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3451A - 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93451A CN107593451A CN201711053904.0A CN201711053904A CN107593451A CN 107593451 A CN107593451 A CN 107593451A CN 201711053904 A CN201711053904 A CN 201711053904A CN 107593451 A CN107593451 A CN 1075934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lture
- snapper
- days
- cultivated
- qui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无菌试管苗获取;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炼苗与移栽等步骤。本发明具有培养基配方简单,培养流程简便,操作简单,繁殖系数高,种苗质量好等优点,可为红鱼眼的工业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红鱼眼(Phyllanthus reticulatus Poir)又名龙眼睛,烂头钵等,为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的一种大戟科、叶下珠属直立或攀援灌木。红鱼眼在广西壮族民间有较长的使用历史,为广西壮族民间重要药材,已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2008年版)收载,其具有祛风活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炎痛,跌打损伤等痹证,并且在治疗糖尿病性腹泻、镇痛抗炎、抗肝炎病毒、体外抑菌、抗氧化等方面具有多种药理药效,且无明显毒性,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现代研究表明,红鱼眼的药理药效以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物质基础,红鱼眼茎中含有多肽、糖类、鞣质、有机酸、黄酮类、酚类、香豆素与内酯类、甾体或三萜类、皂苷、挥发油及油脂等。
尽管《广西中药材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第1版)确认红鱼眼的原植物为龙眼睛(Phyllanthus reticulatus Poir)或无毛龙眼睛(Phyllanthus reticulatus Poir.var.glaber Muell.Arg),但本专利所述红鱼眼为龙眼睛。
迄今为止,红鱼眼药材一直以采集利用野生自然资源为主。随着其药用价值、化学成分和应用范围等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其需求量不断增加,野生自然资源受到过度采挖,储量急剧减少。因此,红鱼眼的人工种植逐渐受到重视。但至今尚未见有组织培养等繁殖相关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繁殖系数高,种苗质量好,能够快速繁殖出大量适合移栽的优良红鱼眼种苗、满足生产需要。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取红鱼眼健壮植株新萌发的嫩芽,将嫩芽依次用2%洗洁精水溶液浸泡5min、线状自来水冲洗15-30min、添加了2-3滴/100ml吐温-20的0.1%升汞消毒8-10min、无菌水冲洗3-5次,最后用消毒滤纸除去表面水分,得外植体;
步骤二、无菌试管苗获取:将步骤一得到的外植体置于超净工作台内,用解剖刀切成长1.0-1.5cm的带有一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到MS诱导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无菌试管苗,其中,MS诱导培养基为:MS+0.5-1.5mg/L6-BA+0.1-0.5mg/LNAA+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三、增殖培养: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无菌试管苗接种到MS增殖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丛生芽,其中,MS增殖培养为:MS+0.5-1.5mg/L6-BA+0.1-0.5mg/LIBA+0.1-0.5mg/LKT+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四、壮苗培养: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丛生芽接种到MS壮苗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健壮植株,其中,MS壮苗培养基为:MS+0.1-1.0mg/L2,4-D+0.5-1.5mg/L6-BA+0.1-1.0mg/LGA3+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五、生根培养:将步骤四中得到的健壮植株接种到MS生根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完整带根苗,其中,MS生根培养基为:MS+0.5-4.0mg/LNAA+0.5-3.0mg/L6-BA+1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六、炼苗与移栽:将步骤五得到的完整带根苗在室温为25℃的室内打开组培瓶的瓶盖,瓶内加少量自来水,炼苗4-7天,表面角质形成后将苗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并立即移栽到培养基质中培养30天,得大田移栽苗,其中,培养基质主要由蛭石和泥炭土按质量比1:1配制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所述MS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6-BA+0.25mg/LNAA+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优选的是,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所述MS增殖培养为:MS+1.0mg/L6-BA+0.25mg/LIBA+0.25mg/LKT+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优选的是,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所述MS壮苗培养基为:MS+0.5mg/L2,4-D+1.0mg/L6-BA+0.5mg/LGA3+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优选的是,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所述MS生根培养基为:MS+2.0mg/LNAA+1.6mg/L6-BA+1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优选的是,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中的培养室内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3-27℃,光照强度1500lux,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天。
优选的是,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步骤六中,所述培养基质由蛭石、泥炭土、滑石粉、安息香粉和白芨粉按质量比10:10:2:1:0.6配制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步骤六中,培养基质中培养条件为:第1到7天,培养温度23-27℃,空气湿度70-80%,光照强度1500lux,光照时间8-10小时/天;第8-17天,培养温度25-29℃,空气湿度70-80%,光照强度2500lux,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天;培养第18-30天,培养温度28-32℃,空气湿度80-90%,自然光照;培养过程中每天早晚各喷施800-1000倍促生长液一次,所述促生长液由辣木叶提取物、壳聚糖、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硼、氨基酸螯合钾和水按照质量比10:7:2:1:1:100配制而成,其中,所述辣木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5重量份的辣木叶粉加入100重量份的水中,于95-100℃下密闭提取30-60分钟后,经过滤、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制得。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采用生物技术对红鱼眼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通过红鱼眼丛生芽的繁殖,在短时间内可培育出大量适合栽培种植的红鱼眼幼苗,保障红鱼眼种苗的增殖系数和种苗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第二、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得到的红鱼眼丛生芽增殖系数达到10-15倍,丛生芽健壮,接种到生根培养基后容易生根,生根率可达100%;
第三、通过对培养基质配方进行筛选,控制培养基质中的培养条件,并早晚各喷施促生长液一次,可使红鱼眼移栽至培养基质中的成活率在99%以上,且所得大田移栽苗植株健壮,抗逆性高;
第四、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使用的培养基配方简单,培养流程简便,操作简单,可为红鱼眼的工业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一种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取红鱼眼健壮植株新萌发的嫩芽,将嫩芽依次用2%洗洁精水溶液浸泡5min、线状自来水冲洗15-30min、添加了2-3滴/100ml吐温-20的0.1%升汞消毒8-10min、无菌水冲洗3-5次,最后用消毒滤纸除去表面水分,得外植体;
步骤二、无菌试管苗获取:将步骤一得到的外植体置于超净工作台内,用解剖刀切成长1.0-1.5cm的带有一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到MS诱导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无菌试管苗,其中,MS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6-BA+0.1.0mg/LNAA+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三、增殖培养: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无菌试管苗接种到MS增殖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丛生芽,其中,MS增殖培养为:MS+0.5mg/L6-BA+0.1.0mg/LIBA+0.1.0mg/LKT+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四、壮苗培养: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丛生芽接种到MS壮苗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健壮植株,其中,MS壮苗培养基为:MS+0.1.0mg/L2,4-D+0.5mg/L6-BA+0.1.0mg/LGA3+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五、生根培养:将步骤四中得到的健壮植株接种到MS生根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完整带根苗,其中,MS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NAA+0.5mg/L6-BA+1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六、炼苗与移栽:将步骤五得到的完整带根苗在室温为25℃的室内打开组培瓶的瓶盖,瓶内加少量自来水,炼苗4-7天,表面角质形成后将苗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并立即移栽到培养基质中培养30天,得大田移栽苗,其中,培养基质主要由蛭石和泥炭土按质量比1:1配制而成,培养基质中培养条件为自然条件下培养。
实验过程中统计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0倍,生根率为91%,移栽到培养基质中的成活率为93%。
实施例2:
一种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取红鱼眼健壮植株新萌发的嫩芽,将嫩芽依次用2%洗洁精水溶液浸泡5min、线状自来水冲洗15-30min、添加了2-3滴/100ml吐温-20的0.1%升汞消毒8-10min、无菌水冲洗3-5次,最后用消毒滤纸除去表面水分,得外植体;
步骤二、无菌试管苗获取:将步骤一得到的外植体置于超净工作台内,用解剖刀切成长1.0-1.5cm的带有一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到MS诱导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无菌试管苗,其中,MS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6-BA+0.2mg/LNAA+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三、增殖培养: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无菌试管苗接种到MS增殖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丛生芽,其中,MS增殖培养为:MS+1.0mg/L6-BA+0.2mg/LIBA+0.2mg/LKT+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四、壮苗培养: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丛生芽接种到MS壮苗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健壮植株,其中,MS壮苗培养基为:MS+0.5mg/L2,4-D+1.0mg/L6-BA+0.5mg/LGA3+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五、生根培养:将步骤四中得到的健壮植株接种到MS生根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完整带根苗,其中,MS生根培养基为:MS+2.0mg/LNAA+2.0mg/L6-BA+1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六、炼苗与移栽:将步骤五得到的完整带根苗在室温为25℃的室内打开组培瓶的瓶盖,瓶内加少量自来水,炼苗4-7天,表面角质形成后将苗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并立即移栽到培养基质中培养30天,得大田移栽苗,其中,培养基质主要由蛭石和泥炭土按质量比1:1配制而成,培养基质中培养条件为自然条件下培养。
水中,于95-100℃下密闭提取30-60分钟后,经过滤、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制得。
实验过程中统计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5倍,生根率为97%,移栽到培养基质中的成活率为92.8%。
实施例3:
一种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取红鱼眼健壮植株新萌发的嫩芽,将嫩芽依次用2%洗洁精水溶液浸泡5min、线状自来水冲洗15-30min、添加了2-3滴/100ml吐温-20的0.1%升汞消毒8-10min、无菌水冲洗3-5次,最后用消毒滤纸除去表面水分,得外植体;
步骤二、无菌试管苗获取:将步骤一得到的外植体置于超净工作台内,用解剖刀切成长1.0-1.5cm的带有一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到MS诱导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无菌试管苗,其中,MS诱导培养基为:MS+1.5mg/L6-BA+0.5mg/LNAA+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三、增殖培养: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无菌试管苗接种到MS增殖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丛生芽,其中,MS增殖培养为:MS+1.5mg/L6-BA+0.5mg/LIBA+0.5mg/LKT+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四、壮苗培养: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丛生芽接种到MS壮苗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健壮植株,其中,MS壮苗培养基为:MS+1.0mg/L2,4-D+1.5mg/L6-BA+1.0mg/LGA3+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五、生根培养:将步骤四中得到的健壮植株接种到MS生根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完整带根苗,其中,MS生根培养基为:MS+4.0mg/LNAA+3.0mg/L6-BA+1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六、炼苗与移栽:将步骤五得到的完整带根苗在室温为25℃的室内打开组培瓶的瓶盖,瓶内加少量自来水,炼苗4-7天,表面角质形成后将苗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并立即移栽到培养基质中培养30天,得大田移栽苗,其中,培养基质主要由蛭石和泥炭土按质量比1:1配制而成,培养基质中培养条件为自然条件下培养。
实验过程中统计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2倍,生根率为94%,移栽到培养基质中的成活率为92.5%。
实施例4:
一种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取红鱼眼健壮植株新萌发的嫩芽,将嫩芽依次用2%洗洁精水溶液浸泡5min、线状自来水冲洗15-30min、添加了2-3滴/100ml吐温-20的0.1%升汞消毒8-10min、无菌水冲洗3-5次,最后用消毒滤纸除去表面水分,得外植体;
步骤二、无菌试管苗获取:将步骤一得到的外植体置于超净工作台内,用解剖刀切成长1.0-1.5cm的带有一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到MS诱导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无菌试管苗,其中,MS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6-BA+0.25mg/LNAA+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三、增殖培养: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无菌试管苗接种到MS增殖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丛生芽,其中,MS增殖培养为:MS+1.0mg/L6-BA+0.25mg/LIBA+0.25mg/LKT+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四、壮苗培养: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丛生芽接种到MS壮苗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健壮植株,其中,MS壮苗培养基为:MS+0.5mg/L2,4-D+1.0mg/L6-BA+0.5mg/LGA3+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五、生根培养:将步骤四中得到的健壮植株接种到MS生根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完整带根苗,其中,MS生根培养基为:MS+2.0mg/LNAA+1.6mg/L6-BA+1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六、炼苗与移栽:将步骤五得到的完整带根苗在室温为25℃的室内打开组培瓶的瓶盖,瓶内加少量自来水,炼苗4-7天,表面角质形成后将苗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并立即移栽到培养基质中培养30天,得大田移栽苗,其中,培养基质主要由蛭石和泥炭土按质量比1:1配制而成,培养基质中培养条件为自然条件下培养。
实验过程中统计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5倍,生根率为100%,移栽到培养基质中的成活率为93%。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步骤六中,所述培养基质由蛭石、泥炭土、滑石粉、安息香粉和白芨粉按质量比10:10:2:1:0.6配制而成,其余条件同实施例4。实验过程中统计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5倍,生根率为100%,移栽到培养基质中的成活率为94.5%。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步骤六中,培养基质中培养条件为:第1到7天,培养温度23-27℃,空气湿度70-80%,光照强度1500lux,光照时间8-10小时/天;第8-17天,培养温度25-29℃,空气湿度70-80%,光照强度2500lux,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天;培养第18-30天,培养温度28-32℃,空气湿度80-90%,自然光照;培养过程中每天早晚各喷施清水一次,其余条件同实施例5。实验过程中统计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5倍,生根率为100%,移栽到培养基质中的成活率为97%。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步骤六中,培养过程中每天早晚各喷施800-1000倍促生长液一次,所述促生长液由辣木叶提取物、壳聚糖、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硼、氨基酸螯合钾和水按照质量比10:7:2:1:1:100配制而成,其中,所述辣木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5重量份的辣木叶粉加入100重量份的水中,于95-100℃下密闭提取30-60分钟后,经过滤、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制得,其余条件同实施例6。实验过程中统计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5倍,生根率为100%,移栽到培养基质中的成活率为99.8%。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8)
1.一种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取红鱼眼健壮植株新萌发的嫩芽,将嫩芽依次用2%洗洁精水溶液浸泡5min、线状自来水冲洗15-30min、添加了2-3滴/100ml吐温-20的0.1%升汞消毒8-10min、无菌水冲洗3-5次,最后用消毒滤纸除去表面水分,得外植体;
步骤二、无菌试管苗获取:将步骤一得到的外植体置于超净工作台内,用解剖刀切成长1.0-1.5cm的带有一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到MS诱导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无菌试管苗,其中,MS诱导培养基为:MS+0.5-1.5mg/L6-BA+0.1-0.5mg/LNAA+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三、增殖培养: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无菌试管苗接种到MS增殖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丛生芽,其中,MS增殖培养为:
MS+0.5-1.5mg/L6-BA+0.1-0.5mg/LIBA+0.1-0.5mg/LKT+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四、壮苗培养: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丛生芽接种到MS壮苗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健壮植株,其中,MS壮苗培养基为:
MS+0.1-1.0mg/L2,4-D+0.5-1.5mg/L6-BA+0.1-1.0mg/LGA3+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五、生根培养:将步骤四中得到的健壮植株接种到MS生根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30天得完整带根苗,其中,MS生根培养基为:
MS+0.5-4.0mg/LNAA+0.5-3.0mg/L6-BA+1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步骤六、炼苗与移栽:将步骤五得到的完整带根苗在室温为25℃的室内打开组培瓶的瓶盖,瓶内加少量自来水,炼苗4-7天,表面角质形成后将苗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并立即移栽到培养基质中培养30天,得大田移栽苗,其中,培养基质主要由蛭石和泥炭土按质量比1:1配制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6-BA+0.25mg/LNAA+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增殖培养为:MS+1.0mg/L6-BA+0.25mg/LIBA+0.25mg/LKT+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壮苗培养基为:MS+0.5mg/L2,4-D+1.0mg/L6-BA+0.5mg/LGA3+3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生根培养基为:MS+2.0mg/LNAA+1.6mg/L6-BA+10g/L蔗糖+5g/L琼脂,pH值为5.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中的培养室内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3-27℃,光照强度1500lux,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培养基质由蛭石、泥炭土、滑石粉、安息香粉和白芨粉按质量比10:10:2:1:0.6配制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培养基质中培养条件为:第1到7天,培养温度23-27℃,空气湿度70-80%,光照强度1500lux,光照时间8-10小时/天;第8-17天,培养温度25-29℃,空气湿度70-80%,光照强度2500lux,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天;培养第18-30天,培养温度28-32℃,空气湿度80-90%,自然光照;培养过程中每天早晚各喷施800-1000倍促生长液一次,所述促生长液由辣木叶提取物、壳聚糖、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硼、氨基酸螯合钾和水按照质量比10:7:2:1:1:100配制而成,其中,所述辣木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15重量份的辣木叶粉加入100重量份的水中,于95-100℃下密闭提取30-60分钟后,经过滤、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制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53904.0A CN107593451A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53904.0A CN107593451A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93451A true CN107593451A (zh) | 2018-01-19 |
Family
ID=6108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53904.0A Pending CN107593451A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9345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1591A (zh) * | 2018-01-26 | 2018-08-14 | 长江大学 | 一种黄花风铃木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45358A (zh) * | 2015-09-15 | 2015-12-16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一种黄藤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CN105145359A (zh) * | 2015-09-15 | 2015-12-16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一种羊齿天冬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CN105660412A (zh) * | 2016-02-29 | 2016-06-15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一种大戟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2017
- 2017-10-31 CN CN201711053904.0A patent/CN10759345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45358A (zh) * | 2015-09-15 | 2015-12-16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一种黄藤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CN105145359A (zh) * | 2015-09-15 | 2015-12-16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一种羊齿天冬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CN105660412A (zh) * | 2016-02-29 | 2016-06-15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一种大戟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昌芬: "《神奇保健植物辣木及其栽培技术》", 31 January 2014, 云南科技出版社 * |
朱婉萍等: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与应用》", 30 November 2014,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陈清等: "《果类蔬菜养分管理》", 31 May 2015,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1591A (zh) * | 2018-01-26 | 2018-08-14 | 长江大学 | 一种黄花风铃木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CN108391591B (zh) * | 2018-01-26 | 2021-07-06 | 长江大学 | 一种黄花风铃木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35903B (zh) | 一种促进白及快速繁殖的方法 | |
CN105393919B (zh) | 黑老虎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4145816B (zh) | 白芨组培育苗方法 | |
CN109258460B (zh) | 微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获得增城蜜菊脱毒苗的培育方法 | |
CN103548694B (zh) | 一种剑叶龙血树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4106468B (zh) | 一种五指毛桃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5230489A (zh) | 一种铁皮石斛的组培快繁方法 | |
CN105340739A (zh) | 一种白花蛇舌草组培苗的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5993956A (zh) | 一种茅苍术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8293878A (zh) | 一种栝楼嫩叶的组培育苗方法 | |
CN104782500B (zh) | 野木瓜种苗的培养方法 | |
CN102860259A (zh) | 一种高效产业化生产番薯脱毒组培苗的方法 | |
CN103004595A (zh) | 一种人参果的嫩枝扦插繁育方法 | |
CN102939835A (zh) | 一种牡荆的扦插方法 | |
CN105432466B (zh) | 一种海桐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方法 | |
CN109479658B (zh) | 一种百合种子的育苗方法 | |
CN104938088B (zh) | 一种促进青风藤种子萌发的方法 | |
CN108739405B (zh) | 一种珠子参的组织培养与离体再生方法 | |
CN107593451A (zh) | 红鱼眼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
CN108739403B (zh) | 一种黄花梨木的组培快繁方法 | |
CN106359087B (zh) | 一种天门冬组培快繁育苗方法 | |
CN109042666A (zh) | 一种提高甘蔗试管苗存活率的叶面喷施液 | |
CN107251837A (zh) | 草莓脱毒组培快繁的方法 | |
CN104145825B (zh) | 朝鲜蓟试管实生苗茎尖快繁育苗的方法 | |
CN107616093B (zh) | 大叶紫金牛叶片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