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7786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77786A CN107477786A CN201710712736.5A CN201710712736A CN107477786A CN 107477786 A CN107477786 A CN 107477786A CN 201710712736 A CN201710712736 A CN 201710712736A CN 107477786 A CN107477786 A CN 1074777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humidity
- fresh
- index
- in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其中,其中,空调器包括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新风风机,新风风机设在壳体内,壳体内设有与换热风道相互隔离的空气处理风道,壳体上设有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方法包括:获取室内外空气指数和室内外空气湿度;当室内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室外空气指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或者当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室内空气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且室外空气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时,控制新风风机开启,并在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果室内空气湿度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则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由此,能够改善室内空气,降低能耗,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智能健康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只具有制热、制冷(包括除湿)功能的空调器已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传统空调器大多是进行封闭式循环风量,长期封闭的循环风量容易滋生细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的健康生活,例如可能会导致用户出现感冒、空调病等症状。因此,空调器在进行制热或制冷的同时,如何能够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以满足用户的舒适性和健康需求,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改善室内空气,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换热风道相互隔离的空气处理风道,所述壳体上设有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外空气指数,并获取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分别对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所述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进行判断;当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或者当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室内空气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且所述室外空气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开启,并在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果所述室内空气湿度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则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室内外空气指数、室内外空气湿度,对空气处理风道中的新风风机进行启停控制,以及对空调器压缩机的频率进行控制,以使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内空气湿度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由此,提升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能够使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内空气湿度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提升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采用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介质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能够使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内空气湿度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提升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空调器,采用上述控制装置,能够使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内空气湿度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提升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换热风道相互隔离的空气处理风道,所述壳体上设有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内空气指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空气指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判断模块,分别用于对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所述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进行判断;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或者在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室内空气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且所述室外空气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开启,并在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果所述室内空气湿度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则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可通过控制模块根据室内外空气指数、室内外空气湿度,对空气处理风道中的新风风机进行启停控制,以及对空调器的频率进行控制,以使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内空气湿度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由此,提升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改善室内控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换热风道100a和空气处理装置100,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壳体1和新风风机2,新风风机2设在壳体1内,新风风机2可用于驱动新风流动,壳体1内设有与换热风道100a相互隔离的空气处理风道10,壳体1上设有新风入口11和新风出口12。其中,上下方向以图示的上下方向为准,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气流的流向。
其中,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滤网3,滤网3设置在壳体1中以对进入到新风入口11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具体地,外界的空气可以从新风入口11进入壳体1,在新风风机2的驱动下经过空气处理风道10,并经滤网3的净化处理进而从新风出口12流向室内,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室内空气,便于提高舒适度。
并且,由于空气处理风道10和空调器的换热风道100a互相隔离,进入室内的新风不经过换热风道100a,可以避免新风掺杂换热风道100a内的灰尘和细菌,可以保证新风纯净新鲜,舒适度会进一步提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壳体1内可以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之间可通过过气孔连通,新风风机2可以设在第一风道13内。由此,从新风入口11进入壳体1的空气可以依次流过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先由第一风道13内的新风风机2加压增速,通过过气孔,流经第二风道14后从新风出口12流入室内,新风风机2的设置可以增加新风风量,而且可以提高风速。如果在空气处理风道10内设置滤网53(如图1、图2所示),则可以有效提高进入室内的新风的纯净度,如果配套滤网53设置具有加湿净化功能的水处理件51和加湿模块55,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进入室内新风的纯净度,以及提高进入室内的新风的湿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温度调节单元(图中未示出),温度调节单元位于壳体10内且在空气流动方向上温度调节单元可位于水处理件的下游,从而可以实现对室内空气温度的调节,以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可以理解的是,当室内温度较低时,温度调节单元可以对室内气体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的室内空气再次经过水处理件进行净化加湿,由此可以提升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清洁度。当室内温度较高时,温度调节单元可以对室内气体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的室内空气再次经过水处理件进行净化加湿。由此可以实现室内空气温度的自主调节,提升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实用性。
可选地,温度调节单元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元件,利用Peltier效应完成既可制热,又可制冷的功能。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温度调节单元还可以仅具有制热功能或者制冷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换热风道100a和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位于空调器的室内机内,壳体1上还可以设有室内风入口,即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与换热风道100a互相隔离地设在空调器的室内机内,换热风道100a可以将室内的空气从室内风入口吸入,经过换热循环后送回室内,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将室外的空气从外部吸入空气处理风道10,经过处理后向室内引入新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机1000,包括:室内换热部分和上述空气处理装置100,室内换热部分包括外壳101、室内换热器102和室内风机103,其中,室内换热器102和室内风机103可以设在外壳101内,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设在室内换热部分上。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设于外壳101内部,外壳101限定出空气处理装置的壳体;空气处理装置100也可以设于外壳101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壳体与室内换热部分的外壳101固定连接。
例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空调室内机1000内可以分为第一空间1001和位于第一空间1001下方的第二空间1002,换热风道100a、室内换热器102、室内风机103可位于第一空间1001,空调室内机1000上可以设有与第二空间1002连通的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
由此,机壳、室内换热器102、室内风机103和换热风道100a可以在第一空间1001内构成换热系统,为室内空气进行换热处理,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在第二空间1002内构成新风处理系统,将室外的新风处理后引入室内。
当然,可以将空气处理装置100设于第一空间1001、室内换热部分设于第二空间1002,即空气处理装置100设于室内换热部分的上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开关模块(图中未示出),开关模块可与新风入口和室内风入口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新风入口和室内风入口,从而可以在室内风单独循环、单独引入室外新风以及室内风循环同时引入室内风三种模式之间切换,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空调室内机1000可以是壁挂机,即空调室内机1000可以挂设在室内的墙体上。
可选地,新风出口可位于外壳101的底壁上,换言之,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设在外壳101内的下部,并且经空气处理装置100处理的新风可以从外壳101的壁部流入室内,由此,可以避免新风直接吹人,可以提升无风感。
其中,新风入口可位于外壳101的后表面的中部,新风出口可为两个,并且两个新风出口可位于外壳101的前表面的两侧。这样,室外的新风可以从外壳101后部进入外壳101的第二空间1002,经空气处理装置100处理后,从外壳101的前表面吹出,利于实现新风通入口“隐藏”设计,可以提高美观性,而且可以避免进入室内的新风吹人,无风感进一步提升。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空调室内机1000可以是立式空调器,即空调室内机1000为柜机。可选地,第二空间1002可位于外壳101的下部,新风出口可位于外壳101的中部,也就是说,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设在外壳101的下部,室内换热器102和室内风机103可以设在外壳101上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换热风道100a和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位于空调器的室外机内,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部分和空气处理装置100,室外换热部分包括机壳、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其中,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可以设在机壳内,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设在室外换热部分上。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以设于机壳内部,机壳限定出空气处理装置的壳体;空气处理装置100也可以设于机壳外部,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壳体与室内换热部分的机壳固定连接。
例如,空调室外机可分为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换热风道100a可以设在第三空间内,空调室外机可以设有与第四空间连通的新风入孔和新风出孔,新风出孔可与室内环境连通,机壳、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可以位于第三空间,空气处理装置100可位于第四空间。
当然,室外换热部分的机壳也可以作为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壳体1。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和空气处理装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外空气指数,并获取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
其中,空气指数可用于反应空气质量,其至少包括空气中CO2的浓度等级,还可以包括空气中灰尘、PM2.5等的浓度等级,如A级对应空气质量优、B级对应空气质量良、C级对应空气质量较差、D级对应空气质量差等。以CO2为例进行说明,当CO2的浓度小于1000mg/m3时,对应的空气指数为A级;当CO2的浓度大于等于1000mg/m3且小于1700mg/m3时,对应的空气指数为B级;当CO2的浓度大于等于1700mg/m3且小于2400mg/m3时,对应的空气指数为C级;当CO2的浓度大于等于2400mg/m3时,对应的空气指数为D级等。
S102,分别对室内空气指数、室外空气指数、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进行判断。
S103,当室内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室外空气指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或者当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室内空气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且室外空气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时,控制新风风机开启,并在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果室内空气湿度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则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其中,第二预设湿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湿度。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空气指数处于或低于C级,即空气质量为较差、良或优;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是空气指数处于或低于B级,即空气质量为优或良;第三预设条件可以是空气指数处于A级,即空气质量为优。第一预设湿度、第二预设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标定,如第一预设湿度为40%、第二预设湿度为60%。
可以看出,当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必然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及当空气指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必然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新风风机开启后,新风风机可以预设的最大转速Nmax运行,也可以预设的较低转速运行。
其中,最大转速Nmax可根据需要进行标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器以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运行时,均会使得室内空气湿度降低,当室内空气湿度降低至第一预设湿度如40%以下时,用户的舒适感会降低,此时,如果室外空气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如60%时,可通过新风风机将室外高湿度的空气泵入室内,以提高室内空气湿度,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具体地,空调器以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运行过程中,换热风道的空气气流经制冷/制热吹向室内,当室内空气指数为D级,高于C级,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室外空气指数为A级,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或者,当室内空气指数为C级,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室内空气湿度为3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40%且室外空气湿度为70%大于第二预设湿度60%时,控制新风风机开启,同时控制新风开关门打开,空气气流可以在新风风机的作用下从新风入口流入,并从新风出口流出,以将室外空气泵入室内,参见图3。
进一步地,随着质量优的室外空气的泵入,室内空气指数逐渐下降,即空气质量逐渐提升,当室内空气质量达到B级,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果室内空气湿度为50%,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则可以对空调器(主要是对空调器中的压缩机)进行降频控制,以减弱空调器的制热或制冷功率,减小空调器制热或制冷时,室内湿度的下降速率,同时可减小空调器能耗。
在该实施例中,当新风风机开启并时,可以每隔第一预设时间t1判断室内空气指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直至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断室内空气湿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湿度。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t1均可根据需要进行标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室内空气指数为D级,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室外空气指数为C级,未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的空气质量的提升效果有限,故可以控制新风风机处于待机状态,即不泵入室外空气到室内。
可以理解,在室外空气指数对应的空气质量差于室内空气指数对应的空气质量时,需要控制新风风机处于待机状态,以避免将空气质量差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
进一步地,参见图4,在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之后,可以继续判断室内空气湿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并在室内空气湿度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时,保持新风风机处于开启状态。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室内外空气指数、室内外空气湿度,对空气处理风道中的新风风机进行启停控制,以及对空调器压缩机的频率进行控制,以使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内空气湿度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由此,提升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能够使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内空气湿度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提升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采用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介质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能够使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内空气湿度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提升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空调器,采用上述控制装置,能够使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内空气湿度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提升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如图5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装置2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10、第二获取模块220、第三获取模块230、判断模块240和控制模块25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室内空气指数,第二获取模块220用于获取室外空气指数,第三获取模块230用于获取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判断模块240分别用于对室内空气指数、室外空气指数、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进行判断。控制模块250用于在室内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室外空气指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或者在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室内空气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且室外空气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时,控制新风风机开启,并在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果室内空气湿度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则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其中,第二预设湿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湿度。
在该实施例中,当室内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室外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模块250还可以用于控制新风风机处于待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当新风风机开启时,判断模块240可以每隔第一预设时间t1判断室内空气指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直至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断室内空气湿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湿度。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250在对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之后,还可以通过判断模块240继续判断室内空气湿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并在室内空气湿度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时,保持新风风机处于开启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可通过控制模块根据室内外空气指数、室内外空气湿度,对新风风机和空调器频率进行控制,以使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内空气湿度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由此,提升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如图6所示,该空调器2000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200。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改善室内空气,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及其作用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为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换热风道相互隔离的空气处理风道,所述壳体上设有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内空气指数和室外空气指数,并获取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
分别对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所述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进行判断;
当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或者当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室内空气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且所述室外空气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开启,并在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果所述室内空气湿度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则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处于待机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新风风机开启时,每隔第一预设时间判断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直至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断所述室内空气湿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之后,继续判断所述室内空气湿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并在所述室内空气湿度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时,保持所述新风风机处于开启状态。
5.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6.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8.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换热风道相互隔离的空气处理风道,所述壳体上设有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内空气指数;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空气指数;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
判断模块,分别用于对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所述室内空气湿度和室外空气湿度进行判断;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或者在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室内空气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且所述室外空气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开启,并在所述室内空气指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果所述室内空气湿度未达到第二预设湿度,则对所述空调器进行降频控制,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12736.5A CN107477786A (zh) | 2017-08-18 | 2017-08-18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12736.5A CN107477786A (zh) | 2017-08-18 | 2017-08-18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77786A true CN107477786A (zh) | 2017-12-15 |
Family
ID=60600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12736.5A Pending CN107477786A (zh) | 2017-08-18 | 2017-08-18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77786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6865A (zh) * | 2018-01-11 | 2018-07-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08278663A (zh) * | 2018-01-11 | 2018-07-1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08426350A (zh) * | 2018-03-07 | 2018-08-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426352A (zh) * | 2018-03-07 | 2018-08-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调节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3702A (zh) * | 2008-06-13 | 2009-12-16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节空气质量的空调器及其调节方法 |
CN102121740A (zh) * | 2010-01-12 | 2011-07-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
CN103615790A (zh) * | 2013-12-20 | 2014-03-05 | 王铁毅 | 一种利用自然条件调节高层建筑空气品质的方法及系统 |
JP2016169913A (ja) * | 2015-03-13 | 2016-09-2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交換換気装置 |
CN106931534A (zh) * | 2017-04-28 | 2017-07-07 | 北京米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柜式恒温恒净新风净化系统 |
-
2017
- 2017-08-18 CN CN201710712736.5A patent/CN10747778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3702A (zh) * | 2008-06-13 | 2009-12-16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节空气质量的空调器及其调节方法 |
CN102121740A (zh) * | 2010-01-12 | 2011-07-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
CN103615790A (zh) * | 2013-12-20 | 2014-03-05 | 王铁毅 | 一种利用自然条件调节高层建筑空气品质的方法及系统 |
JP2016169913A (ja) * | 2015-03-13 | 2016-09-2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交換換気装置 |
CN106931534A (zh) * | 2017-04-28 | 2017-07-07 | 北京米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柜式恒温恒净新风净化系统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6865A (zh) * | 2018-01-11 | 2018-07-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08278663A (zh) * | 2018-01-11 | 2018-07-1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08426350A (zh) * | 2018-03-07 | 2018-08-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426352A (zh) * | 2018-03-07 | 2018-08-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调节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61821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477815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477784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
CN107477782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477786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
CN107504660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477816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543291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642878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631432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477785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
CN107631433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477787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
CN107576033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642885B (zh) | 新风机与空调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7490158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461891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
CN107388467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490159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07676871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111578378A (zh) |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7504615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
CN107702213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212408979U (zh) |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 | |
CN108332349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