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2355B -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2355B
CN107582355B CN201710944691.4A CN201710944691A CN107582355B CN 107582355 B CN107582355 B CN 107582355B CN 201710944691 A CN201710944691 A CN 201710944691A CN 107582355 B CN107582355 B CN 1075823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all
leg
wrapping belt
m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46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82355A (zh
Inventor
冯波
胡鹏
冯涛
黄哲民
徐东东
杨静
Original Assignee
冯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冯波 filed Critical 冯波
Priority to CN2017109446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82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82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2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2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23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其结构包括裹腿带、魔术贴、按摩装置、连接扣、绷带、粘带、绑条、凸球、纽扣组成;为了实现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能够起到恢复和锻炼的效果,裹腿带上设有绷带、粘带、绑条,用来加固裹腿带绑在患者下肢,便于携带,裹腿带内侧设有按摩球,按摩球通过旋转驱动电机带动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进行旋转而旋转,活动球通过按摩球的旋转对患者下肢进行轻微的敲打锻炼,促进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加快恢复效果,节省劳动力,并且可以长时间对患者进行按摩。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疾病往往会引发很多其他症状,其中下肢麻木无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病情严重甚至会引起瘫痪,因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之后的护理过程中,下肢锻炼护理极为重要,但是当前护理过程大都需要护理人员按摩来促进病情的恢复,这样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尤其是当遇到需要对下肢进行按摩的患者时,当需要搬动下肢时更是费力。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神经内科疾病往往会引发很多其他症状,其中下肢麻木无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病情严重甚至会引起瘫痪,因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之后的护理过程中,下肢锻炼护理极为重要。
但是目前一般都是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或者进行敲打,达到护理目的,工作强度大,给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手术后的下肢只能用固定支架来保护,不能起到恢复和锻炼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以解决手术后的下肢只能用固定支架来保护,不能起到恢复和锻炼的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其结构包括裹腿带、魔术贴、按摩装置、连接扣、绷带、粘带、绑条、凸球、纽扣组成;
所述的裹腿带后端上设有按摩装置,所述的裹腿带和按摩装置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裹腿带表面上左侧设有两个连接扣,所述的裹腿带和连接扣固定连接,所述的魔术贴设于裹腿带左侧,所述的魔术贴和裹腿带相连接,所述的裹腿带表面上右侧并排从上到下设有绷带、粘带、绑条,所述的绷带、粘带、绑条的一端均与裹腿带固定连接,所述的绷带另一端上设有纽扣,所述的绷带和纽扣连接,所述的绷带通过纽扣和裹腿带相扣合,所述的粘带与魔术贴相贴合,所述的裹腿带内侧表面上设有凸球,所述的裹腿带和凸球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按摩装置由操作面板、充电接口、按摩球、一号齿轮、壳体、主动齿轮、转动轴、齿轮轴、旋转驱动电机、二号齿轮、从动齿轮组成,所述的壳体表面上设有操作面板和充电接口,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旋转驱动电机,所述的壳体和旋转驱动电机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上设有齿轮轴,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和齿轮轴相配合,所述的壳体内部有两个以上的转动轴一端竖直插嵌在底部,所述的转动轴和壳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转动轴另一端上设有一号齿轮,所述的转动轴另一端和一号齿轮相焊接,所述的一号齿轮同一水平面上从左到右设有从动齿轮、二号齿轮,所述的二号齿轮下设有转动轴且相焊接,所述的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通过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表面中心位置上均设有按摩球,所述的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均与按摩球过盈配合,所述的按摩球设于裹腿带内侧表面上,所述的按摩球和裹腿带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裹腿带和壳体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按摩球由半球体壳体、旋转盘、活动球、活动杆、顶球、固定盘、立柱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半球体壳体表面上设有活动球,所述的活动球嵌入在半球体壳体表面上的凹槽,所述的立柱设于半球体壳体内部,所述的立柱顶端设有固定盘,所述的立柱和固定盘相焊接,所述的固定盘表面上设有顶球,所述的固定盘和顶球胶连接,所述的活动球下设有活动杆,所述的活动球和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杆另一端设于旋转盘表面上,所述的活动杆另一端和旋转盘活动连接,所述的旋转盘和顶球相贴合,所述的立柱竖直插嵌在转动轴内部,所述的立柱底端和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立杆,所述的立杆竖直贯穿从动齿轮在中间位置上,所述的立杆和从动齿轮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从动齿轮与壳体之间通过立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按摩装置内部设有蓄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的裹腿带采用复合面料材质制作,增加舒适感、降低成本、减轻重量。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发明的时候将裹腿带包裹在患者腿部,利用绷带上的纽扣扣在裹腿带上,将粘带、绑条与裹腿带上的魔术贴贴合,使裹腿带可以牢固的绑在患者下肢,将按摩装置上的充电接口通上电能让蓄电池进行蓄能,为按摩装置提供电能,通过操作面板对旋转驱动电机进行控制,旋转驱动电机通过齿轮轴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旋转,齿轮轴顺时针旋转并带动转动轴上的主动齿轮,转动轴与一号齿轮连接并且顺时针旋转,而一号齿轮则带动从动齿轮逆时针旋转,从动齿轮带动二号齿轮顺时针旋转,从而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带动按摩装置内的多个齿轮进行工作,从动齿轮下设有立杆,可以使从动齿轮不易脱落偏移,按摩球跟随着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旋转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锻炼工作,立柱固定安装在壳体底部,因此顶球、固定盘不会运动,所以按摩球在旋转的同时带动活动球、活动杆,使旋转盘通过顶球进行不规则运转,让活动球可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轻微的敲打,促进血液的循环。
为了实现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能够起到恢复和锻炼的效果,裹腿带上设有绷带、粘带、绑条,用来加固裹腿带绑在患者下肢,便于携带,裹腿带内侧设有按摩球,按摩球通过旋转驱动电机带动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进行旋转而旋转,活动球通过按摩球的旋转对患者下肢进行轻微的敲打锻炼,促进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加快恢复效果,节省劳动力,并且可以长时间对患者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B的放大图。
图中:裹腿带-1、魔术贴-2、按摩装置-3、连接扣-4、绷带-5、粘带-6、绑条-7、凸球-8、纽扣-9、操作面板-301、充电接口-302、按摩球-303、一号齿轮-304、壳体-305、主动齿轮-306、转动轴-307、齿轮轴-308、旋转驱动电机-309、二号齿轮-310、从动齿轮-311、半球体壳体-3031、旋转盘-3032、活动球-3033、活动杆-3034、顶球-3035、固定盘-3036、立柱-303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其结构包括裹腿带1、魔术贴2、按摩装置3、连接扣4、绷带5、粘带6、绑条7、凸球8、纽扣9组成;
所述的裹腿带1后端上设有按摩装置3,所述的裹腿带1和按摩装置3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裹腿带1表面上左侧设有两个连接扣4,所述的裹腿带1和连接扣4固定连接,所述的魔术贴2设于裹腿带1左侧,所述的魔术贴2和裹腿带1相连接,所述的裹腿带1表面上右侧并排从上到下设有绷带5、粘带6、绑条7,所述的绷带5、粘带6、绑条7的一端均与裹腿带1固定连接,所述的绷带5另一端上设有纽扣9,所述的绷带5和纽扣9连接,所述的绷带5通过纽扣9和裹腿带1相扣合,所述的粘带6与魔术贴2相贴合,所述的裹腿带1内侧表面上设有凸球8,所述的裹腿带1和凸球8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按摩装置3由操作面板301、充电接口302、按摩球303、一号齿轮304、壳体305、主动齿轮306、转动轴307、齿轮轴308、旋转驱动电机309、二号齿轮310、从动齿轮311组成,所述的壳体305表面上设有操作面板301和充电接口302,所述的壳体305内部设有旋转驱动电机309,所述的壳体305和旋转驱动电机30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309上设有齿轮轴308,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309和齿轮轴308相配合,所述的壳体305内部有两个以上的转动轴307一端竖直插嵌在底部,所述的转动轴307和壳体30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转动轴307另一端上设有一号齿轮304,所述的转动轴307另一端和一号齿轮304相焊接,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同一水平面上从左到右设有从动齿轮311、二号齿轮310,所述的二号齿轮310下设有转动轴307且相焊接,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通过从动齿轮311相啮合,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表面中心位置上均设有按摩球303,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均与按摩球303过盈配合,所述的按摩球303设于裹腿带1内侧表面上,所述的按摩球303和裹腿带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裹腿带1和壳体305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的按摩球303由半球体壳体3031、旋转盘3032、活动球3033、活动杆3034、顶球3035、固定盘3036、立柱3037组成,所述的半球体壳体3031表面上设有活动球3033,所述的活动球3033嵌入在半球体壳体3031表面上的凹槽,所述的立柱3037设于半球体壳体3031内部,所述的立柱3037顶端设有固定盘3036,所述的立柱3037和固定盘3036相焊接,所述的固定盘3036表面上设有顶球3035,所述的固定盘3036和顶球3035胶连接,所述的活动球3033下设有活动杆3034,所述的活动球3033和活动杆303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杆3034另一端设于旋转盘3032表面上,所述的活动杆3034另一端和旋转盘3032活动连接,所述的旋转盘3032和顶球3035相贴合,所述的立柱3037竖直插嵌在转动轴307内部,所述的立柱3037底端和壳体305固定连接,还包括立杆312,所述的立杆312竖直贯穿从动齿轮311在中间位置上,所述的立杆312和从动齿轮311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从动齿轮311与壳体305之间通过立杆312连接,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的结构相同,所述的按摩装置3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裹腿带1采用复合面料材质制作,增加舒适感、降低成本、减轻重量。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发明的时候将裹腿带1包裹在患者腿部,利用绷带5上的纽扣9扣在裹腿带1上,将粘带6、绑条7与裹腿带1上的魔术贴2贴合,使裹腿带1可以牢固的绑在患者下肢,将按摩装置3上的充电接口302通上电能让蓄电池进行蓄能,为按摩装置3提供电能,通过操作面板301对旋转驱动电机309进行控制,旋转驱动电机309通过齿轮轴308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旋转,齿轮轴308顺时针旋转并带动转动轴307上的主动齿轮306,转动轴307与一号齿轮304连接并且顺时针旋转,而一号齿轮304则带动从动齿轮311逆时针旋转,从动齿轮311带动二号齿轮310顺时针旋转,从而一号齿轮304与二号齿轮310带动按摩装置3内的多个齿轮进行工作,从动齿轮311下设有立杆312,可以使从动齿轮311不易脱落偏移,按摩球303跟随着一号齿轮304与二号齿轮310旋转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锻炼工作,立柱3037固定安装在壳体305底部,因此顶球3035、固定盘3036不会运动,所以按摩球303在旋转的同时带动活动球3033、活动杆3034,使旋转盘3032通过顶球3035进行不规则运转,让活动球3033可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轻微的敲打,促进血液的循环。
本发明所述的魔术贴2又名粘扣带或吱啦扣,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分子母两面。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手术后的下肢只能用固定支架来保护,不能起到恢复和锻炼的效果,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为了实现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能够起到恢复和锻炼的效果,裹腿带1上设有绷带5、粘带6、绑条7,用来加固裹腿带1绑在患者下肢,便于携带,裹腿带1内侧设有按摩球303,按摩球303通过旋转驱动电机309带动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进行旋转而旋转,活动球3033通过按摩球303的旋转对患者下肢进行轻微的敲打锻炼,促进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加快恢复效果,节省劳动力,并且可以长时间对患者进行按摩,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的壳体305表面上设有操作面板301和充电接口302,所述的壳体305内部设有旋转驱动电机309,所述的壳体305和旋转驱动电机30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309上设有齿轮轴308,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309和齿轮轴308相配合,所述的壳体305内部有两个以上的转动轴307一端竖直插嵌在底部,所述的转动轴307和壳体30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转动轴307另一端上设有一号齿轮304,所述的转动轴307另一端和一号齿轮304相焊接,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同一水平面上从左到右设有从动齿轮311、二号齿轮310,所述的二号齿轮310下设有转动轴307且相焊接,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通过从动齿轮311相啮合,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表面中心位置上均设有按摩球303,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均与按摩球303过盈配合,所述的按摩球303设于裹腿带1内侧表面上,所述的按摩球303和裹腿带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裹腿带1和壳体305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半球体壳体3031表面上设有活动球3033,所述的活动球3033嵌入在半球体壳体3031表面上的凹槽,所述的立柱3037设于半球体壳体3031内部,所述的立柱3037顶端设有固定盘3036,所述的立柱3037和固定盘3036相焊接,所述的固定盘3036表面上设有顶球3035,所述的固定盘3036和顶球3035胶连接,所述的活动球3033下设有活动杆3034,所述的活动球3033和活动杆303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杆3034另一端设于旋转盘3032表面上,所述的活动杆3034另一端和旋转盘3032活动连接,所述的旋转盘3032和顶球3035相贴合,所述的立柱3037竖直插嵌在转动轴307内部,所述的立柱3037底端和壳体305固定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其结构包括裹腿带(1)、魔术贴(2)、按摩装置(3)、连接扣(4)、绷带(5)、粘带(6)、绑条(7)、凸球(8)、纽扣(9)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裹腿带(1)后端上设有按摩装置(3),所述的裹腿带(1)和按摩装置(3)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裹腿带(1)表面上左侧设有两个连接扣(4),所述的裹腿带(1)和连接扣(4)固定连接,所述的魔术贴(2)设于裹腿带(1)左侧,所述的魔术贴(2)和裹腿带(1)相连接,所述的裹腿带(1)表面上右侧并排从上到下设有绷带(5)、粘带(6)、绑条(7),所述的绷带(5)、粘带(6)、绑条(7)的一端均与裹腿带(1)固定连接,所述的绷带(5)另一端上设有纽扣(9),所述的绷带(5)和纽扣(9)连接,所述的绷带(5)通过纽扣(9)和裹腿带(1)相扣合,所述的粘带(6)与魔术贴(2)相贴合,所述的裹腿带(1)内侧表面上设有凸球(8),所述的裹腿带(1)和凸球(8)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按摩装置(3)由操作面板(301)、充电接口(302)、按摩球(303)、一号齿轮(304)、壳体(305)、主动齿轮(306)、转动轴(307)、齿轮轴(308)、旋转驱动电机(309)、二号齿轮(310)、从动齿轮 (311)组成,所述的壳体 (305)表面上设有操作面板 (301)和充电接口(302),所述的壳体(305)内部设有旋转驱动电机(309),所述的壳体(305)和旋转驱动电机(30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309)上设有齿轮轴(308),所述的旋转驱动电机(309)和齿轮轴(308)相配合,所述的壳体(305)内部有两个以上的转动轴(307)一端竖直插嵌在底部,所述的转动轴(307)和壳体(30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转动轴(307)另一端上设有一号齿轮(304),所述的转动轴(307)另一端和一号齿轮(304)相焊接,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同一水平面上从左到右设有从动齿轮(311)、二号齿轮(310),所述的二号齿轮(310)下设有转动轴(307)且相焊接,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通过从动齿轮(311)相啮合,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表面中心位置上均设有按摩球(303),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均与按摩球(303)过盈配合,所述的按摩球(303)设于裹腿带(1)内侧表面上,所述的按摩球(303)和裹腿带(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裹腿带(1)和壳体(305)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的按摩球(303)由半球体壳体(3031)、旋转盘(3032)、活动球(3033)、活动杆(3034)、顶球(3035)、固定盘(3036)、立柱(3037)组成;
所述的半球体壳体(3031)表面上设有活动球(3033),所述的活动球(3033)嵌入在半球体壳体(3031)表面上的凹槽,所述的立柱(3037)设于半球体壳体(3031)内部,所述的立柱(3037)顶端设有固定盘(3036),所述的立柱(3037)和固定盘(3036)相焊接,所述的固定盘(3036)表面上设有顶球(3035),所述的固定盘(3036)和顶球(3035)胶连接,所述的活动球(3033)下设有活动杆(3034),所述的活动球(3033)和活动杆(303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杆(3034)另一端设于旋转盘(3032)表面上,所述的活动杆(3034)另一端和旋转盘(3032)活动连接,所述的旋转盘(3032)和顶球(3035)相贴合,所述的立柱(3037)竖直插嵌在转动轴(307)内部,所述的立柱(3037)底端和壳体(30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杆(312),所述的立杆(312)在中间位置上竖直贯穿从动齿轮(311),所述的立杆(312)和从动齿轮(311)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从动齿轮(311)与壳体(305)之间通过立杆(3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齿轮(304)和二号齿轮(310)的结构相同。
CN201710944691.4A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82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4691.4A CN107582355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4691.4A CN107582355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2355A CN107582355A (zh) 2018-01-16
CN107582355B true CN107582355B (zh) 2020-01-03

Family

ID=6105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469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82355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823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1556B (zh) * 2021-07-23 2022-05-13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缓解焦虑的加热放松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55671U (zh) * 2013-10-30 2014-04-23 浙江瑞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足浴盆的电动按摩与水泵一体结构
CN205286911U (zh) * 2016-01-14 2016-06-08 余姚乐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足三里按摩器
CN206167337U (zh) * 2016-08-22 2017-05-17 漳州市恩扬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放松肌肉的按摩滚轴
CN206228595U (zh) * 2016-08-29 2017-06-09 袁雅丽 一种神经内科用足底按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55671U (zh) * 2013-10-30 2014-04-23 浙江瑞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足浴盆的电动按摩与水泵一体结构
CN205286911U (zh) * 2016-01-14 2016-06-08 余姚乐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足三里按摩器
CN206167337U (zh) * 2016-08-22 2017-05-17 漳州市恩扬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放松肌肉的按摩滚轴
CN206228595U (zh) * 2016-08-29 2017-06-09 袁雅丽 一种神经内科用足底按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2355A (zh)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6360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CN210962918U (zh) 一种具有压迫按摩效果的神经科康健训练装置
CN103006363B (zh) 智能重力颈椎康复理疗床
CN107874887A (zh) 一种可穿戴式外科康复医疗机器人
CN107582355B (zh)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CN110368259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神经内科护理装置
CN206652146U (zh) 老年人用训练器
CN206138263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药物护具
CN107507503B (zh) 一种用于培训旋提手法的机械模拟装置
CN102488607A (zh) 休闲按摩床
CN111714344A (zh) 一种多功能腰肩关节运动康复治疗仪
CN203988551U (zh) 腰椎支撑器
CN208864768U (zh)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面瘫辅助按摩装置
CN207267469U (zh) 一种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
CN206745836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跑步机
CN101700423A (zh) 一种旋转磁性保健仪
CN108186231A (zh) 一种医疗康复护理用多功能病床
CN211300942U (zh) 一种改进的神经外科头部减压枕
CN201595974U (zh) 佩戴式腰椎牵引器
CN112535630A (zh) 特定穴位电刺激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电子经穴治疗仪及应用
CN209107722U (zh) 支撑牵引两用腰椎护具
CN107669422A (zh) 一种可以让超重病人保持舒适的医疗搬运机器人
CN206194387U (zh) 非负重射线防护服
CN201115746Y (zh) 一种中药治疗袋
CN201026259Y (zh) 保健型睡帽式可调弹力下颌关节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eng Bo

Inventor after: Hu Peng

Inventor after: Feng Tao

Inventor after: Huang Zhemin

Inventor after: Xu Dongdong

Inventor after: Yang Ji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Zhemin

Inventor before: Xu Dongdong

Inventor before: Yang J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2

Address after: 256600, No. two, 661 the Yellow River Road, Bincheng District, Shandong, Binzhou

Applicant after: Feng Bo

Address before: Room 302, Career Academy, Career Academy, Career Academy, Quanzhou engineering, Career Academy, Quanzhou City, China

Applicant before: Huang Zhem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