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41210A - 一种蓝莓复合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莓复合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41210A CN108041210A CN201711382747.8A CN201711382747A CN108041210A CN 108041210 A CN108041210 A CN 108041210A CN 201711382747 A CN201711382747 A CN 201711382747A CN 108041210 A CN108041210 A CN 1080412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ueberry
- green tea
- tea
- twisted
- comp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莓复合绿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物质组成:蓝莓叶、绿茶叶、螃蟹脚、玉米须和紫草;蓝莓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导致肝病的氧化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消除作用;绿茶叶具有提神、利尿、通便的功效;螃蟹脚具有清热利尿、祛风除湿的作用,且还可以去除绿茶叶本身的苦涩味,使得泡制的茶水味道更醇正,也更受年轻人喜欢;玉米须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紫草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由上述几种物质组成的蓝莓复合绿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降脂、降血压、预防和治疗肝病的功效,同时还能够增强饮用者的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饮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蓝莓复合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属杜鹃花科植物,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营养成分高。
其中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瞩目,蓝莓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富含VE、VA、V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质元素。据报道果实中花青苷色素含量高达163mg/100g,鲜果VE含量9.3L|g/100g鲜果,是其他水果如苹果、葡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总氨基酸含量0.254%,比氨基酸含量丰富的山楂还高。蓝莓具有极强的药用价值及营养保健功能,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成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绿茶的多个功效使得其深受人们喜爱,但目前绿茶相关的饮品结构、功能和口味单一,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多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复合绿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蓝莓复合绿茶,由以下物质组成:蓝莓叶、绿茶叶、螃蟹脚、玉米须和紫草。
蓝莓叶的营养成分与蓝莓果实的营养成分类似,可以作为保健茶叶开发利用,本发明摒弃利用蓝莓果实作为保健茶的主要成分,充分利用摘取蓝莓果实后的蓝莓叶作为保健茶的主要成分,达到充分利用蓝莓资源,且成本低的目的。
另外蓝莓叶除了具备蓝莓果实所具备的功能功效外,其研究表明蓝莓叶中含有丰富的多元酚类物质,多元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导致肝病的氧化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消除作用。
绿茶叶是人们熟悉的茶叶品种,其内含的维生素类、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和矿物质元素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起到提神益思、消炎灭菌、解毒醒酒、降脂降压的作用;另外绿茶叶还具有提神、利尿、通便的功效。
螃蟹脚又名枫香斛寄生,其具有清热利尿、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风湿性关节疼痛、腰肌劳损、急性膀胱炎等病症,螃蟹脚也多用于泡制茶水引用,另外,绿茶虽然深受人们喜爱,但其本身具有很浓的苦涩味,使得其受众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将螃蟹脚和绿茶叶进行搭配,螃蟹脚可以去除绿茶叶本身的苦涩味,使得泡制的茶水味道更醇正,也更受年轻人喜欢。
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柱和柱头,夏秋玉米果实成熟时收集,除去杂质即可使用;玉米须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和乳汁不通。
紫草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尿血、热结便秘、烧伤、湿疹等病症;紫草还具有治疗急、慢性肝炎的功效。
由上述几种物质组成的蓝莓复合绿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降脂、降血压、预防和治疗肝病的功效,同时还能够增强饮用者的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该蓝莓复合绿茶口感醇正,无苦涩味,从而扩展了绿茶复合饮品的受众人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蓝莓复合绿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20~25份蓝莓叶、30~35份绿茶叶、10~20份螃蟹脚、10~20份玉米须、8~10份紫草。
复合茶的水分含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茶叶的储存时限、营养和口感,本发明经大量实验筛选发现上述蓝莓复合绿茶的含水量在5~8%时在储存、营养和口感上能达到最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上述蓝莓复合绿茶的制备方法,是将蓝莓叶、绿茶叶、螃蟹脚、玉米须和紫草干燥后进行粉碎得到粉碎物,粉碎物经灭菌后包装成袋,即为成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是将蓝莓叶、绿茶叶、螃蟹脚、玉米须和紫草按比例混合后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的温度为75~8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粉碎是将干燥后的蓝莓叶、绿茶叶、螃蟹脚、玉米须和紫草在粉碎机内粉碎后过100~120目的筛;为了方便各个组分的有效作用成分溶出,同时防止有效成分被破坏,粉碎至100~120目即可,粉碎至更大目数则会破坏有些有效成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装成袋是按照10~15g/袋的重量进行包装。
实际上,上述制备方法中,灭菌处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存在的常规茶叶制备的灭菌操作,但为了尽可能的不增加蓝莓复合绿茶的含水量,一般可以采用紫外照射杀菌操作,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灭菌是将粉碎过筛后的混合物在紫外光下照射5~10mi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由上述蓝莓复合绿茶制成的茶饮料,是将蓝莓复合绿茶包装成茶袋,将茶袋直接放入温度为90~100度的15~20倍重量的水,浸泡5min~7min,除去茶袋即为茶饮料。
或者是,将蓝莓复合绿茶包装成茶袋,将茶袋直接放入15~20倍重量的水,水煮开后保持2~5min过滤除去茶袋得到的滤液即为茶饮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蓝莓复合绿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20g蓝莓叶、30g绿茶叶、10g螃蟹脚、10g玉米须、8g紫草。
该蓝莓复合绿茶的制备方法为:
(1)混合干燥:将20g蓝莓叶、30g绿茶叶、10g螃蟹脚、10g玉米须、8g紫草混合后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的温度为75℃。
(2)粉碎:干燥后将物料放入粉碎机内粉碎后过100目的筛。
(3)灭菌,包装:将过筛后的物料在紫外光下照射5min,并控制灭菌后的物料含水量为5%(若灭菌后的物料含水量较高,可再次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为5%),按10g/袋的重量进行包装即为成品(茶袋1)。
实施例2
一种蓝莓复合绿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23g蓝莓叶、33g绿茶叶、15g螃蟹脚、15g玉米须、9g紫草。
该蓝莓复合绿茶的制备方法为:
(1)混合干燥:将23g蓝莓叶、33g绿茶叶、15g螃蟹脚、15g玉米须、9g紫草混合后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的温度为78℃。
(2)粉碎:干燥后将物料放入粉碎机内粉碎后过110目的筛。
(3)灭菌,包装:将过筛后的物料在紫外光下照射8min,并控制灭菌后的物料含水量为6.5%(若灭菌后的物料含水量较高,可再次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为6.5%),按13g/袋的重量进行包装即为成品(茶袋2)。
实施例3
一种蓝莓复合绿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25g蓝莓叶、35g绿茶叶、20g螃蟹脚、20g玉米须、10g紫草。
该蓝莓复合绿茶的制备方法为:
(1)混合干燥:将25g蓝莓叶、35g绿茶叶、20g螃蟹脚、20g玉米须、10g紫草混合后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的温度为80℃。
(2)粉碎:干燥后将物料放入粉碎机内粉碎后过120目的筛。
(3)灭菌,包装:将过筛后的物料在紫外光下照射10min,并控制灭菌后的物料含水量为8%(若灭菌后的物料含水量较高,可再次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为8%),按15g/袋的重量进行包装即为成品(茶袋3)。
将实施例1到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茶袋1到茶袋3直接放入温度为90~100度的15~20倍重量的水,浸泡5min~7min,除去茶袋即为茶饮料。
或者将茶袋1到茶袋3直接放入15~20倍重量的水,水煮开后保持2~5min过滤除去茶袋得到的滤液即为茶饮料。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蓝莓复合绿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物质组成:蓝莓叶、绿茶叶、螃蟹脚、玉米须和紫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复合绿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20~25份蓝莓叶、30~35份绿茶叶、10~20份螃蟹脚、10~20份玉米须、8~10份紫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莓复合绿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复合绿茶的含水量为5~8%。
4.权利要求3所述蓝莓复合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蓝莓叶、绿茶叶、螃蟹脚、玉米须和紫草干燥后进行粉碎得到粉碎物,粉碎物经灭菌后包装成袋,即为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莓复合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干燥是将蓝莓叶、绿茶叶、螃蟹脚、玉米须和紫草按比例混合后进行热风干燥,热风干燥的温度为75~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莓复合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粉碎是将干燥后的蓝莓叶、绿茶叶、螃蟹脚、玉米须和紫草在粉碎机内粉碎后过100~120目的筛。
7.由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莓复合绿茶制成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是将蓝莓复合绿茶包装成茶袋,将茶袋直接放入温度为90~100度的15~20倍重量的水,浸泡5min~7min,除去茶袋即为茶饮料。
8.由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莓复合绿茶制成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是将蓝莓复合绿茶包装成茶袋,将茶袋直接放入15~20倍重量的水,水煮开后保持2~5min过滤除去茶袋得到的滤液即为茶饮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82747.8A CN108041210A (zh) | 2017-12-20 | 2017-12-20 | 一种蓝莓复合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82747.8A CN108041210A (zh) | 2017-12-20 | 2017-12-20 | 一种蓝莓复合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41210A true CN108041210A (zh) | 2018-05-18 |
Family
ID=62130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82747.8A Pending CN108041210A (zh) | 2017-12-20 | 2017-12-20 | 一种蓝莓复合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4121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42139A (zh) * | 2019-11-28 | 2020-02-04 | 凤冈县苏贵茶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夏季绿茶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
CN113749166A (zh) * | 2021-09-07 | 2021-12-07 | 程东海 | 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9769A (zh) * | 2013-11-23 | 2014-03-05 | 青岛农业大学 | 蓝莓香型绿茶和蓝莓红茶的制备方法 |
CN105166164A (zh) * | 2015-08-31 | 2015-12-23 | 朱爱群 | 一种清热解毒的保健茶 |
CN105853824A (zh) * | 2016-05-11 | 2016-08-17 | 繁昌县倍思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绿茶粉 |
CN106665940A (zh) * | 2016-12-12 | 2017-05-17 | 哈尔滨灵丹鸿运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牛蒡桑叶绿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742139A (zh) * | 2019-11-28 | 2020-02-04 | 凤冈县苏贵茶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夏季绿茶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
-
2017
- 2017-12-20 CN CN201711382747.8A patent/CN1080412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9769A (zh) * | 2013-11-23 | 2014-03-05 | 青岛农业大学 | 蓝莓香型绿茶和蓝莓红茶的制备方法 |
CN105166164A (zh) * | 2015-08-31 | 2015-12-23 | 朱爱群 | 一种清热解毒的保健茶 |
CN105853824A (zh) * | 2016-05-11 | 2016-08-17 | 繁昌县倍思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绿茶粉 |
CN106665940A (zh) * | 2016-12-12 | 2017-05-17 | 哈尔滨灵丹鸿运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牛蒡桑叶绿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742139A (zh) * | 2019-11-28 | 2020-02-04 | 凤冈县苏贵茶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夏季绿茶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侯冬岩等: "茶寄生中茶多酚含量的分析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
刘芳菲: "泻火清热用药茶(下)", 《长寿》 * |
赵先明等: "茶树紫色芽叶的呈味特征及降低苦涩味的研究 ", 《茶叶科学》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42139A (zh) * | 2019-11-28 | 2020-02-04 | 凤冈县苏贵茶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夏季绿茶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
CN113749166A (zh) * | 2021-09-07 | 2021-12-07 | 程东海 | 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33887B (zh) | 一种以湖北海棠叶为原料制备系列保健凉茶的方法 | |
CN103704417A (zh) | 一种苦荞茶 | |
CN104719566A (zh) | 一种青钱柳苦荞茶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2257307B1 (ko) | 니파야자 꽃봉오리를 이용한 기능성 차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한 기능성 차 | |
CN105767196A (zh) | 一种富硒保健腐竹 | |
KR101166884B1 (ko) | 당귀, 천궁, 작약, 숙지황, 홍삼, 감초 및 대추로 이루어진 한방 혼합 침출차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7047878A (zh) |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2204606A (zh) | 袋泡绞股蓝茶 | |
CN102835525B (zh) | 色素万寿菊花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 | |
KR101166883B1 (ko) | 당귀, 천궁, 갈근, 작약, 숙지황, 황기, 홍삼, 건강, 감초, 계피 및 대추로 이루어진 한방 혼합 침출차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8041210A (zh) | 一种蓝莓复合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16109A (zh) | 一种灵芝饮品的制作方法 | |
EP2324718B1 (en) | Health tea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 |
KR101140322B1 (ko) | 홍삼, 당귀, 천궁, 황기, 대추, 백출, 작약, 감초, 계피 및 숙지황으로 이루어진 한방 혼합 침출차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0994177B1 (ko) | 발효 숙성 흑산수유 및 그의 농축액의 제조방법 | |
CN106165739A (zh) | 能防治龋齿的六堡茶的制作方法 | |
KR101202829B1 (ko) | 편백 차의 제조방법 | |
KR100900279B1 (ko) | 옥수수수염, 메밀, 녹차 및 스테비오사이드를 함유하는 액상추출차의 제조방법 | |
CN103053744A (zh) | 绞股蓝竹叶茶及其生产方法 | |
KR20170114100A (ko) | 비타민나무를 함유하는 커피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6900916A (zh) | 一种当归茱萸明目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170133554A (ko) | 쑥을 함유하는 쑥-커피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110029280A (ko) | 한방비누 조성물 | |
CN104068180A (zh) | 一种化痰止咳的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2346082B1 (ko) | 부종 예방 및 부종 완화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