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8886A - 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8886A
CN107858886A CN201710947205.4A CN201710947205A CN107858886A CN 107858886 A CN107858886 A CN 107858886A CN 201710947205 A CN201710947205 A CN 201710947205A CN 107858886 A CN107858886 A CN 107858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cap
road
elevated bridge
roadbed
perimeter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72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胜强
王胜
朱静颖
胡程
张依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72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58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58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8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4Foundations produced by soil stabilis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05Soil-conditioning by mixing with fibrous materials, filaments, open mesh or the lik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高架桥梁承台边缘处设置倒角,周边道路开挖台阶至承台底,回填碎石、砾石或砂至承台顶部以上,形成周边道路路基,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形成稳定放坡面,承台上方回填土与周边道路路基之间设置土工布形成稳定滑动面,从而将道路路基沉降区与承台沉降区形成两个独立的沉降区。最后完成路基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施工方便,造价经济,防治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设计、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控制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
背景技术
为节约、集约道路交通用地,高架桥梁基础两侧一般会就近设置机动车车行道。从目前国内城市高架快速路建设情况来看,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内车道一侧由于桥梁桩基的加固作用沉降较小,而另一侧则在软土地基之上,一般只进行常规的回填处理沉降较大。因此,城市道路内车道路面经常出现纵向跳车、横向积水现象,甚至引发道路安全事故。如何经济解决软土地基区域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不均沉降,避免纵向跳车、横向积水等病害反复出现,是城市道路建设者、养护管理者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以解决软土地基区域,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其特征在于高架桥梁承台边缘处设置倒角,周边道路开挖台阶至承台底,回填碎石、砾石或砂至承台顶部以上,形成周边道路路基,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形成稳定放坡面,承台上方回填土与周边道路路基之间设置土工布形成稳定滑动面,从而将道路路基沉降区与承台沉降区形成两个独立的沉降区,周边道路路基上方进行道路路面路基回填。
进一步地,高架桥梁承台倒角设置宽度为20~50cm,深度为20~80cm。
进一步地,桥梁承台上方填土材料采用种植土并压实,种植土放坡坡脚处应超出承台切角线3~5cm。
进一步地,承台四周开挖台阶不小于两级,回填碎石、砾石或砂至承台顶部以上后,在路面垫层底部加铺钢塑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应与承台底边线保持一定距离,且不小于0.5m。
进一步地,承台上方设置胶合板,与道路路面路基填料之间进行隔离,胶合板厚度不小于5mm。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施工方法,以解决软土地基区域,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高架桥梁承台边缘处设置倒角;
B、对现状道路开挖台阶至承台底,回填碎石、砾石或砂至承台顶部以上,形成周边道路路基;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形成稳定放坡面,承台上方回填土与周边道路路基之间设置土工布形成稳定滑动面,从而将道路路基沉降区与承台沉降区形成两个独立的沉降区;
C、最后在周边道路路基上方,对已开挖的台阶进行道路路面路基回填。
进一步地,所述对高架桥梁承台设置倒角是在施工承台时立模一次性完成,设置宽度为20~50cm,深度为20~80cm,纵向范围为与地面道路相接的所有区域。
进一步地,桥梁承台上方填土材料采用种植土并压实,种植土放坡坡脚处应超出承台切角线3~5cm,以防止道路路基压实、行车挤压引起的推移。
进一步地,所述现状道路开挖台阶,回填碎石、砾石或砂至承台顶部以上后,在路面垫层底部加铺钢塑双向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应与承台底边线保持一定距离,且不小于0.5m。
进一步地,路基路面施工时应在承台上方设置一块胶合板将两侧路面进行隔离,胶合板厚度不小于5mm。
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布采用无纺织物,应与承台底边线保持一定距离,且不小于0.5m。其握持强度应≥1.2KN,刺破强度应≥0.3KN,梯形撕裂强度应≥0.3KN,CBR顶破强度应≥2.5KN。
进一步地,路基路面包括垫层、基层、面层,基层上方铺设聚酯玻纤布。
进一步地,所述聚酯玻纤布单位重量:≥125g/m2,厚度:≤1.2mm,抗拉强度(纵向):≥8KN/m,断裂延伸率(纵横向):≤5%,CBR顶破强力:≥550N,熔点:≥257℃。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路基、路面开挖台阶适用于承台周边区域,路基开挖台阶不小于两级,宽度不小于1.0m,采用分层回填以满足设计压实度要求;路面开挖台阶宽度不小于路面结构层厚度,基层与面层均应设置台阶。
本发明所采用的整体思路是在高架桥梁承台边缘设置倒角、种植土放坡设置滑动面等处理将新建道路路基路面沉降区与承台沉降区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沉降区,从而防止道路路面横向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进而避免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出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对常规路段承台边缘进行全面倒角处理,在承台与路基之间设置稳定滑动面,操作简单且极大有利于独立沉降区的形成;
2)本发明相比在部分现有技术中对承台周边进行地基处理,十分节约造价,且效果更优;
3)本发明在路基纵向分界处设置土工布不仅有加筋路基的作用,同时形成滑动面,隔离两个沉降区;
4)本发明在路基顶面设置的土工布与承台底边线保持了一定距离,以防止道路路基压实、行车挤压引起的推移,进而影响两个独立沉降区的形成;
5)本发明将承台沉降区与道路沉降区进行分离,对处理桥梁基础周边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具有良好的效果。
6)本发明对现状路基开挖台阶不小于两级并回填有利减少新老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少纵向裂缝。
附图说明
图1桥梁承台周边平面图;
图2桥梁承台周边立面图。
图中包括:承台倒角1,承台四周开挖台阶2,级配碎石3,承台上方回填区域4,新旧路面边缘台阶5,钢塑双向土工格栅6,稳定滑动面7,胶合板8,聚酯纤维布9,承台10,立柱11,垫层12,基层13,面层14,侧石15,加罩层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常见的高架桥梁下部平面布置图,地面道路中央分隔带处设置多处立柱,由于立柱基础及桩基的存在,一般情况下立柱周边的道路不会出现沉降,而其他道路会因为软土地基的原因而出现沉降,进而使得高架桥梁承台周边与现状新建道路产生差异沉降。差异沉降的产生不仅会出现路面积水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当车辆行驶在地面道路内车道时,由于承台周边道路的隆起,导致车辆出现纵向跳车和横向不平衡,影响车辆行驶安全。长此以往,地面道路内车道的使用率将大大减低。
采用本发明的适用于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对该道路进行改造,其基本方法为:在承台边缘处设置倒角1,开挖老路台阶2不少于两级,回填碎石、砾石或砂3至承台顶部以上,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形成稳定放坡面,从而将道路路基沉降与承台沉降形成两个独立的沉降区。最后完成路基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施工。
承台倒角1在施工承台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立模完成,一般宽度为20~50cm,深度为20~80cm,长度为与地面辅道相接的所有区域。倒角处理应考虑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的相关因素,不得在承台成型后实施。
承台顶面覆土按≥1.5m控制,承台四周开挖台阶2,布置两级台阶,第一级台阶开挖宽度b以1.0m控制,高度Δh可根据承台深度调整,图中每级台阶开挖深度为Δh/2。台阶范围内采用碎石、砾石或砂分层回填平整,其压实度、级配应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
承台上方回填区域4基本位于设计绿化分割带中,回填材料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应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需适当压实。承台上方回填土与周边道路路基之间设置土工布形成倾斜的稳定滑动面7。
承台顶至路面结构底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3,如碎石、砾石或砂分层压实,每层填筑厚度一般不大于30cm,压实度应达到《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路基顶部应加铺一层钢塑双向土工格栅6,钢塑双向土工格栅应与承台底边线保持一定距离,且不小于0.5m。钢塑双向土工格栅宜采用凸结点型式,以保证结点连接牢固,其性能要求如下:①纵向抗拉强度:≥100KN;横向抗拉强度:≥100KN;②伸长率:≤3%;结点剥离力:≥500N。同时为了减少搭接工程数量,钢塑双向土工格栅幅宽不宜小于2.0m。承台顶面路基填料与道路路面之间采用胶合板8进行隔离,胶合板应采用I类(NQF),厚度不小于5mm。
钢塑双向土工格栅6上方依次设置垫层12、基层13、面层14,基层13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层。
新旧路面边缘应凿成台阶,在面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层之间设置聚酯纤维布9,以减少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铺设宽度不小于1.0m。聚酯玻纤布单位重量:≥125g/m2,厚度:≤1.2mm,抗拉强度(纵向):≥8KN/m,断裂延伸率(纵横向):≤5%,CBR顶破强力:≥550N,熔点:≥257℃。
最后,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完成道路路面施工。
本发明为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区域,桥梁承台边线距离中央分隔带边线0~25cm时周边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方法。本发明施工方便,造价经济,防治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本实施例的教导,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实现其它本发明保护范围内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其特征在于高架桥梁承台边缘处设置倒角,周边道路开挖台阶至承台底,回填碎石、砾石或砂至承台顶部以上,形成周边道路路基,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形成稳定放坡面,承台上方回填土与周边道路路基之间设置土工布形成稳定滑动面,从而将道路路基沉降区与承台沉降区形成两个独立的沉降区,周边道路路基上方进行道路路面路基回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其特征在于高架桥梁承台倒角设置宽度为20~50cm,深度为20~8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其特征在于桥梁承台上方填土材料采用种植土并压实,种植土放坡坡脚处应超出承台切角线3~5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其特征在于周边道路回填碎石、砾石或砂至承台顶部以上后,在路面垫层底部加铺钢塑双向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应与承台底边线保持一定距离,且不小于0.5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其特征在于承台上方设置胶合板,与道路路基路面填料之间进行隔离。
6.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高架桥梁承台边缘处设置倒角;
B、对现状道路开挖台阶至承台底,回填碎石、砾石或砂至承台顶部以上,形成周边道路路基;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形成稳定放坡面,承台上方回填土与周边道路路基之间设置土工布形成稳定滑动面,从而将道路路基沉降区与承台沉降区形成两个独立的沉降区;
C、最后在周边道路路基上方,对已开挖的台阶进行道路路面路基回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高架桥梁承台设置倒角是在施工承台时立模一次性完成,设置宽度为20~50cm,深度为20~80cm,纵向范围为与地面道路相接的所有区域。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桥梁承台上方填土材料采用种植土并压实,种植土放坡坡脚处应超出承台切角线3~5cm,以防止道路路基压实、行车挤压引起的推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状道路开挖台阶,回填碎石、砾石或砂至承台顶部以上后,在路面垫层底部加铺钢塑双向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应与承台底边线保持一定距离,且不小于0.5m。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路基路面施工时应在承台上方设置一块胶合板将两侧路面进行隔离,胶合板厚度不小于5mm。
CN201710947205.4A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7858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7205.4A CN107858886A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7205.4A CN107858886A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8886A true CN107858886A (zh) 2018-03-30

Family

ID=61699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7205.4A Pending CN107858886A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5888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12964U (zh) * 2013-04-19 2013-09-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富冰、饱冰路段片块石型高速公路路基拓宽结构
CN204401447U (zh) * 2015-01-27 2015-06-17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结构
JP2015183419A (ja) * 2014-03-24 2015-10-22 西松建設株式会社 地盤造成工法および地盤構造
CN107119522A (zh) * 2017-06-22 2017-09-01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新旧路基衔接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12964U (zh) * 2013-04-19 2013-09-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富冰、饱冰路段片块石型高速公路路基拓宽结构
JP2015183419A (ja) * 2014-03-24 2015-10-22 西松建設株式会社 地盤造成工法および地盤構造
CN204401447U (zh) * 2015-01-27 2015-06-17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结构
CN107119522A (zh) * 2017-06-22 2017-09-01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新旧路基衔接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旦书: "光明路轨道交通L11基础承台与道路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案"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5911B (zh) 一种临水悬壁高挡墙填方段拓宽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334357B (zh) 一种高架桥下桩基承台伸入路基的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3174453U (zh) 一种用于治理桥头跳车的轻质路堤结构
CN108797249A (zh) 软土路基高填方陡坡路段泡沫轻质土的施工方法
CN204940030U (zh) 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路面拼接结构
CN106400636B (zh) 一种多层道路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
CN105297571A (zh) 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914173A (zh)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泡沫轻质土浇筑台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50571A (zh) 一种道路塌方应急与永久支挡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7190602A (zh) 一种河流冲刷段桩承式泡沫混凝土轻质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958018A (zh) 一种强降雨城市道路透水性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358196B (zh) 已通车公路路堤沉降处置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4480956B (zh) 一种小直径模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CN103835203A (zh) 一种深厚软基后顶升轻质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3334154U (zh) 一种高架桥下桩基承台伸入路基的路堤结构
CN107841913B (zh) 一种防沉降路基施工方法
CN203034328U (zh) 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结合部处治结构
CN205399440U (zh) 一种膨胀土路堑结构
CN110331629A (zh) 一种公路防沉降施工方法
CN204059125U (zh) 一种临水悬壁高挡墙填方段拓宽路堤结构
CN107761497B (zh)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
CN207552833U (zh) 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结构
CN104894935A (zh) 一种既有高速公路(铁路)路堤轻质化沉降控制方法
CN206127789U (zh) 公路隧道行车减振降噪结构
CN107858886A (zh) 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