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7998A - 带隔膜的粘合带及隔膜 - Google Patents

带隔膜的粘合带及隔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7998A
CN108137998A CN201680060355.7A CN201680060355A CN108137998A CN 108137998 A CN108137998 A CN 108137998A CN 201680060355 A CN201680060355 A CN 201680060355A CN 108137998 A CN108137998 A CN 108137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adhesive tape
protrusion
adhesive
elast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03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下北启辅
小坂尚史
谷贤辅
千叶瑞穗
冈田研
冈田研一
大竹宏尚
高桥亚纪子
土井麻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8053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065275A1/ja
Publication of CN108137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7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5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of the release lin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2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 C09J2301/20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the adhesive layer comprising non-adhesive protrus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提供在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的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突出高度的减少被充分抑制的带隔膜的粘合带。一种带隔膜的粘合带,其包含:在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有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粘合带;和用于保护该粘合带的粘合剂层表面的隔膜,该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

Description

带隔膜的粘合带及隔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隔膜的粘合带及其中使用的隔膜。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已知有加压粘接型的粘合带(例如,专利文献1~3等)。该加压粘接型的粘合带为在粘合剂层的表面局部设置有非粘合性或微粘合性(以下,也将“非粘合性”及“微粘合性”统一称为“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粘合带,在粘合带被载置于被粘物表面而不加压下的状态下,低粘合性的凸部与被粘物表面抵接,粘合剂层不易接触被粘物表面,因此能够使粘合带在被粘物表面上移动,能够进行粘合带的位置调整。而且,进行了位置调整后,若对粘合带进行加压,则低粘合性的凸部埋没于粘合剂层内,粘合剂层接触被粘物而表现粘接力,能够将粘合带粘接于被粘物的预期的位置上。
通常,粘合带在制造的最终阶段卷绕而成为卷后进行保管。在该卷的制作时,粘合带是加压而卷绕的,因此会对粘合带施加由卷紧带来的压力。另外,由于在制作后的卷的保管、输送时的卷的堆叠、温湿度变化,有时卷中也会产生卷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1-1185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159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792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可知,若在加压粘接型的粘合带的卷中产生如上所述的卷紧所带来的压力,则有时低粘合性的凸部的一部分被埋入粘合剂层从而凸部的突出高度减少,或凸部完全被埋入粘合剂层,其结果,由低粘合性的凸部带来的粘合带的位置调整功能降低或消失,使粘合带从卷退卷而将粘合带粘接于被粘物表面时会存在如下问题:仅将粘合带载置于被粘物表面,粘合剂层就会接触被粘物从而表现粘接力,无法顺利地进行粘合带的位置调整。另外可知,在从所保管的卷退卷的粘合带中,即使凸部的突出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维持,若将退卷的粘合带堆叠而保管,则有时会因堆叠所带来的压力而发生凸部向粘合剂层的埋没,从而产生与上述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可充分抑制在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的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突出高度减少的带隔膜的粘合带。
另外,还提供带隔膜的粘合带中使用的、能够抑制在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的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突出高度减少的隔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为压缩弹性模量为一定值以下的隔膜时,能够充分缓和对在粘合带的粘合剂层表面设置的低粘合性的凸部施加的应力集中。基于所述见解,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带隔膜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在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有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粘合带;和用于保护该粘合带的粘合剂层表面的隔膜,该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隔膜的200μm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0.1MPa以下,并且,该压缩后的压缩恢复时的变形量200μm时的压缩应力为0.05MPa以下。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隔膜是在(a)多孔薄膜的至少单面层叠(b)实心薄膜或外层、并对该(b)实心薄膜或外层的表面实施(c)脱模处理而成的。
[4]根据上述[3]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a)多孔薄膜为聚烯烃发泡体、聚酯发泡体、聚氨酯发泡体或橡胶系发泡体。
[5]根据上述[4]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b)实心薄膜为树脂制的实心薄膜,将该树脂制的实心薄膜或外层的拉伸弹性模量设为E(N/m2)、将厚度设为T(m)时,E×T3的值不足500μN·m。
[6]根据上述[3]~[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实心薄膜为包含选自由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的实心薄膜。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在粘合带的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的低粘合性的凸部为自粘合剂层表面起的突出高度为200μm以下的条状、格子状或点状的低粘合性图案。
[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为0.01~10MPa。
[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弹性模量为0.1MPa以上。
[10]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弹性模量比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高。
[11]一种隔膜,其特征在于,其用于保护在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有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粘合带的该粘合剂层表面,该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
[12]根据上述[11]所述的隔膜,其200μm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0.1MPa以下,并且,该压缩后的压缩恢复时的变形量200μm时的压缩应力为0.05MPa以下。
[13]根据上述[11]或[12]所述的隔膜,其是在(a)多孔薄膜的至少单面层叠(b)实心薄膜或外层、并对该(b)实心薄膜或外层的表面实施(c)脱模处理而成的。
[14]根据上述[13]所述的隔膜,其中,(a)多孔薄膜为聚烯烃发泡体、聚酯发泡体、聚氨酯发泡体或橡胶系发泡体。
[15]根据上述[14]所述的隔膜,其中,(b)实心薄膜为树脂制的实心薄膜,将该树脂制的实心薄膜或外层的拉伸弹性模量设为E(N/m2)、将厚度设为T(m)时,E×T3的值不足500μN·m。
[16]根据上述[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膜,其中,实心薄膜为包含选自由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的实心薄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隔膜不仅具有保护粘合剂层表面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缓和对在粘合剂层表面设置的低粘合性的凸部施加的应力集中的功能,因此即使因粘合带的卷的卷紧、退卷的粘合带的堆叠而对粘合带施加压力,也能够充分抑制发生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压扁、低粘合性的凸部向粘合剂层中的埋没。因此,从退卷的粘合带剥离隔膜而将粘合带贴附于被粘物时,不会因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存在而在粘合带与被粘物之间使粘合带产生高的粘接力,能够使其顺利地移动,其结果,能够操作性良好地将粘合带粘接于被粘物的预期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第1例的粘合带的示意立体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中的粘合带向被粘物的贴附操作时的状态变化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第2例的粘合带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第3例的粘合带的俯视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中的粘合带的点状的凸部排列成交错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由多个聚集性颗粒的集合体形成的凸部的示意侧视图。
图7为示出构成凸部的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的截面立体图。
图8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带隔膜的粘合带中的粘合带的具有凸部的粘合剂层的表面重叠有隔膜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带隔膜的粘合带中的隔膜的优选方案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说明粘合剂层及凸部的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的图。
图11为说明凸部的摩擦力的测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适当的实施方式更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包含:在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有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粘合带;和用于保护该粘合带的粘合剂层表面的隔膜。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片”大多是指薄且宽的形状,“带”大多是指薄且细的形状,但本发明中所说的“粘合带”不仅是薄且细的形状的粘合构件,还以包括大多被称为“粘合片”的、薄且宽的形状的粘合构件的概念来使用。
首先,对粘合带详细地进行说明。
1.粘合带
图1为构成本发明的带隔膜的粘合带的第1例的粘合带的示意立体图。本发明中的粘合带如所述第1例的粘合带1所示,包含:粘合剂层11和在该粘合剂层11的表面局部设置的低粘合性的凸部12。此处,“低粘合性的凸部”中的“低粘合性”是指非粘合(不具有粘性)、或凸部12与粘合剂层11相比为低粘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第1例(图1)的粘合带1为单面粘合型的粘合带,在与粘合剂层11的设置有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面处于相反侧的面具有支撑体10。
图2为用于说明图1的粘合带1向被粘物3的贴附操作时的状态变化的粘合带和被粘物的截面示意图。本发明中的粘合带在粘合剂层11的表面局部设置有低粘合性的凸部12(以下,“低粘合性的凸部”也简称为“凸部”),因此在粘合带1被载置于被粘物3的表面的状态(非加压的状态)下,如图2的(A)所示,低粘合性的凸部12与被粘物3抵接,粘合剂层11实质上不接触被粘物3,因此能够容易地使粘合带1在被粘物3的表面上移动。另外,以微弱的压力对载置于被粘物3的表面的粘合带1加压时,如图2的(B)所示,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一部分埋没至粘合剂层11内,因此在低粘合性的凸部12从粘合剂层11的表面露出的状态下,粘合剂层11的一部分接触被粘物3(在图2的(B)中,未图示粘合剂层11与被粘物3的接触区域。),粘合带以低的粘接力粘接于被粘物3。因此,在被粘物3上以微弱的压力对粘合带1进行加压而将其暂时固定于被粘物3后(以低的粘接力贴附粘合带后),能够容易地从被粘物3剥离粘合带1,另外,由于剥离后露出低粘合性的凸部12,因此能够使粘合带1在被粘物3的表面上较容易地移动。图2的(C)为对载置于被粘物3的表面的粘合带1施加充分的压力而使粘合带1粘接于被粘物3的状态。如图2的(C)所示,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整体因对粘合带1施加的充分的压力而埋没至粘合剂层11内,因此粘合带1以充分的粘接力被粘接于被粘物3。
这样,本发明的带隔膜的粘合带中的粘合带能够在被粘物上容易地进行位置调整直至最终确定在被粘物上的粘接位置,在位置调整结束后能够以充分的粘接力粘接于被粘物。
[粘合剂层]
本发明中的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11为含有压敏性粘合剂作为主成分的压敏性粘合剂层。作为压敏性粘合剂(以下,也简称为“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根据构成粘合剂的基础聚合物的种类,可列举出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聚酰胺系粘合剂、有机硅系粘合剂、聚酯系粘合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粘合剂、聚氨酯系粘合剂等,可以从这些公知的粘合剂中进行适宜选择。其中,丙烯酸系粘合剂的耐热性、耐候性等各种特性优异,通过选择构成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种类等,能够表现出期望的特性,因此可以适当地使用。
丙烯酸系粘合剂通常由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单体成分而构成的基础聚合物形成。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C1-20烷基酯(优选(甲基)丙烯酸C2-12烷基酯、进一步优选(甲基)丙烯酸C2-8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选择1种或2种以上来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
出于内聚力、耐热性、交联性等的改性的目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根据需要可以包含与能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其它单体成分相对应的单元。作为这样的单体成分,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含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羟基单体;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2-羟基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等含磷酸基单体;(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等(N-取代)酰胺系单体;(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系单体;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月桂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系单体;N-甲基衣康酰亚胺、N-乙基衣康酰亚胺、N-丁基衣康酰亚胺、N-辛基衣康酰亚胺、N-2-乙基己基衣康酰亚胺、N-环己基衣康酰亚胺、N-月桂基衣康酰亚胺等衣康酰亚胺系单体;N-(甲基)丙烯酰氧基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基-6-氧六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基-8-氧八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等琥珀酰亚胺系单体;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嗪、乙烯基吡嗪、乙烯基吡咯、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噁唑、乙烯基吗啉、N-乙烯基羧酸酰胺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乙烯基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氰基丙烯酸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基丙烯酸系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基二醇、(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丙二醇等二醇系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氟代(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硅(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杂环、卤素原子、硅原子等的丙烯酸酯系单体;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丁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单体;异戊二烯、二丁二烯、异丁烯等烯烃系单体;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系单体等。这些单体成分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丙烯酸系共聚物可以通过公知适宜的方法使上述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根据需要的其它单体聚合来制造。对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分子量等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重均分子量为100000~2000000、优选150000~1000000、进一步优选300000~1000000的范围的共聚物。
粘合剂可以采用使用具有羧基等酸性基团的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通过添加中和剂而将基础聚合物中的酸性基团的全部或一部分中和从而赋予了亲水性的亲水性粘合剂。亲水性粘合剂通常在被粘物上的残胶少,另外,即使是产生残胶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用纯水进行清洗来简易地去除。
具有酸性基团的聚合物可以通过在制备基础聚合物时使上述的含羧基单体等具有酸性基团的单体共聚来获得。
作为中和剂,例如可列举出单乙胺、单乙醇胺等伯胺、二乙胺、二乙醇胺等仲胺、三乙胺、三乙醇胺、N,N,N’-三甲基乙烯二胺、N-甲基二乙醇胺、N,N-二乙基羟基胺等叔胺等显示碱性的有机氨基化合物。
粘合剂根据需要可以包含交联剂。
作为交联剂,例如可以使用环氧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三聚氰胺系交联剂、过氧化物系交联剂、金属醇盐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系交联剂、金属盐系交联剂、碳二亚胺系交联剂、噁唑啉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胺系交联剂等交联剂,可以适当地使用环氧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环氧系交联剂,例如可列举出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二缩水甘油基苯胺、1,3-双(N,N-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季戊四醇聚缩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山梨糖醇酐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聚缩水甘油醚、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三缩水甘油基-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等。
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例如可列举出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4-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低级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类等。
粘合剂层11可以包含增塑剂、稳定剂、填料润滑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添加剂。
本发明中,为了表现充分的粘性,粘合剂层11的弹性模量优选为0.01~10MPa,更优选为0.1~10MPa。
另外,如前所述,本发明中的粘合带1在加压时成为低粘合性的凸部12埋入至粘合剂层11内的状态,成为粘合剂层11接触被粘物3而表现粘接力的构成。因此,粘合剂层11的弹性模量与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弹性模量的关系变得重要。如后述,低粘合性的凸部12为了发挥位置调整功能,必须在与被粘物的接触状态下自身不会变形,为此,具有0.1MPa以上的弹性模量。粘合剂层11的弹性模量为0.01~10MPa时,会保持与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弹性模量(0.1MPa以上)的平衡,并且关于位置调整功能与粘接性这两者可得到良好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通过下述的方法来测定。
粘合剂层1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1000μm、更优选为50~500μm、特别优选为70~250μm。粘合剂层的厚度为上述优选的范围内时,能够维持由低粘合性的凸部12带来的位置调整功能,并且在位置调整后的粘合带的加压粘接时也能够以充分的粘接力将粘合带粘接于被粘物。
[低粘合性的凸部]
上述第1例(图1)的粘合带1中,低粘合性的凸部12在粘合剂层11的表面设置为点状。另外,图3、4为本发明中的粘合带的第2、第3例的主要部分俯视图,这些例子中,低粘合性的凸部12分别设置为条状、格子状。本发明中的粘合带1中,低粘合性的凸部12以一样的图案设置在整个粘合剂层11的表面即可,对图案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从图案形成的容易度的观点出发,优选点状、条状、格子状、网状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格子状”和“网状”的区别在于,“格子状”为孔部(不存在凸部的部分)的平面形状呈正方形、长方形的凸部的图案,“网状”为孔部(不存在凸部的部分)的平面形状呈除正方形及长方形以外的形状的凸部的图案。凸部为网状的情况下,孔部(不存在凸部的部分)的形状可以全部相同,另外也可以每个孔部不同,优选全部相同。
凸部为点状的图案的情况下,各个点(凸部)的平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等)、圆形(例如,正圆、接近正圆的圆、椭圆形状等)、长圆形、正多边形(正方形等)、星形等各种形状,另外,点的排列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方阵状、交错状等。需要说明的是,第1例(图1)的粘合带1中,平面形状是圆形的点(凸部12)排列为交错状。
凸部12为点状的图案的情况下,点(凸部12)的平面面积优选0.007~20mm2、更优选0.2~1.8mm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点(凸部12)的平面面积,可以是全部的点(凸部12)相同,也可以是每个点(凸部12)不同,优选为全部的点(凸部12)相同。另外,相邻的点(凸部12)间的间距(中心点间的距离)优选0.1~5mm、更优选0.2~2mm。
需要说明的是,点(凸部12)排列为交错状的情况下(图5),点(凸部12)间的间距为图5中的D1和D2。
凸部12为条状的图案的情况下,各个线部(凸部)的宽度优选0.1~5mm、更优选0.2~2mm。另外,相邻的线部(凸部)间的间隔部的宽度(图3中的D)优选0.1~5mm、更优选0.2~2mm。
凸部12为格子状的图案的情况下,纵、横的线部(凸部)的宽度(图4中的W1、W2)分别优选0.1~5mm、更优选0.2~2mm。另外,纵、横向的相邻的线部(凸部)间的间距(轴线间的距离(图4中的D1、D2))分别优选0.1~5mm、更优选0.2~2m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部12的平面面积、宽度等为从粘合剂层11的表面的垂直上方观察粘合剂层11的表面时的成为凸部12的最大面积的部分的面积、成为凸部12的最大宽度的部分的宽度。另外,上述凸部12与被粘物3接触的前端可以为平坦面,也可以为非平坦面。
低粘合性的凸部12自粘合剂层11表面起的突出高度优选为200μm以下、更优选为15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30μm以下。另外,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突出高度超过200μm的情况下,粘合带的粘合性、粘接力可能变得不充分,突出高度不足1μm时,由低粘合性的凸部12带来的位置调整功能可能变得不充分。
另外,对于凸部12的突出高度,以粘合剂层11的厚度为基准的情况下,优选为粘合剂层11的厚度的3~100%、更优选为10~100%。凸部12的突出高度不足粘合剂层11的突出高度的3%时,粘合带的位置调整功能可能变得不充分,相反,凸部的厚度超过粘合剂层的厚度的100%时,粘合带的粘合性、粘接力可能变得不充分。
对于粘合剂层11的表面中的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占有率([凸部12的总面积/整个粘合剂层表面的面积]×100(%)),从粘合带1的粘接性和低摩擦性(即,在被粘物上的易移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90%、优选为40~80%。
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构成材料可以根据构成粘合剂层11的粘合剂的种类来选择。即,只要是非粘合(不具有粘性)、或与粘合剂层11相比为低粘性,且不溶于粘合剂层11、具有形状保持性,则可以使用任意材料。例如可列举出玻璃粉、玻璃纤维、二氧化硅珠、氧化铝珠、金属纤维、金属网(网)等无机材料、合成树脂珠、合成树脂空心微珠、天然纤维、合成树脂纤维、天然树脂和/或合成树脂的成形体(丝、网体、格子体)等有机材料、或粘性比粘合剂层11低的压敏性粘合剂(例如,橡胶系、丙烯酸系、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等)等。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构成材料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构成材料与粘合剂层11相比为低粘性是指,利用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构成材料,通过纳米压痕计测定的弹性模量比粘合剂层11的弹性模量大。
对于低粘合性的凸部12,为了发挥稳定的位置调整功能,重要的是在与被粘物的接触状态下自身不易变形(=低粘性),为此,凸部12的弹性模量优选为0.1MPa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5MPa以上。凸部12的弹性模量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测定。
<粘合剂层11及凸部12的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
参照图10,对粘合剂层11及凸部12的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此处所说的弹性模量是指通过使用了纳米压痕计HYSITRON公司制“TriboScope”的纳米压痕试验得到的复合弹性模量。纳米压痕试验为如下的试验:根据对三角锥压头(三角锥的金刚石制压头)逐渐施加载荷P直至达到规定的最大载荷Pmax为止而压入至被检体的过程(以下称为负荷过程)、以最大载荷Pmax保持一定时间的过程(以下称为保持过程)、保持后逐渐卸载而进行拉拔直到载荷P变为0的过程(以下称为卸载过程)中得到的、压头的载荷P与压入深度h的关系来测定被检体的弹性性质的试验。压入深度h是指压头的前端与初始状态的被检材料表面(压入压头前的被检材料表面)的距离,相当于以压头开始接触被检材料的表面的位置为基准的压头的位移量。
凸部12及粘合剂层11的弹性模量基于通过上述的纳米压痕试验得到的压头的载荷P与压入深度h的关系、通过以下的式(1)来算出。
Er=1/β·S/2·(π/A)1/2···(1)
此处,上述的式(1)中,Er为弹性模量,β为由压头形状决定的常数、在三角锥型压头的情况下使用β=1.034。S表示接触刚性率,π表示圆周率,A表示压头与被检材料表面的接触投影面积。
通过使压头接触被检材料(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的表面来测定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另外,对于凸部的弹性模量,为了去除粘合剂层的影响,例如如下来测定:使用安装有金刚石刀的超薄切片机,在-100℃以下的环境下从粘合剂层仅切出粘合带上的凸部,并固定于规定的试样台(SUS制),使压头接触该凸部的表面,从而进行测定。
(接触刚性率)
上述接触刚性率S基于通过上述的纳米压痕试验得到的压头的载荷P与压入深度h的关系内、在卸载过程中得到的关系来算出。若更具体地来说明,则接触刚性率S由压头的位置到达最大压入深度hmax(施加最大载荷Pmax时的压入深度)、在保持过程后刚刚转变到卸载过程后的卸载曲线的斜率来定义。换言之,接触刚性率S是指点(hmax、Pmax)处的相对于卸载曲线的切线L的斜率(dP/dh)。
(接触投影面积)
上述接触投影面积A是指,将压头的位置到达最大压入深度hmax时的压头与被检材料表面的接触部分的面积投影到压头的压入方向而得到的面积。需要说明的是,若将该接触部分的深度(接触深度)设为hc,则三角锥压头的情况下,接触投影面积A可以近似为以下的式(2)。
A=24.56·hc2···(2)
上述的接触深度hc使用最大压入深度hmax、最大载荷Pmax及接触刚性率S,由以下的式(3)表示。
hc=hmax-0.75·Pmax/S···(3)
此外,本发明中的纳米压痕试验中,测定和弹性模量的解析使用Hystron公司制的测定/解析软件TriboScanVer.8.0.0.4。
(测定条件)
负荷·卸载过程的压入速度200μN/sec
保持时间15秒
最大压入深度(转变至卸载过程时的压入深度)0.9~5μm
作为本发明中的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适当的一个方案,可列举出由多个聚集性颗粒的集合体形成的凸部。图6示出由多个聚集性颗粒20的集合体形成的凸部12的示意侧视图。多个聚集性颗粒20的集合体(凸部12)的上表面由弯曲面形成,平面视为圆形的扁平体。需要说明的是,聚集性颗粒是指具有规定的内聚力的颗粒,也可以作为颗粒的集合体来把握。作为多个聚集性颗粒20,例如可列举出源自聚合物乳液的聚合物颗粒群,该源自聚合物乳液的聚合物颗粒群包含由单一聚合物组成的颗粒形成的聚合物颗粒群、和/或由芯与壳的聚合物组成不同的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形成的聚合物颗粒群。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记载中,单一聚合物组成的颗粒也称为“非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源自聚合物乳液的聚合物颗粒群由于其自身具有聚集能力,因此添加剂并不一定是必需的,可以在不影响凸部12的性能的范围内例如向聚合物乳液中加入环氧系交联剂、硅烷偶联剂等添加剂来提高聚合物颗粒群的内聚力。
作为聚合物颗粒群的来源的聚合物乳液可以通过乳液聚合、即将单体乳液聚合来获得。聚合物乳液中的单体成分(即,构成单体乳液的单体)优选包含丙烯酸烷基酯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选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及丙烯酸月桂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及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另外,可以含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含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及含羟基单体分别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群优选由壳的弹性模量高于芯的弹性模量的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形成,另外,优选由具有芯的重量相对于壳的重量为80%以下(优选80%以下且10%以上)的芯壳结构的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形成。通过将壳的弹性模量设定为高于芯的弹性模量,从而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的摩擦力变小。因此,通过使低粘合性的凸部12由将壳的弹性模量设定为高于芯的弹性模量的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所形成的聚合物颗粒群构成,从而低粘合性的凸部12变为低摩擦性,由低粘合性的凸部12带来的位置调整功能提高,并且能够得到在与粘合剂层11的关系上适当的弹性模量。
图7为构成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群的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20的截面立体图,各个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20优选的是,芯21由以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1)构成,壳22由以丙烯酸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2)构成。构成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群的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20具有大致球状,其平均粒径“a”可以考虑凸部12的最大直径“A”、高度“B”来适宜变更(参照图6)。例如,对于考虑到了凸部12的最大直径“A”、高度“B”的聚集性颗粒20的粒径,从水分散液(聚合物乳液)的粘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nm以上、更优选为120nm以上,另一方面,从干燥后(即,从水分散液(聚合物乳液)中去除了水分后)的颗粒的聚集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200nm以下。另外,对于该情况下的凸部12的最大直径“A”,从凸部的形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μm以上、更优选为250μm以上,从粘合带的粘接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2mm以下,从位置调整功能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高度“B”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从粘接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80μm以下。
<芯>
构成芯21的以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1)优选为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正丁酯)的均聚物、或丙烯酸丁酯(BA)与除丙烯酸丁酯(BA)以外的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而成的共聚物。
作为除丙烯酸丁酯(BA)以外的丙烯酸烷基酯,优选可列举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月桂酯等,该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丙烯酸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等烷基的碳数为3~9的丙烯酸烷基酯。另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主要是出于控制聚合物的弹性模量的目的而共聚的成分,优选使用烷基的碳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丙烯酸系聚合物(A1)在全部单体成分中优选含有丙烯酸烷基酯60~100重量%、更优选含有70~99.9重量%、进一步优选含有80~99重量%、特别优选含有80~98重量%。
另外,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为了提高粘合剂的粘接性和赋予在乳液中的稳定性,可以共聚有含羧基单体、含羟基单体。作为含羧基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另外,作为含羟基单体,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羧基单体和/或含羟基单体在构成丙烯酸系聚合物(A1)的全部单体成分中优选含有0.1~8重量%、更优选含有1~7重量%、进一步优选含有2~5重量%。
<壳>
构成壳的以丙烯酸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2)在全部单体成分中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30~95重量%、更优选含有35~90重量%、特别优选含有40~80重量%。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使用烷基的碳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另外,在丙烯酸系聚合物(A2)中,丙烯酸烷基酯主要是出于控制聚合物的弹性模量的目的而共聚的成分,优选烷基的碳数为1~18的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烷基的碳数为1~18的丙烯酸烷基酯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例示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等。这些当中,优选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等烷基的碳数为3~9的丙烯酸烷基酯,特别优选丙烯酸丁酯(BA)。
另外,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2),为了提高粘合剂的粘接性和赋予在乳液中的稳定性,可以共聚有含羧基单体、含羟基单体。作为含羧基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另外,作为含羟基单体,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羧基单体和/或含羟基单体在构成丙烯酸系聚合物(A2)的全部单体成分中优选含有0.1~8重量%、更优选含有1~7重量%、进一步优选含有2~5重量%。
丙烯酸系聚合物(A2)优选包含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作为单体成分,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2)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重量(N)相对于丙烯酸丁酯(BA)的重量(M)的比率(N/M)的“MMA比率(%)”可以根据贴附粘合带的被粘物、粘合剂层11的构成材料等来变更,优选100%以下、更优选40~80%。
另外,作为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中的芯21的重量(L)相对于壳22的重量(K)的比率(L/K)的“芯壳比率(%)”优选100%以下、更优选20~80%。
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中的壳22与芯21的重量比、芯壳结构的详细情况例如可以通过DSC测定、TEM(3D-TEM)法来进行分析。
作为由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形成的聚合物颗粒群(由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形成的聚合物颗粒群、由非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形成的聚合物颗粒群)的来源的聚合物乳液可以通过乳液聚合、即将单体乳液聚合来获得。
<乳液聚合>
用于获得作为由非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形成的聚合物颗粒群的来源的聚合物乳液的乳液聚合可以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即,与前述的单体一起,适宜配混乳化剂(表面活性剂)、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根据需要的链转移剂等,通过例如一次性投入法(一次性聚合法)、单体滴加法、单体乳液滴加法等公知的乳液聚合法进行乳液聚合。单体滴加法中,可适宜选择连续滴加或分割滴加。公知的乳液聚合法可以进行适宜组合。对于反应条件等,可以适宜选择,聚合温度例如优选为40~95℃左右、聚合时间优选为30分钟~24小时左右。
另外,对于用于获得作为由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形成的聚合物颗粒群的来源的聚合物乳液的乳液聚合,进行如下多阶段的乳液聚合:进行用于生成作为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的芯的聚合物的乳液聚合,在所生成的作为芯的聚合物的存在下进行用于生成作为壳的聚合物的乳液聚合。各个乳液聚合可以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按照上述的方法、条件即可。
作为一例,以下示出制造芯壳比率为50%、并且MMA比率为50%的聚集性颗粒(由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形成的聚合物颗粒群)的例子。
首先,为了制作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的芯,在容器中,作为原料,制备相对于丙烯酸丁酯(BA)100重量份、作为表面活性剂的LATEMUL E-118B(花王株式会社制)3重量份、离子交换水205重量份的混合物,用均质混合器(特殊机化工业株式会社制)在氮气气氛下以5分钟、6000rpm进行搅拌,制备单体乳液A。
接着,为了制作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的壳,在另一容器中,作为原料,制备相对于丙烯酸丁酯(BA)5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50重量份、LATEMUL E-118B 1重量份、离子交换水87.5份的混合物,用均质混合器在氮气气氛下以5分钟、6000rpm进行搅拌,制备单体乳液B。
然后,将制备的单体乳液A全部投入至具备冷却管、氮导入管、温度计、滴加设备、及搅拌叶片的反应容器中,边搅拌边对反应容器进行充分氮置换后,将反应液升温至60℃,添加相对于丙烯酸丁酯(BA)50重量份为0.1重量份的作为水溶性偶氮聚合引发剂的V-50(和光株式会社制),边保持60℃边进行2小时聚合,从而得到作为芯层的共聚物。接着,进而仅添加相对于丙烯酸丁酯(BA)50重量份为0.5重量份的V-50,边保持60℃边用2.5小时滴加上述单体乳液B,从而形成壳,得到含有固体成分浓度40%的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的水分散液。得到的芯壳结构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60nm。
由多个聚集性颗粒(源自聚合物乳液的聚合物颗粒群)20形成凸部12的情况下,例如可列举出:使用分配器向粘合剂层11的表面滴加聚合物乳液(乳液液体)的方法;用刻有与凸部12的图案相对应的图案的凹印辊将聚合物乳液(乳液液体)转印至粘合剂层11的表面的方法;用丝网印刷、胶版印刷、柔性印刷等通常的印刷技术印刷聚合物乳液(乳液液体)的方法等。多个聚集性颗粒(源自聚合物乳液的聚合物颗粒群)中的各个颗粒在成为颗粒的集合体前为大致球状。对于多个聚集性颗粒(源自聚合物乳液的聚合物颗粒群)的平均粒径,从聚合物乳液(水分散液)的粘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nm以上、更优选为120nm以上,另一方面,从使聚合物乳液(水分散液)干燥后的聚合物颗粒的聚集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200nm以下。
对于由多个聚集性颗粒(源自聚合物乳液的聚合物颗粒群)20形成的凸部12的最大直径(图6中的标记A),从凸部的形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nm以上、更优选为250nm以上,为了在加压粘接后表现出充分的粘接力,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2mm以下。另外,对于凸部12的高度(图6中的标记B),从粘合带1的位置调整功能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从粘合带的粘合性、粘接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80μm以下。
<平均粒径的测定>
多个聚集性颗粒(源自聚合物乳液的聚合物颗粒群)的平均粒径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测定。将如下的处理作为1个循环:对于从形成某1个凸部12的多个聚集性颗粒中随机抽出的几个聚集性颗粒,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定各聚集性颗粒的直径,采用测定的几个聚集性颗粒的直径中的位于中央的值(即,用中值粒径进行评价),采用通过重复几次该循环而得到的几个中值粒径的平均值,作为平均粒径。
作为本发明中的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其它适当的一个方案,可列举出由多孔丝网形成的凸部。本发明中多孔丝网是指多孔(或开孔的)片状物。另外,多孔丝网也包含网状物。
作为多孔丝网的具体例,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塑料网、纤维网、金属丝网等。另外,例如可列举出对塑料片、薄层金属片、织布、无纺布、纸等实施了穿孔处理而成的物体等。
作为多孔丝网的孔或网眼的形状,只要能够发挥上述的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三角形、四边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等)、圆形(例如,正圆、接近正圆的圆、椭圆形状等)等。另外,可以为近似前述形状的不定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孔或网眼的形状可以完全相同,另外也可以每个孔不同。
作为多孔丝网的厚度,只要发挥上述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10~200μm、优选为50~150μm。厚度不足10μm时,有时滑动性变差,另一方面,超过200μm时,有时不能兼顾粘接性和滑动性。
多孔丝网为网的情况下,作为其原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出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合成树脂(塑料)、天然纤维、金属纤维等。
另外,单位面积重量没有特别限制,从兼顾贴合有多孔丝网的粘合面的粘接性和滑动性的方面出发,优选1.0~70g/m2、优选为2.0~20g/m2
网眼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从兼顾贴合有多孔丝网的粘合面的粘接性和滑动性的方面出发,优选5个/英寸~50个/英寸、优选为20个/英寸~40个/英寸。
作为这样的网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商品名“NET ND20”DAISEN CORPORATION制等。
多孔丝网为具有孔的片的情况下,作为其原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从兼顾贴合有多孔丝网的粘合面的粘接性和滑动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塑料、无纺布。
作为多孔丝网的孔的大小,只要能够发挥上述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制,孔的大小可以共通,也可以每个孔不同。作为这样的孔的大小,例如,孔的最大部分为500μm~10mm左右。
对于多孔丝网的孔的分布,只要能够发挥上述的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另外也可以分散在整体中。
作为多孔丝网的孔部间的距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不是固定的。
作为本发明中的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其它适当的一个方案,可列举出由固体颗粒形成的凸部。
作为固体颗粒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钙、硫酸铝、二硫化钼、氧化钛、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钙、氢氧化钙、氧化亚铁、氧化铁、玻璃珠等无机质固体颗粒;固化橡胶、硬质橡胶、木质素/酚醛树脂、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其它树脂类等有机质固体颗粒。固体颗粒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另外,只要中空颗粒壁不会因压接压力而破碎,固体颗粒中也可以使用中空的固体颗粒。作为这样的中空的固体颗粒的例子,可列举出尿素树脂空心微珠、三聚氰胺树脂空心微珠、酚醛树脂空心微珠、聚偏氯乙烯空心微珠、环氧树脂空心微珠之类的有机质空心微珠;玻璃空心微珠、火山灰空心微珠、碳空心微珠、氧化铝空心微珠、硅砂空心微珠之类的无机质空心微珠等中空颗粒壁不会因压接压力而破碎的中空的固体颗粒。对于此处“不……破碎”的用语,以即使在中空颗粒壁的一部分破损,中空颗粒中的气体也不会漏到外部的含义来使用。
固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100μm。固体颗粒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来测定。具体而言,可以如下来测定: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以体积基准制成无机填充剂的粒度分布,将其中值粒径作为平均粒径。测定样品优选可以使用通过超声波使固体颗粒分散于水中而成的样品。
本发明中,粘合带1为单面粘合型的粘合带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在粘合剂层11的与设置有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面处于相反侧的面具有支撑体10。支撑体10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尼龙、Saran(商品名)、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离聚物树脂等单独薄膜、金属箔、或将选自它们的2种以上的薄膜层叠而成的层压薄膜等。另外,为了提高支撑体与粘合剂层的粘接性(锚固性),可以将由上述材质形成的无孔性薄膜和下述的多孔性薄膜的层压薄膜作为支撑体,在该支撑体的多孔性薄膜侧形成粘合剂层。
作为多孔性薄膜,例如可列举出对纸、织布、无纺布(例如,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无纺布等)、上述的薄膜(例如,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尼龙、Saran(商品名)、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离聚物树脂等单独薄膜、金属箔、或将选自它们的2种以上的薄膜层叠而成的层压薄膜等)进行机械穿孔处理而得到的薄膜等,从支撑体的柔软性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纸、织布、无纺布(例如,聚酯无纺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等)。多孔性薄膜例如为织布、无纺布的情况下,从提高锚固力的方面出发,优选将它们的单位面积重量设为5~30g/m2
支撑体中的层压薄膜通过热层压法、干层压法、湿层压法、挤出(extrusion)层压法、热熔层压、共挤出(co-extrusion)层压法等公知的层压薄膜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支撑体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作为粘合带通常使用的通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200μm、更优选为3~100μm。
本发明中,粘合带1在粘合剂层11表面具有低粘合性的凸部12,因此为低摩擦性,在进行正式粘接前,能够在被粘物3的面上顺利地移动。为了使粘合片1在被粘物3的面上自由地移动,粘合带的摩擦力优选为0.4N/cm2以下。摩擦力超过0.4N/cm2时,基于滑动的位置调整变得困难,为0.4N/cm2以下时,能够没有压力地进行位置调整。摩擦力为与被粘物的面接触的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摩擦力,参照图11对该摩擦力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11中的作为测定对象的样品1A是带有凸部的粘合剂层11的没有凸部12的一侧的粘合面粘接于PET基材10A的一个面10A’而成的。将切断为2cm见方的样品1A以接触凸部12的方式静置在作为被粘物的不锈钢板(SUS304BA、厚度:400μm、纵100mm、横30mm、质量9.5g)3上。接着,使用两面粘合带(未图示)将2cm×10cm的PET基材(引导物)15固定于样品1A上。以对样品1A整体大致均等地施加力的方式在PET基材10A的另一个面10A”的上方载置50g的砝码4,测定在固定有砝码4的状态下以300mm/分钟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拉伸样品1A时施加的应力(N/cm2)作为摩擦力。将砝码4的重量设定为50g是根据经验值。摩擦力是用于评价粘合带1的位置调整功能的指标,对粘合带1进行位置调整时,使用者使粘合带1在以规定的力按压在被粘物3的表面(被粘面)的状态下在被粘物3的表面上移动,使用者对粘合带1的另一面10A”的一侧进行操作时,此处将从粘合带1对被粘物3施加的压力假设为约12.5g/cm2左右,由该值进行逆运算,由此得到50g这样的值。但是,50g这样的重量是以样品1A的重量实质上不会给不锈钢板3带来影响为前提,例如,使用除PET基材以外的支撑体、且其重量实质上会给不锈钢板3带来影响这样的情况下,当然要从50g中减去这样的重量。
2.隔膜
本发明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具有用于保护粘合带的粘合剂层表面的隔膜。
图8为示出在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11的表面重叠有隔膜2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截面示意图。隔膜2覆盖粘合剂层11和设置于粘合剂层11的表面的低粘合性的凸部12。
本发明中,隔膜2使用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的隔膜。即,隔膜2具备一定水平以上的缓冲性。覆盖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11的表面的隔膜2具有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的缓冲性,从而即使隔膜2与粘合带1一起被卷绕成卷来保管、对粘合带1施加由卷紧带来的压力,也会如图8所示那样,由于隔膜2使得对在粘合剂层11的表面设置的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应力集中缓和,因此能够减少凸部12压扁、或埋入至粘合剂层11从而凸部12的突出高度显著减少的情况。隔膜2的压缩弹性模量更优选为0.7MPa以下、特别优选为0.5MPa以下。
本发明中,隔膜优选的是,满足上述的压缩弹性模量且200μm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0.1MPa以下,并且该压缩后的压缩恢复时的变形量200μm时的压缩应力显示为0.05MPa以下。
如前所述,从使粘合带在被粘物上的暂时固定、对粘合带进行加压从而将粘合带粘接(正式粘接)于被粘物时的粘合带的粘接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突出高度优选为200μm以下。限定隔膜2的200μm压缩时的压缩应力及200μm压缩后的压缩恢复时的变形量200μm时的压缩应力是因为:使隔膜2的压缩量及压缩恢复时的变形量与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突出高度的适当范围的最大突出高度(200μm)相对应时的压缩应力充分小时,在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突出高度为200μm以下的情况下,因粘合带的卷紧所带来的压力而作用于低粘合性的凸部12的应力被充分缓和,能够以更高的水平减少凸部12的压扁、凸部12向粘合剂层11的埋入。
隔膜2的200μm压缩时的压缩应力更优选为0.05MPa以下、特别优选为0.04MPa以下。另外,压缩后的压缩恢复时的变形量200μm时的压缩应力更优选为0.04MPa以下、特别优选为0.03MPa以下。
隔膜2具有上述的压缩弹性模量及压缩应力时,对材质、形态等没有特别限定,从容易获得缓冲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在以多孔薄膜为主体的薄膜的至少单面实施脱模处理。此处,“以多孔薄膜为主体的薄膜”是指多孔薄膜的单体、或图9所示的多孔薄膜51与其它薄膜(层)52的层叠薄膜50。图9中的标记53为脱模层。
作为多孔薄膜51,可列举出(1)纸、织布、无纺布(例如,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无纺布等)、(2)对将选自由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尼龙、Saran(商品名)、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及离聚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作为成分的实心的薄膜实施机械穿孔处理而成的薄膜、(3)聚烯烃发泡体(例如,非交联聚乙烯发泡体、交联聚乙烯发泡体、聚丙烯发泡体、以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为成分的发泡体等)、聚酯发泡体(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泡体等)、聚氨酯发泡体(例如,软质聚氨酯泡沫、硬质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聚异氰脲酸酯泡沫等)、或橡胶系发泡体等发泡体薄膜等。其中,从容易获得充分的缓冲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发泡体薄膜,更优选聚烯烃发泡体薄膜。
多孔薄膜51的依据JIS K 7222(2005)测定的表观密度优选为500kg/m3以下、更优选为200kg/m3以下。多孔薄膜具有所述表观密度时,容易得到(a)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的隔膜、(b)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200μm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0.1MPa以下、200μm压缩后的压缩恢复时的变形量200μm时的压缩应力为0.05MPa以下的隔膜。另外,从防止在制造时施加的张力下的破坏、撕碎的观点出发,多孔薄膜的表观密度优选20kg/m3以上、更优选30kg/m3以上。
对于多孔薄膜51的厚度,为了分散向凸部施加的应力,优选100μm以上、更优选500μm以上。另外,从卷取为卷状时的厚度的观点(即,使粘合片的卷取量增多的观点)出发,优选2000μm以下、更优选150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1100μm以下。
多孔薄膜为发泡体薄膜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使用微细孔的平均长径处于10~1000μm的范围、平均短径处于10~1000μm的范围的多孔薄膜。从柔软性的观点出发,发泡体薄膜的开孔率优选50~99%、更优选为60~98%。此处“开孔率”是指,在与发泡体薄膜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薄膜的面积中微细孔所占的面积率。
作为其它薄膜(层)52,例如可列举出金属或树脂制的实心薄膜、外层等。
“金属或树脂制的实心薄膜”是指未实施机械穿孔处理的金属制或树脂制的无孔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在对金属或树脂进行薄膜化的制造阶段可以具有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微细孔,“实心薄膜”中包括这样的金属制或树脂制的薄膜。作为树脂制的实心薄膜,可列举出由选自由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酰胺(例如,尼龙等);聚氯乙烯(PVC);聚乙酸乙烯酯(PVAc);聚偏氯乙烯;聚烯烃(例如,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Reactor TPO、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聚酰亚胺(PI);氟树脂(例如,聚四氟乙烯等);玻璃纸及离聚物树脂(例如,用金属(M)将具有聚乙烯单元(E)和丙烯酸单元(A)的聚合物交联而成的树脂等)等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形成的薄膜。另外作为金属制的实心薄膜,可列举出铝箔、铜箔、不锈钢箔等。
实心薄膜优选树脂制的实心薄膜,更优选为由选自由聚烯烃、聚酯及聚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形成的薄膜,更进一步优选为由选自由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形成的薄膜。
对于金属或树脂制的实心薄膜的厚度,从多孔薄膜的缓冲性的维持和脱模层的稳定形成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80μm、更优选为3~50μm、更进一步优选为10~50μm。
实心薄膜向多孔薄膜的层压通过利用热压机的热压加工、在卷对卷下的连续热层压加工等层叠薄膜的常规方法的制法来进行。
“外层”为在多孔薄膜(发泡体薄膜)的表面形成的、开孔率比多孔薄膜(发泡体薄膜)的开孔率小的多孔的薄层。需要说明的是,“开孔率”为在与多孔薄膜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薄层的面积中微细孔所占的面积率。从多孔薄膜(发泡体薄膜)的缓冲性的维持和脱模层的稳定形成的观点出发,外层的开孔率优选10%以下、更优选5%以下。从多孔薄膜(发泡体薄膜)的缓冲性的维持和脱模层的稳定形成的观点出发,外层的厚度优选3~50μm、更优选3~20μm。
外层通常通过使多孔薄膜(发泡体薄膜)51的表层部分熔融来形成。例如,使用设定为比薄膜的熔点低5~20℃左右的温度的加热辊,使加热辊的旋转速度比薄膜的移动速度减小,由此能够在薄膜的加热辊的接触面侧形成外层。
通常,薄膜、层的弯曲弹性模量(R)与载荷、厚度存在如下的关系式:
R=PL3/(4bT3x)[式中,P:断裂载荷(N)、L:弯曲跨距(m)、b:试验片宽度(m)、T:厚度(m)、x:挠曲量]。
而且,通常的树脂中,弯曲弹性模量(R)与拉伸弹性模量(E)基本相等。
另外,对于是否充分实现粘合带表面的凸部的保护,重要的是对凸部施加的载荷。
因此,将断裂载荷的值视为对凸部施加的载荷,利用以下的参数A来表示隔膜的实心薄膜或外层的凸部的保护性能。
P∝A=E×T3
即,对于隔膜的实心薄膜或外层,将实心薄膜或外层的拉伸弹性模量设为E(N/m2)、将厚度设为T(m)时,从使对在粘合带表面形成的凸部施加的应力分散的观点出发,优选E×T3的值不足500μN·m、更优选E×T3的值不足62μN·m、更进一步优选优选E×T3的值不足10μN·m。“E×T3”与使实心薄膜或外层弯曲所需的力有关系,相当于对带隔膜的粘合带施加外力时作用于粘合带的凸部的实心薄膜或外层的力。
实心薄膜或外层的拉伸弹性模量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测定。从隔膜中,用剃刀刀片(例如,GEM公司制的单刃修剪剃刀)进行切片并取出作为表面层的实心薄膜或外层,将其切割为宽度10mm、长度50mm的长条状。将这样得到的长条状的试验片在23℃的气氛下、在卡盘间距离50mm、拉伸速度10mm/分钟的条件下、用拉伸试验机(例如,岛津制作所制小型台式试验机Extest)进行拉伸试验,由此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中的拉伸刚刚开始后的曲线的斜率,算出拉伸弹性模量。
作为隔膜的脱模处理中使用的剥离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氟系剥离剂、长链烷基丙烯酸酯系剥离剂、有机硅系剥离剂等。其中,优选有机硅系剥离剂,作为固化方法,优选使用紫外线照射、电子束照射等固化方法。进而,有机硅系剥离剂之中,优选阳离子聚合性的紫外线固化型有机硅系剥离剂。阳离子聚合性的紫外线固化型有机硅系剥离剂为包含阳离子聚合型的有机硅(分子内具有环氧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和鎓盐系光引发剂的混合物,鎓盐系光引发剂特别优选由硼系光引发剂构成,通过使用这样的鎓盐系光引发剂由硼系光引发剂构成的阳离子聚合性的紫外线固化型有机硅系剥离剂,从而可得到特别良好的剥离性(脱模性)。阳离子聚合型的有机硅(分子内具有环氧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可以为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环氧官能团的有机硅,也可以为直链状的有机硅、支链状的有机硅或它们的混合物。聚有机硅氧烷中含有的环氧官能团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因鎓盐系光引发剂而进行开环阳离子聚合即可。具体而言,可例示出γ-环氧丙氧基丙基、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β-(4-甲基-3,4环氧环己基)丙基等。所述阳离子聚合型的有机硅(分子内具有环氧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已经上市,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ToshibaSilicones Co.,Ltd.制的UV9315、UV9430、UV9300、TPR6500、TPR6501等、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X-62-7622、X-62-7629、X-62-7655、X-62-7660,X-62-7634A等、荒川化学株式会社制的Poly200、Poly201、RCA200、RCA250、RCA251等。
另外,有机硅系剥离剂也可以使用热固化性加成型有机硅系剥离剂(热固化性加成型聚硅氧烷系剥离剂)。热固化性加成型有机硅系剥离剂以分子中含有烯基作为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含烯基有机硅)及分子中含有氢化甲硅烷基作为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作为必须的构成成分。
作为上述分子中含有烯基作为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其中,优选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烯基的聚有机硅氧烷。作为上述烯基,例如可列举出乙烯基(ethenyl)、烯丙基(2-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烯基通常与形成主链或骨架的聚有机硅氧烷的硅原子(例如,末端的硅原子、主链内部的硅原子等)键合。
另外,作为上述形成主链或骨架的聚有机硅氧烷,例如可列举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乙基硅氧烷、聚甲基乙基硅氧烷等聚烷基烷基硅氧烷(聚二烷基硅氧烷)、聚烷基芳基硅氧烷,以及使用了多种含硅原子的单体成分的共聚物[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基硅氧烷)等]等。其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是适当的。即,作为分子中含有烯基作为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具体而言,优选可例示出具有乙烯基、己烯基等作为官能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上述分子中含有氢化甲硅烷基作为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交联剂为分子中具有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特别是具有Si-H键的硅原子)的聚有机硅氧烷,特别优选分子中含有2个以上具有Si-H键的硅原子的聚有机硅氧烷。作为上述具有Si-H键的硅原子,可以为主链中的硅原子、侧链中的硅原子中任意者,即,可以作为主链的结构单元而被包含,或者也可以为作为侧链的结构单元而被包含。需要说明的是,Si-H键的硅原子的数量只要为2个以上,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上述分子中含有氢化甲硅烷基作为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交联剂,具体而言,聚甲基氢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等是适当的。
为了赋予室温下的保存稳定性,在热固化型有机硅系脱模处理剂中,可以与前述热固化型有机硅系树脂一起使用反应抑制剂(反应延迟剂)。作为该反应抑制剂,例如,使用热固化性加成型有机硅系剥离剂作为剥离剂的情况下,可列举出3,5-二甲基-1-己炔-3-醇、3-甲基-1-戊烯-3-醇、3-甲基-3-戊烯-1-炔、3,5-二甲基-3-己烯-1-炔等。
另外,热固化型有机硅系脱模处理剂中,除上述成分以外,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剥离控制剂等。具体而言,可以添加MQ树脂等剥离控制剂、不具有烯基或氢化甲硅烷基的聚有机硅氧烷(三甲基甲硅烷氧基末端封链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等。这些成分在脱模处理剂中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全部固体成分优选为1~30重量%。
热固化型有机硅系脱模处理剂通常包含固化催化剂。固化催化剂优选使用作为热固化性加成型有机硅用的催化剂通常使用的铂系催化剂。其中,优选选自氯铂酸、铂的烯烃络合物、氯铂酸的烯烃络合物中的至少1种铂系催化剂。固化催化剂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以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的形态来使用。
固化催化剂的配混量(固体成分)相对于热固化型有机硅系树脂100重量份(树脂成分)优选0.05~0.5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06~0.50重量份。前述固化催化剂的配混量不足0.05重量份时,固化速度变慢,若超过0.55重量份,则适用期明显变短。
本发明中,为了提高涂布性,包含设置脱模处理层时使用的脱模处理剂的涂布液中通常使用有机溶剂。作为该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环己烷、己烷、庚烷等脂肪族或脂环式烃系溶剂;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酯系溶剂;丙酮、甲乙酮等酮系溶剂;甲醇、乙醇、丁醇等醇系溶剂等。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
本发明中的隔膜中,从优异的剥离性(脱模性)及抑制厚度不均(脱模层的稳定形成)的观点出发,进行脱模处理而形成的脱模层53的厚度优选为0.001~10μm、更优选为0.03~5μm、特别优选为0.1~1μm。
本发明的带隔膜的粘合带例如如以下所述地来制造。
通过在作为基础的粘合剂层表面直接形成凸部、或者将在剥离性基材上进行了图案形成的凸部转印至粘合剂表面,在粘合剂面形成凸部图案、接着贴合隔膜并制成卷,进行保管。
对于本发明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即使因粘合带的卷的卷紧而对粘合带施加压力,隔膜2的压缩弹性模量也为1MPa以下,因此能够充分抑制发生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压扁、低粘合性的凸部向粘合剂层的埋没。因此,从退卷的粘合带剥离隔膜并将粘合带贴附于被粘物时,因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存在,能够使粘合带在与被粘物之间顺利地移动而不产生高的粘接力,其结果,能够操作性良好地将粘合带粘接于被粘物的预期的位置。
以上,对在具有支撑体的单面粘接型的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11的与支撑体处于相反侧的面重叠有隔膜2的带隔膜的粘合带进行了说明,在粘合剂层的双面形成有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双面粘接型的粘合带的情况下,通过在粘合剂层的双面重叠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的隔膜2,能够充分抑制在粘合带1的两面产生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压扁、低粘合性的凸部向粘合剂层的埋没。
另外,本发明中的带隔膜的粘合带中的隔膜可以为隔膜经两面脱模处理而成的隔膜(所谓“单隔膜”)。即,隔膜可以为不仅对作为隔膜的主体的薄膜(多孔薄膜等)的与粘合带的粘合剂层(凸部)相对一侧的面实施了实心薄膜或外层的层叠和处理、而且对相反侧的面也实施了实心薄膜或外层的层叠和脱模处理的形态的隔膜、或者为在该相反侧的面直接实施了脱模处理的形态的隔膜。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及比较例,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22、比较例1、2]
使用以下的粘合带及隔膜。
1.粘合带A
在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两面粘合带No.515(带宽度:5mm)上形成有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粘合带。
·粘合剂层(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弹性模量:1.56MPa、层厚:250μm)
·使低粘合性的凸部(YAMATOYO TEGUSU Co.,LTD.制VERSATILEDESIGN(直径150μm的钓鱼线)以间隔部的宽度为4mm的方式排列成条状,使5kg辊(宽度60mm)往返一次,由此压接固定的条状图案(突出高度:127μm、弹性模量:2024MPa))。
·粘合剂层的表面中的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占有率:3.6%
2.隔膜
(1)隔膜A
在非交联聚乙烯发泡体薄膜(酒井化学株式会社制“Esanon”、泡沫层厚度:0.5mm、表观密度:34kg/cm3)上层压用阳离子聚合性的紫外线固化型有机硅系剥离剂(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UV固化型有机硅X-62-7622)对单面进行了脱模处理(脱模层厚度:1μm)的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的与脱模处理面处于相反侧的面而成的层叠薄膜。
(2)隔膜B
在非交联聚乙烯发泡体薄膜(酒井化学株式会社制“Esanon”、泡沫层厚度:1.0mm、表观密度:34kg/cm3)上层压用阳离子聚合性的紫外线固化型有机硅系剥离剂(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UV固化型有机硅X-62-7622)对单面进行了脱模处理(脱模层厚度:1μm)的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的与脱模处理面处于相反侧的面而成的层叠薄膜。
(3)隔膜C
用阳离子聚合性的紫外线固化型有机硅系剥离剂(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UV固化型有机硅X-62-7622)对聚丙烯发泡体薄膜(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SFC100、厚度:0.5mm、表观密度:30kg/m3)的单面进行了脱模处理(脱模层厚度:1μm)。
(4)隔膜D
用阳离子聚合性的紫外线固化型有机硅系剥离剂(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UV固化型有机硅X-62-7622)对交联聚乙烯发泡体薄膜(积水化学株式会社制Softlon#1001、厚度:1mm、表观密度:96kg/m3)的单面进行了脱模处理(脱模层厚度:1μm)。
(5)隔膜E
用阳离子聚合性的紫外线固化型有机硅系剥离剂(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UV固化型有机硅X-62-7622)对EPT橡胶(IRUMAGAWA RUBBER CO.,LTD.制、厚度:3.0mm)的单面进行了脱模处理(脱模层厚度:1μm)。
(6)隔膜F
用阳离子聚合性的紫外线固化型有机硅系剥离剂(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UV固化型有机硅X-62-7622)对聚酯薄膜(Toray Industries,Inc.制Lumirror s10、厚度:38μm)的单面进行了脱模处理(脱模层厚度:1μm)。
(7)隔膜G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PET薄膜(厚度(T):25μm、拉伸弹性模量(E):4000MPa、E×T3=62.5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A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8)隔膜H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PET薄膜(厚度(T):25μm、拉伸弹性模量(E):4000MPa、E×T3=62.5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B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9)隔膜I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PET薄膜(厚度(T):5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00MPa、E×T3=500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A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10)隔膜J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PET薄膜(厚度(T):5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00MPa、E×T3=500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B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11)隔膜K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2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32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A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12)隔膜L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2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32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B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13)隔膜M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3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1.08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A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14)隔膜N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3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1.08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B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15)隔膜O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20μm、拉伸弹性模量(E):20MPa、E×T3=0.16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A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16)隔膜P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20μm、拉伸弹性模量(E):20MPa、E×T3=0.16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B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17)隔膜Q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30μm、拉伸弹性模量(E):20MPa、E×T3=0.54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A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18)隔膜R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30μm、拉伸弹性模量(E):20MPa、E×T3=0.54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B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19)隔膜S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PET薄膜(厚度(T):75μm、拉伸弹性模量(E):4000MPa、E×T3=1687.5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A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20)隔膜T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PET薄膜(厚度(T):75μm、拉伸弹性模量(E):4000MPa、E×T3=1687.5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B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21)隔膜U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5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5.0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A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22)隔膜V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5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5.0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B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23)隔膜W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50μm、拉伸弹性模量(E):20MPa、E×T3=2.5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A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24)隔膜X
代替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10μm、拉伸弹性模量(E):40MPa、E×T3=0.04μN·m、实心薄膜),使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T):50μm、拉伸弹性模量(E):20MPa、E×T3=2.5μN·m、实心薄膜),除此以外,与隔膜B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的层叠薄膜。
需要说明的是,隔膜A、B、G~X中的实心薄膜的拉伸弹性模量通过前述的试验方法来测定。
3.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200μm压缩时的压缩应力、及压缩恢复时的变形量200μm时的压缩应力(200μm恢复时的压缩应力)的测定
实施使用了Autograph(岛津制作所制小型台式试验机EXtest)的压缩试验。
在台(SUS制)上以与经脱模处理的面处于相反侧的面朝向台的方式载置隔膜(4cm×4cm),将圆筒状的压头(SUS制)对隔膜(4cm×4cm)的中心部从垂直于脱模处理面的方向按压并测定压缩应力(温度:23℃、压头面积:1cm2、压缩速度:1mm/min),到达目标应力0.1MPa后,通过沿拉伸方向以速度1mm/分钟移动圆筒状的压头而使压缩恢复。
4.凸部压扁评价
在粘合带A的粘合剂层上载置隔膜的脱模层侧,对隔膜的背面施加5分钟0.1MPa的压力,用激光显微镜(Olympus Corporation制OLS4000)测定施加压力前后的凸部的高度。
5.摩擦力的评价
根据前述的方法,测定粘合带A的粘合剂层表面的凸部的摩擦力。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物性·特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
[表1]
表1中的评价A中,“○”为良好(摩擦力为0.4N/cm以下)、“×”为不可(摩擦力超过0.4N/cm)。
在表1中的评价B中,“◎”为最良(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并且凸部高度残留率为60%以上)、“○”为良好(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并且凸部高度残留率为40%以上且不足60%)、“△”为可(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并且凸部高度残留率不足40%)。
附图标记说明
1 粘合带
2 隔膜
3 被粘物
10 支撑体
11 粘合剂层
12 低粘合性的凸部
51 多孔薄膜(发泡体薄膜)
52 其它薄膜(层)
53 脱模层
本申请将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203009及日本特愿2016-198520作为基础,其内容全部包含在本说明书中。

Claims (16)

1.一种带隔膜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在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有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粘合带;和用于保护该粘合带的粘合剂层表面的隔膜,该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隔膜的200μm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0.1MPa以下,并且,该压缩后的压缩恢复时的变形量200μm时的压缩应力为0.05MPa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隔膜是在(a)多孔薄膜的至少单面层叠(b)实心薄膜或外层、并对该(b)实心薄膜或外层的表面实施(c)脱模处理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a)多孔薄膜为聚烯烃发泡体、聚酯发泡体、聚氨酯发泡体或橡胶系发泡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b)实心薄膜为树脂制的实心薄膜,将该树脂制的实心薄膜或外层的拉伸弹性模量设为E(N/m2)、将厚度设为T(m)时,E×T3的值不足500μN·m。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实心薄膜为包含选自由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的实心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在粘合带的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的低粘合性的凸部为自粘合剂层表面起的突出高度为200μm以下的条状、格子状或点状的低粘合性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为0.01~10MPa。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弹性模量为0.1MPa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隔膜的粘合带,其中,低粘合性的凸部的弹性模量比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高。
11.一种隔膜,其特征在于,其用于保护在粘合剂层表面局部设置有低粘合性的凸部的粘合带的该粘合剂层表面,该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为1MPa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隔膜,其200μm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0.1MPa以下,并且,该压缩后的压缩恢复时的变形量200μm时的压缩应力为0.05MPa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隔膜,其是在(a)多孔薄膜的至少单面层叠(b)实心薄膜或外层、并对该(b)实心薄膜或外层的表面实施(c)脱模处理而成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隔膜,其中,(a)多孔薄膜为聚烯烃发泡体、聚酯发泡体、聚氨酯发泡体或橡胶系发泡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隔膜,其中,(b)实心薄膜为树脂制的实心薄膜,将该树脂制的实心薄膜或外层的拉伸弹性模量设为E(N/m2)、将厚度设为T(m)时,E×T3的值不足500μN·m。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膜,其中,实心薄膜为包含选自由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的实心薄膜。
CN201680060355.7A 2015-10-14 2016-10-14 带隔膜的粘合带及隔膜 Pending CN1081379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3009 2015-10-14
JP2015203009 2015-10-14
JP2016-198520 2016-10-06
JP2016198520A JP6836876B2 (ja) 2015-10-14 2016-10-06 セパレーター付き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セパレーター
PCT/JP2016/080539 WO2017065275A1 (ja) 2015-10-14 2016-10-14 セパレーター付き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セパレータ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7998A true CN108137998A (zh) 2018-06-08

Family

ID=58550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0355.7A Pending CN108137998A (zh) 2015-10-14 2016-10-14 带隔膜的粘合带及隔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363872A4 (zh)
JP (1) JP6836876B2 (zh)
CN (1) CN108137998A (zh)
TW (1) TW2017268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3896A (zh) * 2016-05-24 2019-01-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加压接合型压敏粘合构件
CN109863022A (zh) * 2016-10-18 2019-06-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隔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6657B2 (ja) * 2018-10-22 2022-09-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加圧接着型粘着テープ
JP7516017B2 (ja) * 2019-06-28 2024-07-16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三次元成形された形状を有する接着フィルム
JP2021084920A (ja) * 2019-11-25 2021-06-03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接着剤シート、デバイス積層体及び接着剤シートの剥離方法
JP2021116177A (ja) * 2020-01-28 2021-08-10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ケース、ディスペンサ及び接着剤シート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12930A1 (en) * 1991-12-23 1993-07-08 Mobil Oil Corporation Release film with reduced transferable silicone material
JPH07310057A (ja) * 1994-05-18 1995-11-28 Nitto Denko Corp 接着シート
JPH09227843A (ja) * 1996-02-27 1997-09-02 Sekisui Chem Co Ltd 加圧接着型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剤積層装飾ボード
JPH10219204A (ja) * 1997-02-06 1998-08-18 Sekisui Chem Co Ltd 加圧接着型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01294821A (ja) * 2000-04-11 2001-10-23 Sekisui Chem Co Ltd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02121503A (ja) * 2000-09-29 2002-04-26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床材固定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02149070A (ja) * 2000-11-09 2002-05-22 Kiso Kasei Sangyo Kk 剥離シート付き印刷シート
JP2004002805A (ja) * 2002-04-11 2004-01-08 Yupo Corp 粘着加工シート
CN1568358A (zh) * 2001-10-09 2005-01-19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有结构的层的层压制品
JP2011016330A (ja) * 2009-07-10 2011-01-27 Toyobo Co Ltd 粘着シート離型用積層フィルム
US20110111157A1 (en) * 2007-06-04 2011-05-12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Adhesive articles having repositionability or slidability characteristics
JP2015108121A (ja) * 2013-10-21 2015-06-1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位置調整可能な加圧接着型両面粘着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3022A (ja) * 1992-07-20 1994-02-08 Sekisui Chem Co Ltd 粘着シートもしくはテープ用基材の製造方法、及び粘着シートもしくはテープ用基材、並びに粘着シートもしくはテープ
JP2008112713A (ja) * 2006-10-02 2008-05-15 Hitachi Chem Co Ltd 異方導電性フィルム、圧着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12930A1 (en) * 1991-12-23 1993-07-08 Mobil Oil Corporation Release film with reduced transferable silicone material
JPH07310057A (ja) * 1994-05-18 1995-11-28 Nitto Denko Corp 接着シート
JPH09227843A (ja) * 1996-02-27 1997-09-02 Sekisui Chem Co Ltd 加圧接着型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剤積層装飾ボード
JPH10219204A (ja) * 1997-02-06 1998-08-18 Sekisui Chem Co Ltd 加圧接着型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01294821A (ja) * 2000-04-11 2001-10-23 Sekisui Chem Co Ltd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02121503A (ja) * 2000-09-29 2002-04-26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床材固定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02149070A (ja) * 2000-11-09 2002-05-22 Kiso Kasei Sangyo Kk 剥離シート付き印刷シート
CN1568358A (zh) * 2001-10-09 2005-01-19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有结构的层的层压制品
JP2004002805A (ja) * 2002-04-11 2004-01-08 Yupo Corp 粘着加工シート
US20110111157A1 (en) * 2007-06-04 2011-05-12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Adhesive articles having repositionability or slidability characteristics
JP2011016330A (ja) * 2009-07-10 2011-01-27 Toyobo Co Ltd 粘着シート離型用積層フィルム
JP2015108121A (ja) * 2013-10-21 2015-06-1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位置調整可能な加圧接着型両面粘着シート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方亮主: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31 August 2015,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3896A (zh) * 2016-05-24 2019-01-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加压接合型压敏粘合构件
CN109863022A (zh) * 2016-10-18 2019-06-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隔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6857A (zh) 2017-08-01
EP3363872A4 (en) 2019-05-22
EP3363872A1 (en) 2018-08-22
JP2017075307A (ja) 2017-04-20
JP6836876B2 (ja) 202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7998A (zh) 带隔膜的粘合带及隔膜
TWI762520B (zh) 隔離件
WO2017065275A1 (ja) セパレーター付き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セパレーター
JP6548980B2 (ja) シート及び当該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TW201335304A (zh) 黏著劑積層物之剝離方法及用於其之黏著劑層
JP2016108534A (ja) 粘着シート
JP4841372B2 (ja) 両面接着テープ
TW201219534A (en) Double side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touch panel
TW201224105A (en) Double side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touch panel
JP5702912B2 (ja) 粘着剤及び研磨布固定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JP6436765B2 (ja) 粘着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0267810A (zh) 层叠片
JP2019189875A (ja) 樹脂シート
JP2011102370A (ja) アクリル系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TWI760451B (zh) 雙面黏著帶
JP6121266B2 (ja) 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32222B2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137714A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グラファイトシート積層体
JP6897892B2 (ja)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粘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JP2019178293A (ja) 粘着テープ
JP2021102699A (ja) 粘着テープ
TW200427805A (en) Aqueous dispersion 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rubber foam sheet using the sheet
JP2019099806A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
KR20190039862A (ko) 점착 시트
JP2023069650A (ja) はく離ライナー付き光学粘着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