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4245A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4245A
CN108334245A CN201810410814.0A CN201810410814A CN108334245A CN 108334245 A CN108334245 A CN 108334245A CN 201810410814 A CN201810410814 A CN 201810410814A CN 108334245 A CN108334245 A CN 108334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electrode
touch control
touch
quarter
s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108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4245B (zh
Inventor
蔡敏
秦丹丹
夏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108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4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4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4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4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4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衬底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异形显示区,异形显示区包括至少一条异形边;位于异形显示区内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第三触控电极和第四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三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设置;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四触控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第二触控电极、第三触控电极以及第四触控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异形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相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提高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矩形显示面板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显示需求和使用需求。因而,异形显示面板日渐成为显示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现有的异形显示面板由于其形状并非为传统的矩形,其局部边缘往往存在圆角、切角或凹槽等异形边缘。由于该异形边缘的存在,使得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不佳。目前,如何提高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仍是业内面临的重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以实现提高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异形显示区,所述异形显示区包括至少一条异形边;
位于所述异形显示区内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第三触控电极和第四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三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所述第四触控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第三触控电极以及所述第四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异形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相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位置检测方法,该触控位置检测方法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所述异形显示区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为第一位点;
所述触控位置检测方法包括:
在触控位置检测阶段,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输入触控驱动信号;
检测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信号变化量;
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点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位于所述异形显示区内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第三触控电极和第四触控电极进行特殊设置和排布,即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三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所述第四触控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第三触控电极以及所述第四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解决了现有的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不佳问题,实现了提高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异形显示区的放大图;
图4为将图2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和图1中提供的显示面板重合后异形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位置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异形显示面板由于其形状并非为传统的矩形,其局部边缘往往存在圆角、切角或凹槽等异形边缘,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同样并非为传统的矩形,而是随着该异形边缘做相应调整,使得该类触控电极的面积较小。
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该显示面板10的形状不是传统的四边形,带有圆角11。该显示面板10还包括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自容式触控电极12,触控电极12用于实现触控功能。触控电极12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121和第二类触控电极122。其中,第一类触控电极121与圆角11紧临,呈扇形,第二类触控电极122远离该圆角11处,呈矩形。
利用触控电极12(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121和第二类触控电极122)对触控位置进行检测的原理为,每一个触控电极12对应于一个确定的坐标,并且这些触控电极12分别与地构成电容。当手指触摸该显示面板时,手指的电容将会叠加到其触摸的触控电极12上,使其所触摸的触控电极12的对地电容发生变化。由于各触控电极12的信号的变化反应触控电极12对地电容的变化。通过检测各个触控电极的信号变化情况,确定具体哪个触控电极12的信号发生变化,进而可以根据信号发生变化的触控电极12对应的坐标值,确定手指的触摸位置。
继续参见图1,当用户触摸位于该显示面板中第一行第一列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时,由于该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过小,用户手指在触摸该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时,会同时触摸到位于第二行第一列的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即手指与显示面板直接接触区域13会覆盖该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使得该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和该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的对地电容均发生变化,即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和该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上的信号均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用户并不希望触摸到该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该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为误触控电极,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设置位置处对应的图标会同时响应,无疑这会影响用户体验。
另外,在实际检测各个触控电极的信号变化情况时,为了降低误触控率,会预先设定一个用于判定触控电极是否被触摸的条件,如某触控电极12的信号变化量大于设定阈值,判断该触控电极12被触摸。
根据公式其中C为触控电极12和手指之间的电容值,ε是电介质介电常数,与设置于触控电极12和手指之间各膜层的材料相关。S为触控电极12和手指与显示面板直接接触区域13的正对面积,d为触控电极12和手指之间的距离,k为静电力常量,为定值。对于一个确定的显示面板,触控电极12和手指之间的距离d为定值,且ε为定值。因此,触控电极12和手指之间的电容值C与触控电极12和手指与显示面板直接接触区域13的正对面积S正相关。
参见图1,若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的面积比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的面积小的多,当发生如图1所示的触控操作时,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和手指之间的电容值C1比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和手指之间的电容值C2小的多,可能使得该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的信号变化量小于设定阈值,进而致使仅判定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被触摸,判定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未被触摸。即用户本意为触摸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但是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设置位置处对应的图标没有响应,触控失效。显然这会进一步恶化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异形显示区的放大图。
参见图2和图3,该显示面板20包括:衬底基板21,衬底基板21包括显示区201和非显示区202。显示区201包括至少一个异形显示区211(图2中示例性地包括四个异形显示区211),异形显示区211包括至少一条异形边212;位于异形显示区211内的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三触控电极24在第一方向100上依次排列设置;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一触控电极22以及第四触控电极25在第二方向200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以及第四触控电极25在第二方向200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第一方向100和第二方向200相交;异形边2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100和第二方向200均相交。
图4为将图2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和图1中提供的显示面板重合后异形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本申请技术方案实质上是将图1中圆角11附近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和位于其周围的三个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分别为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1、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2以及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3)的设置区域共同作为本申请的异形显示区211。并对该异形显示区211内的触控电极进行重新布局。最终使得,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二触控电极23中均有部分区域位于现有的显示面板中(即图1中)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占据的区域内。即图2中第一触控电极22在衬底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图1中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在衬底基板21上的垂直投影内。这样本申请中,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二触控电极23之间的区域为图1中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的设置区域。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之间的区域(即图1中原该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的设置位置)定义为第一位点。进一步地,结合自容式触控原理考虑,当用户触摸该第一位点时,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二触控电极23上的信号均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将此种情况作为判断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位点处的判断依据。
具体地,实际触控位置检测的方法包括:在触控位置检测阶段,向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输入触控驱动信号;检测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的信号变化量;若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位点处。
继续参见图3,如前所述,触控电极和手指之间的电容值C与触控电极和手指与显示面板直接接触区域的正对面积S正相关。本申请技术方案由于摆脱了传统的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排布思路的局限,可以设置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的面积均比图1中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的面积大,以增大手指与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的正对面积,进而使得触控时,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与手指之间的电容值变化量足够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误判“触控电极是否被触摸”的现象出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位于异形显示区内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第三触控电极和第四触控电极进行特殊设置和排布,即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三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设置;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四触控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第二触控电极、第三触控电极以及第四触控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解决了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不佳问题,实现了提高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的效果。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4,设置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的面积均为现有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的面积的1.5倍以上,这样可以有利于使得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均不会出现触控失效的现象。
进一步地,在实际进行触控位置检测的过程中,用于执行“若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位点处”的方案有多种。例如,定义第一位点实际物理坐标为(M,N),若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即将物理坐标为(M,N)的位置作为当前触控位置,即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位点处。
或者,可选地,第一触控电极22的实际物理坐标为(X1,Y1),第二触控电极23的实际物理坐标为(X2,Y2),第一位点的物理坐标为(X2,Y1);若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令当前触控位置的横坐标等于第二触控电极23的横坐标X2,当前触控位置的纵坐标等于第一触控电极22的纵坐标Y1,得到当前触控位置的物理坐标为(X2,Y1),即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位点处。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同理,继续参见图4,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四触控电极25之间的区域为图1中的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2的设置区域。第二触控电极23和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的区域为图1中的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1的设置区域。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之间的区域为图1中的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3的设置区域。
进一步地,可以令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四触控电极25之间为第二位点;第二触控电极23和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为第三位点;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之间为第四位点。触控位置检测方法还包括:向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二触控电极23输入触控驱动信号的同时,向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输入触控驱动信号;检测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的信号变化量的同时,检测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的信号变化量;若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四触控电极25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二位点处;和/或,若第二触控电极23和第三触控电极24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三位点处;和/或,若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四位点处。这样图1中三个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分别为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1、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2以及第二类触控电极122a-3)的设置区域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仍能够被检测到,提高了用户体验。
其中“和/或”是指在实际设置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仅对第二位点的触控情况进行检测,也可以仅对第三位点的触控情况进行检测,也可仅对第四位点的触控情况进行检测,或者仅对第二位点和第三位点的触控情况进行检测,或者仅对第三位点和第四位点的触控情况进行检测,或者仅对第二位点和第四位点的触控情况进行检测,或者对第二位点、第三位点和第四位点的触控情况均进行检测。
示例性地,若仅对第二位点的触控情况进行检测,触控位置检测方法还包括:向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二触控电极23输入触控驱动信号的同时,向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输入触控驱动信号;检测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的信号变化量的同时,检测第四触控电极25的信号变化量;若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四触控电极25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二位点处。
进一步地,由于不对第三位点和第四位点的触控情况进行检测,可选地,若第三触控电极24上的信号变化量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三触控电极24对应的物理坐标处。
继续参见图2,该显示面板中,衬底基板21还包括非异形显示区222,非异形显示区222内设置有多个第五触控电极26,多个第五触控电极26在非异形显示区222内呈阵列排布。其中,非异形显示区222是指显示面板中显示区201中除异形显示区211外的其他部分。通过将第五触控电极26设置于非异形显示区222内,可以使得触控位置检测的功能遍及非异形显示区222,以使显示面板整体具有较佳的触控位置检测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设置多个第五触控电极26在非异形显示区222内沿第一方向100和第二方向200排列形成阵列结构。这样设置制作工艺简单,且显示面板成品良率高。
另外,由于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第四触控电极25和第五触控电极26)会对从显示面板中出射的用于进行图像显示的光的穿透率造成影响,若用于图像显示的光一部分经过触控电极出射,另一部分不经过触控电极出射,会出现显示不均的问题。由于通常设置显示面板中用于进行图像显示的像素单元或发光单元多沿第一方向100和第二方向200排列形成阵列结构。设置多个第五触控电极26在非异形显示区222内沿第一方向100和第二方向200排列形成阵列结构,有利于使得相邻第五触控电极26之间的刻缝位于像素面板上相邻的像素单元之间,进而使得用于图像显示的光均经过触控电极出射,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中的任意一者与第五触控电极26之间的面积比为0.8~1.2。这样设置的实质是使得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和第五触控电极26的面积相等或接近。这样分别对各触控电极进行触摸时,各触控电极输出的电信信号大小相差无几,有利于提高触控电极的均一性,降低触控位置检测的计算难度。
可选地,将上述各触控电极复用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令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和第五触控电极26的面积相等或接近,有利于各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和第五触控电极26)与显示面板中扫描线或数据线的耦合电容相等或相差无几,不会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造成影响。
可选地,第三触控电极24与异形边中点的距离为2~6mm,且第四触控电极25与异形边中点的距离为2~6mm。
具体地参见图3,异形边212与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100平行的边2001的交点为P点,异形边212与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200平行的边2002的交点为Q点,异形边212中点为A点。A点到P点的弧长等于A点到Q点的弧长。第三触控电极24与异形边中点A的距离为第三触控电极24上任意一点到异形边中点A的距离中的最小距离。示例性地,第三触控电极24中位于左上角的B点到异形边中点A的距离h为第三触控电极24与异形边中点A的距离。设置第三触控电极24与异形边中点A的距离为大于或等于2mm,可以减小手指在触摸第一位点(即图1中原该第一类触控电极121a的设置位置)时,误触到第三触控电极24的几率,避免与第三触控电极24设置位置处相关的图标响应的不良现象出现。
考虑在异形显示区211面积确定的前提下,第三触控电极24与异形边中点A的距离越大,意味着位于第三触控电极24与异形边212之间的区域越大,可用于设置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二触控电极23的面积越大,用于设置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的面积越小,越不容易实现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和第五触控电极26的面积相等或接近。因此设置第三触控电极24与异形边中点的距离为小于或等于6mm,有利于使得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和第五触控电极26的面积相等或接近,以提高触控的均一性和显示的均一性。
设置第四触控电极25与异形边中点的距离为2~6mm,与设置第三触控电极24与异形边中点的距离为2~6mm的原因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实际设置时,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的具体设置方案有多种,下面就典型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参见图2,该显示面板中,第二触控电极23与第一触控电极22之间具有第一刻缝,第二触控电极23与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具有第二刻缝,第一刻缝与第二刻缝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第一刻缝与第二刻缝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方向100平行;第四触控电极25与第一触控电极22之间具有第三刻缝,第四触控电极25与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具有第四刻缝,第三刻缝与第四刻缝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第三刻缝与第四刻缝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方向100平行;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具有第五刻缝,第五刻缝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200平行。这样设置制作工艺简单,显示面板成品良率高。且这样有利于使得第一刻缝、第二刻缝、第三刻缝、第四刻缝以及第五刻缝位于显示面板上相邻的像素单元或发光单元之间,进而使得用于图像显示的光均经过触控电极出射,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3,第二触控电极23在第一方向100上的长度为a,第三触控电极24在第一方向100上的长度为b,第四触控电极25在第一方向100上的长度为c,其中,0.65c≤a≤0.85c,0.4c≤b≤0.6c;第二触控电极23在第二方向200上的长度为d,第三触控电极24在第二方向200上的长度为e,第四触控电极25在第二方向200上的长度为f,其中,0.3e≤d≤0.7e,0.3e≤f≤0.7e。这样根据异形显示区211面积以及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的尺寸可以设置,第一触控电极22在第一方向100上的长度略小于c-b,第一触控电极22在第二方向200上的长度等于e。这样设置有利于使得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面积相等或接近,以提高触控的均一性和显示的均一性。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该显示面板中,第二触控电极23与第一触控电极22之间具有第一刻缝,第二触控电极23与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具有第二刻缝,第四触控电极25与第一触控电极22之间具有第三刻缝,第四触控电极25与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具有第四刻缝,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具有第五刻缝,第一刻缝、第二刻缝、第三刻缝、第四刻缝和第五刻缝中的至少一者呈阶梯状。这样设置有利于实现第三触控电极24与异形边中点的距离为2~6mm,且第四触控电极25与异形边中点的距离为2~6mm,以避免手指在触摸第一位点时误触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的不良现象出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该显示面板中,第二触控电极23与第一触控电极22之间具有第一刻缝,第四触控电极25与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具有第四刻缝,第一刻缝和第四刻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分别与第一方向100和第二方向200相交;第二触控电极23与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具有第二刻缝,第四触控电极25与第一触控电极22之间具有第三刻缝,第二刻缝和第三刻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分别与第一方向100和第二方向200相交。这样设置有利于将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分割地更加均匀,以提高触控的均一性和显示的均一性。
对比图3和图6,可以发现,在图3中,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三触控电极24存在对应边,即图3中,第一触控电极22的边m和第三触控电极24的边r对应,此时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三触控电极24依次相邻设置。图6中,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三触控电极24不存在对应边,此时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三触控电极24在第一方向100上依次设置。本申请中“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三触控电极24在第一方向100上依次排列设置”包括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三触控电极24依次相邻设置的情况,以及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三触控电极24依次设置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示例性地设置该显示面板20包括四个异形显示区211,这仅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而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该显示面板中可以仅包括一个异形显示区211,该异形显示区211位于图中左上角处。其中对于异形显示区211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以异形边缘为圆角的显示面板为例对比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适用于异形边缘为切角或凹槽等情况。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该显示面板的异形边缘为切角。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该显示面板的异形边缘为凹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该显示装置101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20,该显示装置101可以为手机、电脑、电视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由于该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含了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显示面板,因此,也相应地具有上述显示面板的相关优势,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位置检测方法。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位置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1和图3,该触控位置检测方法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令异形显示区内,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之间为第一位点。参见图11,该触控位置检测方法包括:
S110、在触控位置检测阶段,向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输入触控驱动信号。
S120、检测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的信号变化量。
S130、若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位点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位置检测方法,可以解决了现有的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不佳问题,实现了提高设置于该异形边缘附近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令第一触控电极22的实际物理坐标为(X1,Y1),第二触控电极23的实际物理坐标为(X2,Y2),第一位点的物理坐标为(X2,Y1)。S130包括:若第一触控电极22与第二触控电极23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令当前触控位置的横坐标等于第二触控电极23的横坐标X2,当前触控位置的纵坐标等于第一触控电极22的纵坐标Y1,即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位点处。
类似地,还可以令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四触控电极25之间为第二位点;第二触控电极23和第三触控电极24之间为第三位点;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之间为第四位点;该触控位置检测方法还包括:
执行S110的同时,向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输入触控驱动信号;
执行S120的同时,检测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的信号变化量;
执行S130的同时,若第一触控电极22和第四触控电极25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二位点处;和/或,
若第二触控电极23和第三触控电极24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三位点处;和/或,
若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第四位点处。
继续参见图2和图3,若衬底基板21还包括非异形显示区222,非异形显示区222内设置有多个第五触控电极26,在进行触控位置检测时,可以同时向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第四触控电极25和第五触控电极26输入触控驱动信号;也可以先向位于异形显示区211内的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输入触控驱动信号,然后向位于非异形显示区222内的第五触控电极26输入触控驱动信号;或者,可以先向位于非异形显示区222内的第五触控电极26输入触控驱动信号,然后向位于异形显示区211内的第一触控电极22、第二触控电极23、第三触控电极24和第四触控电极25输入触控驱动信号,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异形显示区,所述异形显示区包括至少一条异形边;
位于所述异形显示区内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第三触控电极和第四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三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所述第四触控电极在第二方向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第三触控电极以及所述第四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相邻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异形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基板还包括非异形显示区,所述非异形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五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五触控电极在所述非异形显示区内呈阵列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五触控电极在所述非异形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形成阵列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三触控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中的任意一者与所述第五触控电极之间的面积比为0.8~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与所述异形边中点的距离为2~6mm;且
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与所述异形边中点的距离为2~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一刻缝,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二刻缝,所述第一刻缝与所述第二刻缝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第一刻缝与所述第二刻缝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三刻缝,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四刻缝,所述第三刻缝与所述第四刻缝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第三刻缝与所述第四刻缝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五刻缝,所述第五刻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a,所述第三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b,所述第四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c,其中,0.65c≤a≤0.85c,0.4c≤b≤0.6c;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d,所述第三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e,所述第四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f,其中,0.3e≤d≤0.7e,0.3e≤f≤0.7e。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一刻缝,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二刻缝,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三刻缝,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四刻缝,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五刻缝,所述第一刻缝、所述第二刻缝、所述第三刻缝、所述第四刻缝和所述第五刻缝中的至少一者呈阶梯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一刻缝,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四刻缝,所述第一刻缝和所述第四刻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二刻缝,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三刻缝,所述第二刻缝和所述第三刻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1.一种触控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位置检测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所述异形显示区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为第一位点;
所述触控位置检测方法包括:
在触控位置检测阶段,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输入触控驱动信号;
检测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信号变化量;
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点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实际物理坐标为(X1,Y1),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实际物理坐标为(X2,Y2),所述第一位点的物理坐标为(X2,Y1);
所述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点处,包括:
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令当前触控位置的横坐标等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横坐标X2,当前触控位置的纵坐标等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纵坐标Y1,当前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点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之间为第二位点;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之间为第三位点;
所述第三触控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之间为第四位点;
所述触控位置检测方法还包括:
所述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输入触控驱动信号的同时,向所述第三触控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输入触控驱动信号;
所述检测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信号变化量的同时,检测所述第三触控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的信号变化量;
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点处;和/或,
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三位点处;和/或,
若所述第三触控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控电极上的信号变化量均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当前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四位点处。
CN201810410814.0A 2018-05-02 2018-05-0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Active CN108334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0814.0A CN108334245B (zh) 2018-05-02 2018-05-0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0814.0A CN108334245B (zh) 2018-05-02 2018-05-0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4245A true CN108334245A (zh) 2018-07-27
CN108334245B CN108334245B (zh) 2021-11-16

Family

ID=62934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10814.0A Active CN108334245B (zh) 2018-05-02 2018-05-02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424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4701A (zh) * 2018-08-17 2019-01-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触控装置
CN109634471A (zh) * 2018-12-17 2019-04-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597412A (zh) * 2019-08-23 2019-12-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078052A (zh) * 2019-12-20 2020-04-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
CN113093931A (zh) * 2020-01-08 2021-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535000A (zh) * 2021-07-21 2021-10-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35000B (zh) * 2021-07-21 202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1418A1 (en) * 2000-08-29 2002-08-01 Frederic Vernier Circula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CN103887324A (zh) * 2014-04-14 2014-06-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面板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7390963A (zh) * 2017-08-17 2017-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90920A (zh) * 2017-06-27 2017-11-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1418A1 (en) * 2000-08-29 2002-08-01 Frederic Vernier Circula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CN103887324A (zh) * 2014-04-14 2014-06-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面板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7390920A (zh) * 2017-06-27 2017-11-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390963A (zh) * 2017-08-17 2017-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4701B (zh) * 2018-08-17 2021-03-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触控装置
CN109254701A (zh) * 2018-08-17 2019-01-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触控装置
CN109634471A (zh) * 2018-12-17 2019-04-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366535B2 (en) 2019-08-23 2022-06-2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gular-shaped touch electrode and irregular-shaped touch electrode with same area
CN110597412A (zh) * 2019-08-23 2019-12-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078052A (zh) * 2019-12-20 2020-04-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
CN111078052B (zh) * 2019-12-20 2023-08-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
WO2021139674A1 (zh) * 2020-01-08 2021-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US11481081B2 (en) 2020-01-08 2022-10-2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93931A (zh) * 2020-01-08 2021-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093931B (zh) * 2020-01-08 2023-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535000A (zh) * 2021-07-21 2021-10-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35000B (zh) * 2021-07-21 202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4245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4245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US9092097B2 (en) Touch panel including each touch controller for each divided regi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U2012348385B2 (en) Common electrode connections in integrated touch screens
CN105677112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9134560B2 (en)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KR101343238B1 (ko) 일체형 터치 스크린
US901923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unit
CN108196736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21037369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995959A (zh) 视角可切换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160266693A1 (en) Touch screen display uniformity
TWI514228B (zh) 觸控式顯示裝置與其製造方法
CN103676358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9426387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844219A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773191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8089759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4273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459790A (zh) 一种电子设备触控交互方法
US9965126B2 (en) Panel,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5739797B (zh) 包括触摸屏面板的触摸感测系统
CN104820308B (zh) 一种彩膜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15826304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CN205281446U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6328685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