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54700A - 车辆下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下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54700A
CN108454700A CN201810121823.8A CN201810121823A CN108454700A CN 108454700 A CN108454700 A CN 108454700A CN 201810121823 A CN201810121823 A CN 201810121823A CN 108454700 A CN108454700 A CN 108454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extension
lower extension
rear direction
under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18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54700B (zh
Inventor
奥本隆
奥本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54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54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54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54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B60G13/001Arrang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18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 B60G3/2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all arms being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2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reaction, e.g. vibration, from parts, e.g. wheel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 B62D7/228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reaction, e.g. vibration, from parts, e.g. wheel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cting between the steering gear and the road wheels, e.g. on tie-r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10Independent suspensions
    • B60G2200/14Independent suspensions with lateral arms
    • B60G2200/144Independent suspensions with lateral arms with two lateral arms forming a parallelogr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包括: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下延伸部,其接合到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的各个车身框架部件,该下延伸部包括:前侧下延伸部,该前侧下延伸部朝向车辆下侧延伸;和后侧下延伸部,该后侧下延伸部设置在前侧下延伸部的车辆后侧处,并且朝向车辆下侧延伸;以及前后方向延伸部,该前后方向延伸部被设置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桥接在前侧下延伸部与后侧下延伸部之间,该前后方向延伸部设置有下臂支撑部,下臂装接到该下臂支撑部,从而该下臂能够在基本车辆上下方向上枢转,并且该前后方向延伸部在下臂支撑部的车辆后侧处接合到后侧下延伸部。

Description

车辆下部结构
技术领域
优选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H05-310146描述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挂装接结构。悬挂装接结构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该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分别装接到构成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前纵梁,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并且朝向车辆下侧凸出。悬挂横梁装接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基本分叉形状的下臂的一端在与第二支架对准的位置处,即,在第二支架的正下方,装接到悬挂横梁。此外,下臂的另一端装接到第三支架。
然而,在车辆行驶期间从下臂输入到车身框架的载荷朝向车辆后侧输入。从而,在应用JP-A No.H05-310146中描述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难以将已经从下臂输入的载荷有效地传递到在下臂的一端的正上方的第二支架,并且因此从下臂输入的载荷可能不能有效地传递到车身框架。因此,在这一方面对现有技术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优选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其能够将从下臂输入的载荷有效地传递到车身框架。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包括: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该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基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下延伸部,该下延伸部接合到所述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的各个车身框架部件;以及前后方向延伸部。所述下延伸部包括:前侧下延伸部,该前侧下延伸部设置于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部件的预定位置处,并且该前侧下延伸部朝向车辆下侧延伸;和后侧下延伸部,该后侧下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的车辆后侧,并且朝向所述车辆下侧延伸。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被设置为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桥接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与所述后侧下延伸部之间。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设置有下臂支撑部,下臂被构造为装接到所述下臂支撑部,从而该下臂能够在基本车辆上下方向上枢转,并且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在所述下臂支撑部的车辆后侧处接合到所述后侧下延伸部。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下延伸部接合到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的各个车身框架部件。所述下延伸部包括:前侧下延伸部,该前侧下延伸部设置于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部件的预定位置处,并且该前侧下延伸部朝向车辆下侧延伸;和后侧下延伸部,该后侧下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的车辆后侧,并且朝向所述车辆下侧延伸。此外,前后方向延伸部被设置为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桥接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与所述后侧下延伸部之间。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设置有下臂支撑部,下臂被构造为可枢转地装接到所述下臂支撑部,并且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在所述下臂支撑部的车辆后侧处接合到所述后侧下延伸部。在车辆行驶期间从下臂输入的载荷主要朝向车辆后侧而输入。然而,能够通过相对于下臂支撑部位于车辆后侧的后侧下延伸部将载荷传递到车身框架部件。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后侧下延伸部与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由分离的部件构成。
根据第二方面,由于所述后侧下延伸部与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由分离的部件构成,则能够在将后侧下延伸部以及前后方向延伸部已经接合到的前侧下延伸部装接到车身框架部件时,实现制造期间对操作性的改进。
本公开的第三发明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二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转向部件或者稳定器中的至少一者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与所述后侧下延伸部之间。
根据第三方面,转向部件或者稳定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与所述后侧下延伸部之间。通过在将前侧下延伸部或者后侧下延伸部装接到车身框架部件之前进行到车辆的组装,能够使得将转向部件或者稳定器中的至少一者装接到车辆的装接操作更容易。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面到第三方面的任意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防撞块设置在所述后侧下延伸部处,从而当所述下臂已经朝向基本车辆上侧枢转时,所述防撞块能够接触所述下臂。
根据第四方面,防撞块设置在所述后侧下延伸部处,从而当所述下臂已经朝向车辆上侧枢转时,所述防撞块能够接触所述下臂。从而,即使在下臂已经由于来自道路表面的输入而朝向车辆上侧枢转的情况下,下臂的额外的移动也能够由后侧下延伸部限制,使得能够减少或者防止车身上的车轮等的冲击。即,能够利用后侧下延伸部限制下臂的移动,该后侧下延伸部构成将下臂装接到车身的部件的一部分。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四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倾斜强化部形成在所述后侧下延伸部处。所述倾斜强化部随着朝向车辆下侧而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倾斜,并且所述倾斜强化部接合到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的所述下臂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倾斜强化部与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接合在一起的部位的车辆下侧。
根据第五方面,倾斜强化部形成在所述后侧下延伸部处,所述倾斜强化部随着朝向车辆下侧而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倾斜。倾斜强化部接合到前后方向延伸部。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的所述下臂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倾斜强化部与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接合在一起的部位的车辆下侧。即,下臂支撑部设置在车身框架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从而,装接到车身框架部件的后侧下延伸部的防撞块能够设置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作为下臂的枢转中心的下臂支撑部分离的位置处。从而,由于杠杆原理,与防撞块设置在下臂支撑部附近的构造相比,能够使得由防撞块承受并且因此由后侧下延伸部承受的来自下臂的载荷更小,这使得后侧下延伸部能够更加紧凑。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五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倾斜强化部包括:前侧面;后侧面,该后侧面面对所述前侧面;以及套管,该套管设置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倾斜强化部通过紧固件而紧固到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所述紧固件插通所述前侧面、所述后侧面以及所述套管。
根据第六方面,所述倾斜强化部包括:前侧面;后侧面,该后侧面面对所述前侧面;以及套管,该套管设置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倾斜强化部通过紧固件而紧固到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所述紧固件插通所述前侧面、所述后侧面以及所述套管。从而,当从下臂输入的载荷通过前后方向延伸部而传递到后侧下延伸部时,载荷能够通过套管而传递到前侧面和后侧面两者,而不会不均匀地传递到后侧下延伸部中的倾斜强化部的或者前侧面或者后侧面。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五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与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的后端部接触的接触强化部装接到所述后侧下延伸部的所述倾斜强化部。所述接触强化部为基本板状,其板厚方向基本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并且所述接触强化部形成有沿着所述板厚方向延伸的凸缘。
根据第七方面,与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的后端部接触的接触强化部装接到所述后侧下延伸部的所述倾斜强化部。凸缘形成在所述接触强化部处,并且该凸缘为基本板状,其板厚方向基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并且沿着板厚方向延伸。从下臂输入的载荷能够通过前后方向延伸部而传递到后侧下延伸部。当发生该情况时,载荷能够通过已经由于凸缘而提升了弯曲刚度的接触强化部而传递到后侧下延伸部,并且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传递到车身框架部件。
本公开的第八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的任意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倾斜部形成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的车辆前侧面处,所述倾斜部随着朝向车辆下侧而朝向车辆后侧倾斜。
根据第八方面,倾斜部形成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的车辆前侧面处,并且所述倾斜部随着朝向车辆下侧而朝向车辆后侧倾斜。从而,当在车辆行驶期间诸如石块这样的障碍物撞击前侧下延伸部时,更加容易地使得障碍物能够通过倾斜部而朝向车辆后侧逃脱,使得输入到前侧下延伸部的冲击力能够减小。
本公开的第九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的任意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前侧下延伸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处,并且所述前侧下延伸部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互相连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体。
根据第九方面,所述前侧下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处,并且所述前侧下延伸部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将所述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互相连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体。即,前侧下延伸部被构造为易于将载荷分布在后侧下延伸部上。从而,即使在车辆行驶期间障碍物撞击前侧下延伸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变形和损坏。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展现了使得从下臂输入的载荷能够有效地传递到车身框架这样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展现了使得在制造期间的生产容易性能够提高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展现了使得在制造期间的生产容易性能够提高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展现了使得部件的数量能够减少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展现了使得能够实现车辆重量减轻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和第七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展现了使得来自下臂的载荷能够有效地传递到车身框架这样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本公开的第八方面和第九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展现了使得当在崎岖的道路等上行驶时对车辆的损坏能够减轻这样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优选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出当以从车辆前侧朝着车辆后侧观看的状态来图示时,图示出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身前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相关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当以从车辆下侧观看的状态来图示时,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一部分的底视图;
图4是当以从车辆下侧朝着车辆上侧观看的状态来图示时,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当以从车辆后侧朝向车辆前侧观看的状态来图示时,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的前侧下延伸部和前后方向延伸部的立体图;
图6是当从车辆前侧朝向车辆后侧观看的状态下图示时,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的前侧下延伸部、后侧下延伸部和前后方向延伸部的立体图;
图7是当以从车辆下侧朝着车辆上侧观看的状态来图示时,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相关部分的侧视图;
图8A是图示出沿着图1的线A-A截取的状态的截面图;并且
图8B是图示出下臂已经相对于图8A的状态朝向车辆下侧移动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图1至图8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注意,在这些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箭头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并且箭头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侧。
如图1所示,在具有例如梯状框架结构的车辆10的下部中,左右一对纵梁12被设置为充当车身框架部件,该车身框架部件构成车身框架的一部分并且基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纵梁12在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轮廓中形成为基本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的长度方向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左右一对纵梁12的前端通过连结部件14而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结在一起。
前轮悬挂装置16装接到纵梁12。前轮悬挂装置16包括:下延伸部18;下臂支架20(参见图2),其用作前后方向延伸部;下臂22;转向齿轮箱24,其用作转向部件;前悬挂26;以及转向关节28。
如图2所示,下延伸部18被构造为包括:横梁30,其用作前侧下延伸部;以及前防撞块支架(后文称为“防撞块支架”)32,其用作后侧下延伸部。横梁30包括:延伸部38,其分别结合到各个纵梁12的一对侧壁34和底壁36,并且朝向车辆下侧延伸;以及连结部40,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将左右一对延伸部38连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体(参见图3和4)。注意,倾斜部44形成在横梁30的各延伸部38的车辆前侧面42处,倾斜部44随着朝向车辆下侧前进而朝向车辆后侧倾斜。
防撞块支架32设置在横梁30的车辆后侧。防撞块支架32形成为朝向车辆下侧延伸的基本多角柱状,并且分别通过紧固件46(同样见图8A)紧固到左右一对纵梁12的一对侧壁34和底壁36。防撞块48设置在防撞块支架32的下端,即,在防撞块支架32的纵梁12的车辆下侧处。当下臂22(参见图1)已经朝向车辆上侧移动时,防撞块48能够与下臂22进行接触。防撞块48由例如具有弹性的部件形成,并且被构造为当下臂22与防撞块48进行接触时缓冲冲击力。
如图7所示,倾斜强化部50设置在各个防撞块支架32处。倾斜强化部50各自包括:前侧面52,其基本为板状,板厚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后侧面54,其面向前侧面52,并且与前侧面52相似地为基本板状形状,其板厚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以及中间壁56,其基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将前侧面5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与后侧面5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连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单个本体。在车辆前视图中,倾斜强化部50具有随着朝向车辆下侧前进而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倾斜的轮廓。注意,各个倾斜强化部50的前侧面52从车辆前侧结合到各个防撞块支架32的前侧面55(参见图6)。此外,各倾斜强化部50的后侧面54从车辆后侧结合到各个防撞块支架32的后侧面58。此外,倾斜强化部50的中间壁56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结合到防撞块支架32的内侧面(参见图8)。
多个(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两个)紧固孔62在车辆前视图中基本彼此重叠的位置处形成在各个倾斜强化部50的前侧面52和后侧面54,以在前侧面52和后侧面54的板厚方向上穿透该前侧面52和该后侧面54。形成为筒状的套管64被夹持在各个倾斜强化部50的前侧面52与后侧面54之间。套管64被设置于在车辆前视图中与多个紧固孔62基本重叠的位置处。
下臂支架20结合到横梁30的延伸部38的车辆后侧面。下臂支架20各自包括用作下臂支撑部的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支架前侧面66形成为基本板状,其板厚方向基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此外,支架后侧面68面向支架前侧面66,并且与支架前侧面66相似地形成为基本板状,其板厚方向基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支架后侧面68和支架前侧面66通过支架连接面70而基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连结在一起,所述支架连接面70与支架后侧面68被构造为一体。
如图5所示,接触强化部72装接到各个下臂支架20的支架后侧面68。接触强化部72形成为基本板状,其板厚方向基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并且凸缘74形成为从接触强化部7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朝向车辆后侧(换言之,沿着接触强化部72的板厚方向)延伸。凸缘76形成在接触强化部72的上端处,并且朝向车辆前侧延伸。接触强化部72被构造为:使得从该接触强化部72的大致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到该接触强化部72的车辆下侧的范围与下臂支架20的支架后侧面68进行接触,并且使得从该接触强化部72的大致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心到该接触强化部72的车辆上侧的范围不与支架后侧面68进行接触而是向支架后侧面68的车辆上侧凸出。紧固孔78形成在接触强化部72的凸出超过支架后侧面68的位置。紧固孔78形成为在与防撞块支架32中的倾斜强化部50的紧固孔62对准的位置处贯穿该接触强化部72的板厚方向。螺母80在与各个紧固孔78对应的位置处装接到接触强化部72的车辆前侧面。如图7所示,紧固件46从车辆后侧插通倾斜强化部50的紧固孔62和套管64并且插通接触强化部72的紧固孔78(参见图5)。紧固件46旋合到接触强化部72的螺母80(参见图6)内。
下臂紧固孔82形成为穿过各个下臂支架20的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并且穿过各个接触强化部72,该下臂紧固孔82在车辆前视图中的彼此基本相同的位置处贯穿支架前侧面66、支架后侧面68和接触强化部72的板厚方向。通过将下臂22的各自的一端部处的在车辆平面图中形成为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开口的基本U状(基本分叉形状)的部分插入到设置于支架前侧面66与支架后侧面68之间的下臂容纳部84内,并且通过将紧固件86插通下臂紧固孔82并且插通下臂22的所述一端部以枢转地支撑下臂22的所述一端部,使得下臂22能够绕着该下臂22的各自的一端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如图8A和8B中的箭头所示。注意,下臂22的另一端部(附图中未示出)由前横梁60上的下臂支架90(参见图4)支撑,从而能够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枢转。此外,各个前悬挂26的减震器94的下端可旋转地紧固到各自的下臂2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从而使下臂22的运动减幅。此外,各个下臂容纳部84以及因此的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被设置在各个倾斜强化部50到各个下臂支架20的紧固部位的车辆下侧。
到纵梁的组装顺序
如图1所示,转向齿轮箱2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置在横梁30与防撞块支架32之间。转向齿轮箱24由例如电气动力转向单元构成,并且包括:电机模块96,其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位;以及转向杆98,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转向杆98在横梁30与防撞块支架32之间经过,并且可旋转地紧固到各转向关节28。当将转向齿轮箱24装接到车辆10时,在已经与下臂支架20结预先合的横梁30已经装接到纵梁12的状态下,转向杆98被安装在该纵梁12与下臂支架20之间,如图4所示。即,转向杆98被从车辆后侧朝向车辆前侧安装。在转向齿轮箱24已经装接到车辆10之后,然后通过将防撞块支架32装接到纵梁12,转向齿轮箱24被设置在横梁30与防撞块支架32之间。
作用与优势效果
现在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作用和优势效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延伸部18分别接合到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梁12。如图2所示,各个下延伸部18包括:横梁30,其设置在纵梁12的车辆前侧区域处,并且朝向车辆下侧延伸;以及防撞块支架32,其设置在横梁30的车辆后侧处,并且朝向车辆下侧延伸。此外,下臂支架20被设置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桥接在横梁30与防撞块支架32之间。各下臂22所装接到的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设置在各下臂支架20处。下臂支架20在各自的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的车辆后侧处结合到防撞块支架32。在车辆行驶期间从下臂22输入的载荷主要朝向车辆后侧输入。该载荷能够通过相对于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位于车辆后侧处的防撞块支架32传递到纵梁12。从而,从下臂22输入的载荷能够有效地传递到车身框架。
此外,由于防撞块支架32和下臂支架20由分离的部件构成,所以当在制造期间将下臂20已经结合到的横梁30和防撞块支架32装接到纵梁12时,能够实现操纵性的改进。这使得在制造期间能够改进生产的容易性。
此外,如图1所示,转向齿轮箱24设置在横梁30与防撞块支架32之间。当转向齿轮箱24装接到车辆时,通过在将横梁30或者防撞块32装接到纵梁12之前将转向齿轮箱24组装到车辆10,能够有助于装接操作。这使得在制造期间能够改进生产的容易性。
此外,如图6所示,防撞块48被设置在防撞块支架32处,从而当下臂22已经朝向车辆上侧移动时,该防撞块48能够接触下臂22。从而,即使在下臂22已经由于来自道路表面的输入而朝向车辆上侧移动的情况下,下臂22的额外的移动也能够由防撞块支架32限制,使得能够减少或者防止车身上的车轮等的冲击。即,作为用于将下臂22装接到车身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的防撞块支架32能够限制下臂22的移动。这使得部件的数量能够减少。
此外,如图8A和8B所示,在车辆前视图中,防撞块48形成在防撞块支架32的车辆下侧,即,在纵梁12的车辆下侧处。从而,当下臂22已经关于下臂容纳部84而朝向车辆上侧移动时,通过与防撞块支架32的接触而限制了下臂22的进一步移动,使得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从下臂22输入到防撞块支架32的载荷能够有效地传递到纵梁12。
此外,倾斜强化部50形成在防撞块支架32处,倾斜强化部50随着朝向车辆下侧前进而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倾斜,并且接合到下臂支架20。此外,下臂支架20的下臂容纳部84以及因此的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被设置在倾斜强化部50与下臂支架20接合在一起的部位的车辆下侧。即,下臂容纳部84以及因此的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被设置在纵梁1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装接到纵梁12的防撞块支架32的防撞块48因此能够设置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下臂容纳部84分离的位置,该下臂容纳部84是下臂22的枢转中心。由于杠杆原理,从而能够使得与防撞块48设置在下臂容纳部84附近的构造相比,由防撞块48承受并且因此由防撞块支架32承受的来自下臂22的载荷更小,使得防撞块支架32能够更紧凑。这使得能够实现车辆10的重量的减轻。
此外,将下臂容纳部84(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设置在纵梁1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使得能够抑制该下臂容纳部84(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碰撞下臂22的基本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位。
此外,如图7所示,倾斜强化部50分别包括:前侧面52;后侧面54,其面向前侧面52;以及套管64,其设置在前侧面52与后侧面54之间。倾斜强化部50同样分别通过紧固件46紧固到各自的下臂支架20,该紧固件46插通前侧面52、后侧面54以及套管64。从下臂22输入的载荷因此通过下臂支架20传递到防撞块支架32。然而,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在防撞块支架32的各个倾斜强化部50中,载荷能够通过套管64而传递到前侧面52和后侧面54两者,而不会不均匀地或者传递到前侧面52或者传递到后侧面54。
此外,如图5所示,接触各自的下臂支架20的后端部的接触强化部72分别装接到各防撞块支架32的倾斜强化部50。注意,接触强化部72分别形成为基本板状形状,其板厚方向基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并且接触强化部72分别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延伸的凸缘74。从下臂22输入的载荷能够通过下臂支架20传递到防撞块支架32。当发生这种情况时,由于载荷通过因形成有凸缘74而提高了弯曲刚度的接触强化部72而传递,因此载荷能够有效地传递到纵梁12。这些特征使得从下臂22输入的载荷能够通过下臂支架、接触强化部72和防撞块支架32而有效地传递到构成了车身框架的纵梁12。
此外,倾斜强化部50形成为基本板状形状。这使得下臂支架20与防撞块支架32之间所需要的空间能够最小化。从而能够实现对空间减小的改进。
此外,如图2所示,随着朝向车辆下侧前进而朝向车辆后侧倾斜的倾斜部44分别形成在横梁30的各车辆前侧面42处。从而,当在车辆行驶期间诸如石块这样的障碍物撞击横梁30时,更加容易地使得障碍物能够通过倾斜部44而朝向车辆后侧逃脱,使得输入到横梁30的冲击力能够减小。
此外,如图3所示,分别设置在左右一对纵梁12处的横梁3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体。即,横梁30被构造为易于将载荷分配到防撞块支架32。从而,即使在车辆行驶期间障碍物撞击任何横梁30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变形和损坏。这使得当在崎岖的道路等上行驶时对车辆10的损坏能够减小。
注意,虽然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了转向齿轮箱24设置在横梁30与防撞块支架32之间的构造,但是不限于此。可以采用诸如稳定器等这样的其它组件与转向齿轮箱24一起设置这样的构造,或者可以采用其中其它组件单独地设置在横梁30与防撞块支架32之间这样的构造。
此外,虽然防撞块支架32的倾斜强化部50通过各自的接触强化部72接合到下臂支架20,但是不限于此。可以采用在其间使用直接接合而不是通过接触强化部72接合的构造。
此外,虽然下臂支架20的下臂容纳部84(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设置在倾斜强化部50与下臂支架20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部位的车辆下侧处,但是不限于此,并且下臂容纳部84(支架前侧面66和支架后侧面68)可以设置在其它部位处。此外,虽然在车辆前视图中,防撞块48设置在纵梁12的车辆下侧,但是不限于此。可以采用防撞块48设置在纵梁1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或者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构造。
此外,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车辆10应用了梯状框架结构,但是不限于此。可以采用下延伸部18设置在具有单体壳结构等的车辆的前纵梁等处的构造。
虽然以上已经通过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实施除了上述修改之外的各种明显的修改。

Claims (9)

1.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包括:
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该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基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下延伸部,该下延伸部接合到所述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的每个车身框架部件,所述下延伸部包括:
前侧下延伸部,该前侧下延伸部设置于在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部件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处,并且该前侧下延伸部朝车辆下侧延伸;和
后侧下延伸部,该后侧下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的车辆后侧,并且朝所述车辆下侧延伸;以及
前后方向延伸部,该前后方向延伸部被设置为,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桥接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与所述后侧下延伸部之间,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设置有下臂支撑部,下臂被构造为装接到所述下臂支撑部,从而该下臂能够基本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枢转,并且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在所述下臂支撑部的车辆后侧处接合到所述后侧下延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后侧下延伸部与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由分离的部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转向部件或者稳定器中的至少一者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与所述后侧下延伸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防撞块设置于所述后侧下延伸部,从而当所述下臂已经基本朝车辆上侧枢转时,所述防撞块能够接触所述下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
倾斜强化部形成于所述后侧下延伸部,所述倾斜强化部随着朝向车辆下侧而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倾斜,并且所述倾斜强化部接合到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并且
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的所述下臂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倾斜强化部与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接合在一起的部位的车辆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
所述倾斜强化部包括:前侧面;后侧面,该后侧面面对所述前侧面;以及套管,该套管设置在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并且
所述倾斜强化部通过紧固件而紧固到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所述紧固件插通所述前侧面、所述后侧面以及所述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
与所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的后端部接触的接触强化部装接到所述后侧下延伸部的所述倾斜强化部,并且
所述接触强化部基本为板状,板厚方向基本延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并且所述接触强化部形成有沿着所述板厚方向延伸的凸缘。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倾斜部形成在所述前侧下延伸部的车辆前侧面处,所述倾斜部随着朝向车辆下侧而朝向车辆后侧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前侧下延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并且所述前侧下延伸部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互相连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体。
CN201810121823.8A 2017-02-20 2018-02-07 车辆下部结构 Active CN108454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8885A JP6547782B2 (ja) 2017-02-20 2017-02-20 車両下部構造
JP2017-028885 2017-0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54700A true CN108454700A (zh) 2018-08-28
CN108454700B CN108454700B (zh) 2020-11-13

Family

ID=63166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1823.8A Active CN108454700B (zh) 2017-02-20 2018-02-07 车辆下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9558B2 (zh)
JP (1) JP6547782B2 (zh)
CN (1) CN1084547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2774A (zh) * 2018-10-05 2020-04-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下臂
CN112140856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框架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01361B2 (ja) * 2016-10-03 2019-11-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6721650B2 (ja) * 2018-09-27 2020-07-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7331522B2 (ja) * 2019-07-24 2023-08-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US11247726B2 (en) * 2020-03-25 2022-02-15 Volvo Car Corporation Subfram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9709U (zh) * 1980-02-16 1981-09-11
JPS5765106U (zh) * 1980-10-07 1982-04-19
JPH05310146A (ja) * 1992-05-09 1993-11-22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部構造
JPH06171332A (ja) * 1992-12-11 1994-06-21 Toyota Motor Corp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流体スプリング装置
JPH0687008U (ja) * 1993-05-31 1994-12-20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ダブルウイッシュボーン式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H08156553A (ja) * 1994-12-09 1996-06-1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シャシクロスメンバ構造
US6109631A (en) * 1998-04-30 2000-08-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pparatus for a wheeled vehicle
US6511096B1 (en) * 1999-03-06 2003-01-28 Dr. Ing. H.C.F. Porsche Ag Subframe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05022493A (ja) * 2003-07-01 2005-01-2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09096370A (ja) * 2007-10-17 200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US20090212548A1 (en) * 2008-02-22 2009-08-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eingesellscaft Subframe for a Rear Axle of a Motor Vehicle
JP2012041010A (ja) * 2010-08-23 2012-03-01 Mazda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の車両後部構造
KR20120131872A (ko) * 2011-05-26 2012-12-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트레일링 암 마운팅 장치
CN104024089A (zh) * 2011-11-15 2014-09-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车用副车架
CN105339242A (zh) * 2013-07-11 2016-02-17 株式会社F.泰克 车辆用的副车架
US9956992B1 (en) * 2016-10-31 2018-05-01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tructure
US20180265131A1 (en) * 2015-11-11 2018-09-2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subframe structure
US20180265135A1 (en) * 2015-11-11 2018-09-2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ront sub-frame structure
US20180361481A1 (en) * 2016-02-23 2018-12-2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Use of a Part in Chassis of Motor Veh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6697B2 (ja) 1996-02-22 2002-11-18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9709U (zh) * 1980-02-16 1981-09-11
JPS5765106U (zh) * 1980-10-07 1982-04-19
JPH05310146A (ja) * 1992-05-09 1993-11-22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部構造
JPH06171332A (ja) * 1992-12-11 1994-06-21 Toyota Motor Corp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流体スプリング装置
JPH0687008U (ja) * 1993-05-31 1994-12-20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ダブルウイッシュボーン式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H08156553A (ja) * 1994-12-09 1996-06-1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シャシクロスメンバ構造
US6109631A (en) * 1998-04-30 2000-08-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pparatus for a wheeled vehicle
US6511096B1 (en) * 1999-03-06 2003-01-28 Dr. Ing. H.C.F. Porsche Ag Subframe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05022493A (ja) * 2003-07-01 2005-01-2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09096370A (ja) * 2007-10-17 200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US20090212548A1 (en) * 2008-02-22 2009-08-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eingesellscaft Subframe for a Rear Axle of a Motor Vehicle
JP2012041010A (ja) * 2010-08-23 2012-03-01 Mazda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の車両後部構造
KR20120131872A (ko) * 2011-05-26 2012-12-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트레일링 암 마운팅 장치
CN104024089A (zh) * 2011-11-15 2014-09-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车用副车架
CN105339242A (zh) * 2013-07-11 2016-02-17 株式会社F.泰克 车辆用的副车架
US20180265131A1 (en) * 2015-11-11 2018-09-2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subframe structure
US20180265135A1 (en) * 2015-11-11 2018-09-2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ront sub-frame structure
US20180361481A1 (en) * 2016-02-23 2018-12-2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Use of a Part in Chassis of Motor Vehicles
US9956992B1 (en) * 2016-10-31 2018-05-01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tructur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2774A (zh) * 2018-10-05 2020-04-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下臂
CN111002774B (zh) * 2018-10-05 2023-04-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下臂
CN112140856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框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34896A (ja) 2018-08-30
JP6547782B2 (ja) 2019-07-24
CN108454700B (zh) 2020-11-13
US20180237071A1 (en) 2018-08-23
US10239558B2 (en)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4700A (zh) 车辆下部结构
US9682727B2 (en) Sub frame structure of vehicle
US9783234B2 (en) Sub frame structure of vehicle
US8025313B2 (en) Suspension subframe structure of vehicle
US9616933B2 (en) Sub frame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100109370A1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EP3626586B1 (en) Suspension sub frame structure
JP5880509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CN109421806A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6372057B2 (ja) 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取付部構造
JP658445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US10279846B2 (en) Rear end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CN108973563B (zh) 悬架臂支承构造
JP2015155255A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US10661856B2 (en) Frame for bicycle
CN104417302B (zh) 车辆的悬架装置
CN108974125B (zh) 悬架臂支承构造
JP6295670B2 (ja)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及び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CN104249776A (zh) 车体横梁结构
JP6051940B2 (ja) ストラットタワー補強構造
JP2007118929A (ja) バックドア車におけるリアルーフレール部構造
JP2007290426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9715476B (zh) 车身前部结构
JP7079422B2 (ja) アクスルビーム
KR20060071799A (ko) 차량의 쇽업소버 장착브라켓의 보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