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4684A - 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94684A CN108294684A CN201810060062.XA CN201810060062A CN108294684A CN 108294684 A CN108294684 A CN 108294684A CN 201810060062 A CN201810060062 A CN 201810060062A CN 108294684 A CN108294684 A CN 1082946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cuum cleaner
- circulating
- air
- air intake
- collection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5 anti-vir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05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4 recirc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2—Nozzles
- A47L9/04—Nozzles with driven brushes or agitators
- A47L9/0461—Dust-loosening tools, e.g. agitators, brush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02—Dust separa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4—Bags or the like; Rigid filtering receptacles; Attachment of, or closures for, bags or recepta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壳体(1)、鼓风机(2)、过滤集尘部(3)、连接管(4)和地刷(5);所述吸尘器壳体(1)内还设有第一进气通道(13)和第一循环气通道(14),其中第一循环气通道(14)位于第一进气通道(13)的下方,吸尘器壳体(1)的后部设有排气口(15);所述鼓风机安装室(10)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3)连通,所述集气室(12)与所述第一循环气通道(14)连通,集气室(12)内还设有电加热器(120)。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吸尘器吸尘效率低,缺少对吸尘后的气体进行回收利用,难以将黏着的尘埃或者脏污吸起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通过风机叶轮在电动机高速驱动下,将叶轮中的空气高速排出风机,同时使吸尘部分内空气不断地补充进风机,与外界形成较高的压差,吸嘴的尘埃、脏物随空气被吸入吸尘部分,并经过漏器过漏,将尘埃、脏物收集与尘筒内。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现有的吸尘器在工作时仅是通过负压强制吸取尘埃和脏物,当部分尘埃或者脏污黏着在地面时,现有的吸尘器难以将尘埃或者脏污吸起,导致室内难以被彻底清洁,并且,吸尘器在吸尘过程中,吸收的大量气体会直接排出,缺少对含有这些气体的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可以解决现有的吸尘器吸尘效率低,缺少对吸尘后的气体进行回收利用,难以将黏着的尘埃或者脏污吸起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壳体、鼓风机、过滤集尘部、连接管和地刷;
所述吸尘器壳体内由前向后依次设有鼓风机安装室、过滤集尘室、集气室,并且鼓风机安装室与过滤集尘室连通,过滤集尘室与集气室连通;
所述吸尘器壳体内还设有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一循环气通道,其中第一循环气通道位于第一进气通道的下方,吸尘器壳体的后部设有排气口;所述鼓风机安装室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所述集气室与所述第一循环气通道连通,集气室内还设有电加热器;
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所述鼓风机安装室内;
所述过滤集成部设置在过滤集尘室内,并且过滤集尘室位于第二排气口与鼓风机安装室之间;
所述连接管包括进气管与排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排气管的前部通过固定装置绑定在一起,进气管与排气管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循环气流量大小的气流调节装置;进气管的后部设置在进气管道内并与鼓风机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后部设置在第一循环气通道内并与集气室连通;
所述地刷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二进气通道和第二循环气通道,所述进气管的前部和排气管的前部对应安装在第二进气通道的上部和第二循环气通道的上部,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下部形成地刷的吸尘入口,所述第二循环气通道的下部形成地刷的循环气出口,所述循环气出口内设有松灰装置。
同时,设置的气流调节装置用于使进气管与排气管相互连通,这里的气流调节装置为连通阀,当使用者关闭连通阀时,此时进气管与排气管之间互不连通,气流由进气管进入,再通过排气管排出,吸尘器壳体内部的气流循环量为0。当开启连通阀时,此时排气管的部分气流会进入到进气管中,在吸尘器壳体内部形成循环气流,实现对吸尘器壳体内部气流的多次过滤,同时,排气管和进气管对于外部的排气吸气量会相应的减少,使得在在对吸尘器壳体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时,减少了外部气体的干扰,通过对吸尘器壳体内的气体多次过滤,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本发明通过设置吸尘器壳体、鼓风机、过滤集尘部、连接管和地刷,同时,本发明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本发明中的电器元件,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时,通过开启鼓风机,鼓风机开始运作并通过第一进气通道向外吸气,由于第一进气通道通过进气管与地刷连通,地面上的灰尘或者脏污通过吸尘入口进入到过滤集尘室内,同时,过滤集尘室内的过滤集尘部用于收集灰尘和脏污对并含灰尘和脏污的空气进行过滤清洁处理,这里的过滤集尘部包括由前向后设置的前过滤片、尘袋和后过滤片。
为了使室内变得更加干净,可以在过滤集尘部室内加装紫外线杀毒灯,紫外线杀毒灯位于后过滤片与尘袋之间,主要用于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杀毒处理,气体在经过过滤集尘室后最终进入到集气室内,集气室内的气体通过吸尘器壳体上的排气口进入到外界,当使用者关闭排气口时,此时吸尘器壳体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循环气通道进入到进入到排气管内,在通过排气管进入到地刷的第二循环气通道中,并带动松灰装置运动,对地面上的灰尘或者脏污进行清洁,并且,电加热器可以对气体进行升温,温度较高的气体可以加快地面上的水蒸发,使灰尘或者脏污更易被吸尘入口吸入。本发明在传统吸尘器负压吸气的基础上增加了正压吹气,出气口和进气口之间的气流更强,吸尘效率更高,并且对付不易吸附的灰尘或者脏污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地刷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吸尘入口和所述循环气出口均位于所述凹槽内,凹槽与地刷的边缘处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有擦布。
通过设置凹槽,地刷的下部扣在地面上呈吸盘状,通过将吸尘入口和循环气出口均设置在凹槽内,可以将凹槽内的底面清洁的更加干净,并且,凹槽与地面形成的空间可以让加热后的气体具有更好的风干效果,而在台阶面上设置的擦布可以进行辅助清洁。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分叉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吸尘入口,所述第二循环气通道分叉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循环气出口,并且每个所述吸尘入口与每个所述循环气出口均隔离设置。
设置的多个吸尘入口和多个循环气出口可以集中对地面进行局部清洁,同时,由于吸尘入口和循环气出口的口径相应变小,吸尘入口和循环气出口处的负压与增压相应的加强,因此风力更大,清洁效果更强。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循环气出口围合设置在凹槽的中部,多个所述吸尘入口围合设置在多个循环气出口的外围。
通过将吸尘入口设置在循环气出口的外围,吸尘入口可以对位于地刷下中部的灰尘或者脏污进行集中吹气处理,同时,吸尘入口可以将循环气出口吹出的灰尘和脏污及时吸入至吸尘器壳体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距离感应灯,所述距离感应灯位于多个所述循环气出口之中。
通过设置距离感应灯,当凹槽完全覆盖在地面上时,此时距离感应灯呈关闭状态,当使用者拿起地刷时,此时距离感应灯呈开启状态,可以方便使用者在夜晚或者较昏暗的环境中对地面进行打扫。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仅可朝进气方向开启,所述排气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仅可朝排气方向开启。
设置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可以避免气体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到集气室内,污染集气室。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松灰装置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嵌合在所述循环出气口中,固定盘的中部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向四周发散状设有数个支撑条,所述转动孔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数个刷条。
当过滤并加热后的气体从循环气出口送出时,气体在运动过程中形成气流,带动转动杆和刷条进行转动,刷条与灰尘或者脏污接触并使灰尘或者脏污松动并被刷起,解决了灰尘或者脏污粘结在地面上难以被吸取的问题。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弹性固定座,所述弹性固定座上设有两个夹持口,每个所述夹持口的两个夹持部设有螺栓孔,其中一螺栓从所述螺栓孔中插入,螺栓通过螺母固定在夹持口上。
使用者将进气管与排气管和按由上向下的顺序依次安装在两个夹持口上,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对进气管与排气管进行固定,防止进气管与排气管从上夹持口中脱落。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上设有密闭门,所述密闭门上设有数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通过连接线连接与密闭门连接。
使用者通过抽下或者装上密封塞,可以控制第二循环气通道出气量大小。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壳体的下部设有万向轮,吸尘器壳体的上部设有提手,吸尘器壳体的上部还设有用于固定固定装置的卡座。
设置的万向轮方便吸尘器壳体在地面上进行移动,同时,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提起提手来对吸尘器壳体进行移动,同时,本发明处于闲置状态时,可以直接将进气管和排气管通过固定装置放置在卡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传统吸尘器负压吸气的基础上增加了正压吹气,出气口和进气口之间的气流更强,吸尘效率更高,并且对付不易吸附的灰尘或者脏污有更好的清洁效果,同时,本发明在循环吸排气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多次过滤,将尽量多的灰尘留在尘袋集尘部中,过滤效率更高,能降低所排废气对周围环境干扰,减少了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刷的俯视图;
图3为地刷的底视图;
图4为地刷的主视图;
图5为松灰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松灰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密闭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固定装置与卡座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吸尘器壳体;10表示鼓风机安装室;11表示过滤集尘室;110表示紫外线杀毒灯;12表示集气室;120表示电加热器;13表示第一进气通道;14表示第一循环气通道;15表示排气口;150表示密闭门;151表示排气孔;2表示鼓风机;3表示过滤集尘部;30表示前过滤片;31表示尘袋;32表示后过滤片;4表示连接管;40表示进气管;400表示第一单向阀;41表示排气管;410表示第二单向阀;42表示固定装置;420表示弹性固定座;421表示夹持口;422表示螺栓;5表示地刷;50表示第二进气通道;51表示第二循环气通道;52表示吸尘入口;53表示循环气出口;54表示松灰装置;540表示固定盘;541表示转动孔;542表示支撑条;543表示转动杆;544表示刷条;55表示凹槽;56表示擦布;57表示距离感应灯;6表示控制面板;7表示连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壳体1、鼓风机2、过滤集尘部3、连接管4和地刷5;
所述吸尘器壳体1内由前向后依次设有鼓风机安装室10、过滤集尘室11和集气室12,并且鼓风机安装室10与过滤集尘室11连通,过滤集尘室11与集气室12连通;
所述吸尘器壳体1内还设有第一进气通道13和第一循环气通道14,其中第一循环气通道14位于第一进气通道13的下方,吸尘器壳体1的后部设有排气口15;所述鼓风机安装室10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3连通,所述集气室12与所述第一循环气通道14连通,集气室12内还设有电加热器120;
所述鼓风机2安装在所述鼓风机安装室10内;
所述过滤集成部设置在过滤集尘室11内,并且过滤集尘室11位于第二排气口15与鼓风机安装室10之间;
所述连接管4包括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所述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的前部通过固定装置42绑定在一起,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循环气流量大小的气流调节装置,进气管40的后部设置在进气管40道内并与鼓风机2连接,所述排气管41的后部设置在第一循环气通道14内并与集气室12连通;
所述地刷5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二进气通道50和第二循环气通道51,所述进气管40的前部和排气管41的前部对应安装在第二进气通道50的上部和第二循环气通道51的上部,所述第二进气通道50的下部形成地刷5的吸尘入口52,所述第二循环气通道51的下部形成地刷5的循环气出口53,所述循环气出口53内设有松灰装置54。
本发明通过设置吸尘器壳体1、鼓风机2、过滤集尘部3、连接管4和地刷5,同时,本发明还包括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用于控制本发明中的电器元件(电加热器120和鼓风机2等),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时,通过开启鼓风机2,鼓风机2开始运作并通过第一进气通道13向外吸气,由于第一进气通道13通过进气管40与地刷5连通,地面上的灰尘或者脏污通过吸尘入口52进入到过滤集尘室11内,同时,过滤集尘室11内的过滤集尘部3用于收集灰尘和脏污对并含灰尘和脏污的空气进行过滤清洁处理,这里的过滤集尘部3包括由前向后设置的前过滤片30、尘袋31和后过滤片32。
为了使室内变得更加干净,可以在过滤集尘部室11内加装紫外线杀毒灯110,紫外线杀毒灯110位于后过滤32片与尘袋31之间,主要用于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杀毒处理,气体在经过过滤集尘室11后最终进入到集气室12内,集气室12内的气体通过吸尘器壳体1上的排气口15进入到外界,当使用者关闭排气口15时,此时吸尘器壳体1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循环气通道14进入到进入到排气管41内,在通过排气管41进入到地刷5的第二循环气通道51中,并带动松灰装置54运动,对地面上的灰尘或者脏污进行清洁,并且,电加热器120可以对气体进行升温,温度较高的气体可以加快地面上的水蒸发,使灰尘或者脏污更易被吸尘入口52吸入。本发明在传统吸尘器负压吸气的基础上增加了正压吹气,出气口和进气口之间的气流更强,吸尘效率更高,并且对付不易吸附的灰尘或者脏污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同时,设置的气流调节装置用于使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相互连通,这里的气流调节装置为连通阀7,当使用者关闭连通阀7时,此时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之间互不连通,气流由进气管40进入,再通过排气管41排出,吸尘器壳体1内部的气流循环量为0。当开启连通阀7时,此时排气管41的部分气流会进入到进气管40中,在吸尘器壳体1内部形成循环气流,实现对吸尘器壳体1内部气流的多次过滤,同时,排气管41和进气管40对于外部的排气吸气量会相应的减少,使得在在对吸尘器壳体1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时,减少了外部气体的干扰,通过对吸尘器壳体1内的气体多次过滤,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如图2至图4,所述地刷5的底部设有凹槽55,所述吸尘入口52和所述循环气出口53均位于所述凹槽55内,凹槽55与地刷5的边缘处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有擦布56。
通过设置凹槽55,地刷5的下部扣在地面上呈吸盘状,通过将吸尘入口52和循环气出口53均设置在凹槽55内,可以将凹槽55内的底面清洁的更加干净,并且,凹槽55与地面形成的空间可以让加热后的气体具有更好的风干效果,而在台阶面上设置的擦布56可以进行辅助清洁。
如图3并结合图4,所述第二进气通道50分叉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吸尘入口52,所述第二循环气通道51分叉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循环气出口53,并且每个所述吸尘入口52与每个所述循环气出口53均隔离设置。
设置的多个吸尘入口52和多个循环气出口53可以集中对地面进行局部清洁,同时,由于吸尘入口52和循环气出口53的口径相应变小,吸尘入口52和循环气出口53处的负压与增压相应的加强,因此风力更大,清洁效果更强。
如图3并结合图4,多个所述循环气出口53围合设置在凹槽55的中部,多个所述吸尘入口52围合设置在多个循环气出口53的外围。
通过将吸尘入口52设置在循环气出口53的外围,吸尘入口52可以对位于地刷5下中部的灰尘或者脏污进行集中吹气处理,同时,吸尘入口52可以将循环气出口53吹出的灰尘和脏污及时吸入至吸尘器壳体1内。
如图3并结合图4,所述凹槽55内设有距离感应灯57,所述距离感应灯57位于多个所述循环气出口53之中。
通过设置距离感应灯57,当凹槽55完全覆盖在地面上时,此时距离感应灯57呈关闭状态,当使用者拿起地刷5时,此时距离感应灯57呈开启状态,可以方便使用者在夜晚或者较昏暗的环境中对地面进行打扫。
如图1,所述进气管40内设有第一单向阀400,所述第一单向阀400仅可朝进气方向开启,所述排气管41内设有第二单向阀410,所述第二单向阀410仅可朝排气方向开启。
设置的第一单向阀400和第二单向阀410可以避免气体通过第一单向阀400进入到集气室12内,污染集气室12。
如图5并结合图6,所述松灰装置54包括固定盘540,所述固定盘540嵌合在所述循环出气口中,固定盘540的中部设有转动孔541,所述转动孔541向四周发散状设有数个支撑条542,所述转动孔541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杆543,所述转动杆543上设有数个刷条544。
当过滤并加热后的气体从循环气出口53送出时,气体在运动过程中形成气流,带动转动杆543和刷条544进行转动,刷条544与灰尘或者脏污接触并使灰尘或者脏污松动并被刷起,解决了灰尘或者脏污粘结在地面上难以被吸取的问题。
如图7,所述固定装置42包括弹性固定座420,所述弹性固定座420上设有两个夹持口421,每个所述夹持口421的两个夹持部设有螺栓422孔,其中一螺栓422从所述螺栓422孔中插入,螺栓422通过螺母固定在夹持口421上。
使用者将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和按由上向下的顺序依次安装在两个夹持口421上,并通过螺栓422和螺母对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进行固定,防止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从上夹持口421中脱落。
如图1并结合图8,所述排气口15上设有密闭门150,所述密闭门150上设有数个排气孔151,所述排气孔151上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通过连接线连接与密闭门150连接。
使用者通过抽下或者装上密封塞,可以控制第二循环气通道51出气量大小。
如图1并结合图9,所述吸尘器壳体1的下部设有万向轮,吸尘器壳体1的上部设有提手,吸尘器壳体1的上部还设有用于固定固定装置42的卡座。
设置的万向轮方便吸尘器壳体1在地面上进行移动,同时,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提起提手来对吸尘器壳体1进行移动,同时,本发明处于闲置状态时,可以直接将进气管40和排气管41通过固定装置42放置在卡座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壳体(1)、鼓风机(2)、过滤集尘部(3)、连接管(4)和地刷(5);
所述吸尘器壳体(1)内由前向后依次设有鼓风机安装室(10)、过滤集尘室(11)和集气室(12),并且鼓风机安装室(10)与过滤集尘室(11)连通,过滤集尘室(11)与集气室(12)连通;
所述吸尘器壳体(1)内还设有第一进气通道(13)和第一循环气通道(14),其中第一循环气通道(14)位于第一进气通道(13)的下方,吸尘器壳体(1)的后部设有排气口(15);所述鼓风机安装室(10)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3)连通,所述集气室(12)与所述第一循环气通道(14)连通,集气室(12)内还设有电加热器(120);
所述鼓风机(2)安装在所述鼓风机安装室(10)内;
所述过滤集成部设置在过滤集尘室(11)内,并且过滤集尘室(11)位于第二排气口(15)与鼓风机安装室(10)之间;
所述连接管(4)包括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所述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的前部通过固定装置(42)绑定在一起,进气管(40)与排气管(41)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循环气流量大小的气流调节装置;进气管(40)的后部设置在进气管(40)道内并与鼓风机(2)连接,所述排气管(41)的后部设置在第一循环气通道(14)内并与集气室(12)连通;
所述地刷(5)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二进气通道(50)和第二循环气通道(51),所述进气管(40)的前部和排气管(41)的前部对应安装在第二进气通道(50)的上部和第二循环气通道(51)的上部,所述第二进气通道(50)的下部形成地刷(5)的吸尘入口(52),所述第二循环气通道(51)的下部形成地刷(5)的循环气出口(53),所述循环气出口(53)内设有松灰装置(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5)的底部设有凹槽(55),所述吸尘入口(52)和所述循环气出口(53)均位于所述凹槽(55)内,凹槽(55)与地刷(5)的边缘处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有擦布(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50)分叉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吸尘入口(52),所述第二循环气通道(51)分叉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循环气出口(53),并且每个所述吸尘入口(52)与每个所述循环气出口(53)均隔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循环气出口(53)围合设置在凹槽(55)的中部,多个所述吸尘入口(52)围合设置在多个循环气出口(53)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5)内设有距离感应灯(57),所述距离感应灯(57)位于多个所述循环气出口(53)之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0)内设有第一单向阀(400),所述第一单向阀(400)仅可朝进气方向开启,所述排气管(41)内设有第二单向阀(410),所述第二单向阀(410)仅可朝排气方向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灰装置(54)包括固定盘(540),所述固定盘(540)嵌合在所述循环出气口中,固定盘(540)的中部设有转动孔(541),所述转动孔(541)向四周发散状设有数个支撑条(542),所述转动孔(541)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杆(543),所述转动杆(543)上设有数个刷条(5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2)包括弹性固定座(420),所述弹性固定座(420)上设有两个夹持口(421),每个所述夹持口(421)的两个夹持部设有螺栓(422)孔,其中一螺栓(422)从所述螺栓(422)孔中插入,螺栓(422)通过螺母固定在夹持口(4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5)上设有密闭门(150),所述密闭门(150)上设有数个排气孔(151),所述排气孔(151)上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通过连接线连接与密闭门(15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壳体(1)的下部设有万向轮,吸尘器壳体(1)的上部设有提手,吸尘器壳体(1)的上部还设有用于固定固定装置(42)的卡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60062.XA CN108294684A (zh) | 2018-01-22 | 2018-01-22 | 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60062.XA CN108294684A (zh) | 2018-01-22 | 2018-01-22 | 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94684A true CN108294684A (zh) | 2018-07-20 |
Family
ID=62866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60062.XA Pending CN108294684A (zh) | 2018-01-22 | 2018-01-22 | 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9468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41567A (zh) * | 2021-01-18 | 2021-05-04 |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 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和扫地机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36004Y (zh) * | 1992-11-28 | 1993-06-16 | 姜礼堂 | 多功能吹吸式吸尘器 |
JP2000189352A (ja) * | 1998-12-28 | 2000-07-11 | Toshiba Tec Corp | 空気循環式電気掃除機 |
JP2001346725A (ja) * | 2000-06-09 | 2001-12-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電気掃除機 |
CN2544671Y (zh) * | 2001-09-10 | 2003-04-16 | 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内循环式吸尘器 |
CN101081156A (zh) * | 2007-06-20 | 2007-12-05 | 卞庄 |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风动地刷 |
CN201290641Y (zh) * | 2008-11-20 | 2009-08-1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脉冲喷气助吸式吸尘器 |
CN101862161A (zh) * | 2009-04-19 | 2010-10-20 | 张小红 | 用于吸尘器的风动刷 |
CN102961085A (zh) * | 2011-09-01 | 2013-03-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清洁系统 |
CN208905595U (zh) * | 2018-01-22 | 2019-05-28 | 黄亮 | 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 |
-
2018
- 2018-01-22 CN CN201810060062.XA patent/CN10829468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36004Y (zh) * | 1992-11-28 | 1993-06-16 | 姜礼堂 | 多功能吹吸式吸尘器 |
JP2000189352A (ja) * | 1998-12-28 | 2000-07-11 | Toshiba Tec Corp | 空気循環式電気掃除機 |
JP2001346725A (ja) * | 2000-06-09 | 2001-12-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電気掃除機 |
CN2544671Y (zh) * | 2001-09-10 | 2003-04-16 | 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内循环式吸尘器 |
CN101081156A (zh) * | 2007-06-20 | 2007-12-05 | 卞庄 |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风动地刷 |
CN201290641Y (zh) * | 2008-11-20 | 2009-08-1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脉冲喷气助吸式吸尘器 |
CN101862161A (zh) * | 2009-04-19 | 2010-10-20 | 张小红 | 用于吸尘器的风动刷 |
CN102961085A (zh) * | 2011-09-01 | 2013-03-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清洁系统 |
CN208905595U (zh) * | 2018-01-22 | 2019-05-28 | 黄亮 | 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41567A (zh) * | 2021-01-18 | 2021-05-04 |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 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和扫地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424446U (zh) | 清洁系统的基座及清洁系统 | |
CN114305227A (zh) | 扫地机器人及集尘装置 | |
CN207210751U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107348904A (zh) | 一种自动清尘吸尘器 | |
CN202619573U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尘器 | |
CN205458442U (zh) | 吸尘器马达罩组件及吸尘器 | |
CN109620065A (zh) | 一种集尘盒和清洁机器人 | |
CN107214120A (zh) | 降低热斑效应发生的方法 | |
CN108294684A (zh) | 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 | |
CN109770797A (zh) | 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清洁机器人 | |
CN101721165A (zh) | 一种真空吸尘器 | |
JP2000308598A (ja) | 汚染空気の漏洩を抑えたハンドドライヤー | |
CN102266210A (zh) | 高效空气过滤器 | |
CN208905595U (zh) | 一种新型循环吸尘器 | |
CN102100506A (zh) | 一种高效清理格栅的吸尘器刷头 | |
CN201422831Y (zh) | 废气循环真空式多功能吸尘器 | |
CN105769107B (zh) | 一种手持式集发装置及其应用 | |
CN209116458U (zh) | 一种节能型调温除湿机 | |
CN208757194U (zh) | 扫地机器人的空气净化装置 | |
CN222241705U (zh) | 一种测绘工程测绘仪镜头除雾装置 | |
KR102784118B1 (ko) | 물걸레 진공청소기 | |
CN218684131U (zh) | 一种扫地机 | |
CN222604463U (zh) | 一种具有滤网自清洁功能的吸尘器 | |
CN111735113A (zh) | 用于空气处理设备的集尘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
CN218295832U (zh) | 一种具有地面风干功能的集成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