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5391A -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和相应的压接工具替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和相应的压接工具替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25391A CN107425391A CN201710286098.5A CN201710286098A CN107425391A CN 107425391 A CN107425391 A CN 107425391A CN 201710286098 A CN201710286098 A CN 201710286098A CN 107425391 A CN107425391 A CN 1074253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imping tool
- crimping
- replacement
- room
- to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5000008331 Pinus X rigitae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613 Pinus brut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018646 Pinus bru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974044 Puck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5—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contact member feeding mechanism
Abstract
一种压接工具替换装置,用于将第一压接工具替换成第二压接工具,压接工具布置在建立压接连接的压接压力机的过程位置中且将线缆的导体端部与压接接触部连接,替换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用于保持压接工具的替换空位,其可布置在第一替换位置中:使得第一压接工具可沿第一运动方向从过程位置行驶到第一替换空位上,替换空位可从第一替换位置沿直线运动到第二替换位置中:使得处在第一替换空位上的第一压接工具和处在第二替换空位上的第二压接工具沿不同于第一运动方向的第二运动方向运动,替换空位可布置在第二替换位置中:使得第二压接工具可从第二替换空位沿与第一运动方向相反延伸的第三运动方向行驶到过程位置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和一种用于将布置在压接压力机中的过程位置上的第一压接工具替换成另一第二压接工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1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压接压力机10。在压接压力机10中布置有压接工具50。压接工具50包括处在压接工具50的上端部上的菌盖状的保持栓13,保持栓布置在压接压力机10的能够运动的工具容纳部11中。压接压力机10还包括不能运动的下部工具容纳部19。
针对不同的压接接触部或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压接工具,使得压接压力机中的压接工具必须替换成另一压接工具。
将压接工具手动替换成另一压接工具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容易出错而且缓慢。此外,在一般情况下不确保:新使用的压接工具在压接压力机中布置在与被替换的(之前布置在压接压力机中的)压接工具相同的位置上。因此,典型地必须在替换压接工具之后,重新排布压接工具或压接接触部或线缆的位置。一般情况下,这是耗费时间的。在排布期间,压接压力机的运行中断。这典型地产生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置及一种方法,借助于其能够将安装在压接压力机中的第一压接工具在技术上简便地替换成第二压接压力机。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将布置在压接压力机中的过程位置上的第一压接工具替换成另一第二压接工具的方法来实现。
所述目的特别是通过一种用于将第一压接工具替换成第二压接工具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来实现,其中,压接工具布置在用以建立压接连接的压接压力机中的过程位置中且用于将线缆的导体端部与压接接触部连接,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分别保持压接工具的替换空位,替换空位能够以如下方式布置在第一替换位置中,使得第一压接工具能够从过程位置向替换空位中的第一替换空位沿第一运动方向、特别是沿直线行驶或者说移动,替换空位能够从第一替换位置以如下方式沿直线运动到第二替换位置中,使得处在替换空位中的第一替换空位上的第一压接工具和处在替换空位中的第二替换空位上的第二压接工具沿不同于第一运动方向的第二运动方向运动,替换空位能够以如下方式布置在第二替换位置中,使得第二压接工具能够从替换空位中的第二替换空位沿与第一运动方向相反延伸的第三运动方向移动到过程位置中。
在这里,有利之处是,第一压接工具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在技术上简单地而且快速地替换成不同于第一压接工具的第二压接工具。此外有利的还有,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典型地占据很少的空间或体积并且在替换过程期间需要很少的空间。此外,确保的是,第二压接工具在与第一压接工具相同的位置上、也就是在过程位置上,布置在压接压力机中。由此,典型地无需重新调整压接工具或压接接触部或线缆的取向。这在一般情况下节约时间。此外,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在现有的常见的压接压力机中能够后续装备上。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可以包括引导装置、特别是T形导轨,用以在第一压接工具和/或第二压接工具行驶期间,引导和保持第一压接工具的保持栓以及引导和保持第二压接工具的第二保持栓。由此,一个或多个压接工具在一般情况下特别可靠地在替换或移动期间得到引导。在此有利之处还在于,上部工具容纳部的压接工具的保持栓能够典型地在同一水平高度输送给常见的压接压力机。由此,替换过程进一步简化。此外,压接工具在一般情况下还能够更为可靠地被送入过程位置中。保持栓可以是压接工具的上端部上的菌盖状的保持栓。
至少两个替换空位能够以如下方式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分别保持压接工具的替换台面,使得替换空位中的第一替换空位布置在第一替换台面上,替换空位中的第二替换空位布置在第二替换台面上。由此,相应的压接工具在替换期间典型地得到特别可靠的保持。这改善了替换过程可靠的执行过程。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止动装置,用于将第一压接工具可松开地止动在第一替换空位上;和/或第二止动装置,用于将第二压接工具可松开地止动在第二替换空位上。这里的优点在于,一个或多个压接工具在替换期间能够得到特别可靠地保持。即便在替换空位从第一替换位置运动到第二替换位置期间压接工具相对于相对应的替换空位发生的滑脱也通常能够特别可靠地防止。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运动装置,用于使第一压接工具运动和/或用于使第二压接工具运动和/或用于使替换空位运动和/或用于将第一压接工具止动在第一替换空位上和/或用于将第二压接工具止动在第二替换空位上。由此,替换过程典型地能够自动执行。手动干预在替换过程中不再需要。由此,替换过程能够在一般情况下特别快速而且可靠地执行。另一优点在于,压接工具的运动或行驶典型地特别精确地执行。这还确保:第二压接工具布置在压接压力机中刚好与第一压接工具在压接压力机中之前所布置在的同一过程位置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压接工具替换装置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相应的压接工具能够连同对应于相应的压接工具的压接接触部一起得到替换。在此有利的是,不仅压接工具能够在技术上特别简单且快速地得到替换,压接接触部也能够在技术上特别简单且快速地得到替换。由此,能够典型地特别灵活地使用压接压力机。此外,还通常节省了时间和费用,因为压接压力机的运行仅非常短地中断。
压接工具能够分别与适配板(在适配板上可松开地不可移动地固定相应的压接工具)一起运动且适配板能够可松开地固定,使得可松开地固定在适配板上的压接工具布置在过程位置中。这里有利的是,压接工具典型地能够在不同位置上固定在适配板上。这用于使压接工具关于压接压力机或压接接触部调整取向。不可移动地可松开地固定意味着:当压接工具固定在适配板上时,压接工具相对于适配板不能运动或推移,同时固定是能够松开的,使得在松开固定之后,压接工具能够相对于适配板推移(以便使压接工具接下来必要时以其他位置重新不可活动地固定在适配板上)。适配板可以关于压接压力机始终固定在相同的位置中,使得固定在适配板上的压接工具固定在过程位置中。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可以包括搁放板,第一替换台面以第一替换位置部分地放置在搁放板上,和/或第二替换台面以第二替换位置部分地放置在搁放板上,压接工具以过程位置布置在搁放板上。这里的有利之处在于,在一般情况下,压接工具的移动能够更为可靠而且迅速地实施。替换台面分别得到特别可靠地辅助,使得基本上替换台面不出现振动或者其他不希望的运动。
搁放板可以具有引导元件和用于在过程位置调整压接工具取向的止挡部件。这里有利之处在于,确保了第二压接工具典型地布置在与第一压接工具之前所布置的过程位置相同的过程位置中。此外,压接工具的行驶在一般情况下更为可靠。由此,能够特别快速而且精确地执行移动过程。
所述目的特别是也通过一种用于将布置在压接压力机中的过程位置上的第一压接工具替换成另一第二压接工具的方法来实现,其中,压接压力机被构造用于借助于布置在过程位置上的压接工具来建立压接连接,压接工具将线缆的导体端部与压接接触部相连接,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替换空位处在第一替换位置中期间,在压接工具替换装置的至少两个替换空位中的第二替换空位上提供第二压接工具;沿第一运动方向将第一压接工具从过程位置行驶到压接工具替换装置的第一替换空位上;沿直线将带有第一压接工具和第二压接工具的替换空位沿不同于第一运动方向的第二运动方向从第一替换位置运动到第二替换位置中;以及当替换空位处在第二替换位置中期间,将第二压接工具沿与第一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三运动方向从压接工具替换装置的第二替换空位行驶到过程位置中。
所述方法的优点在于,第一压接工具典型地在技术上简便而且快速地被替换成不同于第一压接工具的第二压接工具。此外,有利的是,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占据较小的空间或体积并且在替换过程期间需要较小的空间。此外,典型地确保:第二压接工具在压接压力机中布置在与第一压接工具相同的位置上,也就是过程位置上。由此,一般情况下无需对压接工具或压接接触部或线缆重新调整取向。这节省了时间。此外,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在现有的常见的压接压力机中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后续装备上。
第一压接工具和/或第二压接工具和/或替换空位的行驶运动能够由至少一个运动装置来执行。由此,替换过程自动执行。手动干预在替换过程期间一般不需要。由此,替换过程特别快速而且可靠地执行。另一优点在于,压接工具的运动或行驶一般情况下特别精确地执行。这还确保:第二压接工具布置在压接压力机中与第一压接工具在压接压力机中之前所布置的过程位置精确相同的过程位置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压接工具固定在第一适配板上,第一压接工具连同第一适配板一起行驶,第二压接工具固定在第二适配板上,并且第二压接工具连同第二适配板一起行驶。在此有利之处在于,压接工具能够在不同位置上固定在适配板上。这用于将压接工具关于压接压力机或压接接触部调整取向。适配板可以关于压接压力机始终固定在相同的位置上,使得固定在适配板上的压接工具固定在过程位置上。
相应的压接工具能够连同各对应的、用于与线缆的导体端部连接的压接接触部一起运动。这种方法的有利之处在于,不仅是压接工具而且还有压接接触部在技术上能够特别简便而且快速地替换。由此,压接压力机在一般情况下能够特别灵活地使用。此外,这典型地节约了时间,因而节约成本,因为压接压力机的运行仅非常短暂地中断。
第一压接工具可以在第一替换空位上借助于第一止动装置止动,和/或第二压接工具可以在第二替换空位上借助于第二止动装置止动。这里的有利之处在于,一般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压接工具在替换期间得到特别可靠地保持。此外,在替换空位从第一替换位置向第二替换位置运动期间,压接工具相对于所对应的替换空位的滑脱一般得到特别可靠地防止。
第一压接工具的保持栓和/或第二压接工具的保持栓能够当在引导装置中、特别是在T形导轨中行驶期间,得到引导。由此,一个或多个压接工具在替换或行驶期间得到特别可靠地引导。此外,这里的有利之处在于,上部工具容纳部的压接工具的保持栓在常见压接压力机的一般情况下,能够在相同的水平高度上输送。由此,进一步简化替换过程。此外,压接工具可以更为可靠地被送入过程位置中。保持栓可以是压接工具的上端部上的菌盖状的保持栓。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特征和优点在此结合不同的实施方式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是,能够将特征以适当方式加以组合、匹配或替换,以便形成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在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加以介绍,其中,附图还有说明书都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其中:
图1示出具有压接工具和压接压力机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示出图1中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的透视细节视图;
图3示出图1中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的透视图,不带压接工具和导轨;
图4示出图1至图3中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的搁放板的透视图;
图5示出图1中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的另一透视细节视图;
图6至图10示出借助于图1中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将第一压接工具替换成第二压接工具的替换过程的各步骤的透视图,以及
图11示出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压接工具的压接压力机。
附图仅为示例性的而且并不忠实于比例。相同的附图标记在附图中标示相同的或起相同作用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压接工具50、51和压接压力机10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2示出图1中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的透视细节视图。图3示出图1中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的透视图,不带压接工具和导轨。图4示出图1至图3中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的搁放板25的透视图。以及图5示出图1中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的另一透视细节视图。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用于将第一压接工具50替换成第二压接工具51,其中,第二压接工具51不同于第一压接工具50。压接工具50安装在压接压力机10中。压接压力机10借助于压接工具50、51在线缆的导体端部与压接接触部70之间建立压接连接。压接接触部70可以是彼此不同的。针对不同的压接接触部70,可以应用不同的压接工具。
压接压力机10包括上部工具容纳部11,处在压接工具50、51的上端部上的保持栓13、13’容纳在上部工具容纳部中。保持栓13、13’可以呈菌盖状地构造。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借助于加装部件16和引导装置)布置或者固定在常见的压接压力机10上。因此,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也能够应用于迄今已知的压接压力机或后续装备到迄今已知的压接压力机上。
压接压力机50、51包括砧座。需要固定在线缆的导体端部上的压接接触部70通过砧座调整取向,借助于压接工具50、51的冲头改变形状并且按照这种方式固定在线缆的导体端部上。压接工具50、51能够在其中执行压接过程的位置称作过程位置。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包括至少两个替换空位。也可以设想的是,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具有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替换空位。替换空位分别用于保持压接工具50、51。替换空位可以是替换台面23、24,这正如在附图中所示那样。
压接工具50、51装配或不可移动而可松开地固定在适配板80、81上。适配板80、81连同压接工具50、51或者压接工具连同适配板运动。通过适配板80、81在搁放板25上不可移动的固定,使压接工具50、51同样不可移动地固定在搁放板25上。压接工具50、51能够以不同位置固定在适配板80、81上,因为适配板80、81两部分地实施。适配板80、81包括适配板框架83和能够推移地布置于适配板上(而且可以利用螺栓150、151、152固定的)的容纳板84。容纳板84是能够推移的,因为螺栓150、151、152布置在容纳板84的相应较大设定尺寸的贯通孔或缝隙孔中。容纳板84借助于这三个螺栓150、151、152与适配板80、81或适配板容纳部83连接或者固定于其上。
在容纳板84上固定有三个钩状元件:两个固定设置的钩状元件或钩87、87’以及一个能够运动的钩状元件或钩88。钩87、87’、88用于夹紧压接工具。
容纳板25具有两个导轨39,这两个导轨能够与第一替换台面23的导轨37对齐地取向或者与第二替换台面24的导轨38对齐地取向。此外,搁放板25具有止挡部件35。当适配板80、81连同固定于其上的压接工具50、51在导轨39中推移或行驶,直至适配板80、81在止挡部件35上挡靠或抵靠时,压接工具50、51处在压接压力机10中的过程位置中。
两个替换台面23、24以如下方式相互刚性连接,使得一个替换台面23、24的运动同时带动另一替换台面23、24运动。每个替换台面23、24都具有导轨37、38,导轨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包纳了适配板80、81的外部边缘。
两个替换台面23、24在结构上相同地构造。两个替换台面23、24能够借助于运动装置运动。为此,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具有第一气动缸45。借助于第一气动缸45,两个替换台面23、24能够沿x方向(在图3中朝右后和朝左前)以借助于两个轨道引导的方式推移。
在第一替换位置和第二替换位置中,替换台面23、24分别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第一压接工具50或第二压接工具51能够无需改变高度就从过程位置推移或行驶到第一替换台面23上,或者从第二替换台面24推移或行驶到搁放板25上的过程位置中。搁放板25放置在压接压力机10的下部工具容纳部19上。第一替换台面23或第一替换台面23的上部面以及第二替换台面24或第二替换台面24的上部面被安装或布置在与搁放板25或搁放板25的上部面相同的水平高度上。因此,压接工具50、51能够从搁放板25上的过程位置行驶或运动到第一替换台面23或第二替换台面24上,或者反过来也可以,而无需抬升或降下压接工具50、51。
在图3中,替换空位布置在第一替换位置中。两个替换台面23、24分别具有凹空部40、41,凹空部居中地布置在相应的两个导轨37、38之间。搁放板25同样具有凹空部42,该凹空部居中地布置在搁放板25的导轨39之间。带动件30能够在凹空部40、41、42中运动,带动件嵌入适配板80、81的引导开口31中。当带动件30处在适配板80、81的引导开口31中时,适配板80、81进而还有固定在适配板80、81上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在带动件30运动时也运动。在第一替换位置中,搁放板25的凹空部42与第一替换台面23的凹空部40对齐地取向。在第二替换位置中,搁放板25的凹空部42与第二替换台面24的凹空部41对齐地取向。带动件30将相应的适配板80、81朝向止挡部件35推压,进而将适配板80、81以如下方式固定,使得压接工具50、51处在过程位置中。
带动件30能够借助于第二气动缸46沿y方向(在图3中朝向左后和朝向右前)运动。此外,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包括第三气动缸47,带动件30能够利用第三气动缸沿z方向运动。z方向垂直于由x方向和y方向撑开的平面。借助于第三气动缸47的运动,能够使带动件30从下向上引入到适配板80、81的引导开口31中,且从上向下再度移出。
在第一替换位置中,一部分第一替换台面23、也就是阶梯状的第一突起160放置在搁放板25上。在第二替换位置中,一部分第二替换台面24、也就是阶梯状的第二突起161放置在搁放板25上。搁放板25具有与第一替换台面23或第二替换台面24的相应的突起160、161互补构造的阶梯状的突起162。两个替换台面23、24的两个突起160、161在结构上相同地构造。搁放板25放置在下部的工具容纳部上。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包括用于对第一压接工具50和第二压接工具51的保持栓13加以保持和引导的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包括导轨12,导轨基本上呈T形地构造。在T形导轨12的两个相对置的端部上,压接工具50、51的保持栓13、13’能够引入引导带中或者从中移出。在T形的导轨12的交叉部上布置有能够运动的滑槽件14。滑槽件14在压接工具50、51朝向过程位置运动时分别沿x方向运动,并且防止保持栓13、13’从导轨12的交叉部上的导轨12中掉出来。导轨12布置在(搁放板25上方的)如下的高度或如下的水平高度上,使得导轨12与压接压力机10的上部工具容纳部11的容纳部处于相同的水平高度上。因此,在压接工具50、51运动或行驶时,保持栓13、13’能够无需在导轨12的高度方面进行改变就到达上部工具容纳部11中并且反过来也可以。导轨12的形状允许压接工具50、51进行相同的运动,所述运动通过替换台面23、24的运动、在第一替换位置中第一压接工具50从过程位置向第一替换台面23行驶,以及在第二替换位置中第二压接工具51从第二替换台面24中驶出来实施。压接工具50、51还有压接工具50、51的保持栓13、13’的运动通过带动件30借助于运动装置的主动运动而实施。
压接工具50、51分别具有接触滚轮保持件90、91,接触滚轮保持件由压接接触滚轮95、95’输送压接接触部70。压接接触部70或压接接触滚轮95、95’始终与相应的压接工具50、51一起以相同形式运动。
两个替换台面23、24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球形推压件,球形推压件用于将相应的压接工具50、51可松开地固定在相应的替换台面23、24上。球形推压件28分别从侧面嵌入适配板80、81中并且由此对适配板加以固定。
图6至图10示出借助于图1中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将第一压接工具50替换成第二压接工具51的替换过程的各步骤的透视图。在图6中,第一压接工具50处在过程位置中,也就是压接压力机10能够借助于压接工具50、51将第一压接接触部70与线缆的导体端部相连接的位置。第一压接工具50固定在第一适配板80上。适配板80又借助于带动件30压向止挡。
在这时,在第二替换台面24上提供带有可以不同于第一压接接触部70的第二压接接触部70的第二压接工具51。第二压接工具51布置在第二适配板81上。优选的是,第二压接工具51关于第二适配板81布置在与第一压接工具50关于第一适配板80相同的位置上。第二适配板81引入第二替换台面24的导轨38中。
在这时,第二压接工具51朝右推移,第二压接工具51的能够运动的部分(第二压接工具51的带有保持栓13’的上部部分)被抬升,以便使其推移到导轨12中。第二适配板81上的第二压接工具51以如下程度在图6中朝右推移,使得球形推压件28对第二适配板81加以固定。之后,接触条带连同压接接触部70被引入第二压接工具51中。
上述步骤之后的状态在图7中示出。
在这时,通过激活运动装置的方式来触发替换过程。带动件30从(图7中相当靠右的)带动件将第一保持板压向止挡部件35的位置朝左(也就是远离止挡部件35)行驶,并且使带有第一压接工具50的第一适配板80从搁放板25推移或行驶到第一替换台面23上。在此,带动件30尽可能朝图7中左边移动。这一直进行到第一替换台面23的球形推压件28对第一适配板80加以固定,进而将第一压接工具50固定在第一替换台面23上的时候。
上述一个或多个步骤之后的状态在图8中示出。
在这时,带动件30朝下移动。由此,带动件30从第一适配板80的引导开口31中出来。
之后,替换台面23、24也就是替换空位朝下沿x方向运动。这一直进行到第二替换台面24的导轨38与搁放板25的导轨39对齐。在这时,第二替换台面24连同第二压接工具51处在第一替换台面23连同第一压接工具50之前所处的位置上。在此,导轨12中的滑槽被第二压接工具51的保持栓13’朝下推移。在这时,第二压接工具51的引导栓处在导轨12的交叉部上。
该步骤之后的状态在图9中示出。
在这时,带动件30又行驶抬高,并且被引入第二适配板81的引导开口31中,第二压接工具51固定在该引导开口中。接下来,带动件30朝右移动,并且使第二压接工具51沿导轨38、39从第二替换台面24朝向搁放板25(沿y方向)行驶。带动件30以如下程度朝右行驶,并且使第二适配板81连同第二压接工具51行驶,直至第二适配板81压向止挡部件35。在这时,第二压接工具51处在过程位置中。在行驶时,第二压接工具51的保持栓13’行驶进入压接压力机10的上部工具容纳部11中。
该步骤之后的状态在图10中示出。
在这时,第一压接工具50可以停留在第一替换台面23上,或者从第一替换台面23上移开(在松开第一止动装置之后)。接下来,另一压接工具可以安置在第一替换台面23上。在这时,替换过程可以重新进行。在此情况下,第二压接工具51再度行驶到第二容纳台面上,替换台面23、24向前运动,接下来,第一压接工具50从第一替换台面23行驶到搁放板25上,进入过程位置中。
同样可以设想的是,从图10中所示的状态出发,第二压接工具51从第二替换台面24中移出,并且替换台面23、24朝前运动。在这时,另一(或者同一)压接工具被调整到第一替换台面23上,使得再次形成如图6中那样的状态。
压接工具50、51带有相对应的压接接触部70和压接接触滚轮95、95’地运动。
可以设想的是,第一压接工具50或第二压接工具51分别固定地或者不可移动地与容纳板84、85连接,容纳板84、85分别借助于螺栓150、151、152连接在适配板80、81上。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诸如“具有”、“包括”等表述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诸如“一个”的表述不排除多个。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具有限定作用。
Claims (15)
1.一种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用于将第一压接工具(50)替换成第二压接工具(51),其中,压接工具布置在用以建立压接连接的压接压力机(10)中的过程位置中且用于将线缆的导体端部与压接接触部(70)相连接,其中,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具有至少两个分别用于保持压接工具(50、51)的替换空位,
替换空位能够以如下方式布置在第一替换位置中:使得第一压接工具(50)能够沿第一运动方向、特别是沿直线从过程位置行驶到第一替换空位上,
替换空位能够以如下方式从第一替换位置沿直线运动到第二替换位置中:使得处在替换空位中的第一替换空位上的第一压接工具(50)和处在替换空位中的第二替换空位上的第二压接工具(51)沿不同于第一运动方向的第二运动方向运动,以及
替换空位能够以如下方式布置在第二替换位置中:使得第二压接工具(51)能够从替换空位中的第二替换空位沿与第一运动方向相反延伸的第三运动方向行驶到过程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其中,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包括:引导装置、特别是T形的导轨(12),用以在第一压接工具(50)和/或第二压接工具(51)行驶期间,引导且保持第一压接工具(50)的保持栓(13)以及引导且保持第二压接工具(51)的第二保持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其中,至少两个替换空位能够以如下方式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分别保持压接工具(50、51)的替换台面(23、24):使得替换空位中的第一替换空位布置在第一替换台面(23)上,替换空位中的第二替换空位布置在第二替换台面(24)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其中,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包括:第一止动装置(28),用于将第一压接工具(50)能够松开地止动在第一替换空位上;和/或第二止动装置,用于将第二压接工具(51)能够松开地止动在第二替换空位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其中,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具有至少一个运动装置,用于使第一压接工具(50)运动和/或用于使第二压接工具(51)运动和/或用于使替换空位运动和/或用于将第一压接工具(50)止动在第一替换空位上和/或用于将第二压接工具(51)止动在第二替换空位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其中,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相应的压接工具(50、51)能够连同对应于相应的压接工具(50、51)的压接接触部(70)一起得到替换。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其中,压接工具(50、51)能够分别连同适配板(80、81)一起运动,相应的压接工具(50、51)能够松开而不能够移动地固定在适配板上,适配板(80、81)能够以如下方式能够松开地固定,使得能够松开地固定在适配板(80、81)上的压接工具(50、51)布置在过程位置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其中,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包括搁放板(25),第一替换台面(23)以第一替换位置部分地放置在搁放板上,和/或第二替换台面(24)以第二替换位置部分地放置在搁放板上,压接工具(50、51)以过程位置布置在搁放板上。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其中,搁放板(25)具有用于在过程位置中对压接工具(50、51)调整取向的引导元件(39)和止挡部件(35)。
10.一种用于将布置在压接压力机(10)中的过程位置上的第一压接工具(50)替换成另一第二压接工具(51)的方法,其中,压接压力机(10)被设计用于借助于布置在过程位置上的、将线缆的导体端部与压接接触部(70)相连接的压接工具(50、51)来建立压接连接,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替换空位处在第一替换位置中期间,在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的至少两个替换空位中的第二替换空位上提供第二压接工具(51);
沿第一运动方向将第一压接工具(50)从过程位置行驶到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的第一替换空位上;
沿直线将带有第一压接工具(50)和第二压接工具(51)的替换空位沿不同于第一运动方向的第二运动方向从第一替换位置运动到第二替换位置中;以及
在替换空位处在第二替换位置中期间,将第二压接工具(51)沿与第一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三运动方向从压接工具替换装置(60)的第二替换空位行驶到过程位置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压接工具(50)和/或第二压接工具(51)和/或替换空位的行驶运动能够由至少一个运动装置来执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压接工具(50)固定在第一适配板(80)上,第一压接工具(50)连同第一适配板(80)一起行驶,以及第二压接工具(51)固定在第二适配板(81)上,第二压接工具(51)连同第二适配板(81)一起行驶。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应的压接工具(50、51)连同相对应、用于与线缆的导体端部连接的压接接触部(70)一起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压接工具(50)在第一替换空位上借助于第一止动装置(28)止动,和/或第二压接工具(51)在第二替换空位上借助于第二止动装置止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压接工具(50)的保持栓和/或第二压接工具(51)的保持栓能够当在引导装置中、特别是在T形导轨(12)中行驶期间,得到引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6167205.0 | 2016-04-27 | ||
EP16167205.0A EP3240123B1 (de) | 2016-04-27 | 2016-04-27 | Crimpwerkzeug-austausch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stauschen eines an einer prozessposition in einer crimppresse angeordneten ersten crimpwerkzeuges gegen ein anderes zweites crimpwerkzeu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25391A true CN107425391A (zh) | 2017-12-01 |
CN107425391B CN107425391B (zh) | 2020-10-20 |
Family
ID=55854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86098.5A Active CN107425391B (zh) | 2016-04-27 | 2017-04-26 |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和相应的压接工具替换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66756B2 (zh) |
EP (1) | EP3240123B1 (zh) |
JP (1) | JP6602811B2 (zh) |
CN (1) | CN107425391B (zh) |
MX (1) | MX2017005442A (zh) |
RS (1) | RS59238B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06264A (zh) * | 2018-04-24 | 2020-12-18 | 施洛伊尼格股份公司 | 换刀装置,加工机,更换刀具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S59238B1 (sr) | 2016-04-27 | 2019-10-31 | Komax Holding Ag | Uređaj za zamenu alata za krimpovanje i postupak zamene prvog alata za krimpovanje, postavljenog u položaju za obradu na presi za krimpovanje, nekim drugim alatom za krimpovanje |
EP3646416B1 (en) * | 2017-06-30 | 2022-04-06 | Komax Holding AG | Cable processing apparatus |
WO2019001740A1 (en) * | 2017-06-30 | 2019-01-03 | Komax Holding Ag | CABLE PROCESSING APPARATUS |
RS61021B1 (sr) | 2017-07-25 | 2020-12-31 | Komax Holding Ag | Uređaj za zamenu alata za krimpovanje, sistem krimp prese i postupak zamene prvog alata za krimpovanje postavljenog u položaj za obradu u krimp presi drugim alatom za krimpovanj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38087A (ja) * | 1998-11-02 | 2000-05-16 | Shin Meiwa Ind Co Ltd | 端子圧着用アプリケータ自動交換装置 |
JP2004111264A (ja) * | 2002-09-19 | 2004-04-08 | Yazaki Corp | 端子圧着装置及び圧着機の段取り替え方法 |
CN103855590A (zh) * | 2012-12-03 | 2014-06-11 | 科马斯控股股份公司 | 用于产生压接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326748B (de) * | 1973-07-13 | 1975-12-29 | Amp Inc | Vorrichtung zum trennen elektrischer verbinder von tragstreifen und zum andrucken der getrennten verbinder an drahte |
JPS6199288A (en) * | 1984-10-22 | 1986-05-17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 Automatic applicator changer for striking electric terminal |
JPH059715U (ja) * | 1991-07-18 | 1993-02-09 | 株式会社アマダ | パンチプレスにおける金型情報読取り装置 |
JP2578442Y2 (ja) * | 1991-11-15 | 1998-08-13 | 株式会社アマダ | プレス機械 |
JP3014928B2 (ja) * | 1994-10-13 | 2000-02-2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端子圧着装置 |
JP3221544B2 (ja) * | 1995-05-12 | 2001-10-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圧着機組立体、端子圧着ユニットおよび自動端子圧着装置 |
JPH09136199A (ja) * | 1995-11-13 | 1997-05-27 | Kyoei Seigyo Kiki Kk | 電線用圧着プレス金型の自動交換装置 |
JP3654550B2 (ja) * | 1996-04-25 | 2005-06-0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マルチ端子圧着機 |
JPH11192521A (ja) * | 1998-01-06 | 1999-07-21 | Ishikawa Toki Tekkosho:Kk | 金型交換装置 |
JP2000140960A (ja) * | 1998-11-02 | 2000-05-23 | Shin Meiwa Ind Co Ltd | 端子圧着用アプリケータ自動交換装置 |
JP2001267034A (ja) * | 2000-03-22 | 2001-09-28 | Yazaki Corp | 端子段取替装置 |
EP1341269B1 (de) | 2002-02-22 | 2006-10-11 | Komax Holding Ag | Crimppresse zur Herstellung einer Crimpverbindung |
JP3991761B2 (ja) * | 2002-05-01 | 2007-10-1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線の切断圧着方法 |
DE102004057818B3 (de) * | 2004-12-01 | 2006-08-03 | Schäfer Werkzeug- und Sondermaschinenbau GmbH | Vorrichtung zum halb- oder vollautomatischen Anbringen eines Kontaktelementes an einem Kabelende |
EP1764884B1 (de) | 2005-09-19 | 2013-04-03 | Komax Holding AG | Crimppresse |
EP1764882B1 (de) | 2005-09-19 | 2008-07-16 | komax Holding AG | Crimppresse |
EP1764883B1 (de) | 2005-09-19 | 2009-10-21 | komax Holding AG | System zum Bearbeiten eines Kabels mit mindestens zwei Werkzeugen |
EP3024099B1 (de) | 2014-11-18 | 2020-06-10 | Komax Holding AG | Kabelbearbeitungseinrichtung |
RS59238B1 (sr) | 2016-04-27 | 2019-10-31 | Komax Holding Ag | Uređaj za zamenu alata za krimpovanje i postupak zamene prvog alata za krimpovanje, postavljenog u položaju za obradu na presi za krimpovanje, nekim drugim alatom za krimpovanje |
-
2016
- 2016-04-27 RS RSP20191163 patent/RS59238B1/sr unknown
- 2016-04-27 EP EP16167205.0A patent/EP3240123B1/de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4-12 JP JP2017078705A patent/JP6602811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4-26 US US15/497,273 patent/US10566756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4-26 CN CN201710286098.5A patent/CN107425391B/zh active Active
- 2017-04-26 MX MX2017005442A patent/MX2017005442A/es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38087A (ja) * | 1998-11-02 | 2000-05-16 | Shin Meiwa Ind Co Ltd | 端子圧着用アプリケータ自動交換装置 |
JP2004111264A (ja) * | 2002-09-19 | 2004-04-08 | Yazaki Corp | 端子圧着装置及び圧着機の段取り替え方法 |
CN103855590A (zh) * | 2012-12-03 | 2014-06-11 | 科马斯控股股份公司 | 用于产生压接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06264A (zh) * | 2018-04-24 | 2020-12-18 | 施洛伊尼格股份公司 | 换刀装置,加工机,更换刀具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240123A1 (de) | 2017-11-01 |
JP2017208328A (ja) | 2017-11-24 |
RS59238B1 (sr) | 2019-10-31 |
CN107425391B (zh) | 2020-10-20 |
JP6602811B2 (ja) | 2019-11-06 |
US20170317459A1 (en) | 2017-11-02 |
MX2017005442A (es) | 2018-08-20 |
US10566756B2 (en) | 2020-02-18 |
EP3240123B1 (de) | 2019-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25391A (zh) | 压接工具替换装置和相应的压接工具替换方法 | |
KR101882605B1 (ko) | 판금 절곡기 | |
CN104002033B (zh) | 自动碰焊机 | |
CN103569641B (zh) | 多功能翻转装置及翻转方法 | |
CN104044888B (zh) | 一种自动双夹爪以及一种双工位自动上料机构 | |
CN105014290B (zh) | 机器人l型转胎与随行夹具快速连接定位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 |
CN106270307B (zh) | 钢筋横向步进移送设备及控制方法 | |
JP4936137B2 (ja) | 下型走行式成形設備 | |
CN105150137A (zh) | 一种滑轨固定治具 | |
CN106984727B (zh) | 一种立式多工位加工平台以及使用该平台的加工设备 | |
CN110983654A (zh) | 一种水洗标机 | |
EP1818150A1 (en) | Device for making holes on glass board | |
CN206066453U (zh) | 一种纸脚抓取机械手装置 | |
CN106112524B (zh) | 一种投射单元用透镜自动压合装置 | |
CN205342618U (zh) | 一种落料装置定位系统 | |
CN107350329A (zh) | 板材拉伸矫直机和板材拉伸方法 | |
DE102018202774A1 (de) | Spannelement sowie Bearbeitungsmaschine mit diesem | |
CN207013623U (zh) | 一种立式多工位加工平台以及使用该平台的加工设备 | |
CN207807718U (zh) | 工位机械手机构及轴承检测生产线 | |
CN108407271A (zh) | 包胶皮夹爪及包胶皮装置 | |
CN107030160B (zh) | 翻边设备和用于使构件翻边的方法 | |
CN103921046B (zh) | 一种汽车衣帽板定位装置 | |
CN104384181B (zh) | 钢锭夹取装置 | |
CN105855848B (zh) | 一种sim卡座组装治具 | |
CN203887429U (zh) | 一种汽车衣帽板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