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3267B - 一种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3267B
CN107363267B CN201710534751.5A CN201710534751A CN107363267B CN 107363267 B CN107363267 B CN 107363267B CN 201710534751 A CN201710534751 A CN 201710534751A CN 107363267 B CN107363267 B CN 1073632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imide derivative
solution
solvent
electron donor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47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63267A (zh
Inventor
张海全
于岚
何恩方
刘宏亮
徐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5347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32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3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3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63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3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其主要是:反应原料为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具体操作如下:1)将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置于可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橘黄色的溶液A;2)将金属盐置于与溶解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相同的可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溶液B,3)取配制好的苝二酰亚胺溶液A以及配制好的金属盐溶液B,将两种溶液按下面体积比A:B=2:3均匀混合,并在室温条件下搅拌18小时,转速为400转/分钟。本发明可获得环境稳定性好的芳香阴离子自由基,扩展了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应用范围,该方法使阴离子自由基的获得较现有技术简单许多。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 属离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化学反应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芳香碳氢化合物(联苯、萘、蒽、苝),具有较低π*-LUMO能级,能够被碱金属(K,Na,Li等)还原成具有一定颜色的阴离子自由基,这些活性自由基广泛用于催化领域,如:烯烃聚合的阴离子引发剂、强碱、金属离子还原、伯奇还原的中间体等。这些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与大多数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因此环境的稳定性差,获得的阴离子自由基需保存在特定的条件下,因此如何获得环境稳定的芳香阴离子自由基并探讨其新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得环境稳定性好的芳香阴离子自由基的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本发明主要是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一价自由基阴离子可直接由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和溶剂反应获得,且可还原电位高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第一还原电位的所有金属离子。
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反应原料
1)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结构式为
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选择在可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具有-0.0117伏特的极低的还原电位,这有利于其生成相应的一价阴离子自由基。
2)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2、具体操作如下:
1)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的配制
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置于可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橘黄色的溶液A。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于可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的浓度为5×10-4摩尔/升。
2)金属离子盐溶液的配置
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金属盐,然后将已称量好的金属盐置于与溶解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相同的可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溶液B。所述金属盐于可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的浓度为20毫克/毫升。
3)金属离子的还原
取配制好的苝二酰亚胺溶液A以及配制好的金属盐溶液B,将两种溶液按下面体积比A:B=2:3均匀混合,并在20℃~50℃条件下搅拌18小时,转速为400转/分钟。
4)后处理
①获得纳米级金属:将得到的反应产物静止2小时有沉淀析出,为了将溶液和沉淀分离,得到纯净的沉淀,将混合溶液在7000转/分钟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分离,初次得到沉淀之后再分别与可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去离子水混合,再次进行离心,如此重复三次之后,即可得到纯净的沉淀物,即纳米级别的金属;
②用于检测:直接将得到的反应产物(混合溶液)滴涂在厚度为1.0毫米、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导电玻璃上。在进行涂覆前,导电玻璃需要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及异丙醇各超声清洗15分钟后,烘干备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在苝二酰亚胺的湾位引入吸电子基团,能有效降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还原电位。湾位四氯取代的苝二酰亚胺具有较低的还原电位,相对于Ag/AgCl参比电极其还原电位为-0.0117伏特,在可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形成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阴离子自由基。该自由基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可将部分金属离子还原成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或单质。同时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阴离子自由基仅作为电子传输媒介,且具有环境的稳定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可获得环境稳定性好的芳香阴离子自由基,扩展了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应用范围,即利用溶剂作为电子给体及具有极低还原电位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的媒介来实现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选用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结构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选用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在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以银/氯化银为参比电极、铂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为辅助电极,含有0.1摩尔/升的四丁基六氟磷酸铵作为电解质的条件下测得的循环伏安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中选用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在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浓度为10-5摩尔/升的条件下测得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图。
图4是浓度为10-5摩尔/升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经过不同时间时测得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图。
图5是在浓度为10-5摩尔/升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中逐次加入0.5微升的浓度为10-2摩尔/升的硝酸银溶液后测得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图。
图6是实验获得的沉淀的X射线衍射图。
图7是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图。
图8是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产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中选择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其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相对于Ag/AgCl的还原电位为-0.0117伏特。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橘黄色的溶液A。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5×10-4摩尔/升。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硝酸银(AgNO3),然后将已称量好的硝酸银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溶液B(1)。所述硝酸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20毫克/毫升。
取配制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A2毫升以及配制好的硝酸银溶液B(1)3毫升,将两种溶液均匀混合在25毫升的烧杯中并将一个磁力搅拌子放入其中,在30℃条件下磁力搅拌18小时,转速为400转/分钟,后静止2小时可看到有黑灰色沉淀析出(经后续表征知此为纳米级别的银单质)。为了将溶液和沉淀分离,得到纯净的沉淀,将混合溶液装入离心管之后放于离心机中,在7000转/分钟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初次得到沉淀之后再分别将N,N’-二甲基甲酰胺、去离子水加入离心管中,再次进行离心,如此重复三次之后,即可得到纯净的沉淀物,即纳米级别的银单质。该银单质的检测结果如下:
图2是本发明中选用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在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以银/氯化银为参比电极、铂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为辅助电极,含有0.1摩尔/升的四丁基六氟磷酸铵作为电解质的条件下测得的循环伏安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苝酰亚胺衍生物具有极低的第一还原电位,为-0.0117伏特。
图3是本发明中选用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在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浓度为10-5摩尔/升的条件下测得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将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时,其紫外-可见光光谱在751纳米和913纳米处出现吸收峰,这表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有一价阴离子自由基产生。
图4是浓度为10-5摩尔/升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经过不同时间时测得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长,位于751纳米和913纳米处的紫外吸收峰的强度都有所增加,这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一价阴离子自由基的数量增加,这也进一步表明一价阴离子自由基在溶剂中的含量与时间有关。
图5是在浓度为10-5摩尔/升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中逐次加入0.5微升的浓度为10-2摩尔/升的硝酸银溶液后测得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银离子浓度的增加,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一价阴离子自由基的吸收峰有所降低,而中性态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吸收峰有所增高,表明随着银离子的加入,有部分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一价阴离子自由基转变为中性态苝二酰亚胺衍生物。
图6是实验获得的沉淀的X射线衍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沉淀的X射线衍射峰与银单质的标准PDF卡片的峰完全吻合,证明此实验确实有银单质生成。
实施例2
本发明中选择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其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相对于Ag/AgCl的还原电位为-0.0117伏特。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橘黄色的溶液A。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5×10-4摩尔/升。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硝酸银(AgNO3),然后将已称量好的硝酸银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溶液B(1)。所述硝酸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20毫克/毫升。
取配制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A2毫升以及配制好的硝酸银溶液B(1)3毫升,将两种溶液均匀混合在25毫升的烧杯中并将一个磁力搅拌子放入其中,在20℃条件下磁力搅拌18小时,转速为400转/分钟,后静止2小时可看到有黑灰色沉淀析出(经后续表征知此为纳米级别的银单质)。为了将溶液和沉淀分离,得到纯净的沉淀,将混合溶液装入离心管之后放于离心机中,在7000转/分钟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初次得到沉淀之后再分别将N,N’-二甲基甲酰胺、去离子水加入离心管中,再次进行离心,如此重复三次之后,即可得到纯净的沉淀物,即纳米级别的银单质。
实施例3
本发明中选择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其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相对于Ag/AgCl的还原电位为-0.0117伏特。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橘黄色的溶液A。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5×10-4摩尔/升。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硝酸银(AgNO3),然后将已称量好的硝酸银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溶液B(1)。所述硝酸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20毫克/毫升。
取配制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A2毫升以及配制好的硝酸银溶液B(1)3毫升,将两种溶液均匀混合在25毫升的烧杯中并将一个磁力搅拌子放入其中,在50℃条件下磁力搅拌18小时,转速为400转/分钟,后静止2小时可看到有黑灰色沉淀析出(经后续表征知此为纳米级别的银单质)。为了将溶液和沉淀分离,得到纯净的沉淀,将混合溶液装入离心管之后放于离心机中,在7000转/分钟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初次得到沉淀之后再分别将N,N’-二甲基甲酰胺、去离子水加入离心管中,再次进行离心,如此重复三次之后,即可得到纯净的沉淀物,即纳米级别的银单质。
实施例4
本发明中选择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其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相对于Ag/AgCl的还原电位为-0.0117伏特。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橘黄色的溶液A。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5×10-4摩尔/升。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氯化铁(FeCl3),然后将已称量好的氯化铁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溶液B(2)。所述氯化铁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20毫克/毫升。
取配制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A2毫升以及配制好的氯化铁溶液B(2)3毫升,将两种溶液均匀混合在25毫升的烧杯中并将一个磁力搅拌子放入其中,在30℃条件下磁力搅拌18小时,转速为400转/分钟。随后将此混合溶液滴涂在厚度为1.0毫米、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导电玻璃上。在进行涂覆前,需要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及异丙醇各超声清洗15分钟后,烘干备用。而后将制得的样品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图7为将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与氯化铁混合后将混合溶液滴涂于导电玻璃上烘干并对其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有Fe3+的峰存在,但没有Fe0的峰存在,因为Fe3+/Fe0的还原电位低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的第一还原电位,因此没有相应的铁单质生成,表明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同。
实施例5
本发明中选择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其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相对于Ag/AgCl的还原电位为-0.0117伏特。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橘黄色的溶液A。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5×10-4摩尔/升。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氯化铜(CuCl2),然后将已称量好的氯化铜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溶液B(3)。所述氯化铜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20毫克/毫升。
取配制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A2毫升以及配制好的氯化铜溶液B(3)3毫升,将两种溶液均匀混合在25毫升的烧杯中并将一个磁力搅拌子放入其中,在30℃条件下磁力搅拌18小时,转速为400转/分钟。随后将此混合溶液滴涂在厚度为1.0毫米、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导电玻璃上。在进行涂覆前,需要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及异丙醇各超声清洗15分钟后,烘干备用。而后将制得的样品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图8为将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与氯化铜混合后将混合溶液滴涂于导电玻璃上烘干并对其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有Cu+以及Cu0的峰存在,表明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同。
实施例6
本发明中选择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其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相对于Ag/AgCl的还原电位为-0.0117伏特。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橘黄色的溶液A。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5×10-4摩尔/升。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氯化铜(CuCl2),然后将已称量好的氯化铜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溶液B(3)。所述氯化铜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20毫克/毫升。
取配制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A2毫升以及配制好的氯化铜溶液B(3)3毫升,将两种溶液均匀混合在25毫升的烧杯中并将一个磁力搅拌子放入其中,在20℃条件下磁力搅拌18小时,转速为400转/分钟。随后将此混合溶液滴涂在厚度为1.0毫米、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导电玻璃上。在进行涂覆前,需要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及异丙醇各超声清洗15分钟后,烘干备用。而后将制得的样品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实施例7
本发明中选择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其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相对于Ag/AgCl的还原电位为-0.0117伏特。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橘黄色的溶液A。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5×10-4摩尔/升。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的氯化铜(CuCl2),然后将已称量好的氯化铜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溶液B(3)。所述氯化铜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浓度为20毫克/毫升。
取配制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A2毫升以及配制好的氯化铜溶液B(3)3毫升,将两种溶液均匀混合在25毫升的烧杯中并将一个磁力搅拌子放入其中,在50℃条件下磁力搅拌18小时,转速为400转/分钟。随后将此混合溶液滴涂在厚度为1.0毫米、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导电玻璃上。在进行涂覆前,需要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及异丙醇各超声清洗15分钟后,烘干备用。而后将制得的样品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Claims (3)

1.一种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反应原料
1)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结构式为
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选择在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具有-0.0117伏特的极低的还原电位;
2)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3)所用的金属盐在溶剂中产生的金属离子相对于Ag/AgCl参比电极,其还原电位高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第一还原电位即-0.0117伏特;
(2)具体操作如下:
1)苝二酰亚胺衍生物溶液的配制
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置于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橘黄色的溶液A;所述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于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的浓度为5×10-4摩尔/升;
2)金属离子盐溶液的配置
在25℃室温条件下,用万分之一天平定量称量金属盐,然后将已称量好的金属盐置于与溶解苝二酰亚胺衍生物相同的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超声震荡至溶解,得到溶液B,所述金属盐于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中的浓度为20毫克/毫升;
3)金属离子的还原
取配制好的苝二酰亚胺溶液A以及配制好的金属盐溶液B,将两种溶液按下面体积比A:B=2:3均匀混合,并在20℃-50℃条件下搅拌18小时,转速为400转/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反应产物在7000转/分钟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分离,初次得到沉淀之后再分别与作为电子给体的溶剂、去离子水混合,再次进行离心,如此重复三次之后,即可得到纯净的沉淀物,即纳米级别的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反应产物滴涂在厚度为1.0毫米、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导电玻璃上,在进行涂覆前,导电玻璃需要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及异丙醇各超声清洗15分钟后,烘干备用。
CN201710534751.5A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 Active CN1073632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4751.5A CN107363267B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4751.5A CN107363267B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3267A CN107363267A (zh) 2017-11-21
CN107363267B true CN107363267B (zh) 2019-02-01

Family

ID=60305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4751.5A Active CN107363267B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326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4872A1 (de) * 1991-03-21 1992-09-23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Innere Salze von Perylenverbindunge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CN103130840A (zh) * 2013-02-28 2013-06-05 沈阳建筑大学 基于二茂铁-苝二酰亚胺的功能材料的纳米线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204853A (zh) * 2013-03-18 2013-07-17 河南大学 一种苝酰亚胺衍生物微米线及其应用
CN105294721A (zh) * 2015-11-25 2016-02-03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微米线制备方法
CN105732623A (zh) * 2016-01-28 2016-07-06 燕山大学 苝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还原态离子盐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4872A1 (de) * 1991-03-21 1992-09-23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Innere Salze von Perylenverbindunge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CN103130840A (zh) * 2013-02-28 2013-06-05 沈阳建筑大学 基于二茂铁-苝二酰亚胺的功能材料的纳米线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204853A (zh) * 2013-03-18 2013-07-17 河南大学 一种苝酰亚胺衍生物微米线及其应用
CN105294721A (zh) * 2015-11-25 2016-02-03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微米线制备方法
CN105732623A (zh) * 2016-01-28 2016-07-06 燕山大学 苝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还原态离子盐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3267A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haghin et al. Novel ion imprinted polymer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the selective detection of lead (II)
Yao et 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a novel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and B, N, F-CQDs/AgNPs for enhanced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and dual signal amplification in highly selective and ultra-trace bisphenol S determination in plastic products
Guo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d (II), Pb (II) and Cu (II) by differential pulse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using a reduced graphene oxide-chitosan/poly-l-lysine nanocomposit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Zhiani et al. Selective voltammetric sensor for nanomolar detection of silver ions using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novel nanosized Ag (I)-imprinted polymer
Dong et al. Differential pulse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Pb ion at a montmorillonites/polyaniline nanocomposit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Wang et al. Mesoporous g-C3N4/β-CD nanocomposite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for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2, 4, 6-trinitrotoluene
CN105067687B (zh) 聚多巴胺-金属离子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hamjangali et al.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a non-amalgamation voltammetric flow sensor for onlin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lead and cadmium ions
Ardalani et al. A new generation of highly sensitive potentiometric sensors based on ion imprinted polymeric nanoparticles/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polyaniline/graphite electrode for sub-nanomolar detection of lead (II) ions
Huang et al. A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ion imprinted polymers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for high selective detecting Cd (II) ions in real samples
Sun et al. A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nitrite using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Cu/CBSA nanoflower networks
Yang et al. A feasible C-rich DNA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based on Fe3O4@ 3D-GO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Ag+
CN107576716A (zh) 一种检测痕量重金属的针灸针基工作电极电化学传感器
Fox et al. Electrochemical form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reduction and detection of nitrates at neutral pH
Yang et al. Fabrication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imprinted poly (ionic liquid) s via eATRP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Zhao et al. PEDOT: PSS/AuNPs/CA modified screen-printed carbon based disposabl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carmine
Li et al. Selective detection of fenaminosulf via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fluorescence switch and silver nano-film amplification
Li et al. High‐performance composite imprinted sensor based on the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2, 6‐dichlorophenol in water
Yusoff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Poly3, 4-Ethylene-Dioxythiophene/Reduced-Graphene Oxide for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Dopamine
Yang et al. High sensitiv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 bismuth/poly (bromocresol purple) film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 of cadmium by differential pulse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Wan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catechol based on gold/Ni (OH) 2 nanocomposites supported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via a one-step wet-chemical method
van Staden et al. Recent trend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artrazine and sunset yellow FCF from food and beverage products
Azami et al. Highly fluorescent N, B-doped carbon nanodots performing as optical turn-off probes discerning Fe (II)
CN107363267B (zh) 一种基于苝二酰亚胺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媒介的直接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
CN106053562A (zh) 一种检测亚硝酸钠的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