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5612B -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65612B CN108465612B CN201810739186.0A CN201810739186A CN108465612B CN 108465612 B CN108465612 B CN 108465612B CN 201810739186 A CN201810739186 A CN 201810739186A CN 108465612 B CN108465612 B CN 1084656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ensing
- seat
- transfer
- ccd
- plastic fil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2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5056 cell bod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8 packag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04—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edges of essentially flat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包括机台、移载机构、点胶平台、点胶机构、检测平台及CCD机构,移载机构将待点胶的电芯及点胶完成后的电芯同步搬运至点胶平台及检测平台上;点胶机构的点胶枪对准电芯中心线一侧的铝塑膜边,铝塑膜边相对点胶枪直线运动,点胶枪将胶水间隔点至电芯中心线一侧铝塑膜边上;点胶枪旋转90°至电芯中心线另一侧,点胶枪在另一侧的铝塑膜边上均匀间隔地点胶;点胶完成后,CCD机构扫描铝塑膜边轮廓及铝塑膜边上的胶点,且检测平台的扫码组件对电芯底部的二维码进行扫描记录。本发明完成窄边铝塑膜自动均匀精准点胶,保证胶水粘附均匀,提高点胶效率,保证点胶及后续包胶良品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指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充电电池由电芯与保护电路板组成;充电电池去除保护电路板就是电芯;电芯是充电电池中的蓄电部分;电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充电电池的质量;电芯主要包括铝壳电芯、软包电芯(又称“聚合物电芯”)、圆柱电芯三种;软包电芯一般使用铝塑膜为包装材料,电芯的卷芯放入铝塑膜内后,通过顶封、侧封、注液、预封等工序实现封装;封装过程中,铝塑膜的侧边向外延伸至电芯的外侧边沿,铝塑膜延伸部分需要进行点胶后、折弯粘附在电芯体上;因此,在电芯封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点胶工序完成铝塑膜边粘附固定于电芯本体上,形成完整的电芯结构;目前,点胶工序存在以下技术难点:1、由于铝塑膜延伸部分多为长、宽度较窄的矩形条状结构,点胶过程中需要将胶水均匀间隔地点射在铝塑膜边中心线处,以避免折弯及粘粘铝塑膜时,胶水经挤压不会流出铝塑膜侧边,现有技术无法保证胶水准确地均匀间隔点射于靠近铝塑膜边中心线位置,并自动完成点胶过程;2、电芯的待点胶铝塑膜边包括多条,沿电芯侧边将电芯封装,而对于电芯中心线两侧的铝塑膜边由于点胶枪的朝向不同,单朝向的点胶枪无法同时对电芯中心线两侧的铝塑膜边点胶,对于电芯中心线两侧的铝塑膜边点胶,现有点胶工序解决方案复杂,一套点胶机构无法实现点胶;3、针对电芯铝塑膜边轮廓及胶点检测问题,以便于控制铝塑膜边及点胶质量,以提高点胶质量及保证后续包胶工序良品率4、电芯点胶过程中的自动扫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完成窄边铝塑膜自动均匀精准点胶,保证胶水粘附均匀经挤压不流出铝塑膜边,通过点胶平台及点胶机构相互协作实现对电芯中心线两侧铝塑膜边单次自动点胶,有效提高点胶效率,通过检测平台及CCD机构相互协作实现铝塑膜边轮廓及胶点自动检测,有效保证点胶及后续包胶良品率的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包括机台、移载机构、点胶平台、点胶机构、检测平台及CCD机构,其中,上述点胶平台与检测平台间隔设置于机台上;上述移载机构设置于点胶平台及检测平台的一侧,移载机构包括至少二套移载组件,各移载组件同步直线运动,分别将待点胶的电芯及点胶完成后的电芯同步搬运至点胶平台及检测平台上;上述点胶机构及CCD机构分别设置于点胶平台及检测平台的另一侧;点胶机构的点胶枪对准电芯中心线一侧的铝塑膜边,点胶平台控制其上的电芯沿纵向及横向方向直线移动时,铝塑膜边相对点胶枪直线运动,点胶枪将胶水间隔点至铝塑膜边上,依次完成对电芯中心线一侧的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的点胶;点胶枪旋转90°至电芯中心线另一侧,电芯直线移动,点胶枪在第四铝塑膜边上均匀间隔地点胶;点胶平台上完成点胶的电芯移至检测平台上后,经CCD机构扫描铝塑膜边轮廓及铝塑膜边上的胶点,以判断铝塑膜轮廓及点胶情况,且检测平台的扫码组件对电芯底部的二维码进行扫描记录。
优选地,所述的移载机构包括移载支座、移载滑轨、移载电机、移载丝杆、移载丝杆座、移载滑座及至少二组移载组件,其中,上述移载支座设置于机台上,移载支座上设有条状滑槽;上述移载滑轨包括二根,两移载滑轨分别设置于条状滑槽两侧壁顶部;上述移载电机设置于条状滑槽的一端,且输出端连接有移载丝杆;上述移载丝杆座套设在移载丝杆上,移载电机驱动移载丝杆旋转时,移载丝杆座沿移载丝杆方向来回直线运动;上述移载滑座固定设置于移载丝杆座上,且移载滑座的底部可滑动地嵌设在移载滑轨上,移载丝杆座带动移载滑座来回直线运动,经移载滑轨导向限位;上述移载组件设置于移载滑座上,移载组件包括二组,并随移载滑座同步移动,以便将电芯同步搬运至点胶平台及检测平台上;
上述移载组件两两一组,以分别同时搬运两块电芯至点胶平台或检测平台;上述移载组件包括移载底座、移载升降气缸、移载连接块、移载升降滑座、移载升降滑轨、移载水平支板及真空吸嘴,其中,上述移载底座固定设置于移载滑座上,移载底座的顶部开设有U型槽口;上述移载升降气缸设置于移载底座的一侧,且输出端朝上方设置;上述移载升降滑轨竖直设置于移载底座的另一侧,移载升降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移载升降滑轨上;上述移载连接块的一端连接于移载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上,移载连接块的另一端水平穿过移载底座的U型槽口连接于移载升降滑座上,移载升降气缸经移载连接块驱动移载升降滑座升降运动,并经移载升降滑轨导向限位;上述移载水平支板水平连接于移载升降滑座上,并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上述真空吸嘴包括三个,真空吸嘴竖直设置于移载水平支板的外端,并延伸至移载水平支板的下部,真空吸嘴底部产生真空负压以便吸附固定电芯。
优选地,所述的点胶平台包括横向驱动组件、纵向驱动组件、点胶支座及点胶吸座,其中,上述横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机台上,纵向驱动组件连接于横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且经横向驱动组件驱动而沿横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支座连接于纵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并经纵向驱动组件驱动而沿纵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点胶支座为中部设有沿横向方向贯通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块状的光源;点胶支座的顶部对应电芯待点胶的铝塑膜边开设有透光槽,以便光源发出的光线经透光槽向上照射至铝塑膜边上;
上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横向电机、横向模组及横向滑座,其中,上述横向模组设置于机台上,横向模组内设丝杆及丝杆座;上述横向电机设置于横向模组的一端,且横向电机的输出端与横向模组内部的丝杆连接;上述横向滑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横向模组上,且与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座连接,横向电机通过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横向滑座沿横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
上述纵向驱动组件包括纵向模组、纵向电机及纵向滑座,其中,上述纵向模组设置于横向滑座上,并随横向滑座运动;纵向模组内设有丝杆及丝杆座;上述纵向电机设置于纵向模组的一端,且输出端与纵向模组内部的丝杆连接;上述纵向滑座可滑动地设置于纵向模组上,且与纵向模组内部的丝杆座连接,纵向电机通过纵向模组内部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纵向滑座沿纵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支座设置于纵向滑座上,并随纵向滑座运动;
上述点胶吸座固定设置于点胶支座的顶部,点胶吸座为L型板状结构,以便对应放置L型的电芯;点胶吸座与外设的真空发生装置连接,其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真空吸附孔,电芯放置于点胶吸座后,经真空吸附孔处产生的负压被吸附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点胶机构包括二套,两点胶机构分别设置于支架的两侧,以便对点胶平台上的两电芯进行点胶;上述支架竖直设置于机台上;点胶机构包括直点胶组件,直点胶组件的点胶枪竖直设置,直点胶组件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座、调节轮、电机、点胶支板、第二滑轨、第三滑座及点胶枪,其中,上述第一滑轨竖直设置于支架的侧壁上;上述第一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滑轨上,第一滑座靠近支架一侧设有丝杆座;上述调节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的顶部,调节轮的下端连接有丝杆,该丝杆与第一滑座上的丝杆座连接,旋转调节轮时,丝杆通过丝杆座带动第一滑座升降运动,以便调整位置;上述电机设置于第一滑座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点胶支板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下部,电机驱动点胶支板旋转运动,点胶支板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定子;上述第二滑轨设置于点胶支板上,第三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轨上,第三滑座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动子,直线电机通电后,定子与动子之间产生的磁力推动第三滑座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枪连接于第三滑座上,并随第三滑座运动,以便点胶枪底部的点胶嘴靠近或远离电芯的铝塑膜边;点胶时,点胶枪的点胶嘴靠近电芯的铝塑膜边,且在水平面内保持相对静止,点胶平台的横向驱动组件及纵向驱动组件驱动电芯沿横向及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以便点胶嘴分别在电芯的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第三铝塑膜边及第四铝塑膜边上均匀间隔地点射至少二个胶点。
优选地,所述的点胶机构4包括斜点胶组件,斜点胶组件的点胶枪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15°至60°,斜点胶组件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座、调节轮、电机、点胶支板、第二滑轨、第三滑座、角度调节部件、点胶枪、针支架及辅助针,其中,上述第一滑轨竖直设置于支架的侧壁上;上述第一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滑轨上,第一滑座靠近支架一侧设有丝杆座;上述调节轮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的顶部,调节轮的下端连接有丝杆,该丝杆与第一滑座上的丝杆座连接,旋转调节轮时,丝杆通过丝杆座带动第一滑座升降运动,以便调整位置;上述电机设置于第一滑座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角度调节部件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电机驱动角度调节部件旋转运动;上述点胶支板倾斜连接于角度调节部件上,并经角度调节部件调节倾斜角度,电机通过角度调节部件驱动点胶支板旋转运动,以便转换点胶支板的角度,便于切换点胶枪的点胶嘴对准电芯铝塑膜边的方向;点胶支板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定子;上述第二滑轨设置于点胶支板上,第三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轨上,第三滑座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动子,直线电机通电后,定子与动子之间产生的磁力推动第三滑座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枪连接于第三滑座上,并随第三滑座运动,以便点胶枪底部的点胶嘴靠近或远离电芯的铝塑膜边;上述针支架设置于支架的侧壁上,且位于斜点胶组件的下方;上述辅助针竖直设置于针支架上,且向上延伸,角度调节部件调整点胶枪的倾斜角度时,使点胶枪的点胶嘴对准辅助针的针顶,通过辅助针辅助定位点胶嘴位置;点胶时,点胶嘴朝向第一铝塑膜边方向靠近第一铝塑膜边,并在水平方向保持相对静止,点胶平台的横向驱动组件及纵向驱动组件驱动电芯沿横向及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以便依次在位于电芯中心线同一侧的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均匀间隔地点射胶点;电机驱动点胶枪旋转90°,使点胶枪的点胶嘴对准位于电芯中心线另一侧第四铝塑膜边,电芯直线运动,点胶嘴在第四铝塑膜边上均匀间隔地点射胶点。
优选地,所述的角度调节部件包括座体、转轴、指示盖、刻度尺、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三连接座及第四连接座,其中,上述座体为中空的块状结构,座体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上;上述转轴可转动地插设在座体内,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座体一侧外,转轴的一端设有指示盖;上述刻度尺设置于座体一侧的侧壁上,指示盖的一侧延伸至刻度尺处,形成指针部,指示盖随转轴旋转时,指针部在刻度尺外滑动,以便指示转轴旋转角度;上述第一连接座为板状结构,第一连接座的一端固定于座体的侧壁上,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座体的下方,第一连接座的两侧壁上固定有向外延伸的定位销;上述第四连接座的一侧套设固定于转轴上,并随转轴旋转,第四连接座的另一侧固定于点胶支板的侧壁上;上述第三连接座固定设置于点胶支板的侧壁上,并靠近点胶支板的下部;上述第二连接座包括二个,第二连接座上开设有条状滑槽,两第二连接座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三连接座的两端,两第二连接座的另一端通过条状滑槽套设于第一连接座的两侧壁的定位销上,通过定位销上的螺母锁紧固定;调整角度时,松开定位销,旋转点胶支板,点胶支板通过第四连接座带动转轴旋转;同时,点胶支板的下端通过第三连接座推动第二连接座的条状滑槽相对定位销相对滑动,并通过指示盖在刻度尺的外侧滑动,确认倾斜角度,直至角度调整至需要角度后,锁紧定位销,使第二连接座及第一连接座相对固定,以固定点胶支板的倾斜角度。
优选地,所述的检测平台包括检测底板、检测支柱、检测支座、下光源、透明支板及扫码组件,其中,上述检测底板水平设置于机台上;上述检测支柱包括至少二根,检测支柱竖直设置于检测底板上;上述检测支座水平设置于检测支柱上,经检测支柱支撑,检测支座上设有支撑框;上述下光源设置于支撑框内;上述透明支板盖设在下光源上方,并经支撑框支撑,透明支板为亚克力板;上述透明支板、下光源及检测支座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扫描孔,点胶平台上点胶完成的电芯经移载机构搬运至透明支板上,且电芯底部的二维码对准扫描孔;上述扫码组件设置于检测支座下部,且对准扫描孔,以便扫描电芯底部的二维码;检测时,CCD机构对准电芯,下光源打开,CCD机构扫描电芯的铝塑膜边轮廓;扫码组件扫码电芯底部的二维码;下光源关闭,且CCD机构上的上光源打开,以便照射铝塑膜边上的胶点,CCD机构扫描胶点;
上述扫码组件包括夹座、支杆、支撑板及扫码枪,其中,上述夹座包括二个,两夹座设置于检测底板上,夹座上可拆卸地夹装有支杆,支杆的一端向外延伸;上述支撑板竖直固定于支杆的一端;上述扫码枪竖直设置于支撑板的侧壁上,且扫码枪的枪头上下对应扫描孔设置,以便经扫描孔扫描电芯底部的二维码。
优选地,所述的CCD机构包括CCD支座、CCD滑轨、气缸支座、CCD气缸、CCD直线滑座、CCD升降滑轨、CCD升降滑座、CCD丝杆、CCD调节帽、CCD摄像头及上光源,其中,上述CCD支座设置于机台上,CCD滑轨水平设置于CCD支座上;上述气缸支座设置于CCD支座上,并位于CCD滑轨的一侧;上述CCD气缸沿CCD滑轨方向悬空设置于气缸支座上;上述CCD直线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CCD滑轨上,且CCD直线滑座与CCD气缸的输出端连接,CCD气缸驱动CCD直线滑座沿CCD滑轨方向来回直线滑动;上述CCD升降滑轨竖直设置于CCD直线滑座的侧壁上;上述CCD升降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CCD升降滑座上;上述CCD丝杆竖直插设在CCD升降滑座上,并与CCD升降滑座螺纹连接;上述CCD调节帽位于CCD直线滑座的顶部,且固定于CCD丝杆的顶端,旋转CCD调节帽时,CCD调节帽带动CCD丝杆旋转,以使CCD升降滑座升降运动;上述CCD摄像头包括二个,CCD摄像头固定设置于CCD升降滑座上,且镜头方向朝下设置,以便对电芯的铝塑膜边或胶点进行扫描拍摄;上述上光源包括二个,两上光源通过支撑架连接于CCD升降滑座上,两上光源分别为环状结构,且分别对应设置于两CCD摄像头的下方,以便在CCD摄像头拍摄时照射电芯的铝塑膜边或胶点。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的点胶与检测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点胶上料:移载机构将电池搬运至点胶平台处;
S2、点胶:点胶机构对步骤S1中的电芯的铝塑膜进行点胶;
S3、胶点检测上料:步骤1点胶上料的同时,移载机构同步将步骤S2中点胶完成后的电芯搬运至检测平台上;
S4、检测及二维码扫描:CCD机构及扫码组件分别对步骤S3中的电芯的铝塑膜边的轮廓及铝塑膜边上的胶点进行扫描,检测平台下方的扫码组件对电芯底部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判断电芯点胶情况,并记录电芯二维码。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21、开光源:点胶平台处的光源打开;
S22、铝塑膜边轮廓扫描:CCD机构扫描电芯及其铝塑膜边轮廓,并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工控机进行图像处理,获取电芯及铝塑膜边缘位置,以便工控机的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位置补偿,保证点胶机构将胶水准确滴放至铝塑膜边;
S23、点胶:点胶机构移动至电芯铝塑膜边上方,并朝第一铝塑膜边对准,同时点胶平台控制电芯沿横向及纵向方向直线移动,以使点胶机构依次对电芯的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进行点胶;点胶机构控制点胶嘴旋转90°,使其朝第四铝塑膜边对准,点胶平台控制电芯直线移动,以便对第四铝塑膜边进行点胶。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41、对位:CCD机构移动至检测平台上方,并对准电芯;
S42、开光源:检测平台的下光源打开;
S43、扫描轮廓边:CCD机构扫描电芯的铝塑膜轮廓边,并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经工控机判断铝塑膜边轮廓情况,并进行良品筛选,以便控制后续包胶工艺质量;
S44、光源切换:检测平台下方的下光源关闭,CCD机构上的上光源打开;S45、胶点扫描:CCD机构扫描电芯铝塑膜上经步骤S3点胶后的各胶点,并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经工控机筛选点胶良品;
S46、二维码扫描:检测平台下部的扫码组件向上扫描电芯底部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记录各电芯对应的二维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完成窄边铝塑膜自动均匀精准点胶,保证胶水粘附均匀经挤压不流出铝塑膜边,通过点胶平台及点胶机构相互协作实现对电芯中心线两侧铝塑膜边单次自动点胶,有效提高点胶效率,通过检测平台及CCD机构相互协作实现铝塑膜边轮廓及胶点自动检测,有效保证点胶及后续包胶良品率的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具体的:
本发明针对的点胶电芯为L状结构的异形结构,该L状结构的异形电芯待点胶的铝塑膜包括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第三铝塑膜边及第四铝塑膜边,而在点胶过程中对于电芯中心线(可为横线也可为竖线)两侧的铝塑膜边(如中心线为横线时,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第三铝塑膜边为同侧,第四铝塑膜边为另一侧);
本发明设计移载机构作为电芯转移部件,移载机构同时将集成有二组移载组件,通过移载滑座同步带动二组移载组件直线移动,同步实现将电芯搬运至点胶平台及检测平台上,将待点胶的电芯搬运至点胶平台的同时,将点胶平台上已点胶完成的电芯搬运至检测平台上进行检测;有效地提高了电芯搬运效率简化了设备结构,可有效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同时,本发明的移载组件、点胶平台及检测平台单次搬运、点胶及检测两块电芯,以有效提升点胶及检测产能;
本发明独创性地设计点胶平台作为点胶过程中电芯的承载结构,点胶平台集成有横向驱动组件及纵向驱动组件实现对电芯在水平面内的直线移动;在点胶过程中,通过点胶平台上电芯的直线运动而点胶枪保持水平面静止的设计,随着电芯的直线移动点胶枪滴落的胶水沿铝塑膜边方向均匀间隔地点射在电芯同侧的铝塑膜上;同时,本发明将点胶平台的点胶支座设计为中部沿横向方向贯通的框状结构,将块状的光源安装于点胶支座内,并在点胶支座上沿电芯待点胶的铝塑膜边开设多个透光槽;在点胶之前,先打开光源,光线经透光槽向上照射至铝塑膜边上,以便于CCD摄像头从上扫码铝塑膜边轮廓,并将铝塑膜轮廓信息发送至工控机,经工控机分析轮廓信息确认铝塑膜边中心线,以便工控机内嵌的运动控制系统控制点胶平台的横向及纵向驱动组件将铝塑膜边与点胶嘴相对移动,使点胶嘴对准靠近铝塑膜边中心线处,有效地提升点胶准确度,保证了后续包胶工艺的胶水粘粘均匀性,避免了胶水受挤压而流出铝塑膜边的情况;
本发明独创性的设计点胶机构作为点胶执行部件,本发明点胶机构的点胶枪为通用设备,因此不多做撰述;但是针对点胶枪的承载、驱动方式以及点胶枪倾斜角度调节、点胶嘴位置校正及其与点胶平台相互配合完成自动点胶的工艺设计为本发明自主研发设计;本发明设计的点胶机构包括二种结构,一种采用直点胶方式,点胶枪固定沿竖直方向设置,该种结构相对比较固化;另一种采用斜点胶方式,该种结构的点胶枪倾斜设置,且可根据实际点胶情况适时地调整点胶枪倾斜角度,并通过点胶枪下部设置的辅助针进行角度校正,保证角度调节过程中点胶嘴水平位置保持不变,且通过角度调节部件也可将点胶枪调整至竖直方向,该种结构使用灵活,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在实际点胶过程中本发明的二套点胶机构可均采用斜点胶方式或直点胶方式,也可两种点胶方式搭配使用;点胶机构通过点胶支板承载支撑点胶枪,通过点胶支板上的第二滑轨及第三滑座及其两者之间连接的直线电机作为点胶枪升降驱动结构,便于驱动点胶枪靠近或远离电芯铝塑膜边;点胶机构的电机为旋转驱动动力结构,其整体驱动点胶支板旋转,以实现点胶枪倾斜角度的切换,在点胶过程中,电芯中心线一侧的铝塑膜完成点胶后,电机驱动点胶枪旋转90°,使点胶枪的朝向由从一侧对准电芯中心线切换至由另一侧对准电芯中心线,从而便于对电芯另一侧的铝塑膜进行点胶;特别地,本发明的斜点胶组件通过在电机的输出端与点胶支板之间连接角度调节部件,用以调节点胶支板的倾斜角度,角度调节组件以中空设计的座体作为承载结构,座体内部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转轴一端延伸至座体一侧外部,且该端端部设置有指示盖,对应地座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刻度尺,转轴相对座体旋转过程中,带动指示盖沿刻度尺转动,从而实时显示调节/倾斜角度;点胶支板通过第四连接座连接于转轴上,并同步转轴旋转,点胶支板的下端通过第三连接座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上设有条状滑槽,连接于座体上的第一连接座两侧壁上连接的定位销可滑动地插设在条状滑槽内,并通过螺母锁紧;调节角度时,松开定位销螺母,点胶支板带动转轴在座体内旋转,同时点胶支板下端通过第三连接座拉动条状滑槽相对定位销滑动,当调整至需要的倾斜角度时,锁紧定位销,即可保持固化点胶支板的倾斜角度;
本发明独创性地设计检测平台作为点胶完成后电芯铝塑膜边轮廓及胶点检测平台,同时,可拆卸地集成有电芯二维码扫描结构,用以扫描电芯底部的二维码,便于记录跟踪每个电芯信息;本发明的检测平台检测支座作为整体承载结构,检测支座上由下而上依次设置下光源及亚克力材质的透明支板,透明支板盖设在下光源上,并经检测支座的支撑框支撑,以避免压坏下光源;检测支座、光源及透明支板上开始有上下贯通的扫描孔;扫描孔下方通过夹座、支杆及支撑板可拆卸地设置有扫描口朝上对准扫描孔设置的扫码枪;检测及扫码时,先打开下光源,下光源发出的光线由下而上穿过透明支板照射至电芯的铝塑膜边上以及电芯底部,CCD机构移动至电芯上方,对电芯铝塑膜边轮廓进行扫描,该次扫描与点胶时的铝塑膜轮廓扫描目的不同,其主要用于确认电池铝塑膜边情况,将铝塑膜边因搬运、点胶等动作时可能产生的折弯、损坏等进行筛选,以保证后续包胶工序顺利进行;同时,扫码枪向上经扫描孔扫描电芯底部的二维码,并将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记录跟踪;完成后,下光源关闭,位于CCD机构上的上光源打开,由上而下照射至电芯铝塑膜边上滴落的胶点上,通过CCD摄像头扫描胶点情况,并将扫描的胶点信息发送至工控机,由工控机分析胶点位置、大小等情况,以确认胶点是否符合预设的参考值,进行点胶良品筛选;
本发明的设计的CCD机构主要用于针对电芯铝塑膜边轮廓及胶点扫描,CCD机构以CCD直线滑座作为CCD摄像头及上光源的主要承载结构,CCD直线滑座通过CCD气缸驱动而在水平面内直线移动,以使CCD摄像头或上光源移动至铝塑膜边上方;通过CCD丝杆、CCD调节帽等实现对CCD摄像头及上光源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调节,以使其靠近或远离电芯铝塑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隐藏移载机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移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图4中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I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点胶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发明点胶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发明点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斜点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图10中斜点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为图11或图12隐藏座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斜点胶机构转换为竖直点胶的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检测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6为本发明检测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7为图15或图16隐藏透明支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CCD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9为本发明CCD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0为本发明点胶与检测工艺步骤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斜点胶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21所示,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包括机台1、移载机构2、点胶平台3、点胶机构4、检测平台5及CCD机构6,其中,上述点胶平台3与检测平台5间隔设置于机台1上;上述移载机构2设置于点胶平台3及检测平台5的一侧,移载机构2包括至少二套移载组件27,各移载组件27同步直线运动,分别将待点胶的电芯0及点胶完成后的电芯0同步搬运至点胶平台3及检测平台5上;上述点胶机构4及CCD机构6分别设置于点胶平台3及检测平台5的另一侧;点胶机构4的点胶枪410对准电芯0中心线一侧的铝塑膜边,点胶平台3控制其上的电芯0沿纵向及横向方向直线移动时,铝塑膜边相对点胶枪410直线运动,点胶枪410将胶水间隔点至铝塑膜边上,依次完成对电芯0中心线一侧的第一铝塑膜边a、第二铝塑膜边b及第三铝塑膜边c的点胶;点胶枪410旋转90°至电芯0中心线另一侧,电芯0直线移动,点胶枪410在第四铝塑膜边d上均匀间隔地点胶;点胶平台3上完成点胶的电芯0移至检测平台5上后,经CCD机构6扫描铝塑膜边轮廓及铝塑膜边上的胶点,以判断铝塑膜轮廓及点胶情况,且检测平台5的扫码组件对电芯0底部的二维码进行扫描记录。
移载机构2包括移载支座21、移载滑轨22、移载电机23、移载丝杆24、移载丝杆座25、移载滑座26及至少二组移载组件27,其中,上述移载支座21设置于机台1上,移载支座21上设有条状滑槽;上述移载滑轨22包括二根,两移载滑轨22分别设置于条状滑槽两侧壁顶部;上述移载电机23设置于条状滑槽的一端,且输出端连接有移载丝杆24;上述移载丝杆座25套设在移载丝杆24上,移载电机23驱动移载丝杆24旋转时,移载丝杆座25沿移载丝杆24方向来回直线运动;上述移载滑座26固定设置于移载丝杆座25上,且移载滑座26的底部可滑动地嵌设在移载滑轨22上,移载丝杆座25带动移载滑座26来回直线运动,经移载滑轨22导向限位;上述移载组件27设置于移载滑座26上,移载组件27包括二组,并随移载滑座26同步移动,以便将电芯0同步搬运至点胶平台3及检测平台5上;
上述移载组件27两两一组,以分别同时搬运两块电芯0至点胶平台3或检测平台5;上述移载组件27包括移载底座271、移载升降气缸272、移载连接块273、移载升降滑座274、移载升降滑轨275、移载水平支板276及真空吸嘴277,其中,上述移载底座271固定设置于移载滑座26上,移载底座271的顶部开设有U型槽口;上述移载升降气缸272设置于移载底座271的一侧,且输出端朝上方设置;上述移载升降滑轨275竖直设置于移载底座271的另一侧,移载升降滑座274可滑动地嵌设在移载升降滑轨275上;上述移载连接块273的一端连接于移载升降气缸272的输出端上,移载连接块273的另一端水平穿过移载底座271的U型槽口连接于移载升降滑座274上,移载升降气缸272经移载连接块273驱动移载升降滑座274升降运动,并经移载升降滑轨275导向限位;上述移载水平支板276水平连接于移载升降滑座274上,并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上述真空吸嘴277包括三个,真空吸嘴277竖直设置于移载水平支板276的外端,并延伸至移载水平支板276的下部,真空吸嘴277底部产生真空负压以便吸附固定电芯0。
点胶平台3包括横向驱动组件、纵向驱动组件、点胶支座37及点胶吸座310,其中,上述横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机台1上,纵向驱动组件连接于横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且经横向驱动组件驱动而沿横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支座37连接于纵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并经纵向驱动组件驱动而沿纵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点胶支座37为中部设有沿横向方向贯通的安装槽38,安装槽38内安装块状的光源;点胶支座37的顶部对应电芯0待点胶的铝塑膜边开设有透光槽39,以便光源发出的光线经透光槽39向上照射至铝塑膜边上;
上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横向电机31、横向模组32及横向滑座33,其中,上述横向模组32设置于机台1上,横向模组32内设丝杆及丝杆座;上述横向电机31设置于横向模组32的一端,且横向电机31的输出端与横向模组32内部的丝杆连接;上述横向滑座33可滑动地设置于横向模组32上,且与横向模组32内的丝杆座连接,横向电机31通过横向模组32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横向滑座33沿横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
上述纵向驱动组件包括纵向模组34、纵向电机35及纵向滑座36,其中,上述纵向模组34设置于横向滑座33上,并随横向滑座33运动;纵向模组34内设有丝杆及丝杆座;上述纵向电机35设置于纵向模组34的一端,且输出端与纵向模组34内部的丝杆连接;上述纵向滑座36可滑动地设置于纵向模组34上,且与纵向模组34内部的丝杆座连接,纵向电机35通过纵向模组34内部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纵向滑座36沿纵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支座37设置于纵向滑座36上,并随纵向滑座36运动;
上述点胶吸座310固定设置于点胶支座37的顶部,点胶吸座310为L型板状结构,以便对应放置L型的电芯0;点胶吸座310与外设的真空发生装置连接,其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真空吸附孔,电芯0放置于点胶吸座310后,经真空吸附孔处产生的负压被吸附固定。
点胶机构4包括二套,两点胶机构4分别设置于支架41的两侧,以便对点胶平台3上的两电芯0进行点胶;上述支架41竖直设置于机台1上;点胶机构4包括直点胶组件,直点胶组件的点胶枪410竖直设置,直点胶组件包括第一滑轨42、第一滑座43、调节轮44、电机45、点胶支板46、第二滑轨47、第三滑座48及点胶枪410,其中,上述第一滑轨42竖直设置于支架41的侧壁上;上述第一滑座43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滑轨42上,第一滑座43靠近支架41一侧设有丝杆座;上述调节轮44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41的顶部,调节轮44的下端连接有丝杆,该丝杆与第一滑座43上的丝杆座连接,旋转调节轮44时,丝杆通过丝杆座带动第一滑座43升降运动,以便调整位置;上述电机45设置于第一滑座43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点胶支板46连接于电机45的输出端下部,电机45驱动点胶支板46旋转运动,点胶支板46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定子;上述第二滑轨47设置于点胶支板46上,第三滑座48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轨47上,第三滑座48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动子,直线电机通电后,定子与动子之间产生的磁力推动第三滑座48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枪410连接于第三滑座48上,并随第三滑座48运动,以便点胶枪410底部的点胶嘴靠近或远离电芯0的铝塑膜边;点胶时,点胶枪410的点胶嘴靠近电芯0的铝塑膜边,且在水平面内保持相对静止,点胶平台3的横向驱动组件及纵向驱动组件驱动电芯0沿横向及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以便点胶嘴分别在电芯0的第一铝塑膜边a、第二铝塑膜边b、第三铝塑膜边c及第四铝塑膜边d上均匀间隔地点射至少二个胶点。
点胶机构4包括斜点胶组件,斜点胶组件的点胶枪410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15°至60°,斜点胶组件包括第一滑轨42、第一滑座43、调节轮44、电机45、点胶支板46、第二滑轨47、第三滑座48、角度调节部件49、点胶枪410、针支架411及辅助针412,其中,上述第一滑轨42竖直设置于支架41的侧壁上;上述第一滑座43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滑轨42上,第一滑座43靠近支架41一侧设有丝杆座;上述调节轮44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41的顶部,调节轮44的下端连接有丝杆,该丝杆与第一滑座43上的丝杆座连接,旋转调节轮44时,丝杆通过丝杆座带动第一滑座43升降运动,以便调整位置;上述电机45设置于第一滑座43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角度调节部件49连接于电机45的输出端,电机45驱动角度调节部件49旋转运动;上述点胶支板46倾斜连接于角度调节部件49上,并经角度调节部件49调节倾斜角度,电机45通过角度调节部件49驱动点胶支板46旋转运动,以便转换点胶支板46的角度,便于切换点胶枪410的点胶嘴对准电芯0铝塑膜边的方向;点胶支板46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定子;上述第二滑轨47设置于点胶支板46上,第三滑座48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轨47上,第三滑座48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动子,直线电机通电后,定子与动子之间产生的磁力推动第三滑座48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枪410连接于第三滑座48上,并随第三滑座48运动,以便点胶枪410底部的点胶嘴靠近或远离电芯0的铝塑膜边;上述针支架411设置于支架41的侧壁上,且位于斜点胶组件的下方;上述辅助针412竖直设置于针支架411上,且向上延伸,角度调节部件49调整点胶枪410的倾斜角度时,使点胶枪410的点胶嘴对准辅助针412的针顶,通过辅助针412辅助定位点胶嘴位置;点胶时,点胶嘴朝向第一铝塑膜边a方向靠近第一铝塑膜边a,并在水平方向保持相对静止,点胶平台3的横向驱动组件及纵向驱动组件驱动电芯0沿横向及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以便依次在位于电芯0中心线同一侧的第一铝塑膜边a、第二铝塑膜边b及第三铝塑膜边c均匀间隔地点射胶点;电机45驱动点胶枪410旋转90°,使点胶枪410的点胶嘴对准位于电芯0中心线另一侧第四铝塑膜边d,电芯0直线运动,点胶嘴在第四铝塑膜边d上均匀间隔地点射胶点。
角度调节部件49包括座体491、转轴492、指示盖493、刻度尺494、第一连接座495、第二连接座496、第三连接座497及第四连接座498,其中,上述座体491为中空的块状结构,座体491连接于电机45的输出端上;上述转轴492可转动地插设在座体491内,转轴492的一端延伸至座体491一侧外,转轴492的一端设有指示盖493;上述刻度尺494设置于座体491一侧的侧壁上,指示盖493的一侧延伸至刻度尺494处,形成指针部,指示盖493随转轴492旋转时,指针部在刻度尺494外滑动,以便指示转轴492旋转角度;上述第一连接座495为板状结构,第一连接座495的一端固定于座体491的侧壁上,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座体491的下方,第一连接座495的两侧壁上固定有向外延伸的定位销;上述第四连接座498的一侧套设固定于转轴492上,并随转轴492旋转,第四连接座498的另一侧固定于点胶支板46的侧壁上;上述第三连接座497固定设置于点胶支板46的侧壁上,并靠近点胶支板46的下部;上述第二连接座496包括二个,第二连接座496上开设有条状滑槽,两第二连接座496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三连接座497的两端,两第二连接座496的另一端通过条状滑槽套设于第一连接座495的两侧壁的定位销上,通过定位销上的螺母锁紧固定;调整角度时,松开定位销,旋转点胶支板46,点胶支板46通过第四连接座498带动转轴492旋转;同时,点胶支板46的下端通过第三连接座497推动第二连接座496的条状滑槽相对定位销相对滑动,并通过指示盖493在刻度尺494的外侧滑动,确认倾斜角度,直至角度调整至需要角度后,锁紧定位销,使第二连接座496及第一连接座495相对固定,以固定点胶支板46的倾斜角度。
检测平台5包括检测底板51、检测支柱52、检测支座53、下光源54、透明支板55及扫码组件,其中,上述检测底板51水平设置于机台1上;上述检测支柱52包括至少二根,检测支柱52竖直设置于检测底板51上;上述检测支座53水平设置于检测支柱52上,经检测支柱52支撑,检测支座53上设有支撑框;上述下光源54设置于支撑框内;上述透明支板55盖设在下光源54上方,并经支撑框支撑,透明支板55为亚克力板;上述透明支板55、下光源54及检测支座53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扫描孔56,点胶平台3上点胶完成的电芯0经移载机构2搬运至透明支板55上,且电芯0底部的二维码对准扫描孔56;上述扫码组件设置于检测支座53下部,且对准扫描孔56,以便扫描电芯0底部的二维码;检测时,CCD机构6对准电芯0,下光源54打开,CCD机构6扫描电芯0的铝塑膜边轮廓;扫码组件扫码电芯0底部的二维码;下光源54关闭,且CCD机构6上的上光源611打开,以便照射铝塑膜边上的胶点,CCD机构6扫描胶点;
上述扫码组件包括夹座57、支杆58、支撑板59及扫码枪510,其中,上述夹座57包括二个,两夹座57设置于检测底板51上,夹座57上可拆卸地夹装有支杆58,支杆58的一端向外延伸;上述支撑板59竖直固定于支杆58的一端;上述扫码枪510竖直设置于支撑板59的侧壁上,且扫码枪510的枪头上下对应扫描孔56设置,以便经扫描孔56扫描电芯0底部的二维码。
CCD机构6包括CCD支座61、CCD滑轨62、气缸支座63、CCD气缸64、CCD直线滑座65、CCD升降滑轨66、CCD升降滑座67、CCD丝杆68、CCD调节帽69、CCD摄像头610及上光源611,其中,上述CCD支座61设置于机台1上,CCD滑轨62水平设置于CCD支座61上;上述气缸支座63设置于CCD支座61上,并位于CCD滑轨62的一侧;上述CCD气缸64沿CCD滑轨62方向悬空设置于气缸支座63上;上述CCD直线滑座65可滑动地嵌设在CCD滑轨62上,且CCD直线滑座65与CCD气缸64的输出端连接,CCD气缸64驱动CCD直线滑座65沿CCD滑轨62方向来回直线滑动;上述CCD升降滑轨66竖直设置于CCD直线滑座65的侧壁上;上述CCD升降滑座67可滑动地嵌设在CCD升降滑座67上;上述CCD丝杆68竖直插设在CCD升降滑座67上,并与CCD升降滑座67螺纹连接;上述CCD调节帽69位于CCD直线滑座65的顶部,且固定于CCD丝杆68的顶端,旋转CCD调节帽69时,CCD调节帽69带动CCD丝杆68旋转,以使CCD升降滑座67升降运动;上述CCD摄像头610包括二个,CCD摄像头610固定设置于CCD升降滑座67上,且镜头方向朝下设置,以便对电芯0的铝塑膜边或胶点进行扫描拍摄;上述上光源611包括二个,两上光源611通过支撑架连接于CCD升降滑座67上,两上光源611分别为环状结构,且分别对应设置于两CCD摄像头610的下方,以便在CCD摄像头610拍摄时照射电芯0的铝塑膜边或胶点。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的点胶与检测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点胶上料:移载机构将电池搬运至点胶平台处;
S2、点胶:点胶机构对步骤S1中的电芯的铝塑膜进行点胶;
S3、胶点检测上料:步骤1点胶上料的同时,移载机构同步将步骤S2中点胶完成后的电芯搬运至检测平台上;
S4、检测及二维码扫描:CCD机构及扫码组件分别对步骤S3中的电芯的铝塑膜边的轮廓及铝塑膜边上的胶点进行扫描,检测平台下方的扫码组件对电芯底部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判断电芯点胶情况,并记录电芯二维码。
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21、开光源:点胶平台处的光源打开;
S22、铝塑膜边轮廓扫描:CCD机构扫描电芯及其铝塑膜边轮廓,并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工控机进行图像处理,获取电芯及铝塑膜边缘位置,以便工控机的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位置补偿,保证点胶机构将胶水准确滴放至铝塑膜边;
S23、点胶:点胶机构移动至电芯铝塑膜边上方,并朝第一铝塑膜边对准,同时点胶平台控制电芯沿横向及纵向方向直线移动,以使点胶机构依次对电芯的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进行点胶;点胶机构控制点胶嘴旋转90°,使其朝第四铝塑膜边对准,点胶平台控制电芯直线移动,以便对第四铝塑膜边进行点胶。
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41、对位:CCD机构移动至检测平台上方,并对准电芯;
S42、开光源:检测平台的下光源打开;
S43、扫描轮廓边:CCD机构扫描电芯的铝塑膜轮廓边,并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经工控机判断铝塑膜边轮廓情况,并进行良品筛选,以便控制后续包胶工艺质量;
S44、光源切换:检测平台下方的下光源关闭,CCD机构上的上光源打开;S45、胶点扫描:CCD机构扫描电芯铝塑膜上经步骤S3点胶后的各胶点,并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经工控机筛选点胶良品;
S46、二维码扫描:检测平台下部的扫码组件向上扫描电芯底部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记录各电芯对应的二维码。
本实施例的两套点胶机构包括两套,其中,一套采用点胶枪竖直设置的直点胶组件结构,且点胶枪的角度固定;另一套采用点胶枪倾斜设置的斜点胶组件结构,且点胶枪的角度可根据实际点胶情况进行调节,并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进行调节,通过辅助针保证点胶枪的点胶嘴水平位置保持不变;如图14所示,该斜点胶组件的第二连接座的条状滑槽滑动至最上方时,点胶嘴竖直设置,相当于直点胶组件。
进一步,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完成窄边铝塑膜自动均匀精准点胶,保证胶水粘附均匀经挤压不流出铝塑膜边,通过点胶平台及点胶机构相互协作实现对电芯中心线两侧铝塑膜边单次自动点胶,有效提高点胶效率,通过检测平台及CCD机构相互协作实现铝塑膜边轮廓及胶点自动检测,有效保证点胶及后续包胶良品率的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具体的:本发明针对的点胶电芯为L状结构的异形结构,该L状结构的异形电芯待点胶的铝塑膜包括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第三铝塑膜边及第四铝塑膜边,而在点胶过程中对于电芯中心线(可为横线也可为竖线)两侧的铝塑膜边(如中心线为横线时,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第三铝塑膜边为同侧,第四铝塑膜边为另一侧);本发明设计移载机构作为电芯转移部件,移载机构同时将集成有二组移载组件,通过移载滑座同步带动二组移载组件直线移动,同步实现将电芯搬运至点胶平台及检测平台上,将待点胶的电芯搬运至点胶平台的同时,将点胶平台上已点胶完成的电芯搬运至检测平台上进行检测;有效地提高了电芯搬运效率简化了设备结构,可有效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同时,本发明的移载组件、点胶平台及检测平台单次搬运、点胶及检测两块电芯,以有效提升点胶及检测产能;本发明独创性地设计点胶平台作为点胶过程中电芯的承载结构,点胶平台集成有横向驱动组件及纵向驱动组件实现对电芯在水平面内的直线移动;在点胶过程中,通过点胶平台上电芯的直线运动而点胶枪保持水平面静止的设计,随着电芯的直线移动点胶枪滴落的胶水沿铝塑膜边方向均匀间隔地点射在电芯同侧的铝塑膜上;同时,本发明将点胶平台的点胶支座设计为中部沿横向方向贯通的框状结构,将块状的光源安装于点胶支座内,并在点胶支座上沿电芯待点胶的铝塑膜边开设多个透光槽;在点胶之前,先打开光源,光线经透光槽向上照射至铝塑膜边上,以便于CCD摄像头从上扫码铝塑膜边轮廓,并将铝塑膜轮廓信息发送至工控机,经工控机分析轮廓信息确认铝塑膜边中心线,以便工控机内嵌的运动控制系统控制点胶平台的横向及纵向驱动组件将铝塑膜边与点胶嘴相对移动,使点胶嘴对准靠近铝塑膜边中心线处,有效地提升点胶准确度,保证了后续包胶工艺的胶水粘粘均匀性,避免了胶水受挤压而流出铝塑膜边的情况;本发明独创性的设计点胶机构作为点胶执行部件,本发明点胶机构的点胶枪为通用设备,因此不多做撰述;但是针对点胶枪的承载、驱动方式以及点胶枪倾斜角度调节、点胶嘴位置校正及其与点胶平台相互配合完成自动点胶的工艺设计为本发明自主研发设计;本发明设计的点胶机构包括二种结构,一种采用直点胶方式,点胶枪固定沿竖直方向设置,该种结构相对比较固化;另一种采用斜点胶方式,该种结构的点胶枪倾斜设置,且可根据实际点胶情况适时地调整点胶枪倾斜角度,并通过点胶枪下部设置的辅助针进行角度校正,保证角度调节过程中点胶嘴水平位置保持不变,且通过角度调节部件也可将点胶枪调整至竖直方向,该种结构使用灵活,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在实际点胶过程中本发明的二套点胶机构可均采用斜点胶方式或直点胶方式,也可两种点胶方式搭配使用;点胶机构通过点胶支板承载支撑点胶枪,通过点胶支板上的第二滑轨及第三滑座及其两者之间连接的直线电机作为点胶枪升降驱动结构,便于驱动点胶枪靠近或远离电芯铝塑膜边;点胶机构的电机为旋转驱动动力结构,其整体驱动点胶支板旋转,以实现点胶枪倾斜角度的切换,在点胶过程中,电芯中心线一侧的铝塑膜完成点胶后,电机驱动点胶枪旋转90°,使点胶枪的朝向由从一侧对准电芯中心线切换至由另一侧对准电芯中心线,从而便于对电芯另一侧的铝塑膜进行点胶;特别地,本发明的斜点胶组件通过在电机的输出端与点胶支板之间连接角度调节部件,用以调节点胶支板的倾斜角度,角度调节组件以中空设计的座体作为承载结构,座体内部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转轴一端延伸至座体一侧外部,且该端端部设置有指示盖,对应地座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刻度尺,转轴相对座体旋转过程中,带动指示盖沿刻度尺转动,从而实时显示调节/倾斜角度;点胶支板通过第四连接座连接于转轴上,并同步转轴旋转,点胶支板的下端通过第三连接座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上设有条状滑槽,连接于座体上的第一连接座两侧壁上连接的定位销可滑动地插设在条状滑槽内,并通过螺母锁紧;调节角度时,松开定位销螺母,点胶支板带动转轴在座体内旋转,同时点胶支板下端通过第三连接座拉动条状滑槽相对定位销滑动,当调整至需要的倾斜角度时,锁紧定位销,即可保持固化点胶支板的倾斜角度;本发明独创性地设计检测平台作为点胶完成后电芯铝塑膜边轮廓及胶点检测平台,同时,可拆卸地集成有电芯二维码扫描结构,用以扫描电芯底部的二维码,便于记录跟踪每个电芯信息;本发明的检测平台检测支座作为整体承载结构,检测支座上由下而上依次设置下光源及亚克力材质的透明支板,透明支板盖设在下光源上,并经检测支座的支撑框支撑,以避免压坏下光源;检测支座、光源及透明支板上开始有上下贯通的扫描孔;扫描孔下方通过夹座、支杆及支撑板可拆卸地设置有扫描口朝上对准扫描孔设置的扫码枪;检测及扫码时,先打开下光源,下光源发出的光线由下而上穿过透明支板照射至电芯的铝塑膜边上以及电芯底部,CCD机构移动至电芯上方,对电芯铝塑膜边轮廓进行扫描,该次扫描与点胶时的铝塑膜轮廓扫描目的不同,其主要用于确认电池铝塑膜边情况,将铝塑膜边因搬运、点胶等动作时可能产生的折弯、损坏等进行筛选,以保证后续包胶工序顺利进行;同时,扫码枪向上经扫描孔扫描电芯底部的二维码,并将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记录跟踪;完成后,下光源关闭,位于CCD机构上的上光源打开,由上而下照射至电芯铝塑膜边上滴落的胶点上,通过CCD摄像头扫描胶点情况,并将扫描的胶点信息发送至工控机,由工控机分析胶点位置、大小等情况,以确认胶点是否符合预设的参考值,进行点胶良品筛选;本发明的设计的CCD机构主要用于针对电芯铝塑膜边轮廓及胶点扫描,CCD机构以CCD直线滑座作为CCD摄像头及上光源的主要承载结构,CCD直线滑座通过CCD气缸驱动而在水平面内直线移动,以使CCD摄像头或上光源移动至铝塑膜边上方;通过CCD丝杆、CCD调节帽等实现对CCD摄像头及上光源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调节,以使其靠近或远离电芯铝塑膜。
实施例2:如图1至图10,图15至图20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该实施例的两套点胶机构可采用2套直点胶组件结构,即点胶枪的点胶嘴均竖直设置,且点胶枪的角度固定,无法根据实际点胶需求进行调节,应用范围较窄。
实施例3:如图1至图9,图11至图2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该实施例的两套点胶机构可采用2套斜点胶组件结构,且点胶枪的角度可根据实际点胶情况进行调节,并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进行调节,通过辅助针保证点胶枪的点胶嘴水平位置保持不变;如图14所示,该斜点胶组件的第二连接座的条状滑槽滑动至最上方时,点胶嘴竖直设置,相当于直点胶组件,该实施例应用范围相比于实施例2更广,且使用方式较灵活。
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移载机构(2)、点胶平台(3)、点胶机构(4)、检测平台(5)及CCD机构(6),其中,上述点胶平台(3)与检测平台(5)间隔设置于机台(1)上;上述移载机构(2)设置于点胶平台(3)及检测平台(5)的一侧,移载机构(2)包括至少二套移载组件(27),各移载组件(27)同步直线运动,分别将待点胶的电芯(0)及点胶完成后的电芯(0)同步搬运至点胶平台(3)及检测平台(5)上;上述点胶机构(4)及CCD机构(6)分别设置于点胶平台(3)及检测平台(5)的另一侧;点胶机构(4)的点胶枪(410)对准电芯(0)中心线一侧的铝塑膜边,点胶平台(3)控制其上的电芯(0)沿纵向及横向方向直线移动时,铝塑膜边相对点胶枪(410)直线运动,点胶枪(410)将胶水间隔点至铝塑膜边上,依次完成对电芯(0)中心线一侧的第一铝塑膜边(a)、第二铝塑膜边(b)及第三铝塑膜边(c)的点胶;点胶枪(410)旋转90°至电芯(0)中心线另一侧,电芯(0)直线移动,点胶枪(410)在第四铝塑膜边(d)上均匀间隔地点胶;点胶平台(3)上完成点胶的电芯(0)移至检测平台(5)上后,经CCD机构(6)扫描铝塑膜边轮廓及铝塑膜边上的胶点,以判断铝塑膜轮廓及点胶情况,且检测平台(5)的扫码组件对电芯(0)底部的二维码进行扫描记录;
所述的点胶机构(4)包括二套,两点胶机构(4)分别设置于支架(41)的两侧,以便对点胶平台(3)上的两电芯(0)进行点胶;上述支架(41)竖直设置于机台(1)上;
所述的点胶机构(4)包括斜点胶组件,斜点胶组件的点胶枪(410)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15°至60°,斜点胶组件包括第一滑轨(42)、第一滑座(43)、调节轮(44)、电机(45)、点胶支板(46)、第二滑轨(47)、第三滑座(48)、角度调节部件(49)、点胶枪(410)、针支架(411)及辅助针(412),其中,上述第一滑轨(42)竖直设置于支架(41)的侧壁上;上述第一滑座(43)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滑轨(42)上,第一滑座(43)靠近支架(41)一侧设有丝杆座;上述调节轮(44)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41)的顶部,调节轮(44)的下端连接有丝杆,该丝杆与第一滑座(43)上的丝杆座连接,旋转调节轮(44)时,丝杆通过丝杆座带动第一滑座(43)升降运动,以便调整位置;上述电机(45)设置于第一滑座(43)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角度调节部件(49)连接于电机(45)的输出端,电机(45)驱动角度调节部件(49)旋转运动;上述点胶支板(46)倾斜连接于角度调节部件(49)上,并经角度调节部件(49)调节倾斜角度,电机(45)通过角度调节部件(49)驱动点胶支板(46)旋转运动,以便转换点胶支板(46)的角度,便于切换点胶枪(410)的点胶嘴对准电芯(0)铝塑膜边的方向;点胶支板(46)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定子;上述第二滑轨(47)设置于点胶支板(46)上,第三滑座(48)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轨(47)上,第三滑座(48)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动子,直线电机通电后,定子与动子之间产生的磁力推动第三滑座(48)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枪(410)连接于第三滑座(48)上,并随第三滑座(48)运动,以便点胶枪(410)底部的点胶嘴靠近或远离电芯(0)的铝塑膜边;上述针支架(411)设置于支架(41)的侧壁上,且位于斜点胶组件的下方;上述辅助针(412)竖直设置于针支架(411)上,且向上延伸,角度调节部件(49)调整点胶枪(410)的倾斜角度时,使点胶枪(410)的点胶嘴对准辅助针(412)的针顶,通过辅助针(412)辅助定位点胶嘴位置;点胶时,点胶嘴朝向第一铝塑膜边(a)方向靠近第一铝塑膜边(a),并在水平方向保持相对静止,点胶平台(3)的横向驱动组件及纵向驱动组件驱动电芯(0)沿横向及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以便依次在位于电芯(0)中心线同一侧的第一铝塑膜边(a)、第二铝塑膜边(b)及第三铝塑膜边(c)均匀间隔地点射胶点;电机(45)驱动点胶枪(410)旋转90°,使点胶枪(410)的点胶嘴对准位于电芯(0)中心线另一侧第四铝塑膜边(d),电芯(0)直线运动,点胶嘴在第四铝塑膜边(d)上均匀间隔地点射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载机构(2)包括移载支座(21)、移载滑轨(22)、移载电机(23)、移载丝杆(24)、移载丝杆座(25)、移载滑座(26)及至少二组移载组件(27),其中,上述移载支座(21)设置于机台(1)上,移载支座(21)上设有条状滑槽;上述移载滑轨(22)包括二根,两移载滑轨(22)分别设置于条状滑槽两侧壁顶部;上述移载电机(23)设置于条状滑槽的一端,且输出端连接有移载丝杆(24);上述移载丝杆座(25)套设在移载丝杆(24)上,移载电机(23)驱动移载丝杆(24)旋转时,移载丝杆座(25)沿移载丝杆(24)方向来回直线运动;上述移载滑座(26)固定设置于移载丝杆座(25)上,且移载滑座(26)的底部可滑动地嵌设在移载滑轨(22)上,移载丝杆座(25)带动移载滑座(26)来回直线运动,经移载滑轨(22)导向限位;上述移载组件(27)设置于移载滑座(26)上,移载组件(27)包括二组,并随移载滑座(26)同步移动,以便将电芯(0)同步搬运至点胶平台(3)及检测平台(5)上;
上述移载组件(27)两两一组,以分别同时搬运两块电芯(0)至点胶平台(3)或检测平台(5);上述移载组件(27)包括移载底座(271)、移载升降气缸(272)、移载连接块(273)、移载升降滑座(274)、移载升降滑轨(275)、移载水平支板(276)及真空吸嘴(277),其中,上述移载底座(271)固定设置于移载滑座(26)上,移载底座(271)的顶部开设有U型槽口;上述移载升降气缸(272)设置于移载底座(271)的一侧,且输出端朝上方设置;上述移载升降滑轨(275)竖直设置于移载底座(271)的另一侧,移载升降滑座(274)可滑动地嵌设在移载升降滑轨(275)上;上述移载连接块(273)的一端连接于移载升降气缸(272)的输出端上,移载连接块(273)的另一端水平穿过移载底座(271)的U型槽口连接于移载升降滑座(274)上,移载升降气缸(272)经移载连接块(273)驱动移载升降滑座(274)升降运动,并经移载升降滑轨(275)导向限位;上述移载水平支板(276)水平连接于移载升降滑座(274)上,并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上述真空吸嘴(277)包括三个,真空吸嘴(277)竖直设置于移载水平支板(276)的外端,并延伸至移载水平支板(276)的下部,真空吸嘴(277)底部产生真空负压以便吸附固定电芯(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胶平台(3)包括横向驱动组件、纵向驱动组件、点胶支座(37)及点胶吸座(310),其中,上述横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机台(1)上,纵向驱动组件连接于横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且经横向驱动组件驱动而沿横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支座(37)连接于纵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并经纵向驱动组件驱动而沿纵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点胶支座(37)为中部设有沿横向方向贯通的安装槽(38),安装槽(38)内安装块状的光源;点胶支座(37)的顶部对应电芯(0)待点胶的铝塑膜边开设有透光槽(39),以便光源发出的光线经透光槽(39)向上照射至铝塑膜边上;
上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横向电机(31)、横向模组(32)及横向滑座(33),其中,上述横向模组(32)设置于机台(1)上,横向模组(32)内设丝杆及丝杆座;上述横向电机(31)设置于横向模组(32)的一端,且横向电机(31)的输出端与横向模组(32)内部的丝杆连接;上述横向滑座(33)可滑动地设置于横向模组(32)上,且与横向模组(32)内的丝杆座连接,横向电机(31)通过横向模组(32)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横向滑座(33)沿横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
上述纵向驱动组件包括纵向模组(34)、纵向电机(35)及纵向滑座(36),其中,上述纵向模组(34)设置于横向滑座(33)上,并随横向滑座(33)运动;纵向模组(34)内设有丝杆及丝杆座;上述纵向电机(35)设置于纵向模组(34)的一端,且输出端与纵向模组(34)内部的丝杆连接;上述纵向滑座(36)可滑动地设置于纵向模组(34)上,且与纵向模组(34)内部的丝杆座连接,纵向电机(35)通过纵向模组(34)内部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纵向滑座(36)沿纵向方向来回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支座(37)设置于纵向滑座(36)上,并随纵向滑座(36)运动;
上述点胶吸座(310)固定设置于点胶支座(37)的顶部,点胶吸座(310)为L型板状结构,以便对应放置L型的电芯(0);点胶吸座(310)与外设的真空发生装置连接,其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真空吸附孔,电芯(0)放置于点胶吸座(310)后,经真空吸附孔处产生的负压被吸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4)包括直点胶组件,直点胶组件的点胶枪(410)竖直设置,直点胶组件包括第一滑轨(42)、第一滑座(43)、调节轮(44)、电机(45)、点胶支板(46)、第二滑轨(47)、第三滑座(48)及点胶枪(410),其中,上述第一滑轨(42)竖直设置于支架(41)的侧壁上;上述第一滑座(43)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滑轨(42)上,第一滑座(43)靠近支架(41)一侧设有丝杆座;上述调节轮(44)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41)的顶部,调节轮(44)的下端连接有丝杆,该丝杆与第一滑座(43)上的丝杆座连接,旋转调节轮(44)时,丝杆通过丝杆座带动第一滑座(43)升降运动,以便调整位置;上述电机(45)设置于第一滑座(43)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点胶支板(46)连接于电机(45)的输出端下部,电机(45)驱动点胶支板(46)旋转运动,点胶支板(46)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定子;上述第二滑轨(47)设置于点胶支板(46)上,第三滑座(48)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轨(47)上,第三滑座(48)上设有直线电机的动子,直线电机通电后,定子与动子之间产生的磁力推动第三滑座(48)直线运动;上述点胶枪(410)连接于第三滑座(48)上,并随第三滑座(48)运动,以便点胶枪(410)底部的点胶嘴靠近或远离电芯(0)的铝塑膜边;点胶时,点胶枪(410)的点胶嘴靠近电芯(0)的铝塑膜边,且在水平面内保持相对静止,点胶平台(3)的横向驱动组件及纵向驱动组件驱动电芯(0)沿横向及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以便点胶嘴分别在电芯(0)的第一铝塑膜边(a)、第二铝塑膜边(b)、第三铝塑膜边(c)及第四铝塑膜边(d)上均匀间隔地点射至少二个胶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部件(49)包括座体(491)、转轴(492)、指示盖(493)、刻度尺(494)、第一连接座(495)、第二连接座(496)、第三连接座(497)及第四连接座(498),其中,上述座体(491)为中空的块状结构,座体(491)连接于电机(45)的输出端上;上述转轴(492)可转动地插设在座体(491)内,转轴(492)的一端延伸至座体(491)一侧外,转轴(492)的一端设有指示盖(493);上述刻度尺(494)设置于座体(491)一侧的侧壁上,指示盖(493)的一侧延伸至刻度尺(494)处,形成指针部,指示盖(493)随转轴(492)旋转时,指针部在刻度尺(494)外滑动,以便指示转轴(492)旋转角度;上述第一连接座(495)为板状结构,第一连接座(495)的一端固定于座体(491)的侧壁上,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座体(491)的下方,第一连接座(495)的两侧壁上固定有向外延伸的定位销;上述第四连接座(498)的一侧套设固定于转轴(492)上,并随转轴(492)旋转,第四连接座(498)的另一侧固定于点胶支板(46)的侧壁上;上述第三连接座(497)固定设置于点胶支板(46)的侧壁上,并靠近点胶支板(46)的下部;上述第二连接座(496)包括二个,第二连接座(496)上开设有条状滑槽,两第二连接座(496)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三连接座(497)的两端,两第二连接座(496)的另一端通过条状滑槽套设于第一连接座(495)的两侧壁的定位销上,通过定位销上的螺母锁紧固定;调整角度时,松开定位销,旋转点胶支板(46),点胶支板(46)通过第四连接座(498)带动转轴(492)旋转;同时,点胶支板(46)的下端通过第三连接座(497)推动第二连接座(496)的条状滑槽相对定位销相对滑动,并通过指示盖(493)在刻度尺(494)的外侧滑动,确认倾斜角度,直至角度调整至需要角度后,锁紧定位销,使第二连接座(496)及第一连接座(495)相对固定,以固定点胶支板(46)的倾斜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平台(5)包括检测底板(51)、检测支柱(52)、检测支座(53)、下光源(54)、透明支板(55)及扫码组件,其中,上述检测底板(51)水平设置于机台(1)上;上述检测支柱(52)包括至少二根,检测支柱(52)竖直设置于检测底板(51)上;上述检测支座(53)水平设置于检测支柱(52)上,经检测支柱(52)支撑,检测支座(53)上设有支撑框;上述下光源(54)设置于支撑框内;上述透明支板(55)盖设在下光源(54)上方,并经支撑框支撑,透明支板(55)为亚克力板;上述透明支板(55)、下光源(54)及检测支座(53)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扫描孔(56),点胶平台(3)上点胶完成的电芯(0)经移载机构(2)搬运至透明支板(55)上,且电芯(0)底部的二维码对准扫描孔(56);上述扫码组件设置于检测支座(53)下部,且对准扫描孔(56),以便扫描电芯(0)底部的二维码;检测时,CCD机构(6)对准电芯(0),下光源(54)打开,CCD机构(6)扫描电芯(0)的铝塑膜边轮廓;扫码组件扫码电芯(0)底部的二维码;下光源(54)关闭,且CCD机构(6)上的上光源(611)打开,以便照射铝塑膜边上的胶点,CCD机构(6)扫描胶点;
上述扫码组件包括夹座(57)、支杆(58)、支撑板(59)及扫码枪(510),其中,上述夹座(57)包括二个,两夹座(57)设置于检测底板(51)上,夹座(57)上可拆卸地夹装有支杆(58),支杆(58)的一端向外延伸;上述支撑板(59)竖直固定于支杆(58)的一端;上述扫码枪(510)竖直设置于支撑板(59)的侧壁上,且扫码枪(510)的枪头上下对应扫描孔(56)设置,以便经扫描孔(56)扫描电芯(0)底部的二维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D机构(6)包括CCD支座(61)、CCD滑轨(62)、气缸支座(63)、CCD气缸(64)、CCD直线滑座(65)、CCD升降滑轨(66)、CCD升降滑座(67)、CCD丝杆(68)、CCD调节帽(69)、CCD摄像头(610)及上光源(611),其中,上述CCD支座(61)设置于机台(1)上,CCD滑轨(62)水平设置于CCD支座(61)上;上述气缸支座(63)设置于CCD支座(61)上,并位于CCD滑轨(62)的一侧;上述CCD气缸(64)沿CCD滑轨(62)方向悬空设置于气缸支座(63)上;上述CCD直线滑座(65)可滑动地嵌设在CCD滑轨(62)上,且CCD直线滑座(65)与CCD气缸(64)的输出端连接,CCD气缸(64)驱动CCD直线滑座(65)沿CCD滑轨(62)方向来回直线滑动;上述CCD升降滑轨(66)竖直设置于CCD直线滑座(65)的侧壁上;上述CCD升降滑座(67)可滑动地嵌设在CCD升降滑座(67)上;上述CCD丝杆(68)竖直插设在CCD升降滑座(67)上,并与CCD升降滑座(67)螺纹连接;上述CCD调节帽(69)位于CCD直线滑座(65)的顶部,且固定于CCD丝杆(68)的顶端,旋转CCD调节帽(69)时,CCD调节帽(69)带动CCD丝杆(68)旋转,以使CCD升降滑座(67)升降运动;上述CCD摄像头(610)包括二个,CCD摄像头(610)固定设置于CCD升降滑座(67)上,且镜头方向朝下设置,以便对电芯(0)的铝塑膜边或胶点进行扫描拍摄;上述上光源(611)包括二个,两上光源(611)通过支撑架连接于CCD升降滑座(67)上,两上光源(611)分别为环状结构,且分别对应设置于两CCD摄像头(610)的下方,以便在CCD摄像头(610)拍摄时照射电芯(0)的铝塑膜边或胶点。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的点胶与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点胶上料:移载机构将电池搬运至点胶平台处;
S2、点胶:点胶机构对步骤S1中的电芯的铝塑膜进行点胶;
S3、胶点检测上料:步骤1点胶上料的同时,移载机构同步将步骤S2中点胶完成后的电芯搬运至检测平台上;
S4、检测及二维码扫描:CCD机构及扫码组件分别对步骤S3中的电芯的铝塑膜边的轮廓及铝塑膜边上的胶点进行扫描,检测平台下方的扫码组件对电芯底部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判断电芯点胶情况,并记录电芯二维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的点胶与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21、开光源:点胶平台处的光源打开;
S22、铝塑膜边轮廓扫描:CCD机构扫描电芯及其铝塑膜边轮廓,并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工控机进行图像处理,获取电芯及铝塑膜边缘位置,以便工控机的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位置补偿,保证点胶机构将胶水准确滴放至铝塑膜边;
S23、点胶:点胶机构移动至电芯铝塑膜边上方,并朝第一铝塑膜边对准,同时点胶平台控制电芯沿横向及纵向方向直线移动,以使点胶机构依次对电芯的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进行点胶;点胶机构控制点胶嘴旋转90°,使其朝第四铝塑膜边对准,点胶平台控制电芯直线移动,以便对第四铝塑膜边进行点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的点胶与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41、对位:CCD机构移动至检测平台上方,并对准电芯;
S42、开光源:检测平台的下光源打开;
S43、扫描轮廓边:CCD机构扫描电芯的铝塑膜轮廓边,并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经工控机判断铝塑膜边轮廓情况,并进行良品筛选,以便控制后续包胶工艺质量;
S44、光源切换:检测平台下方的下光源关闭,CCD机构上的上光源打开;
S45、胶点扫描:CCD机构扫描电芯铝塑膜上经步骤S3点胶后的各胶点,并将扫描信息发送至工控机,经工控机筛选点胶良品;
S46、二维码扫描:检测平台下部的扫码组件向上扫描电芯底部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信息发送至工控机,以便记录各电芯对应的二维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39186.0A CN108465612B (zh) | 2018-07-06 | 2018-07-06 |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39186.0A CN108465612B (zh) | 2018-07-06 | 2018-07-06 |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65612A CN108465612A (zh) | 2018-08-31 |
CN108465612B true CN108465612B (zh) | 2023-10-13 |
Family
ID=6325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39186.0A Active CN108465612B (zh) | 2018-07-06 | 2018-07-06 |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656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46877B (zh) * | 2018-09-21 | 2023-10-31 | 捷讯精密橡胶(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usb插口五轴自动点胶设备 |
CN111106389A (zh) * | 2018-10-28 | 2020-05-05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点胶和折边生产线及其点胶和折边工艺 |
CN111097655B (zh) * | 2018-10-28 | 2023-09-08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点胶和胶层检测装置及其点胶和胶层检测工艺 |
CN111097656B (zh) * | 2018-10-28 | 2023-08-29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uv点胶装置及其点胶工艺 |
CN109701815B (zh) * | 2018-12-28 | 2024-04-19 | 深圳眼千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点胶机 |
CN110013948A (zh) * | 2019-05-09 | 2019-07-16 | 苏州鸣动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感aoi点胶机 |
CN110841873A (zh) * | 2019-11-06 | 2020-02-28 | 东莞市欧珀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组件的加工设备 |
CN111318426A (zh) * | 2020-03-18 | 2020-06-23 | 源创(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喷胶线 |
CN111992422B (zh) * | 2020-07-08 | 2022-05-17 |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点胶设备及电池 |
CN111871713A (zh) * | 2020-07-29 | 2020-11-03 | 深圳市永顺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点胶固化封装设备及摄像头生产线 |
CN111830042A (zh) * | 2020-08-17 | 2020-10-27 | 深圳世宗瑞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点胶外观检测机构 |
CN112140571B (zh) * | 2020-09-08 | 2022-04-15 | 重庆工商大学 | 一种用于dome片加工兼回弹力度检测功能的生产设备 |
CN114229444B (zh) * | 2021-12-08 | 2024-02-06 | 东莞拓斯达技术有限公司 | 电芯壳体铆接的侧板自动化上料系统 |
CN114733709A (zh) * | 2022-03-21 | 2022-07-12 | 深圳市元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云端控制的智能点胶装置 |
CN115541581B (zh) * | 2022-10-21 | 2023-06-16 | 广东芯乐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Mini-LED点胶检测设备及点胶检测方法 |
CN116651693A (zh) * | 2023-06-07 | 2023-08-29 | 苏州汇创芯精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双阀异动机构 |
CN117585437B (zh) * | 2024-01-18 | 2024-03-22 | 内蒙古北科交大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磁材上料装置及点胶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31321A1 (zh) * | 2014-03-03 | 2015-09-11 | 尹先和 | 高精度液晶屏幕贴合机 |
CN204638467U (zh) * | 2015-05-11 | 2015-09-16 |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热熔胶高效点胶机 |
CN105772336A (zh) * | 2016-05-18 | 2016-07-20 | 厦门欣力巨软件有限公司 | 手机屏侧边封胶机 |
CN206199617U (zh) * | 2016-10-25 | 2017-05-31 | 东莞市大族骏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导热壳内侧点胶机 |
CN106848116A (zh) * | 2017-02-17 | 2017-06-13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异形电池铝塑膜自动包胶生产线及其包胶工艺 |
CN207371798U (zh) * | 2017-09-21 | 2018-05-18 | 深圳市华宗科技有限公司 | 视觉r轴旋转喷射点胶系统 |
CN208771752U (zh) * | 2018-07-06 | 2019-04-23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 |
-
2018
- 2018-07-06 CN CN201810739186.0A patent/CN1084656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31321A1 (zh) * | 2014-03-03 | 2015-09-11 | 尹先和 | 高精度液晶屏幕贴合机 |
CN204638467U (zh) * | 2015-05-11 | 2015-09-16 |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热熔胶高效点胶机 |
CN105772336A (zh) * | 2016-05-18 | 2016-07-20 | 厦门欣力巨软件有限公司 | 手机屏侧边封胶机 |
CN206199617U (zh) * | 2016-10-25 | 2017-05-31 | 东莞市大族骏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导热壳内侧点胶机 |
CN106848116A (zh) * | 2017-02-17 | 2017-06-13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异形电池铝塑膜自动包胶生产线及其包胶工艺 |
CN207371798U (zh) * | 2017-09-21 | 2018-05-18 | 深圳市华宗科技有限公司 | 视觉r轴旋转喷射点胶系统 |
CN208771752U (zh) * | 2018-07-06 | 2019-04-23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65612A (zh) | 2018-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65612B (zh) |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及其点胶与检测工艺 | |
CN206216237U (zh) | 一种摄像头模组装配设备 | |
CN106425451A (zh) | 一种摄像头模组装配设备 | |
CN111323420B (zh) | 一种用于微光学组件的自动化组装测试装置 | |
CN107378438B (zh) | 镜头模组组装机 | |
CN109051151A (zh) | 自动贴标签设备 | |
CN117092114B (zh) | 一种基于ai的外观检测系统 | |
CN109780024A (zh) | 一种带剥单功能的全自动双工位aa设备 | |
CN209621799U (zh) | 一种带剥单功能的全自动双工位aa设备 | |
CN212134505U (zh) | 一种用于微光学组件的自动化组装测试装置 | |
CN217043248U (zh) | 一种应用于遮光涂布工艺上的点胶设备 | |
CN111482781A (zh) | 一种镜头组装设备 | |
CN208771752U (zh) | 一种自动点胶与胶点检测装置 | |
CN211593982U (zh) | 便于上下料的aoi检测装置 | |
CN208856021U (zh) | Smt料盘的自动读码贴标装置 | |
CN218097627U (zh) | 一种检测设备 | |
CN216607944U (zh) | 一种摄像头模组生产设备 | |
CN217452578U (zh) | 一种激光刻码设备 | |
CN215542286U (zh) | 镜头模组组装双工站流水线的点胶设备 | |
CN215744461U (zh) | 一种点胶机构 | |
CN214518725U (zh) | 一种塑料封条锁芯自动检测装配激光打印一体设备 | |
CN212093041U (zh) | 一种点胶机构及显示屏生产线 | |
CN210935662U (zh) | 涂胶设备 | |
CN209986776U (zh) | 自动打磨轨迹修正模组 | |
CN222057915U (zh) | 一种电池点胶及固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18104 1st floor, building 38, South Ring Road Science Park, Ma'anshan community,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Xinghe Auto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 block C, 1 floor, first floor, Ma An 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estern Baoan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SINVO AUTOMATIC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