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8358B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8358B
CN108258358B CN201710469431.6A CN201710469431A CN108258358B CN 108258358 B CN108258358 B CN 108258358B CN 201710469431 A CN201710469431 A CN 201710469431A CN 108258358 B CN108258358 B CN 1082583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layer
solid electrolyte
reg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694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8358A (zh
Inventor
佐佐木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58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8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8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8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1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2Solid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4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located inside the innermost case of the cells, e.g. mandrels, electrodes or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6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31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31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34Ceram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Fibrous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3Particulat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5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8Solid electrolytes inorgan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现有技术中期望寿命长的电池。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电池,具备:第1电极层、第1对电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热传导层;所述第1对电极层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电极;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之间;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根据本公开,能够实现寿命长并且可靠性高的电池。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正极、负极以及隔板之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多个热传导性粒子的二次电池。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利用包含具有热传导性的填料的保护膜包覆发电元件的固体电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19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513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现有技术中期望寿命长的电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电池,具备:第1电极层、第1对电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热传导层;所述第1对电极层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电极;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之间;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实现寿命长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10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20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40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0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1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2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0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1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2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3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4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0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1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2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3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4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0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1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2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3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4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5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6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7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人的着眼点进行说明。
使用了电解液的电池、或使用了由电解液和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凝胶状电解质的电池中,电解液具有流动性。因此,电池的放热性高。
另一方面,使用了固体电解质的电池中,固体电解质不具有流动性,材料自身的热传导性也低。因此,电池的放热性低。从而电池内部温度难以保持均匀,根据部位不同而发生特性的参差变动。其结果,存在电池的寿命变短的课题。另外,由于放热性低,在电池的内部短路时,在内部电路部位产生的焦耳热无法向周围传递。因此,局部温度升高。其结果,存在电池的可靠性降低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正极、负极和隔板之中的至少一者含有多个热传导性粒子的二次电池。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构成中,使用有机电解液或由有机电解液和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凝胶状的电解质,这些材料具有流动性,放热性高。但是,专利文献1没有公开适合于不使用有机电解液而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电池的材料和技术构成。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包含具有热传导性的填料的保护膜覆盖发电元件的固体电池。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构成中,在发电元件的周围仅设置保护膜,无法使电池内部产生的热有效地向电池外部传递。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根据本公开,关于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电池,能够提高放热性。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长且可靠性高的电池。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具备第1电极层110、第1对电极层120、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和第1热传导层140。
第1电极层110是包含第1电极材料的层。
第1对电极层120是包含第1对电极材料的层。第1对电极层120是成为第1电极层110的对电极的层。
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是包含第1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对电极层120之间。
第1热传导层140是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141的层。
第1区域141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之间。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实现寿命长且可靠性高的电池。
即,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第1热传导层140能够经由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之间的第1区域141中所含的导热材料,使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热进行传递(扩散)。因此,例如在伴随充放电反应而在电池内部发热时,能够经由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使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热进行传递(扩散)。由此,能够降低含有热传导性低且不具备流动性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例如无机固体电解质)的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从而能够确保电池内部的温度的均匀性。由此,能够抑制由温度的参差变动引起的、电池内部的特性根据部位不同而发生参差变动的情况。其结果,能够使电池寿命增长。
另外,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在电池发生内部短路的情况下,能够使在发生内部短路的部位产生的焦耳热经由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而向周围传递(扩散)。由此,能够抑制电池内部的局部的温度升高。其结果,能够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再者,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层叠第1电极层110、第1对电极层120、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以及第1热传导层140来构成第1发电元件100。
再者,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所示,可以在第1发电元件100的两端配置第1集电体层410和第2集电体层420。
即,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000可以还具备第1集电体层410和第2集电体层420。
第1集电体层410是与第1电极层110电连接的(例如直接接触的)包含集电体的层。
第2集电体层420是与第1对电极层120电连接的(例如直接接触的)包含集电体的层。
再者,在实施方式1中,第1电极层110可以是正极层。此时,第1电极层110中所含的第1电极材料是正极材料。此时,第1集电体层410是包含正极集电体的层。此时,第1对电极层120是负极层。此时,第1对电极层120中所含的第1对电极材料是负极材料。此时,第2集电体层420是包含负极集电体的层。
或者,在实施方式1中,第1电极层110可以是负极层。此时,第1电极层110中所含的第1电极材料是负极材料。此时,第1集电体层410是包含负极集电体的层。此时,第1对电极层120是正极层。此时,第1对电极层120中所含的第1对电极材料是正极材料。此时,第2集电体层420是包含正极集电体的层。
正极层是包含作为正极材料的一例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层(正极活性物质层)。
作为正极层中所含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使用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氟化物、聚阴离子和氟化聚阴离子材料、以及过渡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氟氧化物、过渡金属硫氧化物、过渡金属氮氧化物等。特别是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在使用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平均放电电压。
正极层可以是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的正极合剂层。正极层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既可以选自作为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而例示的物质,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物质。
正极层的厚度可以为10~500μm。再者,正极层的厚度小于10μm的情况下,有可能难以确保充分的电池能量密度。再者,正极层的厚度大于500μm的情况下,有可能难以以高输出进行工作。
作为正极集电体,例如可使用由铝、不锈钢、钛、以及它们的合金等金属材料作成的、多孔质或无孔的片或膜等。铝及其合金便宜且容易薄膜化。作为片或膜,可以是金属箔或金属网等。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可以为1~30μm。再者,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小于1μm的情况下,机械强度不充分,容易发生破裂或损坏。再者,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大于30μm的情况下,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可能降低。
负极层是包含作为负极材料的一例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层(负极活性物质层)。
作为负极层中所含的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是能够吸藏和放出金属离子的材料。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是能够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的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使用锂金属、与锂显示合金化反应的金属或合金、碳、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硫化物等。作为碳,例如可使用石墨、或者硬碳或焦炭之类的非石墨系碳。作为过渡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使用CuO、NiO等。作为过渡金属硫化物,例如可使用由CuS表示的硫化铜。作为与锂显示合金化反应的金属或合金,例如可使用硅化合物、锡化合物、铝化合物与铝的合金等。在使用碳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平均放电电压。
负极层可以是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的负极合剂层。负极层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既可以选自作为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而例示的物质,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物质。
负极层的厚度可以为10~500μm。再者,负极层的厚度小于10μm的情况下,有可能难以确保充分的电池能量密度。再者,负极层的厚度大于500μm的情况下,有可能难以以高输出进行工作。
作为负极集电体,例如可使用由不锈钢、镍、铜、以及它们的合金等金属材料作成的、多孔质或无孔的片或膜等。铜及其合金便宜且容易薄膜化。作为片或膜,可以是金属箔或金属丝网等。负极集电体的厚度可以为1~30μm。再者,负极集电体的厚度小于1μm的情况下,机械强度不充分,容易发生破裂或损坏。再者,负极集电体的厚度大于30μm的情况下,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可能降低。
第1电极层110和第1对电极层120(即正极层和负极层)之中的至少一者,出于提高电子导电性的目的可以包含导电助剂。作为导电助剂,例如可使用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的石墨类、乙炔黑、科琴黑等炭黑类、碳纤维或金属纤维等导电性纤维类、氟化碳、铝等金属粉末类、氧化锌或钛酸钾等导电性晶须类、氧化钛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导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等。使用碳导电助剂的情况下,能够谋求低成本化。
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是包含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层。
作为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例如可使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卤化物固体电解质、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络合氢化物固体电解质等。
作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例如可使用Li2S-P2S5、Li2S-SiS2、Li2S-B2S3、Li2S-GeS2、Li3.25Ge0.25P0.75S4、Li10GeP2S12等。另外,也可以向其中添加LiX(X:F、Cl、Br、I)、Li2O、MOp、LiqMOr(M:P、Si、Ge、B、Al、Ga、In、Fe、Zn的任一种)(p、q、r:自然数)等。
作为氧化物固体电解质,例如可使用以LiTi2(PO4)3及其元素置换体为代表的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LaLi)TiO3系的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以Li14ZnGe4O16、Li4SiO4、LiGeO4及其元素置换体为代表的LISICON型固体电解质、以Li7La3Zr2O12及其元素置换体为代表的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以Li3N及其H置换体、Li3PO4及其N置换体、LiBO2、Li3BO3等Li-B-O化合物为基体添加Li2SO4、Li2CO3等而形成的玻璃、玻璃陶瓷等。
作为卤化物固体电解质,例如可使用Li3InBr6、Li3InCl6、Li2FeCl4、Li2CrCl4、Li3OCl等。
作为络合氢化物固体电解质,例如可使用LiBH4-LiI、LiBH4-P2S5等。
作为高分子固体电解质,例如可使用高分子化合物与锂盐的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具有氧化乙烯结构。通过具有氧化乙烯结构,能够含有大量锂盐,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子导电率。作为锂盐,可使用LiPF6、LiBF4、LiSbF6、LiAsF6、LiSO3CF3、LiN(SO2CF3)2、LiN(SO2C2F5)2、LiN(SO2CF3)(SO2C4F9)、LiC(SO2CF3)3等。作为锂盐,可单独使用选自这些之中的一种锂盐。或者,作为锂盐,可使用选自这些之中的两种以上的锂盐的混合物。
对于固体电解质的形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针状、球状、椭圆球状等。例如球状的情况下,中值径可以为0.01~100μm左右。如果小于0.01μm,则晶界电阻增大,离子传导性降低。如果大于100μm,则无法使包含固体电解质的层(例如第1热传导层140等)的厚度充分变薄,从而导致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
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的厚度可以为1~200μm。再者,固体电解质层的厚度小于1μm的情况下,正极层与负极层发生短路的可能性变高。再者,固体电解质层的厚度大于200μm的情况下,有可能难以以高输出进行工作。
作为第1热传导层140(第1区域141)中所含的导热材料,可使用热传导性优异的材料。例如可使用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等石墨类、乙炔黑、科琴黑等炭黑类、聚丙烯腈系、沥青系碳纤维等纤维状碳、石墨片、石墨烯片等的片状碳、碳纳米管、VGCF等纤维状碳、由Ni、Au、Ag、Cu、Zn、Al、Ag、不锈钢、以及它们的合金构成的粉末状、片状、纤维状的金属、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铟、钛酸钾、氟化碳、氮化钛等导电性晶须类、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导电性高分子化合物、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铝、氮化硅等电子绝缘性填料等。
作为导热材料,可以使用纤维状或片状之类的纵横比高的材料。如果纵横比高的导热材料的长边相对于电池的层叠面以平行的方式配置,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相对于与层叠面平行的方向的热传导性。如果纵横比高的导热材料的长边相对于电池的层叠面以垂直的方式配置,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相对于与层叠面垂直的方向的热传导性。特别是通过使用纤维状、片状的金属和碳材料,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性,并且谋求低成本化。
作为导热材料使用粒径状的材料的情况下,粒径可以小于10μm。在大于10μm的情况下,无法使包含导热材料的热传导层的厚度充分变薄,导致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
作为导热材料使用纤维状的材料的情况下,直径可以小于1μm。在大于1μm的情况下,无法使包含导热材料的热传导层的厚度充分变薄,导致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
使用片状的材料作为导热材料的情况下,厚度可以小于1μm。在大于1μm的情况下,无法使包含导热材料的热传导层的厚度充分变薄,导致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
第1热传导层140的厚度可以为1~100μm。如果小于1μm,则无法确保充分的热传导性,如果大于100μm,则离子传导性降低。
第1电极层110、第1对电极层120(即正极层和负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和第1热传导层140之中的至少一者,出于提高粒子彼此的密合性的目的可以包含粘结剂。粘结剂用于提高构成电极的材料的粘结性。作为粘结剂,可举出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芳族聚酰胺树脂、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丙烯腈、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己酯、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己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醚、聚醚砜、聚六氟丙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等。另外,作为粘结剂,可使用选自四氟乙烯、六氟乙烷、六氟丙烯、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偏二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乙烯、丙烯、五氟丙烯、氟甲基乙烯基醚、丙烯酸、己二烯之中的两种以上材料的共聚物。另外,可以将选自这些材料之中的两种以上混合作为粘结剂使用。
再者,实施方式1中,对于电池1000的主面的面积,例如作为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等便携电子设备用的电池,可以为1~100cm2。或者,作为电动汽车等大型移动设备的电源用的电池,电池1000的主面的面积可以为100~1000cm2
另外,实施方式1中,第1发电元件100的主面的形状(即构成第1发电元件100的各层的主面的形状)和集电体层的主面的形状既可以为四边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矩形、圆形等)。
再者,实施方式1中,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可以包含固体电解质材料。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降低电池的内部电阻,并且实现良好的电池特性(例如充放电特性)。导热材料的热传导性高,但离子传导性极低。因此,在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仅包含导热材料的情况下,第1电极层110(例如活性物质层)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之间的离子的授受被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妨碍(其结果,内部电阻增大,不显示良好的电池特性)。另一方面,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热传导性低,但离子传导性高。因此,在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一并包含导热材料和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情况下,经由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能够在第1电极层110(例如活性物质层)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之间进行离子的授受。即,能够实现具备高的热传导性和高的离子传导性这两者的第1热传导层140。
再者,实施方式1中,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既可以选自作为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而例示的材料,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
另外,实施方式1中,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中所含的导热材料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重量比率可以为1~90wt%。如果小于1wt%,则无法实现充分的热传导性。另一方面,如果大于90wt%,则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的离子导电率减小,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导热材料的重量比率也可以为5~60wt%。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的离子导电率和热传导性。
另外,实施方式1中,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中所含的导热材料的粒径可以小于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粒径。由此,固体电解质不会妨碍导热材料彼此的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性。
再者,实施方式1中,第1热传导层140、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第1电极层110和第1对电极层120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再者,实施方式1中,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可以是不含第1电极材料和第2电极材料的区域。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使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的热传导性进一步提高。即,通过使第1区域141不含电极材料(例如电极活性物质),能够防止电极材料切断导热材料彼此的接触。由此,能够防止由电极材料切断导热材料彼此的接触而导致的热传导性的降低。
再者,实施方式1中,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可以包含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卤化物固体电解质、络合氢化物固体电解质等)。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的离子传导率。此时,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所含的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热传导性较低的情况能够由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中所含的导热材料来弥补。因此,通过具备第1热传导层140和包含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能够实现离子传导率更高且具有放热性的电池。
再者,实施方式1中,第1热传导层140(第1区域141)、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第1电极层110和第1对电极层120的形成范围或厚度可以彼此相同。例如,如图1所示,各层的端部的位置可以彼此相同。
或者,实施方式1中,如下述的图2所示的例子,第1热传导层140(第1区域141)、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第1电极层110和第1对电极层120的形成范围或厚度也可以不同。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10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2(a)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1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2A剖视图)。
图2(b)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100的大致结构的x-y图(俯视透视图)。
如图2所示,在第1电极层110为负极层的情况下,第1电极层110(负极层105)的面积可以大于第1对电极层120(正极层)的面积。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增大负极层的面积,使负极层的充放电容量比正极层多。由此,在负极层中,金属锂变得难以析出,电池的可靠性提高。
另外,如图2所示,在第1电极层110为负极层的情况下,第1电极层110(负极层)的厚度可以大于第1对电极层120(正极层)的厚度。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增大负极层的厚度,使负极层的充放电容量比正极层多。由此,在负极层中,金属锂变得难以析出,电池的可靠性提高。
另外,如图2所示,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的形成范围可以比第1热传导层140(第1区域141)、第1电极层110和第1对电极层120之中的至少一者的形成范围大。
此时,例如图2所示,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可以以覆盖第1对电极层120的形态配置。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在因为来自电池外部的冲击或振动而使第1电极层110的一部分剥落时,能够通过覆盖第1对电极层120的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来防止第1电极层110与第1对电极层120经由该剥落部发生短路。
另外,如图2所示,第1热传导层140的形成范围与第1电极层110和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之中的至少一者的形成范围相比,既可以较小,或者也可以较大。
另外,如图2所示,第1区域141可以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接触。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与第1区域141的热的传递变得更容易。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包含热传导性低且不具备流动性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例如无机固体电解质)的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
另外,如图2所示,第1区域141的形成范围和厚度可以小于第1热传导层140的形成范围和厚度。此时,第1热传导层140具备第2区域142,所述第2区域142是与第1区域141不同的区域。
或者,实施方式1中,如下述的图3所示的例子,第1区域141的形成范围和厚度也可以与第1热传导层140的形成范围和厚度相同。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20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3(a)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2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3A剖视图)。
图3(b)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200的大致结构的x-y图(俯视透视图)。
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200中,第1区域141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整个区域。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大范围的区域(包含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和边缘的区域)配置导热材料。因此,能够通过第1区域141(即大范围配置的导热材料)来进一步降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电池内部的温度的均匀性。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温度的参差变动引起的电池内部的特性根据位置而参差变动。其结果,能够使电池的寿命更长。另外,能够使在内部短路部位会产生的焦耳热经由大范围配置的第1区域141而向周围传递(扩散)。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电池内部的局部的温度升高。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再者,实施方式1中,如下述的图4和图5所示的例子,在第1热传导层140中,第1区域141可以部分地配置。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4(a)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4A剖视图)。
图4(b)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的大致结构的x-y图(俯视透视图)。
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中,第1热传导层140具备第2区域142。
第2区域142是不同于第1区域141的区域。
第1区域141中的导热材料的浓度比第2区域142中的导热材料的浓度高。
第1区域141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
第2区域142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通过由电流集中导致的高负荷化而容易发热的部分(例如因金属锂的析出等原因而容易发热的部分)即边缘的位置,以高浓度配置导热材料。由此,在边缘处通过由电流集中导致的高负荷化而产生热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1区域141(即高浓度的导热材料)来进一步降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的电池。
另外,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配置导热材料的浓度低的第2区域142。即,能够使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处的导热材料的浓度降低。因此,能够降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处的由导热材料的存在而引起的离子传导性的降低程度。其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池的内部电阻,并且实现更良好的电池特性(例如充放电特性)。例如,如果与在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整个区域配置第1区域141的技术构成(例如上述的图3的技术构成)相比,则能够减少离子传导性低的区域的面积。因此,能够使电池的输出特性提高。
再者,实施方式1中,如图4所示,第1区域141可以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所有边缘(例如全部四条边)。
或者,实施方式1中,第1区域141也可以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一部分边缘(例如四条边之中的至少一条边以上)。
再者,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中,第1区域141可以包含固体电解质材料。此时,第1区域141中的导热材料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重量比率,可以从各层的层叠面中的内部侧向周边部侧(即从中央侧向边缘侧)阶段性增大。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区域141的离子传导性和热传导性。
再者,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中,第2区域142可以不含导热材料。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40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5(a)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4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5A剖视图)。
图5(b)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400的大致结构的x-y图(俯视透视图)。
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400中,第1热传导层140具备第2区域142。
第2区域142是不同于第1区域141的区域。
第1区域141中的导热材料的浓度比第2区域142中的导热材料的浓度高。
第1区域141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
第2区域142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更容易储热的部分(即难以从电池的外周脱离而向电池外部放热的部分)即中央的位置,以高浓度配置导热材料。由此,通过第1区域141(即高浓度的导热材料),能够容易地将电池中央的热(例如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的中央部分的热)向电池外部放热。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的电池。
另外,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配置导热材料的浓度低的第2区域142。即,能够使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处的导热材料的浓度降低。因此,能够降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处的由导热材料的存在引起的离子传导性的降低程度。其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池的内部电阻,并且实现更良好的电池特性(例如充放电特性)。例如,如果与在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整个区域配置第1区域141的技术构成(例如上述的图3的技术构成)相比,则能够减少离子传导性低的区域的面积。因此,能够使电池的输出特性提高。
再者,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400中,第1区域141可以包含固体电解质材料。此时,第1区域141中的导热材料相对于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重量比率,可以从各层的层叠面中的周边部侧向内部侧(即从边缘侧向中央侧)阶段性地增大。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区域141的离子传导性和热传导性。
再者,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400中,第2区域142可以不含导热材料。
再者,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和电池1400中,第2区域142可以包含固体电解质材料。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2区域142的离子传导性。即,经由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2区域142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能够在第1电极层110(例如活性物质层)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之间进行离子的授受。其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池的内部电阻,并且实现更良好的电池特性(例如充放电特性)。例如,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输出密度。
再者,实施方式1中,第2区域142和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既可以是相同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再者,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和电池1400中,第2区域142可以包含第1电极材料。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使电池中所含的第1电极材料的量进一步增加。即,能够将第1电极层110中所含的第1电极材料和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2区域142中所含的第1电极材料一并用于电池的充放电。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0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6(a)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6A剖视图)。
图6(b)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00的大致结构的x-y图(俯视透视图)。
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00,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200的结构以外,还具备下述结构。
即,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00中,第1热传导层140具备第3区域143。
第3区域143是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
第3区域143覆盖第1电极层110的端部(例如侧面)。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因由电流集中导致的高负荷化而容易发热的部分即第1电极层110的端部(例如侧面)处的放热性。即,能够通过第3区域143中所含的导热材料使在第1电极层110的端部(例如侧面)产生的热扩散。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第1电极层110和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的电池。
再者,如图6所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00可以还具备第1集电体层410。
第1集电体层410是与第1电极层110电连接的包含集电体的层。
此时,第3区域143可以与第1集电体层410接触。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使来自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3区域143的热向放热性高的第1集电体层410传递(扩散)。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热传导层140的放热性。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第1电极层110和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的电池。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1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7(a)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10的大致结构的x-z图(7A剖视图)。
图7(b)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10的大致结构的x-y图(俯视透视图)。
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10,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00的结构以外,还具备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的结构。
即,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10中,第1热传导层140具备在电池1300中所示的第1区域141和第2区域142、以及第3区域143。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除了由电池1300发挥的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显示出由第3区域143发挥的上述效果。即,能够减少离子传导性低的区域的面积,并且进一步提高因由电流集中导致的高负荷化而容易发热的部分即边缘(例如第1电极层110的端部附近)处的放热性。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20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8(a)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20的大致结构的x-z图(8A剖视图)。
图8(b)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20的大致结构的x-y图(俯视透视图)。
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20,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00的结构以外,还具备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400的结构。
即,在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520中,第1热传导层140具备在电池1400中所示的第1区域141和第2区域142、以及第3区域143。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除了由电池1400发挥的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显示出由第3区域143发挥的上述效果。即,能够减少离子传导性低的区域的面积,并且使电池的中央(例如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的中央部分)处的放热性和因由电流集中导致的高负荷化而容易发热的部分即边缘(例如第1电极层110的端部附近)处的放热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实施方式1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可以覆盖第1热传导层140。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在由于来自电池外部的冲击或振动使第1对电极层120的一部分剥落时,能够通过覆盖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来防止第1电极层110与第1对电极层120经由该剥落部发生短路。
另外,实施方式1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可以覆盖第1热传导层140和第1对电极层120。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更加切实地防止第1电极层110与第1对电极层120发生短路。
再者,实施方式1中,在第1电极层110为正极层的情况下,可以将第1热传导层140配置在正极层与固体电解质层之间。正极层与负极层相比放热性低。因此,通过使第1热传导层140位于正极层与固体电解质层之间,能够经由第1热传导层140,使在正极层侧产生的热更好地向周围传递。
另外,实施方式1中,在第1电极层110为负极层的情况下,可以将第1热传导层140配置在负极层与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在以大电流充电时等电池的超负荷状态下,金属锂在负极层析出,成为内部短路的主要原因。由内部短路会导致产生焦耳热,局部温度升高,使电池的可靠性降低。通过使第1热传导层140位于负极层与固体电解质层之间,能够抑制负极层侧的局部的温度升高,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实施方式2)
以下,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适当省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重复的说明。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0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000,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以外,还具备下述结构。
即,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000还具备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
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是包含导热材料的层。
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位于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之间。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除了第1热传导层140以外,通过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能够进一步降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另外,能够在第1电极层110侧和第1对电极层120侧这两处配置导热材料。由此,能够使在放热性低的正极层侧产生的热向周围传递,并且抑制负极层侧的局部的温度提高。
再者,实施方式2中,如图9所示,可以通过层叠第1电极层110、第1对电极层120、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第1热传导层140和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构成第1发电元件100。
再者,实施方式2中,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和第1热传导层140中所含的导热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材料,或者也可以不同的材料。
另外,实施方式2中,作为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结构(形成面积、厚度等),可适当采用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第1热传导层140而示出的结构。
再者,实施方式2中,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具备第1区域141’。第1区域141’是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
此时,如图9所示,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可以位于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整个区域。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大范围的区域(包含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和边缘的区域)配置导热材料。因此,能够通过第1区域141’(即大范围配置的导热材料)进一步降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1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2中,如图10所示,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可以具备第2区域142’。第2区域142’是不同于第1区域141’的区域。
此时,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中的导热材料的浓度可以比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2区域142’中的导热材料的浓度高。
另外,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可以位于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
另外,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2区域142’可以位于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通过由电流集中导致的高负荷化而容易发热的部分(例如主要因金属锂的析出等原因而容易发热的部分)即边缘的位置,以高浓度配置导热材料。由此,在边缘处因由电流集中导致的高负荷化而产生热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1区域141’(即高浓度的导热材料)来进一步降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的电池。
另外,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配置导热材料的浓度低的第2区域142’。即,能够使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处的导热材料的浓度降低。因此,能够降低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处的由导热材料的存在引起的离子传导性的降低程度。其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池的内部电阻,并且实现更加良好的电池特性(例如充放电特性)。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2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2中,如图11所示,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可以位于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
另外,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2区域142’可以位于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更容易储热的部分(即难以从电池的外周脱离而向电池外部放热的部分)即中央的位置,以高浓度配置导热材料。由此,通过第1区域141’(即高浓度的导热材料),能够容易地将电池的中央的热(例如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的中央部分的热)向电池外部放热。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的电池。
另外,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配置导热材料的浓度低的第2区域142’。即,能够使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处的导热材料的浓度降低。因此,能够降低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处的由导热材料的存在引起的离子传导性的降低程度。其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池的内部电阻,并且实现更加良好的电池特性(例如充放电特性)。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3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2中,如图12所示,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可以位于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
另外,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2区域142’可以位于第1对电极层12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
另外,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可以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
另外,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2区域142可以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通过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而提高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的中央部分的放热性,并且通过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而提高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的边缘部分的放热性。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4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400,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000~2300的一种结构以外,还具备下述结构。
即,在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400中,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覆盖第1对电极层120的端部(例如侧面)。
换言之,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具备第3区域143’。第3区域143’是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此时,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3区域143’覆盖第1对电极层120的端部(例如侧面)。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因由电流集中导致的高负荷化而容易发热的部分即第1对电极层120的端部(例如侧面)处的放热性。即,能够通过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中所含的导热材料使在第1对电极层120的端部(例如侧面)产生的热扩散。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第1对电极层120和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的电池。
再者,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400,如图13所示,可以还具备第2集电体层420。
第2集电体层420是与第1对电极层120电连接的包含集电体的层。
此时,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可以与第2集电体层420接触。
换言之,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3区域143’可以与第2集电体层420接触。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使来自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热向放热性高的第2集电体层420传递(扩散)。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放热性。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第1对电极层120和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的温度的不均匀性(温度的参差变动)。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的电池。
再者,实施方式2中,如图13所示,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可以覆盖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在由于来自电池外部的冲击或振动而使第1对电极层120的一部分剥落时,能够通过覆盖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的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来防止第1电极层110与第1对电极层120经由该剥落部发生短路。
(实施方式3)
以下,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适当省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或2重复的说明。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0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000,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或2的结构以外,还具备下述结构。
即,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000还具备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
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是包含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层。
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位于第1电极层110与第1热传导层140之间。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两个固体电解质层(即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与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之间配置第1热传导层140。由此,能够抑制第1热传导层140中所含的导热材料与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副反应。其结果,能够在不降低电池的输出特性的情况下提高电池的放热性。
更具体而言,如以下这样进行说明。包含具有电子传导性的导热材料的第1热传导层140,随着电子的授受,在导热材料与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界面发生副反应。其结果电阻增大,由此导致电池输出降低。该电子的授受是通过集电体与第1热传导层140电连接而发生的。例如,如果第1热传导层140与具有电子传导性的电极层(正极层或负极层)接触,则经由这些而与集电体电连接,发生电子的授受。另一方面,固体电解质材料不具有电子传导性。因此,在第1热传导层140的两端配置不具有电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层(即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和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避免第1热传导层140与第1电极层110(或第1对电极层120)的直接接触。从而,能够抑制第1热传导层140的电子的授受。由此,能够抑制第1热传导层140中的导热材料与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副反应。其结果,能够在不使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的情况下提高电池的放热性。
再者,实施方式3中,如图14所示,可以通过层叠第1电极层110、第1对电极层120、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第1热传导层140和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来构成第1发电元件100。
再者,实施方式3中,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和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另外,实施方式3中,作为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的结构(形成面积、厚度等),可适当采用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而示出的结构。
再者,实施方式3中,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可以包含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的离子传导率。此时,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中的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热传导性较低的情况能够由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中所含的导热材料来弥补。因此,通过具备第1热传导层140和包含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能够实现离子传导率更高且具有放热性的电池。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1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200的结构,可以通过添加实施方式3中的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构成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100。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2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的结构,可以通过添加实施方式3中的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构成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200。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3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400的结构,可以通过添加实施方式3中的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131,构成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300。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4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100的结构,可以通过添加实施方式2中的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140’,构成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400。
<制造方法>
对实施方式1~3中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向正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中添加溶剂,制作了成为糊状的正极层糊剂,向固体电解质和导热剂添加溶剂,制作了成为糊状的热传导层糊剂,向负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添加溶剂,制作了成为糊状的负极层糊剂,向固体电解质添加溶剂,制作了成为糊状的固体电解质层糊剂。
向负极集电体上涂布负极层糊剂。作为涂布方法,可以采用使用了金属掩模版、丝网版等的印刷技术。通过热风干燥机或减压干燥机除去溶剂,由此得到在负极集电体上设有负极层的负极。此时,出于提高负极层的致密度的目的,可以采用单轴压制、辊压制、冷态等静压(CIP法)等对负极层进行加压压缩。
向负极上涂布热传导层糊剂。此时,通过使涂布热传导层糊剂的面积大于负极层的面积,能够制作如图6所示的电池1500那样由第1热传导层140覆盖负极层(在此为第1电极层110)的侧面的结构。通过热风干燥机或减压干燥机除去溶剂,从而得到在负极集电体上设有负极层、热传导层的层叠体。此时,出于提高致密度的目的,可以采用单轴压制、辊压制、冷态等静压(CIP法)等进行加压压缩。
向正极集电体上涂布正极层糊剂。作为涂布的方法,可以采用使用了金属掩模版、丝网版等的印刷技术。通过热风干燥机或减压干燥机除去溶剂,由此得到在正极集电体上设有正极层的正极。此时,出于提高正极层的致密度的目的,可以采用单轴压制、辊压制、冷态等静压(CIP法)等对正极层进行加压压缩。
向在负极集电体上设有负极层和热传导层的层叠体、以及在正极集电体上设有正极层的正极的任一者或两者,涂布固体电解质层糊剂。此时,通过使涂布固体电解质层糊剂的面积大于负极层与热传导层的层叠体或正极层的面积,能够制造如图6所示的电池1500那样由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覆盖电池侧面的结构。通过热风干燥机或减压干燥机除去溶剂,从而得到在负极集电体上设有负极层、热传导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层叠体,以及在正极集电体上设有正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层叠体。此时,出于提高致密度的目的,可以采用单轴压制、辊压制、冷态等静压(CIP法)等进行加压压缩。
将在负极集电体上设有负极层、热传导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层叠体,与在正极集电体上设有正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层叠体贴合。通过采用单轴压制、辊压制、冷态等静压(CIP法)等对层叠体进行加压压缩,从而将两者接合。
通过以上的工序,例如制作电池1000。
关于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1300或1400等,与电池1000的制造方法相比,除了涂布热传导层糊剂的工序不同这一点以外,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制造。即,在向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层的一者上涂布热传导层糊剂时,在涂布热传导层糊剂的部分使用设有开口部的金属掩模版或丝网版。接着,涂布有热传导层糊剂的部分成为掩模部,在其以外的部分使用设有开口部的金属掩模版或丝网版,涂布正极层糊剂、固体电解质层糊剂和负极层糊剂的一者。
关于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2000,与电池1000的制造方法相比,除了对层叠体进行涂布的顺序不同这一点以外,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制造。例如向正极集电体上依次涂布正极层糊剂、热传导层糊剂、固体电解质层糊剂。另外,向负极集电体上依次涂布负极层糊剂、热传导层糊剂、固体电解质层糊剂。此时,固体电解质层糊剂既可以设置于正极的层叠体和负极的层叠体这两者,也可以仅设置于其中一者。
关于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3000,与电池1000的制造方法相比,除了对层叠体进行涂布的顺序不同这一点以外,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制造。即,例如向正极集电体上依次涂布正极层糊剂、固体电解质层糊剂、热传导层糊剂。另外,向负极集电体上依次涂布负极层糊剂、固体电解质层糊剂、热传导层糊剂。此时,热传导层糊剂既可以设置于正极的层叠体和负极的层叠体这两者,也可以仅设置于其中一者。
(实施方式4)
以下,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适当省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3的任一者重复的说明。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0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000,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3的一者的结构以外,还具备下述结构。
即,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000,还具备第2电极层210、第2对电极层220、第2固体电解质层230和第1集电体层410。
第2电极层210是包含第2电极材料的层。
第2对电极层220是包含第2对电极材料的层。第2对电极层220是成为第2电极层210的对电极的层。
第2固体电解质层230是包含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层。第2固体电解质层230位于第2电极层210与第2对电极层220之间。
第1集电体层410是与第1电极层110和第2对电极层220电连接的包含集电体的层。
第1电极层110和第2对电极层220隔着第1集电体层410层叠。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具备至少两个以上发电元件的层叠型电池中的至少一个以上发电元件中配置包含导热材料的层。即,能够通过第1热传导层140来进一步提高两个以上发电元件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电池(更容易储热的电池)中的放热性。即,能够将在层叠型电池内部产生的热经由第1热传导层140向电池外部放热。由此,能够通过第1热传导层140的放热性,来弥补随着由两个以上发电元件层叠导致的电池的厚度的增加的放热性的降低。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长且可靠性高的层叠型电池。
再者,实施方式4中,如图19所示,可以通过层叠第2电极层210、第2对电极层220和第2固体电解质层230,来构成第2发电元件200。
再者,实施方式4中,作为第2发电元件200的各层的结构(形成面积、厚度等),可适当采用在实施方式1~3中作为第1发电元件100的各层而示出的结构。
再者,实施方式4中,第2固体电解质层230和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再者,实施方式4中,如图19所示,可以在第2发电元件200的一端配置第3集电体层430。
即,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000可以还具备第3集电体层430。
第3集电体层430是与第2电极层210电连接的(例如直接接触的)包含集电体的层。
再者,实施方式4中,第1电极层110可以是正极层。此时,第2电极层210可以是正极层。此时,第2电极层210中所含的第2电极材料是正极材料。此时,第2对电极层220是负极层。此时,第2对电极层220中所含的第2对电极材料是负极材料。此时,第3集电体层430是包含正极集电体的层。
或者,实施方式4中,第1电极层110可以是负极层。此时,第2电极层210可以是负极层。此时,第2电极层210中所含的第2电极材料是负极材料。此时,第2对电极层220是正极层。此时,第2对电极层220中所含的第2对电极材料是正极材料。此时,第3集电体层430是包含负极集电体的层。
如以上所述,通过使第1电极层110和第2电极层210成为同极,能够构成使第1发电元件100和第2发电元件200串联的层叠电池。通过将多个发电元件串联(将相邻的发电元件的正极侧与负极侧连接),能够使电池的电压增加。
再者,实施方式4中,如图19所示,作为第1集电体层410,可以使用双极集电体。
双极集电体是在1个集电体的一侧附设正极层、并且在其相反侧附设负极层的集电体。能够将以往所需要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这2个集电体设为1个。因此,能够减少集电体的个数。其结果,能够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
或者,实施方式4中,在将多个发电元件串联时,作为集电体,可以使用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即,第1集电体层410可以是正极集电体与负极集电体层叠而成的集电体。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像双极集电体那样,不会在相邻的两个发电元件中共享集电体。因此,发电元件之间的分离和连接变得容易。从而,能够在电池制造方面提高生产率。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1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100,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000的结构以外,还具备下述结构。
即,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000,还具备第3电极层310、第3对电极层320、第3固体电解质层330和第2集电体层420。
第3电极层310是包含第3电极材料的层。
第3对电极层320是包含第3对电极材料的层。第3对电极层320是成为第3电极层310的对电极的层。
第3固体电解质层330是包含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层。第3固体电解质层330位于第3电极层310与第3对电极层320之间。
第2集电体层420与第1对电极层120和第3电极层310电连接。
第1对电极层120和第3电极层310隔着第2集电体层420层叠。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在具备至少3个以上发电元件的层叠型电池中的除了位于两端的发电元件以外的至少一个以上发电元件中,配置包含导热材料的层。即,能够通过第1热传导层140来进一步提高3个以上发电元件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电池(更容易储热的电池)中的放热性。即,能够将在层叠型电池内部产生的热经由第1热传导层140向电池外部放热。由此,能够通过第1热传导层140的放热性来弥补随着由3个以上发电元件层叠导致的电池厚度增加的放热性的降低。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长且可靠性高的层叠型电池。
再者,实施方式4中,如图20所示,可以通过层叠第3电极层310、第3对电极层320和第3固体电解质层330,来构成第3发电元件300。
再者,实施方式4中,作为第3发电元件300的各层的结构(形成面积、厚度等),可适当采用在实施方式1~3中作为第1发电元件100的各层而示出的结构。
再者,实施方式4中,第3固体电解质层330和第1固体电解质层130中所含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再者,实施方式4中,如图20所示,可以在第3发电元件300的一端配置第4集电体层440。
即,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100可以还具备第4集电体层440。
第4集电体层440是与第3对电极层320电连接的(例如直接接触的)包含集电体的层。
再者,实施方式4中,第1电极层110可以是正极层。此时,第3电极层310可以是正极层。此时,第3电极层310中所含的第3电极材料是正极材料。此时,第3对电极层320是负极层。此时,第3对电极层320中所含的第3对电极材料是负极材料。此时,第4集电体层440是包含负极集电体的层。
或者,实施方式4中,第1电极层110可以是负极层。此时,第3电极层310可以是负极层。此时,第3电极层310中所含的第3电极材料是负极材料。此时,第3对电极层320是正极层。此时,第3对电极层320中所含的第3对电极材料是正极材料。此时,第4集电体层440是包含正极集电体的层。
如以上所述,通过使第1电极层110和第3电极层310成为同极,能够构成使第1发电元件100和第3发电元件300串联的层叠电池。通过将多个发电元件串联(将相邻的发电元件的正极侧与负极侧连接),能够使电池的电压增加。
再者,实施方式4中,如图20所示,作为第2集电体层420,可以使用双极集电体。
或者,实施方式4中,第2集电体层420可以是正极集电体与负极集电体层叠而成的集电体。
实施方式4中,如图20所示,第2固体电解质层230可以与第2电极层210和第2对电极层220接触。
另外,第3固体电解质层330可以与第3电极层310和第3对电极层320接触。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例如能够实现两端的发电元件(即第2发电元件200和第3发电元件300)不含热传导层、并且位于两端的发电元件之间的第1发电元件100具备热传导层(=第1热传导层140)的结构的层叠型电池。由此,能够通过第1热传导层140来提高位于两端的发电元件之间的发电元件(更容易储热的发电元件)的放热性。由此,能够通过第1热传导层140有效提高层叠型电池的整体的放热性。
另一方面,通过不在两端的发电元件(由于位于电池的外周,因此放热性较高的发电元件)配置热传导层,能够减少热传导层的数量。因此,能够防止由导热材料引起的电池输出特性的降低。其结果,能够在不大大降低层叠型电池的输出特性的情况下充分提高层叠型电池的放热性。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2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4中,如图20所示,构成层叠型电池的发电元件的数量可以为4个以上。
例如,图20所示的电池4200是由第3集电体层430、第2发电元件200b、第1集电体层410b、第2发电元件200a、第1集电体层410a、第1发电元件100、第2集电体层420a、第3发电元件300a、第2集电体层420b、第3发电元件300b和第4集电体层440层叠而构成的。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通过在层叠的中央部分配置第1热传导层140,即使在层叠的发电元件的数量为4个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不大大降低层叠型电池的输出特性的情况下充分提高层叠型电池的放热性。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3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300,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100的结构以外,还具备下述结构。
即,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300还具备第2热传导层240和第3热传导层340。
第2热传导层240是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的层。第2热传导层240位于第2电极层210与第2对电极层220之间。
第3热传导层340是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的层。第3热传导层340位于第3电极层310与第3对电极层320之间。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3个以上发电元件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电池(更容易储热的电池)中的放热性。即,能够将在层叠型电池的内部产生的热经由第1热传导层140、第2热传导层240和第3热传导层340向电池外部放热。由此,能够通过第1热传导层140、第2热传导层240和第3热传导层340的放热性来弥补伴随由3个以上发电元件层叠导致的电池厚度增加的放热性的降低。其结果,能够实现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的层叠型电池。
再者,实施方式4中,如图22所示,第2热传导层240可以位于第2电极层210与第2固体电解质层230之间。另外,第3热传导层340可以位于第3电极层310与第3固体电解质层330之间。
再者,实施方式4中,第1热传导层140、第2热传导层240和第3热传导层340中所含的导热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再者,实施方式4中,作为第2热传导层240和第3热传导层340的各层的结构(形成面积、厚度等),可适当采用在实施方式1~3中作为第1热传导层140的各层而示出的结构。
再者,实施方式4中,第1热传导层140、第2热传导层240和第3热传导层340的尺寸(例如面积、厚度、体积等)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再者,实施方式4中,“第2热传导层240中所含的导热材料的浓度”和“第3热传导层340中所含的导热材料的浓度”之中的至少一者,可以比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中的导热材料的浓度低。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例如能够使两端的发电元件的至少一者的热传导层中的导热材料的含量少于位于两端的发电元件之间的发电元件的热传导层中的导热材料的含量。即,能够在两端的发电元件(由于位于电池的外周,因此放热性较高的发电元件)的至少一者,配置以低浓度包含导热材料的热传导层(第2热传导层240或第3热传导层340)。由此,能够通过以高浓度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热传导层140来提高位于两端的发电元件之间的发电元件(更容易储热的发电元件)的放热性,并且降低由两端的发电元件中的导热材料引起的电池输出特性的降低程度。其结果,能够提高层叠型电池的放热性,并且抑制层叠型电池的输出特性的降低。
再者,实施方式4中,“第2热传导层240中所含的导热材料的浓度”和“第3热传导层340中所含的导热材料的浓度”这两者,可以比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中的导热材料的浓度低。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提高层叠型电池的放热性,并且进一步抑制层叠型电池的输出特性的降低。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4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4中,如图23所示,“第2热传导层240具备的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例如第1区域241)的尺寸”和“第3热传导层340具备的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例如第1区域341)的尺寸”之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小于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的尺寸。在此,“尺寸”例如可举出面积、厚度、体积等。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例如能够使两端的发电元件的至少一者的热传导层中所含的导热材料的配置面积小于位于两端的发电元件之间的发电元件的热传导层中所含的导热材料的配置面积。即,能够在两端的发电元件(由于位于电池的外周,因此放热性较高的发电元件)的至少一者,配置在小范围配置有导热材料的热传导层(第2热传导层240或第3热传导层340)。由此,能够通过包含在更大范围配置的导热材料的第1热传导层140来提高位于两端的发电元件之间的发电元件(更容易储热的发电元件)的放热性,并且降低由两端的发电元件中的导热材料引起的电池输出特性的降低程度。其结果,能够提高层叠型电池的放热性,并且抑制层叠型电池的输出特性的降低。
再者,实施方式4中,如图23所示,“第2热传导层240具备的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例如第1区域241)的尺寸”和“第3热传导层340具备的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例如第1区域341)的尺寸”这两者,可以小于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1区域141的尺寸。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能够充分提高层叠型电池的放热性,并且进一步抑制层叠型电池的输出特性的降低。
再者,实施方式4中,如图23所示,第2热传导层240可以具备第2区域242。第2区域242例如是在第2热传导层240中没有配置第1区域241的区域。另外,第3热传导层340可以具备第2区域342。第2区域342例如是在第3热传导层340中没有配置第1区域341的区域。
再者,实施方式4中,第1热传导层140的第2区域142、第2热传导层240的第2区域242和第3热传导层340的第2区域342中所含的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5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实施方式4中,如图24所示,构成层叠型电池的发电元件的数量可以为4个以上。
例如,图24所示的电池4500是层叠第3集电体层430、第2发电元件200b(具备第2热传导层240b)、第1集电体层410b、第2发电元件200a(具备第2热传导层240a)、第1集电体层410a、第1发电元件100(具备第1热传导层140)、第2集电体层420a、第3发电元件300a(具备第3热传导层340a)、第2集电体层420b、第3发电元件300b(具备第3热传导层340b)和第4集电体层440而构成的。
根据以上的技术构成,即使在层叠的发电元件的数量为4个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配置在各个发电元件的热传导层,充分提高层叠型电池的放热性。另外,越是接近层叠型电池的两端的发电元件,越减小其热传导层中的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的尺寸,由此能够维持层叠型电池的放热性,并且进一步抑制层叠型电池的输出特性的降低。
再者,实施方式4中,对于串联的发电元件的个数不特别限定。通过增加串联的发电元件的数量,能够增加电池的电压。在将电压为3.7V左右的发电元件串联的情况下,发电元件的个数可以为4个。该情况下的层叠型电池可以用作汽车的启动电源。在将电压为3.7V左右的发电元件串联的情况下,发电元件的个数可以为12个。该情况下的层叠型电池可以用作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等的驱动用电源。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6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600中,第1电极层110与第2对电极层220是同极。
即,在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600中,第1电极层110和第2对电极层220可以是正极层。此时,第1集电体层410是包含正极集电体的层。此时,第1对电极层120和第2电极层210是负极层。此时,第2集电体层420和第3集电体层430是包含负极集电体的层。
或者,在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600中,第1电极层110和第2对电极层220可以是负极层。此时,第1集电体层410是包含负极集电体的层。此时,第1对电极层120和第2电极层210是正极层。此时,第2集电体层420和第3集电体层430是包含正极集电体的层。
如以上所述,通过使第1电极层110和第2对电极层220成为同极,能够构成使第1发电元件100与第2发电元件200并联的层叠电池。通过将多个发电元件并联(将相邻的发电元件的正极侧彼此连接,并且将负极侧彼此链接),能够增加电池的容量。另外,通过增加并联的发电元件的数量,能够进一步增加电池的容量。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700的大致结构的x-z图(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700中,是层叠第3集电体层430、第2发电元件200b、第1集电体层410b、第2发电元件200a、第1集电体层410a、第1发电元件100、第2集电体层420a、第3发电元件300a、第2集电体层420b、第3发电元件300b和第4集电体层440而构成的。
在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700中,各个发电元件并联。
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4700,具备第1集电端子510和第2集电端子520。
第1集电端子510与第1集电体层410b、第2集电体层420a和第4集电体层440连接。
第2集电端子520与第3集电体层430、第1集电体层410a和第2集电体层420b连接。
再者,实施方式4中,在上述的图21或图24所示的串联的层叠型电池中,第1集电端子510和第2集电端子520分别与第3集电体层430和第4集电体层440连接。
通过第1集电端子510和第2集电端子520与充电装置或负荷连接,进行电池的充电或放电。
再者,实施方式4中,可以将串联和并联组合而进行连接。即,可以通过将相互串联的多个发电元件与相互并联的多个发电元件组合(连接),构成层叠型电池。由此,能够一并增加电池的容量和电压。
再者,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可作为硬币型、圆筒型、方型、片型、纽扣型、扁平型、层叠型等各种形状的电池而构成。
<制造方法>
对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双极集电体(第1集电体层410)的一侧形成正极层。在正极层上进一步形成固体电解质层。接着,在双极集电体203的形成正极层的面的相反侧形成负极层。在负极层上进一步形成热传导层和固体电解质层。
根据发电元件的层叠数,制作多个在一侧形成正极层、在相反侧形成负极层的双极电极。
另外,作为位于电池的两端中的一端的电极,制作仅在一侧形成有正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电极。
另外,作为位于电池的两端中的另一端的电极,制作仅在一侧形成有负极层、热传导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电极。
将这样制作出的双极电极、位于两端的电极层叠。采用单轴压制、辊压制、冷态等静压(CIP法)等对层叠体进行加压压缩,由此将多个双极电极接合。
通过以上的工序,制造了实施方式4中的电池。
再者,关于糊剂的涂布方法、溶剂的除去、加压压缩等工序,可采用作为实施方式1~3中的制造方法而示出的方法。
或者,按照实施方式1~3中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制造多个电池。然后,将相邻的电池的第1集电体层410与第2集电体层420连接。此时,可以仅使两者简单接触。或者,也可以通过焊接、导电性糊剂、导电性胶带、导电性聚合物等将两者连接。采用该方法,能够以不使用双极集电体的方式制造层叠型电池。
在以上的制造方法中,通过调整各发电元件中的热传导层的有无(或其尺寸或导热材料的含量),能够制造在实施方式4中示出的各电池。
再者,上述的实施方式1~4分别记载的结构可以适当相互组合。
产业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电池例如可用作全固体锂二次电池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第1发电元件
110 第1电极层
120 第1对电极层
130 第1固体电解质层
131 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
140 第1热传导层
141 第1区域
142 第2区域
143 第3区域
140’ 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
141’ 第1区域
142’ 第2区域
143’ 第3区域
200 第2发电元件
200a 第2发电元件
200b 第2发电元件
210 第2电极层
220 第2对电极层
230 第2固体电解质层
240 第2热传导层
240a 第2热传导层
240b 第2热传导层
241 第1区域
242 第2区域
300 第3发电元件
300a 第3发电元件
300b 第3发电元件
310 第3电极层
320 第3对电极层
330 第3固体电解质层
340 第3热传导层
340a 第3热传导层
340b 第3热传导层
341 第1区域
342 第2区域
410 第1集电体层
410a 第1集电体层
410b 第1集电体层
420 第2集电体层
420a 第2集电体层
420b 第2集电体层
430 第3集电体层
440 第4集电体层
510 第1集电端子
520 第2集电端子
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510、1520、2000、2100、2200、2300、2400、3000、3100、3200、3300、3400、4000、4100、4200、4300、4400、4500、4600、4700 电池。

Claims (18)

1.一种电池,
具备:第1电极层、第1对电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热传导层;
所述第1对电极层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是与所述第1区域不同的区域,
所述第1区域中所述导热材料的浓度比所述第2区域中所述导热材料的浓度高,
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
所述第2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
2.一种电池,
具备:第1电极层、第1对电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热传导层;
所述第1对电极层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是与所述第1区域不同的区域,
所述第1区域中所述导热材料的浓度比所述第2区域中所述导热材料的浓度高,
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相对向的区域的中央,
所述第2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相对向的区域的边缘。
3.一种电池,
具备:第1电极层、第1对电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热传导层;
所述第1对电极层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3区域,
所述第3区域覆盖所述第1电极层的端部。
4.一种电池,
具备:第1电极层、第1对电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热传导层;
所述第1对电极层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所述电池还具备与所述第1电极层电连接的第1集电体层,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3区域,
所述第3区域与所述第1集电体层接触。
5.一种电池,
具备:第1电极层、第1对电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热传导层;
所述第1对电极层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所述电池还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
所述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位于所述第1对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所述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覆盖所述第1对电极层的端部。
6.一种电池,
具备:第1电极层、第1对电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热传导层;
所述第1对电极层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所述电池还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
所述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位于所述第1对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所述电池还具备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电连接的第2集电体层,
所述第1对电极侧热传导层与所述第2集电体层接触。
7.一种电池,
具备:第1电极层、第1对电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热传导层;
所述第1对电极层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所述电池还具备:第2电极层、第2对电极层、第2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集电体层;
所述第2对电极层为所述第2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2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2电极层与所述第2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1集电体层与所述第1电极层和所述第2对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1电极层和所述第2对电极层隔着所述第1集电体层层叠,
所述电池还具备:第3电极层、第3对电极层、第3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2集电体层;
所述第3对电极层为所述第3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3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3电极层与所述第3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2集电体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和所述第3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1对电极层和所述第3电极层隔着所述第2集电体层层叠,
所述电池还具备:第2热传导层以及第3热传导层,
所述第2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
所述第3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
所述第2热传导层位于所述第2电极层与所述第2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3热传导层位于所述第3电极层与所述第3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2热传导层中所含的所述导热材料的浓度和所述第3热传导层中所含的所述导热材料的浓度之中的至少一者,比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导热材料的浓度低。
8.一种电池,
具备:第1电极层、第1对电极层、第1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热传导层;
所述第1对电极层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1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之间,
所述电池还具备:第2电极层、第2对电极层、第2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1集电体层;
所述第2对电极层为所述第2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2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2电极层与所述第2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1集电体层与所述第1电极层和所述第2对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1电极层和所述第2对电极层隔着所述第1集电体层层叠,
所述电池还具备:第3电极层、第3对电极层、第3固体电解质层以及第2集电体层;
所述第3对电极层为所述第3电极层的对电极;
所述第3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3电极层与所述第3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2集电体层与所述第1对电极层和所述第3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1对电极层和所述第3电极层隔着所述第2集电体层层叠,
所述电池还具备:第2热传导层以及第3热传导层,
所述第2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
所述第3热传导层具备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
所述第2热传导层位于所述第2电极层与所述第2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3热传导层位于所述第3电极层与所述第3对电极层之间,
所述第2热传导层所具备的所述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的尺寸和所述第3热传导层所具备的所述包含导热材料的区域的尺寸之中的至少一者,比所述第1区域的尺寸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1区域包含固体电解质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1区域是不含有第1电极材料和第2电极材料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包含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包含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1区域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相对向的整个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2区域包含固体电解质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2区域包含第1电极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还具备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
所述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1热传导层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1电极侧固体电解质层包含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
18.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
所述第2固体电解质层与所述第2电极层和所述第2对电极层接触,
所述第3固体电解质层与所述第3电极层和所述第3对电极层接触。
CN201710469431.6A 2016-12-28 2017-06-20 电池 Active CN1082583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4952 2016-12-28
JP2016254952 2016-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8358A CN108258358A (zh) 2018-07-06
CN108258358B true CN108258358B (zh) 2022-11-11

Family

ID=62630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69431.6A Active CN108258358B (zh) 2016-12-28 2017-06-20 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727490B2 (zh)
JP (1) JP7018579B2 (zh)
CN (1) CN1082583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1646B (zh) * 2017-05-18 2021-07-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发电细胞的活性生物电池构建方法
JP7157943B2 (ja) 2017-07-25 2022-10-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EP3736829A4 (en) 2018-01-05 2021-03-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SOLID ELECTROLYTE MATERIAL AND BATTERY
WO2019135348A1 (ja) 2018-01-05 2019-07-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材料、および、電池
CN111480258B (zh) * 2018-01-05 2024-05-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
WO2019135347A1 (ja) 2018-01-05 2019-07-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材料、および、電池
WO2019135345A1 (ja) 2018-01-05 2019-07-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材料、および、電池
EP3736822A4 (en) 2018-01-05 2021-03-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SOLID ELECTROLYTE AND BATTERY
WO2019135346A1 (ja) 2018-01-05 2019-07-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正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JP7253706B2 (ja) 2018-01-05 2023-04-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材料、および、電池
JP7217432B2 (ja) 2018-01-26 2023-02-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正極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JP7316564B6 (ja) 2018-01-26 2024-02-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
EP3745503A4 (en) 2018-01-26 2021-03-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USING BATTERY
JP7429869B2 (ja) 2018-11-29 2024-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負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JP7429870B2 (ja) 2018-11-29 2024-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負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DE112019005965T5 (de) * 2018-11-30 2021-08-12 Tdk Corporation Festkörpersekundärbatterie
CN112467196A (zh) * 2019-09-06 2021-03-09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固态电解质材料和全固态电池
US11677105B2 (en) * 2019-07-18 2023-06-13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Temperature-regulated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110635113B (zh) * 2019-08-16 2021-09-03 南方科技大学 锂负极或钠负极及锂负极或钠负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1958382B2 (en) * 2020-04-01 2024-04-16 Honeycomb Battery Company Graphene-enabled battery fast-charging and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113851647A (zh) * 2020-06-28 2021-12-2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包覆负极及制备方法
US11928472B2 (en) 2020-09-26 2024-03-12 Intel Corporation Branch prefetch mechanisms for mitigating frontend branch resteers
CN113314764A (zh) * 2021-05-27 2021-08-27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WO2023089874A1 (ja) * 2021-11-19 2023-05-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路基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5654A (ja) * 2004-12-27 2006-07-13 Nissan Motor Co Ltd 固体電解質電池
JP2008282558A (ja) * 2007-05-08 2008-1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4350631A (zh) * 2012-04-10 2015-02-11 加州理工学院 用于电化学系统的新颖分隔物
CN105932221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91448A (en) * 1977-12-26 1979-07-19 Hisao Ishizaki Plant pot with water feeding device
JPH10270005A (ja) 1997-03-24 1998-10-09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蓄電装置
JP2006351326A (ja) 2005-06-15 2006-1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固体電池
WO2007011898A2 (en) * 2005-07-15 2007-01-25 Cymbet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in-film batteries with soft and hard electrolyte layers
JP4784485B2 (ja) * 2006-11-02 2011-10-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5616296B2 (ja) * 2011-07-11 2014-10-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蓄電池
JP2014191912A (ja) 2013-03-26 2014-10-06 Sony Corp 二次電池
US20170331092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Quantumscape Corporation Solid electrolyte separator bonding ag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5654A (ja) * 2004-12-27 2006-07-13 Nissan Motor Co Ltd 固体電解質電池
JP2008282558A (ja) * 2007-05-08 2008-1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4350631A (zh) * 2012-04-10 2015-02-11 加州理工学院 用于电化学系统的新颖分隔物
CN105932221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8358A (zh) 2018-07-06
US20200303742A1 (en) 2020-09-24
US10727490B2 (en) 2020-07-28
JP2018110098A (ja) 2018-07-12
JP7018579B2 (ja) 2022-02-14
US10991947B2 (en) 2021-04-27
US20180183065A1 (en) 2018-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8358B (zh) 电池
US11901500B2 (en) Sandwich electrodes
US8932765B2 (en) Electrode assembly for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JP5765349B2 (ja) 全固体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382793B (zh) 硫化物浸渍的固态电池
US11990581B2 (en) Battery including member having end region with Young's modulus smaller than Young's modulus of central region
JP2014107163A (ja) 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7102831B2 (ja) 正極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1987365A (zh) 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7345263B2 (ja) 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US20170054181A1 (en) Battery
WO2019198453A1 (ja) 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5069712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負極、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WO2019198495A1 (ja) 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7019032A (ja) 電池
US20210296694A1 (en) Battery
JP2022158106A (ja) 全固体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10028449A1 (en) Solid-state battery
JP2016076420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負極、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WO2023223581A1 (ja) 電池
WO2023007939A1 (ja) 負極材料、負極および電池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WO2023007919A1 (ja)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3286423A1 (ja) 集電体および電池
WO2023286424A1 (ja) 集電体および電池
CN117546312A (zh)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