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8817A - 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78817A
CN107678817A CN201710862028.XA CN201710862028A CN107678817A CN 107678817 A CN107678817 A CN 107678817A CN 201710862028 A CN201710862028 A CN 201710862028A CN 107678817 A CN107678817 A CN 107678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sectional drawing
modules
nativ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20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禹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620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78817A/zh
Priority to EP17925826.4A priority patent/EP3637257A4/en
Priority to JP2019571318A priority patent/JP7093798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7/119742 priority patent/WO2019056645A1/zh
Priority to CA3069374A priority patent/CA3069374A1/en
Priority to KR1020197036601A priority patent/KR20200058328A/ko
Publication of CN107678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8817A/zh
Priority to TW107121921A priority patent/TWI719323B/zh
Priority to US16/809,409 priority patent/US20200201673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3User-generated data transfer, e.g. clipboards, dynamic data exchange [DDE],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O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视图切换方法,包括:基于接收的视图切换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以及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本公开通过在视图切换过程中引入截图的显示和切换,与现有采用过渡动画的切换方案相比实现更为简单,节省了本地计算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都选择使用应用程序(App)作为与消费者交互的渠道之一,甚至是主要渠道。作为目前App的几种主要开发模式,Native(原生模式)、Web(网络模式)和Hybrid(混合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
Native App也称原生开发模式,其直接依托于操作系统,交互性最强,功能也最为强大;但开发成本较高,不同平台(例如Android和iOS)上要独立开发,而且更新和维护成本高。Web App是将页面部署在服务器上,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进行访问,其开发成本低,可以跨平台适用,而且无需在客户端安装App从而节省了用户本地资源;但其过于依赖网络,需要耗费流量,而且无法调用用户本地系统的原生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因此功能十分受限。Hybrid App即混合开发模式,其在App开发中混合使用了Native和Web元素,从而结合了Native App和Web App的部分优点,可以跨平台调试,更新和维护成本低,而且可以调用原生API,使得功能更加完善,也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为Web App下使用的开发手段之一,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单页应用)也在Hybrid App下成为普遍采用的开发手段。参见图1-图2所示,与MPA(Multiple PageApplication,多页应用)中使用多个页面11-13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相比,SPA仅加载单个页面20,并在用户与App交互时通过该页面20内的视图201-203来进行动态更新,从而让用户在Web App或Hybrid App中感受到与Native App接近的速度和流畅。
然而,无论如何接近,相关技术中的SPA都无法达到与Native App相同的视图切换体验。具体而言,目前Hybrid App中SPA的视图切换过程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在前后两个视图之间不设置过渡动画,视图跳转瞬间变化,用户体验较差。另一种是通过Web元素模拟过渡动画,但由于界面中还包括导航栏等Native元素,而这种模拟动画无法控制Web元素以外的界面元素,因此视图跳转时切换效果仍不佳。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视图切换方法,包括:基于接收到视图切换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以及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另一种视图切换方法,应用于包括网络视图WebView模块和原生Native模块的混合应用Hybrid App中,包括:所述WebView模块基于接收到视图切换请求,通知所述Native模块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所述Native模块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通知所述WebView模块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以及所述WebView模块在完成所述切换后通知所述Native模块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视图切换装置,包括:截图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视图切换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视图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在所述视图切换模块的切换完成后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另一种视图切换装置,包括WebView模块和Native模块,其中,所述WebView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视图切换请求,通知所述Native模块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所述Native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通知所述WebView模块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以及用于,根据所述WebView模块在完成所述切换后发送的通知,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计算机的处理器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通过在视图切换过程中引入截图的显示和切换,与现有采用过渡动画的切换方案相比实现更为简单,节省了本地计算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典型的多页应用示意图;
图2为典型的单页应用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视图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4a-图4b为基于图3实施例的视图切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6a-图6c为基于图5实施例的视图切换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视图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的视图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视图切换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切换装置结构图;
图1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介质和计算设备。
下面参考本发明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视图切换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01-S303。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可由运行Hybrid App的用户终端(例如手机)来执行。
在步骤S301中,基于接收到视图切换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
上述视图切换请求一般可基于用户的切换操作来触发。切换操作例如可基于不同的实体或虚拟按键或者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等各种方式来进行,本公开对此并不作出限制。
在步骤S302中,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
如图4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第一截图41置顶从而覆盖住第一视图421来实现第一截图41的显示。同时,如图4b所示,在程序后台通过将第一视图421的内容更新为第二视图422(目标视图)来实现第一视图421至第二视图422的内容切换。
在步骤S303中,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在第一视图至第二视图的内容切换完成后,第二视图就处于可被显示的状态,本步骤即完成由第一截图至第二视图的显示切换。由于步骤S302的视图内容切换与本步骤的显示切换分开进行,因此二者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应用SPA技术的Hybrid App为例,步骤S302中由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可以利用WebView(网络视图)技术来实现,而本步骤中由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第二视图可以利用Native技术来实现,从而在无需使用过渡动画的情况下达到了更佳的切换效果。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1的截图也可以利用Native技术来实现,例如通过调用不同的Native API来分别实现步骤S301的截图和步骤S303的显示切换。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也不限于应用在SPA中,而是同样可适用于MPA。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视图切换方法,通过在视图切换过程中引入截图的显示和切换,与现有采用过渡动画的切换方案相比实现更为简单,节省了本地计算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图5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切换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01-S507。
在步骤S501中,基于接收到视图前进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
与前一实施例步骤S301所述的视图切换请求类似,上述视图前进请求一般可基于用户的特定操作来触发。以实体或虚拟按键为例,该特定操作例如可以是按压下翻页键(例如右箭头键);以触摸屏为例,该特定操作例如可以是在触摸屏上向左滑动。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502中,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
在步骤S503中,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上述步骤S501-S503分别对应前一实施例的步骤S301-S303,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504中,基于接收到视图后退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二视图以获取第二截图。
上述视图后退请求同样可基于用户的另一特定操作来触发。以实体或虚拟按键为例,该特定操作例如可以是按压上翻页键(例如左箭头键);以触摸屏为例,该特定操作例如可以是在触摸屏上向右滑动。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505中,显示所述第二截图。
如图6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第二截图612置顶从而覆盖住第二视图622来实现第二截图612的显示。
在步骤S506中,由显示所述第二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将所述第二视图切换为所述第一视图。
与步骤S503需要在第二视图的内容加载完成后才能进行显示切换不同,本步骤可以利用前续步骤S501所获取并保存的第一截图,配合第二截图进行显示切换。如图6b所示,在由显示第二截图612切换到显示第一截图611的同时,程序后台可通过将第二视图622的内容更新为第一视图621(目标视图)来实现第二视图622至第一视图621的内容切换。
在步骤S507中,移除或隐藏所述第一截图以显示所述第一视图。
在步骤S506完成第二视图至第一视图的内容切换后,也即,在第一视图的内容加载完成之后,本步骤可通过移除或隐藏覆盖在顶层的第一截图而使第一视图得以显示。如图6c所示,在删除图6b中的第一截图611后,得以显示第一视图621,从而完成整个视图切换过程。
由于步骤S506中的视图内容切换(第二视图至第一视图)与显示切换(第二截图至第一截图)分开进行,因此二者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仍以应用SPA技术的HybridApp为例,步骤S506中由显示第二截图切换为显示第一截图可以利用Native技术来实现,而由第二视图切换为第一视图则可以利用WebView(网络视图)技术来实现,从而在无需使用过渡动画的情况下达到了更佳的切换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视图切换方法,通过在视图前进和后退切换过程中均引入截图的显示和切换,与现有采用过渡动画的切换方案相比实现更为简单,节省了本地计算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视图前进请求和视频后退请求都可以视为属于步骤S301中所述的视图切换请求。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无论是接收到步骤S501所述的视图前进请求,还是接收到步骤S504所述的视图后退请求,都可以直接基于步骤S301-S303执行视图切换操作,这也属于图3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接续以应用SPA技术的Hybrid App为例,基于WebView技术提供的页面视图中通常会包括导航栏等Native元素,导航栏中例如可提供页面后退等操作按键。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收到针对Native元素的后退操作时,触发产生上述视图后退请求,从而转图5实施例的步骤S504或直接基于图3实施例的步骤S301按照视图切换请求进行处理,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视图切换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视图切换方法应用于包括网络视图WebView模块和原生Native模块的混合应用Hybrid App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701-S706。
在步骤S701中,WebView模块71基于接收到视图切换请求通知Native模块72进行视图截取操作。
在步骤S702中,Native模块72截取所述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并显示所述第一截图。
在步骤S703中,Native模块72通知WebView模块71加载目标视图(第二视图)。
在步骤S704中,WebView模块71将视图内容从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
在步骤S705中,WebView模块71在完成第二视图加载后通知Native模块72进行显示切换。
在步骤S706中,Native模块72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视图切换方法,通过在视图切换过程中引入截图的显示和切换,与现有采用过渡动画的切换方案相比实现更为简单,节省了本地计算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图8为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的视图切换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可接续上述图7的实施例之后进行。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801-S806。
在步骤S801中,WebView模块71基于接收到视图后退请求通知Native模块72进行视图截取操作。
在步骤S802中,Native模块72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二视图以获取第二截图并显示所述第二截图。
在步骤S803中,Native模块72由显示所述第二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通知所述WebView模块71加载目标视图(第一视图)。
在步骤S804中,WebView模块71将视图内容从所述第二视图切换为所述第一视图。
在步骤S805中,WebView模块71在完成第一视图记载后通知Native模块72进行移除或隐藏操作。
在步骤S805中,Native模块72移除或隐藏所述第一截图以显示所述第一视图。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视图切换方法,通过在视图后退切换过程中引入截图的显示和切换,与现有采用过渡动画的切换方案相比实现更为简单,节省了本地计算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视图切换装置。
图9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视图切换装置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视图切换装置包括截图模块91、视图切换模块92和显示模块93。其中,截图模块91基于接收到视图切换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视图切换模块92用于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显示模块93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在所述视图切换模块的切换完成后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视图切换装置,通过在视图切换过程中引入截图的显示和切换,与现有采用过渡动画的切换方案相比实现更为简单,节省了本地计算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9所示的视图切换装置,截图模块91还设置为基于接收到视图后退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二视图以获取第二截图;显示模块93设置为显示所述第二截图,进而由显示所述第二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一截图;视图切换模块92设置为将所述第二视图切换为所述第一视图;进一步截图模块91设置为移除或隐藏所述第一截图以使显示模块93显示所述第一视图。
由于视图切换模块92进行的视图内容切换(第二视图至第一视图)与显示模块93的显示切换(第二截图至第一截图)分开进行,因此二者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以应用SPA技术的Hybrid App为例,显示模块93由显示第二截图切换为显示第一截图可以利用Native技术来实现,而视图切换模块92将第二视图切换为第一视图则可以利用WebView(网络视图)技术来实现,从而在无需使用过渡动画的情况下达到了更佳的切换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视图切换装置,通过在视图前进和后退切换过程中均引入截图的显示和切换,与现有采用过渡动画的切换方案相比实现更为简单,节省了本地计算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视图前进请求和视频后退请求都可以视为属于图9实施例中所述的视图切换请求。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无论是接收到视图前进请求,还是接收到视图后退请求,都可以直接基于图9的实施例执行视图切换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接续以应用SPA技术的Hybrid App为例,基于WebView技术提供的页面视图中通常会包括导航栏等Native元素,导航栏中例如可提供页面后退等操作按键。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收到针对Native元素的后退操作时,触发产生上述视图后退请求,从而由截图模块91、视图切换模块92和显示模块93可按照视图切换请求进行处理,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切换装置结构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视图切换装置包括WebView模块101和Native模块102。其中,WebView模块101用于根据接收到视图切换请求通知Native模块102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Native模块102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通知WebView模块101将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以及用于,根据WebView模块101在完成切换后发送的通知,由显示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第二视图。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视图切换装置,通过在视图切换过程中引入截图的显示和切换,与现有采用过渡动画的切换方案相比实现更为简单,节省了本地计算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10所示的视图切换装置,WebView模块101还设置为基于接收到视图后退请求通知Native模块102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二视图以获取第二截图;Native模块102显示该第二截图,接续由显示第二截图切换为显示第一截图,并通知WebView模块101将第二视图切换为第一视图;进而WebView模块101在完成将第二视图切换为第一视图后通知Native模块101移除或隐藏第一截图以显示第一视图。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视图切换装置,通过在视图后退切换过程中引入截图的显示和切换,与现有采用过渡动画的切换方案相比实现更为简单,节省了本地计算资源,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作为模块或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木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上文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等终端设备,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对此不作限制。图11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中一种计算设备110的示意图。例如,设备110可以被提供为一移动终端。参照图11,设备110包括处理组件111,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1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11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1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11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视图切换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装置11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13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1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4被配置为将装置11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15。装置11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12的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IOS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公开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申请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视图切换方法,包括:
基于接收的视图切换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
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以及
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显示第二视图之后还包括:
基于接收的视图后退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二视图以获取第二截图;
显示所述第二截图;
由显示所述第二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将所述第二视图切换为所述第一视图;以及
移除或隐藏所述第一截图以显示所述第一视图。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网络视图WebView和原生Native元素的混合应用Hybrid App中,所述Hybrid App包括基于单页应用的页面,该页面包括所述第一视图和所述第二视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调用Nativ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来进行所述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及所述由显示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第二视图。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显示第二视图之后还包括:
基于接收的针对所述Native元素的后退操作,触发所述视图后退请求。
6.一种视图切换方法,应用于包括网络视图WebView模块和原生Native模块的混合应用Hybrid App中,包括:
所述WebView模块基于接收的视图切换请求通知所述Native模块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
所述Native模块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通知所述WebView模块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以及
所述WebView模块在完成所述切换后通知所述Native模块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Native模块切换为显示第二视图之后还包括:
所述WebView模块基于接收的视图后退请求通知所述Native模块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二视图以获取第二截图;
所述Native模块显示所述第二截图;
所述Native模块由显示所述第二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通知所述WebView模块将所述第二视图切换为所述第一视图;以及
所述WebView模块在完成所述将第二视图切换为第一视图后通知所述Native模块移除或隐藏所述第一截图以显示所述第一视图。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Hybrid App包括基于单页应用的页面,该页面包括所述第一视图和所述第二视图。
9.一种视图切换装置,包括:
截图模块,基于接收的视图切换请求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
视图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在所述视图切换模块的切换完成后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10.一种视图切换装置,包括WebView模块和Native模块,其中,
所述WebView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视图切换请求,通知所述Native模块截取当前显示的第一视图以获取第一截图;
所述Native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并通知所述WebView模块将所述第一视图切换为第二视图;以及用于,根据所述WebView模块在完成所述切换后发送的通知,由显示所述第一截图切换为显示所述第二视图。
11.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计算机的处理器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存储有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862028.XA 2017-09-21 2017-09-21 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Pending CN1076788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2028.XA CN107678817A (zh) 2017-09-21 2017-09-21 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EP17925826.4A EP3637257A4 (en) 2017-09-21 2017-12-29 SWITCHING VIEWS
JP2019571318A JP7093798B2 (ja) 2017-09-21 2017-12-29 ビュー切り替え
PCT/CN2017/119742 WO2019056645A1 (zh) 2017-09-21 2017-12-29 视图切换
CA3069374A CA3069374A1 (en) 2017-09-21 2017-12-29 View switching
KR1020197036601A KR20200058328A (ko) 2017-09-21 2017-12-29 뷰 스위칭
TW107121921A TWI719323B (zh) 2017-09-21 2018-06-26 視圖切換方法和裝置以及計算設備
US16/809,409 US20200201673A1 (en) 2017-09-21 2020-03-04 View switch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2028.XA CN107678817A (zh) 2017-09-21 2017-09-21 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8817A true CN107678817A (zh) 2018-02-09

Family

ID=6113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2028.XA Pending CN107678817A (zh) 2017-09-21 2017-09-21 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01673A1 (zh)
EP (1) EP3637257A4 (zh)
JP (1) JP7093798B2 (zh)
KR (1) KR20200058328A (zh)
CN (1) CN107678817A (zh)
CA (1) CA3069374A1 (zh)
TW (1) TWI719323B (zh)
WO (1) WO201905664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982A (zh) * 2018-12-15 2019-05-3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值班表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62265A (zh) * 2019-05-27 2019-08-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图控件的滑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08961A (zh) * 2019-07-02 2019-10-08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终端的主题场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8055272A (zh) * 2024-02-29 2024-05-17 北京七维视觉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服务器三维实时渲染系统动态图像备份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6689A (zh) * 2011-12-26 2013-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界面切换方法及系统
US20160170622A1 (en) * 2004-02-06 2016-06-16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 element management in an information network
CN106354355A (zh) * 2015-07-13 2017-01-25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布局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81917A (zh) * 2016-12-21 2017-05-17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前端自动化评估方法
CN106775795A (zh) * 2015-11-25 2017-05-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hypbrid app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22192A (zh) * 2017-04-27 2017-09-01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视图展示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09413A1 (en) * 2011-02-14 2012-08-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Background Audio on Mobile Devices
US20130212559A1 (en) * 2012-02-14 2013-08-15 Appgyver Oy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eloping Applications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4111944B (zh) * 2013-04-19 2018-09-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页面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页面生成方法和装置
US9639263B2 (en) * 2014-08-05 2017-05-02 Weebly, Inc. Native overlay for rapid editing of web content
US9830167B2 (en) * 2014-08-12 2017-11-28 Linkedin Corporation Enhancing a multitasking user interface of an operating system
US20160132219A1 (en) * 2014-11-06 2016-05-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nhanced view transitions
CN106155454B (zh) * 2015-03-30 2020-06-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209925B (zh) * 2015-04-29 2019-07-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页面加载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6708498A (zh) * 2015-11-18 2017-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模式应用页面的终端、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70622A1 (en) * 2004-02-06 2016-06-16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 element management in an information network
CN103176689A (zh) * 2011-12-26 2013-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界面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6354355A (zh) * 2015-07-13 2017-01-25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布局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75795A (zh) * 2015-11-25 2017-05-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hypbrid app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81917A (zh) * 2016-12-21 2017-05-17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前端自动化评估方法
CN107122192A (zh) * 2017-04-27 2017-09-01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视图展示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982A (zh) * 2018-12-15 2019-05-3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值班表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62265A (zh) * 2019-05-27 2019-08-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图控件的滑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62265B (zh) * 2019-05-27 2020-09-2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图控件的滑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08961A (zh) * 2019-07-02 2019-10-08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终端的主题场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8055272A (zh) * 2024-02-29 2024-05-17 北京七维视觉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服务器三维实时渲染系统动态图像备份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6645A1 (zh) 2019-03-28
TW201921243A (zh) 2019-06-01
EP3637257A1 (en) 2020-04-15
CA3069374A1 (en) 2019-03-28
JP7093798B2 (ja) 2022-06-30
JP2020534588A (ja) 2020-11-26
US20200201673A1 (en) 2020-06-25
KR20200058328A (ko) 2020-05-27
TWI719323B (zh) 2021-02-21
EP3637257A4 (en)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8817A (zh) 视图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US10042847B2 (en) Web conference system providing multi-language support
CN104869203B (zh) 卡顿的测试方法、装置及测试设备
WO2022121790A1 (zh) 分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47923B (zh) 对象编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728885A (zh) 多任务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69657B (zh) 一种用于进行远程文档协作的方法与设备
CN103777999A (zh) 安卓软件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7122148A (zh) 远程协作方法及系统
CN110413179B (zh) 一种呈现会话消息的方法与设备
US20150282106A1 (en) Terminal an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method among terminals
CN109308241A (zh) 监听应用程序启动流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34212A (zh) 混合云容灾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908452A (zh) 多页面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9144447B (zh) 分屏窗口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955767A (zh) 模式切换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06371715A (zh) 实现多条目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114530A1 (zh) 组件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4114571A1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22430B (zh) 一种会议群组合并的方法与设备
KR20110099414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애니메이션 효과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8010317A1 (zh) 桌面风格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07596B (zh) 时钟校准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659024A (zh) 图形资源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11539B (zh) 多人聊天发起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80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