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7270A - 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47270A CN108147270A CN201711213375.6A CN201711213375A CN108147270A CN 108147270 A CN108147270 A CN 108147270A CN 201711213375 A CN201711213375 A CN 201711213375A CN 108147270 A CN108147270 A CN 1081472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plate
- force bearing
- double
- axis pin
- machine l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12—Slings comprising chains, wires, ropes, or bands; N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8—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depositing loads in desired attitudes or posi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包括组装连接、试吊装、缓慢起升吊装至规定位置三个步骤。本发明不仅能够减轻起重机械吊装总载荷,而且可以找到起重机械的双钩受力平衡时钢丝绳的位置,从而保证吊装过程的平稳性及安全性。本发明适用于汽机房桥式双钩起重机抬吊电厂发电机定子,用于减轻起重机吊装载荷及保证起重机双钩受力平衡,本发明也适用其它重物的吊装过程。
Description
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吊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吊装该当,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双机抬吊用 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火电厂拆除高耗能、高污染的电厂发电机定子时,常采用汽机房桥式起重 机进行抬吊工作。由于旧的厂房场地有限,使得设备布置空间较窄小,在拆除时无法使用大 型起重机械进行吊装。因此,减轻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吊钩的载重是非常必要的。
[0003]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一台起重机械对扁担主体进行吊装,吊钩吊挂在扁担主体 的中心位置,这种吊装方式并没有减轻起重机吊钩的载重。为了减轻起重机的吊钩的载重, 采用两台起重机械对扁担主体进行吊装,通常会在扁担主体下端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与钢 丝绳连接的吊耳或挂钩,由于只有一个受力点,吊装物被吊起后,非常容易发生旋转,且方 向难以控制,容易发生危险。除此之外,起重机吊钩为双钩进行抬吊时,会出现起重机双钩 受力不均的情况,进而会影响吊装过程的平稳性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 置实现的吊装方法,不仅能够减轻起重机械吊装总载荷,而且可以找到起重机械的双钩受 力平衡时钢丝绳的位置,从而保证吊装过程的平稳性及安全性。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所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配合两台具 有双钩的起重机械使用,包括水平放置的扁担主体,所述扁担主体左右两端皆设有三角承 力板及两块挂钩承力板,挂钩承力板置于扁担主体上端并与起重机械的双钩连接,三角承 力板向扁担主体下方延伸并在三角承力板的下端设有通孔一,三角承力板的通孔一上方设 有M个位于同一水平线与扁担主体铰接的铰接部,其中M多2,第一铰接部至第M铰接部自左 至右依次设置,挂钩承力板通过不同的铰接部与三角承力板及扁担主体铰接; 当M为偶数时,各铰接部之间以及挂钩承力板之间皆以第一铰接部与第M铰接部的竖直 中心线对称设置;当M为奇数时,各铰接部之间以及挂钩承力板之间皆以位于中间的那一个 铰接部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该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 将事先组装好的用于双机抬吊的扁担装置与起重机械的双钩、吊装物的吊点相连 接; 二、 试吊装 (二1)缓慢起升起重机械双钩,直至与吊点相连的钢丝绳绷紧; (二2)调整钢丝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使起重机械的双钩平衡受力:当M为偶数时,钢丝绳 位于第一铰接部与第M铰接部之间中点与通孔一中心所在直线的延长线时,起重机械的双 钩平衡受力;当M为奇数时,钢丝绳位于中间的那一个铰接部与通孔一的中心所在直线的延 长线时,起重机械的双钩平衡受力; 三、确定钢丝绳的位置后,起重机械整体缓慢平稳起升,将吊装物吊装至规定位置。
[0006] 作为一种限定,所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销轴三穿过所述通孔一及使所述9〇° 连接板与三角承力板较接,90。连接板包括与三角承力板铰接的上承力板及与上承力板垂 直固定连接的下承力板,下承力板包括前承力板及与前承力板通过销轴四连接的后承力 板,销轴四上挂置有与吊点相连的钢丝绳,并且销轴四的轴向垂直于钢丝绳拉紧时的延伸 方向。
[0007]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上承力板包括前承力板及与前承力 板通过销轴三连接的后承力板,三角承力板置于前承力板及后承力板之间。
[0008]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铰接部为销轴二,销轴二由左至右 依次穿过扁担主体、挂钩承力板的下端、三角承力板的上端使三者铰接。
[0009]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挂钩承力板包括前承力板及后承力 板,前承力板与后承力板的上端通过销轴一铰接,下端通过销轴二较接,销轴一用于与起重 机械双钩相连。
[0010] 作为第三种限定,所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M=2时,所述三角承力板的形状为倒 三角形。
[0011] 作为第四种限定,所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扁担主体由两根通过缀条前后连接 的工字钢组成,工字钢的腹板两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扁担加固板。
[0012] 本发明还有一种限定,所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三角承力板与90°连接板通过 销轴三铰接;(二2)步骤如下进行: 调整钢丝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使起重机械的双钩平衡受力:当M为偶数时,钢丝绳位于 第一铰接部与第M铰接部之间中点与销轴三中心所在直线的延长线时,起重机械的双钩平 衡受力;当M为奇数时,钢丝绳位于中间那一个铰接部与销轴三的中心所在直线的延长线 时,起重机械的双钩平衡受力。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配合两台汽机房桥式起重机使用,在抬吊151t左右的发电机定子时,所设计的 本发明扁担装置总重为4t;而使用一台起重机械抬吊时,所设计的传统扁担装置的总重为 13t,由此可知,本发明通过将扁担装置分为两个受力点进行抬吊,不仅能够将起重机械吊 装总载荷减轻9t,还可减小吊装设备的起升空间,便于吊装作业; 本发明通过在扁担主体上铰接设有三角承力板及挂钩承力板,这样是为了便于调整钢 丝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以找到起重机械的双钩受力平衡时钢丝绳的位置,从而保证吊装过 程的平稳性及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在三角承力板下端铰接90°连接板,一方面,将90°连接板的受力通过销轴 三传递至三角承力板,使三角承力板与扁担主体之间传力更稳定;另一方面,上承力板与下 承力板垂直固定连接,销轴四的轴向垂直于钢丝绳拉紧时的延伸方向,可减小挂在下承力 板上钢丝绳的扭矩,避免吊装时发生钢丝绳旋转的现象;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吊装使用。
[0014]本发明适用于汽机房桥式双钩起重机抬吊电厂发电机定子,用于减轻起重机吊装 载荷及保证起重机双钩受力平衡,本发明也适用其它重物的吊装过程。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I、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销轴二为偶数个时图1的A-A视图; 图3为销轴二为奇数个时图1的A-A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销轴二为偶数个时图4的B-B视图; 图6为销轴二为奇数个时图4的B-B视图; 图中:1、扁担主体;2、挂钩承力板;3、二角承力板;4、9〇°连接板;41、上承力板;42、下承 力板;5、通孔一;6、销轴一;7、销轴二;71、第一销轴二;72、第二销轴二;73、第三销轴二;8、 销轴三;9、销轴四;1〇、缀条;11、扁担加固板;12、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本实施例利用一种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来实现。
[0018]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扁担主体1、三角承力板3以及挂钩承力板2。配 合两台具有双钩的起重机械使用,本实施例采用汽机房桥式起重机。
[0019] 扁担主体1水平放置,由两根前后通过缀板10相连的工字钢组成,每根工字钢的腹 板两侧固定设有竖直放置的扁担加固板11,以增加扁担主体1的强度。扁担主体1左右两端 皆设有一块三角承力板3及两块挂钩承力板2,三角承力板3及挂钩承力板2与扁担主体1通 过销轴二铰接,三角承力板3置于两根工字钢的对称中心位置,挂钩承力板2置于三角承力 板3与工字钢之间。因此,销轴二由左至右依次穿过扁担主体1、挂钩承力板2及三角承力板3 使三者铰接。
[0020] 挂钩承力板2包括上、下两端皆对应设有通孔的前承力板及后承力板,前承力板及 后承力板分别置于三角承力板3与工字钢之间,即前承力板及后承力板置于三角承力板的 两侧。销轴一6穿过前承力板及后承力板的上端通孔将一者连接,销轴一努过如承力板及后 承力板的下端通孔将二者连接。两个销轴一 6分别与汽机房桥式起重机的双钩相连。
[0021] 三角承力板3向扁担下方延伸,并在三角承力板3的下端设有用于挂置钢丝绳12的 通孔一5,三角承力板3的通孔一5上方设有M(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个位于同了水平线与 扁担主体1铰接的销轴二7,第一销轴二第M销轴二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本实^例中,M =2, S卩M为偶数的情况,三角承力板3的形状为倒三角形。由于三角承力板3上只有位于同一 水平线上的第一销轴二71与第二销轴二72,而第一销轴二71与第二销轴二72是以二者^的竖 直中心线相对称的。两块挂钩承力板2与三角承力板3分别通过第一销轴二71、第二销轴: 72进行雜,顺块挂钩承力板2也是以第-销轴二71与第二_二72的竖直中 设置的,这样使得吊装物体的重量自第一销轴二71、第二销轴二72分别将力传至与挂钩承 力板2相连的起重机双钩上。
[0022] [利用上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 将事先组装好的用于双机抬吊的扁担装置与汽机房桥式起重机的双钩、吊装物的 吊点相连接; 二、 试吊装 (二1)缓慢起升汽机房桥式起重机的双钩,直至与吊点相连的钢丝绳12绷紧; (二2)通过调节吊点的位置,从而调整钢丝绳12与水平面的夹角,使汽机房桥式起重机 的双钩平衡受力:当M=2,S卩M为偶数时,钢丝绳12位于第一销轴二71与第二销轴二72之间中 点与通孔一 5中心所在直线的延长线时,三角承力板3的受力轴心为第一销轴二71与第二销 轴二72之间的中点位置,两块挂钩承力板2至受力轴心的距离相等,此时汽机房桥式起重机 的双钩平衡受力; 三、 确定钢丝绳12的位置后,汽机房桥式起重机整体缓慢平稳起升,将吊装物吊装至规 定位置。
[0023] 实施例2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本实施例利用一种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来实现。
[0024][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 该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与实施例1的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相比,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为M=3,S卩M为奇数的情况。如图1、3所示,三角承力板3上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设 有第一销轴二71、第二销轴二72及第三销轴二73,并且第一销轴二71与第三销轴二73以第 二销轴二72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两块挂钩承力板2与三角承力板3分别通过第一销轴二 71、第三销轴二73进行铰接,这样使得吊装物体的重量自第一销轴二71、第三销轴二73分别 将力传至与挂钩承力板2相连的起重机双钩上。
[0025] 该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相 同。
[0026] [利用上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 将事先组装好的用于双机抬吊的扁担装置与汽机房桥式起重机的双钩、吊装物的 吊点相连接; 二、 试吊装 (二1)缓慢起升汽机房桥式起重机的双钩,直至与吊点相连的钢丝绳12绷紧; (二2)通过调节吊点的位置,从而调整钢丝绳12与水平面的夹角,使汽机房桥式起重机 的双钩平衡受力:三角承力板3的受力轴心为第二销轴二72的中点位置,当M=3,即M为奇数 时,钢丝绳12位于第二销轴二72之间与通孔一5中心所在直线的延长线时,三角承力板3的 受力轴心为第二销轴二72的中心位置,两块挂钩承力板2至受力轴心的距离相等,此时汽机 房桥式起重机的双钩平衡受力; 三、 确定钢丝绳12的位置后,汽机房桥式起重机整体缓慢平稳起升,将吊装物吊装至规 定位置。
[0027] 实施例3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本实施例利用一种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来实现。
[0028]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 该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与实施例1的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相比,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 如图4、5所示,三角承力板3下端设有9〇°连接板4。90°连接板4包括与三角承力板3铰接 的上承力板41及与上承力板41垂直固定连接的下承力板42,上承力板41与下承力板42皆包 括前承力板与后承力板。其中,上承力板41的前承力板与后承力板的上端对应设有通孔,三 角承力板3置于上承力板41的前承力板及后承力板之间,销轴三8穿过上承力板41上端通孔 与三角承力板3的通孔一 5铰接;下承力板42的前承力板与后承力板的下端对应设有通孔, 销轴四9穿过前承力板及后承力板的下端通孔将二者连接,销轴四9上挂置有与吊点相连的 钢丝绳12,并且销轴四9的轴向垂直于钢丝绳12拉紧时的延伸方向。
[0029] 该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相 同。
[0030] [利用上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 将事先组装好的用于双机抬吊的扁担装置与汽机房桥式起重机的双钩、吊装物的 吊点相连接; 二、 试吊装 (二1)缓慢起升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双钩,直至与吊点相连的钢丝绳12绷紧; (二2)通过调节吊点的位置,从而调整钢丝绳12与水平面的夹角,使汽机房桥式起重机 的双钩平衡受力:三角承力板3的受力轴心为第一销轴二71与第二销轴二72之间的中点位 置,当M=2,S卩M为偶数时,钢丝绳12位于第一销轴二H与第二销轴二72之间中点与销轴三8 中心所在直线的延长线时,三角承力板3的受力轴心为第一销轴二71与第二销轴二72之间 的中点位置,两块挂钩承力板2至受力轴心的距离相等,此时汽机房桥式起重机的双钩平衡 受力; 三、 确定钢丝绳12的位置后,汽机房桥式起重机整体缓慢平稳起升,将吊装物吊装至规 定位置。
[0031] 实施例4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本实施例利用一种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来实现。
[0032]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 该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与实施例2的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相比,结构上的区别只在于: 如图4、6所示,三角承力板3下端设有90°连接板4。90°连接板4包括与三角承力板3铰接 的上承力板41及与上承力板41垂直固定连接的下承力板42,上承力板41与下承力板42皆包 括前承力板与后承力板。其中,上承力板41的前承力板与后承力板的上端对应设有通孔,三 角承力板3置于上承力板41的前承力板及后承力板之间,销轴三8穿过上承力板41上端通孔 与三角承力板3的通孔一 5铰接;下承力板42的前承力板与后承力板的下端对应设有通孔, 销轴四9穿过前承力板及后承力板的下端通孔将二者连接,销轴四9上挂置有与吊点相连的 钢丝绳12,并且销轴四9的轴向垂直于钢丝绳12拉紧时的延伸方向。
[0033] 该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相 同。
[0034] [利用上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 将事先组装好的用于双机抬吊的扁担装置与汽机房桥式起重机的双钩、吊装物的 吊点相连接; 二、 试吊装 (二1)缓慢起升汽机房桥式起重机双钩,直至与吊点相连的钢丝绳12绷紧; (二2)通过调节吊点的位置,从而调整钢丝绳12与水平面的夹角,使汽机房桥式起重机 的双钩平衡受力:三角承力板3的受力轴心为第二销轴二72的中点位置,当M=3,即M为奇数 时,钢丝绳12位于第二销轴二72之间与销轴三8中心所在直线的延长线时,三角承力板3的 受力轴心为第二销轴二72的中心位置,两块挂钩承力板2至受力轴心的距离相等,此时汽机 房桥式起重机的双钩平衡受力; 三、 确定钢丝绳12的位置后,汽机房桥式起重机整体缓慢平稳起升,将吊装物吊装至规 定位置。
Claims (8)
1.一种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所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配合两台 具有双钩的起重机械使用,包括水平放置的扁担主体,所述扁担主体左右两端皆设有三角 承力板及两块挂钩承力板,挂钩承力板置于扁担主体上端并与起重机械的双钩连接,三角 承力板向扁担主体下方延伸并在三角承力板的下端设有通孔一,三角承力板的通孔一上方 设有M个位于同一水平线与扁担主体铰接的铰接部,其中M多2,第一铰接部至第M铰接部自 左至右依次设置,挂钩承力板通过不同的铰接部与三角承力板及扁担主体铰接; 当M为偶数时,各铰接部之间以及挂钩承力板之间皆以第一铰接部与第M较接部的竖直 中心线对称设置;当M为奇数时,各铰接部之间以及挂钩承力板之间皆以位于中间的那一个 铰接部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 将事先组装好的用于双机抬吊的扁担装置与起重机械的双钩、吊装物的吊点相连 接; 二、 试吊装 (二1)缓慢起升起重机械双钩,直至与吊点相连的钢丝绳绷紧; (二2)调整钢丝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使起重机械的双钩平衡受力:当M为偶数时,钢丝绳 位于第一铰接部与第M铰接部之间中点与通孔一中心所在直线的延长线时,起重机械的双 钩平衡受力;当M为奇数时,钢丝绳位于中间的那一个铰接部与通孔一的中心所在直线的延 长线时,起重机械的双钩平衡受力; 三、 确定钢丝绳的位置后,起重机械整体缓慢平稳起升,将吊装物吊装至规定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销轴三穿过所述通孔一及使所述9〇°连接板与三角承力板铰接,9〇° 连接板包括与三角承力板铰接的上承力板及与上承力板垂直固定连接的下承力板,下承力 板包括前承力板及与前承力板通过销轴四连接的后承力板,销轴四上挂置有与吊点相连的 钢丝绳,并且销轴四的轴向垂直于钢丝绳拉紧时的延伸方向。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上承力板包括前承力板及与前承力板通过销轴三连接的后承力板, 三角承力板置于前承力板及后承力板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铰接部为销轴二,销轴二由左至右依次穿过扁担主体、挂钩承力板 的下端、三角承力板的上端使三者铰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挂钩承力板包括前承力板及后承力板,前承力板与后承力板的上端 通过销轴一铰接,下端通过销轴二铰接,销轴一用于与起重机械双钩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时,所述三角承力板的形状为倒三角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扁担主体由两根通过缀条前后连接的工字钢组成,工字钢的腹板两 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扁担加固板。
8. 根据权利要求1 一 7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中三角承力板与9〇。连接板通过销轴三铰接;(二2)步㊉ 如下进行: ’一夕-來 调整钢丝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使起重机械的双钩平衡受力:当M为偶数时,钢丝绳位于 第一铰接部与第M铰接部之间中点与销轴三中心所在直线的延长线时,起重机械^双钩平 衡受力;当M为奇数时,钢丝绳位于中间那一个铰接部与销轴三的中心所在直线的延长线 时,起重机械的双钩平衡受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13375.6A CN108147270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13375.6A CN108147270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47270A true CN108147270A (zh) | 2018-06-12 |
Family
ID=62468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13375.6A Pending CN108147270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47270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64908A1 (en) * | 2002-05-22 | 2003-11-26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tator bar handler and method |
CN201882763U (zh) * | 2010-11-30 | 2011-06-29 |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抬吊专用扁担梁 |
CN102659019A (zh) * | 2012-06-01 | 2012-09-12 |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核电站核岛钢制安全壳顶封头的专用吊具及吊装方法 |
CN202625600U (zh) * | 2012-07-11 | 2012-12-26 | 安徽马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铸造桥式起重机抬吊超大型物件用的扁担梁 |
CN202643088U (zh) * | 2012-06-28 | 2013-01-02 | 福建省华海船业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主机的悬吊装置 |
CN103274288A (zh) * | 2013-06-05 | 2013-09-04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一种用于着陆器冲击试验的吊挂释放系统 |
CN204151776U (zh) * | 2014-10-17 | 2015-02-11 |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双吊耳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起重吊装用具 |
CN204737589U (zh) * | 2015-06-24 | 2015-11-04 |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大型塔器直立吊装的吊具 |
-
2017
- 2017-11-28 CN CN201711213375.6A patent/CN10814727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64908A1 (en) * | 2002-05-22 | 2003-11-26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tator bar handler and method |
CN201882763U (zh) * | 2010-11-30 | 2011-06-29 |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抬吊专用扁担梁 |
CN102659019A (zh) * | 2012-06-01 | 2012-09-12 |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核电站核岛钢制安全壳顶封头的专用吊具及吊装方法 |
CN202643088U (zh) * | 2012-06-28 | 2013-01-02 | 福建省华海船业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主机的悬吊装置 |
CN202625600U (zh) * | 2012-07-11 | 2012-12-26 | 安徽马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铸造桥式起重机抬吊超大型物件用的扁担梁 |
CN103274288A (zh) * | 2013-06-05 | 2013-09-04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一种用于着陆器冲击试验的吊挂释放系统 |
CN204151776U (zh) * | 2014-10-17 | 2015-02-11 |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双吊耳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起重吊装用具 |
CN204737589U (zh) * | 2015-06-24 | 2015-11-04 |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大型塔器直立吊装的吊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28000U (zh) | 用于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吊装设备 | |
CN204342250U (zh) | 一种多工况吊装平衡梁 | |
CN108163228B (zh) | 一种直升机全机柔性悬吊试验装置 | |
CN105110213A (zh) | 起重物自重配重平衡机构的起重机和起重机改造方案 | |
CN201176370Y (zh) | 发电机定子组合吊具 | |
CN106081870B (zh) | 一种核电站钢制穹顶平衡吊装方法 | |
CN103832933B (zh) | 一种带有副臂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 |
CN203728443U (zh) | 一种具有主副臂结构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 |
CN207608202U (zh) | 一种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 | |
CN202936092U (zh) | 风电塔筒吊具 | |
CN108147270A (zh) | 利用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实现的吊装方法 | |
CN109941897A (zh) | 一种塔机顶升方法 | |
CN108002207A (zh) | 双机抬吊用扁担装置 | |
CN207346996U (zh) | 一种架桥机 | |
CN106744249B (zh) |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单钩翻身装置 | |
CN104649164A (zh) | 重物吊装装置 | |
CN202744237U (zh) | 引进挂钩及包含该引进挂钩的塔机 | |
CN106672785A (zh) |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单钩翻身方法 | |
CN204778275U (zh) | 一种可调平衡起重吊具 | |
CN201385979Y (zh) | 旋转式吊排 | |
CN108275561B (zh) | 一种主动式下轴旋转吊装工具 | |
CN202953690U (zh) | 吊装机车部件用吊具 | |
CN207420464U (zh) | 一种用于支撑井架的液压折叠式支架 | |
CN206615940U (zh) | 一种具有一体式吊臂的动臂塔吊 | |
CN202864675U (zh) | 一种轴类零件吊装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