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5276B - 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 - Google Patents

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5276B
CN108365276B CN201810021422.5A CN201810021422A CN108365276B CN 108365276 B CN108365276 B CN 108365276B CN 201810021422 A CN201810021422 A CN 201810021422A CN 108365276 B CN108365276 B CN 108365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witch tube
battery
management chip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14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5276A (zh
Inventor
潘启辉
卢良飞
郎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214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65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65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5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5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5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6Initial charging meas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该电池保护线路包括电池管理芯片及充电开关管,电池管理芯片控制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操作,电池管理芯片的工作电压由其所保护的电芯提供,该激活电路包括:电容和电容充电线路,电容的两端分别与充电开关管的栅极和源极连接,电容充电线路用于当电芯过放电使得电池管理芯片无法控制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时给电容充电,从而给充电开关管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以开通充电开关管,使外接电源能通过充电接口和充电开关管直接对电芯充电以激活电池管理芯片。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实现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激活时间短且激活成本低。

Description

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
背景技术
为保障使用安全,现有独立封装的锂离子电池组内部都设计有一套专用的电池保护线路。电池保护线路至少包括电池管理芯片,其中,电池管理芯片用于控制电芯的充放电操作,电池管理芯片的工作电压由其保护的电芯来提供。
在实际应用中,当电芯由于过放电使得电芯的剩余电压低于电源管理芯片的最低工作电压时,电源管理芯片不再正常工作,从而使得电芯无法进行充电操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的一种做法是:对电池充电输入端施加一定电压值的脉冲电压,使得电芯的电压提升到电源管理芯片的最低工作电压。也就是说,对电芯进行间歇式充电以激活电源管理芯片。采用这种做法,需要专用的激活设备,激活时间长,激活电压高,激活效果不确定,对电池保护线路的耐压要求高且激活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实现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激活时间短且激活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该电池保护线路包括电池管理芯片及充电开关管,电池管理芯片与充电开关管连接并且用于控制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操作,电池管理芯片的工作电压由其所保护的电芯提供,其特征在于,该激活电路包括:电容,电容的一端与充电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电容的另一端与充电开关管的源极连接;与电容相连接的电容充电线路,电容充电线路用于当电芯过放电使得电池管理芯片无法控制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时给电容充电,从而给充电开关管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以开通充电开关管,使外接电源能通过充电接口和充电开关管直接对电芯充电以激活电池管理芯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线路,该电池保护线路包括了上述的激活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了上述的电池保护线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包括电池管理芯片及充电开关管,电池管理芯片与充电开关管连接并且用于控制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操作,电池管理芯片的工作电压由其所保护的电芯提供,该激活方法包括:在充电开关管的栅极和充电开关管的源极之间设置电容,并且设置电容充电线路用于对电容充电;当电芯过放电使得电池管理芯片供电不足以无法控制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时通过电容充电线路给电容进行充电,从而给充电开关管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以开通充电开关管;由外接电源通过充电接口和充电开关管直接对电芯充电;当充电后的电芯的电压值达到电池管理芯片的最小工作电压电压后,停止对电容进行充电,由电池管理芯片控制充电开关管以对电芯进行充电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通过当电芯过放电使得电池管理芯片无法控制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时给电容充电,从而给充电开关管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以开通充电开关管,使外接电源能通过充电接口和充电开关管直接对电芯充电以激活电池管理芯片。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实现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激活时间短且激活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实际应用实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实际应用实例的工作测试波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保护线路的模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的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各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的模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池保护线路包括电池管理芯片11和充电开关管12。电池管理芯片11与充电开关管12连接并且用于控制充电开关管12对电芯14进行充电操作。电池管理芯片11的工作电压由其所保护的电芯14提供。
激活电路13包括电容131和电容充电线路132。电容131的一端与充电开关管12的栅极连接、电容131的另一端与充电开关管12的源极连接。电容充电线路132与电容131连接。
电容充电线路132用于当电芯14过放电使得电池管理芯片11无法控制充电开关管12对电芯进行充电时给电容131充电,从而给充电开关管12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以开通充电开关管12,使外接电源16能通过充电接口15和充电开关管12直接对电芯14充电以激活电池管理芯片11。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电池保护线路包括电池管理芯片21和充电开关管22。电池管理芯片21包括充电控制端C0。
激活电路24包括电容C1、二极管D1和电阻R1,其中,二极管D1和电阻R1形成电容充电线路。
充电开关管22的栅极与充电控制端C0连接。充电接口25依次通过充电开关管22的源极、漏极与电芯23连接。其中,充电接口25包括充电输入正端CH+和充电输入负端CH-。具体来说,充电输入负端CH-与充电开关管22的源极连接,充电开关管22的漏极与电芯23的负极连接,电芯23的正极与充电输入正端CH+连接。充电开关管22为N型MOS管。
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充电输入负端CH-和充电开关管22的源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充电开关管22的栅极连接。换句话来说,电容C1并联在充电开关管22的源极和栅极之间。
二极管D1的负极与充电开关管22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电阻R1与电芯23的负极连接,电芯23的负极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管理芯片21的作用是通过检测电芯23的端电压以及充电电流、放电电流来判断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并对充电开关管22执行相应的控制。电池管理芯片21的工作电压由电芯23提供。其中,当电芯23过放电导致电池管理芯片21供电不足无法正常工作时,电池管理芯片21的充电控制端C0呈高阻状态,电池管理芯片21失去对充电开关管22的控制,此时可以通过激活电路24实现对电池保护线路也即电池管理芯片21的激活恢复电池管理芯片21对充电开关管22的控制。
具体来说,当电池管理芯片21供电不足无法正常工作时,由于电池管理芯片21的充电控制端C0呈高阻抗状态,充电开关管22关断,电芯23的负极(记为G点)与充电输入负端CH-断开,G点的电压与充电输入正端CH+输入电压相同。此时,在充电输入正端CH+和充电输入负端CH-接入外接电源(未图示),充电输入正端CH+输入的正电压通过电芯23、电阻R1、二极管D1对电容C1进行充电。当电容C1两端累积的电压达到充电开关管22的开启电压Vgs时,充电开关管22导通。此时,外接电源可直接对电芯23进行充电。其中,充电开关管22导通后,充电开关管22的源极(记为A点)与G点的电位相近,电容充电线路电阻R1、二极管D1终止对C1充电在本实施例中,激活电路24开始工作后,当电容C1两端的电压达到充电开关管22的开启电压Vgs时,电池保护线路进入激活状态。当电芯23的端电压达到电池管理芯片21的最低工作电压时,电池管理芯片21开始正常工作,电池保护线路激活结束,电芯23在电池管理芯片21的控制下进入正常的充电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池保护线路进入激活状态后,电容C1两端的电压保持在充电开关管22的开启电压Vgs附近。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池保护线路进入激活状态后,充电开关管22导通后,A点和G点之间压差小到不足以让二极管D1导通,因此电容C1、二极管D1和电阻R1的存在入对线路无影响。激活结束后,电池管理芯片21的充电控制端C0输出高电平,A点、G点由于充电开关管22的导通被短接于地,二极管D1加反向偏置电压,电阻R1上没有电流,因此,电容C1、二极管D1和电阻R1的存在对线路无影响。当电芯23过充时,电池管理芯片21的充电控制端C0被拉低,电容C1可迅速放电使得充电开关管22快速关断,因此电容C1、二极管D1和电阻R1的存在对原有的电池保护线路无影响。也就是说,激活电路24只在电池管理芯片21被激活前开始工作,其它时间不工作,其不会不影响电池保护线路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电阻R1的作用是在过充保护时,限制电池管理芯片21的充电控制端C0的电压的大小,防止充电输入电压升高使得电池保护线路强行退出过充保护状态。因此,电阻R1的取值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542983150000061
其中,Rr为电阻R1的阻值,VCmax为电芯23过充状态时在充电接口25最高允许的充电电压值,Vgs为充电开关管22的开启电压,Rc为电源管理芯片21的充电控制端C0对地的电阻值。
也就是说,电阻R1的取值依据是:电芯23过充状态在充电接口25加入最高允许充电电压VCmax时,充电输入电压经电阻R1与电源管理芯片21的充电控制端C0的对地电阻Rc的分压小于充电开关管22的开启电压Vgs。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容C1的容值为0.01uF,二极管D1为反向漏电流小正向压降大的二极管。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电池保护线路包括电池管理芯片31和充电开关管32。电池管理芯片31包括充电控制端C0。
激活电路34包括电容C12、辅助电容CC、第三开关管Q3和电阻R12,其中,辅助电容CC、第三开关管Q3和电阻R12形成电容充电线路。
充电开关管32的栅极与充电控制端C0连接。充电接口35依次通过充电开关管32的源极、漏极与电芯33连接。其中,充电接口35包括充电输入正端CH2+和充电输入负端CH2-。具体来说,充电输入负端CH2-与充电开关管32的源极连接,充电开关管32的漏极与电芯33的负极连接,电芯33的正极与充电输入正端CH2+连接。
电容C12、辅助电容CC的一端分别与充电输入负端CH2-和充电开关管32的源极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与充电开关管32的栅极连接,辅助电容CC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连接。
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与充电开关管32的栅极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与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后与电芯33的正极连接,电芯33的负极接地。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电池保护线路包括电池管理芯片41和充电开关管42。电池管理芯片41包括充电控制端C0。
激活电路44包括电容C13、二极管D13和电阻R13,其中,二极管D13和电阻R13形成电容充电线路。
充电接口45依次通过充电开关管42的源极、漏极与电芯43连接。其中,充电接口45包括充电输入正端CH4+和充电输入负端CH4-。具体来说,充电输入正端CH4+与充电开关管42的源极连接,充电开关管42的漏极与电芯43的正极连接,电芯43的负极与充电输入负端CH4-连接。
电容C13的一端充电开关管42的源极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与充电开关管42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13的正极与充电开关管42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13的负极通过电阻R13与充电控制端C0连接。电芯43的负极接地。充电开关管42是P型MOS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图4所示的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原理与图2所示的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原理类似。简单来说,当电池管理芯片供电不足无法正常工作时,电池管理芯片的充电控制端呈高阻抗状态,充电开关管关断。此时,在充电接口接入外接电源后,充电输入正端输入的正电压对电容进行充电。当电容两端累积的电压达到充电开关管的开启电压时,充电开关管导通,外接电源对电芯进行充电。其中,当电容两端累积的电压达到充电开关管的开启电压时,电池保护线路进入激活状态。当电芯的端电压达到电池管理芯片的最低工作电压,电池管理芯片正常工作时电池保护线路激活结束。
请参考图5,图5是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实际应用实例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图5中的电源管理芯片U1对应为图2中的电源管理芯片22,其型号具体为TI公司的电源管理芯片S8232,图5中的串联的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对应为图2中的电芯23。图5中的充电开关管Q1对应为图2中的充电开关管22。
图5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M,电容C1的容值为0.01uF,二极管D1选用BAS16XV2T。
在图5中,电源管理芯片U1包括过充电过放电检测端SENS、放电控制端D0、充电控制端C0、过电流检测端VM、负电源输出端VCS、延迟电容连接端ICT、中点电源输入端VC和正电源输入端VCC。
过充电过放电检测端SENS分别与电阻R2、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和放电输出正端D+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充电输入正端CH+连接。
充电控制管C0与充电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放电控制端D0与放电开关管Q2的栅极连接。充电开关管Q1的源极与充电输入负端CH-连接,充电开关管Q1的漏极与放电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放电开关管Q2的源极与第二电池BAT2的负极连接。
电容C1并联在充电开关管Q1的栅极和源极,二极管D1的负极与充电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电阻R1与第二电池BAT2的负极连接。其中,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与第一电池BAT1的负极连接,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与放电输出正端D+连接,第二电池BAT2的负极接地。
过电流检测端VM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充电输入负端CH-和放电输出负端D-连接。
负电源输出端VCS接地。
延迟电容连接端ICT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中点电源输入端VC分别与电容C5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池BAT1的负极连接。
正电源输入端VCC与电容C3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和放电输出正端D+连接。
对图5所示的电路图进行三种不同的测试实验:
测试一、将电阻R1、电容C1和二极管D1取下,将第一电池BAT1、第二电池BAT2的端电压放电到0V后,利用直流稳压电源在充电输入正端CH+和充电输入负端CH-施加12V直流电压,同时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限流值设置为0.5A,用电流钳监测充电电流波形。
测试结果显示: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波形无电流显示。8个小时后测试电芯BAT1、BAT2的端电压为0.15V,说明充电不成功。
测试二、将电阻R1、电容C1和二极管D1取下,将第一电池BAT1、第二电池BAT2的端电压放电到0V后,利用直流稳压电源在充电输入正端CH+和充电输入负端CH-施加脉冲电压,同时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限流值设置为0.5A,用电流钳监测充电电流波形。其中,脉冲电压的高电平为12V,低电平为0V,高低电平持续的时间为0.2S。
测试结果显示: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波形有电流显示。其中,当充电电流波形出现脉冲电流时,其中,脉冲电流的高电流为0.5A,低电流为0A,高低电流持续的时间为0.2S,说明电池保护线路激活成功。其中,连续做三次相同的实验,测试从开始充电到激活成功的时间分别为55分钟、78分钟、65分钟。
测试三、保留电阻R1、电容C1和二极管D1,将第一电池BAT1、第二电池BAT2的端电压放电到0V后,利用直流稳压电源在充电输入正端CH+和充电输入负端CH-施加预定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同时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限流值设置为预定电流值,同时用电流钳监视电池的充电电流波形。
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在充电的过程中,在充电电流波形上会显示两个瞬态脉冲电流波形W1和W2,其中,前后两个瞬态脉冲电流波形的前沿的时间差即为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时间T。
连续做四次实验,其结果如下所示:
当预定电压值为8.4V,预定电流值为0.5A时,激活时间T为6.8s。
当预定电压值为8.4V,预定电流值为1A时,激活时间T为0.136s。
当预定电压值为12V,预定电流值为0.5A时,激活时间T为6.5s。
当预定电压值为12V,预定电流为1A时,激活时间T为0.106s。
从测试三的实验结果可分析出,充电电流越大,激活时间越短。另外,与测试二相比,本发明的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时间要远远小于测试二所显示的现有方法的激活时间。
就图6来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电容C1两端的电压达到充电开关管Q1的开启电压Vgs时,电池保护线路进入激活状态,充电开关管Q1开始导通,充电电流波形上显示充电的第一个瞬态脉冲电流W1。其中,由于直流稳压电源的限流作用,瞬态电流被抑制,瞬态脉冲电流W1的脉冲宽度与脉冲高度,由直流稳压电源限流响应速度决定,如果用充电器充电,这个瞬态电流取决于充电器的瞬态电流抑制性能。
当串联的第一电池BAT1、第二电池BAT2的端电压达到电池管理芯片U1的最低工作电压,电池保护线路激活结束,电池管理芯片U1的充电控制端C0的输出电压突然升高,充电开关管Q1的导通电阻突然降低,充电电流波形上显示第二个瞬态脉冲电流W2。脉冲电流W1的幅度与脉冲宽度由电池管理芯片U1的过流保护性能和过流保护门限设置以及充电开关管Q1的导通电阻突变量决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测试实验仅仅以图2所示的电路为测试对象进行说明,若对图3、图4所示的电路进行测试,也会有类似的测试结果,为简单起见,在此就不再详述。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保护线路的模块示意图。如图7所示,电池保护线路50包括激活电路51,其中,激活电路51为前面所述的激活电路13、激活电路24、激活电路34或激活电路44。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的模块示意图。如图8所示,电池5包括前面所述的电池保护线路50。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基于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如图9所示,该激活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1:在充电开关管的栅极和充电开关管的源极之间设置电容,并且设置电容充电线路用于对电容充电。
步骤S102:当电芯过放电使得电池管理芯片供电不足以无法控制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时通过电容充电线路给电容进行充电,从而给充电开关管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以开通充电开关管。在步骤S102中,通过电容充电线路给电容充电,当充电后的电容的电压值达到充电开关管的开启电压时,充电开关管导通。
步骤S103:由外接电源通过充电接口和充电开关管直接对电芯充电。
在步骤S103中,当充电开关管导通后,外接电源可以通过充电接口和充电开关管直接对电芯充电。
步骤S104:当充电后电芯的电压值达到电池管理芯片的最小工作电压后,停止对电容进行充电,由电池管理芯片控制充电开关管以对电芯进行充电操作。
在步骤S104中,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时间与外接电源提供的充电电流成反比,其中,激活时间为电池充电开始到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电池管理芯片开始工作的时间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及激活方法通过当电芯过放电使得电池管理芯片无法控制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时给电容充电,从而给充电开关管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以开通充电开关管,使外接电源能通过充电接口和充电开关管直接对电芯充电以激活电池管理芯片。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实现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激活时间短且激活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线路包括电池管理芯片、放电开关管及充电开关管,所述电池管理芯片与所述充电开关管连接并且用于控制所述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操作,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工作电压由其所保护的电芯提供,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电路包括:
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源极连接;
与所述电容相连接的电容充电线路,所述电容充电线路用于当所述电芯过放电使得所述电池管理芯片无法控制所述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时给所述电容充电,从而给所述充电开关管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以开通所述充电开关管,使外接电源能通过充电接口和所述充电开关管直接对所述电芯充电以激活所述电池管理芯片;
其中,所述电池管理芯片有充电控制端和放电控制端;
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充电控制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依次通过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源极、漏极与所述电芯连接;
所述放电控制端与所述放电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放电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电芯连接;
其中,所述电容充电线路内的电阻和所述充电控制端的对地电阻的电阻之和,所分得的所述电芯的最高允许充电电压的分压小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开启电压,以使所述电池保护线路不退出过充保护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充电线路包括二极管和电阻,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充电输入正端和充电输入负端;
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与所述电芯的负极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接地;
所述充电输入正端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连接;
所述充电输入负端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电芯负极,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充电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路包括辅助电容、第三开关管和电阻,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充电输入正端和充电输入负端;
所述辅助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充电输入负端和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电芯负极,所述辅助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后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接地;
所述充电输入正端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充电线路包括二极管和电阻,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充电输入正端和充电输入负端;
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与所述电池管理芯片连接;
所述充电输入正端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连接;
所述充电输入负端与所述电芯的负极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活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时间与对所述电容提供的充电电流成反比,其中,所述激活时间为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所述充电开关管的开启电压到所述电池管理芯片开始工作的时间差。
6.一种电池保护线路,所述电池保护线路具有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激活电路。
7.一种电池,其具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保护线路。
8.一种应用于电池保护线路的激活方法,所述电池保护线路包括电池管理芯片、放电开关管及充电开关管,所述电池管理芯片与所述充电开关管连接并且用于控制所述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操作,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工作电压由其所保护的电芯提供,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方法包括:
在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栅极和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源极之间设置电容,并且设置电容充电线路用于对所述电容充电;
当电芯过放电使得所述电池管理芯片供电不足以无法控制所述充电开关管对电芯进行充电时通过所述电容充电线路给所述电容进行充电,从而给所述充电开关管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以开通所述充电开关管;
由外接电源通过充电接口和所述充电开关管直接对所述电芯充电;
当充电后的电芯的电压值达到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最小工作电压后,停止对电容进行充电,由所述电池管理芯片控制所述充电开关管以对所述电芯进行充电操作;
其中,所述电池管理芯片有充电控制端和放电控制端;
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充电控制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依次通过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源极、漏极与所述电芯连接;
所述放电控制端与所述放电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放电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电芯连接;
其中,设置所述电容充电线路内的电阻时,计算所述电容充电线路内的电阻和所述充电控制端的对地电阻的电阻之和,以使所述电阻之和所分得的所述电芯的最高允许充电电压的分压小于所述充电开关管的开启电压,进而使所述电池保护线路不退出过充保护状态。
CN201810021422.5A 2018-01-09 2018-01-09 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 Active CN108365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1422.5A CN108365276B (zh) 2018-01-09 2018-01-09 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1422.5A CN108365276B (zh) 2018-01-09 2018-01-09 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5276A CN108365276A (zh) 2018-08-03
CN108365276B true CN108365276B (zh) 2021-02-26

Family

ID=63011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21422.5A Active CN108365276B (zh) 2018-01-09 2018-01-09 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65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9020B (zh) * 2018-10-22 2023-09-05 浙江亚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剃须刀的控制电路
CN110350624B (zh) * 2019-07-22 2021-01-26 奇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池过放电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11864287B (zh) * 2020-06-30 2022-05-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锂电池激活充电方法及装置,锂电池激活充电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4542A (ja) * 2004-06-29 2006-01-12 Sharp Corp 電源回路
CN101599552A (zh) * 2008-06-03 2009-12-09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及其充电方法
CN202550600U (zh) * 2012-03-13 2012-11-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的激活充电装置
CN202918001U (zh) * 2012-09-28 2013-05-01 邢博 低电压启动装置
CN105743067A (zh) * 2016-04-28 2016-07-06 深圳源创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自激活电路及具有该自激活电路的电池保护系统
CN206099459U (zh) * 2016-10-25 2017-04-12 惠州晟芯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激活电路
CN107482261A (zh) * 2017-07-06 2017-12-1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聚合物电池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156B (zh) * 2015-06-08 2019-08-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解除电池的过流保护状态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4542A (ja) * 2004-06-29 2006-01-12 Sharp Corp 電源回路
CN101599552A (zh) * 2008-06-03 2009-12-09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及其充电方法
CN202550600U (zh) * 2012-03-13 2012-11-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的激活充电装置
CN202918001U (zh) * 2012-09-28 2013-05-01 邢博 低电压启动装置
CN105743067A (zh) * 2016-04-28 2016-07-06 深圳源创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自激活电路及具有该自激活电路的电池保护系统
CN206099459U (zh) * 2016-10-25 2017-04-12 惠州晟芯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激活电路
CN107482261A (zh) * 2017-07-06 2017-12-1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聚合物电池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5276A (zh) 2018-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4567B (zh) 电池包以及电池包接口状态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01777782B (zh) 电池组以及控制电池组的方法
CN101944715B (zh) 负载短路保护电路
CN102790412B (zh) 比较电路,半导体装置,电池监视系统及充电禁止方法
CN108365276B (zh) 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
CN105826963B (zh) 一种检测电池电压的方法、充电电路及终端
CN203205845U (zh) 具有放电过流保护后自恢复功能的电池保护电路
US10090689B2 (e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limiting discharge current of battery within safety limiting value
CN102570558A (zh) 一种镍氢镍镉电池的智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3402499U (zh)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
CN102983556A (zh) 具有放电过流保护后自恢复功能的电池保护电路
CN201966576U (zh) 负载短路保护电路
CN202550600U (zh)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的激活充电装置
CN102624371A (zh) 输出电路、温度开关ic以及电池组
CN100416973C (zh) 可调节的大功率锂离子车辆应急启动电源
CN202817830U (zh) 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
CN204794046U (zh) 聚合物电池保护板电路
CN211046468U (zh) 一种锂电池短路保护电路
WO2019136592A1 (zh) 激活电路及其激活方法、电池保护线路、电池
CN104749425A (zh) 过流快速检测电路
CN112952924A (zh) 一种电池管理装置以及一种电器装置
CN207336698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高压绝缘检测系统的绝缘检测电路
CN207336700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高压绝缘检测系统的绝缘检测电路
CN202121345U (zh) 一种带电量检测的万能充电器
CN204575729U (zh) 过流快速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