态下被载置于该支承部件;传感器体(40),其被载置于支架(31),对从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信息进行检测;安装部34,其具有在支架(31)的端部向下方突出设置的第一安装片(34a)和与该第一安装片(34a)的端部相反侧邻接并在支架(31)向下方突出设置的第二安装片(34b),在由第一安装片(34a)和第二安装片(34b)夹持支承部件的状态下安装于该支承部件;以及第一防脱部(35),其在第一安装片(34a)的末端部向第二安装片(34b)突出设置。

Description

落座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落座传感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落座传感器,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落座传感器。该落座传感器具备:支架,其配置于车辆的座椅坐垫的坐垫部件的下方,并载置于支承该坐垫部件的支承部件(S型弹簧);和片状的传感器体,其载置于该支架,对从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的载荷信息进行检测。在支架例如设置有具有向下方延出的一对安装片的安装部。安装部在由两安装片夹持支承部件的状态下安装于支承部件。此外,在两安装片的前端朝向相互的对置侧突出设置有大致三角爪状的防脱部。
专利文献1:CN203331880U(第1-3图)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当将安装部安装于支承部件时,为了将两安装片之间展宽需要使它们弹性变形,使两防脱部越过支承部件。因此,优选为了使弹性变形变得容易而使各安装片薄壁化。然而,例如当因从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而使支架产生变形时,有时应力集中于安装片的根部,而有可能致使实施薄壁化后的安装片折断。
另一方面,若为了提高各安装片的刚度而进行厚壁化,则该安装片不易弹性变形,而有可能损害组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损害组装性并能抑制安装片折断的落座传感器。
解决上述课题的落座传感器,具备:支架,其以夹持于车辆的座椅坐垫的坐垫部件与支承该坐垫部件的支承部件之间的状态被载置于该支承部件;传感器体,其被载置于所述支架,并对从所述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信息进行检测;安装部,其具有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端部的第一安装片和与该第一安装片的端部相反侧相邻并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二安装片,所述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夹持所述支承部件的状态被安装于该支承部件;以及防脱部,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片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片的末端部。
根据该结构,在将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支承部件时,只要主要使所述第一安装片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安装片与所述第二安装片之间就会扩展,从而所述防脱部越过所述支承部件。这里,所述安装部(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位于所述支架的端部,由此例如在因从所述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致使所述支架产生变形时,应力会集中于与所述第一安装片的端部相反侧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片的根部。所述第二安装片虽然不易弹性变形但对组装性的影响很小,由此例如能够通过厚壁化来提高第二安装片的刚度。由此,能够抑制所述第二安装片折断。另一方面,集中于所述第一安装片的根部的应力相对变小,由此能够抑制虽然通过例如薄壁化使第一安装片容易弹性变形却导致其折断的情况发生。另外,通过使所述第一安装片容易弹性变形,由此能够抑制组装性受损。
上述落座传感器优选为,具备:臂部,其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和第二防脱部,其突出设置于所述臂部的末端部,在上方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或接近。
根据该结构,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向上方的错位被限制在所述第二防脱部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为止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抑制所述支架向所述支承部件的上方脱落。
上述落座传感器优选为,具备:一对所述臂部,它们沿与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即第一方向排列设置,并在该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或者接近;和晃动抑制部,其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支承部件接近。
根据该结构,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错位被限制在所述晃动抑制部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为止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抑制所述传感器体与所述支架一起向所述第一方向错位,从而能够更加提高该传感器体对载荷信息的检测性能。另外,即使随着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第一方向错位,所述臂部被所述支承部件按压,也能减小该臂部因此折断的可能性。
本发明具有不损害组装性并能抑制安装片折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落座传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5中,(a)、(b)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构造的侧视图及其放大图。
图6是沿图4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中,(a)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构造的侧视图,(b)是沿(a)的7B-7B线的剖视图。
图8中,(a)、(b)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支架的无负荷状态和输入载荷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中,(a)、(b)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安装部的无负荷状态和输入载荷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中,是(a)、(b)示出比较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安装部的无负荷状态和输入载荷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中,(a)、(b)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作用的侧视图。
图12中,(a)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构造的纵剖视图,(b)是示出变形方式的落座传感器的构造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SU…支承部件;6…座椅坐垫;20…坐垫部件;30…落座传感器;31…支架;34…安装部;34a…第一安装片;34b…第二安装片;35…第一防脱部(防脱部);36…臂部;37…第二防脱部;38、50…晃动抑制部;40…传感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落座传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下面将车辆的前后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如图1所示,下部导轨2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固定于车辆的地板1,并且,上部导轨3以能够相对于下部导轨2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与该下部导轨2连结。
此外,下部导轨2和上部导轨3都在宽度方向(图1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成对配设,这里,示出朝向前方配置于右侧的轨道。而且,形成乘客的落座部的座椅5被固定、支承于两上部导轨3。
座椅5具备形成座面的座椅坐垫6和倾转(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该座椅坐垫6的后端部的座椅靠背7而构成。而且,座椅坐垫6具有形成其骨架的坐垫框架10和覆设于该坐垫框架10的坐垫部件20。坐垫框架10具有沿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并载置于两上部导轨3的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一对坐垫侧框11。另外,坐垫框架1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前连接杆12,其沿宽度方向延伸并连接两坐垫侧框11的前部彼此;和大致圆筒状的后连接杆13,其同样沿宽度方向延伸,并连接两坐垫侧框11的后部彼此。坐垫部件20具有例如由聚氨酯树脂构成的座椅减震垫21,并在从上方覆盖坐垫框架10的整体的状态下被支承于坐垫框架10。
即,如图2和图3所示,基本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S型弹簧14以在宽度方向上空开间隔的状态架设于前连接杆12与后连接杆13之间。各S型弹簧14由截面为大致圆形的线材构成,具有相比前连接杆12和后连接杆13位于下方且在大致水平延展的平面上的平坦部14a。另外,各S型弹簧14具有:前倾斜部14b,其与平坦部14a的前端连接,向前斜上方延伸,并与前连接杆12卡止;和后倾斜部14c,其与平坦部14a的后端连接,向后斜上方延伸,并与后连接杆13卡止。而且,在多个S型弹簧14,载置有在平坦部14a与前倾斜部14b的连接位置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连接杆15,并且,成形有连同该连接杆15一起一体覆盖它们的连接位置的多个树脂模制件16、17。同样地,在多个S型弹簧14,载置有在平坦部14a与后倾斜部14c的连接位置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连接杆15。而且,在中央部相邻的一对S型弹簧14,成形有连同连接杆15一起一体覆盖它们的连接位置的树脂模制件18。另外,在两端的S型弹簧14分别成形有连同连接杆15一起一体覆盖该连接位置的树脂模制件19。而且,坐垫部件20在这些S型弹簧14、两连接杆15以及树脂模制件16~19,被支承于坐垫框架10。多个S型弹簧14、两连接杆15以及树脂模制件16~19构成支承部件SU。
如图4所示,在支承部件SU搭载有落座传感器30。该落座传感器30具备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支架31,该支架31在被夹设于坐垫部件20与支承部件SU之间的状态下,载置于该支承部件SU。该支架31具有大致四边形盘状的台座部32,该台座部32具有与在中央部相邻的一对S型弹簧14的平坦部14a之间的最小分离距离相对应的宽度尺寸,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从该台座部32的末端部向互为相反的宽度方向突出的一对大致三角形的突出部33。
如图3和图5(a)、(b)所示,在支架31的前端,以与从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树脂模制件16露出的连接杆15的中央部对置的方式向下方突出设置有安装部34。该安装部34成形为大致U字状,具有:第一安装片34a,该第一安装片34a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支架31的前端(端部);和第二安装片34b,该第二安装片34b与该第一安装片34a的后方(端部相反侧)相邻,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支架31。第一安装片34a的基端部的板厚t1被设定得小于第二安装片34b的基端部的板厚t2。而且,第一安装片34a与第二安装片34b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分离距离被设定为与连接杆15的直径相等。安装部34在由第一安装片34a与第二安装片34b夹持连接杆15(支承部件SU)的状态下,以与支承部件SU始终接触的状态被安装。
另外,在第一安装片34a的末端部,朝向第二安装片34b,向后方突出设置有作为防脱部的大致三角形的第一防脱部35。该第一防脱部35位于比第一安装片34a与第二安装片34b所夹持的连接杆15(支承部件SU)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支架31相对于支承部件SU向上方的错位被限制在第一防脱部35与支承部件SU抵接为止的范围。由此,抑制支架31向支承部件SU的上方脱落。
另一方面,支架31(台座部32)的后端部31a被载置于树脂模制件18(支承部件SU)。即,支架31在其前端(安装部34)和后端部31a这2点被以双支承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SU。
如图6所示,在支架31,在与两突出部33相邻的两突出部33的后方,从台座部32向下方突出设置有一对大致四棱柱状的臂部36。在宽度方向(与第一安装片34a和第二安装片34b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即第一方向)上排列设置的两臂部36之间的分离距离被设定为与两平坦部14a(S型弹簧14)之间的分离距离相等。而且,在支架31被支承于支承部件SU的状态下,两臂部36被夹入两平坦部14a之间。
另外,在两臂部36的末端部,向互为相反的宽度方向突出设置有大致三角形的第二防脱部37。第二防脱部37位于比夹持两臂部36的两平坦部14a(支承部件SU)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支架31相对于支承部件SU向上方的错位被限制在各第二防脱部37与支承部件SU抵接为止的范围。由此,抑制支架31向支承部件SU的上方脱落。
如图7(a)、(b)所示,在支架31,在比两臂部36(突出部33)靠后方,从台座部32向下方突出设置有大致四棱柱状的晃动抑制部38。另一方面,树脂模制件18具有与两平坦部14a同心并覆盖两平坦部14a的一对大致圆筒状的模制部18a。晃动抑制部38被配置于在宽度方向上夹持于两模制部18a之间的台座部32的中央部。在该晃动抑制部38,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向互为相反的宽度方向突出设置有多条大致条状的肋38a。这些肋38a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设置的状态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支架31被支承于支承部件SU的状态下,晃动抑制部38被夹入两模制部18a之间。此时,晃动抑制部38通常(初始时)仅与各模制部18a在宽度方向上稍微分离间隙△。即,晃动抑制部38的多条肋38a在宽度方向(第一方向)上接近两模制部18a(支承部件SU)。因此,支架31相对于支承部件SU在宽度方向上的错位被限制在晃动抑制部38(多个肋38a)与支承部件SU抵接为止的范围内。
如图2所示,在支架31载置有沿着台座部32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传感器体40。该传感器体40由薄膜开关构成,该薄膜开关是间隔绝缘性隔离物(例如涤纶薄膜)层叠一对接触片而成,该一对接触片是在绝缘膜(例如涤纶薄膜)印刷有导电油墨(例如银糊剂、碳糊剂)而成。传感器体40对从坐垫部件20受到的载荷的载荷信息进行检测。此时,台座部32作为载荷的受压面发挥功能。此外,与传感器体40的载荷检测相关的大致多个连续圆状的检测部41在支架31被支承于支承部件SU的2点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3所示,在传感器体40的远离检测部41一侧的末端,例如设置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用的连接器42。在该连接器42的末端,突出设置有沿传感器体40的延伸方向开口的大致四角筒状的卡合部42a。另一方面,在树脂模制件18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向后方突出设置有大致突起状的卡合凸部18b。通过将传感器体40的后端部向前方折回而使卡合凸部18b嵌入于向前方延伸的卡合部42a,由此将连接器42保持于支承部件SU。
接下来,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如已述所示,第一安装片34a的基端部的板厚t1被设定为小于第二安装片34b的基端部的板厚t2。这是因为,当将安装部34向连接杆15(支承部件SU)安装时,以第一防脱部35越过连接杆15的方式,主要使第一安装片34a弹性变形,来使第一安装片34a与第二安装片34b之间张开。
另外,如图8(a)、(b)所示,支架31在其前端(安装部34)和后端部31这2点,被以双支承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SU。因此,如图9(a)、(b)共同所示,若从坐垫部件20(上方)受到载荷,则在位于支架31的端部的安装部34受到绕连接杆15沿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此时,因来自支承部件SU的反作用力,应力集中于与第一安装片34a的端部相反侧相邻的第二安装片34b的根部。然而,通过将第二安装片34b的基端部(根部)的板厚t2设定得大于第一安装片34a的基端部(根部)的板厚t1,相对提高第二安装片34b的刚度。由此,抑制第二安装片34b折断。
如图10(a)、(b)所示,安装部100在前端具有相当于第二安装片34b的安装片100a,并且,与该安装片100a的后方(端部相反侧)相邻,具有相当于第一安装片34a的、设置有第一防脱部101的安装片100b,在该安装部100,应力集中于成为最弱部位的安装片100b的基端部(图示圆的内部),由此该安装片100b有可能折断。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安装部34向支承部件SU安装时,只要主要使第一安装片34a弹性变形,便可使第一安装片34a和第二安装片34b之间张开,第一防脱部35越过支承部件SU。这里,安装部34(第一安装片34a和第二安装片34b)位于支架31的端部,由此例如在因从坐垫部件20受到的载荷致使支架31产生变形时,应力集中于与第一安装片34a的端部相反侧相邻的第二安装片34b的根部。第二安装片34b形成为虽不易弹性变形却对组装性的影响甚小,因此例如能够通过厚壁化来提高第二安装片34b的刚度。由此,能够抑制第二安装片34b折断。另一方面,集中于第一安装片34a的根部的应力相对变小,由此即使通过对第一安装片34a实施薄壁化使之容易弹性变形,也能够抑制第一安装片34a折断。另外,通过使所谓搭扣配合构造的结构所涉及的第一安装片34a容易弹性变形,而能够抑制组装性受损。
特别是,在位于坐垫部件20的下方的落座传感器30,需要考虑乘客臀部在座椅坐垫6的座面上的错位量来满足检测性能,而不得不使落座传感器30(支架31)大型化。因此,由于像这样大型化了的支架31更加容易变形,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因该变形所致的第二安装片34b的折断。
(2)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31相对于支承部件SU向上方的错位被限制在第二防脱部37与支承部件SU抵接为止的范围。因此,能够抑制支架31向支承部件SU的上方脱离。另外,支架31相对于支承部件SU向上方的错位被限制在第一防脱部35与支承部件SU抵接为止的范围。因此,第一防脱部35和第二防脱部37配合能够更加抑制支架31向支承部件SU的上方脱落。
(3)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31相对于支承部件SU在宽度方向(第一方向)上的错位被限制在晃动抑制部38与支承部件SU抵接为止的范围。因此,能够抑制传感器体40与支架31一起向宽度方向错位,从而能够更加提高该传感器体40对载荷信息的检测性能(例如鲁棒性)。另外,即使随着支架31相对于支承部件SU向宽度方向错位而使臂部36被支承部件SU按压,也能够减小该臂部36因此而折断的可能性。并且,例如能够更加减小因支架31在宽度方向上过度运动而产生的过负荷使支架31变形的可能性。
(4)在本实施方式中,晃动抑制部38通常(初始时)仅与各模制部18a(支承部件SU)在宽度方向上稍微分离间隙△。因此,即使例如在支承部件SU产生因产品差别等所致的尺寸差别,也能抑制组装性受损。
(5)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体40是形成为薄膜状的薄膜开关,由此能够更加轻薄化并能够更加提高防滴性、防尘性。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如下变更。
·如图11(a)、(b)所示,也可以在相当于支架31的晃动抑制部38的晃动抑制部50,从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下端向后方突出设置大致突起状的卡合凸部51。而且,可以通过将传感器体40的后端部向前方折回,而使卡合凸部51嵌入于向前方延伸的卡合部42a,由此将连接器42暂时固定于支架31。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抑制输送时的连接器42的摇摆。还能够抑制组装时的连接器42的摇摆,进而能够提高落座传感器30的组装性,并且,能够防止该落座传感器30的错位。
如图12(a)所示,支架31基本上仿照平坦部14a,在其上方大致水平地延展。而且,被支承于支承部件SU的坐垫部件20成形为确保落座传感器30的收容空间。即,坐垫部件20例如具有由无纺布构成的背面材料22,由该背面材料22覆盖座椅减震垫21的下表面。在该背面材料22配合落座传感器30的配置而形成有开口22a。另一方面,在座椅减震垫21配合落座传感器30(开口22a)的配置而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21a。凹部21a的底面以基本上不对传感器体40施加压力的方式与传感器体40抵接或者接近。此外,在支架31与传感器体40之间,夹装有大致带状的缓冲用缓冲材料45。该缓冲材料45也可以省略。
与此相对地,如图12(b)所示,还考虑了具备不仿照平坦部14a而以向前斜下方倾斜的方式弯曲的支架61的落座传感器60。在该情况下,在支架61的前端,以远离从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树脂模制件16露出的连接杆15的中央部的方式向上方突出设置有安装部62。该安装部62成形为大致U字状,具有:安装片62a,该安装片62a向上方突出设置于支架61的前端;连接部62b,该连接部62b与该安装片62a的上端连接,并向前方延伸;以及安装片62c,其向下方突出设置于该连接部62b的前端。而且,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设置的两安装片62a、62c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分离距离被设定为与连接杆15的直径相等。安装部62在由两安装片62a、62c夹持连接杆15(支承部件SU)的状态下以与支承部件SU常时接触的状态被安装。
另外,在安装片62c的末端部朝向安装片62a,向后方突出设置有大致三角形的第一防脱部63。该第一防脱部63位于比两安装片62a、62c所夹持的连接杆15(支承部件SU)靠下方为位置。因此,支架61相对于支承部件SU向上方的错位被限制在第一防脱部63与支承部件SU抵接为止的范围。由此,抑制支架61向支承部件SU的上方脱离。
另一方面,支架61的后端部61a被载置于树脂模制件18(支承部件SU)。即,支架61在其前端(安装部62)和后端部61a这2点被以双支承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SU。
而且,在支架61,以仿照支架61向前斜下方倾斜的状态载置有相当于传感器体40的传感器体70。因此,在传感器体70的上方,确保了因传感器体70等倾斜而相应增加的空间。此外,在支架61与传感器体70之间,夹装有相当于缓冲材料45的大致带状的缓冲用缓冲材料75。该缓冲材料75也可以省略。即,利用挠性的传感器体70(以及缓冲材料75)能够追随的特点,将支架61的受到载荷的部位设定为立体形状(向前斜下方倾斜的弯曲形状)。
即使在该情况下,坐垫部件20也成形为确保落座传感器60的收容空间。即,在座椅减震垫81,配合对落座传感器60(开口22a)的配置而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81a。凹部81a的底面以基本上不对传感器体70施加压力的方式与传感器体70抵接或者接近。因此,如图12(b)中标注阴影所示,在座椅减震垫81形成有突出部81b,该突出部81b以填埋前述的放大空间的方式,在下方托起凹部81a的底面。
若这样变更,则座椅减震垫81的凹部81a仅变浅突出部81b的量,由此能够确保座椅减震垫81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进而能够更加提高座椅舒适性。另外,无论支承部件SU的形状如何,都能将传感器体70配置于最适合检测载荷信息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其检测性能的降低。综上所述,既能确保座椅舒适性又能确保检测性能。
此外,在支架61,在位于其最下部的安装部62的附近形成有泄水孔61b。通过该泄水孔61b将存积于支架61的水迅速排出,由此抑制缓冲材料75以固化的方式劣化。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多个(4个)的S型弹簧14可以将它们中的至少一部分彼此连接为一根线材,也可以全部相互分离。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也可以是通过基本上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S型弹簧以在前后方向上空开间隔的状态架设于两坐垫侧框11之间而形成,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也可以仅由多个S型弹簧14构成。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4可以是第一安装片34a和第二安装片34b中的至少一者被在宽度方向上分割为多个。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4只要设置于支架31的端部,其配置任意。例如也可以配置于支架31的前端部、后端部(后端)。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安装于支承部件SU的安装部(34)只要设置于支架的端部,也可以是多个。例如可以除了安装部34外,在支架31的后端部设置相同的安装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晃动抑制部38的宽度方向上的各侧面突出设置的肋38a的根数任意。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多个肋38a可以仅突出设置于晃动抑制部38的宽度方向上的单侧的侧面。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多个肋38a。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晃动抑制部38。在该情况下,臂部36(以及第二防脱部37)可以是一个,也可以省略。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臂部36(以及第二防脱部37)的个数和配置任意。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支架31也可以是金属制。
接下来,下面追记能够从上述实施方式和其它例子掌握的技术思想。
(A)在上述落座传感器中,
落座传感器的所述传感器体是形成为薄膜状的薄膜开关。
根据该结构,所述传感器体是形成为薄膜状的薄膜开关,由此能够更加轻薄化并且能够更加提高防滴性、防尘性。

Claims (3)

1.一种落座传感器,其中,具备:
支架,其以夹持于车辆的座椅坐垫的坐垫部件与支承该坐垫部件的支承部件之间的状态被载置于该支承部件;
传感器体,其被载置于所述支架,并对从所述坐垫部件受到的载荷信息进行检测;
安装部,其具有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端部的第一安装片和与该第一安装片的所述支架的端部相反侧相邻并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二安装片,所述安装部以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夹持所述支承部件的状态被安装于该支承部件;以及
防脱部,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片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片的末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座传感器,其中,具备:
臂部,其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和
第二防脱部,其突出设置于所述臂部的末端部,在上方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或接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座传感器,其中,具备:
一对所述臂部,它们沿与所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即第一方向排列设置,并在该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或者接近;和
晃动抑制部,其向下方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架,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支承部件接近。
CN201710821600.8A 2017-03-28 2017-09-13 落座传感器 Pending CN1086570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3609A JP2018165121A (ja) 2017-03-28 2017-03-28 着座センサ
JP2017-063609 2017-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7027A true CN108657027A (zh) 2018-10-16

Family

ID=59811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1600.8A Pending CN108657027A (zh) 2017-03-28 2017-09-13 落座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381740B1 (zh)
JP (1) JP2018165121A (zh)
CN (1) CN10865702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514168B2 (ja) * 2020-11-13 2024-07-10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847Y2 (zh) * 1973-01-25 1979-02-22
CN203623597U (zh) * 2013-12-17 2014-06-04 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压缩弹簧式安全带提醒装置
CN104736382A (zh) * 2012-10-22 2015-06-24 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用于具有弹簧悬架或椅盘的座椅的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
CN205010023U (zh) * 2014-12-23 2016-02-03 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座椅占用传感器和车辆座椅
EP3078540A1 (en) * 2013-12-03 2016-10-1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occupancy detec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6205B2 (ja) * 1994-03-22 2000-12-11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椅子用シェル構造
JP5771825B2 (ja) * 2012-03-28 2015-09-02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のレッグカバー
CN203331880U (zh) * 2013-02-20 2013-12-11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847Y2 (zh) * 1973-01-25 1979-02-22
CN104736382A (zh) * 2012-10-22 2015-06-24 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用于具有弹簧悬架或椅盘的座椅的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
EP3078540A1 (en) * 2013-12-03 2016-10-1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occupancy detection device
CN203623597U (zh) * 2013-12-17 2014-06-04 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压缩弹簧式安全带提醒装置
CN205010023U (zh) * 2014-12-23 2016-02-03 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座椅占用传感器单元、座椅占用传感器和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65121A (ja) 2018-10-25
EP3381740B1 (en) 2019-12-25
EP3381740A1 (en) 2018-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5309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397546B2 (ja) 荷重検知装置
JP5587477B1 (ja) 座席装置
CN100398035C (zh) 座椅靠背的张紧结构
CN201966386U (zh) 一种接触弹片
CN104320994A (zh) 功能座椅
CN110871715A (zh) 就座传感器
JP2014084069A (ja) 乗員検知装置
CN108657027A (zh) 落座传感器
JP6480545B2 (ja) 荷重検知装置
JP2022111251A (ja) 姿勢保持具
JP5890161B2 (ja) 座席装置
CN107226000B (zh) 载荷检测装置
JP658264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60053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7306688B2 (ja) シート
CN206426877U (zh) 载荷检测装置
KR101374089B1 (ko) 하중 검지장치의 설치구조
JP4094287B2 (ja) スタッキング椅子
JP6706590B2 (ja) 着座センサ
JP6246604B2 (ja) 着座検出装置、センサ支持プレート、及びセンサの固定方法
CN108657028A (zh) 就座传感器
JP2024058885A (ja) 車両用シート着座センサ
CN217048354U (zh) 具有触发开关的座椅
JP5025990B2 (ja) 車両用座席の座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