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2518B - 旋转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2518B
CN107342518B CN201710139927.7A CN201710139927A CN107342518B CN 107342518 B CN107342518 B CN 107342518B CN 201710139927 A CN201710139927 A CN 201710139927A CN 107342518 B CN107342518 B CN 107342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rotation
side housing
lead block
cab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99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42518A (zh
Inventor
平尾勇树
千叶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342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2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42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2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4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with limited rotation angle with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便在因偏离中立位置等而在电缆上施加有异常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将电缆与引线块的连接切断的旋转连接器。固定侧壳体(2)以及旋转侧壳体(3)具有电缆引导部(25),该电缆引导部(25)引导电缆(5、6),使得从引线块(7、8)向环状空间(4)内导入的电缆(5、6)的长度方向沿着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周向,并且电缆(5、6)的宽度方向与旋转的中心轴平行。电缆(5、6)的至少一个端部的长度方向脱离周向,并且宽度方向相对于旋转的中心轴而倾斜,电缆(5、6)在该至少一个端部的多个部位与引线块(7、8)连接。

Description

旋转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的转向装置等中用于传输固定侧的电气装置与旋转侧的电气装置之间的电信号的旋转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用于将配备于车辆的方向盘侧的电气装置与车身侧的装置电连接的旋转连接器。旋转连接器被用作将装配于方向盘的气囊、喇叭电路、各种操作开关等与车身侧电连接的机构。
通常,在旋转连接器的内部,由固定于车辆的固定侧壳体和组装于转向轴侧的旋转侧壳体形成环状的空间,在该空间的内部收容有扁平电缆。扁平电缆的一个端部安装于固定侧壳体的引线块,另一个端部安装于旋转侧壳体的引线块。引线块的端子与扁平电缆的导体线通过点焊、超声波焊接等连接。
旋转连接器从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的中立位置起的可动范围被确定。在以偏离中立位置的状态安装于车辆的情况下,旋转连接器以超出所确定的可动范围的方式旋转,从而在内部的扁平电缆上作用有异常的张力。在出厂时的检查中即便作用有这种异常的张力,但若未产生断线则电气特性试验合格。在该情况下,存在因出厂后的持续使用而在上述的熔敷部分等产生断线的可能性。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中记载了如下的旋转连接器,该旋转连接器在从引线块的收纳部向内部的空间内导入挠性电缆的电缆导入部,使径向内侧的侧壁部相对于与底壁部正交的直线倾斜。在该旋转连接器中,挠性电缆沿着具有斜度的侧壁部从斜度较高的一侧向较低的一侧移动,张力局部地集中在挠性电缆与引线块的连接部。由此,在张力的集中位置容易产生分离、断裂,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挠性电缆与引线块切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4762号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的旋转连接器中,利用挠性电缆沿着侧壁部移动而产生的局部的张力的集中,促进挠性电缆与引线块的切断。然而,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需要不使该移动产生,因此无法使侧壁部过大地倾斜。其结果是,为了使挠性电缆沿着侧壁部移动,必需施加某种程度上较大的力,无法大幅减小切断所需的力。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便在因偏离中立位置等而在电缆上施加有异常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将电缆与引线块的连接切断的旋转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连接器具备:固定侧壳体;旋转侧壳体,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固定侧壳体;以及带状的电缆,其一个端部与设置于所述固定侧壳体的引线块连接,另一个端部与设置于所述旋转侧壳体的引线块连接,且该带状的电缆收容于被所述固定侧壳体与所述旋转侧壳体分隔出的环状的空间内。所述固定侧壳体以及所述旋转侧壳体具有电缆引导部,该电缆引导部引导所述电缆,使得从所述引线块向所述环状的空间内导入的所述电缆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旋转侧壳体的旋转的周向,并且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所述电缆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平行。所述电缆的至少一个所述端部的所述长度方向脱离所述周向,并且所述电缆的至少一个所述端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而倾斜,所述电缆在该至少一个端部的多个部位与所述引线块连接。
根据该结构,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电缆引导部之间,所述电缆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弯曲并且在所述电缆上产生扭曲,在所述扭曲的前后成为所述宽度方向相对地倾斜的状态。由此,在因所述旋转侧壳体的过旋转等而拉拽所述电缆的情况下,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电缆引导部之间,沿着所述电缆的一个边缘作用的应力比沿着所述电缆的另一个边缘作用的应力大。所述电缆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的所述多个部位与所述引线块连接,因此在沿着所述电缆的两个边缘作用的应力不同的情况下,作用于该多个部位的应力变得不均匀。由此,从该多个部位中作用有较强的应力的部位起所述连接依次被切断,与在该多个部位上均衡地作用有应力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弱的力切断所述电缆与所述引线块的连接。
优选所述多个部位沿所述电缆的宽度方向排列。
根据该结构,在拉拽所述电缆的情况下,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电缆引导部之间,沿着所述电缆的两个边缘作用的应力不同,因此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处,因所述电缆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而导致的应力的不同增大。因此,所述多个部位沿所述电缆的宽度方向排列,从而作用于所述多个部位的应力的不同增大。所述多个部位的应力越不均匀,则越容易切断所述电缆与所述引线块的连接。
优选所述电缆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垂直。
根据该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的所述电缆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电缆引导部的所述电缆的宽度方向正交。由此,在拉拽所述电缆的情况下,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电缆引导部之间,沿着所述电缆的两个边缘作用的应力的不同增大,作用于所述多个部位的应力的不同进一步增大。
优选在所述电缆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穿过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且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电缆中心线沿着所述旋转的径向。
根据该结构,在所述电缆引导部作用于所述电缆的拉力沿着所述旋转的周向,相对于此,所述至少一个端部的所述假想电缆中心线与作用有该拉力的方向正交。由此,在拉拽所述电缆的情况下,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电缆引导部之间,沿着所述电缆的两个边缘作用的应力的不同增大,作用于所述多个部位的应力的不同进一步增大。
优选所述电缆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被所述电缆引导部引导的部分之间具有第一弯折部,在该第一弯折部中,所述假想电缆中心线向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弯折。
根据该结构,应力容易集中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所述电缆的边缘。因此,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被所述电缆引导部引导的部分之间,沿着所述电缆的两个边缘作用的应力的不同增大,作用于所述多个部位的应力的不同进一步增大。
优选所述电缆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具有第二弯折部,在该第二弯折部中,所述假想电缆中心线向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弯折。
根据该结构,在所述第二弯折部处所述假想电缆中心线向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弯折,因此能够使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的装置尺寸小型化。
优选所述电缆具有架设在两个所述端部之间的至少一个导体线。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的位于下述面上的所述多个部位,所述导体线焊接于所述引线块的端子,所述面包含被所述电缆引导部引导的所述电缆的所述假想电缆中心线,且朝向从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垂直的假想平面离开的方向。
根据该结构,在位于朝向从所述假想平面离开的方向的面上的所述多个部位,所述导体线焊接于所述引线块的端子,因此在拉拽所述电缆的情况下,在所述端部的所述导体线上作用有从所述引线块的端子剥离的方向的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便在因偏离中立位置等而在电缆上施加有异常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将电缆与引线块的连接切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连接器的外观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旋转连接器的去除固定侧壳体的一部分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对旋转连接器的各结构进行图解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仅对图4的俯视图中的引线块与电缆进行图解的俯视图。
图6是对固定侧壳体的引线块与电缆引导部的主要部分进行图解的立体图。
图7是对固定侧壳体的引线块与电缆的连接部分进行图解的立体图。
图8是对固定侧壳体的引线块与电缆的连接部分进行图解的立体图。
图9是对从引线块至电缆引导部的部分的电缆的弯折状态进行图解的立体图。
图10是对从引线块至电缆引导部的部分的电缆的弯折状态进行图解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旋转连接器
2 固定侧壳体
3 旋转侧壳体
4 环状空间
5 第一电缆
6 第二电缆
7 第一引线块
8 第二引线块
25、35 电缆引导部
51、61 第一弯折部
52、62 第二弯折部
50、60 导体线
71、81 端子
L1~L4 长度方向
W1~W4 宽度方向
CL1、CL2 假想电缆中心线
P1 假想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连接器1的外观的一例的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旋转连接器1的去除固定侧壳体2的一部分后的状态的图。图3是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对旋转连接器1的各结构进行图解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图3所示,在本说明书中,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Y”以及“Z”。另外,将X方向所包含的互为反向的方向设为“X1”以及“X2”,将Y方向所包含的互为反向的方向设为“Y1”以及“Y2”方向,将Z方向所包含的互为反向的方向设为“Z1”以及“Z2”。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是在车辆的转向装置中用于传输车身侧的控制装置与方向盘侧的电气装置(气囊、喇叭电路、操作开关等)之间的电信号的连接装置。如图1~图3所示,旋转连接器1具备:安装于车身侧的固定侧壳体2、以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于固定侧壳体2的旋转侧壳体3。
固定侧壳体2具有:具有筒状的外形的第一壳体2a、以及堵塞第一壳体2a的一端(Z1侧)的开口且在中央开设有孔的圆盘状的第二壳体2b。
在第二壳体2b的边缘形成有连接器壳体21、22,在第一壳体2a的边缘形成有引线块保持部23。引线块保持部23保持后述的引线块(7、8)。连接器壳体21、22将引线块(7、8)与引线块保持部23一起收容于内部,构成插座。
旋转侧壳体3具有:堵塞上述的第一壳体2a的另一端(Z2侧)的开口且在中央开设有孔的圆盘部32、以及从圆盘部32的中央部向第二壳体2b侧突出设置的筒部31。
固定侧壳体2与旋转侧壳体3在相互组装的状态下,在内部形成环状空间4。第一壳体2a的内表面24与筒部31的外表面34形成彼此位于同心的筒状的曲面。第一壳体2a的内表面24划定环状空间4的外周侧的曲面,筒部31的外表面34划定环状空间4的内周侧的曲面。第二壳体2b划定环状空间4的Z1侧的端面,圆盘部32划定环状空间4的Z2侧的端面。
穿过筒部31的中央的筒状空间与在第二壳体2b以及圆盘部32的中央形成的孔构成转向轴的插通孔。旋转侧壳体3以穿过该插通孔的中心并沿Z方向延伸的中心轴RX为中心而旋转。
旋转连接器1具有两个带状的电缆(第一电缆5以及第二电缆6),该两个带状的电缆收容于由固定侧壳体2以及旋转侧壳体3分隔出的环状空间4的内部。第一电缆5以及第二电缆6例如为扁平电缆、带状的柔性印刷基板(FPC),具有架设于两个端部之间的至少一个导体线(50、60)。第一电缆5的一个端部与设置于固定侧壳体2的第一引线块7连接,第一电缆5的另一个端部与设置于旋转侧壳体3的第三引线块9连接。第二电缆6的一个端部与设置于固定侧壳体2的第二引线块8连接,第二电缆6的另一个端部与设置于旋转侧壳体3的第三引线块9连接。
旋转连接器1具有:用于随着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而顺畅地进行电缆(5、6)的移动、方向转换的多个辊11;以及将这些辊11保持为能够分别绕Z方向的轴旋转的辊保持架12。辊保持架12在环状空间4内等间隔地保持多个辊11(在图示的例子中为六个),并且允许各辊11在环状空间4内的移动。当伴随于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而电缆(5、6)在环状空间4内移动时,多个辊11也与电缆(5、6)一起移动,辊保持架12在环状空间4内转动。
图4是示出旋转连接器1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是从Z1侧俯视观察图2所示的旋转连接器1的主要部分时的图。在图4中省略六个辊11与辊保持架12的图示。图5是在图4的俯视图中进一步省略第一壳体2a与旋转侧壳体3的图示而仅对电缆(5、6)与引线块(8、9)进行图解的俯视图。
在图4以及图5的例子中,两个电缆(5、6)分别具有:在旋转侧壳体3侧沿着周向的部分、在第一壳体2a(固定侧壳体2)侧沿着周向的部分、以及在上述部分之间呈U字状进行方向转换的部分。呈U字状进行方向转换的部分被上述的辊11引导。
另外,在图4以及图5的例子中,第一电缆5比第二电缆6短。因此,在产生旋转侧壳体3的过旋转的情况下,第一电缆5先于第二电缆6而从引线块被切断。
第一电缆5比第二电缆6短,因此在第一壳体2a(固定侧壳体2)侧沿着周向的部分位于比第二电缆6靠内侧(接近中心轴RX的一侧)的位置,在旋转侧壳体3侧沿着周向的部分位于比第二电缆6靠外侧(远离中心轴RX的一侧)的位置。
第一壳体2a(固定侧壳体2)具有电缆引导部25,该电缆引导部25以从引线块(7、8)向环状空间4内导入的电缆(5、6)的长度方向沿着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周向,并且与长度方向正交的电缆(5、6)的宽度方向与旋转的中心轴RX平行的方式引导电缆(5、6)。旋转侧壳体3具有电缆引导部35,该电缆引导部35引导电缆(5、6),使得从引线块(9)向环状空间4导入的电缆(5、6)的长度方向沿着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周向,并且电缆(5、6)的宽度方向与旋转的中心轴RX平行。
图6是对固定侧壳体2的引线块(7、8)与电缆引导部25的主要部分进行图解的立体图。
在图6的例子中,电缆引导部25是向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周向细长地延伸的槽,向与中心轴RX平行的Z2方向凹陷。引线块(7、8)相对于电缆引导部25位于Z1侧,因此从引线块(7、8)导入至环状空间4的电缆(5、6)从Z1侧进入电缆引导部25。如后文详细说明那样,电缆(5、6)通过在电缆引导部25处弯折,从而形成为长度方向沿着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周向的状态。
第一引线块7以及第二引线块8例如通过利用镶嵌成形在构成主要的外形的绝缘性树脂的基体部埋入多个导体的端子(71、81)而成。在图6的例子中,第一引线块7以及第二引线块8以在Z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第一引线块7与第二引线块8相比位于Z2侧,距电缆引导部25的距离近。
图7是对固定侧壳体2的第一引线块7与第一电缆5的连接部分进行图解的立体图。第一引线块7具有用于使埋入基体部的多个端子71在外表面露出的切口部72。该切口部72在图7的例子中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多个端子71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列。在第一电缆5的端部,也通过去除绝缘覆盖层而使多个导体线50露出,该多个导体线50在该露出部分同样地排列成一列。露出的多个端子71与多个导体线50通过点焊、超声波焊接等一对一地连接。
多个端子71与多个导体线50连接的多个部位(焊接位置)在第一电缆5的端部沿宽度方向(与第一电缆5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该多个部位(焊接位置)从第一电缆5观察时位于Z1侧,从第一引线块7观察时位于Z2侧。如后述那样,在对第一电缆5施加有拉力的情况下,在第一电缆5上作用有从该焊接位置剥离的Z2方向的力。
第一引线块7在切口部72处具有确保相邻的导体线50彼此的绝缘的多个绝缘部73a、73b。绝缘部73a、73b朝向切口部72的开口部突出,防止导体线50彼此的接触。绝缘部73b除具有确保导体线50彼此的绝缘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为了防止第一电缆5在点焊、超声波焊接等时浮起而夹住第一电缆5的功能。另外,第一引线块7具有穿过第一电缆5的对应的孔中的多个凸块74。通过对该凸块74进行铆接,从而将第一电缆5固定于第一引线块7的基体部。
图8是对固定侧壳体2的第二引线块8与第二电缆6的连接部分进行图解的立体图。第二引线块8具有用于使埋入基体部的多个端子81在外表面露出的切口部82。切口部82在图6、图8的例子中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多个端子81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列。在第二电缆6的端部,也通过去除绝缘覆盖层而使多个导体线60露出,该多个导体线60同样地排列成一列。露出的多个端子81与多个导体线60通过点焊、超声波焊接等一对一地连接。
多个端子81与多个导体线60连接的多个部位(焊接位置)在第二电缆6的端部沿宽度方向(与第二电缆6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该多个部位(焊接位置)从第二电缆6观察时位于Z1侧,从第二引线块8观察时位于Z2侧。在对第二电缆6施加有拉力的情况下,在第二电缆6上作用有从该焊接位置剥离的Z2方向的力。
第二引线块8在切口部82处具有确保相邻的导体线60彼此的绝缘的多个绝缘部83a、83b。绝缘部83a、83b朝向切口部82的开口部突出,防止导体线60彼此的接触。绝缘部83b除具有确保导体线60彼此的绝缘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为了防止第二电缆6在点焊、超声波焊接等时浮起而夹住第二电缆6的功能。另外,第二引线块8具有穿过第二电缆6的对应的孔中的多个凸块84。通过对该凸块84进行铆接,从而将第二电缆6固定于第二引线块8的基体部。
接下来,参照图9以及图10对端部附近的各电缆(5、6)的弯折的状态进行说明。图9是对从第一引线块7至电缆引导部25的部分的第一电缆5的弯折状态进行图解的立体图。另外,图10是对从第二引线块8至电缆引导部25的部分的第二电缆6的弯折状态进行图解的立体图。
图9中的“CL1”以及图10中的“CL2”表示电缆(5、6)的假想电缆中心线,“P1”表示假想平面。假想电缆中心线(CL1、CL2)是通过带状的电缆(5、6)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且沿电缆(5、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线。假想平面P1是包含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而导入至环状空间4的电缆(5、6)的假想电缆中心线(CL1、CL2)且与旋转的中心轴RX垂直的平面。需要说明的是,在物理上环状空间4内的电缆(5、6)的Z方向上的位置会产生若干位移,因此导入至环状空间4的电缆(5、6)的假想电缆中心线(CL1、CL2)不会完全地包含于单一的假想平面P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在假想电缆中心线(CL1、CL2)的Z方向上的位置存在若干偏移的情况下,也将其位置偏移的范围内所包含的代表性的一个平面视为假想平面P1。
首先,对图9所示的第一电缆5的弯折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的第一电缆5的长度方向L1大致沿着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周向。相对于此,与第一引线块7连接的第一电缆5的端部的长度方向L2脱离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周向。即,如图5所示,长度方向L2大致沿着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径向R1。在因旋转侧壳体3的过旋转等而对第一电缆5施加有拉力的情况下,在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沿旋转的周向作用有力,第一电缆5的端部的长度方向L2与该力的作用方向正交。
如图9所示,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的第一电缆5的宽度方向W1与旋转的中心轴RX平行(与Z方向平行)。相对于此,与第一引线块7连接的第一电缆5的端部的宽度方向W2相对于旋转的中心轴RX倾斜。即,宽度方向W2大致与中心轴RX垂直(与Z方向垂直)。
第一电缆5在同第一引线块7连接的端部与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之间具有第一弯折部51。在该第一弯折部51处,假想电缆中心线CL1向与中心轴RX平行的方向(Z方向)弯折。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的假想电缆中心线CL1与中心轴RX垂直,因此假想电缆中心线CL1在第一弯折部51的前后弯折成直角。
第一电缆5在同第一引线块7连接的端部与第一弯折部51之间具有第二弯折部52。在该第二弯折部52处,假想电缆中心线CL1向与旋转的中心轴RX垂直的方向(与Z1垂直的方向)弯折。在第一弯折部51处弯折的假想电缆中心线CL1与中心轴RX平行(Z方向),因此假想电缆中心线CL1在第二弯折部52的前后弯折成直角。
第一电缆5的端部的与第一引线块7焊接的多个焊接位置(图7)位于朝向从假想平面P1离开的方向(Z1方向)的面55。在第一电缆5上作用有拉力的情况下,该面55向Z2方向移动,因此在第一电缆5的各导体线50与第一引线块7的端子71的焊接位置沿相互剥离的方向作用有力。
接下来,对图10所示的第二电缆6的弯折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的第二电缆6的长度方向L3大致沿着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周向。相对于此,与第二引线块8连接的第二电缆6的端部的长度方向L4偏离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周向。即,长度方向L4大致沿着旋转的径向R1(图5)。在因旋转侧壳体3的过旋转等而对第二电缆6施加有拉力的情况下,在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沿旋转的周向作用有力,第二电缆6的端部的长度方向L4与该力的作用方向正交。
如图10所示,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的第二电缆6的宽度方向W3与旋转的中心轴RX平行(与Z方向平行)。相对于此,与第二引线块8连接的第二电缆6的端部的宽度方向W4相对于旋转的中心轴RX倾斜。即,宽度方向W4大致与中心轴RX垂直(与Z方向垂直)。
第二电缆6在同第二引线块8连接的端部与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之间具有第一弯折部61。在该第一弯折部61处,假想电缆中心线CL2向与中心轴RX大致平行的方向(Z方向)弯折。
第二电缆6在同第二引线块8连接的端部与第一弯折部61之间具有第二弯折部62。在该第二弯折部62处,假想电缆中心线CL2向与旋转的中心轴RX垂直的方向(与Z1垂直的方向)弯折。
第二电缆6在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与第一弯折部61之间具有第三弯折部63。在该第三弯折部63处,假想电缆中心线CL2在假想平面P1上向相反方向弯折。从第一引线块7进入电缆引导部25的第一电缆5被夹在于该第三弯折部63处折回而对置的第二电缆6之间。
第二电缆6的端部的与第二引线块8焊接的多个焊接位置(图8)位于朝向从假想平面P1离开的方向(Z1方向)的面65。在第二电缆6上作用有拉力的情况下,该面65向Z2方向移动,因此在第二电缆6的各导体线60与第二引线块8的端子81的焊接位置沿相互剥离的方向作用有力。
在此,对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旋转连接器1中电缆(5、6)上作用有拉力的情况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出厂前的旋转特性试验时等旋转侧壳体3旋转了比规定次数多的次数的情况下,在第一电缆5以及第二电缆6上分别作用有拉力。但是,第一电缆5比第二电缆6短,因此首先对第一电缆5作用有拉力。
在图9中,将在电缆引导部25的规定的位置被引导的第一电缆5的两个边缘上的点设为“A1”以及“B1”,将第一电缆5的与第一引线块7连接的端部的两个边缘上的点设为“A2”以及“B2”。点A1与B1处于相对于假想电缆中心线CL1线对称的关系,点A2与B2处于相对于假想电缆中心线CL1线对称的关系。另外,点A1与A2位于相同的边缘EG1,点B1与B2位于相同的边缘EG2。
点A1-A2间的沿着边缘EG1的距离与点B1-B2间的沿着边缘EG2的距离相等。另一方面,由图9可知,点A1-A2间的空间上的直线距离比点B1-B2间的直线距离短。其原因在于,在第一电缆5的点A1-A2的位置与点B1-B2的位置之间,长度方向(L1、L2)弯曲并且宽度方向(W1、W2)相对地不同(不平行),从而存在第一电缆5的扭曲。
当在第一电缆5上作用有拉力时,第一电缆5整体向图的Y1方向送出。点A1以及B1的周边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点A2以及B2接近与第一引线块7连接的连接部位,视为均不移动。于是,上述的空间上的直线距离不改变,仅沿着边缘的距离缩短。如上述那样,点A1-A2间的空间上的直线距离比点B1-B2间的直线距离短,因此成为点A1-A2的边缘EG1比点B1-B2的边缘EG2丁超的状态。因此,在边缘EG1上作用有比边缘EG2大的应力。即,成为沿着两个边缘EG1、EG2作用的应力失衡的状态。其结果是,越接近边缘EG1应力越大,因此第一电缆5与第一引线块7之间的多个焊接位置从接近边缘EG1的一侧起依次被切断。每当一个焊接位置被切断时,施加于剩余的焊接位置的应力增大,因此切断加速。
在第二电缆6中,在因过旋转等而施加有拉力的情况下,由于与上述同样的动作而产生沿着两个边缘作用的应力的失衡,因此即便是较弱的拉力也容易发生切断。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同固定侧壳体2侧的引线块(7、8)连接的端部与电缆引导部25之间,电缆(5、6)在长度方向上弯曲并且在电缆(5、6)上产生扭曲,在该扭曲的前后成为宽度方向相对地倾斜的状态。由此,在因旋转侧壳体3的过旋转等而拉拽电缆(5、6)的情况下,在同引线块(7、8)连接的端部与电缆引导部25之间,沿着电缆(5、6)的一个边缘作用的应力比沿着电缆(5、6)的另一个边缘作用的应力大。电缆(5、6)在端部的多个部位与引线块(7、8)连接,因此在沿着电缆的两个边缘作用的应力不同的情况下,作用于该多个连接位置的应力变得不均匀。由此,在多个连接位置中从作用有较强的应力的部位起连接被依次切断,因此与在多个连接位置上均衡地作用有应力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弱的力切断电缆(5、6)与引线块(7、8)的连接。即,在过旋转等情况下,即便以较弱的力也能够可靠地切断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电缆(5、6)与引线块(7、8)的多个连接位置沿电缆(5、6)的宽度方向排列。若如上述那样沿着两个边缘作用的应力不同,则在与引线块(7、8)连接的端部,电缆(5、6)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而导致的应力的不同增大。因此,多个连接位置在电缆的宽度方向上排列,从而作用于多个连接位置的应力的不同进一步增大,容易从应力较大的位置起依次被切断。因此,能够以较弱的力可靠地将电缆(5、6)与引线块(7、8)的连接切断。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电缆引导部25处作用于电缆(5、6)的拉力沿着旋转侧壳体3的旋转的周向,相对于此,与引线块(7、8)连接的端部的假想电缆中心线(CL1、CL2)与作用有该拉力的方向正交。由此,在拉拽电缆(5、6)的情况下,在同引线块(7、8)连接的端部与电缆引导部25之间,沿着电缆(5、6)的两个边缘作用的应力的不同进一步增大。因此,作用于电缆(5、6)与引线块(7、8)的多个连接位置的应力的不同进一步增大,即便以较弱的力也能够可靠地切断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弯折部(51、61)处应力更容易集中于电缆(5、6)的边缘,因此在同引线块(7、8)连接的端部与被电缆引导部25引导的部分之间,沿着电缆(5、6)的两个边缘作用的应力的不同增大。由此,能够以较弱的力可靠地将电缆(5、6)与引线块(7、8)的连接切断。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二弯折部(52、62)处假想电缆中心线(CL1、CL2)向与旋转的中心轴RX垂直的方向弯折,因此能够使与旋转的中心轴RX平行的方向(Z方向)上的装置尺寸小型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朝向从假想平面P1离开的方向(Z1方向)的面(55、65)的多个连接位置,电缆(5、6)的导体线(50、60)焊接于引线块(7、8)的端子(71、81)。因此,在拉拽电缆(5、6)的情况下,在端部的导体线(50、60)上作用有从引线块(7、8)的端子(71、81)剥离的方向(Z2方向)的力。焊接的强度与剥离方向的力相比较弱,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以更弱的力切断连接。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方式,而包含各种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在固定侧壳体2侧的引线块(7、8)附近将电缆(5、6)弯折的例子,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旋转侧壳体侧的引线块附近将电缆与上述同样地弯折。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具有两个电缆的旋转连接器的例子,但电缆的数量可以为一根也可以为三根以上。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用于车辆的转向装置的旋转连接器的例子,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在其他各种交通工具中通过旋转操作而进行转向的装置。另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通过旋转操作而使不限于交通工具的各种设备运转的装置。

Claims (4)

1.一种旋转连接器,具备:
固定侧壳体;
旋转侧壳体,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固定侧壳体;以及
带状的电缆,其一个端部与设置于所述固定侧壳体的引线块连接,另一个端部与设置于所述旋转侧壳体的引线块连接,且该带状的电缆收容于被所述固定侧壳体与所述旋转侧壳体分隔出的环状的空间内,
所述固定侧壳体以及所述旋转侧壳体具有电缆引导部,该电缆引导部引导所述电缆,使得从所述引线块向所述环状的空间内导入的所述电缆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旋转侧壳体的旋转的周向,并且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所述电缆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平行,
所述固定侧壳体的所述电缆引导部为以供所述电缆进入的方式向所述旋转侧壳体的旋转的周向延伸的槽,
所述电缆的至少一个所述端部的所述长度方向脱离所述周向,并且所述电缆的至少一个所述端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而倾斜,所述电缆在该至少一个端部的多个部位与所述引线块连接,
所述多个部位沿所述电缆的宽度方向排列,
在所述电缆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穿过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且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电缆中心线沿着所述旋转的径向,
所述电缆具有架设在两个所述端部之间的至少一个导体线,
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具有下述面,所述面包含被所述电缆引导部引导的所述电缆的所述假想电缆中心线,且朝向从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垂直的假想平面离开的方向,在朝向从所述假想平面离开的方向的所述面的所述多个部位,所述导体线连接于所述引线块的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中,
所述电缆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中,
所述电缆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被所述电缆引导部引导的部分之间具有第一弯折部,在该第一弯折部中,所述假想电缆中心线向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中,
所述电缆在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具有第二弯折部,在该第二弯折部中,所述假想电缆中心线向与所述旋转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弯折。
CN201710139927.7A 2016-04-28 2017-03-09 旋转连接器 Active CN1073425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0249 2016-04-28
JP2016090249A JP6767770B2 (ja) 2016-04-28 2016-04-28 回転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2518A CN107342518A (zh) 2017-11-10
CN107342518B true CN107342518B (zh) 2020-06-16

Family

ID=6022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9927.7A Active CN107342518B (zh) 2016-04-28 2017-03-09 旋转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67770B2 (zh)
CN (1) CN1073425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59910B1 (en) * 2018-10-05 2023-05-1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KR102520052B1 (ko) * 2018-10-17 2023-04-11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회전 커넥터 장치
KR20220161559A (ko) * 2020-03-31 2022-12-06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회전 커넥터 장치
CN115362604A (zh) * 2020-03-31 2022-11-18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引线块以及旋转连接器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081A (zh) * 2001-07-05 2003-02-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1714483A (zh) * 2002-10-07 2005-12-28 蒂科电子公司 具有大电流容量的环回钟表弹簧连接器
CN1764022A (zh) * 2004-10-22 2006-04-2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204304183U (zh) * 2013-12-03 2015-04-2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6044A (ja) * 2004-09-16 2006-03-30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コネクタ
JP4152414B2 (ja) * 2006-02-09 2008-09-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081A (zh) * 2001-07-05 2003-02-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1714483A (zh) * 2002-10-07 2005-12-28 蒂科电子公司 具有大电流容量的环回钟表弹簧连接器
CN1764022A (zh) * 2004-10-22 2006-04-2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204304183U (zh) * 2013-12-03 2015-04-2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2518A (zh) 2017-11-10
JP6767770B2 (ja) 2020-10-14
JP2017199594A (ja) 2017-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2518B (zh) 旋转连接器
CN103119795B (zh) 电连接器
EP2875554B1 (en) Electrical harness connector system with differential pair connection link
TWI650905B (zh) 纜線連接用結構體及纜線用連接器
CN103534881A (zh) 连接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线束及布线材料和连接对象部件的连接方法
EP384013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10267798A1 (en) Harness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r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2334763A (ja) 回転コネクタ
EP3675294B1 (en) Rotary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CN103378526A (zh) 旋转连接器
KR20160101520A (ko) 리셉터클 커넥터
CN111373607A (zh) 电连接器和装配有电连接器的电导线设备
KR20170078000A (ko) 와이어 분기 연결용 커넥터
US20070197094A1 (en) Contacts For Use In Monitoring Connection Patterns In Data Ports
JP2009037748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JP2006333573A (ja) ケーブルクランプ及び携帯用電子機器
JP508693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6190628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H026195B2 (zh)
KR100922149B1 (ko) 조인트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H11191446A (ja) 圧接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カバー
CN103378527A (zh) 旋转连接器
JP2003297495A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内蔵コネクタ
JP4807796B2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JP2002025352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による配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