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5360A - 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 - Google Patents

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5360A
CN107775360A CN201610761289.8A CN201610761289A CN107775360A CN 107775360 A CN107775360 A CN 107775360A CN 201610761289 A CN201610761289 A CN 201610761289A CN 107775360 A CN107775360 A CN 107775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ston
driving
chain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612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cer Convey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cer Convey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cer Convey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cer Convey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612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53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5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53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9/00General-purpose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Sets of boring and/or dril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01Frames, beds, pillars or like members; Arrangement of ways
    • B23Q1/015Frames, beds,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02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 B23Q5/04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rotary shafts, e.g. working-spind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用工装。一种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包括台面、支撑脚、润滑机构和接油槽,台面上设有钻头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链条和驱动链条转动的电机,润滑机构用于对链条进行自动润滑,支撑脚设有减震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润滑、链条上掉落下的润滑能够油收集在一起且隔振效果好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解决了现有的台钻隔震效果差、需要人工润滑的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用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
背景技术
汽车再制造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其需要的加工设备、检测检验设备等,价格较为昂贵。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和土地等。有调查显示,新制造一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比再制造多出10倍;再制造一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新制造的1/7。因此,再制造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同时获得不可估量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在提倡绿色制造的今天具有非常积极的意。在汽车再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台钻。在中国专利号为200820148810、授权公告日为20010年6月10日、名称为“台钻”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台钻。现有的台钻都如该专利文件中公开的那样,包括台面和支撑台面的支撑脚(二者总称为底座),台面设有立架,立架设有头部朝下的钻头和驱动钻头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结构的常用结构为包括链条和驱动链条转动的电机。现有的台钻存在以下不足:隔震效果差;链条是通过人工进行润滑的,容易产生忘记润滑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润滑、链条上掉落下的润滑能够油收集在一起且隔振效果好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解决了现有的台钻隔震效果差、需要人工润滑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包括台面和支撑台面的支撑脚,所述台面设有立架,所述立架设有头部朝下的钻头和驱动钻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条和驱动链条转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机构和位于链条下方的用于收集链条上掉落下的润滑油的接油槽,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油箱和若干连接在所述链条上的按压块,所述油箱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下端的出油口、堵头、驱动堵头密封住出油口的关门弹簧和驱动堵头开启的通过所述按压块进行驱动的按压杆,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链条的上方,所述按压杆伸出所述箱体,所述按压块沿所述链条的转动方向分布,所述支撑脚设有减震结构。支撑脚设置减震结构(如减震垫)能够提高隔振效果。当链条转动到按压块按压到按压杆时,按压杆驱动堵头失去对出油口的密封作用,此时箱体内的润滑油从出油口中流出而滴落到链条上,实现对链条的润滑,当按压块失去对按压杆的按压作用时,在关门弹簧的作用下按压杆外移复位且堵头重新将出油口封闭着,使得油不能够流出,从而实现了自动润滑。当链条上有润滑油掉落下时,掉下的润滑油被接油槽收集在一起,从而提高本发明的清洁性,不会产生油滴漏到台面上而弄脏台面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竖置的阻尼油缸和套设在阻尼油缸上的减震弹簧,所述阻尼油缸包括同所述支撑脚连接在一起的阻尼油缸缸体和设置于阻尼油缸缸体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活塞杆设有支撑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同所述活塞杆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阻尼油缸缸体连接在一起,所述阻尼油缸缸体内还设有第二活塞和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和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分离板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有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产生对向移动的电磁力吸合机构,所述分离板设有连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铰接有朝向第二油腔单向开启的门板和设有使门板关闭上的门板复位机构,所述门板设有若干贯穿门板的主阻尼通道,所述连通孔内设有速度传感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停止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该技术方案的具体减震过程为:当受到地面冲击即受到振动而导致减震弹簧收缩时,减震弹簧驱动活塞杆驱动第一活塞移动而使得第一油腔缩小,第一油腔缩小驱动阻尼油缸内的油经窗口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此时门板被推开使得油流经窗口时门板不对油产生阻尼作用且电磁力吸合机构失去对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固定作用使得第二活塞能够相对于第一活塞自由移动,从而实现了阻尼作用较小而不会导致减震弹簧收缩受阻、也即弹簧能够及时收缩而降低弹簧收缩行程颠簸,弹簧收缩行程结束后在门板复位机构的作用下,门板重新阻拦在窗口内。然后弹簧伸长复位而释放能量,伸长的结果导致阻尼油缸缸体和第一活塞产生分离运动使得第二油腔缩小而第一油腔变大,使得阻尼油缸内的油经窗口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此时电磁力吸合机构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固定住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且门板不能够被推开、使得油能够在整个弹簧收缩行程中从主阻尼通道通过而产生摩擦阻尼消能,从而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
作为优选,所述主阻尼通道内穿设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球面配合卡接在所述主阻尼通道内,所述阻尼杆设有支阻尼通道。油流过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时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的同时会产生阻尼杆的晃动,阻尼杆晃动也会起到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的作用。如果振动较小而而只有油的晃动,油晃动时阻尼杆产生晃动也能吸能,设置阻尼杆能够提高对低幅振动的吸收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的两端都伸出所述门板,所述阻尼杆的两个端面都为球面。能够使得油接受到非阻尼油缸缸体轴向的振动时也能够驱动阻尼杆运行而吸能。吸能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为圆柱形,所述阻尼杆的两个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阻尼杆周向分布的增阻槽。能够提高阻尼杆同油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应灵敏度。
作为优选,所述门板复位机构为设置于门板的转轴上的扭簧。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活塞的电磁铁和设置于第二活塞的同电磁铁配合的铁磁性材料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腔的内径大于第二油缸的内径。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位移相同,此时第一油腔增大的容积大于第二油腔缩小的容积,从而使得第一油腔相对于第二油腔产生负压,产生负压的结果为油更为可靠地经门板流向第一油腔,从而更为可靠地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同所述活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母包括主体段和止摆段,所述主体段的外端设有大径段,所述大径段的周壁上设有摆槽,所述止摆段设有摆头,所述止摆段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大径段内,所述摆头插接在所述摆槽内,所述摆头和摆槽之间设有摆动间隙,所述主体段的螺纹和所述止摆段的螺纹可以调整到位于同一螺旋线上。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进行连接,不但组装时方便,且本技术方案中的螺母能够防止振动产生松动。当产生振动时,主体段的螺纹和止摆段的螺纹之间的会产生错开合拢的变化,错开时使得二者的螺纹不在同一螺旋线上,从而起到阻碍松动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止摆段转动到同所述摆头同所述摆槽的一侧壁部抵接在一起时,所述主体段的螺纹和止摆段的螺纹位于同一螺旋线上、所述摆动间隙位于摆杆和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之间。转动螺母螺栓时,主体段的螺纹和止摆段的螺纹能够方便地对齐,拧紧松开螺母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还设有螺纹对齐保持机构,所述螺纹对齐保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止摆段内的顶头、驱动顶头伸入所述摆动间隙而抵接在所述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上的顶头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顶头驱动机构包括同顶头抵接在一起的第一驱动柱、使第一驱动柱保持在将顶头抵接在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上的位置的驱动柱定位插销、驱动驱动柱定位插销插入到第一驱动柱内的插入弹簧、驱动驱动柱定位插销拔出第一驱动柱的第二驱动柱和驱动第一驱动柱脱离顶头的驱动柱脱离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口有两个,两个出油口沿链条的转动方向分布。能够提高润滑油喷到链条上时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出油口呈“八”字形分布。能够进一步提高润滑油喷到链条上时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设有滑孔,所述按压杆穿设在所述滑孔内,所述滑孔的内端设有柔性密封盖,所述堵头通过所述关门弹簧按压在所述柔性密封盖远离所述按压杆的一侧上。当设置有多个出油口时,能够方便地通过一根按压杆进行开启。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在一起,所述从动链轮位于所述主动链轮的斜上方,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从动链轮的正上方,所述主动链轮伸入到所述接油槽内。不会产生润滑油经链条中的空隙部分喷洒到设备的其它部位,链条上的润滑油能够顺着链条下流,从而起到提高润滑效果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链轮的轴线和从动链轮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的倾角大于30°。能够提高润滑油顺着链条下流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对链条进行自动润滑;隔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减震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螺母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螺母沿图6的A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B剖视示意图。
图中:支撑脚1、润滑装置4、油箱41、箱体411、关门弹簧412、按压杆413、滑孔414、柔性密封盖415、按压块42、出油口43、堵头44、横杆45、台面5、立架51、钻头52、螺母8、主体段811、止摆段812、大径段813、摆槽814、摆头815、螺纹对齐保持机构82、顶头821、顶头驱动机构822、第一驱动柱8221、第二驱动柱8222、插入弹簧8223、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驱动柱脱离弹簧825、摆动间隙83、减震结构9、阻尼油缸91、阻尼油缸缸体911、第一活塞912、活塞杆913、第二活塞914、第一油腔915、第二油腔916、减震弹簧92、支撑座93、分离板94、窗口941、门板942、门轴9421、主阻尼通道9422、阻尼杆9423、支阻尼通道9424、增阻槽9425、挡块943、电磁力吸合机构95、电磁铁951、铁磁性材料片952、速度传感器96、驱动机构10、电机101、主动链轮102、从动链轮103、链条104、主动链轮的轴线和从动链轮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的倾角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包括支撑脚1。支撑脚1的上端设有台面5。
台面5设有立架51。立架51设有润滑装置4、头部朝下的钻头52和驱动钻头转动的驱动机构10。
驱动机构10包括电机101、主动链轮102、从动链轮103和链条104。电机101固定于立架51。主动链轮102连接在电机101的动力输出轴上。从动链轮103通过传动机构同转头52连接在一起。从动链轮103位于主动链轮102的斜上方。主动链轮的轴线和从动链轮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的倾角B大于30°。主动链轮102和从动链轮103通过链条104连接在一起。链条104的下方设有接油槽105。接油槽105倾斜设置。接油槽105的倾斜方向同链条的倾斜方向一致。主动链轮102伸入到接油槽105内。
润滑装置4包括油箱41和按压块42。按压块42有多个,本实施例中为32个。按压块42固定在链条104的链节处。按压块42沿链条的转动方向分布。油箱41位于从动链轮103的正上方。
支撑脚1的下端设有减震结构9。减震结构9包括竖置的阻尼油缸91和套设在阻尼油缸上的减震弹簧92。阻尼油缸91包括阻尼油缸缸体911。阻尼油缸缸体911同支撑脚1连接在一起。阻尼油缸缸体911内设有第一活塞912。第一活塞912通过活塞杆913连接有支撑座93。减震弹簧92的一端同活塞杆913固接在一起、另一端同阻尼油缸缸体911固接在一起。
参见图2,油箱41包括箱体411、关门弹簧412和按压杆413。箱体411的下端设有滑孔414和两个出油口43。两个出油口43沿链条104的转动方向分布。两个出油口43呈“八”字形分布。出油口43位于链条104的上方。出油口43中设有堵头44。两个堵头44通过横杆45连接在一起。滑孔414的内端设有柔性密封盖415。按压杆413一端穿设在滑孔414内、另一端伸出滑孔414。横杆45通过关门弹簧412按压在柔性密封盖415上。横杆45和按压杆413分布在柔性密封盖415的两侧。
使用时,当链条104转动到按压块42同按压杆413对齐时,按压块42按压按压杆413,按压杆413向内收缩后隔着柔性密封盖415去驱动横杆45、使得关门弹簧412收缩且堵头44失去对出油口43的密封作用。箱体411内的润滑油经出油口43流出而落到链条104上实现对链条和从动链轮的润滑。链条上的润滑油还沿着链条流动使得润滑更为均匀。当按压块42同按压杆413错开时、按压块42失去对按压杆413的按压作用,在关门弹簧412的作用下按压杆413外移复位且堵头44重新将出油口43封闭着,使得油不能够流出。从链条104和从动链轮103上掉下的润滑油产生掉落时则落在接油槽105中而被收集在一起,当收集到的润滑油淹没到主动链轮102时,实现对主动链轮的润滑
参见图3,阻尼油缸缸体911内还设有第二活塞914和分离板94。分离板94和阻尼油缸缸体911固接在一起。阻尼油缸缸体911和第一活塞912之间形成第一油腔915。分离板94和第二活塞914之间形成第二油腔916。第一油腔915的内径大于第二油腔916的内径。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沿上下方向分布。分离板94设有连通孔941。连通孔941连通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
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之间设有电磁力吸合机构95。电磁力吸合机构95包括电磁铁951和铁磁性材料片952。电磁铁951设置于第一活塞912上。铁磁性材料片952设置于第二活塞914上。
连通孔941设有门板942。
支撑座93通过螺栓97配合螺母8同活塞杆913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4,门板942通过门轴9421铰接在连通孔941内。分离板94设有门板复位机构。门板复位机构为设置于门板的转轴上的扭簧。门板942仅能朝向第二油腔916单向开启。连通孔941内设有速度传感器96。门板942设有若干贯穿门板的主阻尼通道9422。主阻尼通道9422内穿设有阻尼杆9423。阻尼杆9423球面配合卡接在主阻尼通道9422内。阻尼杆9423设有支阻尼通道9424。阻尼杆9423的两端都伸出门板942。阻尼杆9423的两个端面都为球面。阻尼杆9423为圆柱形。
参见图5,阻尼杆9423的两个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阻尼杆周向分布的增阻槽9425。
参见图1、图3、图4和图5,使用时,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内填充油等液体。减震脚9通过支撑座93支撑在地面1。当受到路面冲击而导致减震弹簧92收缩时,减震弹簧92驱动活塞杆913驱动第一活塞912移动而使得第一油腔第一油腔915缩小,第一油腔915缩小驱动油经连通孔941从第一油腔915流向第二油腔916、油的该流向被速度传感器96检测到,速度传感器96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951失电、从而使得电磁力吸合机构95失去对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的固定作用(即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能够产生相对移动),油流过连通孔941时将门板942推开使得油流经连通孔941直通而进入第二油腔916(即门板942不对油产生阻尼作用),从而实现了阻尼作用较小而不会导致减震弹簧收缩受阻、也即弹簧能够及时收缩而降低弹簧收缩行程颠簸,弹簧收缩行程结束后在门板复位机构97的作用下(即由于门板保持向下倾斜且密度大于油)而自动转动而关,门板942重新阻拦在连通孔941内。然后减震弹簧92伸长复位而释放能量,伸长的结果导致阻尼油缸缸体911和第一活塞912产生分离运动使得第二油腔916缩小而第一油腔915变大,使得油经连通孔941从第二油腔916流向第一油腔915、油的该流向被速度传感器96检测到,速度传感器96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951得电、电磁铁951产生磁力从而使得电磁力吸合机构95将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固定住且压紧在油上,油该方向流道时门板942不能够被推开、使得油能够在整个弹簧收缩行程中门板942产生摩擦阻尼现象而吸能、从而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
门板的阻尼吸能减震过程为:油流经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和阻尼杆晃动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如果振动较小而不足以促使盲孔变形时,此时只有油的晃动,油晃动时阻尼杆产生晃动而吸能。
参见图6,螺母8包括主体段811、止摆段812和螺纹对齐保持机构82。主体段811的外端设有大径段813。大径段813的周壁上设有摆槽814。止摆段812设有摆头815。止摆段812可转动地穿设在大径段813内。摆头815插接在摆槽814内。
螺纹对齐保持机构82包括顶头821和顶头驱动机构822。顶头821设置在止摆段812内。顶头驱动机构822包括第一驱动柱8221和第二驱动柱8222。第一驱动柱8221和第二驱动柱设置在摆头815内,且伸出止摆段812的外端面。
参见图7,摆槽814有三个,对应地摆头815也要三个。三个摆槽814沿止摆段812的周向分布。没有摆头和摆槽之间都设有螺纹对齐保持机构82。止摆段812按照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到摆头815同摆槽的一侧壁部8141抵接在一起时,摆头815和摆槽的另一侧壁部8142之间产生摆动间隙83、主体段811的螺纹和止摆段812的螺纹位于同一螺旋线上。
参见图8,顶头驱动机构822还包括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插入弹簧8223和驱动柱脱离弹簧825。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位于大径段813内且可以插入到摆头815中。插入弹簧8223位于大径段813内。
参见图3、图8、图6和图7,当螺母8拧到螺栓97上时,按压第一驱动杆8221,第一驱动杆8221驱动顶头821伸入到通过摆动间隙83内而抵接在摆槽的另一侧壁部8142上使得摆头815同摆槽的一侧壁部8141抵接在一起而使得主体段811的螺纹和止摆段812的螺纹对齐而位于同一螺旋线上,此时在插入弹簧8223的作用下驱动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插入到第一驱动柱8221内、使第一驱动柱8221保持在当前状态(即将顶头抵接在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上的位置的状态)。使得转动螺母时方便省力。
螺母和螺栓拧紧在一起时,按压第二驱动柱8222、第二驱动柱8222驱动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脱离第一驱动柱8221,驱动柱脱离弹簧825驱动第一驱动柱8221弹出而失去对顶头821的驱动作用且使得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不能够插入到第一驱动柱8221内。此时止摆段812和主体段81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受到振动而导致拉钉同连接螺纹孔有脱离的趋势时,止摆段812和主体段811的转动会导致二者的螺纹错开,从而阻止脱出的产生。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包括台面和支撑台面的支撑脚,所述台面设有立架,所述立架设有头部朝下的钻头和驱动钻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条和驱动链条转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机构和位于链条下方的用于收集链条上掉落下的润滑油的接油槽,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油箱和若干连接在所述链条上的按压块,所述油箱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下端的出油口、堵头、驱动堵头密封住出油口的关门弹簧和驱动堵头开启的通过所述按压块进行驱动的按压杆,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链条的上方,所述按压杆伸出所述箱体,所述按压块沿所述链条的转动方向分布,所述支撑脚设有减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竖置的阻尼油缸和套设在阻尼油缸上的减震弹簧,所述阻尼油缸包括同所述支撑脚连接在一起的阻尼油缸缸体和设置于阻尼油缸缸体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活塞杆设有支撑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同所述活塞杆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阻尼油缸缸体连接在一起,所述阻尼油缸缸体内还设有第二活塞和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和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分离板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有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产生对向移动的电磁力吸合机构,所述分离板设有连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铰接有朝向第二油腔单向开启的门板和设有使门板关闭上的门板复位机构,所述门板设有若干贯穿门板的主阻尼通道,所述连通孔内设有速度传感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停止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复位机构为设置于门板的转轴上的扭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活塞的电磁铁和设置于第二活塞的同电磁铁配合的铁磁性材料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同所述活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母包括主体段和止摆段,所述主体段的外端设有大径段,所述大径段的周壁上设有摆槽,所述止摆段设有摆头,所述止摆段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大径段内,所述摆头插接在所述摆槽内,所述摆头和摆槽之间设有摆动间隙,所述主体段的螺纹和所述止摆段的螺纹可以调整到位于同一螺旋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摆段转动到同所述摆头同所述摆槽的一侧壁部抵接在一起时,所述主体段的螺纹和止摆段的螺纹位于同一螺旋线上、所述摆动间隙位于摆杆和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还设有螺纹对齐保持机构,所述螺纹对齐保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止摆段内的顶头、驱动顶头伸入所述摆动间隙而抵接在所述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上的顶头驱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驱动机构包括同顶头抵接在一起的第一驱动柱、使第一驱动柱保持在将顶头抵接在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上的位置的驱动柱定位插销、驱动驱动柱定位插销插入到第一驱动柱内的插入弹簧、驱动驱动柱定位插销拔出第一驱动柱的第二驱动柱和驱动第一驱动柱脱离顶头的驱动柱脱离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有滑孔,所述按压杆穿设在所述滑孔内,所述滑孔的内端设有柔性密封盖,所述堵头通过所述关门弹簧按压在所述柔性密封盖远离所述按压杆的一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在一起,所述从动链轮位于所述主动链轮的斜上方,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从动链轮的正上方,所述主动链轮伸入到所述接油槽内。
CN201610761289.8A 2016-08-31 2016-08-31 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 Pending CN1077753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1289.8A CN107775360A (zh) 2016-08-31 2016-08-31 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1289.8A CN107775360A (zh) 2016-08-31 2016-08-31 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5360A true CN107775360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40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61289.8A Pending CN107775360A (zh) 2016-08-31 2016-08-31 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53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5435A (zh) * 2020-05-08 2020-08-11 宋和平 一种全自动双轨钻孔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5435A (zh) * 2020-05-08 2020-08-11 宋和平 一种全自动双轨钻孔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9720B (zh) 自动变阻型减震器
CN205877058U (zh) 弹簧液压后减震器
CN106468254A (zh) 活塞进气散热型无油空压机主机结构
CN106181348A (zh) 自动拧螺母垫圈装置
CN106123400A (zh) 一种带重力分液的降膜式蒸发装置
CN106133380B (zh) 作动缸装置
CN107775360A (zh) 汽车再制造用自润滑式隔震型台钻
CN106481721A (zh) 减震器活塞组件及液压减震器
CN106475577B (zh) 设偏心顶尖结构的偏心轴加工机
CN205968139U (zh) 自动拧螺母垫圈装置
CN206749905U (zh) 一种客车前碰撞保护装置
CN103527027A (zh) 可调节扭力旋转阻尼器
CN207336034U (zh) 一种针对汽车后盖铰链疲劳测试全自动试验机
CN106275754A (zh) 多功能收纳箱
CN105003812B (zh) 一种循环过滤的油路系统及一种锤击工具
CN106270083B (zh) 隔震止脱式轮辋旋压工装
CN106057412A (zh) 设隔震脚固接内翅片伸缩外翅片散热器的变压器
CN107775605A (zh) 汽车再制造用升降隔震式工作台
CN102588141A (zh) 一种防脱式整体气缸盖罩组件
CN205146924U (zh) 设有接油槽的隔震型收线机
CN207019918U (zh) 适用于带摇架的后减震的验证工装
CN206495935U (zh) 减震器活塞组件及液压减震器
CN106481727B (zh) 可升降储物的隔震型轴类台阶长度检测机构
CN2616463Y (zh) 摩托车倍压阻尼减震器
CN106128709A (zh) 设隔震脚可拆卸伸缩外翅片固接内翅片散热器的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