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3801A - 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43801A CN107843801A CN201710992122.7A CN201710992122A CN107843801A CN 107843801 A CN107843801 A CN 107843801A CN 201710992122 A CN201710992122 A CN 201710992122A CN 107843801 A CN107843801 A CN 1078438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bar
- arrester
- testing
- oscillation device
- plat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29920002554 vinyl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3739 Ne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617 Vin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HGAZMNJKRQFZKS-UHFFFAOYSA-N chloroethene;ethenyl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ClC=C.CC(=O)OC=C HGAZMNJKRQFZK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108 pi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82 po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49 preven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33855 Orchid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75 laxa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41 laxa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12—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 G01R31/1227—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将第一绝缘杆固定树立在直流场断路器振荡装置平台上,第一绝缘杆通过高压加压线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上连接有高压加压线对避雷器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以及放电计数器的检查,进行完一支避雷器的测量后,只需将第二绝缘杆取下挂到另一支避雷器上的法兰即可。本发明针对不同位置的平台避雷器实现高压测试线布线的不同角度和高度的选择,可以解决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避雷器组高压直流泄漏测量中高压引线布置困难的问题,操作方便快捷,效率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场断路器振荡平台避雷器组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换流站的重要设备,用于保护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免受过电压危害的重要保护电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通常开展的预防性试验项目通常有本体及底座绝缘电阻测试、直流1mA电压U1mA及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检查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这些测试项目能有效地检查避雷器状况,判断避雷器性能。现场试验时,停电时间有限,选择最优化的试验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试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按时完成工作,减小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小对被试设备的损坏。
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一般设计为高度约为2米,长约3米,宽约2米的水泥柱支撑式平台,该平台中避雷器数量布置较多,一般从10只到30只左右不等。在换流站现场开展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避雷器试验时,需要在避雷器的顶端施加相应UNmA的高压直流电压,从避雷器底部采集泄漏电流INmA。为了方便现场试验工作的开展,现场使用的高压直流发生器一般容量较小,只能一次仅对一台避雷器开展直流泄漏测量试验。但是,由于平台中每只避雷器与其他避雷器之间的距离约15cm左右,这导致在试验中需要较好的控制好电压与击穿距离间的关系,保证高压引线不能对周围其他非被试避雷器放电,或者存在连接。
更好的控制好试验中高压测试线与非被试避雷器之间的距离,对该试验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目前现场使用的方法除了逐个拆除避雷器开展试验外,就是将高压加压引线捆绑至绝缘杆上,再使用绝缘杆将高压加压引线拉起,防止与其他非被试设备存在击穿距离不足的情况。但是由于目前绝缘杆杆头装置是型挂钩式,在拉接高压引线时只能将高压引线捆绑在型挂钩上再通过移动绝缘杆杆体实现引线的位置和长短的移动。该方法现场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下,操作中也需要人员多次捆绑后才能实现对高压引线的移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解决了测试过程中高压加压线布线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将第一绝缘杆固定树立在直流场断路器振荡装置平台上,第一绝缘杆通过高压加压线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上连接有高压加压线对避雷器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以及放电计数器的检查,进行完一支避雷器的测量后,只需将第二绝缘杆取下挂到另一支避雷器上的顶部法兰即可。
进一步地,测试绝缘电阻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场断路器振荡装置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兆欧表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测避雷器的底部法兰连接,被测避雷器的测量部位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进一步地,测试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直流高压发生器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被测避雷器的底部法兰用测试线与微安表一侧连接,微安表另一侧与地线连接,被测避雷器的顶部法兰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进一步地,检查放电计数器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校验仪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被测避雷器放电计数器上端与第二绝缘杆相连,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杆和第二绝缘杆的顶端均设有夹件,所述夹件包括型挂钩3,所述型挂钩3一端的头部设有圆台8,圆台8的后方设有插线槽1,靠近插线槽1处设置V型挂钩2;所述型挂钩3另一端的末端设有滑轮槽5,滑轮槽5内设有滚动滑轮4;所述滑轮槽5的下方设有与绝缘杆接口配套的连接件10。
所述滑轮槽5的一侧铰接有能开合的侧裙6,侧裙6上铰接有卡锁连接片11,卡锁连接片11中部设有卡槽7,卡槽7与固定在混轮槽上方的锁扣进行活动式连接。
所述型挂钩3、V型挂钩2和混轮槽5一体成型,构成羊角锤形状;所述V型挂钩2为曲面设计,与水平面呈15~20°,且V型挂钩2沟槽内为斜口状。
所述插线槽1内延纵深方向布置有弓形内嵌弹簧9;所述滚动滑轮4中部设有凹槽,滚动滑轮4材质为聚乙烯塑料。
本发明通过两个绝缘杆与高压加压线进行测试工作,本发明将第一绝缘杆固定树立在直流场断路器振荡装置平台上,第一绝缘杆通过高压加压线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上连接有高压加压线对避雷器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能很好地控制试验高压测试线与非被试避雷器之间的距离,保证高压测试线不对周围其他非被试避雷器放电,提升了试验的安全性;通过第一绝缘杆上夹件的滑轮可以随意移动第二绝缘杆开展并联在一起的几十个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大大节约了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在使用中,本发明还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高压加压线布线连接方式,如可以将高压试验引线直接插在插线槽内,试验人员可以通过操作与本发明连接的绝缘杆,根据现场不同型号的避雷器和不同的避雷器安装方式,灵活使用型挂钩、V型挂钩和滚动滑轮合理设定试验中高压试验引线的布线路径,从而方便平台避雷器的现场试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绝缘杆上设置夹件,夹件主要包括:型挂钩3、插线槽1、V型挂钩2和滚动滑轮4。型挂钩3头部为圆台挂钩(圆形饼状),器身为型,与V型挂钩一体连接。型挂钩的主要功能为在避雷器高压直流泄漏测试试验中,通过型将拉线工具及绝缘杆牢固钩挂于避雷器顶部的平板或凹槽内,从而实现高压试验引线与避雷器顶部的可靠接触;插线槽1设置在型挂钩顶部,为方便插接Φ4高压试验专用测试线插头,插线槽内延纵深方向布置有弓形内嵌弹簧,可使被插入的测试线插头牢固插嵌在插线槽内;
V型挂钩2为从型挂钩向反向延伸出的矩形金属挂钩,该金属挂钩经工艺处理成15°曲面,再对其进行V型开口加工而成,V型挂钩2与型挂钩3加工成一体连接。该V型挂钩2的主要功能为在避雷器高压直流泄漏测试试验中,有部分避型号的避雷器由于顶部没有适合型挂钩3钩挂的部位,或者型挂钩3不能牢固挂紧,但避雷器顶部有安装螺丝,此时就可以通过V型挂钩将其及绝缘杆牢固钩挂在螺丝上,从而实现高压试验引线与避雷器顶部的可靠接触。V型挂钩2用于在开展避雷器高压直流泄漏测量试验时,可以使用V型挂钩将高压试验引线挂接在被试避雷器顶端螺丝上,使高压直流电压施加在被试避雷器顶端;
滚动滑轮4在开展避雷器高压直流泄漏测量试验时;将高压试验引线穿过滚动滑轮,从而可以方便的使高压试验引线在滚动滑轮上拉伸移动,使在开展平台避雷器组避雷器试验时方便高压引线的高空布线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主要是用于在对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避雷器组逐个开展测试工作时,由于平台避雷器组中避雷器相互之间间距狭小,难以控制连接在被试避雷器顶端高压测试线与非被试品之间的击穿距离而设计;本发明提供的拉线工具在使用时与HV-240型伸缩式绝缘杆配合使用,通过装置中的滚动滑轮将高压测试线提伸至试验需要的足够距离,也可通过装置中的型挂钩和V型挂钩,针对不同位置的平台避雷器实现高压测试线布线的不同角度和高度的选择,可以解决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避雷器组高压直流泄漏测量中高压引线布置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夹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插线槽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夹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夹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夹件的俯视图;
图6为振荡装置避雷器试验原理接线图;
图7为绝缘电阻测试连线示意图;
图8为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连线图;
图9为检查放电计数检测的连接图;
图中标记:1-插线槽,2-V型挂钩,3-型挂钩,4-滚动滑轮,5-滑轮槽,6-侧裙,7-卡槽,8-圆台,9-弓形内嵌弹簧,10-连接件,11-卡锁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所述绝缘杆顶端设有夹件,夹件包括型挂钩3,所述型挂钩3一端的头部设有圆台8,圆台8的后方设有插线槽1,靠近插线槽1处设置V型挂钩2;型挂钩3另一端的末端设有滑轮槽5,滑轮槽5内设有滚动滑轮4。型挂钩3、V型挂钩2和混轮槽5一体成型,构成类似羊角锤形状。滚动滑轮4中部设有凹槽,滚动滑轮4材质为聚乙烯塑料。
滑轮槽5的一侧铰接有能开合的侧裙6,侧裙6上铰接有卡锁连接片11,卡锁连接片11中部设有卡槽7,卡槽7与固定在混轮槽上方的锁扣进行活动式连接。滑轮槽5的下方设有与绝缘杆接口配套的连接件10,通过连接件10连接在绝缘杆端头上。
插线槽1内延纵深方向布置有弓形内嵌弹簧9,见图2。
V型挂钩2为曲面设计,与水平面呈15~20°,且V型挂钩2沟槽内为斜口状。
所述插线槽1为方便插接Φ4高压试验专用测试线插头,插槽内延纵深方向布置有弓形内嵌弹簧9,可使测试线插头牢固插嵌在插槽内;
所述型挂钩为头部为圆形饼状,器身为L型,但与V型挂钩一体连接。该型挂钩的主要功能为在避雷器高压直流泄漏测试试验中,通过型挂钩将拉线工具及绝缘杆牢固钩挂于避雷器顶部的平板或凹槽内,从而实现高压试验引线与避雷器顶部的可靠接触;
所述V型挂钩2为从型挂钩3反向延伸出的矩形金属挂钩,对该金属挂钩经工艺处理成15°曲面,再对其进行V型开口加工,并与型挂钩加工成一体连接。该V型挂钩的主要功能为在避雷器高压直流泄漏测试试验中,有部分避型号的避雷器由于顶部没有适合型挂钩钩挂的部位,或者型挂钩不能牢固挂紧,但避雷器顶部安装有螺丝,此时就可以通过V型挂钩将拉线工具及绝缘杆牢固钩挂在螺丝上,从而实现高压试验引线与避雷器顶部的可靠接触;
所述滚动滑轮4为聚乙烯滑轮,聚乙烯滑轮外侧设置可开合的侧裙。在使用时,可将高压试验引线通过侧裙放置进滚动滑轮,高压试验引线就可以在布线时在滚动滑轮上随意滑动,方便避雷器高压直流泄漏测试试验中对高压试验引线的布线。
实施例2
换流站直流场断路器过零振荡装置避雷器安装在振荡装置平台上,多为几十支避雷器并联布置,试验中避雷器较多,试验原理接线注意事项多,试验开展较困难,在试验时总结出借助绝缘杆的进行试验的试验方法,如图6所示。将绝缘杆竖立在平台上,高压加压线系在绝缘杆顶端的挂钩上,此种接线方式可以较大的提高试验效率,进行完一支避雷器的试验时,只需将高压加压线的绝缘杆取下挂到另一支避雷器的上法兰即可(避雷器下法兰连接在一起),试验中应该注意每次更改接线时,除了将直高发放电并接地外,还应对相邻避雷器进行放电处理,以防止残余电荷伤人。
具体试验项目及步骤:
1、绝缘电阻测试
测试绝缘电阻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场断路器振荡装置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兆欧表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测避雷器的底部法兰连接,被测避雷器的测量部位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测试绝缘电阻操作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如表1所示。
表1
2、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
测试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直流高压发生器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被测避雷器的底部法兰用测试线与微安表一侧连接,微安表另一侧与地线连接,被测避雷器的顶部法兰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测试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的操作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如表2所示。
表2
3、检查放电计数器
检查放电计数器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校验仪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被测避雷器放电计数器上端与第二绝缘杆相连,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检查放电计数器的操作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如表3所示。
表3
Claims (8)
1.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将第一绝缘杆固定树立在直流场断路器振荡装置平台上,第一绝缘杆通过高压加压线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上连接有高压加压线对避雷器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以及放电计数器的检查,进行完一支避雷器的测量后,只需将第二绝缘杆取下挂到另一支避雷器上的顶部法兰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绝缘电阻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场断路器振荡装置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兆欧表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测避雷器的底部法兰连接,被测避雷器的测量部位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直流高压发生器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被测避雷器的底部法兰用测试线与微安表一侧连接,微安表另一侧与地线连接,被测避雷器的顶部法兰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放电计数器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校验仪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被测避雷器放电计数器上端与第二绝缘杆相连,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杆和第二绝缘杆的顶端均设有夹件,所述夹件包括型挂钩(3),所述型挂钩(3)一端的头部设有圆台(8),圆台(8)的后方设有插线槽(1),靠近插线槽(1)处设置V型挂钩(2);所述型挂钩(3)另一端的末端设有滑轮槽(5),滑轮槽(5)内设有滚动滑轮(4);所述滑轮槽(5)的下方设有与绝缘杆接口配套的连接件(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槽(5)的一侧铰接有能开合的侧裙(6),侧裙(6)上铰接有卡锁连接片(11),卡锁连接片(11)中部设有卡槽(7),卡槽(7)与固定在混轮槽上方的锁扣进行活动式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挂钩(3)、V型挂钩(2)和混轮槽(5)一体成型,构成羊角锤形状;所述V型挂钩(2)为曲面设计,与水平面呈15~20°,且V型挂钩(2)沟槽内为斜口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槽(1)内延纵深方向布置有弓形内嵌弹簧(9);所述滚动滑轮(4)中部设有凹槽,滚动滑轮(4)材质为聚乙烯塑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92122.7A CN107843801B (zh) | 2017-10-23 | 2017-10-23 | 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92122.7A CN107843801B (zh) | 2017-10-23 | 2017-10-23 | 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43801A true CN107843801A (zh) | 2018-03-27 |
CN107843801B CN107843801B (zh) | 2020-10-20 |
Family
ID=6166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92122.7A Active CN107843801B (zh) | 2017-10-23 | 2017-10-23 | 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4380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13353A (zh) * | 2018-11-26 | 2019-04-12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35kV及以下避雷器安全测试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7326A (zh) * | 2011-01-18 | 2011-06-08 | 宝鸡供电局 | 330kV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的不停电测试方法 |
CN102707102A (zh) * | 2012-06-21 | 2012-10-03 | 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 高空绝缘测试接线钳 |
CN106018921A (zh) * | 2016-06-12 | 2016-10-12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一种避雷器泄露电流测试辅助工具及方法 |
CN106645970A (zh) * | 2017-03-02 | 2017-05-10 | 吕军杰 | 一种电力线路绝缘电阻测试方法及测试仪绝缘支架 |
-
2017
- 2017-10-23 CN CN201710992122.7A patent/CN1078438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7326A (zh) * | 2011-01-18 | 2011-06-08 | 宝鸡供电局 | 330kV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的不停电测试方法 |
CN102707102A (zh) * | 2012-06-21 | 2012-10-03 | 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 高空绝缘测试接线钳 |
CN106018921A (zh) * | 2016-06-12 | 2016-10-12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一种避雷器泄露电流测试辅助工具及方法 |
CN106645970A (zh) * | 2017-03-02 | 2017-05-10 | 吕军杰 | 一种电力线路绝缘电阻测试方法及测试仪绝缘支架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13353A (zh) * | 2018-11-26 | 2019-04-12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35kV及以下避雷器安全测试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43801B (zh) | 2020-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28983B (zh) | 输配电线路相位测定方法 | |
CN108152662A (zh) | 一种基于接地电流的交叉互联箱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 |
CN107643478A (zh) | 一种引雷塔缩比模型雷击试验系统 | |
CN102901894A (zh) | 一种测试500kV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 |
CN107843801A (zh) | 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 | |
CN209471184U (zh) | 一种接地材料与土壤接触电阻的测量装置 | |
CN202330518U (zh) | 架空输电线路参数测试用防感应电操作箱 | |
CN104007375A (zh) | 220kV与330kV绝缘工器具交流耐压试验设施 | |
CN105116197A (zh) | 750kV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快速接线装置 | |
CN205038258U (zh) | 750kV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快速接线装置 | |
CN206960568U (zh) | 一种用于避雷器组高压直流泄漏测量的高压引线拉接工具 | |
CN109061358A (zh) | 一种输电线路单相瞬时接地短路试验方法及系统 | |
CN210038045U (zh) | 一种引雷塔保护范围测试平台 | |
CN106249072A (zh) | 高压交流输电设备的瞬态冲击性能检测系统 | |
CN208270622U (zh) | 一种配电网避雷器、绝缘子检测支架 | |
CN202837440U (zh) | 一种测试500kV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装置 | |
CN206892226U (zh) | 一种风机防雷测试装置 | |
CN204760571U (zh) | 一种配电快速声光验电接地线 | |
CN204556733U (zh) | 一种不拆卸接地线的杆塔接地电阻测量装置 | |
CN105717364B (zh) | 单避雷线铁管塔工频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 |
CN204882701U (zh) | 非接触式过电压传感器 | |
CN203909227U (zh) | 220kV与330kV绝缘工器具交流耐压试验装置 | |
CN105717365B (zh) | 双避雷线铁管塔工频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 |
CN209043936U (zh) | 一种快速连接式电力系统接地测量接线装置 | |
CN202649309U (zh) | 输电线路直流电阻测试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