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3506A - 测试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试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73506A CN108073506A CN201611020206.6A CN201611020206A CN108073506A CN 108073506 A CN108073506 A CN 108073506A CN 201611020206 A CN201611020206 A CN 201611020206A CN 108073506 A CN108073506 A CN 1080735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 types
- test case
- case
- statistical resu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4569 blind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0 types of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测试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其中,测试类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类型具有相应权重;接收测试用例集合,其中,测试用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对应于测试类型集合中的一种测试类型;执行如下测试用例验证步骤:将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作为每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将各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之和作为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确定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若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使用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该实施方式能够提高测试效率从而增大测试覆盖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测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如何衡量测试的完备性,现有技术提供了如下两种解决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当前最主要的衡量测试方法,其根据需求文档对需求列表逐项验证;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回归测试中问题的收敛情况来判断,如果问题下降的曲线符合某种下降的趋势,则可以认为是版本质量趋于稳定,可以用于实际运营。然而上述现有的两种测试方法均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很难对业务测试的充分性与完备性进行评估。第一种方法中测试的完备性是否充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需求文档的完备程度,而且往往需要测试人员有较丰富的测试经验。由于需求文档中的设计、实现之间隔开了几个阶段,事实上很难保证需求文档与业务逻辑之间的完全一致性。因此在需求文档不详细或需求文档不能完全反映版本的现状时,根据需求文档事实上很难得知版本测试的完备程度。第二种方法的使用有一个前提,就是事先假定测试人员开始测试时就覆盖到了所有特性,如果测试人员一直都忽略了某个特性,即使问题曲线收敛非常快,版本测试也是不充分的。
当前在软件测试项目中,无论是个人计算机、移动还是网页端测试,都引入了发散测试的概念,对软件质量保证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发散测试本身,由于没有统一的指导原则和衡量标准,因此存在着盲目设计测试用例、随意设计测试用例导致测试效率低下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试方法和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其中,测试类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类型具有相应权重;接收测试用例集合,其中,测试用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对应于测试类型集合中的一种测试类型;执行如下测试用例验证步骤:将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作为每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将各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之和作为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确定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若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使用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若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小于预设的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将新增的测试用例添加到测试用例集合中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测试类型集合中的各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的测试通过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若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预设测试类型集合的步骤,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响应于确定出用户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则按照用户输入的设置命令设置以下至少一项:测试类型、权重、测试用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测试用例集合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响应于确定出用户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则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用例,并记录用户身份标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配置用于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其中,测试类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类型具有相应权重;接收单元,配置用于接收测试用例集合,其中,测试用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对应于测试类型集合中的一种测试类型;统计单元,配置用于将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作为每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将各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之和作为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确定单元,配置用于确定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执行单元,配置用于若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使用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进一步配置用于:若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小于预设的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将新增的测试用例添加到测试用例集合中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进一步配置用于:确定测试类型集合中的各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的测试通过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若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单元,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响应于确定出用户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则按照用户输入的设置命令设置以下至少一项:测试类型、权重、测试用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单元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响应于确定出用户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则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用例,并记录用户身份标识。
本申请提供的测试方法和装置,通过为不同的测试类型设置权重后根据输入的测试用例确定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是否满足预设的阈值,并对达到预设的阈值的测试类型集合进行测试,能够提高测试效率从而增大测试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测试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测试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测试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测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测试方法或测试装置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网页浏览器应用、远程登录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01、102、103上显示的测试管理页面提供支持的后台测试服务器。后台测试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测试用例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测试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方法一般由服务器105执行,相应地,测试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105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测试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所述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用户利用其进行测试管理的终端接收测试类型集合,也可以直接获取服务器上预存的测试类型集合。该测试类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类型具有相应权重,该权重用于表示各测试类型的重要性,并且所有测试类型的权重之和可以为100%。例如,以发散测试为例,发散测试的测试类型可包括业务逻辑-分支/条件、业务测试用例步骤、业务重要场景、业务异常/极限情况、用户反馈和使用习惯、参考缺陷(bug)、参考竞品等,对应的权重分别为20%、20%、15%、15%、15%、10%、5%。还可以按待测试的软件功能模块划分为多个测试类型集合。多个测试类型集合可具有相同的测试类型。可预设一些与测试类型相对应的测试用例,也可以由测试人员添加新的测试用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响应于确定出用户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则按照用户输入的设置命令设置以下至少一项:测试类型、权重、测试用例。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用户利用其进行测试管理的终端接收登录请求,也可以直接获取服务器上预存的测试类型集合。用户身份标识是预先注册过的,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可以设置测试类型集合,而其它用户只能够查看测试结果或增加测试用例。可以通过测试管理界面设置测试类型集合,也可以远程登录到服务器后以命令行的方式设置测试类型集合。可以设置按照待测试软件的功能模块设置多个测试类型集合以评估各功能模块的统计结果。管理员可以添加、修改或删除测试类型和/或权重和/或测试用例。例如,管理员可根据测试类型的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还可对于测试用例进行调整,删除无效测试用例。
步骤202,接收测试用例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用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对应于上述测试类型集合中的一种测试类型。该测试用例可以包括测试脚本或者测试脚本的路径,或者预设的测试脚本编号,可以根据测试脚本编号找到对应的测试脚本。此外,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测试用例中还可以包括对测试条件、预期结果的描述。测试脚本指的是一个特定测试的一系列指令,这些指令可以被自动化测试工具执行。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测试用例集合可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该用户身份标识确定该用户是否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响应于确定出该用户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则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用例,并记录该用户身份标识。其中,用户身份标识是预先注册过的,可以根据用户的职务等信息分配不同的权限,例如,测试人员具有查看所有测试用例的权限,并且可以增加测试用例和修改由该测试人员负责的测试用例但不具备修改或删除其它测试人员负责的测试用例的权限。系统管理员除具有普通测试人员具备的管理测试用例的权限外,还可以具有添加、删除账户的权限,并可设置测试类型、权重。可以通过测试管理界面输入测试用例,也可以远程登录到服务器后以命令行的方式输入测试用例。可以从已有的测试用例库中选择测试用例,也可以上传测试人员自己设计的测试用例。
步骤203,执行如下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步骤2031,将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作为每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将各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之和作为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步骤201获取的测试类型集合和步骤202获得的测试用例集合计算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将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作为每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将各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之和作为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例如,测试类型包括业务逻辑-分支/条件、业务测试用例步骤、业务重要场景、业务异常/极限情况、用户反馈和使用习惯、参考缺陷(bug)、参考竞品,对应的权重分别为20%、20%、15%、15%、15%、10%、5%时,如果业务逻辑-分支/条件的测试用例个数为3,参考竞品的测试用例个数为2,其它类型的测试用例个数为0,则该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为3*20%+2*5%=0.7。
步骤2032,确定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针对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设置了阈值。针对多个测试类型集合可设置相同或不同的阈值。例如,将测试类型集合的设置为0.6时,则步骤2031中列举的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0.7大于预设的阈值。
步骤2033,使用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当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时,则使用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对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会生成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为测试通过或测试失败。当测试失败时通过缺陷管理工具生成缺陷编号,可将缺陷编号作为测试结果输出。输出方式可以包括以图表形式多维度输出测试结果和/或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例如,可分别按照测试类型、测试人员输出测试结果。对于具有多个测试类型集合的情况,还可输出多个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的分析图,如果多个测试类型集合是按照软件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则可通过该分析图直观地反映出软件的不同功能模块的统计结果,测试人员很容易发现某些功能模块的测试用例个数太少,需要继续增加测试用例。还可以按测试人员来输出测试结果或统计结果的分析图。可以用于评价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可优先增加权重大的测试类型的测试用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测试类型集合中的各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的测试通过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若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测试通过率为测试通过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测试用例总数之比。例如,如果通过率阈值为98%,当所有测试用例的通过率为100%时,可说明现有的测试用例并不能发现代码中的问题,需要新增测试用例。可将测试结果以短信、邮件等形式推送给测试人员的客户端以通知测试人员以提醒测试人员增加测试用例,或者在测试管理界面上显示增加测试用例的提醒信息。
继续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测试方法的应用场景的一个示意图。在图3的应用场景中,测试人员首先登录测试管理系统可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其中,该测试类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类型具有相应权重,可通过点击“测试内容”查看。测试人员输入测试用例,接收到测试人员输入的测试用例后开始执行测试用例验证步骤以得到测试结果。通过点击“图表分析”展示测试结果。此外管理员可以通过点击“账户管理”按键进行账户管理以增加/修改/删除测试人员。还可以点击“字段管理”以设置测试类型、功能模块、测试用例等。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将测试类型与权重相关联,可以指导测试人员有效地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以达到量化对比的目的。
进一步参考图4,其示出了测试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400。该测试方法的流程4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
步骤402,接收测试用例集合。
步骤403,执行如下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步骤4031,将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作为每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将各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之和作为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
步骤4032,确定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步骤4033,使用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步骤401-4033与步骤201-2033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步骤4044,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将新增的测试用例添加到测试用例集合中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若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小于预设的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将新增的测试用例添加到测试用例集合中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还可输出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并给出统计结果分析以及对测试人员的建议等信息。例如,若预设的阈值为0.8时,则步骤4031中列举的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0.7小于预设的阈值,这说明测试用例的个数不够多,测试覆盖不够全面,因此需要新增测试用例。可以提示用户目前测试用例中未包括测试类型为业务重要场景的测试用例,建议增加该测试类型的测试用例。为了方便测试人员使用,还可以短信、邮件等形式推送给测试人员的客户端以提醒测试人员增加测试用例,或者在测试管理界面上显示增加测试用例的提醒信息。阈值是可以调整的,可以通过修改阈值的方式修改测试触发条件。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与图2对应的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测试方法的流程400突出了增加测试用例的步骤。由此,本实施例描述的方案可以引入更多的测试用例,提高测试的覆盖率。
进一步参考图5,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500包括:获取单元501、接收单元502、统计单元503、确定单元504和执行单元505。其中,获取单元501配置用于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其中,测试类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类型具有相应权重;接收单元502配置用于接收测试用例集合,其中,测试用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对应于测试类型集合中的一种测试类型;统计单元503配置用于将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作为每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将各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之和作为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确定单元504配置用于确定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执行单元505配置用于若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使用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统计单元503将获取单元501获取的测试类型集合和接收单元502接收的测试用例集合进行统计得到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再由确定单元504判断是否由执行单元505执行测试。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进一步配置用于:若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小于预设的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将新增的测试用例添加到测试用例集合中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进一步配置用于:确定测试类型集合中的各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的测试通过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若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单元,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响应于确定出用户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则按照用户输入的设置命令设置以下至少一项:测试类型、权重、测试用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响应于确定出用户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则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用例,并记录用户身份标识。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6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获取单元、接收单元、统计单元、确定单元和执行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该装置中所包含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上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其中,测试类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类型具有相应权重;接收测试用例集合;执行如下测试用例验证步骤:将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作为每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将各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之和作为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确定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若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使用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其中,所述测试类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类型具有相应权重;
接收测试用例集合,其中,所述测试用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对应于所述测试类型集合中的一种测试类型;
执行如下测试用例验证步骤:将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作为每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并将各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之和作为所述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确定所述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若所述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使用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小于预设的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将所述新增的测试用例添加到所述测试用例集合中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测试类型集合中的各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的测试通过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
若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预设测试类型集合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用户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则按照所述用户输入的设置命令设置以下至少一项:
测试类型、权重、测试用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测试用例集合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用户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则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用例,并记录所述用户身份标识。
6.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配置用于获取预设的测试类型集合,其中,所述测试类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类型具有相应权重;
接收单元,配置用于接收测试用例集合,其中,所述测试用例集合中的每个测试用例对应于所述测试类型集合中的一种测试类型;
统计单元,配置用于将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个数与每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作为每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并将各个测试类型的统计结果之和作为所述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
确定单元,配置用于确定所述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执行单元,配置用于若所述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使用每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配置用于:
若所述测试类型集合的统计结果小于预设的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将所述新增的测试用例添加到所述测试用例集合中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配置用于:
确定所述测试类型集合中的各个测试类型对应的测试用例的测试通过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
若大于预设的通过率阈值,则接收新增的测试用例并继续执行上述测试用例验证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单元,配置用于:
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用户具有设置测试类型集合的权限,则按照所述用户输入的设置命令设置以下至少一项:
测试类型、权重、测试用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配置用于:
响应于接收到包括用户身份标识的登录请求,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确定用户是否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
响应于确定出所述用户具有增加测试用例的权限,则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用例,并记录所述用户身份标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20206.6A CN108073506B (zh) | 2016-11-17 | 2016-11-17 | 测试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20206.6A CN108073506B (zh) | 2016-11-17 | 2016-11-17 | 测试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73506A true CN108073506A (zh) | 2018-05-25 |
CN108073506B CN108073506B (zh) | 2021-04-30 |
Family
ID=62160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20206.6A Active CN108073506B (zh) | 2016-11-17 | 2016-11-17 | 测试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73506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25685A (zh) * | 2018-09-21 | 2019-02-12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产品安全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09800169A (zh) * | 2019-01-24 | 2019-05-24 |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测试用例的获取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CN109815133A (zh) * | 2018-12-28 | 2019-05-28 |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815126A (zh) * | 2018-12-21 | 2019-05-28 | 浙江数链科技有限公司 | 软件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198811A (zh) * | 2018-11-19 | 2020-05-26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页面自动化测试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4288A (zh) * | 2009-07-10 | 2009-12-1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测试数据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
CN102708041A (zh) * | 2011-07-12 | 2012-10-03 | 安徽中医学院 | 一种软件可信性质最小测试用例数的计算方法 |
US8375364B2 (en) * | 2006-10-11 | 2013-02-12 | Infosys Limited | Size and effort estimation in testing applications |
CN104461877A (zh) * | 2014-11-27 | 2015-03-25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软件测试方法和软件测试装置 |
-
2016
- 2016-11-17 CN CN201611020206.6A patent/CN1080735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75364B2 (en) * | 2006-10-11 | 2013-02-12 | Infosys Limited | Size and effort estimation in testing applications |
CN101604288A (zh) * | 2009-07-10 | 2009-12-1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测试数据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
CN102708041A (zh) * | 2011-07-12 | 2012-10-03 | 安徽中医学院 | 一种软件可信性质最小测试用例数的计算方法 |
CN104461877A (zh) * | 2014-11-27 | 2015-03-25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软件测试方法和软件测试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文兵: "《基于软件测试的质量度量研究和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25685A (zh) * | 2018-09-21 | 2019-02-12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产品安全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11198811A (zh) * | 2018-11-19 | 2020-05-26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页面自动化测试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815126A (zh) * | 2018-12-21 | 2019-05-28 | 浙江数链科技有限公司 | 软件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9815133A (zh) * | 2018-12-28 | 2019-05-28 |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815133B (zh) * | 2018-12-28 | 2022-08-09 |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800169A (zh) * | 2019-01-24 | 2019-05-24 |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测试用例的获取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73506B (zh) | 2021-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73506A (zh) | 测试方法和装置 | |
CN105335293B (zh) | 一种基于接口并行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方法 | |
US1037260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web performance testing for cloud apps in use-case scenarios | |
CN109828903B (zh) |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5335287B (zh) |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7797923B (zh) | 代码覆盖率分析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 |
CN107957940B (zh) | 一种测试日志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 |
CN109960651A (zh) | 埋点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8660833B2 (en) |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teractive network simulator | |
CN104579830B (zh) | 服务监控方法及装置 | |
CN107688530A (zh) | 软件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8334449A (zh) | 一种接口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532169A (zh) | 接口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2004695A (zh) | 浏览器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9426593A (zh) | 自动评估系统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933509A (zh) | 一种实现自动化测试缺陷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149363A (zh) |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7395747A (zh) | 一种基于stf平台的高扩展方法 | |
CN111552633A (zh) | 接口的异常调用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Meskini et al. | Reliability models applied to mobile applications | |
CN109062807B (zh) | 测试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12631884A (zh) | 基于数据同步的压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180081791A1 (en) | Plugin for multi-module code coverage in web applications | |
CN108804399A (zh) | 表单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 |
CN106383765A (zh) | 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