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39112A -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39112A CN107939112A CN201810056498.1A CN201810056498A CN107939112A CN 107939112 A CN107939112 A CN 107939112A CN 201810056498 A CN201810056498 A CN 201810056498A CN 107939112 A CN107939112 A CN 1079391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rage
- car
- parked
- driving road
- pal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2—Small garages, e.g. for one or two cars
- E04H6/06—Small garages, e.g. for one or two cars with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包含框架、托板、移车装置、电机和配重物体。框架有2层,上层汽车可以垂直和水平移动,下层汽车只能垂直升降。停车时,汽车可以任意停在上层或者下层,取用时如果从下往上依次取用汽车,比较简单方便。该车库结构简单,只需改造单个车位而不需要改造整个车库,借用地下车位前方的行车道路空间而在单个车位停放2辆汽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越来越多,而车位越来越稀缺。很多家庭有多辆车,却没有相应的车位。目前公开的多层立体车库占地宽广至少需要2个独立车位的面积,很难安装在住宅小区具有分割成独立所有权或独立使用权的单个车位上,所以这些立体车库只能是大面积范围安置,很难被单个车位用户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利用地下车库的行车道公共空间完成汽车水平移动工作,以解决单个独立车位上停放2辆车和单个车位的面积上安装立体车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家庭用单车位多层立体车库,包含框架、托板、移车装置、电机和配重物体。框架有2层,每层都可以停放汽车,框架的顶端直梁伸出到行车道路上方。托板用于承载汽车,托板有2层且叠放在一起,上层托板长和宽均略小于下层托板,每层托板的四个角分别用绳索固定于连接点,下层托板的连接点位于上层托板在下层托板的垂直投影之外。下层托板的4个连接点垂直上方有固定于框架顶端的定滑轮,电机通过定滑轮用绳索和下层托板连接,电机通过牵引绳索来实现下层托板垂直升降。框架顶端的直梁既是承重梁也是移车装置的水平移动导轨,移车装置下方有滚轮,移车装置通过滚轮在顶端直梁来回移动。移车装置前后各有绳索,分别通过框架顶端的前方横梁和后方横梁上的定滑轮和电机相连。和移车装置固定在一起的4个定滑轮在上层托板的连接点垂直上方,电机通过移车装置的定滑轮用绳索和上层托板相连。电机通过牵引移车装置前后的绳索来实现移车装置以及上层托板水平移动,电机通过牵引移车装置下方的绳索来实现上层托板垂直升降;最后下方有配重物体。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如下:停放时,先进库的汽车车库上层或下层都可以停放,原则上事先知道先出库的汽车停放在车库上层,事先知道后出库的汽车停放在车库下层。出库时,停放在车库下层的汽车直接出库。停放在车库上层的汽车需要出库,先水平移动到行车道路上方,然后垂直下降到行车道路上。如果行车道路足够宽阔,汽车直接驶出托板即可。如果行车道路狭窄,先将停放在车库下层的汽车垂直提升到车库上层,空出车库下层空间,等待出库汽车驶入车库下层,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托板先垂直上升到行车道路上方,等待出库汽车驶出车库,完成出库任务;停放在车库上层的汽车垂直下降到车库下层,停放在行车道路上方的托板水平移动到车库上层。
附图说明
图1是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结构示意并且初始状态图。
图2是1辆汽车进入车库下层状态图。
图3是1辆汽车进入并提升车库上层状态图。
图4是2辆车进入车库状态图。
图5是车库上层汽车水平移动到行车道路上方状态图。
图6是车库上层汽车垂直下降到行车道路上状态图。
图7是车库下层汽车提升到车库上层且原车库上层汽车准备进库状态图。
图8车库下层停有汽车且车库上层托板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包含框架(1)、托板(3)、移车装置(4)、电机和配重物体。框架(1)安装在地下车位上,框架(1)有2层,每层都可以停放汽车,框架(1)的顶端直梁(11)伸出到行车道路上方;托板(3)用于承载汽车,托板(3)有2层且叠放在一起,上层托板(3)长和宽均略小于下层托板(3),每层托板(3)的四个角分别用绳索(32)固定于连接点(31),下层托板(3)的连接点(31)位于上层托板(3)在下层托板(3)的垂直投影之外;下层托板(3)的4个连接点(31)垂直上方有固定于框架(1)顶端的定滑轮,电机通过定滑轮用绳索(32)和下层托板(3)连接,电机通过拉伸或者放松绳索(32),来提升或者下降下层托板(3),下层托板(3)可以垂直升降。框架(1)的顶端直梁(11)既是承重梁也是移车装置(4)的水平移动导轨,移车装置(4)下方有滚轮,移车装置(4)通过滚轮在顶端直梁(11)来回移动;移车装置(4)前后各有绳索(32),分别通过框架(1)顶端的前方横梁(12)和后方横梁(13)上的定滑轮和电机相连,电机通过拉伸移车装置(4)前面或者后面的绳索(32),来牵引移车装置(4)向横梁(12)方向前进或者后退。和移车装置(4)固定在一起的4个定滑轮在上层托板的连接点(31)垂直上方,电机通过移车装置(4)的定滑轮用绳索(32)和上层托板(3)相连,电机通过拉伸或者放松绳索(32),来提升或者下降上层托板(3)。上层托板(3)可以在上层水平来回移动,车库里或者行车道路上垂直升降。当停在框架(1)上层的汽车被水平移出车库到行车道路上方时,整个车库的重心太高,容易翻到,因此框架(1)最后下方需要配重物体。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如下:
(A)如图1当车库没有汽车停放时,汽车可以驶入车库,如图2停放在车库下层,也可以如图3提升并停放在车库上层。
(B)如图3当车库上层有车停放时且车库下层没有车停放时,如图4汽车可以驶入车库,并停到车库下层。
(C)如图2当车库上层没有车停放时且车库下层有车停放时,如图3将车库下层汽车提升到车库上层,如图4等待进库汽车可以驶入车库下层,并停到车库下层。
(D)当车库下层汽车需要出库时,直接开出车库即可。
(E)如图3当车库下层没有汽车停放并且车库上层汽车需要出库时,如图2将车库上层汽车下降到车库下层,然后驶出车库。
(F)如图4当车库下层有汽车停放并且车库上层汽车需要出库时,如图5先将车库上层汽车水平移动到行车道路上方,如图6再垂直下降到行车道路上;如果行车道路足够宽,等待出库汽车驶出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上层托板即可;如果行车道路狭窄无法直接驶出上层托板,如图7将车库下层汽车提升到车库上层,空出车库下层空间,等待出库汽车从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上层托板上驶入车库下层,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上层托板垂直上升到行车道路上方,等待出库汽车从车库下层驶出,完成出库任务;停在车库上层的汽车垂直下降到车位下层,停在行车道路上方的上层托板水平移动到车库上层。
(G)如果车库上层汽车已经按照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F)出库,车库下层的汽车依然停放在车库里并且还有一辆汽车需要进库时,车库上层的托板先水平移动到行车道路上方,然后垂直下降到行车道路上,如图8。如果行车道路足够宽阔,等待进库汽车直接驶入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托板,然后垂直上升到行车道路上方,再水平移动到车库上层。如果行车道路狭窄从而等待进库汽车无法直接驶入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托板,车库下层停放的汽车驶出车库,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上层托板上,然后上层托板先垂直上升到行车道路上方再水平移动到车库上层,把已经停放在车库下层的汽车借助行车道路空间移动到车库上层,空出车库下层,等待进库汽车驶入车库下层,停在车库下层。
(H)经常使用的汽车停在车库下层,很少使用的汽车停在车库上层。
(I)如果事先知道先出库的汽车最好停在下层,事先知道的后出库的汽车最好停在上层。
(J)当车库中没有汽车停放时,恢复到如图1的初始状态,和移车装置(4)相连的托板(3)在上方,直接和框架(1)顶端相连的托板(3)在下方。
大多数汽车高度约为1.5米,部分地下车位3米以上,因此部分地下车位可以设置2层的立体车库。车库框架安装在车位上,托板、移车装置、电机和配重物体都安装在车库里空余位置,可以在单个车位上安装该车库。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结构简单,利用行车道的空间来存取车库上层汽车。
Claims (2)
1.一种家庭用单车位多层立体车库,包含框架(1)、托板(3)、移车装置(4)、电机和配重物体;其特征在于:框架(1)有2层,每层都可以停放汽车,框架(1)的顶端直梁(11)伸出到行车道路上方;托板(3)用于承载汽车,托板(3)有2层且叠放在一起,上层托板(3)长和宽均略小于下层托板(3),每层托板(3)的四个角分别用绳索(32)固定于连接点(31),下层托板(3)的连接点(31)位于上层托板(3)在下层托板(3)的垂直投影之外;下层托板(3)的4个连接点(31)垂直上方有固定于框架(1)顶端的定滑轮,电机通过定滑轮用绳索(32)和下层托板(3)连接,电机通过牵引绳索(32)来实现下层托板(3)垂直升降;框架(1)顶端的直梁(11)既是承重梁也是移车装置(4)的水平移动导轨,移车装置(4)下方有滚轮,移车装置(4)通过滚轮在顶端直梁(11)来回移动;移车装置(4)前后各有绳索(32),分别通过框架(1)顶端的前方横梁(12)和后方横梁(13)上的定滑轮和电机相连;和移车装置(4)固定在一起的4个定滑轮在上层托板的连接点(31)垂直上方,电机通过移车装置(4)的定滑轮用绳索(32)和上层托板(3)相连;电机通过牵引移车装置(4)前后的绳索(32)来实现移车装置(4)以及上层托板(3)水平移动,电机通过牵引移车装置(4)下方的绳索(32)来实现上层托板(3)垂直升降;最后下方有配重物体。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
(A)当车库没有汽车停放时,汽车可以驶入车库,停放在车库下层,也可以提升并停放在车库上层;
(B)当车库上层有车停放时且车库下层没有车停放时,汽车可以驶入车库,并停到车库下层;
(C)当车库上层没有车停放时且车库下层有车停放时,将车库下层汽车提升到车库上层,等待进库汽车可以驶入车库下层,并停到车库下层;
(D)当车库下层汽车需要出库时,直接开出车库即可;
(E)当车库下层没有汽车停放并且车库上层汽车需要出库时,将车库上层汽车下降到车库下层,然后驶出车库;
(F)当车库下层有汽车停放并且车库上层汽车需要出库时,先将车库上层汽车水平移动到行车道路上方,再垂直下降到行车道路上;如果行车道路足够宽,等待出库汽车驶出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上层托板即可;如果行车道路狭窄无法直接驶出上层托板,将车库下层汽车提升到车库上层,空出车库下层空间,等待出库汽车从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上层托板上驶入车库下层,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上层托板垂直上升到行车道路上方,等待出库汽车从车库下层驶出,完成出库任务;停在车库上层的汽车垂直下降到车位下层,停在行车道路上方的上层托板水平移动到车库上层;
(G)如果车库上层汽车已经按照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F)出库,车库下层的汽车依然停放在车库里并且还有一辆汽车需要进库时,车库上层的托板先水平移动到行车道路上方,然后垂直下降到行车道路上;如果行车道路足够宽阔,等待进库汽车直接驶入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托板,然后垂直上升到行车道路上方,再水平移动到车库上层;如果行车道路狭窄从而等待进库汽车无法直接驶入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托板,车库下层停放的汽车驶出车库,停放在行车道路上的上层托板上,然后上层托板先垂直上升到行车道路上方再水平移动到车库上层,把已经停放在车库下层的汽车借助行车道路空间移动到车库上层,空出车库下层,等待进库汽车驶入车库下层,停在车库下层;
(H)经常使用的汽车停在车库下层,很少使用的汽车停在车库上层;
(I)如果事先知道先出库的汽车最好停在下层,事先知道的后出库的汽车最好停在上层;
(J)当车库中没有汽车停放时,恢复到初始状态,和移车装置(4)相连的托板(3)在上方,直接和框架(1)顶端相连的托板(3)在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56498.1A CN107939112A (zh) | 2018-01-21 | 2018-01-21 |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和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56498.1A CN107939112A (zh) | 2018-01-21 | 2018-01-21 |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和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39112A true CN107939112A (zh) | 2018-04-20 |
Family
ID=6193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56498.1A Pending CN107939112A (zh) | 2018-01-21 | 2018-01-21 |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和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3911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5698A (zh) * | 2020-03-03 | 2020-06-26 | 温州鑫锐翔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充电汽车和车位组合系统 |
CN112177399A (zh) * | 2020-09-11 | 2021-01-05 | 李梅 | 一种地下双层立体车库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60068A (ja) * | 1990-06-29 | 1992-02-26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コンテナ用トレーラシャーシの立体格納設備 |
WO1997020120A1 (en) * | 1995-11-27 | 1997-06-05 | Nam Gung Moon Hak | Double-pallet parking garage |
CN101148950A (zh) * | 2007-10-23 | 2008-03-26 | 王峄 | 双层独立进出立体车库 |
CN202544453U (zh) * | 2012-02-28 | 2012-11-21 | 浙江工业大学 | 立体车库 |
CN102839834A (zh) * | 2012-03-12 | 2012-12-26 | 梁嘉麟 | 修建在狭窄道路上的敞开式立体车库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735701A (zh) * | 2015-01-29 | 2016-07-06 | 成都西部泰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立体停车装置 |
CN106193709A (zh) * | 2016-07-06 | 2016-12-07 | 东华大学 | 一种带有自动旋转定位停车机构的双层立体车库 |
CN106639435A (zh) * | 2017-03-01 | 2017-05-10 | 四川共荣同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车库 |
CN207944753U (zh) * | 2018-01-21 | 2018-10-09 | 杨伟 |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 |
-
2018
- 2018-01-21 CN CN201810056498.1A patent/CN1079391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60068A (ja) * | 1990-06-29 | 1992-02-26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コンテナ用トレーラシャーシの立体格納設備 |
WO1997020120A1 (en) * | 1995-11-27 | 1997-06-05 | Nam Gung Moon Hak | Double-pallet parking garage |
CN101148950A (zh) * | 2007-10-23 | 2008-03-26 | 王峄 | 双层独立进出立体车库 |
CN202544453U (zh) * | 2012-02-28 | 2012-11-21 | 浙江工业大学 | 立体车库 |
CN102839834A (zh) * | 2012-03-12 | 2012-12-26 | 梁嘉麟 | 修建在狭窄道路上的敞开式立体车库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735701A (zh) * | 2015-01-29 | 2016-07-06 | 成都西部泰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立体停车装置 |
CN106193709A (zh) * | 2016-07-06 | 2016-12-07 | 东华大学 | 一种带有自动旋转定位停车机构的双层立体车库 |
CN106639435A (zh) * | 2017-03-01 | 2017-05-10 | 四川共荣同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车库 |
CN207944753U (zh) * | 2018-01-21 | 2018-10-09 | 杨伟 |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5698A (zh) * | 2020-03-03 | 2020-06-26 | 温州鑫锐翔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充电汽车和车位组合系统 |
CN112177399A (zh) * | 2020-09-11 | 2021-01-05 | 李梅 | 一种地下双层立体车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76534U (zh) | 立式停车架 | |
CN102392546A (zh) | 一种升降式立体车库 | |
CN111456516A (zh) | 一种九宫格智能停车库 | |
CN208202728U (zh) | 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 | |
CN107939112A (zh) |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和使用方法 | |
CN105625780B (zh) | 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 | |
CN108708611A (zh) | 适用于楼间过道的立体车库 | |
CN108824880B (zh) |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8086750B (zh) |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存车、取车方法 | |
CN201661098U (zh) | 一种立体车库的车辆垂直升降机械系统 | |
CN110871861A (zh) | 一种双层导轨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 |
CN201649720U (zh) | 住宅小区双层停车位 | |
CN110485770A (zh) | 一种双层立式停车装置 | |
CN207944753U (zh) |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 | |
CN108386038A (zh) | 单元化升降横移智能立体车库设备 | |
CN205370042U (zh) | 一种立体式停车装置 | |
CN208184323U (zh) | 四杆侧方升降式立体车位 | |
CN207920195U (zh) | 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库 | |
CN211647517U (zh) | 一种上下二层智能立体停车库 | |
CN209429631U (zh) | 多层自动停车装置 | |
CN206571226U (zh) | 一种层叠设置的高层停车位 | |
CN106930574A (zh) | 一种双层停车装置 | |
CN106930579A (zh) | 车辆立体存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物品立体存储系统 | |
CN218265209U (zh) | 一种智能控速的升降横移停车装置 | |
CN206035015U (zh) | 可同时存取多辆汽车的新式升降停车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