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82273A - 一种车辆发动机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发动机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82273A CN108482273A CN201810307390.5A CN201810307390A CN108482273A CN 108482273 A CN108482273 A CN 108482273A CN 201810307390 A CN201810307390 A CN 201810307390A CN 108482273 A CN108482273 A CN 1084822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motor
- lead
- input lead
- alarm
-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0155 melt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1993 waxe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1257 shell material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26 coolant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e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B60R13/083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for engine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e.g. haptic signalling
Abstract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发动机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发动机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发动机底护板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具有保护机舱内位置靠下的零部件的作用,可 以有效的防止因磕碰造成的零部件损坏,同时,也会造成机舱温度上升,达到热害限制值 时,会损伤机舱内的零部件。
[0003] 为了降低发动机舱的温度,有的发动机上安装有具有冷却液循环功能的发动机下 护板,这种下护板装置采用液冷的方式需要加装很多零部件,而且液冷需要加注冷却液,操 作也很繁琐,而且布置空间上很难实现,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发动机护板。
[000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辆发动机护板的车辆。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包括:
[0008] 底板,所述底板用于安装在车辆发动机的底部且所述底板上设有散热孔;
[0009] 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散热孔处与所述底板相连;
[0010] 输入导线,所述输入导线的一端与电源相连;
[0011] 输出导线,所述输出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风扇相连,所述输出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 输入导线的另一端间隔开并相邻设置;
[0012] 热熔件,所述热熔件与所述输入导线相连并在常温下固定所述输入导线,所述热 熔件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以使所述输入导线与所述输出导线能够电连 接而控制所述风扇旋转。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至少为一个且每个所述散热孔中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风扇。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发动机护板还包括:
[0015]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相连且限定有腔室,所述壳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腔室 连通的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输入导线的另一端从所述进线口伸入所述腔室中,所述输出 导线的另一端从所述出线口伸入所述腔室。
[0016]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和所述腔室分别形成为方形,所述进线口沿所述腔室的高度 方向延伸,所述热熔件形成为蜡块,所述蜡块设在所述腔室的内侧且封闭所述进线口,所述 输入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蜡块伸入所述腔室中。
[0017] 进一步地,所述蜡块的截面形成为圆弧形,所述蜡块的轴线与所述进线口在左右 方向上的轴线共线。
[0018]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导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进线口的上端,所述输出导线的另一 端位于所述输入导线的另一端的正下方且与所述进线口的下端共面。
[0019]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发动机护板还包括:
[0020]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输出导线相连,当所述输入导线的 另一端和所述输出导线的另一端相连通时所述报警器报警。
[0021]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发动机护板还包括:
[0022]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报警器相连,当所述报警器报警时所述控制器开始计 时,当所述报警器的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停止报警。
[0023]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发动机护板还包括:
[0024] 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形成为方形且设在所述腔室中,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 进线口的下端共面且所述输出导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上。
[0025]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
[0026]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能够有效保护发动机舱内零部件不受碰 撞,散热效果好,能有效控制发动机舱内的温度,避免因温度高对发动机造成损坏,热熔件 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使得输入导线与输出导线能够电连接而控制风扇 旋转,提高散热效率,壳体能够避免输入导线的另一端和输出导线的另一端受到外界的碰 撞,报警器能够提醒驾驶人员,便于及时检查,且该护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安装拆卸 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的热熔件的装配示意图。
[0030] 附图标记:
[0031] 车辆发动机护板100;
[0032]底板10;散热孔11;
[0033] 风扇20;
[0034] 输入导线30;
[0035] 输出导线40;
[0036] 热熔件50;
[0037] 壳体60;腔室61;进线口62;出线口63;
[0038] 报警器70;
[0039]电源 80。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 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1] 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 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 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 “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 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 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 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0042]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100。
[0043]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1〇〇包括底板10、风扇20、 输入导线30、输出导线40和热熔件50。
[0044]具体而言,底板10用于安装在车辆发动机的底部且底板10上设有散热孔11,风扇 20安装在散热孔11处与底板10相连,输入导线30的一端与电源80相连,输出导线40的一端 与风扇20相连,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与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间隔开并相邻设置,热熔件50 与输入导线30相连并在常温下固定输入导线30,热熔件5〇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 时熔化以使输入导线30与输出导线40能够电连接而控制风扇20旋转。
[0045] 也就是说,车辆发动机护板100主要由底板10、风扇20、输入导线30、输出导线40和 热熔件50构成,其中,底板10可以用于安装在车辆发动机的底部,底板10可以通过弯折与发 动机的底部相匹配,底板10上可以设有散热孔11,散热孔11可以为多个,可以间隔开设置, 风扇20可以安装在散热孔11处,风扇20可以与底板10相连。
[0046] 输入导线30的一端可以与电源80相连,电源80可以设在底板10上的边缘,可以设 在远离高温区的位置,保护电源80,输出导线40的一端可以与风扇20相连,风扇20上可以设 有电机,可以通过电机驱动风扇20旋转,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与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可以 间隔开并相邻设置,热熔件50可以与输入导线30相连,在常温下热熔件50可以固定输入导 线30,防止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与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连接,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 温度时热熔件50可以熔化,热熔件50熔化后输入导线3〇可以从热熔件5〇上脱离,或者可以 向下移动,以使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与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能够电连接进而控制风扇2〇旋 转,及时对发动机散热。
[0047]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100,能够有效保护发动机舱内零部件 不受碰撞,散热效果好,能有效控制发动机舱内的温度,避免因温度高对发动机造成损坏, 热熔件50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使得输入导线30与输出导线40能够电连 接而控制风扇20旋转,提高散热效率,且该护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安装拆卸方便,实 用性强。
[004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孔11至少可以为一个,可以为多个,每个散热孔11 中可以设有至少一个风扇2〇。
[0049]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发动机护板还可以包括壳体60,壳体60可以与 底板10相连,壳体60中可以限定有腔室61,壳体60和腔室61可以分别为长方形,壳体60上可 以分别设有进线口 62和出线口 63,进线口 62和出线口63可以与腔室61连通,输入导线3〇的 另一端可以从进线口62伸入腔室61中,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可以从出线口63伸入腔室61, 壳体60可以防止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和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受到外界的碰撞。在可以60上 可以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可以与腔室6丨相连通,可以通过安装孔检查腔室61中的情况,也可 以更换蜡块。
[005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壳体60和腔室61可以分别形成为方形,进线口 62 可以为长方形,进线口 62可以沿腔室61的高度方向延伸,热熔件50可以形成为蜡块,蜡块的 外形可以为不规则形状,蜡块可以设在腔室61的内侧,蜡块可以封闭进线口 62,防止外界对 腔室61中的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和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造成影响,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可 以穿过蜡块伸入腔室61中,常温下,蜡块可以固定输入导线3〇的另一端,当发动机温度超过 预定温度时,蜡块可以熔化,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可以从蜡块上脱离,使得其能够与输出导 线40的另一端电连接。
[0051] 蜡块是可以更换的,发动机舱内温度一般在60-90摄氏度之间,因为蜡是一种混合 物,没有固定的熔点、滴点和着火点等,因此实际采用的蜡块可以根据需要将软化点调节在 85-90摄氏度之间,当发动机舱达到此温度时,蜡块软化直至熔化,输入导线3〇的另一端可 以从蜡块上脱离,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从蜡块脱离后可以沿着壳体60上的进线口 62下移, 使其能够与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重合从而实现电连接。
[005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蜡块的截面可以形成为圆弧形,蜡块的轴线与 进线口 62在左右方向上的轴线可以共线,使得蜡块相对于进线口 62对称,使得蜡块熔化时, 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和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可以易于电连接。
[005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可以位于进线口62的上端,使得 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和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在蜡块未熔化时能够有效间隔开,输出导线40 的另一端位于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的正下方,输出导线40的另一端可以与进线口 62的下端 共面,当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从蜡块上脱离时,使得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和输出导线40的 另一端易于电连接,避免出现偏差。
[0054]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车辆发动机护板100还可以包括报警器70,报警器70可 以设在壳体60上,报警器70可以与输出导线40相连,当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和输出导线40 的另一端相连通时报警器7〇可以报警,提醒驾驶员发动机温度过高,使得驾驶员及时检查。
[005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车辆发动机护板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 与报警器70相连,当报警器70报警时控制器开始计时,当报警器70的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 间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70停止报警,报警器70可以实现自动停止,比如,设定时间设为 100s,报警器70报警100s后会自动停止报警,节约电能。
[0056] 在使用时,驾驶员如果听到报警器70报警,应安全停车,查看原因,待问题解决后, 可以更换蜡块,以便该护板的散热功能可以正常使用,如果不方便更换蜡块,车辆也可以继 续行驶,风扇可以持续工作,没有其他影响,待方便更换蜡块的时候再更换即可。
[0057]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中,车辆发动机护板100还可以包括支撑块,支撑 块形成为方形,支撑块可以设在腔室61中,支撑块的上表面可以与进线口62的下端共面,输 出导线40的另一端可以位于支撑块的上表面上,当蜡块熔化时,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和输 出导线40的另一端可以易于电连接。避免偏差。
[005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100,能够有效保护发动机舱内零部件不受 碰撞,散热效果好,能有效控制发动机舱内的温度,避免因温度高对发动机造成损坏,热熔 件50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使得输入导线30与输出导线40能够电连接而 控制风扇20旋转,提高散热效率,壳体60能够避免输入导线30的另一端和输出导线40的另 一端受到外界的碰撞,报警器7〇能够提醒驾驶人员,便于及时检查,且该护板结构简单,易 于加工制造,安装拆卸方便,实用性强。
[005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1〇〇,由于根据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发动机护板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 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能够有效保护发动机舱内零部件不受碰撞,散热效果好,能有 效控制发动机舱内的温度,避免因温度高对发动机造成损坏,热熔件50在发动机舱温度升 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使得输入导线3〇与输出导线40能够电连接而控制风扇20旋转,提高散 热效率。
[006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 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0061]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07390.5A CN108482273A (zh) | 2018-04-08 | 2018-04-08 | 一种车辆发动机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07390.5A CN108482273A (zh) | 2018-04-08 | 2018-04-08 | 一种车辆发动机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82273A true CN108482273A (zh) | 2018-09-04 |
Family
ID=63315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07390.5A CN108482273A (zh) | 2018-04-08 | 2018-04-08 | 一种车辆发动机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82273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44337A (ja) * | 2004-08-02 | 2006-02-16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冷却装置 |
JP2007308071A (ja) * | 2006-05-19 | 2007-11-29 | Yanmar Co Ltd | 作業車両 |
CN101811434A (zh) * | 2010-03-30 | 2010-08-25 | 广州大华德盛科技有限公司 | 客车热管理系统及其风扇组的控制方法 |
CN202368678U (zh) * | 2011-11-21 | 2012-08-08 | 屈超强 | 汽车发动机下护板 |
CN202788989U (zh) * | 2012-08-31 | 2013-03-13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护板结构 |
CN103925062A (zh) * | 2014-04-24 | 2014-07-16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发动机舱冷却散热装置 |
CN106608290A (zh) * | 2015-10-27 | 2017-05-03 | 赵辰宇 | 一种客车内的发动机盖 |
-
2018
- 2018-04-08 CN CN201810307390.5A patent/CN108482273A/zh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44337A (ja) * | 2004-08-02 | 2006-02-16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冷却装置 |
JP2007308071A (ja) * | 2006-05-19 | 2007-11-29 | Yanmar Co Ltd | 作業車両 |
CN101811434A (zh) * | 2010-03-30 | 2010-08-25 | 广州大华德盛科技有限公司 | 客车热管理系统及其风扇组的控制方法 |
CN202368678U (zh) * | 2011-11-21 | 2012-08-08 | 屈超强 | 汽车发动机下护板 |
CN202788989U (zh) * | 2012-08-31 | 2013-03-13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护板结构 |
CN103925062A (zh) * | 2014-04-24 | 2014-07-16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发动机舱冷却散热装置 |
CN106608290A (zh) * | 2015-10-27 | 2017-05-03 | 赵辰宇 | 一种客车内的发动机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70493B2 (en) | Telecom shelter cooling and control system | |
US9444082B2 (en) | Battery pack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s | |
US4976327A (en) | Battery module for the engine compartment of an automobile | |
JP4606728B2 (ja) | Lcd装置 | |
JP5344233B2 (ja) | 車両用グリル装置 | |
JP4320133B2 (ja) | 電池電源装置 | |
ES2738546T3 (es) | Acondicionador de aire montado en el techo | |
JP5464372B2 (ja) | インターロックスイッチを用いたプレチャージ抵抗保護回路装置 | |
KR101765426B1 (ko) | 하이브리드식 건설 기계 | |
JP4703557B2 (ja) | 電気加熱装置、主として自動車用の電気加熱装置 | |
EP2208703B1 (en) | Industrial vehicle with ventilating passage for electrical units | |
JP5827535B2 (ja) | 車載暖房用ヒータの制御装置 | |
US20110300421A1 (en) | Electric power source device | |
US20090034309A1 (en) | Electric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 |
JP2002227241A (ja) | ハイブリッド式建設機械 | |
JPH10252470A (ja) | 自動車用熱交換装置 | |
US20140084719A1 (en) | Power control unit | |
CN103828501B (zh) | 电接线盒 | |
EP0331922A2 (de) | Heizgerät | |
US7453696B2 (en) | Cooling device for a radial fan driven by an electric motor with IC | |
US9203127B2 (en) | Battery heater device | |
JP2005251962A (ja) |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 |
JPH10108361A (ja) | 蓄電式電源装置 | |
CN202887614U (zh) | 显示屏的散热装置 | |
US20090016021A1 (en) | Cooling structure for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part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06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Applicant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